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党员教师思想道德论文

2022-04-16

摘要:党校的思政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为国家发展培养优秀党员的重要工作,因此为了实现国家民族复兴,促进党校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党校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大学党员教师思想道德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大学党员教师思想道德论文 篇1:

关于加强大学生党员践行“先进文化”教育的思考

[摘要]文章从高校党组织要用先进的思想道德文化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表率作用,积极拓展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实践途径,优化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大学生党员要加强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自我教育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教育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 先进文化教育

[作者简介]陈桂淑(1973- ),女,重庆人,长江师范学院经济与法学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庆 408003)

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状况决定着大学生党员的质量,高等学校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党员是我党能否长期实践“三个代表”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我们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的战略高度做好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教育工作。针对大学生党员在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过程中的不足,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教育和严格管理,从而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模范作用。

一、高校党组织要用先进的思想道德文化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党员先进思想道德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要认识到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着党和国家建设的历史重任,而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党员队伍中最有活力的知识群体,能不能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文化水平的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关系到能否长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因此,各级党组织必须站在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用先进的思想道德文化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用先进的思想道德文化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1.高校党委要加强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领导。首先,要完善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合力。要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逐步形成纵向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横向在校党委领导下由组织、宣传、纪委、学生工作部等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同时,定期研究部署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并用制度的形式巩固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定期检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并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评估标准和制定必要的检查考核措施。其次,要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队伍建设。一要加强教育力量组织。要组成一支包括学生党支部书记、学生政治辅导员、“两课”教师党员、党委有关领导和党委有关部门领导以及学生党员干部在内的大学生党员教育队伍。二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强对党员教育工作队伍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队伍的科学文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再次,要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校党委要妥善解决党员教育所需的经费问题,为党员教育工作增加必要的投入,积极改善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条件。

2.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切实履行大学生党员先进思想文化教育的职责。首先,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当前要重点建立和完善的制度有:一是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将学生党员政治信念、学习成绩、工作完成情况、模范作用发挥、遵纪守规等内容纳入目标量化,并通过定期考评进行落实。二是落实党外群众的监督制度。党支部应实行学生党员佩戴党徽制度,学生党员宿舍“挂牌”制度,在学生党员床头悬挂党员标志制度等方式使学生党员身份得以公开,设立党员举报箱,定期听取或收集党外群众对党员各方面的意见,将学生党员置于师生监督之下。三是完善激励惩罚制度。建立大学生党员评优的标准和考评的具体办法,实行定期评优并建立网上党员荣誉档案,同时,坚持按照党员规定的标准严格处置不合格党员,并将奖惩的结果与奖学金评定、困難补助、毕业分配等有机结合。四要建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信息系统和查询系统。将大学生党员的政治学习状况、政治表现、道德行为、学习成绩、奖惩状况等建立网上电子档案以供教育管理部门和用人单位查询和参考。其次,改进党员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特别要抓好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内容的教育活动以及创新教育,使他们增强创造和发展先进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同时,改进党员思想文化教育的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党员教育的形式。要找准理论学习活动与大学生成长进步的结合点,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融入大学生报国为民和实现个人理想的奋斗进程中。

二、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表率作用

高校教师是大学生党员学习模仿的对象,尤其是党员教师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状况将成为大学生党员的直接榜样。为此,高校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表率作用。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育人者先育己”,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党员首先要积极学习先进理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其次,坚持业务学习,不断增强对国内外最新研究信息的敏锐意识和教育教学的研究意识,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

2.要用先进的科学文化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运用先进文化的成果改进课堂教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改进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采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同时,在教学中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育,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望、奋斗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积极创造和发展先进文化。高校教师尤其是教师党员一定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增强坚持和发展先进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唱响主旋律,旗帜鲜明地反对和坚决抵制资本主义及一切腐朽文化的侵蚀,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不断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提高民族文化产品的质量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努力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新局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积极拓展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实践途径

校内外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深入生活增长才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教育除落实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加强大学生文明修身实践外,还应注意与多种实践方式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实践锻炼。

