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结合长寿饮食文化论文

2022-04-29

作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雄俊灵秀、饮食门类丰富多彩的名城,重庆市近年来文旅事业蓬勃发展,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网红城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游文化结合长寿饮食文化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旅游文化结合长寿饮食文化论文 篇1:

海南省文化旅游业转型发展初探

摘 要:文化旅游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海南省作为中国最南端的行政区,是一个典型的热带海岛,在旅游业发展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受环境、地理位置和经济基础等影响,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在探讨海南省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海南省文化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并提出了海南省文化旅游业转型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文化 旅游业 问题 转型发展 路径

文献标识码:A

近十年来,旅游業蓬勃发展,文化旅游业也越来越来受到关注,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2009年9月,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打造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品牌,举办全国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从2010年开始,文化部、国家旅游局每4年推出一个中国文化旅游主题年,每2年举办一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1}文化旅游资源正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并致力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多方位、多角度开发。海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推进海南各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通力合作,有利于建立通畅的省内旅游联系机制,使旅游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圈的乘数效应,有助于提升海南旅游业的国内外影响力,带动海南省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一、海南省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海南省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概述

旅游离不开“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目前,海南已建立较为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体系,具备年3000万人次的接待能力。据海南省统计局统计,目前全省共有旅行社191家,其中国际旅行社53家,可以满足游客岛内游、出岛游、入境游、出境游的需求;有星级酒店237家,其中五星级酒店21家、四星级酒店56家、其他星级的酒店160家,在这些星级酒店中不乏国内外知名品牌,如瑞吉酒店、万豪酒店、喜来登酒店等。{2}此外,还有很多价格较便宜的民间小旅馆可供游客选择。

近年来,海南省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海南热带旅游旅游资源,精心打造专项旅游,突出发展度假休闲旅游、温泉旅游、会议旅游、婚庆旅游、海底潜水旅游等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有效提升了旅游产品竞争力,增加了旅游收入。一些特色旅游项目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知名度,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如亚洲博鳌论坛、七仙岭温泉嬉水节、南山长寿文化节等。

(二)海南省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问题

1.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深度挖掘。海南文化资源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其中以黎、苗、回三个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海洋文化尤为独特。但目前来看,海南对文化资源的整理研究、深入开发利用严重不足。政府、企业及相关部门没有充分运用海南本地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和海洋文化来吸引游客,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3}

2.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创新。海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单一,雷同现象较多,创新性产品较少。从目前文化旅游产品来看,在区域内各景区演出的文化节目大同小异,大多是展示黎苗族民族服饰、表演黎苗族的歌舞,品尝黎苗族美食等节目,重复的黎苗族风情产品容易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此外,由于旅游产品雷同,造成民族文化开发主体间的竞争加剧,效益降低。

3.旅游文化资源缺乏保护。自汉朝以来,中原主体文化和海南岛的边陲文化在海南岛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具有海滨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然而由于保护不力,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正在逐渐衰落。{4}黎族文化资源是海南本土文化的精髓所在,但是由于黎族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不到传承。黎锦是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其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被称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但现如今只有极少数黎族老人还会这种手工织布技术,传统的手工纺纱织布技艺在流失,黎锦艺术发展举步维艰。

4.管理水平滞后,缺乏人才。海南省旅游业存在着整体服务质量偏低、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等问题。一是缺乏完善的旅游行业管理体系,整个旅游行业较为混乱,个别旅游企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二是旅游企业内部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对基层员工和对已经开发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三是缺乏专业导游人员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作深入的讲解;四是本地的艺术人才大量流失,有文化技艺的年青人为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纷纷流向省外。

二、海南省文化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一)海南省文化旅游业转型发展的基本取向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激发了一大批有经济能力的人外出旅游,旅游业也因此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旅游者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促使我国旅游业进入一个新的转型发展期。

1.文化旅游业从粗放型到集约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在旅游资源配置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家也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能力,促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旅游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时进入了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型发展时期。{5}

2.文化旅游从观光型向休闲体验型转变。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出游目的更加多元化,对文化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文化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旅游者需要个性化、自主化的出游方式,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体验和更独特的文化休闲方式,旅游空间和频率也大大提高。来海南岛的旅游者更青睐体验型旅游,例如邮轮旅游、高尔夫休闲旅游、海底潜水旅游等。

3.文化旅游呈现集聚化、产业化趋势。由于社会经济合作的不断加深,我国文化旅游业将由现阶段规模小、条块分割、社会化与产业化程度低、结构不合理等向产业化、集聚化发展,最终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定,向建立一个有省无界、有区无墙、产品各异、市场一体、特色突出、品牌共铸、资源共享、效益共赢的区域旅游协作发展。{6}

(二)海南省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可行路径

1.确定目标市场,设计旅游方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价格手段可分流出高收入群体、中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针对不同收入群体设计不同的旅游路线,以求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对高收入旅游群体提供高端豪华度假游,价格高昂,注重享受;中收入市场作为目前旅游市场消费的主力军,市场数量庞大,整体消费能力强,可为其设计物美价廉,性价比高,经济实惠型旅游;低收入群体由于收入低,难以有闲钱外出旅游,可以不多做考虑。

