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发展论文

2022-04-15

摘要:化学工程是一门研究大规模的改变物料的化学组成及机械和物理性质的工程技术学科,是工程技术的一级学科。化学工程随化学工业的发展而发生并演变,反过来又推动化学工业的发展。在过去的一百年,化学工业与化学工程技术历经了孕育、诞生、发展,直至形成今天庞大产业的过程。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环境化学发展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环境化学发展论文 篇1:

试论环境化学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在充分享受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纵观世界各国,科技和管理等方面的进步使得环境化学不断纵向发展,环境科技一体化的思路也在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环境化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也日益明确。

关键词:环境化学;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

近年来,环境化学的研究发展迅速。2011年9月21至9月24日,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在上海市举行。会议的主题是“环境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创新、参与、合作、前瞻”的会议宗旨,旨在促进环境化学学科的发展,推动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合作,加快环境化学的持续发展。环境化学包括检测化学污染物、化学的演变趋势、生态效应等多方面,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它的发展壮大与振兴经济息息相关,但是它也存在缺陷。目前受到条件限制,对于“三废”的治理不够完善,使其排放量大、污染大。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指导思想,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环境化学及其可持续发展。

1 环境化学的发展

不可否认,环境化学的研究发展为大气、水、土壤环境等的污染防治提供了使用价值,其初步形成了新型的学科体系,为我国的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的保护做出了贡献。

1.1 发展历程

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对于环境化学的研究就已经从各个方面着手,其大致包含为污染源的普查、污染控制、环境容量等,其中工业“三废”的污染涉及面较广,投入精力相对较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近年来酸雨的形成、水体富营养化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将其的发展推向了高潮,并且在环境化学方面还包含了形态分析、采样技术等多个方面,着重于对大气污染物的表征、迁移、转化以及有机物的水环境化学等的研究。这些研究的发展也在实际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推动了我国环保事业的前进,促进了学科的发展。现阶段,其向纵深发展,逐步形成体系和特色,真正实现了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我国环境化学的迅速发展以及学科之间的相互交错,使得环境化学的内容得到了丰富和提高,已经加快了迈向国际化的脚步。

1.2 可持续发展对其的影响

环境科学的研究是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的。根据国情和环境问题的发展,结合全球发展的趋势,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环境化学发展的重点。其对立足本国国情、着眼于未来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对于国家及时竞争也是挑战。从目前的情况看来,环境化学的研究已经达到一定的标准,但是其能够模拟实验深入研究的少,与客观现实联系不密切,独创方式缺乏,与“科学发展观”的联系还存在差距。应当放在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且能够改善目前环境污染状况的重大问题上来,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同时还应该将独创性、系统性、完整性合理地结合起来,结合发展过程的形态结构进行研究,取得关键性的突破。

2 环境化学可持续性发展的过程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环境化学的生产过程中离不开其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中研究的环境化学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2.1 水沉积物的环境化学

近年来,水沉积物中的金属以及金属有机物研究的加深、研究水沉积物中酸性挥发性硫化物的活动性等,将环境化学进一步创新发展以扩大对其他金属的研

究等。

2.2 污染的土壤恢复化学研究

由于近年来固体废弃物的大量填埋以及化学研究物品的处理不当等引起的问题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各个国家都已经投入资金研究土壤恢复技术。目前,有污染的生物恢复成为国际热点,大多利用表面活性剂等材料来吸附固体有机物。化学固化剂的研究也渐渐有了起色,并且各式各样的方法发展,例如液相萃取法、氧化法等,土壤化学涉及生活,更应该制定合理的方案。

2.3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随着全球生物地球化学的深化,它已经反映在多层次的时空布局中,生物源中碳排放是焦点问题,硫化物的排放也是研究的热点,它们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作为污染物其源、汇及相互转化的影响许多方面,其健康的影响以及全球的循环成为焦点。

2.4 环境化学的新技术研究

对环境化学研究的各个方面都来源于对分析方法和技术的相互配合要求,新技术的应用以及相互配合都促进了环境化学研究的发展,近段时间大气气溶胶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了多种技术,例如质子弹性散射、扫描质子微探针、激光微探针质谱等。有机分析中,近年来连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个方面的智能技术的应用都促进了其可持续性发展。

