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手足口病预防医学论文

2022-04-25

【摘要】目的对广西百色市2010~2014年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有效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4年百色市手足口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幼儿手足口病预防医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手足口病预防医学论文 篇1:

武汉市新洲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摘要] 目的 对武汉市新洲地区手足口病(HFMD)病例进行病毒基因鉴定等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描述手足口病在该地区传播的影响因素及流行规律。 方法 运用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方法对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和肛咽拭子标本进行EV71、CA16肠道病毒的检测,描述本地区手足口病分布特征,识别手足口病在人群间的传播,分析人口学特征、环境因素、社会经济水平等对手足口病传播的影响。 结果 新洲区手足口病重点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83.31%),检出主要病原体为EV71和CA16。不同年份导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不同。手足口病病情与病原学和年龄有密切联系,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流行、暴发的主要场所。 结论 5~7月份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3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重点预防人群,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重点预防控制场所,研究结果对本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Analysis on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athogen of HFMD in Xinzhou District in Wuhan

CHEN Jiebing1 XU Yihua2

1.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inzhou District of Wuhan City in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400, China; 2.College of Public Health of Tongji Medical School, Hua 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30, China

[Key words] Hand-foot-mouth disease; Epidemiologica characteristics; EV71; CoxA16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急性传染病,有20余种病毒均可引起此病。2008年5月我国将其列入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肺炎、肺水肿、心肌炎等,并较快死亡。近年,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研究有很大进展,已有研究表明手足口病病情与病原学和年龄有密切联系[1,2]。2008年以来,新洲区每年出现较多的手足口病病例,通过对本地区2013年5月~2014年7月确诊的手足口病患者开展个案调查和临床特征研究,同时运用荧光RT-PCR快速诊断方法,对手足口病临床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以期了解本地区手足口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7月新洲区手足口病病例报告系统患者资料。

1.2病例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将病例划分为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3]。手足口病临床分类分为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普通病例: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伴发热。重症病例:(1)重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体征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2)危重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①频繁抽搐、昏迷、脑疝;②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啰音等;③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1.3病原学检测

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4],采用荧光RT-PCR方法检测患者咽拭子和肛拭子标本。检测试剂盒购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包括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CoxA16)、总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率和构成比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2013年5月1日~2014年7月15日,全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 438例,其中2013年5~12月861例,2014年1~7月577例。上述病例中,重症病例10例,重症病例占0.70%(10/1438),其中死亡1例,病死率为0.70‰(1/1438)。

2.2流行病学特征

2.2.1地区分布 全区9个乡镇、街道均有病例报告,主要分布于阳逻街道555例(占38.60%)、仓埠街道235例(占16.34%)、邾城街道205例(占14.26%)和双柳街道136例(占9.46%)。见表1。

表1 新洲区各乡镇、街道办手足口病分布[n(%)]

2.2.2 时间分布 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2013年5月~2014年7月发病高峰均为6月,发病集中于5~7月,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85.33%(1 227/1 438),之后逐渐减少。每年的5~7月是本地区雨季且平均气温高于20℃,因EV71在温度20℃与80%湿度的环境中最易存活[5],由此可以解释本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见图1。

图1 2013年5月~2014年7月新洲区手足口病发病月分布图

2.2.3人群分布 病例报告中,以散居儿童为主,其次为托幼机构儿童和学生,分别占病例总数的68.29%(982例)、28.93%(416例)和2.78%(40例)。病例中男1 076例,女362例,男:女=2.97:1。3岁及以下儿童病例1 198例,占83.31%,符合手足口病发病特点[2]。见表2。经检验,新洲地区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男性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性是女性的2.49倍。见表3。0岁组病例发生重症的比例最高,达10.81%(4/37),其次为1岁组儿童,为1.31%(4/306),男女重症病例比为4:1。

表2 新洲区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年龄性别分布情况[n(%)]

表3 新洲地区不同性别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比较

2.3实验室检测情况

2.3.1 病原构成与临床类型 2013年5月~2014年7月实验室检测标本196例,阳性145例,阳性率73.98%,其中EV71阳性94例,占64.83%,CA16阳性16例,占11.03%,其他肠道病毒阳性35例,占24.14%,EV71阳性率高于其他病毒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38,P<0.05)。其中2013年EV71阳性80例,占9.29%(80/861),其他肠道病毒28例,占3.25%(28/861),无CoxA16阳性病例。2014年EV71阳性14例,占2.43%(14/577),其他肠道病毒7例,占1.21%(7/577),CoxA16阳性16例,占2.77%(16/577)。2013年重症病例8例,均为EV71感染,其中死亡1例,2014年重症病例2例,EV71感染1例,CoxA16感染1例,无死亡病例。

