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教学大纲

2022-06-26

第一篇:电工技术教学大纲

《电工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与动力工程系各专业专升本专业基础课程

《机电基础》课程复习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机械设计基础》复习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1、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及速度分析

(1)掌握:机构、构件、零件的概念,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并应注意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存在时的自由度计算,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绘制简单的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2)理解:平面运动副及其分类、平面机构运动简图、机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和技能 (3)了解:机构引入运动副之后运动所受到的约束、平面机构的组成

2、平面连杆机构

(1)掌握: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和特性(存在曲柄的条件、急回特性、压力角和传动角以及死点位置)、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

(2)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根据连杆给定的三个位置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3)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组成和应用,基本型式和演化。

3、凸轮机构

(1)掌握:设计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图解法,注意设计凸轮机构应注意的问题(基圆半径、压力角和滚动半径) (2)理解: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 (3)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4、间歇运动机构

了解:本章介绍的几种常用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选用

5、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

(1)掌握: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和强度设计计算、螺纹联接的防松原理及主要方法。 (2)理解:螺纹的形成、主要参数、种类和应用。 (3)了解:螺纹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

6、带传动

(1)掌握:掌握普通V带的结构和标准、标记识别及标记方法,掌握带传动的张紧、安装和维护知识

(2)理解: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产生的原因、后果以及可采取的措施 (3)了解:带传动的组成、特点和应用。

7、齿轮传动

(1)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及主要尺寸的计算,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条件和连续传动条件,渐开线齿轮的根切方法、根切现象及最少不发生根切齿数,轮齿的失效形式和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斜齿圆柱齿轮的优缺点、法面参数与端面参数的关系、几何尺寸计算及当量齿数

(2)理解: 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啮合性质

(3)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分类、直齿圆锥齿轮的齿廓曲面、背锥、当量齿数及几何尺寸计算。蜗轮蜗杆传动的特点和类型、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7、轮系

(1)掌握:定轴轮系及传动比的计算、周转轮系及传动比的计算 (2)理解:轮系的功用和分类

(3)了解:普通减速器(类型、结构和润滑)

8、轴和轴毂联接

(1)掌握:轴的结构设计(不但能够正确地设计轴的结构形状,而且还能够指出轴结构设计的错误和不合理地方)及轴的强度计算。 (2)理解:根据工作要求正确地选择轴的材料

(3)了解:轴的功用和分类、轴毂联接(键联接、过盈配合联接)

9、滚动轴承

了解: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特点和应用,滚动轴承类型选择

10、联轴器和离合器

了解:常用联轴器和离合器的主要类型、结构特点、应用范围和选择原则。

二、推荐教材

1、机械设计基础 孙宝钧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械设计基础 刘显贵主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三、试卷结构

1、试卷总分: 100分

2、考试时间: 100分钟

3、试卷内容比例

(1)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及速度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 、间歇运动机构 约25% (2)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带传动、齿轮传动、轮系 约40% (3) 轴和轴毂联接、滚动轴承 、联轴器和离合器 约35%

4、试卷题型比例

(1)选择题 约20%

(2)填空题 约20% (3)分析计算题 约40% (4)简答题

约20%

5、试题难易比例

(1)较容易题 约30% (2)中等难度题 约50% (3)较难题 约20%

第二部分:《电工技术基础》复习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阻电路分析

(1)掌握:电路模型的概念;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电功率的概念与计算;电阻、电容、电感、电压源的特性与电压电流关系;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网络等效的概念;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受控源的概念和简单含受控源电阻电路分析;支路电流法及其应用;节点电压法及其应用;叠加定理及其应用;戴维南定理及其应用。

(2)理解:电位的概念;会计算电路的电位;电能量的概念;电容、电感的储能;电阻串、并联的计算;会用支路电流法列写电路方程。

(3)了解:电动势的概念,电流源的特性;电阻的星型和三角型联接及其等效变换;诺顿定理及其应用;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及其应用。

2、周期电流电路分析

(1)掌握:正弦量的振幅、周期、频率、角频率、相位差的概念;正弦量的瞬时值和有效值的概念及分析计算;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波形图和相量图;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电压电流的相量形式及电路相量模型;正弦电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与计算;用相量法分析正弦电流电路;三相对称正弦量概念,三相电路的联接方式,对称三相电路线电压、线电流与相电压(相电流)关系;简单对称三相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计算。

(2)理解:理解正弦量的表示方法;理解复阻抗的概念;理解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在正弦交流电中电压电流的关系。

