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功能分析论文

2022-04-21

【摘要】文章从内部控制的视角,讨论了现代内部审计发挥免疫功能的治理机制。内部审计的监督控制机制、流程再造机制和价值创造机制是其免疫功能的基础,三者相互支持共同缔造了企业的微观防疫系统。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内部审计功能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部审计功能分析论文 篇1: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功能分析

摘要:文章首先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对公司治理环境对内部审计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接着以中石油公司为例讨论了中国上市公司面对国内外资本市场由关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到关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要求,如何利用内部审计改进企业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降低企业代理风险和成本,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其结论对我国企业如何根据公司治理环境的变迁拓展内部审计功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审计;功能拓展

一、 内部审计的基本功能分析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组织管理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监督和评价职能,它通常是接受经理的委托,对下属单位各项经营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经理层作为股东的代理人承担着为股东财产保值增值的职责,并将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在管理过程中,经理人要将自身承担的责任和目标在企业内部层层分解,逐步落实。外部审计是为了降低股东和经理由于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性,解除管理层受托经管责任而产生的,内部审计则是由于管理层与下属部门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有效的内部审计可减少下属部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经理对下属的监督约束成本。

企业规模越大,业务越复杂,存在的风险越多,企业所受的外部市场竞争的约束越强,内部审计就愈加重要。

企业规模越大,企业内部组织分工就越细,从企业组织结构来看,其企业层次增多,管理幅度加大,各部门或岗位所掌握的信息相对于原来的综合部门或岗位越来越少。信息越来越分散到不同的部门,各部门各作业环节相互协调的时间增加,难度加大。由于各环节决策信息不充分和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导致对决策方案的选取不确定性加大,企业承受的风险增加,组织内部成本大大提高。根据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企业存在的必要前提是企业内部组织成本应小于市场交易成本。因此,企业在扩张过程中要借助于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的流程和结构进行分析评估,对偏离企业组织目标,组织成本高于市场交易成本的业务单位进行剥离,使其外部化;而对其市场交易成本较高,企业潜在组织成本较低的业务单位可通过购并手段等方式使其内部化,从而优化企业作业链的配置,提高其增值能力,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风险进一步增强,内部审计逐步成为公司治理的有效工具。今天股东保护主义、环保主义和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社会的呼声日高,公司承受的市场约束和社会责任空前增加,并且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公司在全球争夺资源和市场也日趋激烈,这导致公司承受的市场风险空前加剧,因此经理人与下属单位之间合约关系的签订和履行愈加复杂,不确定性也加剧。那么如何对下属单位实施资源分配和责任分担与利益分享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如何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将企业外部的市场约束转化为企业内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动态平衡机制是经理人面临的首要问题。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和业绩评价机制的建立正是企业经理以合约(制度)方式对前述问题的实现手段。那么企业必须有一个独立于生产经营活动的部门对上述问题进行监督与评价,确保组织运行的高效率和风险的可控性。这成为推动内部审计不断发展的驱动力。也就是说,经理与下属单位的委托——代理关系引起的信息不对称性,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及人的有限理性导致经理与下属单位的合约存在不完备性,促成内部审计的产生及发展。

由于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是由计划经济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由于路径依赖的影响,企业领导和职工都习惯于国家计划的行政约束,而对来自外部市场的约束缺乏敏感性和适应性,因此即使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并在国内或国际资本市场上市,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仍然带有过去大一统计划经济的烙印,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配合与协调需要反复磨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其它市场化监督机制需要不断修正,这都需要内审部门予以纠偏。

二、 公司治理环境的变迁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传统的内部审计是以财务审计作为基本内容的,这是因为当时的公司治理主要强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对经理人员进行财务业绩考评。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跨地区、跨行业甚至跨国家的大型集团公司兴起,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与信息沟通模式也日趋复杂,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还要进行环境保护、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和为社区服务等,因此,在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业务流程和全面的责任约束机制成为必要。公司治理责任的升级导致内部审计关注管理的责任履行和风险的控制,从而将其审计领域扩展到管理审计,这是内部审计紧跟公司治理发展的基本趋势。

