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训儿科临床论文

2022-04-18

【摘要】鉴于河北中医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偏低和临床思维能力欠缺等现状,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实训教学就越发重要。而实训基地教学工作的加强关键就是临床师资团队的培养。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临床实训儿科临床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临床实训儿科临床论文 篇1:

3D虚拟人机交互教学模式临床思维能力教学研究与实践

【摘 要】本文认为在高职临床思维实训教学中应用3D虚拟人机交互教学模式,是临床思维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针对高职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教学模式现状的发展需求,从建立教学团队、创建教学模式和开发临床思维案例三个方面论述3D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技术教学模式建立与应用过程,为高职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3D虚拟 人机交互 教学模式 高职医学生 临床思维

近年来,3D虚拟现实技术备受关注。虚拟现实技术已经走近人们的生活,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并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人机交互技术结合3D虚拟现实技术适应时代的需求,能解决高职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过程中的教学难题。

一、高职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教学模式现状及发展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改革飞速发展,国内外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模式得到了极大发展,大体经历以下几种模式。

(一)传统的病例讨论临床思维能力训练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将病例讨论安排在理论知识讲授后,对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具有良好作用。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病例讨论的方式已不能很好培养医学生的独立思维,无法给医学生真实体验和感受。病例讨论开始尝试用模拟教学法SP(标准化病人)的方式授课,通过让医学生情景模拟扮演不同角色,增加真实感受,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这种方法有较好效果,但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没有阳性体征,且训练SP的成本昂贵;国内也没有SP行业,医学生情景模拟和复习占用时间较长,要求学生有较强表演能力等;很难在普通课堂内进行足够次数的训练,不能呈现疾病的发展状况,医学生无法得到真实临床资料。种种缺陷致使其不能广泛应用于各课程中。

(二)虚拟临床思维训练软件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国内外均开发出了以真实病例为基础的临床思维训练软件,技术均比较成熟,拥有庞大的病例库,可基本涵盖所有临床科室,并具有训练与考核的双重功能。临床思维训练软件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医学生向临床过渡阶段综合能力的训练。学生在虚拟的临床诊疗环境之中积累病例经验和提高诊疗能力,对医学教育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对中国现代化医学教育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教学模式上随之也有很大转变,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广泛应用的CBL,PBL,MOOC等教学法。但是,由于该类软件智能化水平技术本身的局限性不能完全代替临床实际情况,简单程序化的训练,导致医学生没有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在练习过程中容易感觉乏味,难以提升人文关怀能力、诊查能力、检查检验和会诊等能力。

(三)虚拟现实教学模式

当前,随着5G、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教育越来越成熟。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必将引发教育教学模拟的新的改革,取代传统教育方式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因此,结合多媒体、数据库、网络通信、虚拟现实以及人机交互等技术对实验环境及实验对象进行仿真构造,构建虚拟的病人,应用于医学教学过程中,可有效解决目前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问题,有提高学生注意力、突破时空限制、逼真环境展示、风险可控、特殊场景学习、节约成本等优点。虚拟现实包括三类:文本虚拟现实、3D虚拟现实和沉浸式虚拟现实。其中,文本虚拟现实比较容易实现,但是仿真性差,不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沉浸式虚拟现实模仿现实比较逼真,但需要的成本较高、技术难度也大,一般只应用于一些特殊需要。3D虚拟现实已经比较容易实现,其技术难度和成本核算也基本达到可以进入普通应用领域。

二、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教学的必要性

(一)临床思维能力在医学生专业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在实践中分析、推理并做出科学判断的能力。医学教育培养的重点是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尤为重要的是临床思维的培养,医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临床工作。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教育的重要环节。