(3)了解:简单了解三相不对称电路的概念;了解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素的方法及计算并联电容的容量大小过程。

3、动态电路分析

(1)掌握:稳态和暂态的概念;换路定律和初始值的确定;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和计算;直流激励的一阶电路三要素法。

(2)理解:理解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概念。 (3)了解:简单了解一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过程。

二、推荐教材

1、《电工技术》

付植桐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电路基础》

刘德辉

刘喜荣 主编

三、试卷结构

1、试卷总分: 50

2、考试时间: 50

3、试卷内容比例

(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阻电路分析 30% (2)周期电流电路分析 50% (3)动态电路分析 20%

4、试卷题型比例

(1)选择题

(2)填空题 (3)分析计算题

5、试题难易比例

(1)较容易题 (2)中等难度题 (3)较难题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分 分钟 约20% 约20% 约60% 约30% 约50% 约20%

第二篇:《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3C0094

课程名称 电工电子技术

英文名称Electricity and Electronics 课程性质 必修

一、教学基本目标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的规律及应用,研究电子技术及应用。在现代化的今天,电工电子技术己经渗透到工农业、国防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电工电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创新能力打下基础,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使电工电子技术与本专业相结合,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课程除实验课以外,还有“电工电子实习”后续实践教学环节。

二、学习收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如下知识和能力:

1、电的基本规律和电路的分析方法;

2、一般电气设备的使用、维护和安全用电知识;

3、半导体器件基础和模拟、数字电子技术知识;

4、电工:电子实验技能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内容提要与要求

(一)理论教学

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物理量

掌握: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电压源、电流源、电阻元件和欧姆定律、KCL、KVL、电位的概念与计算 了解:电路及电路模型、电路的状态 2. 电路的分析方法

掌握:分压分流公式、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

了解: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电源等效变换、诺顿定理

3 .正弦交流电路

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R、L、C元件的特性及其正弦交流电路、RLC串联电路、阻抗的串联和并联

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复杂交流电路的分析、电路的谐振、功率因数的提高

4 . .三相电路

掌握:对称负载星形接法的三相电路、负载三角形接法的三相电路、三相功率 了解:三相电压、不对称负载电路分析 5.磁路和变压器

掌握:变压器原理及作用 了解:磁路的基本物理量 6.三相异步电动机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和计算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7.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了解:常用低压电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控制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行程控制、时间控制 8.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掌握:二极管、三极管

了解:PN结、MOS场效晶体管 9. 基本放大电路

掌握:电路组成、静态分析、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了解: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10 集成运放

掌握: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了解:主要特点 11. 逻辑代数基础

了解: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

掌握:逻辑代数的化简方法、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极其相互之间的转换 12.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掌握: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异或门的逻辑功能,逻辑代数、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和综合、编码器和译码器

了解:门电路的基本概念、三态门的概念 13.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了解:双稳态触发器、计数器、单稳态触发器、寄存器

(二)实验教学

了解:安全用电知识、电工电子实验设备和装置

掌握:常用仪器、仪表(交、直流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万用表、函数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毫伏表、示波器等)的使用,电工电子基本实验方法,对电路器件和设备的认识,定律、定理的验证方法,对电路规律的认识和对电路的初步设计等。

四、教学进度

(一)理论教学 (一)理论课

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物理量

3学时 2. 电路的分析方法

4学时 3. 正弦交流电路

7学时

4. 三相电路

2学时 5. 磁路和变压器

2学时 6. 三相异步电动机

4学时 7.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2学时 8.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MOS管

4学时 9. 基本放大电路

5学时 10 . 集成运放

3学时 11.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6学时 12.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9学时 13. EWB仿真软件介绍(穿插在教学内容中)1学时

讲课总学时: 52 学时

(二)实验教学

1. 电工实验基本知识与基本测量

2学时

验证性实验(必做) 2. 单口网络

2学时

设计性实验(必做) 3. 交流电路参数的测量

2学时

设计性实验(选做) 4. 三相电路

2学时

验证性实验(选做)

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

1学时

验证性实验(选做)

6.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和二极管三极管测量

2学时

验证性实验(必做) 3.单管放大电路

2学时

验证性实验(选做) 4.门电路

2学时

验证性实验(选做) 5.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3学时

设计性实验(必做) 6.计数器

3学时

验证性实验(选做) 7.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3学时

设计性实验(必做) 8.EDA电路仿真设计

2~4学时

设计性实验(选做) 选做其中5~6个实验, 要求设计性实验占20%以上。 实验课总学时:

