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学时电工技术教学改革论文

2022-04-29

摘要:电类专业对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较高,然而,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却存在着生源变化、内容更新少和课时不足等几方面的问题。本文針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等几方面介绍了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及取得的良好效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少学时电工技术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少学时电工技术教学改革论文 篇1:

关于《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讨

【摘 要】本文针对《电工技术》课程学时少、教学内容多,学员感觉难学的实际情况,对《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方法和途径,对该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启发式;思维能力

引言

在大学中,《电工技术》课程主要是面向与电相关专业的学员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电工技术》课程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电工技术》课程是学员今后学习模电和数电的基础。熟练掌握电路的相关知识和应用技术对以后的学习和毕业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模式和手段也变的越来越多,对教学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加强对学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电工技术》课程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大学应该从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1-2]。

一、要重视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电工技术》课程的特点是:理论知识比《电路》课程较浅,电器电机相关知识比较多。理论部分内容比较枯燥难懂。这就需要该课程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在课堂授课上,教员可以在教学安排上设置讨论模块,让学员分组来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路,通过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教员每一周应该安排固定时间给学员答疑,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3-4]。在学习电器电机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教学实物、教学视频辅助教学,使学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所学电气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因此,教学模式创新的目的是让学员形成创新型的思维模式。在教学计划的学时内,应该给学员更多的时间去讨论、交流心得、实验。鼓励学员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身的学习能力。

二、教员要努力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学内容

《电工技术》这门课程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一个教员要讲个四、五遍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员要讲好《电工技术》这门课,就必须对课程的内容下功夫钻研,要做到对内容融会贯通。对课程内容的每一部分都不能有半点模糊;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员要突出重点,条理清晰,不能仅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限,还要扩大知识面,把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前沿知识讲授给学员。俗话说“给学员一杯水,教员要有一桶水”。教员自身一定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否则不能教好学员[5-6]。有的学员会问出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教员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将无法应对学员的问题。教员在教学之余还要做一定的科研工作,将理论知识与科研工作很好地联合起来,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教员在钻研教学内容时,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向学员推荐一些参考书,使他们学习这门课程更加轻松[7-8]。

三、作业环节的研究与实践

《电工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同样重要。其中,习题练习是学习电工技术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通过做习题可以加深学员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学员喜歡准备习题解答,这样会使学员养成抄答案的不良习惯,不能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这一现象,教员要及时制止加强教育。教员要在课堂上详细讲解典型例题,要讲透、讲深。教员要让学员做容易出现学习漏洞的习题,通过练习发现学员存在的概念上的错误,让学员及时纠正。要求学员尽量用数学式子来解题,培养自己的数学素养,解题思路要明确和清晰[9-10]。教员要鼓励学员用多种方法来解题,这样既可以锻炼学员的思维能力和潜能,也可以使学员发现解题方法之间的不同,哪一种解题方法更加简便。

四、结论

通过对《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使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员创新能力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总之,只有不断地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高质量地完成《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冯广森,郭华,平林瑞.电工技术实验教学新体系浅议[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5):19-21.

[2]卢冬梅.电工技术实验误差的定性与定量分析[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27-30.

[3]缪骏骅.谈电工技术课的教与学[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2(06):12-14.

[4]任振辉,李静雅,高亮,索雪松.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03):22-24.

[5]高嵘华.如何改进《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方法[J].职教论坛,2004(26):30-32.

[6]赵承荻,首珩.职业教育教材改革的启迪与思索——剖析引进版美国职教教材《电工技术》[J].职教论坛,2004(09):31-33.

[7]黄平.电工技术课的分层教学[J].知识窗,2011(05):30-32.

[8]周莉.论电工技术模块化教学趋势[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10-12.

[9]肖征碧.关于《电工技术》教学改革的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00(12):17-20.

[10]丁西明,段汉根.电工技术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06):23-25.

