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执照的营业期限探讨论文

2022-04-29

【摘要】本文介绍了武汉地区二手车市场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市场现存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建议,希望能对武汉地区二手车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二手车;市场;问题近年来,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了华中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标杆。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营业执照的营业期限探讨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营业执照的营业期限探讨论文 篇1:

一人公司形式变更和股权转让的法律思考

【内容摘要】理论界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形式变更和股权转让的问题探讨的颇少,本文欲从“‘洁丽邦’股东身份确认案”谈起,引出对一人公司形式变更和股权转让的法律思考。文章结合基础理论和我国《公司法》的主要规定,探讨一人公司在我国法律体制下的形式变更,股权转让以及因此产生的法律问题。

【关 键 词】一人公司 形式变更 股权转让

2007年5月8日,上海市工商局金山分局颁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确认上海洁丽邦涂装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洁丽邦公司)成立,公司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黄文奇。7月21日,黄文奇与潘奇雄、王木森、鲍建国、李建敏订立协议,约定“五人共同出资设立原告洁丽邦公司。但签订的协议书未向工商部门登记备案,工商部门也没有对该公司的性质与注册资本等事项进行变更登记。10月8日,洁丽邦公司向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王、鲍、李三人在未征得其他股东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公司账户内的资金转出,给公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洁丽邦公司要求确认上述三人为公司的股东。

12月25日,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洁丽邦公司要求确认王、鲍、李为公司股东的诉讼请求。案例中,法官认为洁丽邦公司从一人公司转化为普通有限公司不成立的原因是未取得工商部门的确认,也未进行变更登记。那一人公司形式变更需要哪些要件?变更过程中的存在哪些问题?另外,案例中的股权转让协议是否生效?股权转让中存在哪些法律问题?

一、一人公司形式变更

(一)一人公司形式变更

1、公司形式变更概念。在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公司立法中,无一例外地规定了公司形式的变更。我国学者认为:“公司的组织变更,即公司组织形式的变更或公司法定种类的变更,是指公司不中断其法人资格,依照公司法的规定,变更其组织形式,使其成为其他种类公司的法律行为。”[1]“公司形式变更是指将某一种类公司变为其他种类公司的法律行为。”[2]

2、对变更前后公司人格的探讨。对于公司形式变更过程中公司的人格状况,即变更前后是一个公司还是两个公司,以及变更前后公司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论上存在以下三种观点:

(1)同一说也称存续说,其根本点在于,公司形式变更过程中公司人格不发生变化,变更前后均为同一公司,并不发生其债权债务在变更前后的公司之间转移或承受的问题,如同公司变更法定代表人一样,对其债权债务不发生影响。

(2)继承说认为公司形式变更前后是两个公司。“公司形式变更后,变更前公司的债权、债务由公司概括承受。”[3]

(3)拟制说认为,公司形式变更系为实现公司形式变更的目的,由法律规定变更前公司视为以变更形式后的公司继续存在。

笔者将我国一人有限公司的公司变更会涉及两种模式:一对一模式和一对多模式。一对一模式是指一人股东将股权转让之后,公司依旧是一人公司,公司形式不发生变更;一对多模式是指股东将股权转让给多人之后,公司的形式也发生了变更,即一人公司转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

在一对一模式下,公司形式依旧是一人公司,只是股东发生了变化。此时公司是同一个,公司人格统一,不发生债权概括承受问题;此时采用同一说。

在一对多模式下,不仅公司外在形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内在的本质也发生了变化。故前后是两个公司,采用继承说。按正常情况下,原公司就被注销,其债权债务被新公司概括承受。但采取继承说是为了解决这样的一个现状——实务界有人认为,“按照《公司法》第64条规定,当债权人要求股东承担连带责任时,设立股东和新股东的举证责任是不同的。在债权人与股东均未提供有效证据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有限责任股东和无限责任股东并存的情形,而这种双重股东责任并存的公司运行机制在我国现行的《公司法》中是不被认可的。”也就是在一人公司被法人资格否认后,如何解决就鼓动与新股东的责任承担方式问题。笔者认为,前面所提出的这种双重责任的问题在“继承说”学说下可以解除。因为继承说承认公司变更前后是两个公司,存在债权转让和债务承担的问题,所以,一人公司在变更时,要将之前公司的债权债务进行清偿,并且公司要经过注销登记。同时,根据合同法80条和84条的债权债务承担理论,其债权转让部分要通知债务人;债务部分转让要经过债权人的同意。如果债务部分转让时债权人不同意,可以提供担保等方式来解决该笔债务。新股东和新公司不涉及这些债务问题,而旧股东在新公司中则另以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就不存在在新公司中并存旧股东的无限责任和新股东有限责任的问题。如果在公司形式变更之后发现了原一人公司人格否认的问题,则可依据受让人审慎审查原则。这一点在文章后面部分讲到。

