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教师教育论文

2022-04-20

【摘要】地方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就是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可办学机制与目标存在四个方面错位,如: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与培养目标错位;制度建设的导向与目标错位;管理者、教师认识缺位和知识缺位造成的行为错位;学生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实践能力與培养目标错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学教师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音乐学教师教育论文 篇1:

“新课标”下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文章以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对其修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该专业近五年培养方案在总学分不变,总学时微调的基础上,对学科专业课、教师教育类课程及集中实践课进行了加强。文章结合学生在教育实习及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对专业课程设置及学分学时调整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提出导师制延伸等措施,以期为能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 音乐学 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新课程标准”下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FJJKCG13-097)。

2011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下称“新课标”)并于同年秋季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向社会公布执行。 “新课标”在教学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方面等新的调整,同时还增加了“课程设计思路”等部分内容。

2013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及《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教师[2013]9号),保障了教师资格证采取全国统考后的含金量,也体现了当前对毕业生就业后教学能力的高要求。以往各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的培养方案多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对教师技能方面的重视不足。

文章以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近五年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一、近五年培养方案的基本情况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1998]2号文件)、《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以及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开展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的通知》(闽教高〔2015〕3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泉州师范学院发展规划,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根据“强化实践原则”对培养方案进行微调,具体情况如下。

(一)总学时、总学分调整情况。

近五年总学分未做调整均为157分,总学分调整情况如下表。

(二)各课程模块学分占比调整情况

根据以上图表分析,近五年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培养方案调整总的趋势是对学科专业课、教师教育类课程及集中实践课进行了加强。

二、学生在实习、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相关实习、实践基地专家及指导教师进行走访调研,该专业学生在实习、实践及毕业后的工作中出现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实习、实践环节,学生过分依赖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忽略了专业特性,不能将自己所学专业特长应用到教学过程。主要表现在不敢动手弹,不敢开口唱。由此可见,学生的音乐专业基本功不够扎实,特别是弹唱和即兴伴奏能力急需加强。其次,学生对中小学孩子的心理及年龄特征不够了解,导致教学语言不够生动无法适用课堂教学。尤其以在小学实习、实践的学生较为严重。再者,因学生知识面较窄,在对曲目或作者背景进行介绍时多为从网络下载材料,无法将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

其次,毕业生在就业环节主要表现出的问题有,第一是对教学法等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不能灵活运用,特别是片段教学环节在校期间涉猎较少。第二是对心理学相关知识没有融会贯通,导致面对不同的授课群体时无法进行适时调整授课方法。其次,毕业生节目创编能力和综合素质仍有待加强。

第三,因合唱指挥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指挥技巧的同时,也需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同时对声乐、钢琴伴奏、视唱练耳等专业技能要求也很高。故在授课结束后部分同学仍不能独立胜任中小学合唱指挥排练指导工作。

三、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新课标”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

首先,学院可结合专业特点,将导师制进行扩展延伸。从学生入学将技能课老师双选与导师制挂钩,将其延伸至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论文写作、就业及就业后期追踪服务。使导师制贯穿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甚至就业后,减少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盲目性,同时也可充分利用导师的个人社会资源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和服务。

第二,加强教学法、教学研究等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及近年来各省教师招考考纲要求可将片段教学等环节纳入实习及教学法等课程授课计划。可聘请中小学知名音乐教师作为教学法等课程的校外指导教师,定期邀请其来校为学生开展相关指导或者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多吸取来自教学一线的实践经验。另外,针对部分学生畏惧讲台的现象,将模拟课堂作为常规实践活动,使学生习惯并喜欢讲台,为今后能自信大方走上讲台做好铺垫。

第三,把中小学音乐教学曲目纳入到《声乐》、《钢琴弹唱》、《即兴伴奏》等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考试曲目库。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为日后实习及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第四,开设并引导学生选修《文学作品欣赏》、《戏劇鉴赏》、《舞蹈作品赏析》、《电影作品赏析》等跨学科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时也应鼓励学生将课堂内容多元化,将作品解读与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知识相结合,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增加课堂吸引力。

第五,增设表演、节目创编、音乐剪辑、校园艺术活动策划等必修课程以满足近年来实习期间对学生的中小学艺术活动指导能力要求的日益增强。

第六,针对部分同学无法独立胜任合唱指挥的现象,需增加《合唱与指挥》课程的学时、学分及相关的实践活动。

四、结语

当前中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对音乐教师的需求也在逐年加大。为适应社会需求专业应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及时合理地调整,以期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