2.3.2病原构成季节分布 2013年EV71与其他肠道病毒为优势病原,2014年CoxA16与EV71成为优势病原。实验室确诊重症病例中,EV71为主要病原。

3讨论

近年来新洲区手足口病迅速上升,流行强度不断增加,高峰持续时间长,传播迅速,区域广泛,特别是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发病数居高不下,新洲区以邾城街道为中心,东部阳逻街道、仓埠街道辖区发生病例较多。它们处于城乡结合部,可能与该地区人口密度大、托幼机构较多有关[6]。新洲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构成呈现以EV71为主要优势病毒株,同时存在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

手足口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1076例,女362例,且重症病例男性亦多于女性,男8例,女2例,表明性别是影响儿童手足口病和发生重症的因素之一,与报道一致[7]。新洲区的手足口病主要分布在3岁以下儿童,其中以1~3岁散居儿童人数最多,10例重症病例中0岁组4例,1岁组4例,2岁组2例,这与国内研究结果相同[8],表明年龄是影响儿童手足口病和发生重症病例的另一因素。低年龄组比高年龄组发生率高,可能与幼儿自身抵抗力较差有关。本地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病原以EV71为主,CoxA16较少,与国内报道相一致[9]。病原型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之一,EV71是重症脑脊髓炎的病原体,能造成患者神经系统的损害,提示应关注普通病例中EV71检出阳性率水平,当其处于较高水平时,应警惕重症病例的发生和流行[10,11]。徐巧华等[12]报道不规范使用药物为一个危险因素,如发病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应用吡唑酮类退热药(氨基比林、安乃近、保泰松等)和随意使用抗生素等都会加重病情。

新洲区2013~2014年手足口病发病高峰均为6月,发病集中于5~7月,因为人是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传播途径复杂,托幼机构人员多,空气环境差,易感染HFMD并发生流行。散居儿童多为农村儿童,卫生条件差、卫生意识薄弱,易感染手足口病。注意对辖区的每一位手足口患儿进行追踪随访。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措施,又无预防EV71感染的疫苗,因此要加强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宣传,相关部门加强防控和开展早期HFMD病原学检测,发现EV71感染患儿,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积极对症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和传播,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

[参考文献]

[1] 周永东,颜云盈. 手足口病并发症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4,20(14):2580-2582.

[2] 于翠玲,王凯民,王军霞. 漯河市源汇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8-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M].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M].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

[5] 蔡韵,蒋露芳,史妍,等. 介质表面的肠道病毒71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存活情况调查[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 30(7):398-400.

[6] 朱渭萍,薛曹怡,沈迪莘,等. 上海市浦东新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0, 25(17):2401.

[7] 潘浩,郑雅旭,毛盛华,等. 上海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险因素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8):763-767.

[8] 陈豪敏,康锴,王海峰,等. 2009年河南省手足口病疫情分析与2010年疫情趋势预测和预防策略[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0,6(21):161-165.

[9] 孙军玲,张静.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9):973-976.

[10] 王彦霞,许卞利,陈豪敏,等. 河南省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及病原学分析[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8):761-762.

[11] 高健,李亚萍,马桂平,等. 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125-127.

[12] 徐巧华,高立冬,黄威,等. 湖南省手足口病病例死亡的危险因素[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10):904-908.

(收稿日期:2014-08-04)

作者:陈皆兵 许奕华

幼儿手足口病预防医学论文 篇2:

广西百色市2010~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对广西百色市2010~2014年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有效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4年百色市手足口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4年百色市手足口病共上报126 976例,各年上报例数分别为21 076例、11 109例、30 314例、19 961例、44 516例,年均发病率为716/10万;重症1181例(6.6/10万),死亡46例(0.25/10万);2014年发病率最高,达1256/10万,重症855例(24.11/10万),死亡17例(0.47/10万);全年均有病例发生,3~7月份为发病高峰;年龄主要分布在0~3岁儿童,共107 675例,占84.79%;男性发病率为432.74/10万,女性发病率为283.59/10万,男女发病比为1.52∶1。结论百色市手足口病疫情呈隔年上升趋势,流行趋势异常严峻,特别是2014年发病例数、重症数趋于全国较高水平。

