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文化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者的重要工具,为企业管理带来诸多良性发展因素,并成为员工共同遵循的一种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企业的长期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企业文化发展内涵和企业战略定位原则,并且介绍文化的战略核心地位,主要目的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画片文化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画片文化管理论文 篇1:

关于推进黑龙江省文化创新的思考

摘要: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进入新世纪,我国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进行文化创新。本文以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及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为指导,提出新时期黑龙江省文化发展的战略,并从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等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推进我省文化创新。

关键词:黑龙江省;文化发展;文化创新

当今时代,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世界经济竞争和政治秩序建构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而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文化创新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意义凸显出来。党的十七大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提出了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大会首次提出“文化软实力”,并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势、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新阶段,我省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口号-建设边疆文化大省。我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文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制约我省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因此龙江人要想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努力建设边疆文化大省,就必须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占据文化发展制高点,推进文化创新。

一、文化创新的关键——内容形式的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们文化需求日益增长,需求质量越来越高,选择性越来越强,内容形式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关键。

(一)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文化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要创新文化发展理念,尊重人民群众文化创新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真正做到“三个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造,把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奉献给人民。要善于运用现代技巧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实现文化品种、样式、载体、风格的多样化,使我省文化更加多姿多彩。

(二)寻找“突破口”,打造龙江精品

我省传统文化在整个文化发展中所占比重较大,已无法满足现代生活中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动漫、网络游戏、电玩等新兴文化产业冲击着传统产业,凸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如日本和韩国在“动漫”这一产业领域获得的价值已超过他们的汽车业。因此需找准文化创新的“突破口”,拓宽思路,更新文化内容形式,打造龙江精品。

动漫制作作为新兴文化行业,在我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省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特色鲜明,其产品主要突出冰雪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科普文化,大众文化。我省一些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动漫”产品已走出了省外。如:《探索地球村》、《帽儿山的鬼子兵》等4部作品获优秀国产动画片奖;齐齐哈尔的“烽火游戏”已打入欧洲市场,北京、上海等地都设立了营销部,成为这一领域小有名气的文化品牌;牡丹江传媒集团的《青果校园》等一批原创动漫相继问世,受到了好评。我省发展较好的院团,也都是以自主创新的文化产品作为突破口,以招募人才作为“突破口”的后盾。黑龙江省杂技团奋力开拓国际演出市场,全力打造国际杂技品牌,在开辟新的演出途径和模式上做足文章,积极争取以独立的产业主体面向国际演出市场,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冰上杂技舞蹈团,与法国等欧洲演出市场合作,创排大型冰上杂技晚会《冰上北极光》,获得好评。话剧与二人转的“联姻”这种自主创新形式,让哈尔滨市话剧院创排的《秋天的二人转》蜚声大江南北,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提名剧目”。

在寻找“突破口”的同时,精品战略也必不可少。精品战略的实质就是品牌战略。以打造龙江品牌、创立龙江流派、构筑龙江特色为目标,不断扩大“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影响,扶持一批如龙江剧、二人转等全国知名的艺术品牌,建设一批在全国占有一定优势的艺术门类。全力打造名牌栏目、名牌报纸、精品图书和期刊,并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品牌创作生产的扶持和激励机制,推出一批深受群众欢迎、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精品。在打造精品和培育品牌的过程中,要不断增强产业意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

(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坚持与时俱进

文化内容形式创新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不断创新是这一传统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省要发挥地域优势,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做到文化的“走出去,引进来”。第一,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资源开发,不断提高组织运作交流项目的能力,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和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向外展示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黑龙江文化,着力宣传我省特色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投资优势,使我省优秀文化品牌走出省外,走出国门。充分利用“国际滑雪节”、“冰雪节”、“哈洽会”等特色节庆商贸活动的对外影响,积极向外宣传黑龙江文化,并侧重利用互联网宣传龙江文化品牌,加强互联网文化资源的管理,做好网上信息的收集、报告和有针对性的评论,扩大对外宣传文化精品的覆盖面。第二,拓宽视野观察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顺应潮流并进行创新。要及时了解掌握国外文化发展动向,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同时,大胆借鉴、吸收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但不简单照抄照搬,坚持走我省文化繁荣发展之路,使我省文化不仅能够保持自己的鲜明个性,而且能够与世界同步。

二、文化创新的制度保障——体制机制的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造力,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系统的运行机制,为我省文化的持续发展和长期繁荣提供制度保障。