作者:刘陵顺 毕涛 刘迪 杨莉莉

少学时电工技术教学改革论文 篇2:

高职电类专业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电类专业对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较高,然而,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却存在着生源变化、内容更新少和课时不足等几方面的问题。本文針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等几方面介绍了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及取得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课 题:本文系基金项目: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2015ybxm05,2015zdxm06)、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2015sxzx05)研究成果。

电工技术是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的职业基础课,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触的第一门电学课程,是连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纽带。该课程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所需的电工技术知识和技能,是整个专业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课程教学的现状

1.生源发生变化

近几年笔者学院生源发生巨大的变化,有自主招生和统招两类生源。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基础薄弱,理解分析能力不强,计算能力较差,学习不主动。但是学生也有明显的优点,表现活跃,精力充沛,喜欢动手操作,对新事物感兴趣。面对生源和学生学习特点的变化,在教学上如果还沿用原来的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效果都不好,需要对电工技术进行课程改革,重新编排课程内容,课程教学的组织应采用更适合现阶段高职学生的学习形式。

2.内容更新少

电工技术是一门理论比较成熟的基础课程,理论内容更新变化少,缺少新鲜事物的刺激,学生学习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这个时候就要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下工夫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爱上电工技术课程的学习,教和学之间如何来平衡,成为了电工技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3.课时不足

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学生只有两年半的时间完成学校课程的学习。由于电工技术教学受到了学时不足的影响,教学内容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覆盖,要根据学院电类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每个专业必备的电工知识点和技能点,做到“必需、够用”即可,来减少学时与教学内容的不平衡。

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面对课程教学在上述三个方面出现的问题,笔者学院电工技术教学团队的教师积极探索,寻找现阶段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从生源结构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分层教学,避免教学上的“一锅烩”,并且开放实验室,给有能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学习资源。面对课程教学课时缩减的现实情况,教学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找出电类专业所必需的内容,突出课程教学重点。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推翻以往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形式,取而代之以典型工作任务驱动教学,以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三、课程改革的实施

1.教学内容的确定

根据电类专业培养方案和电工技术课程标准,按照“必需、够用”原则,整合、优化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师探讨该课程在后续专业课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电工技术课程学习中哪些内容可以简化、哪些内容必须保留,突出学习的重点,注重和专业学习的结合,设置相应的教学技能点和知识点。

以发电专业为例,该专业对电工技术教学要求比较高,如何选择电工技术必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就成为首要问题。通过对培养方案和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的分析,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分为四大项目,每个大项目下又采用学习型的工作任务完成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要求。根据电工技术与后续课程学习的联系,以及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电工技术课程各项目学时的分配以及教学的重点。各项目的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从表格不难看出,直流电路这一项目主要是对电路的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的学习,学会使用各种电测仪表,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的能力等。交流电路部分是该专业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及工作实践联系最紧密的部分,譬如谐振现象、功率因数提高的方法等内容就是以典型的实际工作任务引出,阐述了理论内容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所以在交流电路部分学时分配最多,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2.教材的选择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笔者学校电工教学团队联合企业专家在12年编写了基于项目教学的《电工技术基础》教材,辅助学生学习该课程,该教材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电力技术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打破传统的编排,以适应现阶段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3.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可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在教室、实验室或者实训室进行。学习中必备的电工知识可以从一个个我们生活中常见现象引出,可采用动画、实物和技能操作等方式实现教学过程,注重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一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老师主导课堂,一堂课下来都是老师在讲授,学生到底学没学会,学到了多少,都不太容易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爱学了,教学目标达不到,学习效果很差。面对这一现实情况,教学的主体就要转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就要发生变化。譬如,在学习基尔霍夫定律这一内容时,采用先发布任务资讯,然后制订学习计划,再实施任务,最后总结评价。学习组织过程如表2。

二是教学活动要和电力生产相联系。以供用电技术专业为例,在学习功率因数提高的方法这一知识点时,教师提前发布问题,让学生自己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学习日光灯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与电力生产的联系等,突出教学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三是教学时间不拘泥于课堂时间,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同步进行。笔者建设了电工技术课程资源库,有试题、课件等可以帮助学生课后自学;针对学生学习中不容易理解或容易出错的内容,可以制作动画、微课,录制视频,学生可以随时下载学习;建立了QQ群和微信群等,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教学方法的转变

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教学方法也要适应这一变化,采用了小组讨论法、现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行动导向法等。譬如采用角色扮演分,适应以后企业的工作环境,学生都是“员工”,教师变为“顾问”,指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这样角色的转换,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5.分层次教学

由于学生的录取方式不同,学生的基础差别较大。通过对笔者学院近两年发电专业学生成绩分析,把不同招生来源的学生混班授课,发现会有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有学生却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分层次教学,在满足专业培养的情况下,教学进度和难度有所区别,以适应学生的学情。

6.课程评价方法的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要改变,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才能更好地指导课程改革,适应职业教育的变化。课程的评价方式是由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来确定,学生通过对每个学习项目、任务进行的总结、答辩、试卷考试等获得最后的总成绩。这种评价方式老师的工作量比以往要增加,但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明显改善。

7.教学条件的支撑

笔者学院现有电工实验、实训室4个,其中大多数实验实训设备是近几年更新和扩建的。目前电工实验、实训室满足一个班实验实训要求,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和电工技术的发展方向,拟建基于虚实结合的电工实验室。

四、小结

在电工技术教学改革中,通过整合学科知识点,突破了传统的编排方式,采用更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形式。改变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从近两年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学生的基础扎实,进入企业角色较快,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黄凤玲.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S1).

