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教学建筑专业论文

2022-04-28

钢筋混凝土是我国目前工业与民有建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不论是从事设计、科研或施工工作,还是从事工程管理部门工作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作者都要经常接触它,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其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技术性人才。因此,这是建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建筑专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辅助教学建筑专业论文 篇1:

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摘要】在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和国内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的双重影响下,建筑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也相应增加,这就对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的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难以适应当前建筑行业的现实需求,必须与时俱进的进行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全面发展,进而为当前建筑类专业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就职问题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建筑专业 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 实践探索

一、当前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进度难以统一

近年来,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的生源数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由于受兴趣爱好、教育条件、学习基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职业类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差异很大。从整体上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学生:一类是学生成绩较差,在普通升学考试中的成绩不理想,在家长的指导下选择来职业类院校学习一技之长。这类学生的特点是学习基础薄弱,并且由于是家长劝说下的选择,因此厌学心理也比较严重,对于建筑类专业的学习困难度较大。另一类学生则是处于自身专业爱好,希望通过接受建筑类专业知识教育,习得一技之长,能够在毕业后顺利找到一份工作。这类学生虽然底子薄弱,但是学习动力较为充足,因此学习进度也更快。因此,学生个体情况的不同,导致同一专业、同一班级内学生的学习进度不一致,教师如何寻找教学平衡点,成为当前影响建筑专业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的关键。

2.片面重视理论教学,培养形式过于单一

不可否认的是,建筑类专业包含许多基础性、概念性的理论知识,这也是学生今后进行深入学习的必要基础。但是作为职业教学来说,其教学特色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实施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明确专业教学定位,制定长远发展目标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发展,其教学定位应当是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从而能够更加顺利的毕业求职。以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为例,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教育,为学生今后进行更加深入的行业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又要在教育期间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使学生真正发展为应用型人才。从职业教育院校本身的发展来看,只有制定长远发展目标,才能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教学工作提供方向。现阶段,无论是城镇化建设还是新农村改造,都需要开展大量的建筑类工程,这也为当前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相关专业院校应当抓住这一机遇,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培养出一批现代化、综合化的建筑技术人才。

2.加强教师在职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升建筑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施工技术、施工机械装备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而职业院校所使用的建筑类教材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关注前沿技术发展,从而在专业教育中教授学生更多更新的知识。从学校方面来说,要加强对教师技能知识的重视力度,以实际行动为教师进修提供必要保障。例如,可以定期开展针对建筑类专业教学教师的培训活动,聘请企业专业来校讲座,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与探讨,以此来丰富和充实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除此之外,职业类院校还应当为教师提供实训机会,鼓励教师提供去企业锻炼。这种校企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使教师了解当前建筑行业的新技术、新设备,另一方面也为教师优化建筑专业知识教学提供了经验基础。

3.借助先进教学工具,提升专业教学效率

考虑到建筑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必须要在职业教育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在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能够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建筑类教学课堂,教师以教材为基础,采取说教式的授课模式,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极大限制。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抽象的建筑模型具体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穿插一些相关的世界建筑欣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计算机技术与建筑专业的融合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也能够增加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于今后学生的专业化发展有积极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明军.建筑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成功(教育),2012(06):164-165.

[2]肖云平,刘志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10):109-111.

作者:孙金牛

计算机辅助教学建筑专业论文 篇2:

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浅谈

钢筋混凝土是我国目前工业与民有建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不论是从事设计、科研或施工工作,还是从事工程管理部门工作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作者都要经常接触它,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其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技术性人才。因此,这是建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近年来,本人在教学内容、教法、手段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一些探索,以期能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精心组织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现场组织教学,讲好绪论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绪论课是所有学科教学的起点,其教学效果对学科以后的教学质量影响极大。职业院校学生,大多是在校学习不够好,社会阅历浅,感性认识少的学生,在学习结构前安排适当学时,组织现场教学,从钢筋、混凝土、建筑性质、任务、主要内容、学科发展史及建筑专业的前景、地位等内容方面,加强感性的认识。对学生了解本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课程体系的结构、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现场教学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了解所要解决的工程实践问题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点内容,精选细讲。对重点知识点,增大学时、放慢教学进度,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熟练掌握。职业教育的教材,重点内容是受弯构件的承载能力计算,该内容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方法的精华所在,也是实际工程中应用最多的一类构件,此处内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在教学过程中,从受弯构件的试验出发,研究其破坏形态,提出假设条件,最后推导出计算公式,并要求学生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及每个字母的意文。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使学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较清楚的认识,加大课堂习题、课后练习量,以加强巩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调钢筋混凝土构造知识的重要性。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按内容与性质可归纳为“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两部分,前者主要讨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设计计算方法和配筋构造等,是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选型、内力分析方法和构造处理等问题的。职业教育教材特别注重后者即构造知识的教学。该部分知识大多以文字叙述为主,学生一看就懂,往往被教师忽视,而实际应用中,概念设计与计算同等重要不容忽视。在教学过程中亦应安排一定学时的现场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定性理解其中道理,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实际能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