【关键词】手足口病;区域;流行特征;分析

Analysis of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FMD

in Baise,Guangxi from 2010 to 2014

LUO Xiuzhuang1,LU Xianhao2,LUO Haijing3,LIANG Ying1,LI Qiang1▲

(1.Department of Pediatrics,Affiliated Hospit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2.Baise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3.Baise

Health Bureau,Baise 533000,Guangxi,China)

【Key words】handfootmouth disease;region;epidemic characteristics;analysis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HEV)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其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1];2008年5月该病被列入丙类传染病管理中,据原卫生部发布的2009~2011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显示,手足口病在丙类传染病的报告数据中,发病数和死亡数均跃居第一位[2],成为我国儿童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百色市HFMD发病率在广西甚至全国处于高位,重症病例、死亡病例数多,成为区内乃至全国手足口病重点防控地区,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和家庭幸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少数患儿因病情进展快,医护人员措手不及,有死亡的危险,家属不能接受事实,从而引发纠纷的可能性。为了掌握百色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流行趋势,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对2010~2014年百色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了汇总分析,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 手足口病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2010~2014年百色市手足口病报告卡和有关的报表资料,人口资料由国家统计局提供。

1.2诊断标准手足口病的诊断按照原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标准进行确诊[3]。

1.3实验室检测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例(部分普通和聚集性病例、尽可能全部的重症和死亡病例)的肛拭子、咽拭子或粪便标本进行采集。按照原卫生部颁布的《手足口病标本采集及检测技术方案》(2009版)进行检测;采用江苏硕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通用型核酸检测试剂盒,运用一步法RTPCR及荧光探针技术对人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其他人肠道病毒核酸检测,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肠道病毒。

1.4统计方法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6.0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发病概况 百色市2010~2014年五年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26 976例,年均发病率为716/10万;从统计数据来看,发病率、重症病例、死亡率呈隔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14年发病率、重症病例、重症率达最高峰,2014年报告发病率和重症病例较其余四年中发病率和重症病例最高的2012年分别上升146%和413%,死亡率较2012年有所下降。2013年无死亡病例,死亡病例主要出现在2010年、2012年、2014年。见表1。

表12010~2014 年百色市手足口病发病率、危重症及死亡情况

年份发病例数发病率(/10万)重症例数重症率(%)△死亡例数死亡率(%)▲201021 0765941640.778110.052 201111 10931370.06310.009 201230 3148551410.465170.056 201319 961563140.07000.000 201444 51612568551.921170.038 合计126 97671611810.930460.036 注:△表示重症病例占总病例的比率;▲表示死亡病例占总病例的比率。

2.2时间分布 百色市2010~2014年手足口病全年每月均有发病,2月底至3月初开始逐步上升,3月底直线上升至高峰,五年对比有隔年出现暴发流行趋势;但2014年发病时间前移2周左右,而后直线上升达最高峰,呈尖峰状态,仅持续1周时间,又直线回落到2010年、2012年平稳水平,但发病例数相对较高,至6月底7月初自然回落,9月底10月初病例数有所上升,维持1个月后逐步下降。见图1。2.3性别及年龄分布情况百色市2010~2014年报告的手足口病总例数为126 976例,男性76 707例,发病率为 432.74/10万;女性50 269例,发病率为283.59/10万;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52∶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在各年龄组中,0~3岁年龄组人群共报告107 275例,占84.48%;3~5岁年龄组人群共报告13 516例,占10.64%,以 5 岁以下组发病最高共报告120 791例,占95.12%。见表2。

图12010~2014年百色市手足口病周分布图。

表22010~2014年百色市手足口病性别及年龄分布情况

项目2010年病例数构成比(%)2011年病例数构成比(%)2012年病例数构成比(%)2013年病例数构成比(%)2014年病例数构成比(%)男性12 68060.16694162.4818 71360.7312 07060.4626 30359.08 女性839639.84416837.5211 60138.27789139.5418 21340.92 0~岁277113.1510929.83419713.84326016.34463610.41 1~岁563626.75353731.83879629.02712335.6815 47734.77 2~岁535525.41328129.53739124.38481724.1411 18425.12 3~岁338816.08173115.58462715.26263213.19634414.26 4~岁16367.777766.9822807.5310295.1632707.36 5~岁9404.463623.2612184.024572.2815493.48 6~岁5052.391621.467472.462481.248551.92 7~岁2411.14590.543801.251250.634280.96 8~岁1580.75390.352240.74670.342630.59 9~岁1150.54210.201200.40590.291310.29 10~岁2791.32370.332840.931130.563140.70 11~15岁170.0820.02120.0490.04150.03 >15岁350.16100.09380.13220.11500.11