1.加强政治实践。健全的党内生活是促使大学生党员自觉加强修养和党性锻炼的保证。大学生党员参加党内生活有三种形式:首先,要积极参与管理党内事务。党赋予每个党员管理党务的权利和义务。大学生党员要参加支部及管理工作,参与考核党校办学情况。大学生党员还可通过一定的组织原则、组织程序,积极参与评价党组织工作、批评党内不良现象等,强化党员的权利、义务意识和加强党性锻炼及修养。其次,要自觉参加和创新党的组织生活。要进一步规范党支部的“三会一课”,严格考勤,规范内容,作好记录。同时,要不断创新党内生活形式。通过党内生活与教育,使学生党员牢记誓言,增强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促进大学生党员不断进步和发挥模范作用。再次,要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积极参与工作研讨。经常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情况是求得党组织了解自己、指导和帮助自己的重要途径。积极参与党支部工作的研讨和经验总结,增强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2.实行岗位实践。一是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党员在组织社团、建立志愿者组织、参与帮教学习小组和支教团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党员发挥作用、展示形象、接受考验和锻炼提供舞台。二是让大学生党员参与院、系管理活动和管理工作。如参与学风督查组、纪检组、团总支、学生会工作指导组的工作,担任班主任、辅导员助理,宿舍协管员,协助辅导员老师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又如做学生党员接待员,做入党积极分子的党员联系人或低年级学生思想教育的导师,向大学生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解答入党有关问题,协助做好党内事务的管理工作。通过参与这些管理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党员的骨干作用,同时又能把党员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使他们深刻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三是选聘优秀大学生党员当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助理,使大学生党员直接进入社区领导班子,参与党的建设,为在校大学生党员提供锻炼的舞台。

3.开展科技文化实践。一是鼓励学生党员参与校内外的科研实践。如认真对待实验教学,参与各级科技创造发明比赛、各类学术社团、各项科技运用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深入生产实践,对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开展攻关,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等。二是鼓励大学生党员积极组织和参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党员要在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各种社会调查、咨询服务、学生社团、勤工俭学、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等)中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带头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通过组织党员“三个代表”宣讲队和实践服务团,党员义务扶贫支教队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党员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熏陶和锻炼,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四、优化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社会文化环境

环境即指围绕人们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教育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效果同样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应加强社会文化氛围建设,优化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环境。

1.营造积极向上的政治思想文化。必须加强党对新闻宣传工作领导的力度,努力建设新闻宣传名牌网络,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反华、反社会主义文化以及色情文化等腐朽文化的侵蚀。要充分利用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舆论传媒和宣传橱窗途径和手段,宣传先进的思想文化理念,大力宣传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要改进宣传方法,让群众感到他们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各行各业都要注意发现和总结自己的先进典型,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营造积极向上的政治思想文化环境。

2.努力创造高品位的学术科技文化。学术科技文化是整个文化的精髓。科学研究贵在创新,需要研究人员有浓厚的科研兴趣、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献身精神。通过重奖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鼓励创造优秀的文艺作品和科技成果,丰富学术科技文化,引导大学生党员带头重视学习,爱好科研,反对“学术腐败”,为此,高校要用先进文化引导学术科技活动,努力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学术科技文化氛围。

3.关注和引领时尚文化。要运用媒体网络,关注和引领青年时尚文化。媒体网络要深入了解当代青少年心理,掌握时尚文化运作规律,通过频道、网站、交流空间、品牌活动建立阵地,打造传播既健康也很“酷”的时尚文化产品,引领青年的时尚潮流。同时善于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等舆论传媒的导向功能,对不健康的文化进行批评曝光,从而帮助和教育人們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拒绝黄、赌、毒文化,使人们主动接受高尚文化的熏陶。

4.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是先进文化创新的首要前提。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其中蕴藏着巨大的财富。要建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也可用网络媒体相对低廉的成本,建立内容丰富、表现手段多样、可跨地域传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阵地。网络媒体通过建立优秀的频道、网站,集中优秀的文化产品,全面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引导青少年(包括大学生党员)深刻地感受、理性地认识和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文明。