12学时。

五、教学方式

理论课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课以提高学生加深理解课堂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为目标,为创新教育打下基础。设计性实验学生课前进行设计和参数选择,并进行计算,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实验以学生独立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六、教材或参考书

教材:《电工学》上、下册

秦曾煌编

高教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3 《电工电子基础实践教程》(上册) 曾建唐等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2004 参考书:《电工学》(少学时) 唐

介编

高教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999

七、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期末考试 (闭卷)

占70%; 平时成绩(含作业、测验)

占20%; 实验

占10% 。 说明:

1.平时成绩主要根据作业情况(是否按时、工整、高质量)在期末给出,最高总分20分。缺少总作业量1/3以上者,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2.每个实验的成绩按预习、操作和报告三部分成绩综合评定,5级分制。全部实验成绩在期末综合给出,最高分10分。缺少两个以上实验即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第三篇:《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课程性质:必修 学 时 数:24 学 分 数:2 课程号:ZZB050506 开课学期:3 大纲执笔人:张长青 大纲审核人:龚书娟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概念性、实践性、工程性很强。本课程的任务是解决电工电子技术入门的问题,使学生掌握 电工电路和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电工电子技术工程人员的素质,为深入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技术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本课程电路部分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分析、解决电路的基本问题,并为学习后续有关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基础知识。电工技术部分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分析的相关知识。模拟电子技术部分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掌握常用典型放大电路和运算电路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电子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数字电子技术部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分析设计方法,熟悉常用组合逻辑器件和时序逻辑器件的特点及应用,掌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直流电路(4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利用戴维南定理对电路进行分析,常用电路分析的一般方法。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理解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理想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的电流电源关系;电路的工作状态。

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了解支路电流法的实质是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理解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及在电路分析中灵活应用。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电路概念及主要物理量,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电路的工作状态,基尔霍夫定律,理想电源的电流电压关系。电路分析的一般方法,电源的等效变换,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的应用。

(二)正弦交流电路(4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RLC串联电路. 教学难点: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正弦交流电路分析。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理解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正弦交流电路分析方法,三相电源的相量表示及电压关系。

2、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表示及相量表示法;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阻、电感、电容三种元件电流、电压的相位关系,串联交流电路的电流电压关系、复阻抗及视在功率计算。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表示及相量表示法;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阻、电感、电容三种元件电流、电压的相位关系;串联交流电路的电流电压关系、复阻抗及视在功率计算。

(三)常用半导体器件(2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半导体器件的单向导电特性、伏安特性以及主要电参数;硅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稳压原理及主要电参数; 晶体管的放大作用、输入特性曲线和输出特性曲线、主要参数、温度对参数的影响。 教学难点:半导体二极管、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载流子的概念,掌握PN结的形成及单向导电性;掌握PN结方程,

2、掌握二级管的伏安特性、等效电路和参数。掌握三极管的工作原理、电流分配级放大原理;掌握三极管特性曲线及参数。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二极管、三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四)基础放大电路(4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放大的概念、放大电路的主要指标参数、基本放大电路和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放大、动态和静态、等效电路等概念的建立,电路能否放大的判断,各种基本放大电路的失真分析。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三极管的结构和组成,了解基础放大电路的各种组态。

2、掌握放大的基本概念、放大电路的主要指标、放大电路的组成,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掌握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法,会计算静态工作点,能用h参数微变等效电路计算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电阻。掌握共射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了解多级放大电路。

(五)集成运算放大电路(2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反馈的概念。 教学难点:反馈的概念。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集成运放的种类、掌握选择和使用。

2、掌握理想集成运放的特点和实际运放的主要参数,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概述;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六)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逻辑函数的的公式、图形化简法。 教学难点:逻辑代数公式、定理、规则的正确应用,逻辑函数化简。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逻辑代数基本概念和常用表示方式。

2、理解常用数字逻辑分析方法,理解数制、码制的转换方法,逻辑代数的化简方法。

3、掌握常用数制转换方法,逻辑代数化简常用公式和基本方法,掌握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逻辑函数的公式、图形化简法,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相互之间的转换。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二进制的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逻辑代数的运算定理和基本公式。掌握逻辑函数的四种表示方法(真值表法、逻辑式法、卡诺图法及逻辑图法)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和图形化简法。最小项的概念及其在逻辑函数化简中的应用。