作者简介:

封辉(1978-),女,汉族,陕西咸阳人,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教务科科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

作者:封辉

音乐学教师教育论文 篇2:

地方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目标实现机制问题成因研究

【摘要】地方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就是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可办学机制与目标存在四个方面错位,如: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与培养目标错位;制度建设的导向与目标错位;管理者、教师认识缺位和知识缺位造成的行为错位;学生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实践能力與培养目标错位。文章认为这些错位不同程度地影响目标的实现,应该引起教育和管理者们广泛的重视,探索建立有效的机制,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而努力。

【关键词】地方院校;音乐学;课程教材;目标实现机制;认识缺位;行为错位

当前,我对地方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进行研究,发现教育机制与培养目标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这些错位严重影响目标实现。我认为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必须要从四方面:合理的课程和学时作支撑;科学的制度作为保障;有效的教学为主导.坚定的信念为基础,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的目标。

一、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与培养目标错位成因分析

地方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是目标实现机制的核心,是纲性依据。从上世纪80年代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恢复办学到现在,已进行过改革,但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上仍然没有跳出音乐学院(培养单一表演人才)课程体系。我研究发现了三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错位

当前多数地方院校由于扩招带来的师资短缺或不配套的问题以及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不得不调整课程计划,这就使得本专业在课程设置环节就存在错位。

例1:因师资短缺问题,缩短部分课程课时,如乐理,有学校只开36学时,造成学生在后期学和声、曲式作品分析、作曲的障碍。

例2:因师资短缺问题,随意增加声乐、钢琴、器乐小组课学生人数,从2人到8人甚至15人,造成教学质量严重下滑。

例3:地方院校针对全体学生开设的器乐选修课,都是传统器乐,如二胡、古筝、琵琶、萨克斯、小提琴、大提琴、手风琴等,而在中小学课堂常用的小三件乐器,即口琴、口风琴、塑笛没有一所院校开。结果是大学开设的课程学了没有用,而需要在中小学用的课程没有开设,这就是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错位。

(二)教材内容“精、深、繁、难”使得学与用错位

例1:钢琴教材,尽管出版了很多新教材,也发到学生手里,但教师们还是习惯用上海音乐出版社《钢琴基础教程》l~4册,这是1985年出版,按音乐学院钢琴专业体系编的,只是降低了一些难度。这个教材通过近三十年教学实践。说难的人多,难在多数学生通过四年本科学习无法弹完四册所有作品。很多大型圆舞曲、奏鸣曲等属于技巧型的作品,学生在大学弹能出来,确实体现水平,能得到大学老师和同学称赞,也仅此而已。在中小学一点也没有用。说不实用的人多,不实用在弹了四年正谱后,面对中小学全是简谱歌曲的教材,无从下手。

例2:声乐教材,之前用的人民音乐出版《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三本教材153首作品,外国作品两本112首作品。都配有五线钢琴伴奏,这是按原音乐学院有专职伴奏的模式编写。之后的多种声乐教材,大都没有伴奏,因为地方院校是声乐教师自己伴奏,多数弹不了正谱。但各种教材的外国作品在原文上译配有中文。看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但大学教师为了体现自己的水平,几乎都要求学生唱原文。

这些钢琴、声乐教材内容过于系统,几乎收集了各个时期、种类风格、各个民族、各位名家的代表作品,我用四个字“精、深、繁、难”概括。精:都是名作;深:都是奏鸣曲、咏叹调;繁:钢琴要弹各个民族、各位名家、各类风格的作品,声乐要求唱原文;难,学生的水平不能企及。所以,在教材环节就没有摆脱音乐学院培养专业演员和演奏家的套路,使得大学教材内容下学生的学与中小学教材的用存在严重错位。

(三)课程教学的评价标准缺失与培养目标错位

课程教学评价标准缺失造成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与培养目标错位等。具体分析如下:教材是师生教与学的依据,教师只能按此教学,我们的钢琴、声乐教学,由于教材的“精、深、繁、难”让学生无法完成教材上所规定的内容,按理没有完成教学为不合格。可是这些学科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弹拜厄水平的也是合格,弹849、599、740水平的也只能是合格中的优秀者。声乐必修课,有的毕业生因为各种原因,只唱了很少的一年级作品,按理没有完成1~4年级教学内容为不合格。但毕业唱《花非花》《长城谣》实际上也合格了,唱了大量咏叹调的最多是个优秀。这就是因为课程教学的评价标准缺失造成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无法保证,最终与培养目标错位。