1992年,COSO 组织发布《内部控制——综合框架》将企业内部控制划分为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要素。这大大细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也进一步扩大了内部审计的范围。IIA(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 在最新的内部审计实务准则中提出了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这个定义提出了内部审计的新目标——增加价值。

2001年,美国爆发安然财务丑闻案件后,美国政府颁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要求上市公司管理层在年度报告上就其内部控制有效性签署意见,这导致内部审计在为企业其他部门提供增值服务的同时,还要关注企业各部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风险点的可控性。

我国内部审计实务发展相比西方较落后。因此现阶段许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内容仅仅针对财务、会计事项,但是随着一些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管理层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内部审计承担对经营活动、内部控制、管理事项等的监督、评价,为改善经营、提高效率服务。

如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电信、中石油和中石化等其内部审计直接参照美国对上市公司的要求进行,并接受国际四大事务所的全面监督。这些公司内部控制的完善和内部审计水平的提高大大改进其公司治理机制,并受到美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的肯定。

三、 以中石油公司为例分析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的要求

1. 中石油的公司治理概况。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于1999年11月5日进行市场化改组后成立的,该公司广泛从事与石油、天然气有关的各项业务。2000年4月6日和7日,中油股份分别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该公司股票在纽约交易所上市的价钱是每股1.28港币,略高于每股净资产。当时上市行情非常差,中国有40多个H股,只有2家在发行价之上,其原因是国际投资者认为中国公司的治理结构较差,其长期业绩缺乏稳定保障。

为了赢得国际投资者的信赖,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和影响力,中石油公司参照国内外监管部门的要求和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制度惯例,建立了适应国内外投资者需要,兼顾客户、职工、债权人、供应商和政府等相关者利益的公司治理机制。

中石油的公司治理机制受到三方面的约束,一是国家经济安全和能源发展战略的约束,目前中国石油供应的一大半依赖国际资源,这一方面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供求及价格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使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如何建立针对石油安全的紧急应对机制和预警机制,如何参与到有利于保证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合作框架中,如何提高中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是摆在中国政府和企业面前的迫切问题。

中石油的公司治理机制受到的第二方面约束来自香港和美国证券市场。2001年美国爆发若干大公司财务丑闻案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各国证券市场都加强了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和内部控制机制的监管,并要求公司由财务透明向公司治理或控制透明转变。

中石油的公司治理机制受到的第三方面的约束来自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企业提出了“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社会”的战略要求,这要求企业通过有效的治理机制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切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控制在适当范围内。

2. 中国石油公司的内部审计。中石油的内部审计工作是由总裁直接领导的。公司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对内审工作也给予领导和指导,他们每年两次听取审计部门的工作汇报。总部审计部有10人,主要职责是提出并执行公司内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公司的重点审计,指导地区公司的审计,提出公司内审工作标准。中国石油除在总部设有审计部外,在49个大地区公司设有内审机构。公司现有专职内部审计人员600多人。

中石油公司业绩的增长和在市场品牌及形象的提高同其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存在良性互动密切相关。中石油公司将内部审计定位于公司内部的一种独立的咨询、评价、控制和监督活动。它通过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评价公司各级组织经营活动及目标实现、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执行和资源利用状况,并提供相关的分析、建议和忠告,协助和监督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

他们提出,内部审计要以“服务内向性”为基本原则,以“全面审计,突出重点”为方针,执行与国际接轨的内部审计标准,并将内审重心前移,充分发挥内审在事前和事中的监督和评价优势。

他们强调,要发挥内审扎根于企业内部的优势,适度参与经营活动,找准审计切入点和切入度。具体如下:

(1)内审切入经营活动策划阶段。如年度财务预算、生产、科技发展计划、招标标底的编制过程,政策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各种经济合同的签定等等,内审的参与,主要是收集各项经营活动的目标、标准和考核依据。这时的参与,一是向管理当局提供咨询,以防止其政策、规定、方法程序存在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二是为今后的评价、建议作好基础准备。

(2)内审切入经营活动的实施阶段。如定期检查被审计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进行定期的测评,参与关联交易及其它经济合同检查等等。在这一阶段参与,主要是跟踪收集经营管理活动的有关信息资料,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偏离经营目标的情况,是否存在或潜伏内外环境的变化引起的风险,各种内控制度是否得到遵循等等,然后确定审计项目实施审计。

