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制度下的经济法论文

2022-04-22

作者简介:朱谈莞(2000—),女,汉族,安徽当涂人。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零工经济悄然而至。“零工”为企业减少用工成本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奖励制度下的经济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奖励制度下的经济法论文 篇1:

论经济法上的主体行为后果之奖励

摘 要:探讨经济法奖励这种新型的、有效的主动治理方式,是我国发展现代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制度性课题。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和阐述经济法奖励制度的目的和功能,并尝试分析经济法奖励在法律制度上的现状,据此对我国经济法奖励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检讨,简要提出完善我国经济法奖励制度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经济法奖励;鼓励;调整方法

一、经济法奖励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一)国内外对经济法奖励制度的界定

西方国家将经济法奖励制度视为是一种激励制度,就是管理者通过某种方式,精神或物质的奖励来刺激人的神经,激发人的内在动力,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或行为合法性,但是大都没有立法的统一规定,且大多是物质上的奖励。我国法学界对经济法奖励的具体理解虽有不同,但主要意思一致,没有根本上的差异。例如雷兴虎、刘水林是从激励功能的角度理解经济法奖励,认为能激励并作用于人的行为,并且可以诱使利己动机转化为合法行为并产生有利于社会的后果的特有的利益就是经济法的奖励。湘潭大学陈乃新教授指出,经济法奖励是对经济法之法律关系主体实施的具有合法性的增量利益行为的肯定,即指市场主体因积极完成经济法上的法定义务或维护整体经济利益所带来的肯定性评价或利益。

(二)笔者观点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经济法奖励制度,都忽视了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像金字塔一样从底层到高层,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于是,我们在实施经济法奖励时,也需要考虑需求层次论对经济法行为主体的激励,了解不同的行为主体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这比冒然地实施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起到更大的引导、支持和鼓励效果。

二、经济法奖励的目的和功能

(一)经济法奖励的目的

一方面,对肯定性法律后果予以承认、奖励,是鼓励、引导经济法律之法律行为的首要目的。因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增量利益关系--的特殊性,要求经济法奖励的目的最终不仅有激励之内的东西,还要能创造出更大的增量利益,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实现剩余的实现和再分配。另一方面,奖励也能祈祷遏制不法行为目的。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奖励性手段也能起到遏制不法行为的目的,当人们认识到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够带来利益时,行为主体行为自然趋向于合法性,从而避免了不法行为的产生,这样既能达到遏制不法行为发生的目的,亦能增进更多的增量利益。

(二)经济法奖励的功能

经济法奖励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它对社会中的授奖主体和受奖主体也发挥着重要功能:一是奖励制度对授奖主体具有反作用。当合理的奖励制度得以落实并达到当初设立奖励的目的,这时企业或者政府在收获利益的环境下,会肯定所设立的奖励制度,致力于经济法奖励的研究,从而使我国在研究和实践奖励手段方面逐渐发展成熟起来,有利于加快落实相关经济法奖励制度的立法。二是对受奖主体的功能:充分挖掘行为相对人的智力、物力、财力,最大限度地调动行为相对人合法行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经济法奖励对受奖主体的激励功能。

三、对经济法上的主体行为后果之奖励的分析

(一)我国经济法奖励法律制度上的现状分析

首先是在理论认识方面的缺失。由于受传统法学理论的影响,一些经济法学者仍以传统的法律调整方法调整经济法行为。例如,金泽良雄将经济法调整方法归纳为强制性命令方法、自主决定方法、许可的方法。法的奖励自古有之,后因法的异化而逐步削弱,致使法学在创设法律对社会的调整机制时,更多地着眼于通过设定法定义务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履行这一方式,将公民的行为纳入规范的轨道,从而建立和维护法律秩序,实现法律的目的。故对经济法的调整方法也是如此,大多学者以经济法责任为主要研究内容,加上国外关于经济法奖励的研究资料也甚少,这也导致经济法奖励理论研究得不到发展。

其次是缺乏社会实践的可操作性。我国经济法的部分法律文件中规定了对某些经济法行为给与奖励的条款,但是大多流于形式,要么义务相对人从未履行过奖励义务,要么进行几次奖励之后对相同或者类似行为就不再履行奖励义务。例如,2001年修订的《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收到检举的机关和负责查处的机关应当为检举人保密。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对检举人给予奖励"。相关法律文件所列有关奖励的条款过于简单、笼统,对于奖励的主客体、前提条件等没有明确的规定,而是采用了"给与奖励"的表述,没有形成系统规范的专门单列奖励的文件为各种经济法律制定奖励条款提供指导。这是导致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不强的主要原因。