5.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管理。要本着面向社会、服务群众的目的,加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和各类群众活动中心等文化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发展各类群众文化,如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营造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坚决抵制封建文化糟粕和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对宣扬封建迷信、伪科学和反动文化的媒体和刊物进行依法处理。

五、大学生党员要加强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大学生党员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教育的主体,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状况如何,归根结底依赖于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作用。在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启发和引导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党员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把外在的教育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需要,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因此,在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教育中,要以人为本,尊重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提高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素质意识和活动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大学生党员进行“自我”教育。同时给以锻炼机会,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舞台,强化其党员意识和践行意识,促使大学生党员主动积极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金仲雅,桂程君,李菊.关于如何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2(1).

[2]詹春燕.共产党员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2(1).

[3]陈沙麦,吴海东.新时期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0(2).

[4]王凤和,高文祥.关于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状况的分析与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N].中国教育报,2004-10-15.

[6]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2-11-18.

作者:陈桂淑

大学党员教师思想道德论文 篇2:

新时代党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

摘  要:党校的思政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为国家发展培养优秀党员的重要工作,因此为了实现国家民族复兴,促进党校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党校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党校;思政教育;创新

黨校教育工作的内容之一就是思政教育,加之党校教育的特殊性,党校的思政教育与高校的思政教育具有明显的差别。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时期党校思政教育虽面临一定挑战,但同时也是创新党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契机,因此为了提高党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文章探索了创新党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一、整合资源,扩大教师队伍

新时代,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很多学生借助新媒体浏览和搜集信息和资源课程,并且利用网络验证教师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思政理论知识,还需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具备教学艺术,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但是有些党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为了有效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整合多方面的资源,逐渐扩大党校思政教育教师队伍。具体来说,党校应首先重视储备与培养优秀的人才,其次要聘请高校的教师或者先进的教育典型到学校开展讲座,有效解决党校思政教育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为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提高党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党校思政教育应转变以往教师占据教育主体地位的情况,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促进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与交流,注重搭建师生交流、生生互动的平台。在交流平台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针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再对分析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进而调整思政教育的内容与进度,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常用的互联网平台上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还可以建立微信交流群,使学生能进行实时交流,针对热点新闻进行交流与探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合理引导,为学生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1]

由于新媒体中信息传播的速度较快,教师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和大众性,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其中充分发表自己对某一新闻或者事件的看法。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思政教育的开展方式变得多样化,教师不仅可以沿袭以往的教育模式,还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点对点地开展思政教育,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未雨绸缪。

三、注重教育实践

教师作为党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为了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举止,重视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思政教育中加强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加强对学生思想引导是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尤其有些学生自我约束力和辨别能力较差,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从而导致思想不端正,为此教师要及时端正学生的思想认知误区[2]。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要想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党校教师要立足教育的整体性,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解基础性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教育实践,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受课堂的束缚,深入理解理论知识的内涵和意义,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并应用于实践,从而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岗位工作,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贡献。

一般党校的学生都希望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党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应该树立全新的教育思路,将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以娱乐活动的形式开展,通过娱乐活动的心理暗示作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以感性的方式融入学生的潜意识,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为切实提高党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教师要加强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力度,如开展社区道德讲堂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等。此外,由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党员的培训机制,收集和整理党员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并以此作为思政教育的出发点,优化思政教育的流程和内容。

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党校学生的学历水平、生活环境、学习态度等都会影响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尤其是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接触的对象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思政教育中要深入分析学生的个人情况,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之前,要针对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学生较为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例如学生中可能会有部分领导干部,因此思政教育工作的重心应当是提高其思想水平,避免其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腐败、权力干扰等现象;而对于在基层工作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对自身的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服务意识不够、工作能力有待提升等,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应该侧重于对其职业观、价值观等的培养[3]。学生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其自我意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育工作中不能简单地讲解理论知识或念报告,而是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党校教师只有在思政教育中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确保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