2.加强旅游营销。以科学的营销理念为指导,借鉴其他成功的旅游營销模式,采用多种手段,实施整体营销,扩大客源市场。如运用电影、期刊、报纸、网络、电视、社交软件(如腾讯QQ、微博、微信)等宣传海南文化旅游。海南文化旅游营销可分两步走:一是对我国内陆及港澳台旅游市场进行营销,其营销重点是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及内陆经济发展较好的大城市;二是对国外旅游目标市场进行营销,可以借鉴马尔代夫的营销模式,组织主题推广活动,进行客源地的专题推广活动{7}。此外,还应加强与世界各地文化旅游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旅游交易会、旅游博览会、旅游产品推介会等,印发宣传画册、视频等,向国内外广泛宣传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与特色。

3.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海南文化旅游开发要以本身的特色资源为依托,开发独具魅力、类型多样的旅游产品,打造独具海南特色的旅游品牌。可推出主题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纪念品。主题旅游产品如体育文化旅游(如排球、帆船、冲浪等)、商务会议旅游、海洋文化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如环岛骑行旅游、海岛饮食文化旅游、海底探险旅游等;特色旅游纪念品如树叶书签、黎苗族歌舞画册等。

4.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一次完整的旅游离不开旅游配套设施的支持,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是海南文化旅游转型发展的重要环节。完善旅游配套设施要着力解决交通、住宿、食物、医疗等问题,保证游客在旅游期间的人身财产安全,让其享受旅行的乐趣。同时,也要保护文化旅游资源不被破坏,对新来的游客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提高游客环境保护意识,促进文化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海南省文化旅游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一)突出本土文化特色

海南要充分利用本土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让本土文化成为海南旅游之“魂”,对民俗风情、传统节日、古建筑等人文旅游产品,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加以丰富,突出特色,以独特性取胜,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8}近几年海南省举办的中国海南“欢乐节”、天涯国际婚礼节,以及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等独一无二的节日婚庆旅游就充分突显了海南本土文化特色,今后要继续将这类旅游项目做大做强。

(二)塑造旅游品牌,加强旅游宣传

海南文化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旅游企业总量较少、规模较小、文化创新力较弱,因而吸引力不强,对提升海南文化旅游企业综合竞争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目前,海南省缺乏世界顶级的国际化旅游品牌,国内著名品牌也为数不多,旅游品牌层次较低,对全省旅游尤其是入境旅游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发展海南文化旅游,一是引进国内外著名品牌,培育打造龙头景区景点,塑造本地旅游品牌,全面提升文化品位和层次;二是加强旅游宣传力度,塑造“阳光海南,度假天堂”的旅游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9}

(三)保护文物古迹,再现古城风韵

海南要将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人、名城等宝贵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如海瑞墓、东坡书院等。在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时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既要维持其历史面貌和文化氛围,又要创造经济价值。{10}此外,还应加强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如在东坡书院附近设置苏东坡先生诗词集的看书、购书点,在附近饭店推出“东坡肉”等相关名菜,酒店房间可布置为古装风格,将当地“牛车”、“马车”等发展为自费旅游项目,满足游客食、住、行、游、购、娱的全面需求。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cnta.gov.cn/html/2009-9/2009-9-27-11-3-34750.html,2009(09)

{2}钟军.海南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11(05).

{3}管媛媛.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3(03).

{4}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课题组.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文化建设的思考[J].海南金融,2010(09):70-72.

{5}李海燕.中国旅游业改型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2,(07):100-101.

{6}唐峰.江口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共铜仁地委党校,2012,(07):100-101.

{7}李燕,黄正多.马尔代夫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原因[J].南亚研究季刊,2009(04):65-70.

{8}沈耀峰,王晓樱.海南:文化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N].光明日报,2008.2.20.

{9}李恬.海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2012(05):167-168.

{10}余中元,毕华,赵志忠,陈春福,杜娜,袁建平,颜艳红.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09):552-556.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旅游学院 海南海口 570228)

(责编:若佳)

作者:范欣平

旅游文化结合长寿饮食文化论文 篇2:

“网红重庆”文旅发展成因、困境及其对策

作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雄俊灵秀、饮食门类丰富多彩的名城,重庆市近年来文旅事业蓬勃发展,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网红城市。但是,在具体实践中,重庆市还存在规划建设滞后,区域性公共服务设施有待完善;文旅融合仍以资源开发为主,文化价值体现不够;文旅消费仍以外地游客为主,本土游客占比极低;文化旅游融合度有待提高,产品价值偏低;政府推动力度不足,亟需完善文旅发展政策等问题。管理部门应鼓励和引导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业态发展、技术创新、企业培育、宣传营销、消费促进等方面充分融合,努力营造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重庆有了一个新的城市标签——“网红重庆”,全市游客接待量、旅游外汇收入持续增长。有媒体根据中国大陆地级以上城市的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旅游业比重、交通便利程度和旅游基础设施等五个维度综合衡量后,编制了2020中国旅游城市榜。在这个榜单上,重庆紧随北京之后成为中国旅游业最发达城市第二名。从城市的吸引力来看,重庆以绝对优势位居第一,吸引了6.57亿人次的游客到访。