二、制度建设的导向与目标错位成因分析

地方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制度建设,首先要符合国家培养目标,能为国家的教育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其次是制度建设要体现公平性和科学性,下面分析主修制与目标错位的成因。

我从全国部分师范院校的网站上抽样了解,在多数地方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都采用主修制,并实施多年。

什么是主修制,就是将本科课程计划中的必修课,如声乐、钢琴、器乐技术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2年(特点是4或8人同时上一节声乐或钢琴课)结束后,通过考试精选少数学生继续学习声乐、钢琴、器乐,称为主修生。授课特点改为1个学生上一节课,这种制度就叫主修制。

主修制特点:为少数学生提供优质资源,重点培养、精心扶持表演人才的制度,是音乐学院的精英模式。

主修制不公平的成因:地方院校侧重培养少数精英,放弃绝对多数学生。人为制造少数主修生占用大量教学资源,而剥夺多数学生学习的机会,使得教育失去公平。

曾有学生问过我“老师,我们都是一班的同学,交的钱也一样,为什么主修生还可以继续学习声乐或钢琴呢?”我无言。

我不知道这个制度宗旨是什么?但我知道不是因为学生已经掌握这门技术,也不是学生自己考不上主修,而是这个制度本身的问题。是制度放弃了他们,制度放弃绝对多数学生,因为这些没有考上主修的学生开始自卑,不再学习声乐、钢琴,不再参加有关的活动,其结果是地方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放弃培养目标。

主修制不科学,它生硬地照搬音乐学院培养表演人才的模式,进行专业教育。如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声乐专业、小号专业。在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下设主修,如钢琴主修、声乐主修、小号主修等。制度不科学是培养单一表演人才,放弃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的责任。地方院校只有音乐系设主修制,其他系则未设,如中文系未设写作主修、数学系未设几何主修、美术系未设国画主修等。

三、教师的认识缺位造成行为错位成因分析

教师是国家课程计划的执行者,是实现音乐学(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主导力量,是目标实现机制的重要环节,但我发现教师某些认识缺位,造成行为偏离,正直接影响目标的实现。

第一,地方院校管理者的办学思路是音乐学专业就应该向音乐学院看齐,就要与国际接轨,全国的高校都是这样,你追我赶,不顾中国教育的存在的东西部差异、城乡差异,不管音乐学专業方向,这种声势直接导致教师的认识缺位。

第二,教师对广大农村中小学校教学条件认识缺位,造成学生知识缺位,比如电子琴、数码钢琴,轻便易带,音色丰富,不用调律价格实惠,已经在广大的农村中小学广泛普及的现实认识缺位。钢琴教学仍然只教传统的钢琴技术,广大的农村中小学常用的电子键盘乐器,从来不讲、不教。又如:升旗仪式用的少先队鼓号队、组织活动用的腰鼓队,大学不学,只能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己摸索。

第三,教师对中小学教育认识缺位而造成的行为错位。他们对不断改革和变化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不了解,甚至没有看过本地的优质课比赛,没思考过改革自身教学去适应中小学的需要。比如前面提到的:钢琴教师不断要求学生弹高深的作品,试问这些作品有多少能在中小学教学中去弹?有没有钢琴让你弹?弹给谁听?听得懂吗?有多少毕业在中小学教学中弹过?需要他们日后天天弹的中小学教材歌曲有多少?我们教过吗?为什么不教?声乐教师要求学生唱意大利原文歌曲,学校规定主修考试唱原文,毕业考试唱原文,教师不教原文好像没有水平,但在每个学生短短的2年声乐普修(72/8=9课时)学习中,中国歌曲都唱不好的情况下,学习外文歌曲有多少价值?难道农村中小学需要他们唱外文歌曲示范吗?唱给谁听?这就是对中小学认识缺位而造成的教学行为错位。

第四,教师的本位思想使得教学行为错位。本位思想就是从本专业的视角认识音乐,多数教师都认为自己的学科很重要,希望学生多用时间学好自己的课程,学得越深、水平越高,教师就越有成就感,我的学生如何、如何。教师从来不从学生未来角色思考,全面地、科学地引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均衡发展。教师从来没有横向协助的意识,比如钢琴和声乐教师,就没有为提高每学生自弹自唱中小学教材歌曲能力,而做过任何协助。比如:理论课与技术课的教师,也没有提出过教学如何衔接的问题等等。思维是本位的,行为是独立的,没有以生为本。声乐照教外国原文歌曲,钢琴照弹肖邦圆舞曲,只管自己教得有水平,哪管学生是否在中小学用得上,这就是本位思想造成的教学行为错位。

