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2022-04-20

摘要:传统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挖掘传统家训的有益成分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共识和价值目标。高校可以通过提高教师家训文化的理论研究水平、开展以家训为主题的校园活动、推进校园景观建设以及提高家长家训素养等措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训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家训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1:

从大名鼎鼎的“钱氏家庭”,理解家训的神奇作用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对古人的修身、齐家起着重要的作用,更对今人的教育、成长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让我们一起聆听古人那些经久不衰的家训,收获更多成长。

中国古代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说法,意思是說一个家族的遗泽,随着时间的推移,五代之后就消失了,这其实是民间“富不过三代”的另一种表述。

但是,历史上也有不少家族跨越了这样的陷阱,历经数代依然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比如人称“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的钱氏家族,近代就出了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两名外交家、三位大科学家、4个国学大师、5位政协副主席以及数十位院士。

你一定很好奇:这样的家族究竟有什么了不起的秘诀呢?无他,靠的就是家训的鞭策和家风的熏染。你可能更好奇了:家训何以能有这样神奇的作用?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家训。

30年前,我参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华文化通志》的编写工作,承担了《家范志》的写作,其中开篇就给家训下了这么一个定义:家训是父祖长辈对子孙后代的训教,是前者为后者制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和教条,它是借助尊长的权威,加之于子孙族众的又一重针对性强、目的明确的道德约束。

对于家训的理解,显然不能停留在概念的定义上。通过对家训内容、形式和性质的辨析,我们对家训的意蕴会有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识。

从内容上,家训分为两类。一是着重于家庭子弟的道德修养,教授为人处事之法,这是家训的核心内容。在宋朝以前,这几乎是家训的唯一内容。宋朝以后,家训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多,但如何立德修身、为人处世依然是最主要的内容。

二是集中于居家治生,即如何居家过日子。陆九韶的《居家制用》就专门讨论了居家日用的原则和方法,其中所提出的量入为出、用度有准、丰俭适中的基本精神为历代所宗奉。此外,有关祠堂、义庄、学塾、祭祀等的管理规定,可以看作是家训中的专项规定。

从形式上看,家训可以分为训诫活动的家训和文献形式的家训。所谓训诫活动的家训,就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在文字上。我国最早的家训就是训诫活动的家训,先秦的家训都是如此,它们之所以能流传到现在,是后人追记的结果。

文献形式的家训则是以书信、规条等形式呈现。或许是教训者和教训对象分处两地,无法耳提面命,不能当面训教;或许是训诫者希望训诫对象郑重对待,永远记取,便采用了手书的形式。两汉时期以书信教子十分普遍,刘邦就有《手敕太子》,是“手敕”,而不是口说。

显然,较之于一时的口头说教,以文献形式出现的家训,有着更为持久的意义和更为深远的影响。如果说训诫活动的家训是文献形式家训的基础,那么,以文献形式出现的家训则可以看成是训诫活动家训的升华。

从性质上看,家训可以分为非规范性家训和规范性家训两种。所谓非规范性家训,是针对一人、一时、一事的训教,为什么要训教,有具体的原因;怎样训教,有具体的内容;甚至训教的效力如何,也有具体的结果。这类家训具有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性质单一的特征。先秦时期训诫活动的家训和两汉时期以书信为主体的文献形式的家训都有这样的特点。

规范性家训则不同,具有普遍意义、不再是针对一人一事教诫,而是着眼于一个人的一生,为了一个家族的世世代代。规范性家训很少列举具有鉴戒性的事例,而往往以原则性的条文出现,比如被尊为“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

看到这儿,你心中是不是已经有答案了?不妨反观下自身,看看你家的家训是什么,对自己有怎样的影响和约束,相信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作者:徐梓

家训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2:

家训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析

摘要:传统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挖掘传统家训的有益成分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共识和价值目标。高校可以通过提高教师家训文化的理论研究水平、开展以家训为主题的校园活动、推进校园景观建设以及提高家长家训素养等措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家训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传统家训是从家族或者家庭内部产生的,它又叫作家范、家诫、族规、家教等,它是家族或者家庭当中父祖辈对于弟辈、兄辈、子孙辈等所制定的教诫或者训示,其内容可为家教者自己所制定的,亦可以是教诫人从祖上乡约、俗训、组训、族规或者遗言等相关文献当中所提取的条款,它同时具备约束性与劝谕性效能。我国家训文化由来已久,它是一种基于宗亲制度的传统人文教育文化,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绵延亘古的一大重要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党的集体大会中提到过,要弘扬与培育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出发。我国家训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践行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大重要载体,意义深远。所以,研究怎样把我国家训文化的思想精髓和高等院校的日常管理相结合,这对理解和践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探索高等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实践路径而言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1传统家训文化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传统家训文化为一种十分丰富而又宝贵的精神资源及财富,它是我国所特有的教育资源与思想资源,不但能够使得高等院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变得更加丰富有内涵,同时能够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能进一步提升。