(3)内审切入内控制度的评价。通过内控制度评审,更深入的了解被审计单位,更确切地选择审计重点,以保证审计后作出的评价和建议有针对性。

3. 中石油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互动关系。中石油公司自在海外上市以来,随着外部市场不断强化公司的治理机制,公司的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治理的重要部分也得到同样强化。

随着美国市场对上市公司内控体系要求的提高,中石油借此全面展开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升级与改造,其内控体系建设从2003年8月着手准备,到2005年正式全面启动,公司上下全员投入内控体系建设,并由各级行政一把手亲自负责。

在内控体系建设中,中石油公司以COSO框架和《萨一奥法案》为基础,以“设计有效、执行有力”为标准,以“通过外部审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目标。在具体建设中,他们强调领导负责和职工参与相结合,岗位人员制订与内控专家指导相结合,内审人员充分发挥了参谋和智囊的作用,内控体系的建设本身也成为内部审计提前介入制度审计的一部分。目前,同国内公司相比,中石油的内控体系建设及内部审计水平基本走到前列,但同国外公司比较起来,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审计的功能提升方面,中石油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有待中石油进一步的努力。

四、 研究结论

本文首先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对公司治理环境对内部审计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接着以中石油公司为例讨论了中国上市公司面对国内外资本市场由关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到关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要求,如何利用内部审计改进企业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降低企业代理风险和成本,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本文的结论对我国企业如何根据公司治理环境的变迁拓展内部审计功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Coase,Ronald.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1937,IV:368-405.

2.Hart,Oliver.Firms,Contracts and Financial Structure.Oxford:Oxford Unversity Press,1995.

3.杨瑞龙.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李维安.现代公司治理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冯根福.关于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当代经济科学,2001,(11).

重点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2005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企业治理模式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5SJD790048。

作者简介:李寿喜,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博士后。

作者:李寿喜

内部审计功能分析论文 篇2:

基于内控视角的内部审计免疫功能分析

【摘要】 文章从内部控制的视角,讨论了现代内部审计发挥免疫功能的治理机制。内部审计的监督控制机制、流程再造机制和价值创造机制是其免疫功能的基础,三者相互支持共同缔造了企业的微观防疫系统。文章还讨论了作为制度防线的内部控制的内在要求,以及内部审计为建立长效和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免疫功能

根据全球审计信息网络(GAIN)对内部审计职能转变的调查,有57%的被调查者认为内部审计应该承担起建议者的角色,并且63.9%的被调查者认为内部审计应该推进以风险管理制度审计为核心的职能转变。这反映了现代内部审计的角色已经从监督信息真实性的受托责任履行,转变为风险导向型的价值增加活动。2004年9月COSO委员会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础上,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指出企业的风险管理要通过识别和控制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中风险管理的制度安排,在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恰恰体现了审计免疫系统在企业微观层面的功能要求。

一、风险管理框架下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一)风险管理要求建立内部控制的免疫系统

所有的生产经营都面临不确定性,企业在努力实现经营目标的同时,还必须判断这些不确定性对实现经营目标构成的威胁到底有多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限制。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当局识别、评估和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有助于经营价值的创造和保持(COSO,2004)。不确定性可能来源于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内部生产经营的适应性和日常运营管理的失误,并可能出现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由于人力和成本的限制企业无法彻底消除不确定性,只能通过风险管理将其限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因此实现经营目标的风险管理措施只能对其起到合理而非绝对的保障。有必要将内部控制纳入到风险管理之中,借助内部控制在融入经营管理的特征,帮助企业建立起自身抵御风险侵蚀的免疫机能。有了自身的免疫力,就不仅能够形成一道防火墙,发挥预警作用,防患于未然,而且当不确定性转变成为现实侵入企业组织内部之时,还能够调动企业自有的应急机制予以识别和消除。