(一)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第一,我省要理顺和完善文化领域行政管理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采取分类指导形式推动文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突破长期形成的文化管理中的条块矛盾,根据性质相关、产业联动特征,借鉴国际管理经验构建大文化管理模式,加大改革力度。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文化管理部门应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管理重点由“系统内”向“系统外”转变,做到职能、产权、责任清晰,政企、政事、企事分开,强化文化市场管理。要把政府职能转到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的规划、指导、协调、监督及管理上来。要从原来的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通过市场的调节引导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

第二,改革现行的文化投资体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体系。要改变国家独揽式的投资模式。降低文化行业的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非国有经济和资金进入文化行业,吸引国内外企业、民间团体和个人以多种形式投资和从事文化行业活动,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产业;可采用设立文化发展基金、发行文化基金彩票等方式,也可以采用股份制经营方式,扶持珍稀文化艺术形式、公益文化艺术事业和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文化活动,建立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文化运行机制

我省国有文化部门的改革是重中之重,国有文化部门占有我国文化资源的绝大部分,是发展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我省文化事业单位结构要做进一步调整,改变其以往的低水平交叉重复、规模过小和服务单一的格局,全面推进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采用聘用制度,通过建立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健全财务管理,加强经济核算。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实施公司化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其经济效益。要使文化产业逐步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应引导文化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以资产为纽带、按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组建大型的文化产业集团,实现跨地区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如我省图书馆、省杂技团、省电影公司等九个单位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文化创新的有效途径——传播手段的创新

十七大报告指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提高文化科技含量,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与文化产品的结合,促进文化产品的资源共享和技术升级,增强文化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能力。要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利用高新技术为文化的发展开拓新天地,更新传统文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传播途径,增强文化产品的活力,提高文化产品的传播效率。要大力拓展传播渠道,构建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位一体的文化传播体系。除了继续大力发展广播电视、电子音像制品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文化产品之外,目前有三种与高新技术直接应用到文化发展中:电脑与网络游戏、移动通讯技术和数字化文化资源库。文化信息数字化和多媒体传播等高新技术使得文化产品易检索、易复制、易存储、易传输,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我们应在规范管理的同时,鼓励高新技术的应用,以推动文化创新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琦,张庆刚,王冠韬.以创意推动文化创新[J].改革与开放,2011,(2).

[2]雒树刚.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J].党建研究,2011,(1).

[3]王佐,李春敏.文化创新能力论析[J].学习与实践,2011,(9).

[责任编辑:王建武]

作者:杨冬梅

动画片文化管理论文 篇2: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分析

[摘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者的重要工具,为企业管理带来诸多良性发展因素,并成为员工共同遵循的一种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企业的长期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企业文化发展内涵和企业战略定位原则,并且介绍文化的战略核心地位,主要目的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战略定位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7140

企业文化主要就是为了使企业能够运作的更加有效率和创造力,能够使企业得到更好的管理,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战略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也决定着企业一系列的管理行为。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打破了原有计划经济发展体制,随之世界市场的开放带来激烈的竞争。企业市场竞争力发展,依靠传统的经营管理、产品质量已经不能适应日趋变化的国际市场,企业的软实力引入不容小觑。

1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企业员工和管理者长期形成的向心力,这也是企业文化的形成基础,起到的作用包括指导员工工作,强化团体价值观念、规范道德行为等。企业文化隶属于企业社会生活,并渗透物质、精神和制度三层文化。这三种制度的结合能充分反映企业的竞争层面和管理制度,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下员工有更好的精神风貌,也是员工工作活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

企业文化的时代特征和企业的管理目标相一致。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文化,由于企业的建立背景、所处地域、发展阶段不同,所以企业文化也会呈现自身的特点。

2企业文化的战略定位原则

21适应企业管理

在经营管理中,很多高管困惑于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关系处理,纠结于管理服务于文化还是文化服务于管理。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了解企业文化构建的原因,企业文化的构建主要目的是通过文化推动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所以文化要以企业管理为依据,让企业文化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管理。根据企业发展顺序可以知晓,企业管理先于企业文化存在,企业文化主要是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为更好地推行企业管理而服务,所以企业文化的正能量建立,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推助企业稳步发展。企业管理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财务、生产、营销,在此包含领导、策划以及控制等基础性的管理职能。现代化的企业竞争中技术、资金和资源竞争只是竞争中的一小方面,关键是企业的软实力竞争,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所以企业文化需要服务于企业管理,并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22服务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的管理特色,并推动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当一个成熟的企业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文化后,企业内的员工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该文化的影响。所以说企业文化能够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里,是企业发展的精神食粮。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规章制度就成为企业发展的骨架,两者间的相互适应和配合,让制度成为文化的载体,文化成为制度的表现,两者之间的相互推助,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和制度支撑。

