建筑设计方案的著作权研究论文

2022-04-30

摘要:作为生肖文化的发祥地,我国的生肖邮票设计值得探究和思考。本论文在邮票设计学术领域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和探讨,结合我国生肖邮票设计的发展轨迹,通过对代表性实例的研究,归纳总结出生肖邮票设计的一些艺术特点、创作规律,对邮票设计的创作和理论发展做一论述。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建筑设计方案的著作权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建筑设计方案的著作权研究论文 篇1:

图书馆为众创服务的基本问题研究

[摘要]为众创服务正在成为图书馆界研究和践行的热点。图书馆为众创服务的原因系图书馆社会职能拓展需要、社会责任担当使然;图书馆为众创服务依靠图书馆学基本理论、图书馆职业能力;图书馆为众创服务的实现路径为打造社会网络视野下的创新节点、当好协同创新原理下的创新合作伙伴。

[关键词]众创 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职能 图书馆职业特点 创客空间

1.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树立新理念培养新动能再上新水平”、实施国家创新战略重大部署的新常态;让图书馆“成为进行创意项目的創新工场”是近年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新理念。为众创服务正在成为图书馆界研究和践行的热点。国内外许多图书馆借用创客空间的理念、技术和设施,实现开拓创新者思维和参与众创的服务目标。然而,要让创客空间将目光聚焦于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应过分炒其时髦概念,并应持久深入地坚持下去。这就需要在理论上追溯其渊源,阐明其原理。本文试图从图书馆社会职能和社会责任、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和职业能力优势、社会网络原理与协同创新视角阐释图书馆服务众创的“为什么”“靠什么”“怎么做”3个基本问题。

2.图书馆为什么要为众创服务

2.1图书馆社会职能拓展需要

2.1.1图书馆保存文化遗产职能向“多义性”的文化特征转变

图书馆作为一个具备庞大物理空间的建筑物,为社会保存和利用文化信息的“物质记忆”——文献载体服务,这是图书馆保存文化遗产职能的由来,也是传统图书馆空间功能的“单义性”文化特征。当今,人类“物质记忆”形态虚拟化,使文献载体在图书馆的空间上占位越来越少,图书馆空间功能的“单义性”开始走向重组和再造。图书馆在空间再造和重组中设立的创客空间代表着图书馆空间使用的独特方式,空间还是那个空间,但利用的方式已经转变,在保证文献藏与用的独立空间前提下拓展公共空间,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展示创意、辅助创新的舞台,体现了空间对即时信息的“纳”与“用”功能,比“藏”与“用”更注重互动,这符合人类信息化水平高度发达趋势,也体现了图书馆保存文化遗产从被动走向主动、追求社会信息动向性、从“死文献”走向“活信息”的图书馆服务意识的进步和超前,赋予了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多义性”的文化特征。

2.1.2新兴学习理论支持图书馆将众创服务纳入社会教育职能之中

网络环境下新兴学习理论包括学习方式的“跨素养”(Trans-literacy)理论、学习手段的“知识工具”和“兴趣推动创造性学习”的理论。“跨素养”理论认为:在开放教育时代,多媒体、多形态的学习资料在网络上可以自由获取,但是要在互联网上下载头脑中的思想、灵感和创意却难以实现,这就需要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学习交流,提高互动能力,以激发灵感,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知识工具”理论强调:随着文献数字化程度的提高,读者需要的书本知识变得唾手可得,因此其希望图书馆提供更多学习的“新型工具”。“兴趣推动创造性学习”理论坚信:在创造性学习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创造”6个层次过程中,兴趣贯穿始终,而环境、团队、互动又是激发兴趣的重要条件。图书馆通过搭建众创服务平台,实现用户思想、灵感和创意的跨素养聚汇,并通过为用户设置可以获取学习和制作所需工具的空间,借助3D打印、图片加工、视频剪辑、计算机编程、工艺品制作、数字音乐录制、3D建模和修补等设备技术,来充当知识工具提供者角色。同时,其还通过众创平台和创客空间,营造出一个让人感觉舒适放松、适合读者采取主动的态度参与团队讨论、有助于创造性学习的生态环境,使读者学习行为从低层次记忆上升到最高层次的创造。这些都从学习理论层面上支持图书馆将众创服务纳入社会教育职能之中。

2.1.3图书馆科学情报传播职能变革的重要方向是为创造性社会活动服务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围绕科学情报传播职能,重新回归到创造理念,立足为众创服务,以创造活动为用户提供弥合素养鸿沟的机会。科研人员在整个科研生命周期内需要得到许多领域的支持,包括在规划、组织、安全、记录和共享、数据集存储和长期保存方面的准备工作,以及更为普遍的关于著作权、许可和知识产权等问题的咨询和解答方面。这就要求图书馆通过创客空间为数据管理与其他服务和资源的一体化整合提供现实平台;通过嵌入研究过程并在不同阶段提供支撑服务,以创新项目或创作活动为载体,为特定研究领域提供补充性的技巧和知识;通过众创网站或其他虚拟空间为在创新项目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数字化产品、设计方案、模型等维护学术记录,提供信息检索培训、设备安全操作指南;根据用户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优化相关业务流程等在线信息反馈和支持服务。这些为创造性社会服务的举措是图书馆传递科学情报职能的新内涵。

2.1.4图书馆服务拓展到人类科研生产活动过程中是开发智力职能的深入

首先,图书馆为众创服务,通过创客空间等形式,为参与者提供动手学习、协作、自我导向学习、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教育、原型设计以及创客文化等,在人类知识活动与科研生产活动之间“穿针引线”,通过工作者和利用者的互动,辅以导向性的动态智力资源开发和隐性知识捕捉手段,参与知识增值、知识创造领域,从而产生积极的智力资源开发效应。其次,图书馆为众创服务,不但积极参与到“知识生产链”中,还可以努力参与到“科技创新生态群落”中;不但与知识生产的出版商、作者、教育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合作,逐步从“链式”发展到“网状”的Libraries at Web Scale范围,还可以深入到各个社会组织的知识创造“点”中,与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及政府等组成的国家创新体系网络跨界合作;既努力在知识生产系统中起到“双向节点”的作用,又积极探索科技创新规模运作的协同之路,这是图书馆在“互联网+”信息生态环境下开发智力职能的创新必然。

2.2图书馆社会责任担当使然

2.2.1责任担当,需要图书馆为大众创新服务。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图书馆积极参与到政府的决策咨询中、研究群体的研发创新中以及企业和自由职业者的产业发展和产品增值中。各图书馆都应根据设置主体及其用户的需要,选择上述全部或部分责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专业能力。图书馆为万众创新服务的责任担当可以用以下“三双”表达:一是融入打造新引擎、改造传统引擎的“双引擎”,二是以公益性、公共服务性为“双动能”,三是以图书馆人的“万众创新”、服务于全社会“万众创新”的“双创新”。这就是图书馆应该追求的服务创新新常态。

2.2.2使命完成,图书馆必须为大众创新服务。

图书馆转变为提供信息和创造物质的社会角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服务物质创造是图书馆在“万众创新”大背景下的新使命。从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载体而承担使命的社会价值角度看,图书馆与众创的创客空间社会价值都紧紧围绕“知识、学习、分享、创新”这几个关键词展开,本质上是趋于一致的。图书馆为众创服务、将创客空间嵌入图书馆,让这两种社会活动载体交融互补,合力实现共同的价值取向,就能使图书馆成为创造和传播新知识、经验与创业精神的共享空间。从战略相关性方面看,图书馆构建与运营创客空间,由传统的“传承文化成就、信息收藏和提供获取途径”进化为“致力于通过增强个人的知识,不断交流思想,从而达到强化社区能力的目的”,是图书馆使命的合理拓展和延伸。