1.1传统家训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伴随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加之在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长期影响,现代家庭观念、职能以及结构均发生了显著改变。此外,很多家庭均存在重智慧而轻道德的错误认识,我国家庭教育所具备的德育功能越来越微弱。现如今,很多年轻人都成了啃老族,在社会上,很多官二代甚至会借机犯罪,十分嚣张跋扈,比如我爸是李刚等事件层出不穷,很多富二代则仗钱人性,为所欲为,不但导致其优良家风家训的传承受到了负面影响,甚至对社会和谐安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所以,必须将现代家训教育提到议程中来,发现其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对策,弘扬优良家风,重塑社会良好风气。

第一,在家风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让每个家庭均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价值观教育可以转化为通俗易懂与深入浅出的常理,使其更具有说服力,亲和力以及感染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不是深奥且空洞的知识说教,而是落到实处与细处、可以引起价值认同与情感共鸣的家庭行为准则及规范。家训家风是以实际的人当作立足点的,它们是一些感染力强、平实易懂的家庭日常生活诫训与规范,在家庭教育中可以引领晚辈身心健康成长。第二,通过家风内社会核心价值观可以规避价值观教育产生代际冲突与文化断层,从而实现它的持久性与延续性。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我们通常会将它与传统的价值观分离开来,此种理解误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十分不利。家风所反映的是某一家庭上百年甚至上千年以来的良好家训家风传承与弘扬,它体现出了家庭教育核心价值观的可持续性。同时优良的家训家风可以营造出一个和谐温馨、共进互补的家庭氛围的。

1.2传统家训文化是重建当代家风家教的文化渊源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亘古不绝,流芳百世,并滋养着所有中华儿女的身心,促进着我国文明的持久发展,这不但体现在其自身价值内涵上,同时也体现在其价值层面的天下、国、家的统一上。我国传统家训文化是以儒家修齐治平作为中心指导原则的,其核心价值参照是儒家的伦理纲常,它以各种各样的家规家训为依托,从上向下地开展各种家庭道德教育活动,进而形成了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良好门风或家风。我国传统家训文化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是一种更为通俗化、大众化以及生活化的表达方式,方便子孙后代的践行和理解,相传万代,亘古不滅。虽然社会更迭、时代变迁、物是人非,可家训家风所传承和弘扬的道德文化作用却是始终如一的,它一直都是道德教育,持家治业以及立规教子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家训文化可谓是一块亮丽的瑰宝,它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对现代家训文化重新建设与继承发展的文化根基与深厚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与发展并非是没有源头的,其源头正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应地,家教家训也是从这种中华美德与传统文化中孕育而成的。我国传统家训文化提倡求知、勤俭、诚信、进德、孝敬等传统美德,且将这些美德作为当代家庭的核心价值与基本理念。传统家训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鸣点的深度挖掘,从而重新构建与时代精神相符合的家训家风文化,将家训文化的家国整合,立德树人以及教子持家等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1.3家训文化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若想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华夏大地的健康成长,就必须依托于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必须以中华文化为沃土来生根发芽,才可以根深蒂固,枝叶繁茂。将以优秀传统家风发扬光大,深度挖掘传统家训文化当中所内含的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伦理思想与精神追求,从而实现以情感人和以文化人。家训文化是以诗歌格言、散文、家书、家规形式等来指引人,塑造人,涵养人与教育人的,其含义深邃,内容富足,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提炼。比如,客家家乡所倡导的就是爱国爱乡,念祖思亲,热情好客,崇文重教以及刻苦勤俭等各种优良的传统美德,它正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写照与精髓体现。

华夏文明亘古流传,从古至今,各种家训汇集在一起,共同形成了我国优良的传统家训文化,比如古代官家家训,百姓家风,它体现出了各时代的社会主流价值和伦理观念,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现代家风家训须传承我国传统优良家训文化当中的仁义礼智信,孝亲爱国,立志修身等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指引各家庭成员妥善处理家庭关系及其他交际关系,敢于担责,孝顺长辈、善待他人,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应全面弘扬我国家训文化当中的各种礼儀规范时代价值,如诚信,仁爱,孝道等,从而让其变成建设现代家风家训以及高等院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大重要本源及动力。