企业作为经营管理者其终极目标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就是获得好的业绩创收,良好业绩的取得必然不能离开高效、正确的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的优劣主要由企业文化决定,管理人员的价值观和管理理念是文化的最好体现方式,因而企业文化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

3企业文化具有的战略核心地位

31企业发展的导航

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和管理最终谁先形成是经营者经常考虑的问题,认为企业形成初期管理制度也随之产生,企业的文化是在漫长的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所以管理在先文化在后。但是企业研究者的观点和企业管理的看法恰好相反,他们认为文化是管理者自然的价值和行为的体现,比如企业中经常提到企业和其管理者的性格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果这个企业的管理者雷厉风行那么整个企业都出现这种氛围,如果企业的管理者儒雅大气,那么整个企业也体现出沉稳之气。由此可见,文化的源头是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在企业的建立过程中逐步深化,融入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中,成为企业发展的血液,所以这种精神也成为企业的精神。

32企业管理者的特色和效率确定

企业文化诞生初期就承载管理者思想行为标准,管理者没有从主观意识上把思想和行为联系在一起。企业的文化和企业成立应该在同一时间,管理者通过自身的思想方式制定管理的运行方针和计划,并决策企业员工的运用,代表企业的经营行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计划都需要管理者首肯,企业文化能够确定企业的管理特色和管理效率,因为管理者在员工选择上就开始选择和企业文化思想能够匹配的员工,因而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模式必然和企业的文化相统一,并对企业的制度、战略方针以及员工的意志行为有要求,所以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特色管理。

33品牌文化形象的承载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信誉、荣誉的代表,所以一个企业的品牌更代表企业的文化,并且在市场竞争中品牌的定位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良好的企业口碑为企业维护更多客户并且为企业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拉动企业经营业务的发展,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比如以海尔集团为例,早期海尔集团的动画片宣传模式,其中海尔兄弟的勇敢和智慧为海尔集团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形象,所以海内外对海尔这一品牌有正面积极的认识,当年观看动画片的儿童在长大以后都会成为销售市场上潜在的客户群体。

企业的品牌形象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经济实力和企业文化,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企业提供投放广告的资金,打开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提高品牌的影响力;但是品牌具有动态发展特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是可以发生变化,所以企业的文化在此将会成为企业品牌的载体,当营造知名品牌形象以后,在市场上会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并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企业的文化连接着企业的经济实力,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企业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必然带来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的建设发展进一步推动企业内部管理更具条理化,建设更具人性化的员工文化,增强企业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让企业的经济实力也会更上一层楼。品牌做为时间文化的长期积累,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价值同等,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如果把企业比喻成前行的智者,那么经营管理和企业品牌是前行中左腿和右腿,两者交替前行,共同前行,所以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要和科学的经营管理相融合。

34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在经济扩容的时候,企业面临并购和重组,就海尔集团为例,在企业收购的时候,没有马上派遣管理人员接受收购公司,是先派文化建设人员和企业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员工当前的心理动态,传达海尔的政策和精神,让收购公司人员感觉此刻自己就是海尔的员工,那么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才能以海尔人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确保工作的高效性。现代企业管理中必须运用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的整体发展,要做好员工的思想承载工作,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企业中的每一个角落中,成为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

4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41为管理创新提供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正能量的企业文化能够提升企业的员工凝聚力。首先,企业的文化应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融合力,增强员工对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认同,当员工认同企业管理理念后才能服从企业管理,并确立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并在各种利益冲突同时出现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企业的利益发展;其次,当员工认同企业发展理念后,会把自己的奋斗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将加大,进而形成强大的企业凝聚力。

42为管理创新提供动力

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具备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管理需要做到以人为本,由于企业的管理方法需要依靠创新体制的实行逐步展开,只有当人力资源现状得到改善,当企业文化融入到人的思想中,人获得重新发展后,企业中的各项经营活动也才会发生变化,这样才能进一步的推动企业的长足发展。