(二)针对我国经济法奖励制度出现问题的建议

首先要加深理论研究。最基础的就是必须树立起以经济法奖励作为经济法调整的主要法律后果的意识。一直以来,学界大多数学者建议:惩罚与激励相结合作为经济法的调整方法之一,并以制裁没有完成经济法义务或损害整体经济利益的行为作为主要手段。这种消极的态度不利于公民法学素养的提升,不利于我国的法制建设,也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相反,把奖励作为经济行为的主要后果,经济相对人才会积极主动的完成经济法义务,维护整个社会经济的利益,继而在经济相对人之间形成一种博弈结构。这种反复博弈,一方面提升了经济活动中主体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达到了以采取奖励为主的调整方法的经济法目的,不仅创造力更多的增量,增加了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同时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其次,加强奖励在经济法律制度上的可操作性。第一,提高奖励制度的可操作性,一要实行奖励的公正公开,类似于行政公开原则在行政奖励领域的适用。无论是奖励的内容还是奖励的方式等,都应该予以公开化,经济法相对人享有知情权。二是要区分行为人的行为结果。如果是肯定性结果,就要了解奖励的义务主体和权利主体分别是谁,弄清应该授予何种奖励和奖励的额度。最后再按照法定的奖励程序执行。例如奖励的依据、奖励过程中的专家论证和评审,如果有异议的,还可以进行相关的异议处理;第二,授奖主体要与奖励权利主体进行定期的沟通,主要指在企业内部,由于劳动者对自己的需求最了解,故由劳动者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建议,在由企业中制定奖励制度的投资者或管理者进行整理;第三,通过救济主体、救济程序、救济效力明确受奖主体的救济方式,当受体基于获得某种利益而实施的合法行为未被给予经济法上的奖励时,受体要有可诉之处,并能得到公正处理。

其实奖励制度不分好与不好,只有可行与不可行,建立奖励的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执行,为了增加更多的增量,否则可以不设奖励制度。一旦奖励制度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无论是受奖主体还是授奖主体都要尊重法律,加强奖励制度可操作性,健全经济法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 陈乃新:《经济法理性论纲》,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2] 谭志福:《法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 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 谭 洁:"经济法调整方法新论",载《学术论坛》,2011年第6期.

[5] 傅伟红:《行政奖励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毛娜,湘潭大学法学院2012级经济法学。

作者:毛娜

奖励制度下的经济法论文 篇2:

刍论零工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作者简介:朱谈莞(2000— ),女,汉族,安徽当涂人。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零工经济悄然而至。“零工”为企业减少用工成本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外卖行业为例,分析零工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严峻挑战,从而提出零工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零工经济;人力资源;挑战与对策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疫情冲击下的愈发紧张的就业局面,零工经济一词逐渐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从十九大提出“灵活用工”、“社会化用工”与“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支持各类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零工市場建设,广开就业门路”,足以看出“零工经济”既是一种有前景的经济形式,又是一种惠及多方的新业态。但是,“零工经济”在打破传统用工关系的同时,也对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社保政策等带来一定挑战。

根据《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0年,55.68%的企业在使用灵活用工,使用灵活用工的企业在总体企业比例中较往年提高了约11个百分点。不难看出,零工经济的从业人员数量正以迅猛的数字保持持续增长。在我国,以美团、饿了么为首的外卖行业劳动者是构成零工经济从业人员的庞大群体的重要一部分。

本文将以外卖行业为例,分析探讨零工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零工经济的内涵与用工特征

(一)零工经济的内涵

零工经济是指雇员和雇主进行短期合作或者单一项目合作的工作形式。与传统工作有固定的工作地点、固定的工作时间不同,这是一种灵活性高、时间短的工作形式。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零工”并非一个新鲜事物。实际上,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类似的职业——散工,例如宋朝时期的捕快,而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散工可追溯至20世纪70世纪代末的东南沿海地区。为解决乡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时常面临技术方面的问题,他们通常选择在休息日聘请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或城市企业的技术人员作为顾问进行指导,这类人员是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最早的散工。但是由于这一时期通信技术并不发达,传递信息的手段较为落后,因此零工经济并未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凝聚力较低,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零工经济一词随着时代增添了新的内涵——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和新兴技术的新型经济模式。这种新型经济模式使得人力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创造了共享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紧张的现状,极大的促进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工作的高效完成。零工经济依托平台通过网络联系从业者、企业和客户。美团、饿了么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零工经济劳工平台。劳工平台是“以技术支撑的零工工作”,这类工作大多是较为简单的体力工作,人们在数字平台寻找符合自身能力的工作,通过付出时间和劳动,完成工作获得报酬。