(二)一人公司变更要件

1、形式要件:(1)要经过股东同意;依《公司法》第62条的规定,一人公司股东可依38条第一款做出决定,所以一人公司的出资人自己决定变更公司形式。(2)要进行变更登记;根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34条:“公司变更类型的,应当按照拟变更的公司类型的设立条件,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并提交有关文件。”

2、实质条件主要是要符合变更后公司的设立要求,如股东人数、最低资本、出资方式要求、“三会”的设立等。

根据前述要件:案例中,五人通过增资的方式,对一人公司的股权和公司形式进行了变更。虽然一人公司的出资人黄文奇有权决定公司形式的变更,但是由于公司没有进行变更登记,故不满足形式要件的要求。如果能够进行公司的变更登记并且符合法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那么洁丽邦的形式变更将成立。

二、一人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

股权转让,是指股东依照法律或公司章程的规定将自己的股权转让给他人的法律行为,它是股东享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是股东经济利益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4]

(一)一人公司可以股权转让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有两种方式:一是公司内部的股权转让,即股东将股权转让给现有股东;二是公司外部的股权转让,即股东将股权转让给股东以外的第三人。由于一人公司只有一个股东,所以我国一人公司的的股权转让只涉及向股东以外其他人转让的问题。对于一人公司能否进行股权转让问题?笔者认为是肯定的,理由如下:

1、法理思考。该股权转让不违背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依据民法上“不禁止即合法”的原则,应确认有效。就公司法的规定来看,并无禁止一人公司股东将股权转让给第三人的规定。《合同法》第52条规定,确认合同无效,必须以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为依据。一人公司股东将股权转让于第三人的协议除标的为股权这一特殊性外,其余与一般合同并无不同,故其效力当然应遵循合同效力判断的一般规则。所以一人公司是可以股权转让的。

2、股权转让的自由性。股权自由转让原则是指,股东有权自主决定是否转让所持股权,以及转让的对象、数量、价格等,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任何人均不得强制股东出让股权或者禁止股权的转让。即股东可以在法律的限度内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处置自己的股权,不受他人的非法干预和约束。

(二)一人有限公司股权转让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1、一人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成立。按照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合同自承诺生效时成立;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自具备书面形式时成立。我国《公司法》对股权转让合同的成立没有特定要求,依《合同法》第10条关于合同形式的规定,股权转让合同采用的形式既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因此,股权转让合同的成立不以具备书面形式为必要,只要表明当事人之间存在转让股权的协议,合同即可成立。

2、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合同的生效。依《公司法》第33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一)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二)股东的出资额;(三)出资证明书编号。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此为“公司内部股东变更登记”。此外,第33条还规定:“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另外,依《公司登记条例》的规定,有限公司的股东属于法定登记事项,有限公司股东变更的,应办理变更登记。此为股权转让的“工商变更登记”。

基于上述规定,股权转让合同是从成立时就生效还是从办理“公司内部股东变更登记”抑或“工商变更登记”时生效呢?理论上和实务中都不无疑义。《合同法》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上述《公司法》第33条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关于股权转让登记的规定,均无“应当办理登记手续生效”的含义,因此股权转让合同应自成立时生效,“公司内部股东变更登记”和“工商变更登记”均不构成股权转让合同生效的条件。

3、股权转让中受让人的审慎审查义务。由于一人公司容易发生法人资格否认的问题,所以受让人在购买股权时应对一人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审查,否则可能出现受让人帮助出让人“金蝉脱壳”的问题。比如:假如A一人公司的B股东将股权转让给了C,成立了公司A。如果在A公司运行中,B将公司资产与个人资产混同。按照通常理论,债权人可以按照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来要求B承担连带责任,但是股权变动之后,假如C没尽到审慎义务,则之后债权人只能要求A公司承担,且C只能以自己的出资额为限承担。此时还款能力很可能低于股权没有变动之前。

所以,如果受让人没有尽到审慎审查义务且原一人公司有符合法人资格被否认的情况,此时股权受让人应当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受让人在承担连带责任之后可以要求原股东其对变更前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公司以公司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

在现有条件下,应本着鼓励一人公司股权流转的态度,允许一人公司股权的转让,其转让方式可以参考一般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进行,但对一人公司股东转让股权设置一定的限度是完全有必要的,既有利于保护包括债权人在内的相对人的利益也有利于维护一人公司制度的严肃性、合理性,更有益于一人公司制度的发展和社会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雷兴虎.公司法新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2]江平.中国公司法原理与实务[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4.

[3]毛亚敏.公司法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4]曲海.论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法律制度[D].吉林大学,2006.