5结论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顺利的进行运作,持续的发展下去,就需要对企业进行良好的管理,同时也需要一个相适应、积极的企业文化,企业和文化管理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良好的企业文化管理能有效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所以管理者寻求特色化企业文化主要目的是为提升企业的凝聚力、融合力,力求让企业文化成为管理的工具和手段。企业的文化决定了企业的走向,也决定了企业成就的高度,而企业管理的执行决定了企业文化的贯彻和传承,确保企业运作协调的顺畅。只有把企业文化放在一个决定性、战略性的地位,企业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戈明亮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浅谈[J].财经界:学术版,2015(11):27-28

[2]刘勇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J].经营管理者,2015(20):39-41

[3]王北川,王冰洁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解析[J].经营管理者,2015(17):41-42

[4]郑丹凌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J].战略决策研究,2010(5):40-46

[5]杨建华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J].人才资源开发,2014(22):63-64

[6]王文娟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互动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4(42)

[7]杨影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结合探析[J].中国市场,2014(37)

作者:彭小明

动画片文化管理论文 篇3:

探索东莞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做法与成效

[摘 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面向大众的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它包括了先进的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1]作为一个衡量一个城市文化发展重要指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为了城市精神文明的荣誉桂冠。本文从分析东莞文化的现状、困惑入手,论述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并从创建公共文化的历史背景、主要做法、取得成效等方面分析了东莞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东莞文化 做法 成效

东莞市地处广东省中南部,面积2465平方公里,下辖32个镇(街),常住人口829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187万,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华南抗日根据地和改革开放先行地。 改革开放30年来,东莞经济建设搭上了快速发展的列车,被称为“世界工厂”,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东莞清醒地看到,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明显与东莞的经济实力、城市地位不相适应,已成为“建设幸福东莞”路上的绊脚石。目前东莞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战略机遇期,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2]

一、东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历史背景

早在2001年,东莞市委、市政府把“文化新城”确立为重要的城市定位,提出了建设“文化新城”的发展战略。在实施“文化新城”战略中,东莞先后共投入70多亿元,重点打造“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和“广场文化之城”,着力构建功能先进、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運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10年,东莞在过去十年铸就的“文化新城”基础上,启动实施“文化名城”战略,着力打造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岭南文化精品名城。其中,“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位于四个名城之首。2011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上水平,在全国东、中、西部分批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东莞市积极申报,成为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31个城市之一。几经努力,2013年7月,东莞以总成绩在东部名列第三顺利通过了文化部验收,成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之一。

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提供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

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始终将其纳入中心工作统一谋划、统筹推进,特别是近几年来,更是以强有力的手段来推进公共文化建设。2011年,东莞市出台了《东莞市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实施意见(2011—2020)》,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整体部署。随后,东莞市又制定了《东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11—2012)》,明确示范区的创建目标和标准,为创建工作开展提供了有效指引。2011-2012年,全市共投入创建资金13.3亿元,其中市财政投入9.7亿元,镇(街)财政投入2.5亿元,村(社区)投入1.1亿元,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占财政支出比例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 三年来,东莞先后召开多次全市性高规格的大型会议,组织20多次不同形式的现场会、研讨会、专家咨询会、点评会。此外,市镇结合实际,开展分片、驻村、挂点等多种形式的督导,有力地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工作的开展。

(二)实施三级联动,推进设施全覆盖

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镇(街)和村(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通过市、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动各种文化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全面覆盖。市级谋求大跨越。东莞市一级先后投入20多亿元建设市中心广场、东莞图书馆、玉兰大剧院、东莞展览馆、市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的大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这些选址科学、布局合理、运作创新的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广受群众欢迎的文化阵地和满足广大市民文化娱乐及高品位文化享受的重要平台。镇级实行高规划。全市镇(街)一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达50亿元,建成长安图书馆、塘厦城市展览馆等一大批规模大、档次高的公共文化设施。此外,东莞市重点实施“两馆评估定级”项目,参照国家县(市、区)级的建设标准,对图书馆、文化馆进行重新规划建设或改、扩建。村级坚持高标准。全市村(社区)文化设施全部要求达到广东省“五个有”标准,即有一个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有一个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公共图书阅览室;有一个总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活动室;有一个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文体广场;有一批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器材。与此同时,着力促进村(社区)文化设施完善、提升,加强管理,发挥作用。