国外零工经济模式发展要优于国内。2017年,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000万人在在线劳动平台上注册。2018年12月12日,Edison Research发布的《2018美国的零工经济(Gig)》(Americans and the Gig Economy)报告显示,近四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通过零工经济赚钱,例如通过Uber或Lyft提供出行服务、在线销售产品或服务、从事某种类型的自由职业。

在国内,根据查找的资料来看,零工经济模式确为近几年逐渐走入学者的视线中的。有学者提出,零工经济是一种按需(On-Demand)雇佣模式。如今的零工经济的发展主要依托互联网和新兴科技的应用,在此作用下传统雇佣模式正在慢慢被越来越灵活的工作种类、时间和形式所取代。

(二)零工经济的用工特征

1.用工数据化

零工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移动互联网和新兴技术,就外卖行业来说,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的相关的协议的签订、劳动关系的建立等都是通过网络在线平台实现的,劳动者的配送时间、配送路径也都基于算法的精准计算。平台通过APP提示劳动者存在新的订单需要配送,并通过算法合理规划路线,最后通过平台提醒客户外卖送达,零工经济的用工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紧密相依,用工体现出数据化的特征。

2.时间弹性化

在传统的工作理念下,人们从事的是稳定的朝九晚五的全职工作,零工仅仅是一份用来为失业做缓冲的工作。而在如今的零工经济下,在外卖行业中,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始为接到平台配送订单止于将外卖送达到客户手上,劳动时间较传统来说更具有弹性。

3.合作远程化

零工经济依托互联网新兴技术,在零工经济的用工模式下,外卖行业劳动者与平台在空间上呈现出分离的状态,属于一种远程合作模式。平台企业向劳动者实时提供其实时所在对应区域内的派单情况,劳动者根据自身的需求安排自身的工作,工作地点更加灵活。

二、零工经济下外卖行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人力资源模式难以适用

零工经济所实现的人力资源共享是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所无法达到的。面对零工经济下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巨大变革与创新,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用工数据化、时间弹性化与合作远程化等零工经济下特有的用人特征使得平台企业无法对于劳动者进行有效的监控,劳动者缺乏对于组织的忠诚度与归属感,因此企业所具有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较传统企业来说大打折扣。

(二)劳动关系界定不清

在传统的劳动关系理论中,均将雇员在雇主的指挥下从事劳动作为劳动关系认定的核心标志,并以劳动合同的方式进行认定。但外卖行业劳动者的劳动关系界定充满复杂,骑手注册程序的简单便捷带来的是劳动关系的界定不清。在外卖行业中,劳动者与平台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是通过每次的接单任务得以实现,平台更多的是作为信息中介的角色存在。这种合作关系并不具有持续性,在每次合作之间具有一定的间歇,双方中间是一种期限不固定的、按次提供劳务的关系。

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企业与劳动者并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大多签订的只是用户协议或配送员协议,同时也并没有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在这种劳动管理中,一旦劳动者遭遇交通事故,与之而来的相关劳动争议与诉讼成本,将大大增加平台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一旦该事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发酵传播,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平台的良好形象。

(三)劳动权益的保障难以实现

外卖行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广泛受到社会的关注,在零工经济下,劳动者享有自由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本应享有的劳动保障,比如加班费、带薪休假和最低工资保障等。

一方面,平台企业与骑手很少签订劳动合同,很少有用工平台为外卖骑手提供五险一金与带薪休假等福利待遇。另一方面,零工经济的用工模式和传统雇佣大相径庭,相关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修改却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因此,政府难以对零工现象进行有效的监管。长此以往,平台企业为了减少经营成本,外卖行业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相关的保障,劳动者的流失率将会大幅度的提升,平台企业也会现入管理的困境。

(四)平台监管过于苛刻

在零工经济中,计件工资制是发放薪酬的重要依据,骑手们为了多接单多赚钱,往往夜以继日的工作。在平台配送机制下,骑手在配送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在平台的严格监视下,一旦偏离路线或是延迟配送,平台将对他们处以罚款等惩罚。为了在期限内完成配送服务,骑手们往往边骑快车查看配送路线与配送时间,同时为了获得更多收入,骑手们往往在上一单配送的过程中抢下一单,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外卖平台监管机制的初心不仅是为了规范骑手的行为,更是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但这种过于严苛的机制对于外卖行业劳动者来说带来的只是巨大的工作压力,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劳动者的服务质量,平台企业也将会失去劳动者的支持。