作者:党金娥

营业执照的营业期限探讨论文 篇2:

探析武汉二手车市场概况

【摘要】本文介绍了武汉地区二手车市场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市场现存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建议,希望能对武汉地区二手车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二手车;市场;问题

近年来,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了华中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标杆。自2007年以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对武汉城市圈,特别是武汉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2012年武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03.82亿元,预计2013年生产总值为9565.47亿元,距“万亿俱乐部”一步之遥。

在武汉的经济版图中汽车产业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武汉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产能逐年扩大的同时,汽车消费市场也在快速发展。以2013年上半年为例,受全国汽车产能增大影响,很多汽车厂家大幅降价促销,促使武汉汽车类商品销售转旺,上半年零售额达243.62亿元,同比增长15.5%。比如,2013年1~6月,武汉市竹叶山汽车市场的轿车销量同比增长12.3%。截至2013年上半年,武汉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45万辆,年增长23.3%,在此背景下,武汉的二手车市场近年来也表现的异常活跃。

一、二手车市场的发展历程

二手车市场有别于新车交易市场,其在国内起步较晚,一开始只作为处理国有资产时,资产评估下的一个分支。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快速发展,允许车辆私有化后的一段时间后,二手车评估才逐渐接近百姓,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汽车企业开始合资大潮,我国汽车产品消费也终于在2002年开始放量增长,特别是2005年后连续5年都可谓“井喷式”增长,资料显示2001年到2011年间,中国汽车产销量已从区区的234万辆猛增到1800多万辆,并连续三年蝉联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汽车业产销年均增幅超过24%,迄今,数以千万计的中国百姓终于实现了先辈从不敢设想的轿车梦。

庞大的汽车保有量为二手车市场发展必备的条件之一,随着有车一族陆续换车,二手车的车源开始丰富,在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相应制度的规范下,市场开始发挥了它的作用。国内二手车市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二手车市场从摸着石头过河,已发展到经营、经销逐步规范,逐步正规的阶段。但从根本上来讲由于国内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二手车市场相对于新车市场又有明显的滞后因素,所以二手车市场仍可谓之为“发展初期”,二手车市场要想达到真正的发达还需要时间和历练。

二、武汉地区二手车交易的主要途径

(一)二手车经纪公司

二手车经纪公司可谓二手车经营的主力大军,其交易量占到了二手车市场交易量的60%左右,但由于前期管理上不够规范,也导致鱼龙混杂,主要由车商收购与二手车中介公司构成。

所谓“车商”指的是专门从事二手车买卖经营的商户,这些商户大多是个体经营户,这些车商是二手车交易市场的基础,他们通过众多渠道来搜集二手车源,再转卖给客户从中获取差价利润。一般这些车商会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即停车场来摆放车辆,供客户查看、选择。而随着市场的发展,这些车商的聚集地逐渐相对集中,形成了“二手车大市场”的格局,如汉口的汉西地区、竹叶山地区由于交通相对较为方便,所以主要是交易轿车为主,武昌的鑫踏来二手车市场和绅宝旧机动车市场也是以轿车为主,其中汉西地区的二手车市场是武汉最大的、专门从事二手车交易的市场,有较强的“品牌”效应,而谌家矶地区的武汉黄浦汽车市场有限公司地处远城区,交通环境相对较差,其以交易商用车特别是卡车的二手车者居多。2013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汉西二手车市场平均每月的交易量在4000台左右;竹叶山地区二手车商相对汉西较少,加之运作时间没有汉西时间长等原因,平均每月交易辆2500台以内;谌家矶地区的每月平均交易量在1000台上下。未来,汉口北二手车产业园、江夏腾宇二手车产业园还将陆续招商引资,武汉整体市场还将扩容30%以上。

所谓“二手车中介”,如同其他行业的中介一样,其相当于中间商,本身并没有二手车货源,通常其会与车商达成了一种合作共识,亦或是帮助买家或卖家来寻找适当的合作伙伴,其每介绍成功一单生意,就按照事前约定,以成交金额来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当然有时候佣金也可能是固定的。这些中介一般也是个体经营商户,与其合作的最多的往往是二手车商,所以其会选择车商所在地驻点,也有一小部分中介会跳出聚集地谋求发展。

(二)4S店置换

一份数据表明,到2017年,中国二手车市场的增长会超过新车市场,2018年会增加到2250万辆。二手车市场的增速和体量使得汽车生产商及渠道商意识到不能忽视其存在,甚至如果不主动做二手车交易,新车的销量都有可能会受到影响。于是在生产商的和厂家的主导和推动下,渠道商特别是汽车4S店开始瞄准二手车市场打起了算盘。如上海通用“诚新二手车”、上海大众“特选二手车”、广州本田“喜悦二手车”以及一汽丰田“安心二手车”、东风标致“诚狮二手车”、东风雪铁龙“龙信二手车”、东风日产“认证二手车”、东风悦达起亚“至诚二手车”、奔驰“星睿二手车”、宝马“尊选二手车”、奥迪“品荐二手车”等。