3.图书馆依靠什么为众创服务

3.1图书馆学基本理论指导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众创服务

3.1.1图书馆的“五要素”符合众创服务基本要素构成要求

早期图书馆学原理中,以图书、馆员、读者、建筑与设备、工作方法为“五要素”共同作用,实现图书馆服务宗旨。当今国内外不同机构、不同类型的创客服务并没有脱离“五要素”的框架,只是基本概念与内涵更加丰富。图书馆为众创服务,以“五要素”为根本,强调图书馆必须是社会组织实体,必须具有图书馆特色的运行环境、设备和场所,必须具备多形态知识载体和创客、馆员三者之间的交融互动3个基本条件,从而形成属于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体系。

3.1.2图书馆学基本原理的“规律说”“知识服务说”是图书馆为众创服务的理论源泉

“规律说”强调了图书馆作为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阮冈纳赞),是与时俱进的“社会公器”(谢拉),社会新的需求不断产生,图书馆新的任务就不断出现。社会对图书馆的依赖度越高,图书馆的价值就越大。而正是这种以需求为调节手段的良性循环,推动着图书馆不断向前发展。这就解释了图书馆为众创服务的原动力问题。“知识服务说”则追求图书馆能够根据用户的问题和所处的环境,融入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其核心是图书馆人利用图书情报学知识服务其他学科,知识服务理论是图书馆区别于其他行业众创服务的理论切入点。

3.1.3发现服务与创新服务理念是图书馆为众创服务的动力支撑

万众创新的特点不是发明,更多的是发现、智力交汇,形成交叉产品。图书馆利用馆员的专业知识和特定技术设备,观测信息,寻找资源,探索、揭示它们的存在、分布和运动规律,发现其中的知识,并为其寻找读者(用户)的发现服务,是一种具有众创特征的职业能力和智能服务产品。图书馆在为众创服务中,让用户的需求和技能来塑造服务业态,从而真正实现服务方式由被动转向主动,服务内容由信息资源拓展到空间资源,使图书馆作为创意项目的创新工场,从以往通过门户管理的知识推送服务,发展成借助平台的牵引服务;通过打造虚拟和现实的众创平台,吸引社会大众来展示创意、技术和文化,聚集优秀的人才;通过思想和经验交流,引导创新思维,发现技术创新的生长点,形成创新服务体系。发现服务和创新服务作为一种动力,将推进图书馆以自身创新“新业态”,服务社会的万众创新“新常态”。

3.2图书馆职业能力支持图书馆实现特色化众创服务

3.2.1图书馆的基础职业能力是特色化服务的优势所在

我们可以把当代图书馆的职业能力提炼为“整合”“重组”“关联”“互动”4个基本要素。图书馆根据众创需求特点,设计、整合纸质文献资源与电子文献资源的空间与比例,整合各类网络平台,形成创新环境下图书馆服务范式和独特的众创资源服务优势,为全社会的教育、科研创新提供帮助。基于知识共享的机构知识库建设,基于语义网络的个性化用户推荐服务,基于创新互动、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资本增值的空间重组、机构重组,形成了图书馆独特的众创内容服务优势。图书情报界参与探索研究的关联数据运动,在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方面已经显示出强大的魅力,图书馆为众创服务的“关联”能力,将随着创客空间和创客平台建设的完善,逐渐从文献信息间的关联,到创新思想、理念间的即时交流和关联,形成独特的图书馆众创智力服务优势。创新环境下的图书馆“互动”是开放、交流、合作的互动,是不同类型机构、不同学科用户、不同领域创客的互动,这种互动环境的营造是由图书馆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更是转型环境下图书馆职能变革的基本策略,更有利于形成独特的图书馆众创环境服务优势。

3.2.2图书馆职业活动在人类知识构建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是特色化服务的潜力所在

图书馆的职业活动是以人类知识构建的能力生成为原理的。基于业务流程分析的图书馆信息处理能力、知识服务能力、智能服务能力和智慧服务能力,能够将信息提炼成知识,进而将知识激活成智能,符合科学技术的辅人律(以满足人类需要为中心)、擬人律(以节约物质和能量为动力)和共生律(以人类信息运动规律为依据)。“知行合一”的人类智慧生成理论说明,图书馆利用众创空间,通过融入创客团体和个人创新活动过程,将知识内容(Content)、用户群体(Community)和应用环境(Context)有机地集成在一个统一的知识共享空间中,以便用户能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和欲达到的目标开展创新活动。图书馆在人类知识构建活动中的这一职业活动,是图书馆为众创提供特色化服务的独特潜能,是其他行业和社会团体所不能取代的。

4.图书馆怎样为众创服务

4.1打造社会网络视野下的创新节点

4.1.1空间交汇节点

把社交功能视为创客空间的核心价值之一,而不是过分强调它的技术属性或弱化其促进协同创新和知识建构的功能,是对创客空间作用理解的要诣所在。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为万众创新服务,其主要立足点是将创客空间作为物理空间交汇节点的功能扩张,努力使图书馆物理空间的社會性和交互性最大化。因此,图书馆的创客空间不但需要全力打造舒适优雅的物理空间,还要建构众创参与者(包括图书馆员)和谐交融的精神空间;不但需要配置合适的文献和工具等,还要挖掘整合充分的虚拟资源;更要通过互动开发参与者的智力资源(包括图书馆人的智力),将理念、技术和资源等要素有机地交汇在一起,使图书馆的创客空间真正成为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和精神空间统一的空间交汇节点。

4.1.2资源集聚节点

知识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多种媒介中,声音、视频、数据、文献等都是为众创服务的原材料。科学交流的网络化、开放化,众创环境的即时性、互动性,要求图书馆不仅要继续发挥其在资源方面的独特优势,还要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采集重要的隐性知识。数据管理、数据与文献的关联等也将成为图书馆资源集聚的重要内容。国外图书馆创客空间实践表明,构建兼具在线交流与资料存储功能的云空间,吸引兴趣相同的创意者在线对设计方案提出修改意见,通过深度探讨与互动,启发原计者的创作灵感,不断完善设计原型,是图书馆形成“活知识”资源集聚的有效措施。图书馆作为众创资源集聚节点的另一个功能就是维护信息集聚的绿色环保(如无污染、少垃圾),保护知识产权等,从而推动众创信息生态环境结构协调和信息流转通畅、安全、高效,引导创客与信息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创客与创客之间自然和谐相处,最终促进信息资源的良性循环再生。

4.1.3智力融合节点

图书馆人在为众创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将搜集、保管的各类信息加工整合成适合创客需要的知识,又将这些知识关联、重组并揭示,形成从文献信息开发到隐性知识挖掘的知识资本积累过程,也是图书馆智力资源开发的延续、升华、增值的一体化过程。这个过程不但积累、保存了大量创业者静态和活化的智力成果,还凝聚着图书馆人以自身智力资源的输入、加工、传递而产生或转化成的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它们共同形成一种知识智库。这是图书馆作为众创智力融合节点的独特魅力所在。