(三)创新文化机制,提供优质服务

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机制创新为重点,着力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取得新突破,积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益。创新文化兴办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使文化建设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主办的文化发展格局。一是社会办活动。在 “千场文艺演出进基层”活动中,东莞市专门设置了200场供市内具备演出资质的文化企业、文艺团体组织实施,有效拓展了文化活动的资金投入渠道。二是社会办团体。制定出台《东莞市社会办文艺表演团(队)扶持暂行办法》,重点扶持和培养有广泛群众基础和艺术水平的业余文艺团体。全市共有文艺协会238个,文艺团队364个,成为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三是社会办创作。采取"用人不养人"的模式,整合市内各方面创作力量,构建优秀作品创作基地。组建了东莞(虎门)相声小品创作基地、东莞(塘厦)打工歌曲创作基地、东莞(桥头)报告文学创作基地等13个各具特色的艺术创作基地。创新文化整合机制,形成“镇街品牌”格局。把零散分布于全市各镇(街)、各部门的文化资源通过整体推进和专业策划打造“我们的节日”文化活动品牌,形成“一月一节庆,一镇街一品牌”的良好格局,如洪梅“花灯节”、茶山“茶园游会”、望牛墩“七月七风情节”、东坑“卖身节”等各具特色的品牌活动,实现全市各地文化资源由分散到聚集转变,组织形式由“各自为阵”向“协同作战”转变,活动的规格档次明显提高,品牌效应集中显现。创新文化运作机制,提升使用效益。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不断完善文化设施管理运作机制,采取一个场馆、一套人马、一个运作模式,有效提升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益。例如,玉兰大剧院采用“政府财政补贴,目标管理,保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模式,坚持“高品质,低票价”的方针,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了公共文化设施效益。创新文化配送机制,保障高效供给。加强双向互动,推出“菜单式”服务,有针对性地组织策划各类文化服务活动,将群众过去“被动式”接受文化服务,转变为“主动式”需求文化服务。同时,强化流动服务,配置了流动图书车、流动演出车,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常态化开展流动演出、流动图书、流动展览下基层活动。

(四)实施人才战略,夯实队伍建设

在构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特别提出做到“五个突出”,提升“五种”能力,其中之一突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队伍锻造两大抓手,进一步提升文化发展创新力,为引进和培育文化人才提供良好环境。一是建立稳定高效的人才队伍。东莞市探索出“市管、镇聘、村用”的模式,采取市、镇、村三级1∶1∶1的比例共同分担文化管理员工资的办法,为全市村(社区)配置1名专职的文化管理员,文化管理员平均年龄在25~35岁之间,且本科以上学历占到44%,建立起稳定高素质的基层文化队伍。另外,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的原则,建立市、镇、村三级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并为全市每个村(社区)配备至少2名文化志愿者,极大地满足了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开展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是实施文化人才‘三个100’工程。2012年,东莞市政府出台了《东莞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提出未来五年每年要拿出10亿元扶持文化建设,实施优秀文化人才引进培养“三个100”工程。着力从全市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选拔一批优秀人才充实文化队伍,从文化系统中选拔一批优秀干部到先进地区挂职锻炼,从全国范围内公开招聘一批各艺术门类专业优秀人才。积极打造文化名人、文艺大家,抓紧培育一批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经营管理、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杰出人才和领军人物。实施大规模文化人才培训计划,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增强队伍活力。近年来,市文广新局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推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任期目标管理,建立起竞争激励机制,使人才不仅引得进,而且留得住、用得好。2012年,东莞文化系统首次对文化艺术与文化理论研究青年专业人才进行表彰,一批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目前,全系统有正高职称人员63人,副高113人,涵盖了艺术、图书、文博、群文等專业,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82人(含博士9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人才4人(在职),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省级特殊贡献人才2人,省“333”重点培养人才6人,市杰出人才1人,戏剧“梅花奖”获奖人才4人、“文华奖”获奖人才3人。

三、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的成效

(一)形成一流的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优化结构、层次相宜、功能先进"的原则,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形成了功能齐备、国内一流的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完成了镇级“两馆评估定级”项目,镇(街)文广中心全部达到省“特级文化站”标准,实现了镇(街)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全覆盖;完成了村级公共文化设施“五个有”达标工程,新建设施面积88万平方米,实现了综合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公共电子阅览室、文体广场全覆盖。截至目前,东莞全市共建成公共图书馆(室)641个、公共电子阅览室588个,自助图书馆、图书馆ATM40个,博物馆31座,文化广场769个,“农家书屋”589家,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670平方米,基本建成了国内一流的、较为完善的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