2.5 清洁生产中的环境化学

清洁生产的目标是节能、降耗、减污,尽量减小污染物的排放量来实现工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其内容包含了多个方面,例如清洁的原材料、生产过程、改变反应条件、反应过程及排放物的反应。对于其的要求不只是废水、气、渣处理的终端处理技术,其内容有很多方面,如产品工艺的化学物质、清洁材料的选取、计算机的处理系统、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绿色化学”或者“环境无害化学”的研究等多方面。

3 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中环境化学的应用

3.1 治理污染,控制污染

在治理污染的过程中,应当在其治理“三废”排量的同时也要兼顾新的污染的控制,目前我国环境化学的综合利用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八五”末,相对于“七五”末,工业废气处理率提高最快,达到92.62%,它带动了综合利用产值和利润的净增。

3.2 环境保护技术有待于提高

目前环境化学工业污染严重,厂商多,规模小,导致污染范围大,其生产技术的落后也都使其资源利用率低。这一系列的情况都需要我们通过改变技术,通过技术改造减少其排放量,使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和废气物的综合利用程度提高,使其转变为“低消耗高产出”的效果,同时强化管理。其中可以包括采取新的工艺、采用生物催化和光化学等天然工程等,令其资源有效化地处理利用,达到国家标准,利用先进的科学体系以控制老污染源的危害。

3.3 企业内部的特别管理活动

可持续的发展是由技术的进步和改造直接得出的,无论在工业还是农业等多方面对于技术的改进都会收到明显的效益,对于企业内部还可以实行特别的管理活动,如技术的装备水平以及管理水平,以此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3.4 加强对环境化学的规划和统一

建设项目中,环境工程的规划是控制新的污染源的重要手段。其建设项目都执行国家环境管理的规定,其中包括做好建设项目的评价与审核;环境保护设施与施工同步;做好收尾工作,杜绝新污染的危害。同时需要对环保设施的维护与建设更新,这一切都需要环境化学企业的行政指导与必要检查的结合,改变性质,控制

污染。

3.5 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工作

3.5.1 加强课堂教育。化学学科的教育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范围,教材的环保内容渗透是必要的,并且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其各种化学材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课更具直观的教育,更有利于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3.5.2 加强公民的保护意识。结合世界各国污染问题,举行“环境污染”主题知识讲座。并以各种广告等媒体手段大力宣传,唤醒公民对于“环境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意识。

4 结语

现实生活中,离不开环境化学对我们的物质支撑,无论从国情还是从世界的角度,环境化学和可持续发展二者的关系已经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们既对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带给了我们新的享受,新世纪的到来,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年代,环境化学为全球及各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活动也已经在迅速地开展,可持续发展是其必经之路,我国在不断努力下也必将走向新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环境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

会[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6).

[2] 刘静宜.关于环境化学[J].环境科学,1981,

(1).

[3] 吴菁京.第一期“环境化学前沿论坛”成功举行

[J].环境化学,2006,(6).

[4] 宋功武,李玲.了解环境化学[J].湖北大学成人

教育学院学报,2005,(4).

作者:侯张明

环境化学发展论文 篇2:

环境化学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摘 要:化学工程是一门研究大规模的改变物料的化学组成及机械和物理性质的工程技术学科,是工程技术的一级学科。化学工程随化学工业的发展而发生并演变,反过来又推动化学工业的发展。在过去的一百年,化学工业与化学工程技术历经了孕育、诞生、发展,直至形成今天庞大产业的过程。它每年为社会提供数以亿吨计的千百万种合成产品,是我们衣、食、住、行须臾难以离开的物质基础,为社会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展望未来,它的前景依然无限美好。