4.1.4数据治理节点

数据治理是知识传播、知识加工、知识创作的重要基础。众创的公共参与性和众创科学数据成果(过程成果和最终成果)的价值性,需要图书馆与利益相关者和相关网络合作,建立良好的数据治理生态体系,为不同利益团体设置合适的角色和责任,通过数据获取、数据共享、数据重用、数据加值治理,促进数据的可获取性、可利用性和可增值性。图书馆的公益服务性质规定了其进行数据获取及治理的中立立场,具有妥善处理数据获取边界的作用,既不影响最大程度共享,又不损害科研人员和资助者的权利。图书馆打造合理的数据共享实践环境,可以推进众创研究和交流方式的良性循环,推动众创成果积极推广。图书馆开展对数据重用和开放数据的观测,与有关部门协作建立数据质量机制来确保数据重用以及长期保存的作用。数据加值是图书馆在存储和利用具有质量保障的数据,通过不断寻找和搜集最佳实践案例,逐步实现良好的数据治理的过程中新增的一项社会服务功能。图书馆在数据的获取、共享、重用、加值中发挥数据治理节点作用,为创客用户在创新活动过程中注重知识参与提供了拓展服务。

4.2当好协同创新原理下的创新合作伙伴

4.2.1多类型机构协同

创客空间的出现是技术与社会协同演化的表现。开放是激励创新发展的动力,交流是激发专业活力的前提,合作是激活社会资源的关键。图书馆为众创服务,当好创新合作伙伴,仅凭热情和图书馆学知识、图书馆职业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首先,图书馆要发扬行业的协同、合作传统,发挥图书馆联盟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方面的优势,形成“机构规模”效应。其次,无论是共创平台建设、空间建设,还是服务模式创新,图书馆都必须跨越资源形式、服务对象、服务领域、服务机制的界限,与各方面深度合作、紧密同步,才能真正有所作为。要合理利用生态网络和社会网络关系,组织合作网络和知识社群,广泛结成战略联盟、知识联盟和创客空间联盟,探索构建多元化众创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决策与职能部门的协作、相近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技术与资源的协作、思维与创造力的合作。创客空间实体的建设,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事,需要积极协调高校和专业图书馆的学术资源和技术资料,统筹规划创客空间的时空分布。对于技术和设备资源的建设也应提倡走挂靠行业、依托产业之路,而不是每个图书馆都去购置3D打印机、数字机床,甚至重复购置相关软件产品,给本来经费不宽裕的图书馆带来压力,甚至厚此薄彼,影响图书馆的正常资源建设。众创服务的空间重组与再造上,不同类型图书馆也要注意与用户对象、办馆目标与相关部门(如科委、文化馆、工会系统,各地科技园及孵化基地)的协同,还要重视对高校图书馆特定时段(假期)闲置空间的开发利用,形成良好的众创信息生态圈。

4.2.2多学科知识(领域)协同

科学发展的统一性表现为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分化、交叉与渗透。知识网络原理告诉我们,各门学科知识既相对独立又普遍联系,各个学科所形成的知识体系相对成族,不同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又构成一个紧密相连的完整知识网络,在这样一个充满内在联系的知识网络中,一方面,图书馆为众创服务,必须努力在万维网规模上运作,发挥自身信息集散、知识管理专门机构的作用,通过知识资源库、综合技术平台和机构重组逐步建立跨企业、跨机构的知识资源组织体系,在知识信息的链接和关联方面强化显性知识协同。另一方面,众创创意的产生也离不开多学科领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图书馆的公益性、文献资源优势使人才得以集聚,众多的用户群体和个体、优裕的空间和人类知识获取习惯使图书馆成为枢纽,图书馆通过建立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实现主观知识网络的构建,为人们跨越时空实现主观知识相互连接提供理想的实体与虚拟共享空间。总之,图书馆为众创服务的多学科协同就是运用自身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能力,做好多学科知识体之间的显性知识连接、多领域人与人之间的隐性知识连接、人与知识体之间的复合知识连接。

4.2.3多种服务方法并行

图书馆为众创服务,要紧密围绕图书馆的资源优势、空间优势和图书馆职业能力特点展开。其应以信息资源的多类型、多形式整合为基础,以各方面社会力量的协同为合力,以不同空间整合为手段,探索新内容、新方法、新模式,在多个层次上重新考虑各种定位的关系,创建属于图书馆特点的众创服务体系。首先,有条件的图书馆应与IT行业合作,根据不同类型图书馆的特点搭建服务平台架构,如大中型公共图书馆可以整合、报道各种创客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设置“创客空间目录”“创客主题目录”“创客文献目录”“创客合作项目目录”等模块,宏观建构主题鲜明的创客目录体系,形成社会众创服务体系交汇、交流的枢纽;大学图书馆则应根据学校办学层次、办学特点、专业设置,围绕教师科研和学生创业,搭建为优势学科、科研团队创新服务的平台,并要特别重视校内灰色文献和知识资产(数字资产)的动态交互与碰撞式开发;研究图书馆则应围绕机构研究项目灵活设置平台模块和服务内容,也可以围绕上述不同侧重点,结合主要服务对象群体,从资源与培训、学科服务与交流、成果转化、用户体验等角度设置模块或栏目。其次,图书馆应探索建设以“空间融合”和“智能融合”为框架的双融合众创空间,既致力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融合,又体现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融合。现在国内外的各种创客空间多以提供工具为特点,注重创客空间体验式设计,带有更多的工科众创色彩,而理科、文科的众创服务,提供什么样的工具,构建什么样的互动空间,如何更好地体现“双融合”,还需要努力探索,找到适合的服务方法。国外关于云空间构建的方法为实现“双融合”提供了经验,此外,有罗格斯大学艺术图书馆(Rutgers University Alexander Library,简称RUAL)乐高玩乐坊典型案例体现的寓教于玩的融合也能给我们一些启发。第三,图书馆为众创服务,应尝试构建“深度合作、交叉授粉以及同步工程”三要素組合的创新服务模式。也就是在多类型机构协同,多学科知识领域协同的基础上实现与众创的“三同步”,即功能/目标同步、项目,任务同步、流程/管理同步,使服务模式从多流程的个性化服务、多渠道的学科服务走向联接一切的发现服务,实现多形态融合、具有功能聚集效应的“光谱”级增值服务。

5.结语

“互联网+”思维下,面向众创的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折射出图书馆人在国家创新战略大背景下强烈的时代感、使命感,也必将大大激发图书馆人的创新热情。图书馆人必须以跨界融合的胸怀、创新驱动的力量、重塑结构的行动、尊重人性的立场、开放生态的境界、连接一切的追求,大胆探索,寻求图书馆服务新的生长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作者:王奕

建筑设计方案的著作权研究论文 篇2:

中国生肖邮票设计研究

摘要:作为生肖文化的发祥地,我国的生肖邮票设计值得探究和思考。本论文在邮票设计学术领域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和探讨,结合我国生肖邮票设计的发展轨迹,通过对代表性实例的研究,归纳总结出生肖邮票设计的一些艺术特点、创作规律,对邮票设计的创作和理论发展做一论述。