(二)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体系

以文化广场为主要阵地,以传统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出现了文化活动举办常态化、组织社会化、运作市场化、打造品牌化的发展态势,营造出"天天有舞会、周周有晚会、月月有比赛、处处有讲座(展览)"的浓烈文化氛围。策划推出“我们的节日”“百场培训、千场演出、万场电影”进基层等重大文化活动,打造了“东莞读书节”、“文化周末”、“绚丽大舞台”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品牌,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约2万场次,参与群众达1300万人次,有效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文化周末”荣获文化部创新奖,“绚丽大舞台”、“越唱越红”荣获群星奖项目奖。

(三)形成了多领域的文化精品体系

创作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各艺术门类精品力作。在全省群文作品评选中,东莞市连续三年总成绩名列全省第一;原创歌曲《故乡啊故乡》获广东省第八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原创电视动画片时长位居全国城市第三位;新莞人创作的文艺作品先后获得国家级以上奖项20个,涌现出王十月、郑小琼等一批“领军人物”。东莞市选送的作品少儿舞蹈《学军》和男声小组唱《脚印》双双获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作品类“群星奖”、“东莞市‘越唱越红’歌唱大赛”获得项目类“群星奖”,这是继2010年我市舞蹈《绣》、曲艺新木鱼歌说唱《三个萝卜一个坑》、歌曲《故乡情》三个作品问鼎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后再创佳绩。歌曲《中国梦》先后登上了多个国家级重大文艺晚会的舞台,引起了国际国内媒体的关注,并先后获得中国音协“美丽中国”主题征歌活动优秀奖、中国广播文艺大奖等一系列权威奖项。近年来,东莞每年原创歌曲有130多首,除了《中国梦》,歌曲《脚印》还获得了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歌曲《花语》获得了广东省第九届鲁迅文学艺术奖。同时,东莞音乐、舞蹈、戏剧等类别作品在全省创作中连续三年获得总分第一。

(四)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体系

形成了以印刷业为支柱,以演艺娱乐业、会展业、文化旅游业、出版发行业、艺术教育培训业、大众传媒业等为主干的门类齐全、规模较大的文化产业体系。[3]2013年,全市共有印刷企业3129家,“三来一补”印刷企业转型为外商独资企业31家,印刷工业总产值293亿元,印刷品出口总值176亿,东莞成为中国南方重要印刷基地;与天成动漫等8家企业建立版权业务定期指导机制,设立“版权服务工作站”,全年共受理著作权登记申请235项;全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150万户,全市电影票房收入达1.42亿元;歌舞娱乐场所超过450家,整个娱乐行业资产总额突破23亿元。

(五)形成了全面的人的素质提升体系

全市建成博物馆24座,形成了以东江纵队纪念馆,与袁崇焕纪念园、鸦片战争博物馆等构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系列阵地。依托东莞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全市已纳入总分馆体系的图书馆40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102个,定期举办"东莞读书节"、"市民学堂"等各种形式知识传播活动,构建起知识传播体系;大力打造"走进东莞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品牌,开展以"三业"(学业、敬业、创业)、"三现代"(现代人、现代生活、现代城市)、"三立"(立德、立志、立业)和"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推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促进了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今天的东莞,人们不仅看到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一个个深入人心的文化活动品牌,更看到了东莞从市里到基层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看到了生活在东莞的新老居民享受文化成果的便利以及由此而增加的幸福与满足。实现城市文化起飞梦想的道路不会平坦,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也将是一项长期工程。着眼未来,东莞已经提出,未来十年,仍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发展的模式路径,终将会让全体市民共享均等普惠的公共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闫平.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理论学刊,2007(12);

[2]温朝霞,孙宁华.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的对策思考[J].探求,2011(04);

[3]向春玲,刘钊,张嘉俊.构建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N].学习时报,2013。

作者简介:刘雅(1976—),女,大学本科,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连续三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音乐家”荣誉称号,工作至今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40多项。现为东莞市文化馆创作理论部副主任。

作者:刘雅

上一篇:技校生心理健康论文下一篇:信息化现场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