“网红重庆”的成名原因

(一)三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重庆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巴渝文化、开埠文化、抗战陪都文化、码头文化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例如,以大足石刻、合川钓鱼城、涪陵白鹤梁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以解放碑、史迪威博物馆、抗战遗址博物馆等为代表的抗战遗址旅游资源,以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磁器口古镇等为代表的巴渝文化旅游资源,以红岩和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渣滓洞白公馆等为代表的紅色旅游资源。目前,重庆不仅拥有55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和282处市级文保单位、近百家博物馆、3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条历史文化街区、63处传统村落、44项国家级和511项市级非遗项目、1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等,还有一大批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文化院团、院校、文化企业、文化传播的平台和载体。

(二)自然风光雄俊灵秀,“山城”名扬天下

重庆是多地貌城市,自然风光优美、山清水秀、地貌丰富,境内山地纵横、平川错落,有江河也有湖泊,有森林也有草原,有湿地也有峡谷,有瀑布也有喀斯特大溶洞,风景如画,形式斑斓,有著名的长江三峡、武隆仙女山、金佛山、四面山、长寿湖、武隆芙蓉洞、天坑地缝、酉阳桃花源、北碚金刀峡、万州青龙大瀑布、永川茶山竹海等自然风景名胜。同时,重庆也是世界温泉之都,拥有以北温泉、南温泉、东温泉等“五方十泉”为代表的温泉养生旅游资源;主城除了有著名的北温泉、南温泉外,还有近千处大小温泉。

(三)美食品种繁多,麻辣风味享誉全国

重庆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其形成发展同重庆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丰富的物产和鲜明的人文特征密不可分。炎热气候以及复杂的地形,造就了重庆人的性格,形成了重庆美食特点,创造了一些家喻户晓的饮食文化。无论是历史悠久、风味独特的川菜,还是麻辣香鲜、诱人馋涎的重庆火锅,还是风味独特、种类繁多的重庆小吃,在全国都有极高的享誉度。就像《舌尖上的重庆》描述的一样,重庆的饮食门类丰富,码头文化对重庆人餐饮习惯的影响非常显著,通过吃的传承凸显了火辣、厚重的气质。

(四)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别具一格的交通设施

“山城”重庆,楼宇依山而建。“桥都”重庆,路网以江为界纵横交错。对中国大多数地势平坦地区的人来说,“楼顶跑汽车”成为重庆的一道奇观。“六辆轻轨同框”不仅体现了重庆的交通设计,而且展现了重庆地形的层次感。商圈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方便每一层楼都能够将车开到门口,设计了波浪形公路。“网红打卡点”轻轨二号线穿楼而过,看似一体实则分离无震动无干扰。黄桷湾立交桥有五层结构、15条匝道向8个方向延伸而去,被誉为“重庆主城最复杂立交”,也被称为“导航都会迷路的立交桥”。

(五)形式多样的推介活动,“行千里·致广大”驰名中外

重庆推出了“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举办了重庆全球旅行商大会、第九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世界大河歌会、“再游长江·归来三峡”旅游推广活动、首届温泉与气候养生旅游国际研讨会、“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等文旅交流活动。挂牌了重庆文化旅游国际传播中心、美中友协重庆办事处、白俄罗斯文化旅游商品中心,授牌了17个重庆文化旅游境外推广中心,构筑起重庆文旅的境外营销和服务平台矩阵,健全完善“1+N+X”的旅游外宣平台。依托重庆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重庆文化周”,每年通过在国外举办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艺术魅力,提升重庆的国际影响力。

重庆荣获中国温泉之都和世界温泉之都称号;在“世界旅游城市景气指数排行榜”中,重庆名列16名,被国际权威旅行杂志评为“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全球十大最具发展潜力的旅行地”,连续三年在界面新闻“中国旅游业最发达城市排行榜”位列第二,荣获2019年全国夜间经济十强城市、2019年度中国城市旅游品牌第二名,荣获2019亚洲旅游“红珊瑚”奖——十大最受欢迎文旅目的地,“壮丽七十周年·最具影响力会展目的地金手指奖”“十大工业旅游城市”等殊荣。

(六)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使重庆一炮而红

随着5G时代的来临,流量资费变得越来越便宜,各种视频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手机的摄像功能和编辑软件,拍摄制作自己喜爱的视频,通过自媒体频道上传至网络。近年来,特别是“抖音APP”在经过一系列精心运作推广之后,迅速累积了巨量“粉丝”。关于重庆轻轨的短视频,经过传播迅速成为抖音热点,吸引越来越多的民众慕名专门到重庆拍摄。后经过发酵,重庆奥陶纪、洪崖洞以及作为交通工具而火的长江索道等景点,使重庆赚足了大家的眼球。同时,这更让重庆获得了全网乃至全球的关注,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到来,大力助推了重庆旅游的发展。

“网红重庆”折射出重庆文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建设滞后,区域性公共服务设施有待完善