(六)组合逻辑电路(2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组合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常用中规模集成器件的功能和应用。 教学难点:组合电路的设计问题。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三极管的结构和组成,了解基础放大电路的各种组态。

2、掌握组合电路的特点、分析和设计方法,了解加法器、、编码器和译码器等常用组合电路的功能、应用及实现方法。熟悉典型中规模集成组合逻辑器件的功能、应用及用中规模集成器件实现组合逻辑函数的方法。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方法。掌握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即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应用。

(七)时序逻辑电路(2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计数器、寄存器的功能、分类、常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应用。 教学难点: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和组成。

2、理解计数器的功能及其应用。

3、掌握常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掌握时序电路的特点、分类、功能描述方法,时序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掌握同步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常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及其应用。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时序逻辑电路的定义及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时序电路各方程组(输出方程组、驱动方程组、状态方程组),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及时序图在分析和设计时序电路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用时序电路,尤其是计数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三、本课程教学建议

(一)课堂讲授

在教学方法上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努力做到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形式与内容,总体与局部的统一,注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规律把课堂讲授、课后练习、辅导等环节完整化、系统化,加强知识归纳、概括、消化、吸收等薄弱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四、本课程学业评价

(一)考核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考核要求体现学生对教学主要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情况的综合评价,体现学生对电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知识结构的整体认识,反映学生的基本分析计算能力。各种考核方式要综合反映学生对所讲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中要求学生能根据要求对常见电路进行求解;掌握常见电子线路的分析方法,能正确应用常见电气设备,对其运行特性较为熟悉,同时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方式及考核用时

本课程采用学习过程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其中平时成绩可由平时考勤、课后作业、课上表现、随堂测验、期中考试、仿真分析设计等多种考核方式综合确定;期末成绩为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课程成绩评定按照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的比例加权计算。

期末考试一般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每套试卷以100分计,考试时间为110分钟。

(三)命题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要求题量适中,难易度适中,覆盖大纲规定的考核主要知识技能的大部分,试题类型一般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综合分析题等,题型种类一般不少于四种。

要求考核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认知水平划分为识记层、理解层、简单应用层、综合应用层等不同层次。全套试卷100分中,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要求的比例。

五、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王国伟.《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 [2]秦曾煌.《电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3]马文烈,程文荣.《电工电子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8 [4]史仪凯.《电工电子技术》.科学出版社.2009.8

第四篇:《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程总学时:8 学分:

必开实验个数:4 选修实验个数:0

二、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三、考试方式和办法:根据实际操作及实验报告评分

四、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

本课程所用的教材是教研室为配合实验室设备DGX—1型电工实验装置而编写的《电路原理及电工学实验指书》

五、实验项目:

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学时:2学时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技术基础

(三)每组人数:2人/组

(四)实验要求:必修

(五)实验目的:学会识别常用电路元件的方法;掌握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

伏安特性的测绘;掌握直流电工仪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六)实验内容:测定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测定非线性元件(白炽灯泡、半

导体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万用表、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电工实验装置DG09提供的可调线性电阻器、白炽灯、二极管、稳压管 。 26套

(八)所在实验室:电路原理室

实验二:叠加原理实验

学时:2学时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技术基础

(三)每组人数:2人/组

(四)实验要求:必修

(五)实验目的:加深对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的理解;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六)实验内容: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测量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和电压。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万用表、直流数字电压表、

直流数字毫安表、DGX-1实验装置。26套

(八)所在实验室:电路原理室

实验三: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

学时:2学时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技术基础

(三)每组人数:2人/组

(四)实验要求:必修

(五)实验目的:熟悉低频信号发生器、脉冲信号发生器各旋钮、开关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波形, 定量测出正弦信号和脉冲信号的波形参数。初步掌握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六)实验内容:双踪示波器的自检;正弦波信号的观察和测量; 方波脉冲信号的观察和测定。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双踪示波器、低频、脉冲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频率计。26套

(八)所在实验室:电路原理室

实验四: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等效参数

学时:2学时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技术基础

(三)每组人数:2人/组

(四)实验要求:必修

(五)实验目的:学会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交流功率表测量元件的交流等

效参数的方法;学会功率表的接法和使用。

(六)实验内容:测量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等效参数;测量电感、电容串联与并联后的等效参数;验证用串、并试验电容法判别负载性质的正确性。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功率表、自藕调压器、镇流器、电容器、白炽灯。26套

(八)所在实验室:电路原理室

第五篇: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加电工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王华

2011 9 16

上一篇:顶岗实习总结心得下一篇:第二节功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