(五)平台准入门槛较低

对于外卖平台来说,所需要的劳动者的能力要求相对较低,往往需要的只是会骑车会上网接单的人员,因此相关的审查并不严格,人们往往只需要简单的注册申请与审查即可通过申请。外卖行业归根到底属于服务业,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外卖行业的初心与使命,而准入门槛低导致外卖行业从业者质量参差不齐。近年来,外卖员偷吃外卖的情况屡禁不止,外卖员为多送外卖不惜违法闯红灯、逆行等,外卖行业从业者质量的参差不齐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客户的体验。

三、零工经济下外卖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一)设置绩效奖励制度

人员流失率高是外卖平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正面临的巨大的挑战,如何吸引并保留人才是当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外卖行业劳动者在其用工模式下,对于组织的归属感往往较位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心较低,人员流动非常大。要设置外卖行业的绩效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能力,在计件工资制以外,合理增加一些奖励措施,激励员工发挥自身的价值同时也为企业创造利润,持续吸引并保留人才。

(二)明确劳动关系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之下,零工经济必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对于零工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来说,归根到底是由于零工经济下的劳动关系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零工经济下的用工模式不似传统的用工模式一般成熟,作为新兴出现的事物,人力资源部门要根据具体的个案情况分析具体的劳动关系,积极的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三)完善相關法律法规保障合法权益

外卖平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必须为劳动者争取合法权益,才能使得劳动者持续为企业工作。政府也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需要由法律强制保障的基本内容做出必要规定。

对于外卖平台企业来说,平台企业需要积极承担法律责任与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将会大大减少劳动纠纷与诉讼事件的发生,减少诉讼成本,维护企业形象。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于行业的规范与监督,通过建立投诉建议机制,为广大的外卖行业从业者提供一个发声的机会和通道,要深入考察平台的准入机制与劳动合同,坚决打击劳动合同中存在的恶意欺骗等行为,使相关平台更加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让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四)设立人性化的平台机制

相对于传统的企业来说,外卖平台的管理方式比较粗放,提高外卖骑手工作效率的方法通常是简单的超时罚款或差评罚款。这种缺乏人性关怀的制度不得不使外卖行业劳动者们与时间赛跑。设置更加人性化的平台机制,规定更加宽裕合理的送餐时间,或者为顾客提供不同配送时长不同收费标准的配送服务,并且可以将选择较短配送时长的顾客支付的额外费用用于激励遵守交通规则的外卖骑手,实现平台的良性向上发展。

(五)提高准入门槛,提供培训服务

企业应当设立一定的准入标准,并根据申请人所提交的相关材料考虑是否允许他们注册成为平台的劳动者,必要时也可以安排适当的面试对于申请人进行基本能力的评估,这样可以将外卖行业劳动者的素质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改简单的单向平台监管为双向的与外卖劳动者的沟通、交流,通过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外卖行业劳动者的归属感。同时,企业也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培训培训服务,使外卖行业的劳动者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提升个人竞争力,使劳动者在劳动的过程中体验工作的获得感与满足感。除此之外,为了减少外卖行业劳动者的流失率,企业应当针对外卖行业劳动者提供晋升路径,提供发展机会,满足劳动者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零工经济下新的用工模式的出现和发展给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它在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它要求着我国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认定与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这将不仅帮助企业实现良好的持续发展,也将助力零工经济获得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家宝,崔晓萱.零工经济模式下人力资源的特点、挑战和策略[J].管理现代化,2018,38(04):101-103.

[2]王琦.城镇化中散工就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失与完善[J].学术界,2015(11):224.

[3]涂永前,王倩云.零工经济崛起与零工劳动者权益保护——来自美国《加州零工经济法》的启示[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0,34(05):87-99.

[4]王家宝,崔晓萱.零工经济模式下人力资源的特点、挑战和策略[J].管理现代化,2018,38(04):101-103.

[5]郑祁,杨伟国.零工经济的研究视角——基于西方经典文献的述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9,36(01):129-137.

[6]班小辉.“零工经济”下任务化用工的劳动法规制[J].法学评论,2019,37(03):106-118.

