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传统文化论文

2022-04-17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通发展存在强烈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粹,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结合时代需要,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化传统文化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中国化传统文化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协同推进探析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具有关联性和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发展的,其中国化进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融合的过程。协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需构建文化互动融合体系、创新协同推进方法体系,并逐步完善中华文化规范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现代化;协同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同时也离不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能够协同推进的关键在于二者具有契合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的,而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现代性活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协同推进过程中,需重点找寻其中的相互连通之处,着力构建中国文化新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关联性

马克思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基础之上,对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思想。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展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进程中不断地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际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按照这一思路,马克思主义在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既要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又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同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也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发展壮大,其必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选择性吸收和借鉴,进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因此马克思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借鉴,既是必然,也是必须。反之,马克思主义也要指导中国文化创新发展,将传统文化中落后的内容予以剔除,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互动过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要加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这一进程中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媒介,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虽然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经济发展迅猛,但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质量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来解决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要想加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需要拥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有机融合,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了解、认可、拥护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困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协同推进,需要破解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协同推进过程中还面临“传统”与“现代”关系协同推进困境,“现代化”与“西化”的处置困境,落后和腐朽思想消除的困境等。

(一)“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协同推进困境

马克思主义经过了中国共产党的创造性发展和丰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了改造,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但这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协同推进不存在任何阻力和障碍,在二者协同推进过程中还面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协同推进,必须走出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思维定式,从而构建出二元互补、二元渗透的新型关系,但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协调并非易事。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建设角度看,我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沉淀过程中形成了传统文化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在现代化的建构过程中既要看到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复杂的方面,又需要对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些被继承、有些被转化、有些被舍弃,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

(二)“现代化”与“西化”的处置困境

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推进过程中需要科学理论作为指引,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还面临着现代化与西化的处置困境。部分学者指出,如果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容易出现“西化”的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背景看,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寻找和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而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对于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而言,更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一直以来,在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解读过程中,我们更多是将其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马克思主义属于西方学说。这也会引起人们的担心,在传统文化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可能会融入部分西方文化思想,进而使传统文化变味。加之现代化本身就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难免会用到部分西方的方式和方法,因此在处置传统文化现代化相关问题时,如何解决好“现代化”与“西化”的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只有处理好“现代化”与“西化”的协调问题,才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协同推进[3]。

(三)落后和腐朽思想的消除困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必将会取代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对封建主义落后腐朽的因素和其影响进行消除,一旦被这些落后和腐朽的因素所渗透,资本主义就会出现畸形,也就不是社会形态意义上的资本主义。事实上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时刻警醒封建落后腐朽因素的影响,但其自身发展也存在着诸多弊端。当前在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化过程中,首先就要解决封建主义的落后和腐朽思想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这些落后和腐朽的思想与传统文化结合得非常紧密,如果单独将其从传统文化中剥离出来,势必会影响传统文化的整体性,而如何对这些落后、腐朽的因素进行创造性转化,也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必然会将资本主义的负面影响消除。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也要时刻警醒资本主义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西方各国家建立起了更为密切的往来关系,相应的各种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影响,而这些西化的文化和思想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同落后的腐败思想一样面临着消除困境。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协同推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协同推进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不仅有助于提升传统文化现代化水平,还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了实现二者协同推进,有必要在理念上重构文化融合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相互促进关系。要创新协同推进方式方法体系,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将其看作是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实践的相互统一融合过程。同时要在体制上进行优化,打破原有的体制掣肘,完善中华文化规范体系,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一)理念重构:构建文化互动融合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协同推进过程中,要秉承多元共存的价值理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过程中,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也需要借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因此二者在融合过程中实现相互作用。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协同推进还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理念方面,很多学者对于二者融合提出了不同看法,因此必须构建文化互动融合体系,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协同推进的价值和意义。要看到马克思主义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对于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指导中国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作为科学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不仅对社会运动普遍规律进行了总结,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在现代化进程中必然要借鉴其他优秀文化的精髓,必然需要在马克思主義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用中国的话语向世界人民表达中国声音,让中国传统文化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展现中国文化独特的格局和特殊的魅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有必要构建更为完善的文化互动融合体系,既能够保持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性,同时又能够借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理成分,寻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更好地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方法出新:创新协同推进方法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协同推进,需要采用批判与继承的方法。批判与继承是辩证统一的。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角度考虑,在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既不能对传统文化的封建属性全盘否定,也不是要求对传统文化全面继承。我们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和道德价值进行分析和批判,只有将批判与继承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科学继承,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5]。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果还用传统的办法解决这些新问题,势必会出现矛盾和冲突。这时就需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丰富马克思主义内容,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基于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协同推进过程中既要做到批判与继承,又要做到开拓和创新,通过创新协同推进方法体系,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和相互融合。