[2]刘芸,陆洪毅,王学慧.浅谈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J].大學教育,2015(1).

[3]何革资.高职生厌学现象、原因及对策[J].职大学报,2008(1).

[4]杨继昌.改革考试模式促进学风建设[J].高教论坛,2007(6).

(作者单位: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陈晶 周斌 杨春玲

少学时电工技术教学改革论文 篇3:

飞行学员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从飞行学员电工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其专业特点,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科研促进课堂教学等方面,对如何提高飞行学员电工技术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研究与探讨,以期达到提高飞行学员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切实达到贴近部队、贴近装备的要求。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电工技术课程是飞行学员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军队信息化建设和培养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所需人才的技术基础。该课程使学员掌握电路、电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员提出、分析、计算和解决电工技术问题的能力,使学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员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工作奠定基础。通常,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方法采用以填鸭式、一堂灌[1]的课堂讲授为主,讨论和习题讲评为辅的教学模式,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尽量采用案例式、研讨式和类比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从飞行学员的实际授课情况来看,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如何提高飞行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电工技术课程的授课质量是非常迫切的问题。下面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科研促进课堂教学等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飞行学员电工技术课程的授课质量进行研究,以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2]

一、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专用性,更加注重实用性。教材是学员学习的窗口,教材的难易程度、内容结构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编写飞行学员专用电工技术教材的过程中,增加了针对性。针对飞行学员的专业特点,对飞行学员教材内容进行改革,在教材中引入知识实例和前沿知识,适当增加课外知识阅读,在增加学员学习的兴趣的同时丰富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RC和RL电路部分知识点中,引入照相机闪光灯工作原理和飞机点火线圈的工作原理等实际的动态电路应用问题;三相交流电路知识点中,将三相交流电源的讲授以航空电源115V/400Hz内容为主,采用中频电源与工频电源相结合的方式,并引入现代飞机波音787和F35等飞机电源系统知识点;航空交直流电机知识点也是侧重于以航空交直流电机为例进行讲授,将现代飞机中的相关内容的发展趋势以拓展阅读的形式出现,同时引入航空永磁同步电机在航空中的应用及现代战斗机的相关知识,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引入了装备中的相关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法改革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电工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员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造成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从而很难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其结果是部分学员出工不出力,每堂课下来什么也没有学到,一片茫然。要想提高飞行学员电工技术课程的课堂授课质量,必须要抛弃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1.将项目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教学,提高学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2]是职业教育中采用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达到教与学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对项目教学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项目教学法引入飞行学员的课堂教学,结合其他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用来提升飞行学员的课堂授课质量。

(1)项目教学法及实施办法。项目教学法是以学员自主探索为基础,将项目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引入飞行学员的电工技术课堂教学,有助于促进学员主动积极发展的教学方法。授课过程中教员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员,在教员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工作方式,由学员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如下:1)明确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员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小组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2)制订计划。由学员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实现该项目的过程,并得到教员的认可。3)实施计划。学员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实施步骤进行。4)评价总结。评价总结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学员完成项目后,一定要及时交流和讨论,对学员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

(2)项目教学法应用举例。下面,以直流电路中的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明确任务并划分小组,将36名学员分成6组,每组给两个电路图,并明确任务是列写基尔霍夫电流方程和电压方程,以及电路分析;第二,制订项目工作计划,该过程由各小组的学员共同协商制订,主要掌握以下内容:支路、节点、回路和网孔的概念,KCL和KVL方程的列写方法及步骤,KCL和KVL定律的推广应用;第三,具体实施由组长带领各小组成员按照预先制订的计划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还可以利用Multisim10软件进行仿真,对分析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第四,讲评环节,该过程教员要组织学员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同时完成知识归纳与错误纠正。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交流讨论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这期间有助于培养飞行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培养了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针对不同的内容引入相应的方法,[4]努力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常,电工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员讲授为主,学员只需要做好听和记的工作,造成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事实证明,要想提高飞行学员电工技术课程的课堂授课质量,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机械的教法单一的教学模式,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5]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用来增强学员的兴趣,以提高课堂授课质量。在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常用到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启发式教学法、类比式教学法、提问式和互动式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是教好电工技术课程的关键。