关键词:化学工程;环境化学工程;清洁工艺;绿色化工

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越来越工业化、城市化,同时也衍生了各种环境污染问题。而化学工业作为造成大规模严重环境污染的主要过程之一,越来越被国家所重视,如今,化学工程已经开始向环境化学工程方向发展。而环境化学工程无论是在环境改善、修复,还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活等各个方面,都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大略的分析讨论了化学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1环境化学工程发展现状分析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迅猛,增长速度较快。但由于忽视对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致使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公害事件不断发生,社会反应强烈,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关注,采取了各种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加强环境管理,制订各种环境保护法规和法律,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增加环境保护投资,以控制污染,改善环境。这些措施虽然在局部地区或一定时期内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却未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污染的增长,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要求。

1979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环境保护领域内进行国际合作的全欧高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少废无废技术(工艺)和废物利用宣言》,指出:“无废技术是使社会和自然取得和谐关系的战略方向和重要手段”。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在一篇报告中对“清洁工艺”下的定义为:“清洁工艺就是以最合理地使用原料和能源来生产产品的一种技术,同时在生产过程和成品的使用过程中,减少排入环境中的可产生污染的废水和废物量。”在法国,根据“预防优于治理”这一原则,几乎所有经过改造的、产生较少废物的生产工艺,或所有对废物进行循环利用的生产工艺,都被称为“清洁工艺”或“对环境有益的工艺”、“对环境安全而合理的工艺”等。1984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在原苏联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对无废工艺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无废工艺乃是这样一种生产产品的方法(流程、企业、地区、生产综合体),借助这种方法,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原凋资源-生产-消费-二次原料资源的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综合利用。同时对环境的任何作用都不致破坏它的正常功能”。有的学者认为,无废工艺的概念应当包括无害、节能、省地、复用、闭路等内涵。从技术上讲是一种具体技术。

美国在1990年就颁布了污染防治案,将污染防止确立为国案.1995年推出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表彰在绿色化学研究与开发中有重要突破和成就的单位和个人。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石化公司联合立项,资助了“九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与化学反应工程”,其目的是开展环境友好的催化化学和反应的研究。1998年,我国举办了第一届国际绿色化学高级研讨会,1999年,我国在四川大学举行第二届绿色化学高级研讨会。

化学工业作为造成大规模严重环境污染的主要过程之一,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预防为主,从源头着眼,从工艺入手,开辟绿色化工技术,將污染减少或消除在生产工艺过程之中。化学工程进入了环境化学工程时期。

2环境化学工程的任务

作为环境保护学科,虽然它很清楚环境污染问题所在,但是如何减少或治理污染,它没有具体的技术去解决问题。环境化学工程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效应在于应用化学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化工厂以外的环境保护问题。由于过去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污染了环境,环境化学工程要采取工程技术手段对污染化学品进行分析测定、定量计算、设法消除;对目前还在污染环境的过程或设备,要求环境化学工程采取一定的工程技术手段采取补救措施,使最后必须排出的污染物(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达到许可范围或最低限度。环境化学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销毁无用产物,保护环境。

众所周知,化学工业是造成大规模严重环境污染的过程之一,如果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那么环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环境化学工程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了达到保护环境的要求,研究开发绿色化工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采用无毒工艺代替有毒工艺,以减少来自原料的污染。

(2)开发和采用新的催化剂和各种化学助剂,提高合成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实现“原子经济”反应,减少废物排放。

(3)采用无害的溶剂,减少有机溶剂的排放。

(4)采用生产工艺装置系统的闭路循环技术,其核心是将所产生的污染物(废物)最大限度地加以回收和循环使用,尽量按生产工序自行“消化”废弃物,或回收循环使用,或作其它工序的原料使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数量。

(5)采用生物技术来合成化学品,接近自然界自身的“绿色”工艺。

(6)生产的产品无污染,是环境友好产品。

3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自动化发展趋势

3.1现代化

针对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而言,化学工程属于化学行业以及学科范畴,需要对许多项目内容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其主要包含物质分离、能量传递、化学反应、运行优化等,在整个领域中,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有关工作内容居于重要地位。与此同时,有关加工技术属于微观层面内容,只有高效提升整个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水平,才能加快促进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与进步,进而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规定相适应。