关键词:生肖邮票;生肖文化;设计特点;发展

文献标识码:A

“素有”国家名片”之称的邮票,是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的信息载体。邮票上附载着邮票设计者对事物的理解和情感。邮票设计,是艺术美的创造活动。邮票设计家根据邮票的主题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塑造出完美、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中国的十二生肖,既有许多生动传奇的神话传说,又有广涉各个领域的艺术形象,还有纪年数岁的实用功能。历经2000多年,流传至今,长盛不衰。

生肖邮票,以新年生肖属相或生肖文字为主图的邮票。本文通过对设计师邵柏林、曹鸿年、陈绍华的三套猴票设计实例的研究,在生肖邮票设计学术领域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一、生肖文化——生肖邮票设计的源泉

优秀的邮票设计是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对于生肖邮票这一特殊的文化艺术载体,首先需要探索它的文化内涵。十二生肖,通称为十二属相,简称属。由两千多年前我国先民创造,是顺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应用动物纪年促进生产领域推广应用农历时的辅产品。中国人从出生的第一天起,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为人的十二生肖属相,是从我国古老而独特的干支纪年发展而来。这就是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列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列为十二地支。从天干“甲”与地支“子”起,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顺序互配,至天干“癸”与地支“亥”止,共得数60,称为一个“甲子”,如此60年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循环不已。从我国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已有60组干支来看,干支纪日,远在古人龟甲刻字的时代就有了。至于纪年,则兴于秦。据说,由于劳动人民识字不多,用“干支”记住所生年份比较困难,于是就出现了用人们熟知的12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来推算年龄和出生年份,每12年循环一次。此法通俗明白,便于记忆,得以广泛流传,沿用至今。人们遇到与自己属相相同的年份,称之为“本命年”。

我国母系社会时期,各民族都认定自己的祖先是由某一种动物转化而来的,而将其当作本氏族的标志一一图腾。加以崇拜。作为传统民俗文化的十二生肖,在古代就已广泛应用于绘画、雕塑、书法、篆刻和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许多领域,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形象、美好吉祥的象征。

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十二生肖,历经2000多年,流传至今,足见生命力强盛。不仅如此,她还有广泛的影响力。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十二生肖也在世界许多地方特别是在东北亚、东南亚一带国家广为流传。世界各地的华侨、外籍华人也都一直沿用中国的十二生肖属相,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生肖起源后的发展,孕育了一系列文化现象,成为一道亮丽的民俗文化风景线。现就生肖文化的基本特性试析如下:

生肖文化的民俗特性。生肖是人民大众创造的,是民间的产物。生肖文化来自民间,是在民间生活的沃土上发育成长起来的。生肖在中国不论阶级、信仰、职业、地位,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有,一定终身,无法更改。这种广泛的群众性一方面是由于人民大众创造了生肖,生肖动物原型来自于人们身边熟悉的环境。一方面是由于动物纪年方便了人们出生年份的记忆、年龄的计算和动物纪年广泛应用于农历指导农业生产实践,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关度高,有较强的实用性。二十四节气农谚歌、太阳出没歌等许多农谚使其与生产的结合更趋密切。人们生活婚丧嫁娶、宗教祭祀等重大事件与其结合,形成了一系列传统习俗。还有一方面是随着生肖文化的发展,其精神内涵寄托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使其内涵不断扩大、更新,使其更加得到人们的喜爱,其群众基础不断强化,更趋牢固、扎实。

生肖文化的民族特性。生肖植根于民族文化。“民族是人们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选集》上卷64页)。生肖顺应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产生,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农耕区的生产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我国农耕文化的明显特征。农历干支纪年,“天人感应”认识论及“动物崇拜”是生肖的基础,它们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组成之一,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与我国生肖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西方“生肖”黄道十二宫,其命名既有动物,又有器物,还有人(神)。而我国生肖则重在图腾崇拜中的“动物崇拜”,一律采用动物。尤其是自然界并没有龙,龙进入十二生肖之列,更是中华民族心理特质的典型体现。所以生肖诞生“落地”时就带有鲜明的民族特性。

生肖文化与我国其它传统文化类型相交、相融,交相辉映,使其民族烙印更加深刻。

儒、道、释(佛)三大文化体系横向切入。“(轩辕)黄帝说”、“玉帝说”、“佛祖说”等一系列与生肖相关的神话、传说,丰富了三大文化体系的内容,扩大了它们的影响。由于它们的横向切入,生肖文化在起源、文化氛围、有关习俗和活动中受其很多影响。如过春节,我国则重在合家团圆,突出家庭观念,贯穿了儒教“礼义”、“孝道”等诸多思想。

易经八卦、阴阳、五行等传统文化与生肖文化纵向交叉。它们与生肖文化同根,都与干支纪年发生密切的关系。生肖起源后,它们中常引人生肖替代干支,形成纵向交叉,其相交部分衍生出婚嫁的送庚贴、择吉日等多种多样的习俗。

传统民族艺术与生肖文化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如中国画、书法、文学、建筑、工艺品、饰物,以及一些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常以生肖动物、生肖文化为表现题材,使之融为一体、有机结合。如民间活动中的赛龙舟、跑马灯;民族建筑中的装饰,官服服饰,民间儿童服饰;民间绣、剪、刻、捏、塑、缝制的工艺品等等,多见生肖之形和神。这样不仅带来生肖文化的绚丽多彩,而且使生肖文化的民族气息更为浓郁。

生肖文化丰富的象征性。原始的生肖描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定条件的人与一定条件(该年地支年号对应)的动物之间的关系。对其认真研究可知,人与动物是生肖中的两个主角,人们把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赋予了动物,使生肖原型动物得到美化,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生肖动物。

生肖原型动物中鼠的偷窃、虎的凶暴、蛇的丑陋、猪的懒惰??使人难以忘怀,但生肖中则突出了鼠的机警、虎的威严、蛇的灵性、猪的富贵?。龙本虚无,但被赋予腾云驾雾、上天下海、兴云布雨的天威神力。这一方面表达了古人的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愿望,带有动物崇拜的痕迹。

随着历史的推移,生肖动物的象征性中被人们融入愈来愈多的美好愿望、精神的向往和心理的平衡。这是生肖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把“天人感应”认识论作用下的生肖起源作为生肖文化发展的第一阶段,那么生肖被赋予愈来愈丰富的精神寓意、象征,则是生肖文化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十二生肖被美化为十二个精神偶像。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天人感应论”已完全被扬弃,现代人再也不会认为自己与生肖动物之间具有“相似”的关系,生肖动物纪年、记忆出生年份、记忆年龄和应用农历指导生产的功能正在淡化,但生肖文化中蕴含的精神美仍在吸引着人们,把人们带人生肖文化的第三个发展阶段。生肖动物的寓意性、象征性在现代精神范畴锻炼和升华,推动生肖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总之,中国生肖植根于我国古老的中华文化、民俗文化的沃土之中,中国十二生肖经过长期流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说,幻化为生动可爱的形象,每个生肖都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寄托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其内涵不断扩大、更新,形成了丰富深厚的生肖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生肖邮票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通过生肖邮票的发行而产生的独具魅力的审美心理、价值取向、道德情操是人们追寻的目标。突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形象更加得到人们的喜爱,这是生肖邮票选题的意义所在,更是生肖邮票设计的灵魂所在。