作者:朱谈莞

奖励制度下的经济法论文 篇3:

我国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实证分析

摘 要: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价值链条不断变化,产业集群在经济全球化和产品区域化趋势的推动下,已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国外著名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产业集群有很大的示范作用,为此有必要分析我国产业集群的具体情况,借鉴国外成功集群经验,进行路径创新,使我国产业集群嵌入国际价值链,参与国际竞争。

关 键 词:产业集群;国际化;创新;发展

收稿日期:2011-04-20

作者简介:张妙仙(1983—),女,江西吉安人,南京财经大学国际法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法学;林道海(1967—),男,浙江平原人,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法律基础学系主任,研究方向为法理学和经济法学。

项目基金:本文系江苏省2011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江苏推动创新国际化的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措施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3001。

随着经济、技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化对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日渐加深。产业集群已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西方发达国家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我国企业在全球生产活动进行大量的分离和再构的背景下,地方产业集群如何进行创新,如何选择合理的路径来推进地区经济走向国际化就成为必然选择。我们有必要拓展区域的地理范围,以全球化竞争与合作为背景,探讨我国产业集群如何参与国际化,实现升级转型。

一、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

(一)国际发达产业集群的路径与经验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产业集群不仅是产业成长过程中的历史现象,而且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为了抢占国际竞争力的制高点,各国、各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不断完善和发展本国的国家产业体系,以图继续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航向。产业集群政策正在替代传统的产业政策,成为各国经济政策的新方向,也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机构所推崇。集群政策强调通过公共政策塑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以促进产业整合和空间集聚,既顺应了国际竞争态势,又体现了现代政府公共服务职责。

以色列信息产业集群、英国剑桥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法国科索亚科技产业集群和印度班加罗尔信息产业集群等作为国际知名的高科技产业集群,近年来成长迅猛,成就斐然。作为当代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产业集群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极其发达。美国绝大多数州都有一个或多个产业集群。在美国加州,随着美国新经济的诞生和迅猛发展,迅速形成了四大集群产业经济区,即以航空制造、娱乐和电子通讯业为主的南加州经济区;以软件、多媒体和互联网服务业为主的旧金山海湾经济区;以高产农业为主的中央流域经济区;以高科技制造、计算机服务业为主的萨克拉门托经济区。这四大经济区特色鲜明,自成体系,具有极强的产业竞争能力,有的集群产业已成为世界瞩目的发展典范,如南加州的航空制造业、海湾经济区圣塔克拉拉的硅谷软件业、中央流域的葡萄酒制造业等。[1](p217)许多集群带动了相关产业的集群,加利福利尼酒业集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国外经验看,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对本国产业集群进行了大力扶持,以促进集群品牌的提升。美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就在促进美国的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做法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⒈政府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国外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看,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创造与提升,直接与国外竞争对手较劲的是企业,而不是政府。但是政府能为企业打造周边环境,成功的政府政策,是创造企业能从中获得竞争优势的环境,而不是直接介入竞争过程。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注重为科技成果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比如通过立法、体制导向,切实推进和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关注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架起已经转化的技术成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沟通政府与创新主体的有效联系,有针对性地提供产业发展援助。美国加州就成立了“加州经济战略小组”,专门负责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政府和公共部门提供的援助主要包括调整经济政策、提供经济分析数据,并实施经济发展激励机制。另外,政府在公共体系方面所做的工作也是非常广泛的。如明确要求教育系统开展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培训活动;通过立法途径增加对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以完善集群产业发展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2]

⒉加大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鉴于产业集群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各国政府在出台各种扶持政策的同时,也直接加大投资力度,以促进产业集群更快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全新的产业组织形态,以资本运行的传统经济运行方式难以满足其顺利发展,银行间接融资与证券市场直接融资都无法保障其快速成长。国外成功产业集群的前期投资为潜在的创业者提供了有效的支持,风险投资改变了产业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创新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壮大,是一种适合高技术、高风险企业的融资方式。风险投资是硅谷成长的发动机,它聚集了数千家风险投资公司。从某种意义上说,硅谷是由风险资本缔造的。完善的投资退出机制特别是高科技企业上市机制,减少了投资者的后顾之忧。

⒊发挥高校智力库作用,强化学研产创新联盟。美国大学与企业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美国政府关系委员会认为,关于美国大学从专利、技术转让获取利益,只有在技术有着清晰的商业用途和广阔的潜在市场时才有可能获得较大的转让费和更高的版税率。[3]大学只有站在和企业平等的市场位置上,有理性的市场思维,成为“经济人”角色,与企业的合作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可能进一步深入发展,才可能为国家和社会带来更大的价值。据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9个国家(地区)226个科技园区的统计,依托理工科大学和科研机构创建的科技园区占其总数的86.36%。如硅谷是在斯坦福大学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据统计,硅谷内60%-70%的科技园区是斯坦福大学的老师与学生创办的。几乎是与硅谷同时发展起来的128公路高技术产业带,则是依靠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4](p50)