(三)体制优化:完善中华文化规范体系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完善中华文化规范体系,鼓励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展,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拓展传统文化的发展空间。在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中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引,尊重当前社会发展规律以及各领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转化。一方面,政府及文化管理部门要充分重视中华文化规范体系建设,做好宏观引导和顶层设计,完善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投入机制,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另一方面,文化部门要完善传统文化规范体系,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活动加以管理,引导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同时要完善传统文化创新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机制的有效落实,激发人民群众参与传统文化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6]。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领域中的作用,鼓励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打造一批符合广大人民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文化产品,提升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总之,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现代化协同推进过程中,要充分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之间是具有关联性和契合性的,具备协同推进的可行性。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指导,拓展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并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协同推进方法和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1]  潘妍妍.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J]. 理论学刊, 2020(05).

[2]  周贇. 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中国化的生活世界维度[J].社会科学家,2020(06).

[3]  贾绘泽.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J].东岳论丛,2020(09).

[4]  周向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新维度--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0(02).

[5]  王向明.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结晶[J].红旗文稿,2020(11).

[6]  杜东芳,蒋月锋.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价值发掘与传播——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读本》[J].中国教育学刊,2020(03).

【责任编辑:褚永慧】

作者:孟庆艳

中国化传统文化论文 篇2: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融通发展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通发展存在强烈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粹,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结合时代需要,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时代背景下,为满足我国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探析二者融通发展的实践路径,这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传统文化;融通;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传统文化融通发展的过程,是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新时代背景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显得尤为重要。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某一民族的文化理论往往产生并发展于该民族的社会发展道路,而这一文化理论是否为该民族的民众所接受,取决于它能否满足民众的心理需要和现实需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既满足了民众的心理需要和现实诉求,也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我国特殊国情和革命的具体实际,借鉴各个国家的经验教训,辩证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汲取其精华,最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1.古代“民本”思想发展为当代“群众路线”思想。关于“民本”思想,先有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后有荀子提出君臣关系就是舟与水的关系,他们二者都强调重视民众、关心民众生活。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同志深入学习古代的“民本”思想,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工作方法,即“群众路线”思想,这一思想正是对古代“民本”思想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2.儒家“修身自省”思想发展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方法。儒家思想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主要强调如何通过修养自身来济世救民。在“修身”的思想基础上,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方法,这一方法也成为后来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指导方法。此外,毛泽东还强调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语言和文化形式对马克思主义做出新的诠释,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深入人心。可见,毛泽东思想是在不断融通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过程中诞生的,是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升华。

(二)邓小平理论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邓小平理论既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又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理论深度和思想高度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1.“改革开放”思想与传统的“革故鼎新”思想。每当社会“积弊日久”时,便会出现变规变法运动,如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清末年间康有为、梁启超展开的维新变法运动,皆体现着传统的“革故鼎新”思想,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思想观点正是承继了这一思想。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邓小平同志秉承传统的革故鼎新精神,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他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经之路是改革,只有坚持改革,才能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国的发展必须置于全球经济发展之中,只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才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才有希望。

2.“一国两制”思想与传统的“和而不同”思想。邓小平同志关于“一国两制”的思想观点是继承和发展“和而不同”思想的突出成果。传统的和谐思想强调“求大同存小异”,维护和谐的局面,“一国两制”理论正是对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承继与发扬。邓小平同志运用“一国两制”理论解决国内外问题,以求同存异的方式解决民族与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以承认“一个中国”为原则,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现不同制度、不同文化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和平共处,这是对传统“和而不同”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承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的优秀思想内涵,实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扬弃和创新,其理论成果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1.“德法兼治”思想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关于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孔子认为只是“以政”“以刑”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是不够的,倘若在依法行政的同时,又“以德”“以礼”来规范自身行为,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人们便会对道德与法律之间存在的不可拆分性产生一定的心理认同。江泽民同志继承并扩充了传统的“德法兼治”的思想内涵,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认为巩固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加强社会道德建设,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只有抓好德治与法治这两方面的工作,社会的秩序才能得以维系,国家的安定才能有所保障。

2.民本思想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孔子的“裕民”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老子提出“以百姓心为心”的爱民思想,以及墨子提出君王能“与百姓均事业”“共劳苦”,“兼爱”等主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思想正是吸收了传统民本思想,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义。时代在不断变化,但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始终贯穿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中,党始终坚定人民立场,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江泽民同志在传承民本思想的同时,坚持创新文化内涵,使其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推进贡献文化价值。