二、中国三轮生肖邮票设计特点

我国的生肖邮票是从“猴票”开始的。被誉为“集邮史上的神话”的中国首枚生肖“猴票”《庚申年》是资深邮票设计专家邵柏林根据画家黄永玉的作品设计的,1980年2月15日,邮电部首次发行了《庚申年》猴票(图1)。无论造型还是工艺都堪称精品。邮票上的猴子眼睛炯炯有神,毛发根根可见。中国传统的大红衬底烘托着喜庆的节日气氛。首张“猴票”只发行300多万张。和中国GDP一样,首张“猴票”的价值二十多年里也扶摇直上,原本8分钱的价格现在足足涨了2万倍。

从我国首轮生肖邮票可以看出,全套邮票的主图表现手法是多样化的:首枚猴票设计风格虽属装饰性,但造型非常的传神。可以用一个词“栩栩如生”来形容。其余票中,鸡票与牛票比较写实,手法上稍“现代”一点;鼠票则近乎动画造型。除这三枚以外,其余都是传统的、民间的装饰风格,如狗票仿装饰瓷砖;猪、龙、蛇是吸收了民间泥塑造型和着色手法的装饰画;虎、兔、马是(或近似)剪纸,羊则似布玩具。其中的鸡、狗、鼠、猪、牛、羊等纪年,巧妙地运用了我国传统的篆刻艺术形式,随形的篆章印在票面上与主图相映成趣,既有民族特色,又平添几分美感。我国第一轮生肖邮票的票幅均为26×31ram,整版都是8×lO=80枚,其面值,前11张(猴票至马票)均为8分,唯有最后一枚羊票因国内信件邮资调整,面值相应增为20分。

《庚申年》生肖邮票的色彩之美。在邮票设计中,主题是邮票的灵魂,而一枚邮票的形式上的美感,主要是由点线面和色彩来决定的。色彩是一枚邮票产生的第一印象,构成了邮票审美的重要因素。邮票上的色彩,会对邮票产生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新中国的第一枚生肖邮票(即大名鼎鼎的T46《庚申年》猴票),就是以大红色作为底色象征新年的喜庆与欢乐,符合中国人的民族欣赏习惯与文化心理。再加上黑色的搭配和金色的点缀,洋溢着中国民族特色。首枚猴票除了其不菲的市价外,其色彩上的美感也是赢得青睐的原因之一。

《庚中年》生肖邮票的工艺之美。生肖猴票“庚申年”的设计原稿已经非常成熟和完整了。在一个好的画稿变成一枚好邮票的过程中,有一点很重要,这就是印刷工艺的配合。这套邮票是用雕刻版印刷的,雕刻版做好后,印在红色的底色上,红色从线条里头往外返渗。红的不红,黑的不黑,猴毛的光泽也出不来,画了一个黑影写版稿,衬在雕刻版的下面,一,弥补雕刻版的不足,二,就是把红底色盖住,不使雕刻版上再往上返红,两个套印以后,这枚猴票每根毛好像都是栩栩如生,摸着质感也明显,效果非常好。

首轮生肖邮票的时代风格。邮票艺术作为文化艺术的一种形态,不同时代会赋予邮票艺术不同的表现题材和表现手法。不同时期发行的邮票,在选题内容、艺术风格、印制特点上都会有明显的差异,铭刻着时代的烙印。邮票设计是时代风格的见证。在首枚“猴票”面市的十二年间,邮票在人们心中不仅具有实用的邮政功能,更成为一种生活乐趣,甚至是回报丰厚的投资。而方寸邮票也成了多种风格美术流派展示的舞台,邮票设计观念由封闭转向开放。第一轮生肖邮票的发行,开辟了中国邮票选题的新领域,具有其特殊的时代性:名家的绘画和设计,精湛的影雕套印技术。

第二轮生肖邮票于1992年开始发行。选题原则:每套出两枚,一枚为生肖图案,一枚为生肖文字;生肖图案以中国民间艺术品为原型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尽量保持艺术品的“原汁原味”;生肖文字要采用中国书法,后衬中国民间艺术图案;票幅不变,印刷仍采用影雕套印工艺等。第二轮生肖邮票的首套票“猴票”名称为《壬申年》(图2,图3)。全套邮票为2枚,第一枚“猴桃瑞寿”图案,是寿桃中有一只彩色剪纸猴头;第二枚“喜鹊登梅”图案,喜鹊与梅花剪纸中间为一篆书“猴”字。与首张“猴票”的写实风格不同,《壬申年》“猴票”民俗特色很强。代表了第二轮生肖邮票的整体设计风格。

第二轮生肖邮票的两枚,一枚为生肖图,一枚为生肖文字。保持统一的设计风格,即:“一明一暗”,两枚邮票一枚有底色,一枚无底色;“两平两立”,生肖形象一图,两年采用平面造型,两年采用立体造型;“三年一换”生肖文字一图,真草隶篆四种字体,每三年换一种字体。持续发行的第二轮12套生肖邮票,系列特征明显,生肖文化意味深厚,虽形式统一,但也各有变化,各具风韵。

形式主题的统一美。从《壬申年》“猴票”开始,第二轮生肖邮票一律采用两枚一套,一枚为生肖形象,一枚为生肖文字的展现。票幅规格均为26×31ram,都采用影雕套印版别印刷,都是32枚一个全张。生肖邮票是系列邮票,一轮生肖邮票,要历经12年才能发行完,每套邮票也要有自己的艺术特点和个性,作为系列邮票,也应有完整的统一性。第二轮生肖邮票每套出自不同的设计者之手,艺术原型出自不同的地区,每套邮票有其浓郁的地方特色,12套邮票是一个整体,它在形式上是统一的,它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更重要的是它的内涵,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展现中国民间艺术特色的主题。因此,这轮生肖邮票,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完整的统一性。应该说,这是第二轮生肖邮票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民俗文化的艺术美。第二轮生肖邮票设计的主导思想,就是表现中国民间艺术原汁原味的艺术特点。生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流传不变的民族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如何在体现平朴纯真、大众化、通俗化的生肖形象同时,升华

民间文化,突出方寸艺术性是邮票规划者和设计者们努力执着的追求。从第二轮生肖邮票的整体安排来看,这一追求得到了较好的实现。首先,一图一文,一通俗一艺术,一直观一诠释的设计构图风格,既充分体现了生肖源于民间、传于民间,升华于民间的民族文化性,又较好地体现了方寸艺术对生肖民族文化的完美再现。其次,设计构图上通过民间气息较浓厚的绘画、剪纸、泥塑、布艺等形式反映主题,烘托气氛,产生了较强的艺术效果。再者邮票主题文字均是民俗文学性突出的吉祥词语,规范一致而又朗朗上口,使民族文化、生肖文化与方寸艺术得到了有机结合,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第二轮生肖邮票向人们展示了五彩缤纷的中国民间艺术,凝聚着中国生肖文化的深厚底蕴,洋溢着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特色。