(二)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制度基础

首先,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管理要求建立起内部控制的免疫系统,并要求内部审计调查和评估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适时提出改进建议。内部审计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控制工作,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内部控制是有效开展内部审计的重要基础。整个内部审计发展的历史就是内部控制发展的历史。内部控制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内部审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推动了内部审计在内涵和外延上的扩展。内部审计被誉为“透视公司的窗口”,原因除了内部审计人员掌握多专业技能、内部审计活动涉及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领域外,还因为内部控制对内部审计的授权,使其具有了特殊的地位。只有保证内部控制的适当和有效,内部审计的治理作用才能得以凸显。内部审计的完善性直接体现了内部控制的完善性。第三,评价和改进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改进,是企业完善内部控制、保障经营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持。评价活动是检查内部控制的适当性、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在评价过程中提出的改进建议,是提高内部控制和经营目标契合度的重要基础。内部审计通过评价活动能够发现影响内部控制效率与效果的重要风险因素,通过改进建议促进内部控制不断改善、帮助企业保持有效控制。

(三)内部审计是建设内部控制免疫系统的重要力量

现代内部审计虽然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但它的范围涵盖了风险管理和控制系统,其功能远远超过了原有的差错防弊。现代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责是评价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并在提出管理建议方面起关键作用。比如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就要求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要包括评价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合法性,并在评价的过程中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报告和提出改进建议。实际上,在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就是承担起了对防火墙的检查更新和对应急机制的测试调整工作,是建设免疫系统的“清道夫”。

二、内部审计构建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以帮助实现组织目标(IIA,1999)。风险导向下的内部审计追踪企业经营目标的调整,通过监督控制、流程再造和价值创造来实现建设企业微观免疫系统的目标。

(一)监督控制是内部审计免疫机能的防火墙

早在19世纪中叶,美国新兴的大型企业就开始利用内部审计进行监督控制。这些企业成立了由股东或股东代表组成的审计委员会,监督审查责任人在经营管理中是否存在失职和资产滥用的行为(Watts和Zimmerman,1983)。在现代股份公司中,利用内部审计进行监督控制一直是督促遵守法律法规、防止利益侵夺、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内部审计通过检查会计、财务以及其他业务,及时地揭露了违反法律法规、利用舞弊等手段侵夺利益的行为,维护了投资者的权益;另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在授权和专业能力上的优势,保障了它具有足够的威慑力,能够有效地遏制权力滥用行为。因此,通过监督控制活动,内部审计执行了构建免疫系统的防火墙的职责,起到了良好的风险防范作用。

(二)流程再造是内部审计免疫机能的自我更新机制

科技进步和激烈竞争形成了复杂的经济环境,增加了企业营运的不确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将由于资源、环境的变化逐渐减弱,有可能无法及时应对新的风险。要确保内部控制持续有效的运行,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价和调整就必不可少。内部审计在对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提出建议,目的就是要改进持续监控活动的途径,在新环境下对监督控制进行流程再造,从而将内部审计嵌入到控制活动之中。流程再造保证了免疫系统的自我更新,使得内部控制能够实时动态地响应变化环境的要求。这既是风险管理的核心要求,也是内部审计职责的重要转变。

(三)价值创造是内部审计免疫机能的最终目标

伴随着流程再造的实践,内部审计也在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建议中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当免疫机能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时,也增进了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内部审计以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实施风险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避免可能的损失。同时,经过多次审计完善的内部控制流程,不仅能够实现风险防范,也能够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从而提高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改善经营业绩和提高整体价值。IIA在1999 年所通过的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就肯定了内部审计的确认和咨询活动能够改善经营并增加价值。

监督控制是内部审计的重要手段,流程再造是内部审计的核心职责,价值创造是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三者共同缔造了企业的微观防疫系统,形成了三星拱月并相互支持的局面。彼此关系如图1所示。