(四)科學发展观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科学发展观是源于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实践发展要求形成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它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以人为本”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依靠什么发展的问题。胡锦涛同志曾在2003年7月1日发表重要讲话:“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2]。这段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下》语录,孟子作为传统民本思想的典型代表,胡锦涛同志引经据典,意在阐述科学发展观中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但是,科学发展观并不是机械地继承民本思想,而是结合当下实际进行的理论创新。

2.“和谐社会”思想与传统“和合”思想。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和合”文化为缓和各阶级、各阶层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精神支撑。直到今天,科学发展观仍然凝结着传统“和合”思想的精粹,强调社会朝着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方向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等等。科学发展观把传统“和合”思想融入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凸显了时代价值,不断推动“和合”文化的现代转型和当代社会的发展。

(五)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优秀文化资源融入治国理政思想,并不断予以创新。

1.“脱贫攻坚”思想与“大同”理想。大同理想是追求人人互助互爱、家庭社会安居乐业的传统国家理想,当前,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正是对这一传统国家理想的承续与发展。为了帮助贫困人员走上致富的道路,习近平提出“脱贫攻坚”的思想,在贫困地区积极实施精准扶贫与精准帮贫,根据实地情况和群众需求适时地改变扶贫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收入公平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大同理想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理念提供了思想源泉,二者融通发展,成为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指导思想。

2.“人才教育”思想与“任贤使能”思想。“任贤使能”思想在我国传统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汉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朝有科举考试,明朝有八股取士制度,历朝历代选拔人才的方式和途径虽然在不断变化,但是渴望人才却是各个时代所推崇的。习近平同志将“任贤使能”思想融入于当代“人才教育”观念之中,特别注重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提供了诸多利于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每年国家的大部分财政收入用于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增设提高学历的渠道和平台,有了国家政策的扶持,越来越多有知识和才干的青年愿意为社会建设做贡献。可以说,“任贤使能”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推进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共生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具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这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极具开放性的。马克思主义虽属西方外来文化,但其与中华传统文化一样,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他们二者是相容相通、相互促进的,而不是相互排斥,或一方吃掉另一方[3]。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历经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延绵不绝、历久弥新,具有显著的和谐共生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同优秀传统文化相融通,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和传播方式使其尊重、认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当前,我们必须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提高国家软实力、汇聚民族力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文化转型的时代需要,同时以科学的态度来甄别和分析传统文化的内容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承继和发扬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国民文化自信。

(二)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

在习近平同志论述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而朝着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规划中,可以领会到党始终承继并发扬传统文化中关于“内圣外王、向往大同社会”的价值追求。中国独具一格的文化魅力既为当代提供了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路径,又映射出民族的发展道路往往同该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传承状况存在紧密联系。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但中华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包容性接纳了马克思主义,并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4]。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时刻在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粹,以此丰裕自身,这既是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通发展的基本路径。

三、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传统文化融通发展的现实路径

坚定文化自信,首先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推动二者实现有效融通。

(一)关注两种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双向融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既存在现实差异性,又存在互容互通性,关注二者文化差异的同时,也要关注二者的双向融合。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属于西方文化,在诞生的时代背景方面,与中华传统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我国民众的现实需求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得到基本满足,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却很难得到满足。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具有的强大社会政治功能,却是中华传统文化显然无法承担的。推動二者融通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需学习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色语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使其被民众所理解和认可[5]。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文化资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借用传统文化中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来表达新观点,以便民众能清楚了解党的思想路线。在这一过程中,依据理论创新要求、民众的现实需求以及实践的变化,中华文化也在适时地修正与完善,以期将自身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

(二)充分挖掘和科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习近平同志曾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它,就等于自己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6]。因此,当前需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努力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将现代文明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融通提供有益的环境[7]。

首先,在文化宣传部门和公益性文化组织的帮助下,深入挖掘那些具有时代价值、突出社会主义本质,能满足大众需求的优秀文化资源,制定出一整套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工作方案,并针对不同受众推荐适合学习优秀文化的典籍、刊物和网络平台等媒介,真正落实“文化育人”的目标,增强国民的文化认同感。

其次,对于那些落后的文化予以剔除,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现代文明新特点,推动传统文化祛弊迎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置于当代社会的发展运行之中,通过新媒介使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融通更为紧密,为深入发掘、科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方向和技术支持。