选题原则与印制设备的局限性。第二轮生肖邮票不是完美无瑕的,有许多不足:第二轮生肖邮票的设计受到普遍关注和议论,从第二轮生肖邮票开始,经专家论证,总结了一套详尽、规范但又过于苛刻的生肖邮票设计指导思想,包括所选用的民间作品一定是原汁原味,讲究浓郁的乡土气息;从设计手法上,还对邮票上表现的民间工艺品是平面还是立体,对邮票的第二枚上的汉字字体以及图案是否要底色都有严格的规定,即所谓的“两平两立、一明一暗、真楷隶篆、三年一换”等等,使形式大于内容,削弱了其艺术感染力。虽然设计规则的产生,有利于第二轮生肖邮票的整体统一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缚住了设计者的手脚,使邮票的设计不够大胆,表现形式上变化不多,创新意识明显不足;书法一枚的底图雷同,采用的手法单一;因民间艺术品著作权问题引起的争议难以解决,限制了设计者在更广泛的空间寻找设计素材,从而影响我国优秀民间艺术品通过邮票进行广泛的宣传;第二轮生肖邮票的印制,虽然仍然采用影雕套印工艺,但与第一轮相比,却不能相提并论。以生肖“猴”为例,第一轮猴票印制时所使用的材料和工艺,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它的成功。而第二轮猴票印制时,印制第一轮猴票时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和生产辅料,已没有厂家再生产,有的生产厂已经不存在了,因此,不可能印制出第一枚猴的效果(当然,设计也不同)。第二轮猴票的设计本来有丰富的生肖文化的内涵,所以设计图稿才能在33个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对这个设计方案,采用多色雕刻版印刷,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但没有这种设备,这就是生产技术上的局限性。由于技术和设备的局限性,第二轮生肖邮票的印制质量尚不够精美。第二轮生肖票的总体设计风格不如第一轮生肖邮票(如票幅太小),发行量太大。

第三轮生肖邮票设计既传统又现代,既本土又世界。设计原则:一是不用民间的玩具或者民间剪纸,完全全新创作;二是票形更改,前两轮是长方形的,从第三轮改成方形的,12年都是白底色,因为白底色上可以画出最绚丽的色彩。生肖邮票侧重反映生肖文化,而非生肖形象,即神似而非形似。对邮票而言,生肖是一个传统的题材,但生肖邮票的设计却要融入现代设计潮流和市场观念。这是一个关于生肖邮票具有创新性的设计理念。

《甲申年》生肖邮票的设计独具创新。2004年的第三枚“猴票”(图4)的设计师陈绍华,正是北京2008年申奥标志的设计者。第三轮生肖邮票仅一枚,邮票规格为边长36毫为的方形。这枚新世纪“猴票”图案是一只手捧寿桃的花脸黑猴,左手挠头,右手抱桃,憨态可掬,灵气毕现。视觉层次分明,简约又好看。“猴三世”简洁的笔画、夸张艳丽的色彩,使之与第二轮生肖票产生了明显的“代沟”。这正是设计师的创新设计意识。第三枚生肖“猴票”的设计突出新颖性和现代感,以现代手法诠释传统精髓。设计风格和前两枚‘猴票’拉开距离,在强调时代感的同时又不失中国民族传统风格。

第三轮生肖邮票为影雕套印,增强了邮票的防伪性能;根据邮票以色块为主,线条为辅的设计特点,“猴三世”邮票没有采用雕刻版印制,因为没有雕刻版印刷,就要增加其他的防伪手段,经过研究,邮票印制局特意到国外订制了六角形的APS打孔器。此套邮票采用了双重防伪措施,除使用了红色荧光油墨外,还在邮票上、下、左、右四个直边的中央采用了六角形的异形齿孔,这是六角形齿孔在我国邮票上首次使用。

如果仍按前两轮生肖邮票的风格设计,无论从它的艺术价值、表现形式以及传奇性,都无法与第一轮邮票媲美。设计者在设计之前进行充分思考,主要是考虑如何能与第一轮及第二轮非常明显地拉大距离:前两轮生肖票主要是以传统的民间艺术为内容,传统艺术非常精彩,也很经典,但很难超越,再好的东西,看得多了就会审美疲劳了,所以应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变换角度、思路去设计。

虽然在形式上缺少了束缚,但造型风格的统一是一轮生肖邮票设计必不可少的形式规律,陈绍华最初创造的“猴、鸡、狗”三个草图通过运用抽象几何图案来表现动物肖像的方式设计,可以明显地与前两轮区别,但因十二生肖全部以肖像表现难度太大而否定,现在通过的生肖猴票方案是在肖像猴脸的基础上加了身子而形成的。

我们知道前两轮生肖邮票的票型及表现手法较相似。因此为了让第三轮生肖票在公众面前多些变化,换个形象,在形式上,第三轮生肖邮票的枚数由第二轮的两枚改为一枚,票型也由长方形改为正方形;从内容上,邮票图稿由设计者独立创作,不像前两轮还需要设计者对原作者的民间艺术作品进行加工。这样,此轮生肖邮票就能和前两轮的风格迥异,以一种全新的、现代的面貌出现。当然不是否定民间艺术,在设计中仍可汲取民间艺术的营养,最终突破前两轮以传统民间艺术为基调的风格,给民族文化以新的诠释,以时尚的现代造型适应时代审美要求,创造一套现代版本的十二生肖图案。第三轮生肖邮票,个性张扬、时尚洋溢而又返朴归真。

三、生肖邮票设计的发展

在探讨生肖邮票设计发展与生肖文化的关系时,可以用“深”“入”“浅”“出”一词来形容。

生肖文化有其“深”厚底蕴。尤其是在辞旧岁、迎新年、庆丰稔、谢神灵、除凶禳、保平安、婚嫁迎娶和生朝满月等民俗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礼仪,创造了许多文学艺术品类和琳琅满目的精神产品。前两轮生肖邮票全是运用民间美术方法描绘的生肖图像,取材于剪纸、年画、玩具等民间艺术,用红、黄、绿等鲜艳的本色,将一只只五彩斑斓的生肖属相刻画得栩栩如生。边饰上绘桃、梅、荷、牡丹等表示吉祥的花纹,韵致淡雅,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纵观中国生肖邮票,无论瑞猴献桃、肥猪拱门、雄鸡啼春、猛虎镇宅,还是月精玉兔、丰登健牛、平安义犬、当先骏马;无论口含牡丹象征富贵团圆的盘蛇,还是四季吉祥与充满希望的回头羊,无不来自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民俗文化的精华,还埋藏在古代的诗歌文献、文字成语、神话传说、地方戏剧、工艺美术、风土民情,衣食住行、生活用具、建筑园林中。所以说,对传统文化只有“入”方有“出”,积累是邮票设计的必修课,“巧妇难为无米之

炊”,生肖邮票设计灵感也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所谓“人”便是要积累、要吸纳,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实丰富自己。

所谓“浅”,是形容表现形式的简练。邮票是缩小、印刷复制的方寸艺术品,而不是把绘画原作呈现于公众,因而在设计邮票图稿时必须考虑到它的缩小效果。著名艺术家张仃先生有一句名言“大画要当小画去画,小画要当大画去画”。邮票设计是典型的小画,其创作难度并不亚于任何大画。从绘画到邮票设计,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由画大画到小小方寸,是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矛盾统一的过程。在设计中应遵循着这特有的艺术规律,邮票设计家邵柏林先生曾把邮票设计比喻为写诗,而且是五言、七言一类的短诗。邮票设计具有最大限度的概括性,是对内容、结构、色彩及造型等方面的浓缩、提炼,并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和心灵的震撼,是一件非常不容易而又很有意思的事情。