四、学生价值取向、理想追求.实践能力与目标错位成因分析

学生是地方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目标实现机制的基础环节,学生价值取向、理想追求、实践能力直接决定办学目标的成败,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学生价值取向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其一是音乐专业技术的直观性,音乐技术将音乐美直观地呈现给听众,征服听众的心灵,得到听众的赞许和社会公认,使得学生特别重视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其二是音乐专业技术等级制和可操作性,给学生创设不断追求的新目标和新境界,给教师完成教学新成果树立了一个个新标志;其三是社会对音乐教师的评价,决定高师的教师和学生必须重视音乐专业技术。因为社会在评价一个教师的音乐水平时,往往是看他某个方面的音乐专业技术,技术水平高的得到公认,得到赞许,得到重视和重用,实例不胜枚举。这就迫使学生不得不重视音乐专业技术学习,因为学好技术就能得到很多好处,甚至直接影响他的前途和地位。学生花大量时间学习某一技术,且只重视一门专业课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种价值取向与培养音乐教师综合素质形成严重错位。

第二,学生理想追求与音乐学目标的错位。当前,“星光大道”、“超级女生”等众多媒体广泛宣传,草根明星效应使音乐的表演功能得到放大,中小学生成为追星族,大学生则成为明星梦的实践者。音乐教师专业中有相当多的学生有这种理想追求,有的只是为梦想当歌星而来,不知道或不想知道音乐教师教育是做什么的。在他们心里,学音乐就是练习唱歌,学好了就能当歌星。所以,很多学生只想学声乐,别的课根本不想上,即使上课也不会用心,认为与他当歌星没有关系。比如:我2007级专科班就有2个声乐学生为此而退学,听说去了某中职院校表演班。还有一个学生进校时就自己带来架子鼓,且只学架子鼓,什么课都不上,我为他做了很多思想工作,转变并不大。2008级本科有一个学生一心想学古典吉他,什么课都不想学,2011年5月底的一天上午找到我说他想退学,想重新去考上海、天津的古典吉他专业,去实现他的明星梦,我苦口婆心讲了半个小时,好像也没有打动他。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学生的理想追求与音乐学目标存在错位。

第三,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音乐学目标错位。我在学生实习前的试教指导中,年年发现同样的问题,就是学生弹一首中小学教材上的歌曲都非常艰难,中小学音乐教材有400多首歌曲。可以设想他们实习的困难和今后工作艰辛,这就是实践能力的缺失与音乐学目标错位。

总之,本文对地方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目标实现机制存在问题及成因逐一分析,已初步论证在课程教材、制度建设、教师、学生四个方面都存在问题。希望引起管理层和音乐教育界广泛重视,达成共识,并在管理层的组织下进行深入广泛的探讨和研究,提出更多有价值的解决思路,构筑地方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科学的目标实现机制,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

作者简介:韩天寿(1962-),男,贵州余庆人,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教师教育。

作者:韩天寿

音乐学教师教育论文 篇3:

地方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课改实践谈

2004年底,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做为指导性文件,同时要求《课程方案》从2005年秋季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大学、师范院校、艺术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中实施。自《课程方案》出台以来,教育部曾多次组织研讨,解读文件,培训教师,同时听取多方意见,不断完善;全国各试点单位以《课程方案》为指导积极进行课改实践,不断探索发展之路。如今时值《课程方案》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五年,我们有必要对实施中的经验、问题等做全面的总结和反思。下面,笔者以教育部课改试点之一的长治学院为例,从一个地方高师音乐教育者的角度谈谈《课程方案》的具体实践情况。

《课程方案》培养目标指导下的课程设置与调整

关于“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部《课程方案》中明确提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将其理解为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结合当前社会状况,音乐本科专业应当使学生具备尽可能多的能力和素养,以适应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实际情况。所谓“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实际上就是具备多种能力的“复合型音乐人才”。当然这里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是广义性和普遍性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音乐“家教”,也应当是“复合型”的“高素质”教育者,这不仅关乎个人的生存,也关乎国民音乐素质教育的质量。当然,“复合型人才”的提法是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简而言之就是要求知识面广,知识的融合度要高,在学科知识、专业技能、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复合,深度和广度的复合。