(二)高职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近年来各医院对临床高职医学生实习反馈情况来看,很多医学生存在临床思维能力欠缺、临床思维和基础知识脱节、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系统准确化体格检查的基本功欠扎实,过分依赖各种辅助检查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实习过程中机械执行教师指令,缺乏主动思考,不能整体地考虑病情,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连贯,不能综合、灵活和合理运用知识于临床;不能有效地与病人沟通,遇到问题时手忙脚乱、心理压力大;临床适应期较长,岗位胜任力不强等现象,不能实现医学生的在校学习与临床实际工作无缝对接。这些问題主要与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和教师理念等因素有关。一直以来,高职临床专业人才培养为三年制,课程设置两年在校进行医学理论基础学习,主要依靠课堂上教师按章节进行内容独立的理论输出,章节之间没有贯通融合,使医学生学习的知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对教师所讲的疾病没有直接的感官认识。而临床思维的过程却是从症状体征的分析再到疾病的逆向思维,与传统的学习方式完全相反,医学生在临床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又没有系统的临床思维训练。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普遍重视医学基础理论传授和技能教授,没有单独的临床思维课程,没有强调临床思维的培养。

(三)虚拟现实技术教学培养模式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教学模式上随之也有很大转变,培养思维能力教学模式采用了虚实结合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SP,CBL,PBL,MOOC等教学法,线上虚拟临床思维训练,已普遍应用到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教学中。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相比于上述教学法,交互技术更凸显其技术优势,人机交互技术能让医学生在交互体验中感知信息,使呈现形式变得多样化、智能化和人性化,并且能够实现跨时空的三维立体化展示,将这些技术推广应用到职业教育,是新时代的迫切需求。

三、3D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技术教学模式建立与应用过程

(一)前期准备

1.建立教学团队

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有目标的临床定岗实践和临床调研,与基层医疗机构共建教学基地,培养能胜任人机交互式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思维训练医教协同教学团队,组成一支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职“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根据高职医学生的临床工作岗位,分析岗位任职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临床思维能力,继而与教学相对接,将其转换为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

2.开发临床思维案例

依据高职医学生学情分析及课程内容间的关系,由课题组成员根据课程中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选定典型案例。按照高职医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在分析高职医学生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临床思维能力基础上,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制订教学目标,最终形成人机交互教学系统临床思维训练教案编写。组织各课程授课教师与临床专家,选择符合高职医学生实际情况的Body Interact 3D虚拟人机交互式教学系统思维训练教学模式案例资源。选择的典型案例能综合临床基本技术及学科专业课程的案例诊疗方案,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每份案例均涉及疾病诊断、诊疗方案、疾病的观察与常用护理技术使用、疾病在诊疗期间症状的处理步骤及问诊、体格检查等方面的问题,请教临床专家和临床教育专家对这些素材进行选择和优化,同时兼顾医学生的实际能力,力求选择的案例设计规范、难度适当和贴近高职医学生以后工作岗位的临床工作,从而保证医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3.创建教学模式

从专业课开始,使用选定的案例进行病例导入式理论授课和病例讨论。在Body Interact交互式教学系统实施过程中,坚持以小组团队的形式,以“课前,根据病例讨论课案例所涉及的系统理论知识、临床基本技术技能内容进行预习;课中,接受并完成工作任务,教师根据Body Interact交互式教学系统过程性反馈综合评价;课后,反复练习”的框架,组织教学活动,期间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临床思维教学系统纳入统一的评价体系之中,以高职医学生自评和思维训练考核为主,小组评价为辅,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个人能力评价与团队合作评价相结合,构建课程多元评价体系。采用Mini-CEX评价方式进行考核评分,结合Body Interact交互式教学系统临床思维考核结果评分及任课教师的评价,得出医学生最终成绩。全面客观地评价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二)实施阶段

大二第一学期专业课开始,使用选定的案例进行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理论授课。使用线上思维训练、线下病例讨论、Body Interact人机交互式教学系统思维训练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人机交互式教学系统开课前,采用Mini-CEX评价方式进行评分,Body Interact交互式教学系统进行考核,得出医学生受训前的临床思维成绩。30人为一大组,15人为一小组,小组模式教学,提前告知小组工作具体的医疗场景和需要预习的相关内容,小组集体预习,选取课题组确定的教学案例,小组随机选4人操作系统。上课模拟开始小组4名学生操作,其余小组成员通过大屏幕显示共同配合参与,教师可视情况引导,教师根据教学情况设定诊疗时间,在有效时间内完成。