(二)我国产业集群国际化状况及经验

⒈我国产业集群国际化总体情况。在过去几十年里,在市场力量和政府政策的作用下,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趋势明显,并逐步嵌入国际市场,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被称为“中国经济第三次浪潮的发动机”。[5](p16)我国的集群企业主要通过资源共享协同、技术战略互补协同和合作创新协同等模式,发挥集群赋予的创新优势。[6](p132)我国在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山东等很多省份都有发育程度不同的产业集群,其中以浙江省、广东省和江苏省最为集中,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程度也较高,而北京和上海是两个典型的都市代表。广东主要是外向型的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浙江主要依靠本地企业家带动全区域发展产业集群,北京则主要依托国家科技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中关村IT产业集群。

从区域分布看,产业集群国际化程度严重失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的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这些地方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好,资源丰富,而且政策优惠,为承接国际产业集群转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能大大降低企业成本,其辐射效应又使同类相关配套企业更大规模地聚集,从而推动国际产业向这些地区进一步转移,产业集群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从产业集群的结构看,以传统产业、低附加值生产活动为主。产业集群集中分布在第二产业,特别是轻工制造业,如江浙地区的化纤纺织行业,且大多集群的产品为最终消费品,主要依靠劳动力低廉优势。在重工业领域,只有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特征较为明显,像长春汽车产业集群,但数量很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几个高新科技园,数量也有限。少数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从国际化程度看,现有的产业集群总体水平偏低且区域间严重不平衡。我国产业集群主要是外向型加工出口,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外围低端。

⒉我国典型的产业集群及其成功经验。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代表有北京中关村和上海张江高科。中关村主要依托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强大科技设施,创新型企业参与到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发中来,实现产学研结合,同时有行业协会、产业技术联盟为代表的新经济组织丰富的专业服务资源,使中关村形成了我国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结构最完善的区域创新产业集群,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协同创新的转变,形成了中关村软件园、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等多个产业特色明显、集聚效应突出、创新活跃的国家级专业园和产业基地。中关村拥有以联想、方正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自1992年成立以来,园区内的生物医药创新链和集成电路产业链享誉世界。园区电子信息和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优势不断凸显,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实力进一步加强,为园区内新兴主导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科技创新方面,建有国家火炬创业园、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张江园区内专利数量快速增加,含金量高的发明专利增长尤为迅速。基于全球视野的创新资源丰富,园区内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外资企业实力强劲,国际化程度高。目前的张江正向着世界级高科技园区的目标阔步前进。

中关村与张江高科的形成和发展带有显著的政府主导、政策推动和招商引资特征。上海市政府在1999年“聚焦张江”战略为张江科技园的飞跃产生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另外,税收、投资、土地等优惠政策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供了低成本的强大动力。高新技术产业是高新产业集群的主体与灵魂,北京、上海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都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突出体现在都把挖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资源潜力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都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都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发展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培养及吸引各类创新人才,开展科技风险投资服务,使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完善,京沪同时被公认是我国发展高新科技的两大板块。

(三)以江苏为例的地方产业集群国际化路径与做法

产业集群,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江苏经济新型工业化和接受国际先进制造业转移的有效方式,它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业水平,增加社会福利。从全国范围来说,江苏省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行业分布也相当广泛。从总量上看,仅次于浙江与广东。从质量上看,江苏省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专业化配套程度较高、在国内甚至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占有率的产业集群,如无锡电子产业集群、昆山精密机械产业集群等。但是各地区差异较大,苏南地区产业集群数量、质量均比苏北好。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跨国公司进入我国,苏南许多企业加强了与国际跨国公司的分工合作,进入了全球分工协作体系,使苏南部分产业集群有了全球化的特征。尽管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苏南地区进出口总额依然达到3502.4亿美元,占全省的89%。其中出口额为2086亿美元,进口为1416.4亿美元。[7](p2)苏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相对落后。投资类、消费类、基础类电子产品协调发展,日趋优化,产业结构趋渐合理,配套协作能力增强。随着摩托罗拉、飞利浦、宏基等企业把研发机构等科研基地转移到江苏省,许多中小企业自觉接受外资企业的辐射,不断提高产品协作水平,已经和正在成为跨国公司元器件、零部件的供应商、加工商。在常州、无锡、南通等地,注重传统特色行业的发展,江苏的产业集群“县域经济”与“板块经济”特征尤为明显。

二、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产业集群虽然发展迅速,但处于成熟阶段的典型产业集群还很少,现行的产业集群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受地域与行政限制严重,产业集群内外部均发展失衡