在新时代环境下,伴随着工业化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与壮大,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其主要发展方向,就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现代化。所以,针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应当开展整体、系统、全方位的探索与寻求工作,通过学科融合与交叉的辅助作用,进而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现代化的发展和进步,发挥良好的推动作用,进而实现工业流程效率与质量的提升,使工业流程的稳定性得到充分保障,以此来对化学工程与公艺的规模化发展需求进行满足的同时,也能够对其进精细化发展的要求与规定相符合。

3.2绿色化

现阶段,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促进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绿色化发展,进而更好的实现生态环保、节能降耗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受到了以往传统因素的巨大影响,化学工程和工艺在自动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往往会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消耗着我们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积极的引入环保技术,最大限度的降低对于资源的消耗力度,降低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绿色化发展。

结束语

展望21世纪,环境保护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化学工业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向,环境化学工程是是化学工程学科发展的一个必然时期。化学工业及化学工程技术的持续高速、高效发展有赖于高新技术的注人,同时它也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材料、新能源、新思路。化学工程学科在21世纪中将对人类社会文明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淑群,现代化工,1988(2):9~12.

[2] 王保国舒小芹,化工进展,1999,1,15.

[3] 席德立,环境科学,11(4):75~80.

(作者身份证号码:130502198606241534)

作者:解悦

环境化学发展论文 篇3:

探究环境化学教学改革

摘要:针对目前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适应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需求,就环境化学教学内容、环境化学教学方式以及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等环节对改革措施提出一些观点,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化学课程;教学问题;改革措施;提高素质

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酸雨、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破坏,水污染造成世界范围的淡水危机,以及自然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威胁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环境化学”是一门以阐述污染物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各圈层环境介质迁移转化过程所涉及的污染化学问题及其效应为主线,较全面深入地阐明基本原理、环境化学相关交叉的学科,是环境科学课程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环境化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环境化学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创建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化学建设新模式。

环境化学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为重点,包括环境化学教学内容改革、环境化学教学方式改革、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三个方面。

一、环境化学教学内容改革

当前环境化学教学内容主要为研究污染物(主要是化学污染物)在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中的迁移、转化的基本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环境化学教学内容应更充分地体现环境化学的理论对实际环境问题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学内容需要适当更新调整:第一,引入国内外学生较为熟悉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预防与控制治理的方法措施,讲授主要污染物质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机理;第二,环境化学涉及多学科知识,适当将相关内容整合进行模块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环境问题的思维方法;第三,开设专题讲座,举办相关的环境化学科研讲座,让学生了解当前环境化学的前沿动态,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环境化学的兴趣。

二、环境化学教学方式改革

为适应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环境化学教学需要更新教学方法,以更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正确处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担当的角色不同,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其学习,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环境化学”课程内容与实际联系密切,可以利用视频、音频信息展现环境问题以及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概摒弃,过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需要及时穿插传统教学方法;第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与资料的习惯,将内容进行汇报或者撰写小论文,培养学生分析、合成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塑造科研素质。

三、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包括优化内容体系及教学方法改进两部分。第一,传统的实验教学研究型、开放型的实验内容较少,迫切需要构建一批与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相关的综合性实验项目,解决实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的要求,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传统的实验教学缺少对学生科研综合素质的培养,缺乏真正的实验技能。开设一些综合实验课,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筛选、调研文献、确定技术路线、数据记录及处理、撰写实验报告等一套完整的科研工作环节,教师协助指导,从而养成一种良好的科研习惯;第三,改變实验考核方式以激发学生动手、创新能力的提高,改变传统的仅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模式,探索一种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例如将学生卷面考试成绩、小论文、课堂讨论、实验操作技能等情况有机整合,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

总之,以环境化学为媒介,结合环境科学的实际和特点,认真研究教学方法,以新颖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方式赢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广泛参与显得尤为重要。进一步深化“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为培养21世纪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戴树桂.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范成新,王春霞.长江中下游湖泊环境地球化学与富营养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朱石嶙,冯茜丹,党志.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性及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J].地球与环境,2008,36(1):26-32.

作者:于春伟 张军 文少白

上一篇:围岩施工技术论文下一篇:校园招贴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