(一)明确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的联系

为了使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可以更加有效地融合,在实际实施时,教师需要了解思政工作和文化发展之间的联系,为后续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党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我国当前文化建设的新需要,与时俱进地融入新的工作内容。教师在思政工作过程中需要以现实社会文化建设为主要基础,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从而全面提高党校的工作效率。党校教师需要将思政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基础性元素,思政工作也要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丰富及调整,使二者相辅相成、协同发展,以此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推动党校教育事业不断创新发展。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党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发展的必然需求,进行科学的调整以及优化,从而促进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工作的相互融合。

(二)制定统一的发展目标

党校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推动党校的不断发展,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文化建设工作等,各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坚持共同的发展目标,开展好党校教育工作,需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实现融合发展。为此,党校教师需要转变思维,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各项之间存在的联系,改善以往党校思政教育中的问题,在融合发展中形成正确的工作目标,从而为后续思政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教师需要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到不同的工作环节中,既要关注学生个人的学习成果与进步,也要兼顾党校发展的大方向。在制订思政工作目标时,党校教师需要根据学员的综合素质特点,不断促进党校文化建设,并且在人文主义精神的原则下使各项工作实现有效融合发展,共同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党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明确两者的主要工作对象,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

(三)强化学生的自我认知

党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时代发展方向以及上级部门所提出的方针政策来提高其发展水平。在开展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时,党校教师要按照实际工作需求,科学地衡量党校当前的发展目标,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要的基础,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根据教育的特点实现自我规划[4]。同时还需要规范相关的规章制度,全面了解规章制度实施的重点以及工作原则,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掌握科学的发展观念,将党校的发展作为主要的落脚点,以文化建设引领思政工作,并且通过思政工作促进文化建设模式的不断创新,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不断融合,达到融合性发展的工作目标。从当前党校发展来看,党校教师需要认识到学员在党校发展中的重要性,注重塑造学员的个人价值观念,通过文化理念的渗透实现个体发展目标的有效协同发展。

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很多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教学方式单一枯燥,这种单调的教育方式难以激发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创建积极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保持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从以往的说服教育转变为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党校教师还可以通过演讲比赛、趣味活动等方式开展教学,使学生在参与各项游戏的过程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的思想进一步升华[5]。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实施讨论式的教学,将以往的理论讲解与学生之间的讨论结合起来,为学生设置具有针对性和讨论性的问题。学生可以利用课下的时间搜集相关的资料,找出不同的解决思路。教师还可以采用模拟教学,对于社会中发生的热点事件进行情境再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场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行深入思考,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在思政教育过程中也要与时俱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使思政教育摆脱时空的限制,让思政教育更具趣味性和活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思政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做到自主学习和探究,自主更新知识。教师可以将思政课程以选修课和公开课相结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对两种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在公共课教学中将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学重点,而选修课的教学则可以不同的形式展开,如讲座、培训、实践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满足不同学生之间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六、教育观念的创新

为了使党校思政教育工作可以更加有序进行,教师需要做好创新教育观念,从而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和教师需要了解学员本身的特点和真实需求,当前大多数党校人员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占据了教学的主导地位,一味地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且忽略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导致实际教育效果不佳。所以,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创新教育理念,让课堂更具趣味性,全方位地激发学生当前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从学生的特点入手,合理制订教学的规划,并且不断增强学生当前的思想认知,彰显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七、结语

綜上所述,党校是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阵地,党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是强化学生的党员意识和提高其思想素质,因此创新思政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党员的思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跟不上社会的进步,从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为了确保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思政教育的新思路。

作者简介:刘欣(1983—),女,硕士,湖北省中共恩施州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党建。

参考文献:

[1] 李琳. 以生态化思政教育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J]. 江苏教育,2021(02):32-34.

[2] 贾绍俊.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

[3] 及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探究[J]. 高教学刊,2021(01):177-180.

[4] 刘莉. 传统文化德育价值在党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 甘肃农业,2021(02):114-117.