一是未规划设置观景台,区域性交通瘫痪。节假日期间,爆红的洪崖洞成为全国各地游客的首选之地,千厮门大桥被认为是最佳的观景点,大量的游客涌到桥上驻足赏景拍照,导致千厮门大桥车辆几乎成为停车场。整个洪崖洞周边人群簇动,车辆根本不能通过,严重影响了整个区域的交通出行。二是区域性文旅产品过度集中,餐饮店供不应求。由于游客的大量涌入,景区周边的餐饮店爆满,火锅、串串等纷纷涨价,食品安全成为重要的风险防范点。三是天气与饮食的巨大差异,使医疗设施的供给压力大增。重庆作为我国著名的火炉城市,天气炎热,饮食风味以麻辣为主,对外地游客身体是比较大的考验。游客数量的暴增,将大大增加区域内医院的应急防范压力。

(二)文旅融合仍以资源开发为主,文化价值体现不够

近年来,重庆市旅游业得到很好的发展,其境外旅游发展迅速。但是,从重庆目前已经建成的文化旅游景点来看,其开发程度仍然较低,大多属于粗放型开发模式,文化浸润度明显不足。可以说,文化资源的禀赋与旅游产品的开发一直没有找到较好的融合点,甚至可以认为重庆旅游产品的开发根本没有认识到文化禀赋的重要性。“网红重庆”的成名原因之一就是洪崖洞与宫崎骏动画《千与千寻》里的场景高度相似,这是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重庆磁器口、钓鱼城、武隆旅游群等旅游景点,都具有较好的文化资源。从目前这些景点的发展情况看,其对现有资源的开发仍然不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仍然较为薄弱。

(三)文旅消费仍以外地游客为主,本土游客占比极低

从重庆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的2019年“五一”期间全市手机漫游情况看,全市手机漫游共2261.41万台次,同比增长62.9%。其中:入渝漫游1044.73万台次,同比增长96.1%;入渝漫游前五名是:川、粤、黔、鄂、浙。离渝漫游1216.68万台次,同比增长42.4%;离渝漫游前五名是:川、粤、黔、浙、鄂。“五一”期间,重庆市民到市外的游客多于外地到重庆的游客。

(四)文化旅游融合度有待提高,产品价值偏低

当前,重庆文化旅游融合度不高。重庆本土文化的研究较为薄弱,关于巴渝文化、开埠文化、抗战陪都文化、码头文化的深度研究仍然欠缺。重庆本土文化的知名度不高,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要讲好本土文化故事,将文化的内涵渗透到旅游产品的设计、生产、宣传、销售等多个环节,让旅游产品真正鲜活起来,而不是让游客走马观花,仅仅到此一游。我们要让游客了解本土文化,通过文化传播提升文旅产品的知名度。文化旅游产品价值较低。游客对重庆文化旅游产品的认识更多的是美丽壮观的夜景、耳目一新的吊脚楼、设计奇特的轨道交通等,对重庆本土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遗产资源的了解并不多,因此文化旅游产品的消费仅仅是到此一游,跟风在抖音上留下打卡痕迹。

(五)政府推动力度不足,亟需完善文旅发展政策

基于笔者对重庆2009年至2019年十年间制定的30篇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本分析,从整体上看,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的逻辑尚未围绕“文化”形成成熟的话语结构网络,在观念上尚未足够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且缺乏精细化、系统化、建设化的思路,导致文化产业发展“门类齐全但精品特色缺乏”。虽然强调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庆特色,希望立足重庆本土,发挥重庆的文化、历史、自然、风俗等资源,注重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运用,重视创意设计,以此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但关注点过多、过宽、过散,没有形成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强力。

重庆文旅发展的对策分析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要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强化行业协作的总原则,着力破除体制机制约束,整合文化和旅游两个方面的资源,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在此基础上,鼓励和引导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业态发展、技术创新、企业培育、宣传营销、消费促进等方面充分融合,努力营造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的良好局面。

(一)高起点规划文旅融合发展布局

精心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强化跨区域协作和旅游连线运作,解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大问题。区域布局上注重旅游、文化、商贸的高度融合,在城镇规划上注重旅游、文化、商贸的综合配套,在品牌打造上注重旅游、文化、商贸的特色魅力,在环境建设上注重旅游、文化、商贸的发展氛围,在节庆活动上注重旅游、文化、商贸的互动共进。深度开发景区观光、旅游商品展销以及配套服务业,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推动各区县差异化发展。都市休闲文化旅游圈要着力增强高品质文化旅游服务功能,突出抓好渝中区历史文化旅游基地、红岩文化产业基地、北碚抗战文化旅游基地、北碚十里温泉城、两江影视城等一批重大项目,打造温泉之都、会展之都、购物之都、美食之都,构建集山城、江城、不夜城于一体的国际文化旅游休闲大都市。