(三)评价

教师根据小组操作结束后评估报告回顾点评、小组自评和互评,医学生再次操作。考核评价使用Mini-CEX评价方式进行评分,Body Interact交互式教学系统进行考核,教师评价、自评和小组互评,综合得出学生最终成绩。

四、3D虚拟人机交互教学模式的意义和思考

(一)意义

1.节约教学资源,整合系统疾病知识

基于人机交互教学模式针对目前高职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紧跟5G、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趋势,采用3D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成果,有利于医学生把单个知识点进行系统化整合。在校学习系统疾病知识的同时,进行临床思维训练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医学生能把所学知识点通过讨论和判断逐渐串联起来,达到整体划一,从而临床思维得到提升,提前从大二第一学期介入临床思维学习,医学生更有职业认同感,学习目标更清晰。

2.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通过触屏式体验,3D虚拟呈现现实医疗环境,把医学生带入临床真实情景。通过虚拟现实病人症状,实现人机对话,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组织临床思维、促进临床病例讨论效果、促进医学生沟通技能的发展,增加互动性,促进决策性过程。

3.有利于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做到在校学习与临床实习的无缝对接

适合高职临床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提供具体的教学方法、教案以及详细的评价指标。运用3D虚拟情景人机交互式系统教学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改革教学模式,弥补了医学生不能到医院反复询问病人病史的弊端,实现医学生的在校学习与临床实际工作无缝对接。

(二)思考

1.医学生需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

临床思维的培养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培养,涉及很多学科,高职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参差不齐,缺乏真实的临床经历,对于复杂的病例情况还不能很好判断,需要教师积极引导。

2.临床思维评判缺乏统一标准

临床思维考核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考核,教学目的是培养临床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问诊、交流、医学基础、逻辑思维能力、评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等。评价教学效果应当体现在综合能力上,但是目前对临床思维评价缺乏一套标准化的标准,主要靠任课教师主观评判,容易受到系统反馈和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

总而言之,人机交互教学模式就是3D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一种创新模式,具有线上线下自主学习训练的特点和优势。运用最新一代3D情景模拟系统交互式教学系统开展教学实验,借鉴有关医疗机构使用经验,建构具有线上线下自主学习训练特点和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人机交互教学模式。运用3D虚拟人机交互教学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改革教学模式,证实充分调动了医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临床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媛媛,陈慧华,李梅,等.模拟教学在康复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3).

[2]谢似平,常实,梁莉,等.现代医学模拟技术在临床思维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醫学教育,2015(10).

[3]何雨晨,谢似平,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临床思维训练中的应用[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9(3).

[4]宋俊岩.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实证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5.

[5]钱义明,郭健,钱风华,等.全科医师临床思维训练的探讨[J].上海医药,2015(1).

注: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般研究项目“基于人机交互教学模式提升高职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20B118);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基于信息技术的医学职业院校临床技能实训体系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9A026)

【作者简介】卢振芝(1984— ),女,广西桂林人,在职研究生,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内科护理;莫启章(1972— ),男,通讯作者,广西象州人,在职研究生,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外科临床;罗 凌(1980— ),女,广西全州人,医学硕士,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儿科学、急救及健康促进;周元明(1963— ),男,浙江诸暨人,在职研究生,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管理、外科临床;岳桂华(1969— ),男,山东东营人,医学博士,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管理、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苏东红(1972— ),女,广西博白人,在职研究生,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脑电生理与脑血管超声多普勒检诊。

(责编 黄桂婵)

作者:卢振芝 莫启章 罗凌 周元明 岳桂华 苏东红

临床实训儿科临床论文 篇2:

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实训师资团队教学能力培养

【摘   要】   鉴于河北中医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偏低和临床思维能力欠缺等现状,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实训教学就越发重要。而实训基地教学工作的加强关键就是临床师资团队的培养。河北省中医院是一座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在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实训师资团队教学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深入探讨其面临的困境及其可行的强化举措,可以为相关单位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教学能力;临床研究基地;实训教学;教学团队;教学能力