2.4各县区分布情况百色市 2010~2014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26 976例,年均发病率为716/10万,各县区均有病例报告,但主要分布在右江河谷的田东县、田阳县、平果县、右江区及凌云县、那坡县等6个县区,共发病93 915例,年均发病率为1009/10万;其中以田东县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田阳县、平果县、右江区、凌云县、那坡县。其余6个县共发病33 061例,年均发病率为392/10万,除了那坡县外,其余11个县区均有死亡病例,死亡病例数最多的是田东县和右江区,各8例。详见表3。

2.5病原学检测 在126 976例手足口病病例中,共采集了咽拭子和(或)肛拭子2661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手足口病病毒核酸,检出阳性1631份,阳性率为61.29%。其中EV71病毒阳性444份,占阳性总数的27.22%;CoxA16病毒阳性366份,占阳性总数的22.44%;其他肠道病毒821份,占阳性总数的50.33%。详见表4。

表32010~2014年百色市各县区手足口病发病分布情况

县区2010~2014年

人口数(万)发病人数20102011201220132014总计发病率

(1/10万)右江区192.753502(3)15603241(2)22804884(3)15 467(8)802 田阳县159.754000(3)19923919(2)3907479118 609(5)1165 田东县182.46482(2)26397457(5)37428428(1)28 748(8)1576 平果县222.93506(1)2756(1)3487(1)30786106(2)18 933(5)849 德保县151.85015101002(1)10162864(2)5893(3)388 靖西县254.753051732590(2)8763869(1)7813(3)307 那坡县78231266195025626555358687 凌云县94.751117(1)436167110402536(2)6800(3)718 乐业县75.94643697656862174(3)4458(3)587 田林县114.25372(1)3173706982326(3)4083(4)357 西林县70.859429856(2)4236232025(2)286 隆林县174.5502623006(2)195932608789(2)504 合计1772.621 076(11)11 109(1)30 314(17)19 96144 516(17)126 976(46)716 注:表中()内数据为死亡人数,百分率取整数。

表42010~2014年百色市手足口病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分型 [n(%)]

年份咽拭子或肛拭子实验室诊断阳性(%)EV71(%)CoxA16(%)其他肠道病毒(%)2010440102(23.18)68(66.66)2(1.96)32(31.37)2011174109(62.64)14(12.84)42(38.53)53(48.62)2012528413(78.21)183(44.31)27(6.53)203(49.51)2013768549(71.48)50(9.10)196(35.70)303(51.19)2014751458(60.98)129(28.16)99(21.61)230(50.21)合计26611631(61.29)444(27.22)366(22.44)821(50.33)

3讨论手足口病主要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是唯一自然宿主,主要传染源是患者、隐性感染者、无症状带毒者,在普通人群中可反复感染,以0~3岁婴幼儿感染性最高,也发生在青少年和成年人。此病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染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2010~2014年百色市报告的手足口病例分析显示,其流行病学特征如下:2010~2014 年百色市年均发病率为 716/10万,明显高于全国及其他省份的水平[4~7];5年上报例数分别为21 076例、11 109例、30 314例、19 961例、44 516例;重症1181例(6.6/10万),死亡46例(0.25/10万);从发病概况来看,发病率、重症病例、死亡率呈隔年上升趋势,这与国内外研究提出手足口病每2~3年发生暴发流行规律相一致[6];2014年发病率最高,平均达1256/10万,重症855例(2411/10万),死亡17例(0.47/10万),主要原因可能与气候变化、卫生条件、民众意识等因素有关。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常年气温从3~4月份开始回暖,雨量增多,民众生活条件虽在进一步改善中,但卫生保健知识相对薄弱,保健意识差,这可能是导致手足口病发病增多的原因。