从外部看,我国产业集群大多受行政区划的限制,规格扩大与水平提高都受到很大制约。从全国来说,产业集群集中在东南沿海,广大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没得到充分发育。在江苏,苏南、苏中与苏北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很多产业集群多以园区、镇为单位,覆盖的地域范围较小,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力弱。从内部看,集群中介服务业发展很不充分。中介服务是产业集群成长壮大的催化剂和资源流动的润滑剂,在原料组织、产品销售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助跑器。政府部门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内部信息网自我封闭、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缺乏政府、行业、企业间网络交流平台,大量的政府信息、经济信息、市场信息和产品数据不能为企业服务,造成信息流通渠道不畅。江苏省产业集群中的中介服务发育不完全,阻碍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产业集群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高新技术含量低

从产业分布上看,主要偏重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密集型行业,典型的有代加工出口行业,低技术含量的服装业等,生产活动主要集中于传统行业,大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其发展的依托条件主要是着眼于国内低廉的要素价格、广阔市场、优惠的政策等静态优势。由于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末端,我国的产业集群更受上游企业与国际环境的影响,甚至出现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设备或技术没有一项是国产的现象,成为外国公司的协作厂。在国内土地、人力低廉资源成本上涨的时候,低要素成本带来的竞争优势难以为继。

(三)产业集群内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硬轻软”,缺乏专业人才。传统的产业集群普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特色镇企业大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仿制、贴牌活动居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企业积极参与的跨国合作,多数高新技术性创新多属跨国公司所有,创新能力不强,在取得的专利中具有原创性的发明比例偏小,尚未成为技术持有型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也不足,目前中国产业集群内绝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低于3%的基本要求,相当一部分企业甚至还不足1%。[8](p331)另外,企业非常重视短期利益,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什么都做,过度投资,龙头企业的带动力不强,造成集群内部无序竞争,严重阻碍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与策略

(一)政府从全球化视角制定科学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以江苏为例,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资源差异明显,政府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目标定位应当有高低层次,区别对待。如苏南地区产业集群已有较好的基础,因而应以实现国际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发展高端制造业,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美国《财富》杂志资料显示,全球90%以上的跨国公司计划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9](p254)江苏应利用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大好时机,将无锡、苏州的优势资源加以整合,实现世界500强在江苏聚集,开成一个世界尖端的产业集群。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围绕特色产业,强化专业市场功能。我们有必要借鉴国际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立法的成功经验,制定和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的经济政策、税收政策,实施诸如生态创新的专业保护制度、资源回收奖励制度、垃圾收费制度和可归还的保证金制度等。[10](p157)同时,政府要成立专业的产业协调监督和服务机构,引导集群企业走低碳的绿色经济道路,对违法企业严处。服务机构要加强对国内外产业发展形势进行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并及时向集群企业传达信息。

(二)提高招商引资的层次,走可持续的生态发展之路

政府调整引资政策,努力形成自己的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变引资为选资。招商选资要有明确的产业定位,注意产业的关联性,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十二五”期间,政府在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中,要以低碳经济发展为目标,对招商选资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淘汰落后产能,从源头上杜绝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在实行“引进来”的同时,鼓励企业率先“走出去”。在海外办企业,全球购买资源,丰富境外投资的手段与模式,从原来简单的在外设厂发展成海外兼并收购、股权置换等国际通行的跨国投资方式。江苏省政府应为积极“走出去”的企业设立财政专项奖金,实施补贴。

(三)转变参与的国际化方式,积极发展集群内服务产业

再以江苏为例。江苏制造业较发达,“无锡制造”曾以强大的优势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但从总体上来说,江苏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还处于低端,江苏应加大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力度,利用江苏教育大省的文化优势,实现由国际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的攀升。服务外包是国际分工的新趋势,是一种全新的“智力出口”,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无污染、低耗能、少投入、高效益。[11](p233)江苏要积极把握当前国际服务外包迅速扩张的机遇,大力鼓励发展服务外包行业。世界上最成功的产业集群都围绕着产业网络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其中包括商业服务机构、管理咨询、会计、法律、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和创业服务机构等。这些机构形成了创新网络发展所需的社会协作群网络,促进了集群区域文化的形成,增进了各集群企业的信息交流,加速了区域创新,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凝聚力。在产业集群内建设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不在于将园区打造为现代商务区,不是急功近利地为了追求短期的商业利益,而是为区域内高新科技产业集群的孕育、成长创造优越的外部环境。

