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养成教育论文

2022-07-03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要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疑,德育的品位几乎决定性地影响教育的质量,切实有效的德育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护身符”。金州新区究竟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关乎全区7.9万学生的健康成长。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古诗词诵读养成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词诵读养成教育论文 篇1:

谈小学生古诗词诵读的实践探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附属小学)

摘 要:介绍了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的内容及目的、组织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古诗词诵读,开发了记忆力,打好了语文基础,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关键词:古诗词诵读;实施过程;素养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本着“书声琅琅,开卷有益,文以载道,继往开来”的宗旨,我校从2010年开始,把诵读经典古诗词作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来抓,充分挖掘古诗词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诵读中积累知识,洗涤心灵,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一、活动的内容及目的

“古诗词诵读”活动的基本内容是组织学生诵读、熟背中华古诗词经典,开发学生的记忆力,帮助学生从小打好语言文字功底,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修养。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激活传统,继往开来。让学生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尽可能多地“读美文、记精品”,让少年儿童在接受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滋养和熏陶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即:“读中华美文,承传统美德”。

二、活动组织实施过程

1.初步试点

2010年下半年,我们在三年级首先进行试点,组织学生利用每天早读的时间和课外时间诵读古诗词。为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采取了自由诵读的方式,即背不背、背什么、背多少,都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决定、自我选择,期末让学生进行古诗词诵读展示。半年的试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一个学期的时间就掌握了50多首古诗,而且兴趣非常浓厚,积极性很高。

2.全面实施

在试点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展开了“古诗词诵读”活动,并制订了活动的要求、目标、原则和措施。

总体要求——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唯能成诵。

具体目标——在小学阶段能掌握300首左右的古诗词。这正好应了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四条原则——第一,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第二,全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第三,兴趣性原则,采取诵读、诗配画、诗配乐表演、背诗竞赛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第四,差异性原则,即根据学生不同特点与兴趣爱好,因人而异,不强求一律。

四个落实——时间落实:每天早读安排15分钟时间,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其他时间由学生自己安排。辅导落实:各班的语文教师为本班的辅导教师,负责本班“古诗词诵读”活动的开展和落实,并制订相应的实施计划。读物落实:我们组织人员编写了《小学生传统文化系列经典读本》,教材按从易到难的顺序共分五册,每册60首,一学年背诵完一册,五年背诵完五册,实现掌握300首古诗的目标。评价制度落实:为了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我们组织了古诗词考级并发给相应的等级证书。古诗词考级共分五级,背完第一册,掌握了60首古诗词,就算通过了古诗词一级。考完一级,可以考二级,一级一级往上考。小学毕业,达到五级,实现掌握300首古诗的目标。

3.发展提高

在开展古诗词诵读过程中,我校通过多种形式运用、展示、巩固诵读活动的成果。(1)与音乐结合,开展古诗词吟唱会。让一个个快乐的音符代替枯燥的文字,使一行行诗句鲜活起来,赋予诗句以生命。(2)与语文学科结合,开展古诗词欣赏课,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运用精美的诗句;在语文期末考试中进行古诗词知识考核。(3)与少先队活动结合,举办背诗小能手大赛和背诗大王比赛。每学期组织一次背诗小能手大赛,从中选出全校“十大背诗小能手”。每学期组织一次“诗王”大赛,从中推选出全校的“诗王”和年级的“诗王”。

古诗词诵读活动开展10余年,全校学生都能按计划完成任务。五年级的学生毕业时都能掌握300首以上的古诗,“背诗大王”能背诵古诗468首甚至更多,古诗词考级各年级通过率近100%。

三、主要成果

1.大量诵读中华古诗词,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词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诗句运用于作文中,同时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德育内涵,推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提升和德育工作的發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3.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练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了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了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

通过十几年的古诗词诵读实践,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古诗词诵读,开发了记忆力,打好了语文基础,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了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作者简介:张文亮(1963—),男,山东省桓台县人,就职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附属小学,中学高级教师。