从各县区发病分布上,发病率依次为田东县、田阳县、平果县、右江区、凌云县、那坡县等6个县区,共发病93 915例,年均发病率为1009/10万,这可能与这些县份人口相对其他县份多,经济条件较好,人员流动快,但乡村卫生条件及疾病防范意识没有跟上有关;死亡病例数最多的是右江区和田东县,主要可能与危重病人集中到上一级医院医治有关。

从时间分布上,手足口病在我市全年均有发病,但以3~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9~11月份也有一个小高峰,这与我国南方地区的流行情况相一致[5~6],而不同于北方地区的流行特点[7]。而且百色市手足口病流行高峰前移3周左右,主要的原因可能与地理环境、气温及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关;该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或) 呼吸道经飞沫传播,以人与人的传播为主,且传染性强,3月份天气开始转暖,小孩的外出频率增加,与外界的接触增多;托幼机构及学校开学,孩子接触机会增加,传播机会增多。这也提醒我们应该加强手足口病季节性预防工作,同时也要关注气候变化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8]。

从性别、年龄分布上,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5.12%,尤其是0~3岁年龄组,占84.48%;这可能与婴幼儿免疫力较差、儿童间相互接触(包括与成人接触)感染、无个体防护意识等有关[9]。男性高于女性(1.52∶1),与其他文献研究相似[10,11],这可能与男孩好动,接触机会多有密切关系。

从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我市存在EV71病毒和CoxA16病毒呈隔年交替上升的现象,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病情较重且引起重症感染和死亡病例的可能性较大,需要引起重视。手足口病病原体多且无交叉免疫,传播途径极易实现且无特异有效的预防性疫苗。

因此,手足口病在我市防控难度仍较大,需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以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契机,加大传染病监测范围及处置力度,按属地管理原则规范居家隔离;做好托幼机构、儿童个人和家庭的卫生及消毒隔离工作;响应号召大力开展清洁乡村等爱国卫生运动,要积极落实乡镇级医疗机构留观制度,积极分流病人,避免有发热出疹症状儿童全部到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造成交叉感染及疫源扩散,同时要做好重症倾向病例的早期识别及转诊;做好婴幼儿家庭和托幼机构保教人员的宣教,落实晨检制度,并及时将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收集汇总后报告给所在地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高手足口病的防控意识和水平,孩子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应尽量少让幼儿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手足口病流行趋势的监测,及时发现高发趋势和聚集性病例,并做好应急处理,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M].200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2011和2012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EB/OL].http://www.nhfpc.gov.cn/zhuzhan/yqxx/lists.Shtm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

[4] 孙立梅,邓爱萍,康敏,等.2009—2010年广东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1,37(4):913.

[5] 沈纪川,刘于飞,袁俊,等.广州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4,40(3):258261.

[6] 汤旭.2009-2011年新疆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4,30(6):476479.

[7] 胡跃华,肖革新,郭莹,等.2008-2011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8):693697.

[8] 李东力,易彬樘.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J].沈阳部队医药,2008,21(6):425426.

[9] 汤健闻,余水兰,农智,等.百色市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5):774775.

[10] 曹国平.衢州市2008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0,22(9):2628.

[11] 王福春.广西靖西县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4,15(1):6266.

(收稿日期:2015-03-10修回日期:2015-06-14)

(编辑:潘明志)

作者:罗秀状 陆献蒿 罗海静 梁英 李强

幼儿手足口病预防医学论文 篇3:

浅谈手足口病的中医预防

【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预防本病的发生是降低本病发生率的重要措施。中药具有简、便、效、廉,副作用小的特点。应在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中积极推广。

【关键词】手足口病;中药预防;儿童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夏秋季节婴幼儿多发病,具有病情较重、传染性强等特点,造成了婴幼儿家长和社会的恐慌,但目前尚未有绝对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方法,故对手足口病的预防是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近年手足口病的流行情况、现有的手足口病预防手段研究并结合临床治疗手足口病的认识,探讨中医预防手足口病的相关方法,以求为今后预防手足口病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1 概述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 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1]。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主要为CoxA16型与EV71型, 大多数由CoxA16型引发[2],但近年相关研究表明,EV71基因型别的变化和易感宿主的累积被认为是手足口病在某一地区间歇性暴发或流行的主要原因[3]。