On Cultivating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the Teaching Team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Research Base

Cui Jing, Wang Zhikun, Liu Fan, Zhang Ying, Wang Yanjun, Sun Shijiang

(Hebei Provincial TCM Hospital, Shijiazhuang 050051, China)

【Key words】     clinical research base; practical teaching; teaching team; teaching ability

0     引言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大量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熟悉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因此,临床研究基地的实训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要切实提高教学实效,就必须首先打造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态度严谨、教学方法革新、技能操作规范的实训课程师资团队。河北省中医院是一座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在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实训师资团队教学能力的培养方面,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总结相关文献并结合河北省中医院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实训课程的开展情况,深入探讨其面临的困境及其可行的强化举措,力争为相关单位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1     實训教学存在的困境

河北省中医院临床技能实训中心是在国卫科教发([2013]56号)文提出的2015年各省(区、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政策要求下成立,并承担临床本科实习生、专硕研究生、中医住培学员的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由于实训中心成立较晚,在还没有相应实训课程体系建立的情况下,就迎来了大规模、不同层次的临床医学生,这对于医、教、研协同发展的附属医院来说,无疑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1.1   实训教师积极性有待提高

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生存根本是临床医疗服务,它直接与经济收入、职称评定相挂钩,在繁重的医疗、科研压力下,教学工作就成了临床教师的副业,呈现出了不和谐的重临床、轻教学的现象,踊跃参加教学的人数屈指可数,对其教学水平的提高和附属医院医、教、研协同发展更有很长的道路需要摸索和实践。

1.2   实训教师团队意识淡薄

实训课程体系主要是按照技能操作项目分配给相应临床轮转科室,再由教学秘书安排实训老师进行授课。还没有形成结构合理的梯队型实训教师团队集体备课,没有统一授课标准,也没有强化项目侧重点、规范操作流程,只是单一地根据教师自己的理解程度和讲课习惯进行重复授课。这导致本应学生为主体的动手操作的课堂变成了授课老师的一言堂,甚至存在一个技能项目多个教学版本的现象,造成学生学习的困扰。

2     培养教师实训教学能力的有效策略

2.1   构建“一体两翼”型的师资团队

建立和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技术创新的实训师资队伍是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升实训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要根据技能实操项目组建中医内科、西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急症科、针推康科、肛肠科、眼科、耳鼻喉科等“一体两翼”型师资团队,并采用团队分工协作的方式培养不同实训阶段的教师,以便能在自己负责的实训阶段内保证高质量的教学工作。

(1)“一体”为实训主干课程,覆盖实操项目十一个团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使教师具备实训开展、评价、考核的能力。

(2)“两翼”中的“一翼”是加强实训教师的选拔和培训。要在每年初进行实训教师报名、考核、考评等筛选工作,对职业倦怠、专业技术知识匮乏的教师进行淘汰,更新教学团队实训教师,选用教学积极性高、具备教师资格、熟练掌握技能实训项目的后备军。在技能实训中心要分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知名专家三个层次加强实训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中青年教师主要侧重师德、基本实训项目的技能教学培训,通过优秀示范课观摩、试讲、集中备课、授课点评、教学讨论会、学术活动交流等形式加强对他们的能力培养,鼓励“双师型”临床教师成长模式,鼓励他们考取高校教师资格证,并承担本科相应理论课程教学,增长授课阅历,掌握一定教学技能。 [1]骨干教师和知名专家主要侧重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这一层次的实训教师大多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拥有良好的教学能力,专业基础扎实,欠缺的主要是现代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教学改革研究能力的提高。实训教师来源于临床,既要肩负科室重担,完成临床任务,又要承担实训教学任务,就出现了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整体教学教改课题研究的滞后。针对此现状,实训中心要确立十一个师资团队共同的教改目标,分工不分家,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培养骨干教师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手段分析疾病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能力[2],并结合代表性典型案例进行教学研究。要通过院外专家“走进来”举办教学改革研究系列讲座、院内教师“走出去”参加教育教学改革高峰论坛等形式,引导和培养教学团队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提升实训效果。