所谓“出”,一是在吸纳丰富的基础上,达到融会贯通。正如宋代绘画理论家郭若虚所说“灵心妙悟,感而遂通”(《图画见闻志》),触物兴怀,情来神会。思绪纵横驰骋,形象纷至沓来,自然而然就在笔端了。二是指形式表现的创新。邮票作为邮资凭证有一定的格式,在邮票画面上必须把国名、面值及其他有关文字安排得当,图文和谐。邮票设计除单枚邮票以外还有连票、方联票、小型张、小全张、版票、小本票等多种组合形式,通过齿孔的分割或连接可形成多枚连续或独立的画面。在设计时充分利用其形式特点,表现主题时大胆创新,运用独特的设计语言创造出一个严谨而富有个性的整体,产生独特的视觉感受和艺术魅力。

生肖文化是世界优秀文化的一方璞玉瑰宝。随着时代的进步,生肖的内涵不断被丰富,生肖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在生肖邮票的设计中,努力开拓创新,弘扬民族文化,体现时代精神。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邮票设计与印刷工艺的关系也应如此。邮票的艺术和技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形象地说明,一枚好邮票是好设计和好印刷的结合。除了基本的设计知识外,还要对新的印刷材料、工艺有所了解。

滞后的印制工艺限制了设计者的想像空间和表达方式,从前两套猴票印制工艺的对比中不难发现,如果设计的图稿在印制中实现不了,那么永远只能是图稿,而变不成好邮票。设计与工艺的关系是辨证的,好设计向印制工艺不断提出挑战,刺激邮票印制工艺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好的印制工艺为设计提供了更新、更大的想象空间,使设计者摆脱定势思维的束缚,将过去不敢想的变为现实。邮票设计者也要转变设计观念,一个好的邮票设计师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根据邮票选题巧妙地充分利用现代的印刷工艺使邮票的终端发挥得淋漓尽致、使用什么样的工艺才能使邮票达到满意的艺术效果。

对生肖邮票而言,设计者的艺术造诣、其对邮票和生肖的独到理解、邮票的总体印制水平、发行部门给设计者的创作自由度以及邮票编辑对生肖文化的深层挖掘、约稿范围的拓宽程度和大众及图稿评委的审美能力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生肖邮票对弘扬中华传统的生肖文化、提高邮票设计印制的总体水平也有着重要意义。生肖邮票的设计任重道远。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丁 蕾

建筑设计方案的著作权研究论文 篇3:

来自行业驱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摘 要】受目前产业环境、制作技术、应用平台、网络技术发展的影响,动画行业也由单一的动画片创作生产逐渐扩大至教育、建筑、航空航天、文创、游戏等多个领域,形成“大动画”或“泛动画”的格局。因此,动画专业在设计培养方案时,应该面向行业调研,确立培养方向与定位;锁定行业需求,确立培养目标与规格;解析知识结构,确立知识模块与方案;关注教学与教改,提高教学品质与效率;重视条件建设,搭建配套平台。

【关键词】行业驱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袁晓黎,南京传媒学院(南京,210069)副校长,二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画艺术设计及教育管理。

目前受产业环境、制作技术、应用平台、网络技术发展的影响,动画产业由单一的动画片这一终端产品延展为动画内容生产、动画演示载体、动画技术服务等多种形态。动画行业也由单一的动画片创作生产逐渐扩大至教育、建筑、航空航天、文创、游戏等多个领域,形成“大动画”或“泛动画”的格局。因此,动画专业在设计培养方案时,来自行业的驱动力大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段,与行业的人才需求形成更加紧密的依存关系。

一、面向行业调研,确立培养方向与定位

首先要明确的是,设定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宗旨是培养适应当今动画产业需求的人才。因此,对产业发展、行业现状、工作岗位、管理规律等都需要有深刻的理解与把握,这样才能编制出优质的人才培养方案。这种前期研究工作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分析现代动画的产品形态

现代动画已从单纯的故事性强的动画影视作品延展至展陈式工程动画、嵌入式教育动画、交互式数字媒体动画,既可以是终端产品,又可以是服务手段,同时还可以成为动漫产业链上的前端产品,比如模型、玩具、游戏、娱乐的视频作品及市场推广的前期试水产品。面对产品形态的多样化发展及与之相依存的、多变化的动画行业,动画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需求对位上要精准,以明确岗位对位点或对位时段,确立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明确现代动画的技术特点

传统动画技术基本应用于动画片创作的中期,包括原画、动画、镜头组接及音效合成等,其技术特征为制作技术。受计算机图形技术、网络传输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的影响,现代动画技术呈现出“制作+交互+传输+平台”的创作与应用特征。三维的建模、贴图、灯光、渲染从制作层面为动画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交互技术则将人机互动等元素应用于动画中,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动画从三维向四维、五维的多维度发展。现代动画行业的技术特点对动画人才的知识构成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

(三)研究现代动画的产业特征

20世纪90年代,中国动画才开始由创作、代工慢慢转向产业发展。与此同时,美国、日本、韩国已形成自己成熟的产业模式,形成了内容产生、周边产品开发、市场推广与运营的完整产业链。而中国动画产业目前所面对的除了传统产业链,还有互联网、物联网、新数字媒体艺术等更加庞大复杂的局面和产业环境。研究并深刻理解产业与产业环境,才能准确研判、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二、锁定行业需求,确立培养目标与规格

高校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包括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具备精益求精神的工匠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

(一)根据行业需求设定培养目标

江苏省内动画企业多以原创动画片、游戏、数字娱乐及其周边产品开发为主打产品,生产岗位与之相对应的有模型制作、动画设计、非线性编辑、插画设计、概念设计、专业活动策划等。因此,动画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信息技术服务、软件、广播、电视、电影等行业的动画设计人员、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员等职业群。

(二)根据行业岗位设定培养规格

动画人才的培养规格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规划,即素养、能力与知识。

1.动画人才的素养养成。

成功的动画人才需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动画专业通过学生的学习与训练,培养其积极、乐观、向上、向善的精神,使其成为拥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自我管理能力强、体魄强健、具有较高审美和人文素养、身体健康、心理和人格健全的人才。

2.动画人才的能力培养。

动画人才的能力由综合文化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专业创作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多个方面组成。综合文化能力关乎人才道德高下,必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来达成。专业技术能力重在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表现、表达的基本方法与业务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和造型设计能力。专业创作和专业应用能力则是高校动画人才培养的专业核心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作品创作全过程并能运用前期学习的知识进行独立制作或创作。

3.动画人才的知识培养。

动画人才需要具备造型、色彩、构成设计等基础表达知识,了解动画运动规律、视听语言专业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数位板、三维制作、平面绘图与数字媒体制作软件使用的知识,熟悉动漫游戏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并掌握一门与本专业相关的外语。

三、解析知识结构,确立知识模块与方案

动画专業人才需要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广播、电视、电影、影视录音制作等行业的需求,其知识构成主要覆盖动画设计、插画设计、概念设计、模型制作、后期编辑等方面。动画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编制,通过对动画行业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解析,形成相应的专业知识点,并通过模块化处理形成具体课程方案。

课程是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成的核心内容。要根据培养目标的知识结构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并结合高校具体的年限、学期、学分、学时,通过模块化处理形成执行性强的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根据动画专业的特点及知识体系的构成,通常分为品质素养课程模块、专业基本课程模块、技术技能课程模块、创意设计课程模块、综合应用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拥有相对独立的知识学习与教学实践内容,各模块间互相关联并渐进推移,向前、向深发展。