手足口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4]。该疾病以手足肌肤、口咽部疱疹为主要特征,常伴有口痛、厌食、低热等症状,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病变,如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以及脑炎等,其中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1957年于新西兰首次报告手足口病,之后在各大洲相继出现,并引发多次大规模流行,日本是历史上记载发生手足口病最多的国家。国内首例手足口病出现在1981年的上海[5]之后在全国多地发生大流行,其中山东省为手足口病的多发地区。手足口病的时间分布存在5~6月和9~10月两个高峰期, 且有第一高峰强于第二高峰的特点[6] 。现代医学对于手足口病并没有针对性治疗手段,所以预防对于手足口病意义重大,在倡导现代医学对于手足口病预防措施的基础之上,更应该积极发挥中医学的优势,积极寻求中医学的预防方法。

2 手足口病的中医学认识

古代中医并没有“手足口病”的病名,当下大多数医家将手足口病划分至中医学“温病”的范畴,但是对于其具体的归属问题并未达成统一的意见。

临床常将传染性强、引起大流行的称为温疫;传染性及流行性较小的称为温病;感受时毒邪气引起急性发热、局部红肿热痛、溃烂、肌肤斑疹的可称为温毒[7],亦有医家提出手足口病属于“微疫”,因为属于自限性疾病,并且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危重症甚至导致死亡者比例很小,故本病属于“微疫”或“杂疫”而非“大疫”[8]的具体归属问题尚无同意定论,值得探讨。

临床大都把手足口病病因归结为外感时行邪毒、疫毒,包括风热疫气,燥热疫毒,湿热疫毒等。但笔者认为手足口病的发病不外乎湿、热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医门棒喝· 湿温》曾有描述:“湿温者,以夏令湿盛,或人体阳虚多湿,而感四时杂气,遂成湿温。虽四时皆有,而夏秋为多。湿热二气胶粘,淹缠难愈。如从下受,则足肿体重;上受,则头目昏闷,胸满腹膨,乍寒乍热,胃不思食,渴不欲饮,大便溏泄,频而不爽;小便黄赤,短而不利。或变黄疸,或化疟痢,皆湿热二气合病也”。根据现代医学对肠道病毒的研究, 虽然造成手足口病的病毒多样,但是该类病毒均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 并且对于紫外线及干燥敏感[9]。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手足口病与湿、热是密切相关的。

手足口病的病机根据当代医家的观点可分为外因致病说,内、外因致病说,内因致病说。其中对于内、外因致病学说的解释为内湿、湿热与外邪相因,指小儿脾湿内蕴或湿热内蕴,外感时邪疫毒,时邪疫毒与内生之湿或湿热相因为病;外感时邪疫毒,内蕴湿热,心火炽盛,三者相因为病;内有伏热,外感时毒温邪,小儿饮食不节,脾积热内伏或素体肠胃伏热,外感时毒温邪,内外搏结上蒸口舌,而发为口舌疱疹、溃疡[7]。薛生白《湿热病篇》曾云:“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也……此皆先有内伤, 再感客邪, 非由腑及之谓。”手足口病是近年来人们新认识到的一种疾病,在古代医籍中还未找到完全契合的病种,因此难以用单纯的内因或者外因来解释这一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医学讲求整体思维,当下人们不仅所处环境与以往差异巨大,人自身的体质亦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临床在认识手足口病时更要倾向于内外因致病说。

3 中医学对于手足口病的预防

2009 年《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中强调“婴幼儿系稚阴稚阳之体,感受疫毒后,病情变化迅速,宜早发现,早治疗,防变证”。现代医学对于手足口病的防治主要是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入手。中医学预防手足口病重点强调保护易感人群,阻断发病途径,可尽量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本病的预防应从日常生活习惯和药物防护两方面着手考虑。

3.1 建立良好生活习惯 首先,此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正是多湿、多热的季节,应尽量减少到人群聚居地活动,防止湿热外侵,更是防止接触疫毒。其次,中医辨证手足口病为时邪疫毒侵犯肺脾,外透肌表,素有脾胃积热者更易受时邪疫毒的侵袭而发病。且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以湿热为患。薛生白《湿热病篇》云:“若湿热之证, 不挟内伤, 中气实者, 其病必微, 或有先因於湿, 再因饥劳而病者,亦属内伤挟湿, 标本同病”。中医讲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气实者, 其病必微”,所以儿童要合理休息和运动,使身体处于一种平和状态,并且尤为注意的是素有脾胃积热的婴幼儿要少食肥甘厚味,饮食宜清淡,宜服用梨汁、苹果汁、西瓜汁、荸荠汁等,不宜食用辛辣食物,不宜食用发物[10],以防脾胃积热加重而更易罹患此病。