[5] 李萍. 探究做好基层党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路径[J]. 党史博采(下),2021(01):58-60.

(荐稿人:卢国琪,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作者:刘欣

大学党员教师思想道德论文 篇3:

论党校廉政文化建设

摘要:廉政文化是以廉洁从政为思想内涵、以各种文化产品为载体和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廉政文化与国家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一个国家预防与惩治腐败的强有力基础。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净化社会环境、从思想上遏制干部腐败的有效举措。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和熔炉,应该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有所作为。

关键词:廉政文化;国家法律法规;反腐倡廉

廉政文化是以廉洁从政为思想内涵、以各种文化产品为载体和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廉政文化与国家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一个国家预防与惩治腐败的强有力基础。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培育和利用各种积极的社会文化形态,使公务人员时刻面对是非标准的警示,让他们不欲腐败,不敢腐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净化社会环境、从思想上遏制干部腐败的有效举措。党校是培养教育干部的阵地和熔炉,党校培训是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的廉政文化建设中,党校应当在社会中传播和倡导积极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有所作为。

一、党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党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党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党校和其他普通高校一样,是传承文明、塑造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它担当着提高全体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历史重任。[2]但党校又不同于普通高校,既是党委的重要工作部门,又是党委领导下的培养党员干部和理论骨干的专门学校。它是学习、研究、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是干部进行党性锻炼的熔炉。它担当着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人才的重任。党校的发展应在搞好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把廉政文化建设贯穿其中,使师生从党校文化精神中汲取力量,给他们的品质打上党校特有的“文化烙印”,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培养优秀干部。

2.党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建立廉洁社会的重要补充

党校廉政文化建设具有引领社会文化发展,凝聚民心的功能。在人们日益关注文化作用,需要用先进文化重构社会文化的今天,党校进行廉政文化建设,以党校廉政文化推动社会廉政文化的形成显得非常重要。党校通过廉政理念的树立、廉政行为的引导、对社会腐败问题进行法理抨击等方式,向公众进行廉政文化的宣传教育,可有效抵制腐败文化在党政干部中的滋蔓。

3.党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净化党校环境的需要

党校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政治环境、宽松的学术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更需要严明的廉政环境。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阶段,一些不正之风和外国腐朽文化不断侵入校园,一些高校出现了腐败现象,党校也不可避免会受其影响。由于高校和党校所处的这种环境,进行党校廉政文化建设,用廉洁文化净化高校文化显得非常必要。

二、党校廉政文化的功能

廉政文化作为现代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教化、文化导向、评判和舆论监督功能。[1]党校廉政文化是大众文化的一种,具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其一旦形成,就将“公廉、节俭”理念深植于党校师生的内心,改变他们的观念,规范他们的行为,对他们的态度倾向、方向选择、行为约束和效果追求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是推动党校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支持和精神动力。

1.教育功能

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和熔炉。党校培训对象涉及行政和管理等各层面和系统的人员,他们既是开展党风廉政工作的主体,又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党校培训是干部在社会化中再学习的重要环节,它是提高干部理论素养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干部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的阵地,是干部增强党性修炼的熔炉。[3]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党性原则,是党政领导干部成长所必备的政治思想品格。通过党校的系统培训,要求党政领导干部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个人和组织、个人和群众的关系,保持清正廉洁,自觉维护祖国的团结和统一。

党校培训有其特殊的教学目地,因而教学内容也有独特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党校对广大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廉政思想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党员干部在党校经过阶段性的系统学习,接受廉政意识的熏陶,并内化成他们的信念、觉悟、习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2.激励功能

党校廉政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表现为形成激励机制所具有的推动力。党校廉政文化作为一种激励机制,主要是一种精神动力机制,其实质是通过廉政精神文化的塑造、制度文化的规范、行为文化的示范、环境文化的熏陶,使教研人员、学员干部树立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感、职业道德态度和职业道德理想,使学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形成廉洁正派的行为规范。