编辑 任 壮

作者:张文亮

古诗词诵读养成教育论文 篇2:

为学生健康成长注入正能量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要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疑,德育的品位几乎决定性地影响教育的质量,切实有效的德育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护身符”。

金州新区究竟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关乎全区7.9万学生的健康成长。多年来,金州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高度重视德育工作,认真按照教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确立了“以生为本,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德育工作核心,突出“主题化、课程化、活动化”三大德育策略,探索出了以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基地建设为线索的德育工作机制,强化习惯养成、民族文化、感恩氛围、心理健康等德育内容主题,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德育科研等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

坚定一个核心

金州新区紧紧围绕教育部提出的“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的指示精神,确立了“以生为本,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德育工作核心。以“融入”为切入点,确立金州新区的德育工作保障机制、德育策略、德育途径和德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形成了德育工作传统与现代融合、活动与课程融合、学校与社会融合的新特色。

突出三个策略

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德育工作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德育工作的开展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德育工作不应是杂乱无章的,需要精心设计、系统推进才能切实有效。因此, 金州新区确立德育工作“主题化、课程化、活动化”三大重要策略。在我们的德育实践中,深入研究学生的需求和心理发展历程,找准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家长的能动性,利用多种社会资源,努力推动“德育内容活动化、德育活动主题化、德育主题课程化”建设,建构多元而立体的德育课程,力求通过一系列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层次分明的德育课程实施,深化德育工作,落实德育目标,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加强五个机制

(一)加强德育制度建设

近年来,金州新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文件。一方面通过建章建制,建立有效的德育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一方面规范指导基层学校的德育工作,确保德育工作有序推进,整体提高。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职工人人参与的德育工作网络的形成,使金州新区的德育队伍日趋稳定并不断壮大。为了促进德育队伍的发展,金州新区多次召开培训会和经验交流会,并开展了“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和德育先进学校、德育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的评选活动,有力促进了我区德育队伍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德育课程建设

德育课程建设是金州新区德育工作的重点,结合金州新区的地域特点、风土人情,我们努力开发学校德育资源,丰富德育课程,组织编写了大量系列化、特色化、多元化的德育特色活动课教材,实现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有机结合。

滨海学校围绕“海洋文化”编写了系列校本教材,在活动中教育学生珍惜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董家沟小学开发了以“樱桃”为主题的系列校本教材,围绕“育樱苗、赏樱花、养樱桃、品樱桃、售樱桃”开展了系列德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金石滩小学结合当地物产,编写了《我们身边的中草药》系列读本,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通过采挖、晾晒、炮制中草药等活动,体验劳动的快乐,感受互助的愉悦,浸染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红梅小学组织教师编写《古诗词诵读手册》,积极引导学生诵读、表演,关注中华传统文化;还有城内小学的《养成教育手册》、东居小学的《心理健康指导读本》等,让学校的德育活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四)加强德育基地建设

在“深挖自身资源设立校级基地,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区域基地,精选优质资源辐射全市学校”的思路引导下,金州新区逐步构建起了全区德育基地网络。

金州新区博物馆、关向应纪念馆、金州新区福利院、英特尔(大连)公司、金州新区规划展览馆等成为10个区级德育活动基地。通过活动基地建设和参观“一剧、两厂、三馆”的“开发区一日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了解金州新区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发展,形成了不同层次、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教育作用强的德育基地教育体系框架。

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中心是金州新区着力建设的德育基地,活动中心开展的系列实践活动,都将德育置于核心地位,从精心设置课程入手,将德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活动始终,体现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上,使德育在学生实践活动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与他人、自然和社会相处”。

(五)加强家长学校建设

“家庭—学校”一体化的德育工作是金州新区推进的一项重要举措,每个学校都建立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家长培训活动,并通过“教学开放周”等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了解孩子的学习活动,让家长为学校的管理建言献策。同时,举办家长讲座,邀请教育名家解答家庭教育的难题,积极发挥家长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强化家校联系。