(二)加快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丰富文化旅游内涵

充分开发利用各类文化文物遗产资源,加大文化旅游产品、衍生品的开发,强化文化与旅游的产业融合。挖掘文旅产品,促进地方特色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抗战文化、红岩文化等红色旅游,三峡文化、巴渝文化、苗族土家族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合理利用工艺美术品、地方美食、书籍、图画等方式展示文化,不断提升文化旅游的价值。依靠旅游目的地独有的景观资源或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打破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现有的内容和运行操作,制作别具一格的具有当地风情的文化创新表演等创意产品。通过开发独特的创意性产品,使用别具一格的含有文化元素的创意手法、技术手段和制作方式,将包含景观资源或空间场地等在内的旅游产业价值链活动延伸到文化创意产业中,从而给消费者带来别具匠心的用户体验。

(三)扩大本土市场的文化产品供给,加大对本土消费群体的宣传营销

文化文物部门、文物单位、文艺院团、文化企业要切实转变觀念,根据旅游市场需求调整工作方向和经营策略,将原来只面向市民开放、提供的文化产品拓展为面向市民和游客两个群体、两个市场。重视市场研发和宣传,坚持经常性的调研分析,分级分区制定营销战略,利用政策鼓励多种形式的旅游宣传。不断创新宣传营销手段,大力发展主题文化旅游,提升旅游的文化感染力和吸引力。要依托各区县特色主题文化资源,激活本地消费,策划峡江风光旅游、地质奇观旅游、山水生态旅游、温泉旅游等一批特色文化旅游,向国内外旅游市场宣传推介。完善落实本市居民到市内景区、景点参观享受优惠门票的政策,进一步拓展文旅消费市场。

(四)全方位推动文化旅游融合,不断提升文旅产品价值

深化“大旅游经济”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商贸”发展模式,建立文旅商深度融合促进机制。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国际旅游名城打造进一步结合,将重庆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一批文旅商深度融合的景区度假区、主题公园、节会活动和工艺产品,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质量,以旅游商贸扩大文化的传播消费。着力强化文化旅游业的住宿、餐饮、娱乐、演艺功能,完善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加快建设特色旅游商品交易场所、特色餐饮服务网点等。整合重庆著名旅游品牌和文化品牌,充分挖掘其深刻内涵,有效加强宣传和营销,进一步提升其文化附加值,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要坚持多措并举,全面提高现有知名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含量。

(五)政府主导,多方协作,加大文旅融合研发力度

建立专家顾问机制,邀请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领域专家学者成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专家顾问团,参与指导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编制、重点项目论证评审。建立研发激励机制,探索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新思路、新方法;完善智力购买服务机制,对文旅融合发展的重难点问题与障碍进行科学调研与攻关。加大文旅品牌建设力度,打造文旅名城。改善大型商圈、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的文化休闲环境,凸显“中华老字号”“重庆老字号”的文化元素,满足文化旅游商贸一体化的消费需求。支持建设富有文化特色的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依托特色资源创新开发多类型、多层次、多业态的文化旅游精品。

作者简介

张伟进 重庆社会科学院社科培训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管理政策

作者:张伟进

旅游文化结合长寿饮食文化论文 篇3:

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推进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

摘 要: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是广西重点打造的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该区域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民族风情淳朴浓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富集。要不断丰富该区域民族文化的内涵,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将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实施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促进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广西巴马;民族文化;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

从文化的角度看,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化被称为旅游的灵魂。因此,在发展国际旅游区过程中,民族文化将是最具生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因素之一。2013年,广西开始实施“旅游兴桂”战略,以巴马瑶族自治县为核心的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以下简称“长寿养生旅游区”),被正式列为全区重点打造的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其行政区划包括河池市辖区的东兰、巴马、凤山、大化、都安、天峨等六县(自治县)。该区域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民族风情淳朴浓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富集且品位高。如何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的价值,丰富该区域民族文化的内涵,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是建设好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关键。

一、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民族文化特点

长寿养生旅游区的民族文化主要包含民族节庆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医药文化以及民族体育文化等等。