在明确培养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思想及教学内容上积极适应“厚基础,宽口径”的跨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1、打破钢筋混凝土课程自成体系的教育模式。结构课程教学自成体系,从材料特性,构造设计原理出发到结构设计原理及方法,课程中有许多内容在前面课程中已学过,因而在本课程不该再重复:如(1)对钢筋与混凝土力学性质可在回顾建材教学的基础上,讲述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材料的配套应用。(2)结构计算原理这一部分内容,安排在砌体结构中,若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设早,其他结构也可不必重复。

2、通过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在突出各门课程重点而不减少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达到压缩结构学时数的目的。

三、改进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教学法和工程教学方法。先提出实际问题出来,进一步剖析问题本质,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主要讲授基本构件(拉、压、弯)的设计计算及构造知识,而结构是由构件组成的,结构设计又不完全等同于构件设计。

2、在教学中注重归纳、总结。初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学生,往往感到公式太多记不住,这就需要认真仔细归纳、总结发现规律,便于记忆和学习。如在学完基本构件设计原理及方法后,将试验研究-破坏形态-计算简图(应力图形)-计算公式-适用条件,以表格形式汇总,帮助学生分析异同,找出规律,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3、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积极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引入多媒体教学,改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新疆克拉玛依技师培训学院)

作者:张梅清

计算机辅助教学建筑专业论文 篇3:

信息化:专业课程突破“瓶颈”的新追求

[摘 要]随着电信宽带网络、移动网络的普及,智慧校园网络系统的全面覆盖,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良之后,随着教育教学的迫切需要再次被引进课堂教学,尤其是这次政府出面给全市中小学都安装了电子白板之后,信息化教学更是使得中职专业课程的教学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专业课程;电信宽带;电子白板

如今,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学校教育教学已经完全“淹没”于网络技术这张“大网”之中,“IT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岂有不更新的道理呢?这是时代的诉求,也是历史的使命。

一、专业课程理论教学“期求”信息化手段改变枯燥局面

隨着传统文化课程如语、数、英等学科大量整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后,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供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时间和空间,也因此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笔者任教的是对口单招班建筑专业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该课程涉及的考点均是施工现场中触手可及的实物,极具操作性、实用性,如果仅是“纸上谈兵”,不仅自己讲得没有“底气”,学生也学得没有“生气”。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何才能满足市局提出的课堂改革“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三大要求呢?这便使得“信息化”成了新教学模式改革下的新期许和新希望。

二、专业课程理论教学“探求”信息化手段成就教学风格

信息化教学是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工具和互联网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其教学手段是将抽象的文字丰富为声、像、文并茂,借助三维视图等虚拟仿真模式,向学生展示全新的、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文本,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了尝试:

1.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特定教学任务

通过文本类、视频类、图像类、动画类素材的表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及特定教学任务等问题。如在讲解各种砖的种类时,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没有实物展示的情况下,我利用网络百度搜索了大量的关于烧结普通砖、水泥砌块砖、多孔砖等多种类型砖的图片,并分类建夹,一一展示;讲解桩基打桩工程时,教室外二期工程施工现场虽有实景,但由于距离较远无法看清的事实,我采用了FLASH动画模拟静压打桩全过程与回放静压打桩实况录像并举的方式,并配以字幕讲解,让学生有如亲临现场,感触加深,对该知识点的摄取不再有盲区。

2.使用教学软件、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做、训、评

如在讲解“砖基础砌筑形式”等操作理论时,鉴于我校没有砌筑实训的原因,我利用了学校智慧校园网络系统,自备了笔记本电脑、三星智能手机(送WLAN上网时长3600分钟),通过笔记本搜索电信宽带ChinaEDU无线信号后,向手机发送验证码获取登录密码,然后即可顺利浏览任何网页,登录“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或是学校数字化校园开发的“金智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进行校内自主开发的网络课程学习,从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致和效率。

此外,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实践软件等教学资源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公开给学生,学生可以共享资源,自主学习,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发布到网上教学系统,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答疑解惑,这样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使教师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及时改进教学方式。

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方法改革

课堂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传递的信息也是不连续的,当课堂讲授的内容前后具有一定的连贯性时,由于黑板记录的内容已经擦掉,这时只能靠学生回忆来联想,其教学内容连贯性和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影响。信息化辅助教学则会克服以上不足,通过信息技术循环演示教学内容,可适时总结、强调、解释,强化学生的往复记忆,加深对讲授知识的理解,增强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比如,自从鸿合科技研发的电子白板安装到教室之后,就实现了以上循环演示的功能,其在超链接、展台、文本、视频等多种形式间的交互使用上功能远远优越于传统的现代教育技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充分感受到电子白板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的便捷。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满足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作为师者,我们有责任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努力实践,为学生创造信息化学习条件,使各种数字教学资源得到最优化的整合,让我们的中职专业课堂不断焕发出春天的气息,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忘记时间”地上好每一节课。

(责任编辑 韦淑红)

作者:徐亚琴

上一篇:施工管理作用于建筑造价论文下一篇:施工管理创新的水利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