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我系根据《课程方案》“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提出的基本要求(即“各类课程的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学时,其中公共课程约720学时;专业课程为1900--2100学时,按110--115学分安排”),分设了四类课程:音乐学必修、音乐学选修、公共必修、跨专业选修。其中,前两类是指音乐学科的相关课程,后两类是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不仅学习专业技能,也能熟知专业理论,不仅通晓音乐学科,也能粗通其他学科。以此实现《课程方案》提出的培养目标。

《课程方案》没有明确“跨专业课程”的设置,这方面,我系充分发挥了长治学院做为综合性师范高校的优势,结合教育部对于高校公共选修课程的要求,同时根据音乐专业的需求,积极与相关专业教师沟通,从而开设了一系列的跨学科基础课程,包括:中外美术简史与名作赏析、电影电视艺术简史与名作赏析、朗诵与正音、戏剧名作鉴赏、舞蹈名作鉴赏、现代教育理论、中外教育史、汉语方言、中国文化简史、外国文化简史、中国文学简史、外国文学简史、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简史、中外文学名著导读、音乐专业外语文献选读、自然科学发展简史、信息技术与现代科技、大学语文等,这些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为学生将来的教学与科研打下扎实的基础。

当然这样的做法,必然带来与《课程方案》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尤其是学时和学分上的出入:

从课程设置结构比例来看:总学时2537学时,比《课程方案》要求的最低限度2600学时还要少63个学时;而相关的公共课程1048(808+240)学时又明显高于《课程方案》要求的720学时。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

首先,总课时的减,少除了长治学院对各系整体规划要求的原因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我们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课程的时间。笔者认为,音乐的特殊性决定了任何一位音乐学生,都必须以实践做为基础,而这种实践不仅仅是在于课堂演唱(奏),更应该是舞台、实地教学的实践,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在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方面进行了加强,详见后述。

第二,以上四类课程设置与《课程方案》提出的“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地方和学校课程)”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跨专业课程在《课程方案》被列在“专业课程”>“选修课”>“任选课”>“美育、教育和文史哲、文理渗透类课程”类下(约216学时)。笔者认为:此类课程不是音乐学的专业课程,而是跨学科性质的公共课程,所以应当划归“公共课程”类下,与“公共必修”同级。这个看似无关宏旨的问题,实际上是对于学科概念、内容,以及“复合型”、“高素质”概念如何认识的问题。做为一个音乐教育者,多元视角尤为重要,将“跨专业”提升到与专业课同级的高度,是强调人文素养、强调多元视角的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直接影响到课程实施的力度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比《课程方案》216学时,跨专业240学时也明显高出不少,这同样是出于对学生多元视野培养层面的考虑。而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影响到学生专业方面的学习,反而使他们在学习中可以触类旁通。尤其是在对音乐作品的把握和理解力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而就毕业生论文来看,写作能力和研究角度也有了极大的拓展,这与公共课程的增加是有很大关系的。

《课程方案》对“培养规格”的要求中,强调培养的学生应当是:“系统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恰恰是在音乐本专业上强调甚多。而在“较高的文化素养”方面关注不够,这种长期的“不够”,也使得学生难以更进一步地具备“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由此,“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强调,是十分必要和紧要的。

《课程方案》“实践环节”实施应结合社会需求

“综合实践能力”是一名音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应用的最重要的能力。因此,《课程方案》除了对课程设置加以细化之外,还专列“实践环节”以强调其重要性。具体为:社会实践(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实践(10-12周,其中见习1-2周,实习8-10周);艺术实践(6周,第二至七学期集中进行,第七学期安排1周时间作毕业汇报);科研实践(论文写作及答辩,4周)。其中,社会实践、教育实践、科研实践,都应当以艺术实践为根本,毕竟音乐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只有专业技能上过硬,才有可能谈得上其他的实践,否则都只能是或为空谈,或流于形式。而强