2家训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讨

大学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成才成长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国传统家训文化直接关乎着高校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养成和发展,意义深远。深入挖掘传统家训文化道德教育内涵与精髓,积极探寻家训文化建设途径,不但可以给高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更多素材,还可以给其落实奠定结实的基础。所以,我国高等院校应积极运用家训文化,将其所蕴含的巨大效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2.1提高教师家训文化的研究水平,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我国传统家训文化千古流传,它是伴随漫长的历史岁月日益累积而成的, 要全面地发挥高等院校在文化创新,文化传承,文化交流以及学术研究当中的特殊作用和优势,强化对于家训文化特别是优秀的传统家训文化理论探索。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善于发现家训文化内感染力强,丰富多样,通俗易懂的内容表达形式,并积极运用各种新媒体资源,加大宣传与弘扬。作为一名老师,应该积极的学习我国的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知识,如此才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不仅如此,伴随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发展,加快了知识的更新速度,这也让公众重新认识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对老师来说,除了具有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应该树立一种不断进步的终身学习理念,进而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此来丰富自身在传统家训文化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教学的同时学会有效融合、贯通,同时还可以吸引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向心力。

2.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家训文化实践活动,丰富家训文化教育形式

梅贻琦曾指出:大学之大 ,非大楼之大谓,乃有大师、大爱之谓。由此可知,高校不但是给大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还可以实现社会价值观念的普及。首先,教学内容方面,现代高校要将文化资源强大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要将优良家训传统此源泉抓牢,从而组织学识渊博与德高望重的精英团队来深入挖掘传统家训经典内的求大同,尚和合,守诚信,崇正义,重民本,讲仁爱等时代价值与精神。进行家训内容编制时,要避免空、大、假,必须要将优秀的家训精神如实地阐述出来,还必须把它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匹配起来,从而将其转化成接地气,容易被大学生理解与掌握的行为范本。其次,高校应将各种新媒体平台充分地运用起来,加大家训文化宣传。当前,传统媒体正逐步被新媒体所取代,它给高校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日益弱化,新媒体的作用则日益凸显出来,特别是在交流与学习方面的作用,更是势不可挡。在培育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前行,要努力构建各种新媒体交流互动平台,全面利用QQ、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来传播优良家训文化,从而依托于赞、转、评、说、读方式等来将大学生学习与践行家训文化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把核心价值观逐步内化成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再次,教化典范方面,各高校则要将榜样示范影响作用积极地发挥出来,榜样有着无穷的力量,因此可通过教化传统优良家训文化内的各种榜样人物优秀事迹来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在实践中,则可举办各种榜样主题的演讲活动,或打造家训文化名言主题墙等等,通过多元化途径和方式来挖掘学生们的家训学习与践行热情,加强教育对象行动能力,全面促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提高。

2.3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把家训文化融入校园景观建设

在高校教育实践中,应积极开展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丰富多样的家训教育活动,同时可把家训文化内的各种积极因素与校园景观建设融合起来,不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政策相吻合,同时对传承和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十分有益,从而让我国古代先人们的智慧不受时空的限制而得以继续传承下去,并发挥出时代的效用。以校园景观为载体,将家训文化传输给高效学生,从而引导他们学习与感悟我国优秀家训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在图书馆、教室名人名言悬挂图中欧,则可用简洁的优良家训警句加入进去,也可创建专门的家训文化墙,以做集中的宣传与展示。应鼓励学生对家训故事与史料深入挖掘,可选择孝、仁、俭、勤和廉等中深藏的价值观念与道德素质内容为,并将其在高校内建成家训主题的雕塑园或者文化园等等。

2.4提高家长家训素养,注重言传身教

人的个体早期教育十分重要和关键,它会影响到人的一生。在个体教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均是缺一不可的,其中一大重要内容则为家训教育。在实践中,必须注重青少年高尚品格的培育与优良道德素质的养成。将优良家风家训落实到日常生活各种规范和行为活动上。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言传身教,重视教训文化对子女培养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引导他们积极地学习和践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培养并提升他们对社会、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与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孙兰英,卢婉婷.家风家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J].思想教育研究,2014,(12).

[2]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4.

[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4]李丽娟.基于传统家训文化视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6,(2).

[5]李强.家训文化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析[J].教育探索,2016,(8).

作者:何书彩

家训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3:

中国传统家训中的教化意蕴

摘 要: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笔宝贵遗产。在系统考察家训读物历史演化轨迹及其世俗化历程的基础上,挖掘出隐藏在家训读物中的教化意蕴,以为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道德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启迪和借鉴。

关键词:家训;世俗化;教化意蕴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王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