3.2 中药防护 在本病流行时期,可以适当使用中药加强防护。本病多湿、多热,易侵犯肺脾,因此在预防上重点在于维护肺之宣发肃降和脾之运化水湿之功能,体内无多余湿热,外邪亦不易侵犯机体,则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注意固护胃气,正气充足,即便感受外邪,机体正气也可尽快将其驱逐于体外。

卫生部《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09年版》曾提出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素有内热的患儿可用白菊花、生甘草、生山楂加冰糖泡水饮用;而素有脾胃虚弱者用生薏米、扁豆加冰糖适量,煮粥调服。

有学者提出手足口病流行期服用具有清热解毒、生津化湿功能的中药制剂,如以金银花、芦根、板兰根、淡竹叶、生甘草为主的方剂,对于有溃疡、口气臭的孩子,可用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10],可起到早期预防疾病发生的作用。另使用内服药的同时可配合一定的外洗法,如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煎汤外洗手足部或者漱口用。

还有学者提出在预防手足口病时可使用红景天,《本草纲目》中曾提出以红景天“煎水浴小儿,去烦热惊气,风疹恶痒,小儿丹毒及发热”,并根据现代研究红景天有“有促进T 细胞功能,进而促进细胞免疫”的功效[11],因而可选用红景天来预防手足口病。

秦焕梅[12]将400 例儿童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200例, 对照组200例,治疗组给予中医预防,方选黄芪12g,防风9g,苍术9g,升麻9g,藿香6g,板蓝根12g,甘草3g。水煎服,日一剂, 连用5d。对照组给予讲究个人卫生, 不用药物预防。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发病率15%,对照组发病率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张英[13]观察中药方剂在降低疾病流行期间集体密切接触者发病率的效果,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对相应辖区发病者所在班级的儿童定点发放由生黄芪、银花、藿香、芦根、野菊花、生山楂、生甘草配制的中药制剂,对比其他未进行中药预防的辖区,发病率明显降低。

由此可见中药有预防手足口病的作用,并且在预防手足口病的过程中,中药的选择多以“清热化湿”为根本,注意固护胃气,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预防手足口病的出发点,结合患儿自身的体质,所在地区的气候环境特点,选择相应的药物。中药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可通过进一步大样本的临床观察以全面向社会推广。

4 结语

手足口病是当前临床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并且在农村地区表现更为突出。而夏秋季节正是其发病的高峰期,在没有特效治疗药的情况下,预防其发生是减少本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中医学“未病先防”的理念与手足口病的预防需要相契合,并且中药具有价格低廉、副作用小的特点,因此应该积极推行切实有效的中医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以降低该疾病的发病率,维护广大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 年版)[S].2010.

[2]刘湘云.肠道病毒感染[M].胡亚英,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802-810 .

[3]孙军玲,张静.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9, 30(9):973 -975.

[4]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J].全科医学继续教育,2010,8(2):125-133.

[5]王健, 刘晓青, 潘欢弘, 等.手足口病的流行及其预防控制概况[J].海峡预防医学杂,2009,15(16):22-24.

[6]ChenKT,ChangHL,WangST,et al.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and herpangina caused by enterovirus 71 inTaiwan, 1998 -2005[J].Pediatrics, 2007, 120(2):244 -252.

[7]卢红蓉,杜松.手足口病中医病因病机认识有关问题探讨[J].环球中医药,2012,5(11):823-824.

[8]杨华升,杨薇,李娜,等.手足口病的中医学病因特点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0,3(6):413-415.

[9]Chen SC, ChangHL, Yan TR, et al.l An eight-year study of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 in Taiw an[J] . Am J Trop Med Hyg, 2007, 77(1) : 188-191.

[10]张亚平.幼儿手足口病的中医药预防和护理[J].河南中医,2010,30(7):668-669.

[11]张立峰.预防手足口病可用红景天[J].中华医药,2009,5:14-15.

[12]秦焕梅.中药预防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091-3092.

[13]张英.中药预防手足口病临床体会[J].北京中医药,2011,30(9):695.

(收稿日期:2015.10.19)

作者:陈洋 王凌云 尤元敏 王晨曦 王明月

上一篇:室内色彩设计原则管理论文下一篇: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