(三)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宣传形式和内容

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其中蕴含的理论观点和思维模式令一般民众感到难以理解,因此,推进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融通,应当把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宣传形式和内容作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民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一方面,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权体系,革新宣传媒介。通过公共平台传播主流价值观,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民众中的认可度,主要包括创新宣传方式和增设宣传平台,由过去的被动宣传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宣传。譬如,加强微信、微博、抖音等新的傳播平台的使用,用网络互动模式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权的影响力、传播力和认可度。

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使其更具前沿性。具体而言:一是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除研究其历史脉络和基本内涵以外,还需结合现实问题进行适时性的更新;二是进行理论创新必要时需借鉴国外已有的理论成果和结合国内社会的发展趋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未来社会中可能遇到的新形势、新挑战做出较为准确的预估和判断;三是理论创新要突出特色,要求在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时应注重研究学术成果的理论深度,强调学术创作者的理论高度。

综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生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离开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失去创新发展的原动力。不容忽视的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发展必须植根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树立高度民族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和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0.

[2]中共中央文献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70.

[3]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1,(2):2.

[4]罗朝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文化自信[J].人民论坛,2018,(24):136.

[5]李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研究[D].天津大学,2017:28-29.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12.

[7]左柏州.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生相成[J].人民论坛,2018,(2):121.

作者简介:易珺,女,汉族,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

作者:易珺

中国化传统文化论文 篇3:

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要素

[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成功在中国生根发芽的外来文化,与它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许多的相通之处息息相关。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与马克思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然而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变成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在结合过程中,要注意分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相通之处;结合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就不断地被实践证明了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和方法,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人更是领悟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理。研究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发挥指导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

自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人便在不断地探索能够救国救民的方法。然而,所学习到的达尔文主义、资本主义民主主义等思想先后被证实了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还是革命派,都无法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无法挽救民族的危亡。就像毛泽东所说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天起,先进的中国人,历经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因此,虽经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都失败了。"【1】

恰在这时,十月革命爆发了,马克思主义通过苏俄传入中国,就像一线曙光一样照亮了中华大地。在马克思主义的推动下,中国文化产生了飞跃,马克思主义也在中国找到了适合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更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的优秀理论成果。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通之处

一种文化要在中国生根发芽,必然需要有适宜其生存的土壤,而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在中国失败的原因之一便是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不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优秀成分的不谋而合或意义相近使它很快地在中国传播开来,并最终影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1.唯物主义世界观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存在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尚书·洪范》中认为五行是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并通过相生相克的理论说明了事物的普遍联系,荀子认为"形具神生",即先有物质,后有精神;南北朝时期的范缜提出"形质神用",认为形体是一切精神的基础和载体。之后的很多思想家都坚持了对有神论的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以人为本的无神论传统,为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提供了思想基础。

2.辩证的思想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华部分之一,同样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中国最古老的著作《易经》中就充满了辩证的思维,"一阴一阳谓之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老子》中提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另外,《孙子兵法》、《韩非子》等等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古籍中无不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和中国文化中的思辨传统使得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能力大大加强。

3."天下大同"与共产主义社会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使它产生了"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并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人。

儒家思想中提到的"天下大同"的理想和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一个概念,甚至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是两者也都很多的相似之处。《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特征,包括消灭私有制,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两者有惊人的相似。

4.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理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浓重的民本思想。孟子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民本思想本质上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然而它毕竟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在国家社会历史中的地位,这与马克思主义有某种相通之处。

三、正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

事实上,我们党早在革命早时期便已经提出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毛泽东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2】,还提出要将马克思主义"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3】,即将马克思主义以中国传统的形式表述出来,以使人民群众更容易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

1.不应将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有着大量的精华需要我们继续传承下去,绝对不能够将传统文化简单的等同于封建文化。

2.利用传统文化充实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诞生于西方的一种理论,尽管它是作为人类文化、人类文明的总结和最高成果而出现的,在它的体系中容纳了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人类文化的积极成果,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它的形式与特点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有差异的,这意味着必须对马克思主义作本土化的改造,使其理论具有中国特点和民族形式,才能够更容易的为中国人民所喜爱和接受。

3.在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首先,中国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没有经历过思想启蒙时期,因此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和君权神授思想根深蒂固,政治上缺乏民主传统。其次,中国古代经学的研究方法容易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再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均主义影响深远,这与马克思主义是冲突的。孔子曾经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产生了平均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古代农民起义时发挥过巨大的积极作用,但却早已不适合今日生产力的发展。

另外,中国传统中有着"重文轻理"的思想,片面追求人在思想道德上的修养,而对自然科学不够重视。

综上,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下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分清精华和糟粕,然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1469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人民出版社1986:287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534

作者:王鑫 吕东刚

上一篇:民商法市场经济论文下一篇:变压器节能降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