(一)民族节庆文化丰富多彩。该区域的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形成了很多独特的民俗节日文化,影响较大的有:一是布努瑶的“祝著节”。每逢农历五月二十九这一天,都安、大化、东兰、巴马一带的瑶族就会过“祝著节”,也叫“达努节”,以此祭祀他们的祖神密洛陀,不忘密洛陀创世功绩。节日期间,布努瑶的族人便聚集在预定的场地一起跳铜鼓舞,斗鸡射箭,打陀螺,笑酒等。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包含唱歌、点大炮、武术等等,欣赏性很强。二是壮族的蚂[虫另]节。在东兰、天峨一带流传着久负盛名的蚂[虫另]文化。传统的蚂[虫另]节从正月初一开始,历时各地不一,有五至七天,有的长达一个月。节日活动程序有找蚂[虫另]、游蚂[虫另]、祭蚂[虫另]、葬蚂[虫另],期间伴有跳蚂[虫另]舞、农事生产舞蹈表演、赛铜鼓、对山歌等等,节目丰富多彩,场面热闹非凡。蚂[虫另]节方式之隆重、规模之盛大、时间之长久、形式之独特,在中国少数民族节日活动中非常罕见。2006年6月,河池的壮族蚂[虫另]节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是壮族铜鼓习俗。壮族铜鼓习俗主要流行于东兰、天峨、巴马等一带的壮族村寨,主要内容包含使用铜鼓、收藏铜鼓和使用铜鼓进行演奏、演绎。壮族铜鼓习俗世代相传,薪火不断。“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项目于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10个试点项目之一。“壮族铜鼓习俗”于2006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是壮族“三月三”风情。壮族的“三月三”节日是长寿养生旅游区最具风情的节日之一,每年“三月三”期间,壮族男女青年穿着民族盛装自然聚集在一起,以歌交友,以歌传情,歌声曼妙,风情卓然,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二)长寿孝道文化悠久淳厚。长寿养生文化旅游区的长寿文化源远流长,清光绪皇帝钦命广西提督为那桃乡平林村邓诚才题赠“惟仁者寿”匾牌等,都是长寿文化的缩影。当前,这些长寿文化对后人的孝道行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意义,得到当地百姓的借鉴和传承。在长寿养生旅游区域,壮族、瑶族、汉族等自古以来流传有“补粮续寿”的祈寿民俗,目的是子女晚辈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祈求健康长寿。人上了年纪,生理官能衰减,免疫力下降,病痛增加,导致老人出现自己一生的“粮食”就要吃完的心理压力。为了安抚老人,子女就会在老人生日或者是选定的良辰吉日,张罗为老人“补粮”,然后四面八方的亲戚就会从各家带上粮食参加“补粮”仪式,让老人的粮食不断增加,表示其寿命因此不断增加,从而让老人消除心理压力。现在这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改进,体现出各民族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是民族民俗文化与精神生活和谐相融的体现,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当前,这种孝道文化,已得到外界的高度关注,形成了其独特的影响。

(三)民族民居文化个性突出。在当前全世界兴起“民宿”旅游热潮之际,独特的民居建筑,使长寿养生旅游区完全具备了发展民宿旅游的条件。在长寿养生旅游区内,最具代表性和影响较大的民族村寨有巴马的巴根瑶寨、凤山的梦娥瑶寨、大化的“天下第一弄”甘房瑶寨等等。巴根瑶寨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北部的东山乡,民族建筑风格保存较好。2010年2月13日(大年初一),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来到巴根瑶寨,在具有鲜明瑶族风格的圆形铜鼓楼里,与大家一起敲铜鼓。村寨的浓郁风情和村民的热情洋溢,让总理在喜悦中提笔写下“山青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的对联,表达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美好愿望。如果将巴根瑶寨、梦娥瑶寨、甘房瑶寨和弄歪瑶寨等民族韵味浓厚、民族特色鲜明的民族村寨,配上奇妙的民俗风情表演,必将使整个村寨的吸引力得到倍增,成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一扇重要窗口,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驻足。

(四)民族服饰文化工艺精湛。编撰于道光八年的《庆远府志》记载:“壮女作土锦,以棉为经,以五色绒为纬,纵横绣错,华美而坚”。“东兰壮女能作花巾,或花草或人物,或鸟兽或字,巧者折而数之,配以机轴,织成宛然”[1]。所以,该区域的民族服饰既有悠久的传统,又有灵巧的技艺,弥足珍贵。除了壮锦、刺绣和壮族服饰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深远的影响之外,番瑶、蓝靛瑶的服饰也是全国少数民族服饰百花园中的绚丽瑰宝。尤其是巴马番瑶的刺绣精品“哈西”(意为五彩米星额头案的锦带),图案绚丽灿烂、式样独具匠心、工艺精湛绝美,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1995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姜春云到巴马视察时,寿乡姑娘就手捧圣洁的“哈西”敬献姜副总理和随行人员,得到了很高赞誉。另一方面,该区域的民族手工制造引人注目。除了铜鼓铸造具有悠久的历史外,都安的藤编工艺,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族工艺品牌。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壮、瑶等民族,自古以来,利用大石山区盛产的竹、藤、草、芒等有韧性的特点,编织成栩栩如生的猫、猪、羊、牛等名目繁多的民族工艺品。如今,这些融欣赏、实用、收藏于一体的工艺品,远销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民族饮食文化特色鲜明。在长寿养生旅游区,饮食养生文化历史悠久,习俗多样,特色鲜明,并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当地一项重要产业。该区域各民族在饮食习俗方面具有多样性。长寿养生旅游区各区域、各民族的饮食习惯,通过千百年来的演变,已形成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饮食习俗。而且,在饮食口味上具有原生态性。唐朝刘恂《岭表录异》早已记述过岭南各民族有用羊、鸡、猪等连骨熬制的鲜美浓汤。后来,《庆远府志》记载:“瑶人常以牛羊肠脏略摆涤,作羹以飨客。客食既,则大喜,号‘不乃羹’”[1]。这就是原生态的羊瘪(又称百草汤)。其实,猪、羊、鸡活血以及牛、羊瘪等,都具有较高的药用保健功能,可以刮粉尘、清喉润肺、滋阴补养、败火、健胃消食、避寒消暑、润肺滋肝等,是长寿养生的秘诀之一。同时,该区域经过长期饮食证明,许多当地出产的食品成为天然的绿色养生食品。如山茶油和火麻油,都是区域内长久以来的主要食用油,具有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抗氧化以及调节免疫力等功能,被誉为“长寿油”。