强化四个主题

(一)强化习惯养成教育

德育无小事,细微之处显品德,立足学校、立足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是金州新区德育工作的重点,在金州新区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意见》指导下,定期组织召开全区中小学良好习惯培养现场会,引导基层学校落实此项工作。

(二)强化传统教育

金州新区抓住我国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开展了以“铭记、弘扬、传承”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发挥语文、品德、历史、音乐、美术等学科人文教育的优势,整合学科资源,有效挖掘重要节日的文化内涵。如清明节以“永远铭记”为主题缅怀先烈,感恩思源。通过传唱《跪羊图》,使师生领悟“孝”的深刻内涵,读懂父母恩;而诵读《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则净化、升华了师生的心灵,使师生成为有国家意识和文化归属感的人,从本质上提升了校园的人文品味,使尊崇传统美德、重视文明礼仪、学习国粹文化成为我区师生的道德新风。

(三)强化感恩教育

金州新区努力打造感恩教育的序列化,基层学校充分利用板报、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电子屏等宣传媒介,全方位、多视角地向学生宣传感恩教育的目的、意义和实施办法,着力营建积极、浓厚的感恩氛围。充分挖掘教材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根据不同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将感恩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在想象中体验、在交流中体验,从而使学生对感恩教育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开展“感恩在心中,感恩伴我行”为主题的“十个一”感恩教育活动,此外,还开展“孝心献父母、真心献师长、关心献他人、爱心献社会、公心献自然”为主题的感恩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感恩教育,引导学生感恩自然、社会、他人、父母和老师,将感恩的种子撒播到校园的每个角落,撒播到每个人的心里。

(四)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难点,金州新区为了落实此项工作,形成了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每个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活动室,学校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各种心理教育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有多所学校承担了省市课题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

创新五条途径

我区站在传统与现代融合、活动与课程融合、学校与社会融合的三大平台上,创新五条德育途径,力求高起点、高标准地实现育人目标。

(一)立足学科课堂育人

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最常规的教育方法。2012年春,我们在全区小学开展了学科德育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有近三百位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有近百篇学科案例获奖。我们不仅举办了隆重的颁奖活动,还邀请十位优秀案例获得者在大会上进行交流。

(二)立足社会实践育人

全区建立了稳定的学生义工活动站10所,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基地6处,组建了10支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先后开展了“寻访古城历史,感受金州文明”“我是环保小卫士”“社区连着你我他”等不同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各基层学校组建了义工队和志愿者队伍,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在社会活动中锻炼心智,健康成长。为了展示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区设立了一个德育博客“阳光路上”,让学校积极参与交流和探讨。有些学校还把社会实践活动做大做强,成为学校的德育品牌,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三)立足校园文化育人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区坚持两个原则:一方面,要求学校统筹考虑,整体设计,将办学思路和学校特色统一起来,努力把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学校整体构建的细节中;另一方面,要求学校从校情、学情、师情以及学生生活的实际出发,理清思路,找准定位,整体谋划,分步实施,不搞“一刀切”。

(四)立足主题活动育人

金州新区常年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通过诵读古代经典诗文,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历史上最优秀的中国文人对话,让学生感受融会在古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襟怀与操守,让孩子们从小受到民族精神的感召,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生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文化品位的同时,必将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国家经济的历史重任。现在,经典诵读在我区已经通过早读阅读指导、课堂教学渗透、语文综合性学习、读书成果展评等形式扎实推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先后涌现出红梅小学、童牛岭小学、红旗小学、城内小学、松林小学、新城小学、德胜小学、第七中学、大连市101中学等多所经典诵读示范校。

(五)立足课题研究育人

积极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全区“十一五”期间申报的国家课题7项,省级规划课题44项已全部通过验收。“十二五”课题研究已全面启动,2011年,成功申报区域性国家级课题3项,区域性省级课题6项。以课题研究的开展,促进教师参与教育研究,提高教师的德育研究水平、管理水平和思想教育能力。

近年来,全区20%的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和谐校园先进集体”“辽宁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辽宁省优秀家长学校”“大连市德育先进学校”“大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校”称号。

切实有效的德育工作,为金州新区学生健康成长注入了强劲持久的正能量!