武汉不少4S店大厅外都有二手车的宣传标语,经销商也会打出优惠活动吸引顾客。例如:置换车辆抵扣首付款贷款购车、所有换购新车的客户,均可享受“送保险、补里程”的优惠活动、旧车免费评估、高于市场价格收购等。尤以现金补贴、折旧补贴、维修延保代金券、油卡等居多,最高优惠价值近万元。整车厂商对经销商二手车置换配有一定的资金补贴,为经销商进行二手车业务提供支持。补贴标准从1000~5000元不等。

4S店在收购二手车辆时会核查车辆手续、清洗车辆外观、按照厂家制定的标准进行百余项专业化项目检测、评估车辆,还会查询车辆出险记录、交通违章记录等,对自有品牌还可以查询车辆保养维修记录。二手车部门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认证”业务。有的4S店对其自有品牌的汽车,只要通过了该企业百余项专业检测,可以获取相应的认证,既可以享受全国质量保证,而非自有品牌的车辆只要是经过企业的整备认可也可得到相应的质量保证,主要是针对发动机和变速箱而言。而还有一些4S店则根据检测结果,将整备翻新,再出售。

(三)网络平台

21世纪无疑是互联网的时代,电子商务诞生的时间由来已久,它是互联网时代传统经济与互联网结合的新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也得到年轻人的认可与推崇。目前有很多知名网站开展二手车业务,大多数网站采取开放平台,通过平台服务、广告等来获取收益,其中有综合性网站58同城、赶集、百姓网等网站,也有如汽车之家、易车网等专业化汽车类综合性网站。还有部分专业从事二手车业务的专门类网站,如第一车网、51汽车、273二手车交易网等,这些网站自己就从事二手车交易服务,同时还会采取定向合作或开放自己的平台多种形式来经营。以上这些网站可以说都算是网络中介,通过中介过程来赚取相应的费用,而其开放的平台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些二手车中介去登录发布车辆信息,但有数据显示,个人发布信息的数量和比例正逐渐提高。

近年来,多地二手车销售大省纷纷出台措施,全境限迁国Ⅳ以下老旧车。出台类似的限迁政策极大的打击了经销商对置换和二手车业务的积极性。厂家在推动渠道商参与二手车经营外也纷纷试水网络平台。如上海通用诚新二手车与赶集网、专业二手车网51auto达成战略合作,为购买上海通用旗下的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二手车车主提供原厂车辆鉴定、原厂车辆认证服务;广汽丰田也开通了二手车官方网站,作为4S店二手车服务的补充渠道之一,消费者可以在网站上检索到厂家旗下4S店在售的二手车信息,并与4S店预约,进行二手车买卖或置换。

(四)汽车典当

典当行业建国后曾一度取缔,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典当行业作为个人短期小额抵押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回到了人们身边,2005年商务部颁发《典当管理办法》后,典当行业有了新的规范。汽车典当作为短期融资的方式之一,以其手续简单,融资迅速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须临时“调剂头寸”的中小企业主和个人欢迎。

汽车典当是指当户将汽车及所有权利证书等随车证明文件交由典当行封存保管,获取当金,并支付一定比例的综合费用,在约定期限内清偿当金和利息,赎回当物的行为;汽车典当融资的期限由典当公司根据客户贷款实际情况制订,相对灵活,通常分为5天、10天、15天、20天、30天五种当期,客户可任意选择适宜的当期,到期后,经典当行同意,还可续当。除了以上俗称的“活当”以外,还有一种“死当”,即车主将汽车所有权及随车文件等转让给典当行,典当行再转手处理二手车来赚取利润。

办理汽车典当时,车主只需将车辆送到典当行,携带机动车登记证书、年检期内的机动车行驶证、有效期内的保险单和保险卡、有效期内的养路费、原始购车发票、车辆购置附加税凭证、车主身份证等。如车辆属于企业所有,还需提供全体股东签字盖章的决议书、营业执照、法人代码证和法人代表身份证等。典当行会根据汽车的使用年限、车况、外观、内部装潢、发动机情况等,结合车辆当时的二手车市场行情进行估价,客户按典当行的要求办理手续,典当行服务人员基本在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办完全部手续,只要手续齐全,客户即可拿到现金。

(五)拍卖公司

提到拍卖公司,在大多数人都感觉在拍卖艺术品,地皮等等,其实拍卖公司的业务范围很广,包括二手车拍卖。二手车拍卖在中国尚未流行起来,从事二手车拍卖的公司会进行处理私人车辆常规拍卖会、受大型企事业单位委托的车改车淘汰车拍卖会及受法院委托处理债务纠纷的清偿债务的拍卖会。