(一)品质素养模块

这一模块对应人才培养过程中个人理想、信念、品质、道德、人文素养的养成。对动画专业人才来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成才的基本要求。专业教学要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遵纪守法、崇德向善、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具备相应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部在这一模块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必须严格遵守。

(二)专业基本模块

对于动画专业的学生来说,对事物的形象、结构、色彩、肌理的观察与表达是基本功。当这种基本功对应影视镜头的构成需求时,其对时间、空间、结构等多维度的深入理解更加重要。该模块的教学和实践与传统的光影素描等课程有很大的区别,更多的是通过对结构的解剖、组合、构成去理解物体的形态和立体结构,通过色相、纯度、饱和度及其多变的组合表达事物的光影,通过肌理、笔触、材料表达形象的性格。因此,学生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等课程需要从造型基础理论的角度进行学习研究,而对素描、速写、雕塑等写生类课程则需要从实践的角度完成训练。

(三)技术技能模块

与传统手绘动画不同的是,不管是二维动画、三维动画还是摆拍动画,其设计与制作更多地打上了计算机图形技术的烙印。高超的动画技术,让原本静态的分镜头台本以动态形式阐述故事的脉络,通过三维动画技术设计角色形象、场景画面、特效气氛以产生更加感人的视觉效果。这一课程模块包括二维、三维、后期及图形处理技术的学习,在“专业基础模块”训练完成后实施,既深化了学生对基本功的理解,又使学生在形态表现技术上得以提升。

(四)创意设计模块

创意设计模块主要学习动画创意设计原理,它将创作的原理融入不同的小型项目训练包进行教学实践,包括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动画片的设计制作训练。合理的课程设置将会使学生得到角色形象设计、镜头设计、动作与表演、原画设计、动画制作、灯光设定、效果制作、配音音效、后期合成等一系列完整、系统的训练。所有课程以完整的动画作品创作为主线进行布局,并在合适的点上切入,形成一个有机的创作课程群。

(五)综合应用模块

这个模块在完成动画创意设计原理的学习后实施,以完整的动画片或数字艺术作品创作为主要内容展开教学工作。学生将集编剧、导演、美术设计、原画师、配音师等身份于一身,通过设计、制作符合行业标准的动画作品完成学习任务。

四、关注教学与教改,提高教学品质与效率

动画专业人才方案的建设,不仅要确立目标、制定课程、划分时段,而且要关注方案的可执行性、教学品质的达成度及教学过程中可选择的潜在手段,并通过教学改革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套执行性强的建设方法。

(一)专业课程建设

1.课程内容建设。

课程内容建立在行业岗位需求点上,遵从与行业、时代同步的原则,将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融入课程内容之中。动画专业的课程内容则是在课程体系大框架下,本着教学的可执行性对专業知识系统进行内容分割。不同课程内容的建设需要与专业课程的模块化处理相匹配。对不同模块、不同类别的课程提出不同的建设要求,通过“基础类课程对应专业化、技术类课程对应案例化、技能类课程对应项目化、创作类课程对应科研化、综合应用类课程对应成果化”的课程建设原则,建立健全课程内容。

2.品质达成度。

课程内容的传授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对于动画专业的教学来说,这更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过程。面对具有不同基础、不同兴奋点、不同知识背景的教学对象,教学效果与互动节奏是多变的。教学内容如何高效传授,知识点与时间点如何对应,课程执行计划的制订至关重要。动画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在设计执行计划时需要预留部分相对动态的执行空间以利于师生一对一的交流与沟通,这对每个模块内的课程都是需要的。在设计课程执行计划时,教学品质的考核与教学效果的测定可以是多点式的,单元的、单个知识点的教学效果以测定为手段,允许成绩在一定时段内根据教学效果有所变化。

3.教学手段。

自“动画运动规律”课程第一批进入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以来,运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建设艺术类课程模式就拉开了大幕,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催生了线上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动画专业课程的专业特点、内容构成与网络展示平台、展示技术、交互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在线课程、线下课程、微课、翻转课堂为动画专业的课程建设及教学内容实施提供了多样的手段。

(二)教学与教改

1.教学的应用性研究。

动画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成分,不论是作为终端产品、服务工具还是展示手段,均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因此,无论是在课程建设还是在项目研究开发上,对应用性的研究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动画文创产业链的对应上,动画设计制作前期、原画动画制作中期、影片编辑制作后期的知识点布局均有鲜明的应用性特色。这种应用性特色贯穿在动画专业课程尤其是主干课程之中,因此,对应用性研究应该融入课程建设的内容与形式之中。

2.教学的项目式研究。

项目导入式教学是动画专业教学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动画主干课程均为一个个项目式教学的串联,包括镜头集锦、动画小品制作、动画单集制作、动画系列剧制作、新媒体动画内容制作、动画衍生产品设计及系列化推广等多种类型项目。用以课堂教学的项目在题材、体量、技术、时间多个方面需要与既定的课程时段相匹配,更需要在知识点、学习内容、项目任务方面与个人所扮角色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3.教学成果的固化。

教学成果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动画专业课程尤其是综合类训练课程所形成的作品,多以视频、产品、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等形式呈现,这是课程教学成果;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强化项目教学,并将专业赛事、实战项目、取得的专利融入课程教学,形成符合行业要求的、固化的教学成果。

五、重视条件建设,搭建配套平台

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离不开相应的硬件建设与平台建设,其中包括信息资源平台的搭建、实践双创平台的搭建,通过这些平台的建设,形成教学理念、教学方案、教学手段、教学条件等教学管理与执行体系,以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与完成。

(一)信息资源平台的搭建

动画专业的信息资源平台搭建包括信息与资源两个方面。信息资源除了常规的专业书籍之外,还包括动画角色设计效果图、人物比例图、转面图、动作设计图、分镜头台本、文字脚本、衍生产品设计方案、工艺方案、材料方案、推广方案、优秀专业论文、专著、教材、教案、各类专业大赛获奖作品、周边产品的专利信息、相关软件著作权。这些信息以数字库的形式存在,通过后台技术形成良好的导航系统,便于教学过程中及时调用。资源平台包括动漫行业信息数据库、动画发展史模型库、动画制作工艺与材料库及专利成果档案库。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与教学改革过程形成互动状态。

(二)实践双创平台的搭建

教学实践平台是应用型人才培養必需的配套条件。完备的动画专业实践平台与动画设计、制作教学环节相匹配,理想的结构包括传统动画设计制作模块、三维动画设计制作模块、动漫衍生产品打样模块。学生可以在此平台完成动画前、中、后期的全套实践性操作与学习。

传统动画设计制作模块:能够满足动画脚本、分镜头台本、二维动画、木偶动画、剪纸动画、胶泥动画、影视后期制作、音频音效制作等的学习实践活动。

三维动画设计制作模块:能够满足三维动画、贴图绘制、原画设计、PBR全流程制作、模型制作与贴图绘制的综合实训。

动漫衍生产品打样模块:能够满足动画衍生产品设计制作方案、纺织模型制作、纸质模型制作、陶瓷模型制作、木质模型制作及数字印刷的出版实践训练。

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是单纯的课程设置方案,它的形成受行业影响至深,与行业的人才需求关系更加紧密。设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仅要考虑培养目标、规格、课程设置,还要将管理、执行、考核、成果、平台乃至师资建设融于一体,才能真正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袁晓黎

上一篇:高校体制改革附属医院管理论文下一篇:高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可信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