(四)加大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规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的区域集聚具有特别强的依赖性。我国地方产业集群要走向国际化,创新是快速并持续打入国际市场的途径,完全依赖跨国公司的技术与科学对一个地区来说是极为危险的。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多元的,但主体要尽量转移到本区域内的企业。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先进产业集群的经验,加强各类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开发投入比重和申报专利比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市场竞争的第一要素。各省市均应发挥教育和人才优势,并积极从海外引进先进的研发和管理人员,储备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库。政府要利用利益驱动和公平竞争,制定人才激励机制,发挥高级人才的带动作用。鼓励企业积极与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科技协作关系,通过项目合作、技术、人才引进形式进行联合,有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职业培训,从文化角度促进企业家精神的形成。集群企业内通过相互合作,技术创新条件要优于单个企业,也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挑战。政府必须从法律、政策和行业自律等不同方面规范市场环境,有效保护知识产权,鼓励积极创新。

(五)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区域集群和企业双重品牌

充分利用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重点引进和培育关联度大的大企业、大集团,促进一批综合效益好、对集群区域经济带动性强的大型产业项目落地,引导企业朝产业链上游延伸,带动配套项目,拓展产业集群的空间,支持龙头企业形成。品牌是产业集群价值的外在表现,也是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积极倡导各产业集群联合协作。各区域要发扬“一地一品”的传统,发展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区域品牌。政府通过外出考察和引进专业机构培训等方式,推动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另外,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要制定名优品牌奖励措施,鼓励和扶持企业争创品牌活动。鼓励企业通过合法途径,利用现代媒体和技术进行品牌营销。在产业集群影响下,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息息相关。产业集群由于地理位置上接近,产业链条完整,产业领域相对集中,企业数量较多,集群内存在激烈竞争及合作等特性,而具有强大的区域经济竞争力。龙头企业是集群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先锋,但集群内的绝大部分主体是中小企业,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是形成区域产业集群的前提。中小企业灵活多变,接近市场,适应力强,关键在于集群内总体产业布局要合理,“育大扶幼”,发挥集群的最大优势。因此,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要共同发展,以推动产业集群升级。

(六)培育集群内企业的本土植根性,将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

我国在产业集群国际化的进程中,由跨国资本催生的产业集群与所在地企业与社会关联度较低,大量进口原材料经过廉价劳动力加工后,又大批出口成品。这对我国产业集群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一方面,企业很难从跨国公司学到核心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无法真正优化自身的产品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生产活动脱离本地网络,当面临新的低成本区域竞争时,产业活动会随着资本的转移而转移,这不光造成当地产业的空白化,而且也会浪费集群区域之前为这些产业活动投入的基础建设。各省市产业集群要走向国际化,就必须要注重企业根植性和本土化战略。[12](p131)首先,政府要重视培育集群的根植性,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引导外资企业转变投资行为,将“要素驱动型”转变成“投资驱动型”,注重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持久的经营。政府应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扶持一个已经形成或者正在形成的集群,发展具有本土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并鼓励外资企业雇佣本地的人才。其次,将本土化策略与国际化战略相结合。实现本土企业的国际化和外资企业的本土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两个策略的结合可以集结成强劲的竞争力,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再次,鼓励外商参加本社区各种公共活动,加强本地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密切交流与合作,形成外资企业赖于生存的人脉网络优势。同时,地方企业要注意学习和总结外资企业的技术和经验,要加强与国外直接投资企业进行广泛的关联产品及服务的合作,加快跨国公司技术的本地转化,实现本土化经营。

【参考文献】

[1]刘世锦.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2007—2008)[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2]钱东平.产业集群与江苏区域经济竞争力——美国加州产业集群模式的借鉴[J].现代经济探讨,2004,(06):34.

[3]赵广华,任登魁.产业集群品牌提升的机理与路径[M].科学出版社,2009.

[4]滕堂伟,曾刚等.集群创新与高新技术转型[M].科学出版社,2009.

[5][6]张明龙等.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7]徐从才.江苏产业发展报告2009[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8]魏后凯等.中国产业集聚与集群发展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9]周曙东,张伟新,朱德明等.江苏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0]郑健壮.产业集群、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2009.

[11] 孙志军,宋林飞.科学发展在江苏[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2]丘海雄.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竞争力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徐 虹)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China

Zhang Miaoxian,Lin Daohai

Abstract:As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its value chain is changing,and becaus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ization,industrial clusters have become the leading form of the world's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amous industrial clusters in other countries gives us great inspiration.Therefore,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clusters,analyze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our industrial clusters,choose correct path of innovation,and make our industrial clusters embedded in International value chain,so they can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Key words:industrial clusters;internationalization;innovation;development path

作者:张妙仙 林道海

上一篇:高校教育中计算机教育论文下一篇: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