车辆进场后经过清洗只需要两天的展示,就要开上拍卖台寻找最高出价,大概一场拍卖会数量在30~50辆左右,有的甚至有数百辆。参加拍卖会时要带好个人证件,如身份证、暂住证等,另外要携带一定量现金,拍卖会中订金需由现金交付。

除了上述现场的拍卖会,有的拍卖公司还开辟了网络拍卖。网络拍卖就是买家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提供的第三方评估报告进行网络看车、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网络出价,与拍卖会现场进行同步竞价来买车。

三、武汉地区二手车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诚信缺失

诚信问题对二手车市场而言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很多销售人员为了达成交易,刻意隐瞒车况,做出一些不符合现实的承诺等。很多二手车购买者反映都不同程度的受过骗,有的所谓“准新车”开到修理厂才发现是跑了很多年的旧车;有的“精品私家车”去 4S 店才被告知内饰和车漆都不是原厂的;有的车检测的时候很好,但开出来不久就出现各种问题,车价加上修车的钱足够买一辆新车了。

(二)存在借鸡生蛋、挂靠现象

有一些个体经营人员为了生存,挂靠在二手车交易公司名下。他们每年租用公司场地的车位,自己找车、自己出售,饥寒冷暖都是自己的事情,其个人与二手车公司没雇佣关系。但如果不挂靠个公司,场地是问题,签合同、办手续都会很麻烦。

(三)质量有待更加透明

在二手车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判断车况往往依靠人为质量鉴定或者到4S店查询车辆保养维修记录。在车辆脱保后,车主往往不到汽车4S店保养与维修,于是查询不到这个时间段的记录,对于车况究竟如何消费者无处查究。

(四)售后服务问题

服务方式单一是目前二手车交易市场的通病,许多交易市场主要是办理工商验证和转籍过户手续,是工商、公安部门管理功能的延伸转移,缺乏必要的服务功能、服务设施和服务手段。目前,我国新车品牌的销售基本上建立了信息咨询、配件供应、维修、汽车保险等“一条龙”服务,而二手车的售后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

应对策略

1.建立车辆信息平台

信息时代催生了“大数据”、“云服务”等新型信息服务,可通过交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组织管理,建立覆盖汽车制造厂、汽车4S店、汽车超市、汽车维修厂、洗车美容中心、机动车监测站、报废车辆管理部门的车辆信息数据平台。对于每一辆汽车,从制造、销售、运行直至报废的整个过程中实现信息联网,对于车辆年检、购买日期、保养项目、维修项目、保险情况、运行里程全程数据跟踪、记录。

2.放开市场、引入竞争

应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引入竞争,可适当降低二手车经销商、中介商的准入门槛,加强制度建设与监管,规范市场行为,降低投诉难度。同时,可参照个人征信系统,为商家办理征信系统,对违规企业、法人、个人的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3.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二手车售后管理体系,加强售后的保养维修、保险服务、纠纷处理等服务环节;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学习;加强行业文明经商、诚信经商宣传和监管。

参考文献

[1]丁皓.二手车鉴定评估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证出版社,2007:17\|20.

[2]彭龙.中国二手车市场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012. 5.

[3]张辉,郑安文.中国二手车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 汽车工业研究,2012(7):10\|13.

作者:王钰斌

营业执照的营业期限探讨论文 篇3:

探究网约车规范之适用性

摘要:本文在细致研究《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基础上,从上下级文件实施时间冲突、网约车平台公司经营区域限制、城市乡村网约车规定片面、网约车新规内涵辐射四个方面出发,批判性探讨新近颁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规范的适用性。

关键词:网约车;实施;经营区域;城市;内涵辐射

“网约车从实际上解决了出行难和资源闲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数据显示,截至 2016年 5 月底,滴滴为中国 17 个重点去产能省份提供了 388.6 万个就业机会,占这些省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 7.8% ; 其中,来自煤炭钢铁等落后产能产业者通过滴滴平台实现再就业的,占了今年此类产业去产能安置职工人数的 60.2%,占中央 “十三五”期间煤炭钢铁去产能安置员工总计划的 29.4%。”[1]网约车盛行的同时,各种监管漏洞,非正常价格竞争、非法牌照营运、事故后责任承担等问题相继发生,如何从制度上处理这些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网约车规范应运而生。顺应时势的政策并非毫无漏洞,本文从规范文本出发,探究网约车规范条文的适用性。