(六)民族医药文化奇妙有效。该区域内的壮、瑶等都有悠久的民间中草药和壮医、瑶医历史,拥有传统的民族传统医药保健文化。历史记载,自古以来,红水河流域的壮族,就用刺、刮、灸、烧、浴、按摩等手法医治疾病,具有药物所不及的疗效。经过不断演变,那些疗法已成为现今壮族、瑶族的经筋推拿、药线点灸、药物竹罐、瑶药泡浴等医药特色保健技术。

(七)民族传统体育魅力无穷。长寿养生旅游区内的民族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展示出各民族热情、奔放、淳朴的良好品质。影响较大的民族文体活动有:瑶族射弩、壮族板鞋舞、瑶族猴鼓舞、壮族打扁担等等。瑶族射弩主要集中在巴马、东兰一带,从宋朝时期就记述有巴马瑶族群众用弩狩猎、防盗,每年春节、祝著节和其他喜庆活动,都要举行射弩比赛,后来射弩逐渐成为瑶族的一项体育活动,1982年,射弩首次被列为广西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表演项目,1986年定为比赛项目;壮族板鞋舞发源于明朝嘉靖年间的红水河流域,从为严明军纪、提高战斗力的军队训练演化而来,采用“板鞋武术”的三人为组、五人为队,既讲究动作优美,又讲究板鞋跨步平衡,具有“同登、同跳、同砍、同刺、同上、同下”的美感;壮族铜鼓舞,主要流行于东兰红水河流域,由铜鼓组、竹杆组、舞蹈组三个方块组成,整个舞蹈过程有分各组进行,也有交递组合,融民族性、娱乐性、观赏性于一体;瑶族猴鼓舞是东兰、大化等地布努瑶民族纪念先祖、求果实丰收和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寄托,有敲铜鼓、打大鼓、叼铜鼓、舞猴棍、戏竹筒、舞竹筛、耍花棍等环节;壮族打扁担,现流传于都安县境内,历史悠久,唐人刘恂所著《岭表录异》亦有记载。人数以双数敲打,多少不限,每人各执扁担一条,围于一条长凳两边(或长木板)按传统的点子节奏互相击打,时而扁担打扁担,时而扁担击凳面,场面十分壮观。

二、进一步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形成民族文化品牌效应

(一)挖掘整理,规范有序。当前,长寿养生旅游区的民族文化还处于零星分布、各自为阵、粗浅开发、管理无序的状态,在打造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行动中,丰富民族文化内涵、整合民族文化阵容、规范民族文化状态,是当务之急。迅速做好民族文化的深度挖掘、整理。要通过进一步规范以东兰为核心的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使之上升为“国家级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朝着良性发展;要对区域内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归类整理,积极申报一批国家级和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形成完整体系,扩大影响;要整理和撰写一批民族文化系列书籍,整理和编创一批民族原生态音乐,整理和改编一批民族原生态舞蹈等等;要对现存的民族民居、民族文物实施保护和修整;要建设一批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示馆,抢救和保护代表性民族文化项目;要对民族传统医药进行研究整理、继承发扬;要对少数民族体育进行改进、包装,与现代元素融合,增强吸引力和参与力。要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把散落的民族文化形成整体,使民族文化从自生自灭状态向有效保养状态发展,从无序使用朝着有序开发迈进。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和实施《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编制《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民族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指南》,对民族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整理、推介,重点介绍民族文化产业项目开发优势,对核心产品、运营团队和综合效益进行有效分析,尽可能地吸引外来投资。

(二)开发演绎,合理利用。要用开放的眼光、创新的手段对民族文化实施保护与开发。一是要对民族文化进行必要性开发。要结合民族文化元素对景区景点的文化设施进行恢复重建,恢复民族文化的原貌和生气。例如,可以在巴马、凤山、都安、大化一带,按照民族居住的原貌,重点打造一批民居建筑,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进行有效结合,融入民族传统体育元素等等,大力开展瑶族的“寻根之旅”活动以及发展“见学之旅”;可以在天峨、东兰一带,在原有的蚂[虫另]节基础上,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丰富蚂[虫另]的文化内涵,提升《蚂[虫另]舞》的现实意义,打造一个世界性的民族文化实景演出节目。要通过各种方式,建设和打造一批具有典型和代表意义的民族村、民族风俗节目,使之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一环。二是要开发与民族文化相关联的产业项目,增强综合辐射力。比如都安瑶族自治县,在配套打造“中国布努瑶文化旅游胜地”中,可以利用境内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纵横的地下河水系、保护完好的湿地资源及红渡石花、龙颈银滩等旅游资源与布努瑶的盘王节、祝著节以及婚宴山歌等民族文化资源结合,形成优势项目,主动融入到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中。三是要打破县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增强全局发展的影响力。各县市区的很多民族文化并非为当地独有,像瑶族文化、蚂[虫另]文化、铜鼓文化、山歌文化等等,都覆盖了很多区域。除了长寿养生旅游区各县的民族文化需要整合,六县周边的民族文化资源也要整合,实行区域侧重,避免遍地开花,形成整体保护、开发和利用。