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通过采用提问式和互动式教学法可以调动学员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式教学方法和类比法等也会起到同样的效果。针对实际授课内容,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教学,以及采用类比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做到这些需要教员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教员要用自己的学识、智慧和创新能力,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其次,教员要在课前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立足基础,重点讲授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合理使用视频和动画技术,将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精心组织每次课中需要提出的问题,发扬教员与学员双向互动的效应,培养学员勇于探索的精神;最后要注重总结归纳环节。比如,在讲解电阻串并联的内容时,引入汽车后窗玻璃的构造和作用问题;在电源和电阻串联的实际电路时,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让学员明白晚上灯会变暗的原因;在讲解RC和RL电路部分时,可以运用类比法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知识点灵活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及相关知识的引入,用来增强学员的兴趣,以提高课堂授课质量。同时,在教学手段上,应充分多媒体教室、校园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学资源,解决学时少与知识更新快、教学内容多的矛盾。

三、装备科研促进教学方面改革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将装备实例及科研中的知识引入到电工技术课堂教学中去,采用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有助于学员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将装备实例及科研知识应用于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将与飞行学员专业相关的且与该课程知识点存在关联的装备实例应用于课堂教学,这样就增加了学员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第二,将装备中部分器件带进课堂,这样就让学员感到学有所用,不再感到学习的知识与装备脱钩,学了也没有用,彻底克服错误观念造成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第三,将科研中学到的科研知识和工程经验引入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增强学员的兴趣感,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

飞行学员存在学习基础差异大、文理科学员共存的现象,这就造成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很大。如何将科研装备和科研中的知识等准确切入到电工技术课堂教学中去,给学员带来新鲜感和冲击感,是一门很好的学问。下面通过几个应用实例进行说明:

第一,电路基本元件知识点。该部分内容可以将装备中常用元器件带入课堂,让学员首先从了解实物入手进行学习。讲授电阻部分知识时,可以根据科研经验教会学员正确读取色环电阻的方法,具体采用办法为编制顺口溜:“棕1红2橙是3,4黄5绿6是蓝,7紫8灰9是白,黑是0”,然后就可以根据色环的条数进行正确读取;对电容部分,除了让学员了解电容的分类和相关的知识点外,重点是电解电容正负极的判别,让学员明白实际应用中电解电容正负极反接的危害等。在讲解以上知识时,将国产器件和引进装备中器件的差异进行分别讲解。

第二,电阻的串并联知识点。将某型导弹测试设备的模拟电源信号测试板卡引入课堂教学,该板卡由65个电阻串并联组成,用来模拟导弹工作状态的相关电压信号。通过实例讲授,使学员明白实际电路就是所学知识的应用。只有把专业基础课学好了,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装备和做好设备的维护等工作。

第三,科研知识和工程经验方面。主要是将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常用器件或与该课程相关的工作经验(如器件选型等)传授给学员,特别是利用仿真软件对部分电路仿真验证的方法传授给学员,培养学员的工程意识,提高学员适应部队需要的能力。

四、结束语

本文从飞行学员电工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来看,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以这次教学改革为契机,针对飞行学员电工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提出了改进措施,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科研知识促进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在教学内容上,更加贴近专业实际;教学方法上,更加追求实际课堂教学质量;在科研促进教学方面,积极地将科研中的知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学员的学习的兴趣,力求做到所讲授知识更加贴近部队、贴近装备,从而进一步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风,郝骞.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J].山西科技,

2009,(1):32-33.

[2]陈秋亮.项目教学法在《电工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教育,

2008,(11):81-81.

[3]彭庆军.本科教学中运用的研讨式教学法[J].中国冶金教育,

2009,(3):29-31.

[4]张安富.改革教学方法探索研究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2,

(1):65-67.

[5]宋艳琼.现代教学方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信息简报,2009,(9):1-8.

(责任编辑:王意琴)

作者:张树团?赵国荣?胡春万?王晶

上一篇: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发展论文下一篇:移动设备兴起影响广告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