(3)“两翼”中的另“一翼”是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为评价不同实训教师的课堂授课效果,实训中心要定期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指标包括技能课堂是否教学组织严密、气氛活跃、教法灵活、语言准确生动、讲课通俗易懂、能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包括讲授内容是否系统、准确、重点突出、说理充分,是否密切联系临床,信息量是否足够,所列举的案例是否具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等。要通过全面了解学生对授课教师的客观评价,及时总结体现出来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并反馈给实训师资团队,共同找出解决的办法,并争取在下次课堂上就有实质的改进,最终达到人人能讲、个个会讲的优质实训师资团队水平。

2.2   规范操作流程,创新教学方法

技能实训操作项目种类众多,涉及的临床授课老师也有很多,甚至存在一个项目在不同的培训时间段会有不同的老师讲授指导的现象。这造成教学内容不统一、侧重点不一致,给学生带来了很大困扰,也给实训老师带来了困惑。为了解决师生存在的问题,制定技能实训标准操作流程,倡导临床情景案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在实训项目方面,要优化组合实训课程,制定标准操作流程,以便保障实训的一致性。在教学方法方面,要重点发挥“中医药社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奖老师榜样力量,开展教学示范课,带动临床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将自身的教学思路、经验、方法和充实的教学设计、简洁明晰的教学语言、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示范给更多的青年教师,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势头。要打造优秀的以培养学生中醫思维能力、岗位胜任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微信网络平台,辅助实训教学的移动学习,并努力钻研和探究适合实训课程的融媒体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水平。

2.3   依托师资团队平台打造实训人才梯队

在河北省中医院,已经组建的11个技能培训师资团队。要充分利用这一团队的平台打造老中青实训人才梯队。各学科要由教学主任担任组长,教学副主任担任副组长,以便发挥带头引领、监督和评价作用。教学骨干担任秘书,根据操作项目安排适合的培训教师并对课堂评价进行及时的总结反馈。青年教师则构成教学组授课成员。要全面贯彻青年教师跟师培养计划,跟师周期至少为两年。在这期间,青年教师接受老教师的一对一专业指导和培养,努力让自己成长为实训团队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博硕士生导师、师承导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并鼓励著名的老医药专家积极参与实训人才的培养,将自身的丰富教学经验、深厚的专业知识倾囊相授,并现场教学指导、点评,面对面指出存在的不足并及时纠正。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老中青团队各自的优势,确立共同实训目标,分工不分家,最终形成团结向上、密切协作的梯队效应[3]。

3     结语

临床中医医学生基本技能操作与临床思维能力掌握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未来一线医疗技术水平和质量。因此,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实训课程师资团队教师实训教学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要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要探索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发挥,通过中青年实训教师教学竞赛、技能竞赛、课堂问卷、专家随堂督查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制订适宜的教学能力培养计划,并坚持长期培养的原则,逐步实现实训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提高,最终建成一支医德高尚、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专业技术过硬、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方法、不断总结进取的应用型临床实训教学团队。这虽是主要针对河北省中医院临床研究基地实训教学的思考,但对国内广大兄弟单位也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童九翠,朱向明,史良会,等.以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为导向的多层面临床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8):49-50.

[2] 李孟魁,王卫,张瑜,等.构建中医院校临床实训教学团队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5):18-19.

[3] 韦晓丽,曹奕,陈浩,等.中医院校附属医院临床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296-298.

作者:崔静 王志坤 刘凡 张颖 王艳君 孙士江

临床实训儿科临床论文 篇3:

免费医学生临床技能综合实训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文章基于对传统临床技能培训弊端的分析,提出了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临床技能综合实训体系的构建措施,包括明确临床技能综合实训的目标和定位、基于模拟医学理念整合临床技能操作项目、促进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充分结合等,并通过免费医院生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与不同临床技能培训的实验证明,综合实训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提高免费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关键词]免费医学生  临床技能  综合实训