三、内部审计是建设免疫系统的内在要求与具体措施

在建设企业免疫系统的要求下,内部审计以内部控制为制度基础,内部控制以内部审计为安全卫士发挥屏障作用,保障企业经营环境的健康并提高运营活动的效果。构建免疫系统对内部审计的内在要求包括,第一,内部审计工作要以风险防范为主导。审计工作要转变过去“病后治理”的观念,主动积极地以风险防范为主导,促进企业内部业务管理与风险管理的融合,重视对道德风险的评估。通过监控风险管理来优化组织流程、改进组织营运。第二,内部审计工作要以合法安全为核心。“免疫系统”理论将审计提升到了维护安全的角度,作为子系统的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揭示问题、抵御侵害方面的优势,以保证资产安全和运营的合法为核心,来提升公司价值创造活动的成效。第三,内部审计活动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通过检查、核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记录,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各种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的完善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从流程再造和价值创造的角度,对现有的内部控制缺陷提出改进建议。第四,内部审计还要注重对自身工作的评价与调整。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职责范围还应包括对自身工作的评价。同时,内部审计工作应该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的变化调整内容,内部审计人员也要不断补充其它领域的知识,尤其是风险管理和流程再造方面的知识,熟悉企业的经营背景和各项业务活动。

内部审计机构发挥审计免疫功能,促进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应当以内部控制的内在要求为核心,按照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内部监督的框架体系,围绕企业战略目标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要求他们能够充分理解现代内部审计的作用机制和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自我学习和企业培训的方式掌握将两者结合的途径。二是要对企业现有的控制流程进行摸底,借助信息系统并采用测试技术了解可能存在的缺陷。同时可以采用调查、访谈以及内部研讨会的方式发现现存的问题。三是结合战略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目的是建立长效和具有自我更新功能的内控机制。四是要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进行持续的跟踪和评估,巩固安全机制的运行效率和经营效果。内部审计人员应着重从制度上、体制上完善内部控制。通过审计调查,及时接受、传递和储存内部控制体系“免疫”情况的信息,及早地发现 “病因”;建立集“事前介入、事中督查、事后审计”三位为一体的审计监督机制,从预防性着手(刘国常等,2009)。图2描绘了包含上述内在要求和具体措施的内部审计的运行体系。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2008)强调指出,审计的本质是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 内部审计作为审计免疫系统的微观层面,同样有责任承担起“免疫系统”的功能,有责任更早地感受风险,有责任更准确地发现问题,有责任更及时地提出建议。通过健全制度体系达到风险防范的目的,更好地发挥预防和监督功能,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提高工作绩效。内部审计工作的可持续性开展,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强化,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J].审计研究,2008(3):3-9.

[2] 王学龙,郝斯佳.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财会通讯,2009(7):96-97.

[3] 张云平,李璐.探析内部控制审计的执行主体资格和范围[J].中国审计,2009(1):63-64.

[4] Watts, R. and J., Zimmerman.Agency Problems, Auditing,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Some Evidence[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83,Vol.26, No.3:613-633

作者:杨小锋

内部审计功能分析论文 篇3:

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结构探析

[摘 要]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转需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而良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是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关键。文章通过对现行环境下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结构进行探究,认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技能、管理技能、职业判断和综合发展技能,并提出提升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结构;企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6.090

1 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虚拟化的当今时代,企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客户需求、产品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电子科技的发展、交易结算方式等,都难以预料和长期保持。可以看到百年老店转眼破产,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刚成立不久的电商企业成为今日之星,无不显示着当前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正如国外研究学者所言:“这一点在今天的经营环境里比先前任何一种更为突出,唯一不变的规律就是一切都在变。”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转需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作为保障,而良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是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关键。因此,以当今时代为背景,具体分析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构成尤为重要。

2 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的构成

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是注册会计师在从事审计职业时必须具备的并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展现出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是审计职能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是注册会计师的职业之本。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能力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促进职业能力的“保鲜”。纵观国内外职业能力研究文献,最为广泛的职业能力研究方法是能力要素法和功能分析法。能力要素法主要是从投入的角度阐述了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获得的职业能力,这种分析方法倾向于关注特定行业人员整体所表现出的共同特点,确定从业人员长期发展所需具备的通用职业技能;而功能分析法则是从产出的角度出发,分析特定工作领域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确定每一个岗位职责应该达到的标准,以此来衡量该岗位上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1]。两种方法各有所长,互为补充。本文主要是研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注册会计师通用的职业能力构成,因此将采用能力要素法进行分析。根据能力要素法,从投入视角进行分析,将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结构分为三大部分:专业技能、管理技能以及职业判断和综合发展技能。其职业能力构成框架如图1所示,具体构成要素如图2所示。