1上下级文件实施时间冲突

1.1发布与实施涵义区别

此处我们探讨的是在规范性文件中没有对生效时间做出明文规定时,发布与实施的区别。根据汉语辞海可知,发布指的是宣布(命令、指示、新闻等),实施指的是用实际行动去落实施行。发布旨在“说”,实施旨在“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均有涉及发布日期和实施日期的规定,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发布日期与实施日期是同一天,大多数规范性文件的发布日期与实施日期之间相隔一段时间,之所以这样设置是在规范性文件实施日期到来之前给公民一段学习、了解、接受的时间,因为法律的目的在于教育而非惩罚。由此引出我们探讨的问题,规范性文件在发布日期之后实施日期之前,是否会作为行政机关执法的依据,或者说规范性文件的生效日期是其发布日期还是实施日期?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依据空白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十五条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内容在上级机关尚未设定行政许可的情况下,下级机关可以依法设定行政许可。第十六条规定在上级机关已经设定行政许可的情形下,下级机关可以在权限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法律条文在此处只是笼统的说可以在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并没有明文界定何时是设置了行政许可、何时可以作出具体规定,是行政许可内容发布日期还是行政许可内容实施日期,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是空白的,而网约车规范中又涉及到行政许可内容的规定。但从“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中我们可以推断《立法法》中设定了行政许可的时间是行政许可的实施时间,即行政许可的实施时间为规范性文件的生效时间。

1.3上下级文件实施时间疑义

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于2016年07月27日发布,2016年11月01日实施,而贯彻落实其内容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于2016年08月16日实施,《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我省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通知》于2016年09月08日实施,《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于2016年10月10日实施,《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方案的通知》于2016年10月18日实施,以上四部地方规范性文件实施日期均在其明文介绍制定依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之前。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没有明确规定其发生效力日期的情况下,实施日期即为其效力发生时间,而以上四部文件的发生效力时间均在其制定依据发生效力之前,该四部文件的法律效力值得我们思考。为落实上级文件而制定的下级文件,其发生效力的日期,是否应为上级文件发生效力之后,若是,已经实施的文件其效力如何,或者已经实施的文件在其实施后其依据实施前其效力如何;若否,其法理依据是什么,此亦是值得我们探究的内容。

1.4上下级文件时间规定建议

基于以上探讨,笔者存在两方面建议,首先应明确发布日期与实施日期的差异性,确认发布日期为规范性文件的生效日期,抑或实施日期;其次对已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内涵予以校正;最后笔者建议依据上级文件而制定的下级文件,其发生效力的时间应为上级文件发生效力之后,具体到地方对出租汽车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上,要么其实施日期应在依据文件之后,要么其依据上不应涵盖其实施之前尚未实施的上级文件。

2網约车平台公司经营区域限制

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分析可知,网约车运行过程中主要涉及四个主体,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网约车平台公司、网约车驾驶员、乘客。下面笔者将对四个主体间涉及经营区域的行政许可关系进行探究:

2.1经营区域界定

网约车平台公司从事经营应向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暂行办法》中对网约车平台公司经营范围、经营期限的规定与《公司法》中公司注册申请时需要明确的信息相交叉,明确且符合公民预期,但经营区域的规定存在疑义。网约车平台公司从事的是流动性业务,其经营区域如何界定,是网约车平台驾驶员的工作区域?网约车平台公司所在区域?还是行政机关规定的经营区域?

(1)若是网约车平台驾驶员的工作区域,此区域具有非固定性,公司具有营利性,以顾客要求为服务准则,乘客要求驾驶员送其去A市、B市或C市都是合理要求,从公司利益出发,平台公司不能以不在其经营区域为理由要求驾驶员拒绝接单,驾驶员也不能以不在其经营区域为理由拒绝接单。显然以网约车平台驾驶员的工作区域为网约车平台公司的经营区域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实际操作。

(2)若是以网约车平台公司所在区域为经营区域,这一区域该如何界定,我们可以说网约车平台公司在烟台市、山东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办法》第四条第三款规定“直辖市、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人民政府指定的其他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具体实施网约车管理。”根据规定,是否可以以网约车平台公司所在的直辖市、设区的市或者县为经营区域,此是《暂行办法》中提到的最小行政区域,若以此为经营区域,是否驾驶员只能在此经营区域范围内接单,亦难以避免前述限制。

(3)若以行政机关规定的经营区域为网约车平台公司的经营区域,行政机关作为监管者必定会有一个衡量基础而不是任意规定,既然如此,行政机关的设置标准是什么,是否会与前两种情况相重合?“出租车市场是满足消费者出行需求的服务市场。对其的监管,不能不考虑消费者的利益诉求。消费者利益诉求应当成为出租车市场监管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出租车市场监管应当从维护消费者利益出发,通过各种监管制度和机制,实现对消费者利益最大限度的维护。”[2]因此,行政机关对其经营区域的设置也应考虑消费者利益诉求。

综上所述,对于网约车平台公司,这种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整合供需信息,使用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提供非巡游预约出租汽车服务为经营范围的公司,其经营区域不应用明文规定的经营区域形式加以约束。