[作者简介]刘岩峰(1978- ),男,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医学部实验实习科科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教学与管理;王大伟(1972- ),男,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医学部教务工作办公室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教学与管理。(吉林  吉林  132013)王朝辉(1971- ),女,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神经病学教学与医疗。(吉林  吉林  132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吉林省教育厅重点教学研究课题“以新农村建设为指向的农村订单定向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1122)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标准》,从2010年起我国连续三年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在医学教育中,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重要内容,而临床实践能力是医学生须具备的核心能力。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采用“3.5+1.5”模式(三年半理论加一年半临床实践),增加了临床实践课程学时,临床技能是免费医学生的阶段性临床实践、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最重要的培训内容。在未来的工作中,免费医学生面对的是多变复杂的基层医疗环境,需要学生具备高度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

一、传统临床技能培训的弊端

现阶段,临床技能课程无法满足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临床实践大纲要求,课程设置分散且滞后。

免费医学生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提前于普通本科完成,并融入了大量的全科医学内容。例如,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由临床见习、床旁带教来完成,除了现场指导的直观优势外,也有明显的不足。

免费医学生须掌握的临床基本技能项目很多,每项都须反复练习和纠正,以规范标准动作和确保正确的临床诊治。由于病患的配合和指导教师操作标准的不同,床旁的带教演示很难规范、标准地完成,并且教师讲解内容有限,病患允许实践操作难度加大,临床见习次数有限,短期内学生也很难完成临床基本技能培训。

近年来,教学医院分科更加细化,学生轮转周期增加。临床技能中心培训大纲根据普通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设置,课程相对分散,未建立集中实训课程。因此,现阶段的临床实践课程显然无法满足免费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临床技能综合实训体系的构建

(一)临床技能综合实训的目标和定位

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服务定位:以病患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基层医疗,需要综合能力强、医学知识扎实、临床实践全面、基本技能熟练的全科医师。学校必须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临床技能实践课程体系;根据临床见习培训大纲,合理编制临床实践教学内容。综合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理论课程,密切联系临床实际,融入相关疾病的标准化辅助查体、实验室检测和常规仪器检查。

基于模拟医学实践,在临床技能中心建立仿真基层医疗机构,应用多媒体等有效手段,集中讲解示范,实施小组训练考核。综合内科、外科等临床操作项目和标准化操作过程,模拟训练与临床实习有机结合,操作程序随引理论知识,注重人文关怀,设立多个突发应急场景,强化病案分析,强调临床技能考核多样化、全面化、系统化,分类指导不同的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基于模拟医学理念,整合临床技能操作项目

现行的技能操作项目是根据普通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设置的实训大纲,训练内容单一,缺乏学科间的交叉性和连贯性。

首先,应根据学科分类,建立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模拟标准化题库,并将题库按照考核类型划分三个等级:常规题、重点题及备考题,并依据题库分类安置模型。

其次,综合相关学科的基本操作技术,例如,外科学中的止血、缝合、包扎、固定等项目和急诊外科的抢救现场等模拟场景相融合,培训并考核学生的综合处置和临场应变能力。

最后,根据模型设计承载,升级软件模块,预计使单个模型训练项目至少满足三项,同时增设计算机模拟考评系统。模型单元加装摄像录入系统,复播训练或考评现场,有利于学生自我分析技能操作规范度及考官评价。整合操作项目有利于避免原有技能培训的单一性、零散性和应变性不强等突出的问题,强化了临床技能操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提高了免费医学生综合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反馈信息及时,有效提高了临床技能实训效果。

(三)注重人际沟通,初步模拟标准化病人

免费医学生面对基层医疗工作,应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先期临床课间见习,由指导教师分组带队,走访实习医院急诊科、门诊科及各疗区病房,引领医学生初步了解真实医患关系,熟悉临床医患沟通技巧。同时加强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并将之纳入技能培训、多站式考核和技能竞赛集训当中。