3.辐射功能

党校廉政文化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它文化相比较,它具有更强的辐射性。党校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是文化的聚集地,因而党校内部的文化层次和品位相比周边地区要高。党校廉政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在党校,而且会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辐射功能。该功能可通过新闻评论、学术论文发表、各种学术报告讲座和社会、社区的宣讲来实现。

4.促进廉政价值观的有效构建

廉政价值观是廉政文化建设之“魂”。廉政价值观,就是人们对廉政建设功效、作用或意义最基本的观点、标准和态度,它不但是衡量廉政建设质量和效益的核心支柱,同时也是主导廉政建设发展的内在灵魂。

党校既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还是信息与观念更新的先锋阵地。党校作为高等学校,是高层次教学、科研人员集中的地方,许多先进的文化思想都会在这里萌发产生。党校教科研人员对有关廉政文化的理论问题、大众关心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可以提炼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核心价值体系的观点,并通过发表学术论文、演讲、研讨会等形式加以宣传、推广,从而推动全社会廉政文化研究的发展和深入。

三、党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1.以教材作为廉政文化宣传和教育的载体

教材是廉政文化宣传和培育的重要载体。党校在进行廉政教育过程中可以教材建设为基础,一方面挖掘整合现有的廉政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进行修订,增加和充实有关廉政教育方面的内容。针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教研人员可从授课内容、讲课形式上进行全方位改进。内容上,可从学员感兴趣的社会生活、历史事件、时事政治出发,引导学员更广泛地关注和了解社会,结合实际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和廉洁诚信理念,强化他们的自尊心和廉耻心,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4]

2.把廉政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建立良好的校风

党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建立良好的校风。党校的办学方针是:严进、严出、严管。严字当头,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应渗透和反映学校的道德诉求和纪律观念,强化廉洁意识,烘托廉政氛围,为廉政的实施和实现创造条件。教职员工以身作则对于党校良好风气的养成至关重要,广大教职员工洁身自好,在学员中树立榜样,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3.发挥党校“教育功能”,组建廉政文化建设宣讲团

实践证明,党政理论宣讲团在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党校也可以发挥自身的教师资源,围绕廉政文化建设组建宣讲团,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努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从而更好的达到党校廉政文化的辐射功能。

4.发挥党校出版刊物的宣传作用

新闻报纸、学术出版刊物作为传递廉政文化信息的载体,具有反腐倡廉的信息传播、宣传引导和防治腐败的教育警示功能。[5]党校出版物可以利用大学中的人才资源,出版发行有关廉政文化的书籍,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的基础上,为营造整个社会的廉政文化氛围添砖加瓦。向学校中的有关专家或学术带头人约稿,探讨廉政文化的理论基础以及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中理论层面的问题,策划出版一些有内涵有深度的关于廉政文化理论研究方面的学术专著,以丰富廉政文化的内涵,为今后廉政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打好理论基础。

党校出版物应当秉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基本精神,做到内容丰富、注重实效这一符合廉政文化的本质要求,打造廉政文化精品,推出更多深受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反腐倡廉的作品,为社会和谐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社会公众在文化熏陶中接受教育。[6]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不断地深化、提高,不断拓宽思路、丰富内涵、创新形式、拓展载体、扩大影响。党校廉政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党校应该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中积极寻找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并在探索中总结,形成理论、形成文章、形成书籍,使抽象的成为具体的,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为整个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朱水清.廉政文化的内涵和作用[J].党政论坛, 2008,(6).

[2]唐重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M].兰州大学,2009,(10).

[3]王观松,钱炎荣,朱敬华. 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必须加强党校培训工作—干部成长规律研究的若干启示[J].长江论坛,2009,(6).

[4]张国营.党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J].黑龙江史志,2009,(24).

[5]李雪慧, 王治国.国家预防腐败局网: http://www.jw.jiaxing.cn/dysk/201001/t20100127_44998.html.

[6]苏秦,肖丽娟.论廉政文化建设与高校出版[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10,(2).

(责任编校:韩 毅)

作者:王晓芸

上一篇:民国时期专科高等教育论文下一篇:特殊学校教师特殊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