2.2经营区域规定

《暂行办法》对网约车平台公司的经营区域做了明确限制,第二十二条、第三十五条对网约车的经营范围作了细化,提出了“起讫点”,即网约车超出许可的经营区域的,起讫点一端在许可的经营区域内也是符合规章规定的。若甲在A市办理了网约车许可,其经营区域为A市内、A市发往全国各地以及全国各地开往A市的线路。而B市开往C市途经A市的线路则不属于甲网约车平台公司的经营区域,若按照这一路线行驶是要受到行政处罚的。

此项规定妨碍了网约车经营自主权的行使,根据《暂行办法》网约车经营需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网约车需具备《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驾驶员需具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既然经过了考核符合了规定,为什么在经营区域上仍要加以限制,众所周知,中国公民驾驶车辆需要通过驾照考试取得驾驶证,且乙在A市取得的驾驶证,可以在B市、C市、D市……中国境内其他区域开车,同样是经过条件核查,通过资格考核,为什么网约车的驾驶员经营区域却受到限制,而其他驾驶员的经营区域却没有约束。

“根据 《德国商法典》第2条,小规模营业者可以自由选择是否登记为‘商人’,登记为商人的适用商法,不登记的营业者按照民法规范其行为。”[3]据此,有学者认为“作为民事主体的‘民事活动’的经营行为通常应当是较小规模的,有些情况下主要是一种个人或者家庭的必要谋生手段。但无论如何,认为个人从事任何经营行为均须申请政府许可或者领有政府颁发的营业执照的看法,是不符合法律和实际情况的。”[4]网络是没有国界的,为与世界接轨,我们应尽量取消部分不必要的行政许可,而不是许可事项越来越细,为促进网约车发展、活跃市场经济,笔者建议取消网约车对经营区域的限制。

3城市乡村网约车规定片面

中国领土由城市和乡村两部分组成,《暂行办法》中有四条规定、五处内容涉及城市规定,却未涉及乡村内容,原因为何?此部分我们将重点探讨。

3.1发展公共交通与政府指导价

3.1.1发展公共交通

《暂行办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坚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出租汽车,按照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的原则,有序发展网约车。”可知此项条文只涉及城市公共交通、城市网约车而对乡村公共交通、乡村网约车发展并未谈及。条文规定,应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出租汽车,若忽略城市二字,我们可以理解,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出租汽车的意义在于首先公共交通便于行政机关管理,而出租汽车因其数量、归属、行驶路线等因素在管控上具有一定难度;其次相较于出租汽车,从老百姓角度出发,公共交通的使用更能够节省出行费用,公共交通的起步价可能是1元、2元、3元而出租汽车的起步价可能是6元、7元、8元,价格上相差较大,且部分地区超过60岁携带老年卡是免交公交车费的,学生、教师等人员其交通费用亦具有一定折扣,而乘坐出租汽车却没有这方面优惠;再者,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相同数量乘车人,公共交通的尾气排放量远低于出租汽车,因此国家要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出租汽车是正确选择。但若加上城市二字,我们不免质疑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出租汽车的含义,指的是在城市需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出租汽车,而在乡村就不需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即可以优先发展出租汽车、适度发展公共交通或者公共交通和出租汽车可以齐头并进?又或者因为《暂行办法》其他条文中没有涉及此方面乡村交通的规定,我们是否可以推断此处的城市包含城市和乡村。因为我们知道不仅城市里有公共交通、出租汽车,乡村里也有。究竟此处规定的涵义如何,需要立法机关予以明确。

3.1.2政府指导价

根据《暂行办法》第三條第二款规定,城市人民政府认为需要对网约车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可以对网约车实习政府指导价。此处规定并未涉及乡村人民政府,是否指政府指导价权力的行使只有城市政府具有而乡村政府不具有。若如此,原因何在?是只有城市里的网约车市场才有可能需要政府进行调节价格,而乡村人民政府不需要?还是乡村里不存在网约车市场,显然后一假设肯定不存在,前一假设可能性也较低。抑或此处的城市人民政府是广义概念包含城市人民政府和乡村人民政府。对于此处规定的涵义亦需要立法机关予以确定。

3.2《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

《暂行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对网约车发放《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此处仅指出城市人民政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若乡村人民政府另有规定的,仍应按照《暂行办法》的规定实施?若如此,则我们可以推定城市人民政府文件效力高于乡村人民政府文件效力,且城市人民政府有关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的文件效力高于《暂行办法》。若非如此,是否是仅城市人民政府对网约车发放《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另有规定而乡村人民政府对网约车发放《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没有规定?又或者此处城市人民政府包含城市人民政府和乡村人民政府?对于此处仅对城市人民政府规定文件进行论述存在疑义,需要有关立法机关予以解释。