在临床技能实训中,基于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大纲,反复强化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实体模型实用性强但缺乏信息反馈,培训中学生只是单一叙述,言语简练,无沟通与分析,达不到实际效果。初级培训阶段为求场景真实、实训成绩达标,逐步培训模拟的标准化患者,同时引入人机虚拟病患软件。通过临床见习,抽取部分学生深入了解常见病例的发生发展规律,模拟临床病患,由教师监控实践场景,操作者按照标准查体模式开始初步问诊,与模拟病患问答交流,采集病史,逐步分析病情,按要求完成接诊首程记录,配合相关辅助查体,并作出初步诊断,给予对症治疗。初步从语言交流等方面逐步掌握医患沟通的特点及技巧,了解医患沟通基本原则,场景更加真实化、客观化。

(四)临床实践操作中导出理论内容,强化基础与临床相结合

临床技能不只是机械化、程序化的操作,应注重临床实践和基础知识的运用。例如,进入上肢神经损伤模型的外科学模块,有时上肢周围神经定位不准,操作有偏差,这就体现出基础知识不牢靠的弊端。

为克服上述缺陷,在计算机中创新性地引入关键词录入系统,在临床医学题库的支持下,键入相关学科的关键词,就有相关基础知识点引出。例如,上述外科学模型,根据题签中的上肢周围神经的关键词,相关上肢周围神经解剖学知识点和图谱就会展现出来,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强化临床实践,临床实践中渗透基础知识,实践操作中的目的性更强,动作更加规范准确。

(五)建立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及评价模式

目前,临床技能多站式考试已广泛应用于医类技能考核中。根据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方案要求,参照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操作)等大纲要求,以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为切入点,建立全科医学临床技能实训电子试题库,对相关训练内容的操作模型进行分类组合、模块化管理。

临床执业医师通过率是医学生的入行准则,根据国家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大纲,制作临床技能操作考核题库,并按照学科分类,教师做现场标准化操作示教或播放实践教学录像,同时进行模拟教学、医学基础知识问答,相关基础知识及临床意义相互渗透融合,这样可以做到理论知识指导下的技能操作,做到理论清晰、技术娴熟、动作准确,项目完整,从而达到预期目标。这样有针对性地面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多元化技能培训,适用性广,模型利用率高,使学生能够达到临床各科出科考核要求。

三、临床技能综合实训效果评价

本文选取了2010级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各50人为研究对象,以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为参考设立培训和考核项目。由于样本量有限,两组医学生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只统计两组学生项目考核得分计入优、良、及、差四个等级。研究项目设立心肺复苏(CPR)、胸腹(膜腔)穿刺、外科洗手、气管插管四项基本临床操作技能。

在前期培训中,两组学员同时进行相关科目理论的课程学习,同一教师及教学手段授课,讲解基本理论及操作要点,并进行操作视频观摩。后期分组实践培训:免费医学生组在临床医学技能实践教学中心采取全科医学模拟训练、分项操作训练。授课教师利用模型操作讲解,学生可进行反复练习。临床医学组按照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大纲,临床见习期内在各个科室轮训,由轮训科室带教老师指导学员在科室中练习,考核前提供模拟人模型短期练习。所有培训教师不得兼任考核考员。结果显示,经过综合模拟训练的免费医学组,经过培训后,技能操作相对规范,成绩高于临床医学组,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临床技能训练大纲,按照学科分类,整合模拟医学训练内容,综合归类外科学、内科学等学科的基本操作,将单独的技能操作项目按照既定的模拟场景进行重新组合。引入人文关怀模拟训练,通过多媒体信息反馈,强化培训了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同时建立人机监控,引入病案分析,理论试题随机解答,促进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充分结合,提高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临床实践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卉,黄翠萍,金延安,等.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1,10(7).

[2]刘民,田娟.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2,22(2).

[3]王柳行,辛程远.农村定向全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探討[J].人力资源管理,2011(12).

[4]张海英,韦波,赵永祥,等.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5(8).

[5]梅武轩,高卉,镇海涛,等.以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的诊断技能考试改革[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2).

[6]张品俊,黄光生,辛赣海.免费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32(5).

[7]周燕红,王瑶芬,高卉.OSCE在临床医学生毕业考试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9,8(8).

作者:刘岩峰 王大伟 王朝辉

上一篇:设计素描教学分析论文下一篇:社会德育资源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