调艺术实践,培养技能技艺,又必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尤其是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当前,对社会需求的了解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是近年来提得比较多的一种理念,关键点是,不能将一般意义上的课堂演唱(奏),等同于舞台上的演唱(奏)实践。所以,我们提倡学生课堂学习与舞台汇报相结合,从而增强学生的舞台实践经验。而舞台表演也有差别,在学校音乐厅的汇报演出。还不能等同于诸如下乡、比赛、庆典等场合的文艺演出,二者对于表演者而言,区别在于心理状态——这对于表演者又是极其重要的一点,观众的欣赏口味、评判体系,不同性质演出对于演员的不同要求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演员的现场表现。因此,我们不仅仅是组织校园内部的舞台汇报,还组织多种性质的音乐演出活动。例如,参加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开幕式文艺盛典(2007)、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录制(2008、2009)、文化部“唱响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共贺建国六十周年大型文艺盛典演出(2009)等,做为地方院校,这种机会并不常有,而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学生们在国内知名导演、专家的亲自指导下,从根本上提高了师生的认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为学生今后从事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我们的这种做法还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实践,也不是单纯为艺术实践而实践。笔者认为,《课程方案》中提到的四种实践应当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和补充的。因此,在强调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环节上,我们首先做的事情是充分考虑和观照社会需求。自2008年3月开始,我系通过组织教师和学生到中小学实地调查基础音乐教学现状,了解其实际需要及对我们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邀请中小学校长和音乐教师座谈。共同分析和研讨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文化活动;同时,长期关注各种用人单位、用人渠道的用人动向等等。以这些做为重要参考,不断调整和完善培养计划,并在恰当的时机,强化或侧重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从而为学生争取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以及更长远的就业发展机会。

既然《课程方案》注意到了实践的重要性,那么基于这一层面的考虑,在教学目标上,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一种重要的能力体现。音乐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既有的技巧、知识,又要敢于创新,敢于创造。《课程方案》实施以来,我系每个学期定期举行学生汇报演出,鼓励学生演唱(奏)原创作品,哪怕是一首普通短小的歌曲,只要是学生自己的创作,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从建立自信开始,转而成为兴趣化的关注,进而系统化地学习创作,从而增强了能动性。几个学期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论在专业,还是在音乐理论课程、公共课程的学习方面,都有了明显改观。很多学生自发地写了心得体会,还有些学生根据当地曲艺、戏曲、器乐曲进行改编,这些都令我们教师颇感欣慰。

依托“非遗”保护项目拓展教学空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问题,《课程方案》也非常明确地强调了这一点,在“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中一级分类(选修课一级)中专设“地方和学校课程”,规定以“约180学时,10学分”为参照系,“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课程”。内容包括“民族音乐历史与文化、区域音乐历史与文化、少数民族乐器、民间音乐采风、民族音乐教学研究、民族语言的音乐教育实践等”。

长治学院地处山西东南部地区,这里有大量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不仅有上党八音会、上党梆子、上党落子、潞安鼓书、襄垣鼓书、沁州三弦书、襄垣秧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国家级传承人,还有迎神赛社、庙会等多种民俗活动;不仅有大量神话传说,还有大量文物古迹。这些为我们的“地方和学校课程”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教学资源。

由此,我们增设了晋东南说唱音乐赏析、上党戏曲剧种名段赏析、上党八音会以及民间音乐采风等具有晋东南地方特色的课程,并根据课程需要编写了《上党地区传统音乐概论》(晋东南地区,古称“上党”),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整理拓展出《资料汇编》和“系列丛书”。同时,根据本科设置特点,从大学三年级开始,依托论文写作课程,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考察;同时,将当地知名艺人请人校园做专题讲座,并教授学生唱(奏)民间音乐。这种“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使教学空间获得了极大的拓展。

这种做法有两个突出的优点:第一,使学生感知并热爱传统,学习并传承传统;第二,学生以此为契机,可以采集汇报演出的创作素材,也可选择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而由此带来的深层影响是,使学生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科研”过程,锻炼了“科研”思维,从而真正具备《课程方案》培养目标所讲的“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关于《课程方案》进一步实施的几点建议

1,建议教育部每年对各试点学校下达明确的指导性文件,确定每年工作的任务与目标;同时,必须考虑到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巨大差异,制订相应的指标,对各个区域的试点单位进行教学量化考核。

2,教育部体卫艺司应当将各试点学校开发的地方特色课程教材统一审核后纳入国家统编教材范围。

3,建议各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组织本省试点学校向下发展自己的中小学教学试验基地,真正意义上推广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并及时反馈信息,及时研改,将试点的各项工作长期有效地进行下去。

4,建议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继续加强试点院校之间的广泛交流,拓宽交流渠道,扩大交流范围,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经验交流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这种校际之间的广泛交流。也将为全国的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提供一个“传、帮、带”的平台。

以上是笔者做为一名地方高师音乐教师,一名教改试点单位的负责人、《课程方案》具体实践者,对《课程方案》在高师教育中的具体实施情况及针对相关问题进行的整改,做了扼要论述。期望能够为课改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个案参考;也期望能够抛砖引玉,引出学界同仁的真知灼见。

作者:柴广育

上一篇:采油厂安全生产论文下一篇:声乐课学前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