3.3驾驶员条件与合乘车规定

根据《暂行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对于从事网约车服务的驾驶员出具备《暂行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具体条件,还应符合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网约车并不只存在于城市,为什么驾驶员的条件却只需要符合城市人民政府的规定,是只有城市人民政府有权力对此项内容进行约束?若如此,为什么乡村人民政府没有权力?若非如此,为什么驾驶员的条件不需要符合乡村人民政府的规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按城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与前面论述相同,合乘小客车只需要按城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众所周知,乡村中存在大量合乘私人小客车的情况,对于这一情况,难道乡村人民政府没有相关规定,或者相关规定不够成熟不能作为网约车依据?关于此项内容也需要相关立法机关加以明确。

4网约车新规内涵辐射

4.1网络新规出台展望

如前文所述网约车运行过程中主要涉及四个主体,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网约车平台公司、网约车驾驶员、乘客。现实生活中,网约车平台既可能是现存的出租车公司,即其有能力为驾驶员提供车辆,也有可能是单纯的服务平台,不提供运营的实体性设备,由驾驶员自己提供车辆到平台公司应聘,如果是后一种情况,网约车平台公司对驾驶员来说起到的主要是一种宣传作用,普通的驾驶员、私家车,乘客鲜少了解,而挂靠于平台公司处,有平台公司的保障作用,如《暂行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承担承运人责任,应当保证运营安全,保障乘客合法权益。”出于对网络平台公司的信任,乘客会愿意并倾向选择这一车辆。

“随着网约车规模扩大,接入平台私家车的数量快速增长、运营地区增加的同时,网约车平台对司机和车辆的情况审查不严的情况增多,接入车辆良莠不齐,司机背景调查包括犯罪记录和违章记录等没有查实的情况下允许其注册运营,为日后埋下隐患。”[5]正是因为近年来快的、的的、优步等打车软件的广泛使用,为杜绝或防止某些不利于市场竞争、乘客安全、社会稳定现象的发生,使得国家认为有必要对网约车的运用加以规定。基于这一出发点,笔者有理由相信不仅网约车会有规范性文件的出台,餐饮、住宿、娱乐、家政服务等项目对网络的依赖性日益加强,为规范网络行为的公平、公正性,也会有相应规范性文件的出台。

4.2网约车新规对象漏洞

根据《暂行办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暂行办法》只是对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提供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经营活动的规定,但对于那些停靠在地铁站、学校门口、商场附近等人流较大区域的私家车的营运活动却不能依据《暂行办法》进行规制,究竟是扩大网约车的适用范围,还是通过其他渠道对固定地点接送乘客的出租车营运活动进行规范仍需有关立法机关进行确认。

4.3网约车车辆座位受限

根据《暂行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拟从事网约车经营的车辆必须是7座及以下乘用车,根据这一内容,我们有以下问题,这一座位数量限制标准从何而来,为什么不可以是7座以上车辆;从这一标准中我们是否可以推定网约车指的是网络预约接送乘客的车辆,而不包含接送货物的车辆,如果可以通过网络预约搬送家具、货物的车辆是否不能以《暂行办法》作为实施依据。对于网约车服务内容的性质需要立法机关予以规定。

“应当说,对新政的讨论和质疑,并非意味着对一项刚刚出台的政策的颠覆与否定。从政策制定过程看,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任何一项公共政策制定都牵涉方方面面的利益和与此相关的方案选择,因此政策制定过程并非一次性博弈,而是阶段性的重复博弈过程,构成一种‘政策圆环’(policy cycling)。对已有的政策进行评估,通过政策的具体落实和实施进一步评估其有效性和效益,从而进行政策调整,构成政策制定的圆环。因此,这样的政策讨论,不应被当做‘马后炮’,而是新的政策改进的开始。”[6]我们对网约车新规的多方面探讨并非吹毛求疵、恶意诟病,而是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规范性文件進行分析与评价。

参考文献

[1]刘菲菲.滴滴为17个省提供 388.6 万就业岗位[N].深圳晚报,2016-7-19(A05).

[2]许明月,刘恒科.网约车背景下地方出租车市场法律监管的改革与完善[J].广东社会科学,2016,(05):249-256.

[3][ 德 ] C.W.卡纳里斯.德国商法[M].杨继译.法律出版社,2006,53.

[4]王军.出租汽车经营行政许可之合宪性分析[J].行政法学研究,2016,(02):36-48.

[5]王静.中国网约车的监管困境及解决[J].行政法学研究,2016,(02):49-59.

[6]王锡锌.在纠结中前行的网约车改革[J].人民论坛,2016,(s1):63-65.

作者简介:潘春青(1990—),女,汉,山东烟台人,上海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作者:潘春青

上一篇: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新思路论文下一篇:科学发展观会计教育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