(三)强化外宣,打响品牌。实施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要依托各级宣传媒介,增强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使长寿文化等民族文化品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广泛的影响。要将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瞄准国内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带以及东盟国家,走一条“立足广西、走向全国、打入世界”的战略步骤。组织实施“河池铜鼓民俗文化(上海、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东莞)推介周”、“巴马长寿文化产业香港、澳门宣传推介系列活动”、“红水河流域奇石文化赴京演展宣传系列活动”等大型文化宣传推介活动,并力争在世界性的文化比赛中宣传河池民俗文化,从而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在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亲临河池观光揽胜的基础上,吸引文化企业入驻河池进行文化产业开发,推动河池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将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进行深度融合

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当前文化和旅游业共同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具有原生态的民俗风情文化,是拉动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一环。河池得天独厚、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是打造长寿养生旅游的优势所在。因此,要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将民族文化与旅游进行深度融合,实现稳健发展。

(一)将民族文化融入旅游景区(景点)打造之中。长寿旅游的最大吸引力,就是人们对长寿养生的向往,对长寿养生神秘面纱的憧憬。我们在打造长寿养生旅游区过程中,除了在当地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外,更要注重打造旅游景点,必须让长寿养生旅游区的一景一点、一草一木、一人一品都富有民族文化尤其是长寿文化元素。重点从生态、人文环境去打造和开发养生景点景区,并通过影视技术、文字资料、图片写真、长寿文物、长寿食品、长寿纪念品、长寿健身运动操等形式,满足人们对长寿探秘的心理需求,从而形成更具魅力和影响力的天地和谐、山水和谐、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长寿养生文化品牌。同时,要开发建设以休闲养生旅游为主、景点观光和文化体验旅游为辅的旅游线路,注重民族文化生态村的生活风俗、习惯和传统的建设,以壮、瑶族村寨的自然生产和生活以及村落的自然型态为旅游内容,与纯美、生态的自然风光相结合,设计一条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互交错的旅游线路,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及传统生产模式等融入其中,使游客能与当地居民自由交流,甚至亲身参与体育活动和劳动生产,增强旅游吸引力。

(二)将民族文化融入旅游产业(产品)开发之中。要大力开发具有民族元素的旅游产业、产品,把旅游产业、产品与民族文化结合,提升内涵和价值。一是集中生产加工民间民俗文化工艺产品。将民族服饰、壮锦、铜鼓、藤编、舞狮、射驽、斗鸡、绣球等各种民间艺术工艺产业扩大规模,生产壮族蚂[虫另]节、瑶族祝著节等各类节庆日的民俗器皿,扩大香猪、五色饭、长寿宴等名吃特产,等等。特别要强调游客的参与性,进而增强旅游基地的吸引力。民族工艺旅游产品,不仅可以在本地旅游区进行销售,还可以延长销售链,向桂林以及全国甚至是海外旅游市场进军。二是扩大长寿养生食品加工和餐饮业。可以抓住当前人们饮食偏重于高脂肪高热量,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多发的现象,利用香猪以及山茶油、火麻等特色动植物,结合民族饮食文化,着手打造长寿养生食品品牌,走品牌化、规模化、循环化发展路径。要充分利用野菜、河鱼等健康绿色食品的清淡可口型长寿养生特色美食,形成长寿养生餐饮品牌,大力宣传和推广,拓展成连锁机构,形成一个强大的长寿养生美食市场。三是发展长寿养生药品产业。要抓住广西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的有利时机,按照《河池市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0-2020年)》,从强化预防保健、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泡制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繁荣壮瑶医药文化等入手,积极发展壮医经筋推拿、瑶药泡浴等传统民族医药保健项目,形成种、产、供、销以及养生保健服务一体化产业链条。要重点推进壮瑶药材生茶基地、巴马壮瑶中医院、东兰养生健康壮瑶医药综合养生园、壮瑶医药康复疗养中心等健康产业项目,创建休闲保健与康体疗养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模式。

(三)将民族文化融入旅游文化(文娱)消费之中。在旅游消费环节中,文化活动、文艺娱乐消费是重要一环。在推进旅游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主动打造民族文化观摩表演基地,形成品牌,增强硬实力。要按照“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在逐年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通过多元化投资、融资,有计划、分步骤地在城区建设民族歌舞剧院、民族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打造具有浓厚民族风情的文艺节目。可以参照《印象刘三姐》等方式,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梦巴马》和瑶族歌舞剧《格鲁花》等的基础上,继续整合特有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本土创造能力,以集中展示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山歌、舞蹈、民情为核心,重新排演大型民族音乐舞诗《铜鼓》,推出《密洛陀》、《板鞋舞》、《蚂[虫另]舞》等一批体现地方特色的高档次精品剧目、综合性文化娱乐舞台节目以及大型民族文化剧目,使民族文化的保护、展览和演绎提升到新的档次,形成特色品牌,成为发展长寿养生旅游的新引擎。

参考文献:

[1]庆远府志:道光八年辑(点校本)[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黎丽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论文下一篇:基于建筑物设计的污水处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