图1 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

图2 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构成分析

2.1 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注册会计师的基本技能,主要包含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技术。职业道德主要是从精神层面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不仅包括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中的要求,还包括成功的注册会计师所具备的个人特质,如良好的抗压能力、积极主动性以及对工作充满激情、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强烈的正义感等。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注册会计师往往面临很大的压力和外界阻力,这需要注册会计师对职业充满信心和激情,具有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精神,敢于担当,敢于主动迎接挑战和困难,出色完成审计工作;在专业知识上,注册会计师不仅要掌握审计工作所需要的财务会计、审计、税务、法律等基础知识,还需要关注当前经济复杂环境的变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把握国家和地方出台相关政策的背景、意义以及行业最新动态、最新财会理论的发展等,才能更出色地完成审计工作;此外,“一带一路”建设政策的推进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加强了我国与其他国际组织的联系,也促进了注册会计师服务中国企业和中国资本走出去,同时这也提高了对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的要求,注册会计师要积极面对审计工作环境产生的变化,不仅要掌握国际会计审计标准框架,对各国语言能够熟练运用,也要加强提升大数据审计所需要的数据挖掘、计算机操作等技能[2]。

2.2 管理技能

管理技能是注册会计师的必备技能,主要包含组织领导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等。不管是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还是精准扶贫审计、大数据审计、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等一些新型审计,都需要一个审计项目团队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而在一些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中,一个外勤项目组可能就一两个成员是注册会计师,这种情况下,作为注册会计师,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如在审计计划阶段,能根据审计人员的个性特点和项目业务的难易程度,对项目组内审计人员进行合理分工等;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这是项目团队高效完成审计工作的关键,沟通表达能力不仅包括口头沟通能力,还包括文字表达能力。在与客户进行交流访谈时,以探寻的方式进行询问,使客户在不设防的情况下说出项目的真实情况,为审计项目提供证据和审计方向;在与客户进行交流意见的阶段以及审计报告的形成过程中,如何逻辑清晰、简明扼要的以专业语言进行书面阐述和表达,体现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要求。

2.3 职业判断和综合发展技能

职业判断和综合发展技能是注册会计师的关键技能,主要包含职业判断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是注册会计师的核心能力,也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具体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运用到职业判断,以财务报表审计为例,在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确定被审计单位的资产是否发生减值、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何确定审计意见等方面,都需要运用职业判断[3]。职业判断贯穿着整个审计活动,可以说如果一个注册会计师不具备职业判断能力,那么他是一名不合格的注册会计师。其次,注册会计师要拥有创新思维能力,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在对客户进行提问时,出其不意,不按常规发问,转变思维方式,避免风险的发生;在面对新型审计项目时,能灵活运用以前积累的审计经验,以风险为导向,快速分析出审计重点。社会服务能力指利用专业特长,履行更多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建设,贡献专业经验和能力,如参政议政,以自身项目经验参与行业建设和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参加相关公益活动,如以某行业的审计项目经验组织或參与公益讲座,以规范该行业的财务管理,又如为社区居民普及财务审计知识等。

3 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的提升策略

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其发挥“经济警察”作用的效果,而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从注册会计师个人角度而言,注册会计师要注重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如学历的提升、继续教育等;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领域,如不同行业知识的涉猎;注重知识结构的及时更新,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发展,提高数据应用分析能力,如大数据的运用;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增强综合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其次,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完善审计人员晋升机制和激励机制,做到晋升通道与注册会计师个人职业规划和职业能力相协调,不能以项目收入为唯一的薪酬制定标准,还要考虑审计项目的质量,并根据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水平确定不同的薪酬激励政策。最后,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相关准则制定机构应当及时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务中提供操作性指引,同时注册会计师协会应系统的组织注册会计师进行培训和学习,把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的提升作为审计行业健康发展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庆龙.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职业通用胜任能力框架设计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3(1).

[2]傅红英.大数据审计职业能力建设[J].财务与会计,2016(11).

[3]王媛彤.SK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案例研究——以HC公司审计为例[D].沈阳:辽宁大学,2019.

[作者简介]黄仕英(1989—),女,汉族,湖南慈利人,注册会计师,湖南贝田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研究方向:会计与审计。

作者:黄仕英

上一篇:蔬菜种植农村经济论文下一篇: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