作者:宫学莉 姜峰 魏新华

古诗词诵读养成教育论文 篇3:

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针对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重要性、迫切性,我校根据实际,提出变“言语德育”为“活动德育”, 让德育“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一、养成教育,重在实践

活动的立项抓住了少年儿童教育的核心。立足习惯培养,奠定人生基石。幼儿园和小学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小处着眼是培养一个孩子有出息,大处着眼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必然。习惯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对于国家的教育事业都是何等的重要!“小习惯,大收获”养成教育活动就是抓住了这个关键。

活动的内容突出了习惯培养的重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小习惯,大收获”养成教育活动恰恰是体现了21世纪的教育精神,“感恩老师,节日献礼”,“感恩父母,点滴回报”, “人人争当诚信好少年”是学习怎样做人; “我自理,我能行”,“安全自护”是学习怎样做事;“礼仪习惯实践活动”是学习怎样与人共处。此类活动就是“先成人,后成才”的德育教育地位的体现。

家校联手,形成合力,让习惯培养成功延伸。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小习惯,大收获”养成教育活动通过给家长发活动评价表,请家长为孩子的表现打分的方式,成功地调动家长也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来,使孩子的习惯培养能够在家庭教育中得以巩固和延伸。

二、申请荣誉,自我成长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重要原则,每一位学生都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个体,“一刀切”“一个标准”的教育方式只会抹杀学生的个性发展。我校参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云硫小学学生一日常规》的要求,开展“申请荣誉,目标引领我成长”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层面设置了二十多个奖项,如:安全自护奖、早读自律奖、遵守纪律奖、按时完成作业奖、书写好习惯奖、听课好习惯奖、诚实守信奖等等,还有各班级亦设立班级层面的奖项,提升到学校级别进行奖励。每个学生结合本人实际,一个学期突出一个重点,确定一个目标,养成一方面的良好习惯。学期初申请一项荣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长处申请,也可以申请自己正在努力争取进步的奖项。每位学生的具体目标可以个性化,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使申请的是同一个奖项,不同的学生也可以要求不同、标准不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评价这把标尺的多元化,体现“跳一跳,摘果子”的原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张扬个性的空间和舞台。

三、国学教育,走进校园

我校每周安排一节国学课,学生通过理解国学教材的内容,声情并茂的朗诵,脱口而出的背诵,让国学的思想内涵深入头脑,深入骨髓。学校还将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活动,如举行国学书法比赛、国学歌唱比赛、国学手抄报比赛、讲国学故事比赛、表演“国学经典故事”课本剧比赛、“国学经典伴我成长”征文比赛、国学朗诵比赛、国学知识竞赛、制作国学书签、国学内容橱窗板报、国学教育文化长廊等等。我校还举行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让学生通过形象的动作、生动的表情和流利的诵读演绎古诗词优美的韵味。

四、走出校门,开阔视野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许多知识不可能都在课堂上得到,许多能力不可能仅仅在学校中培养,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实践体验的途径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基于这种认识,一方面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纳入课程,另一方面我校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大课堂,开发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我校组织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夏令营活动。学生通过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安排的军事训练的内容,接触到的有体能训练、队列训练、军体拳、军姿以及实弹射击。在军姿训练时,有一部分学生开始很难坚持到最后,可通过训练后,一个个都英姿飒爽,站起队列来纹丝不动。在结营仪式的公开表演中,学生步伐整齐,纪律严明,精神抖擞,全面展示了军训的成果和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得到了军营领导和教官的表扬和肯定。

责任编辑邱丽

作者:李奕军 周月英

上一篇:跨文化制度高等教育论文下一篇:思想教育与感恩教育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