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公司企业会计论文

2022-04-18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电力公司也同样如此。对电力企业来说,成本核算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会计管理,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正常稳定运行,电力公司要充分认识和把握电力市场的发展状况,并严格按照输配电价改革的具体要求,加强会计成本核算的管理,达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电力公司企业会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力公司企业会计论文 篇1:

提高供电公司农电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探讨

摘要:财务管理是以价值管理为标尺,通过规范员工行为,引导生产经营过程的价值取向,实现企业的价值目标。农电财务管理是在此基础上,为贯彻落实河南省电力公司“四接轨”、“两全”管控工作要求,加快农电管理与公司管理的全面对接,进而开展的县级供电企业财务规范化管理。目前河南省县级供电企业财务工作受省、市两级供电公司指导,但也仅是形式上的“代管”,为加强县级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构建了集约高效的财务管理模式,推动了县级供电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焦作供电公司通过采取“统一核算、预算管理、资金管控、绩效考核”的管理模式,推动农电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供电公司;农电财务;集约高效

作者简介:陈锴(1979-),男,湖北武汉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焦作供电公司财务资产部,会计师。(河南 焦作 454150)

近年来,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深入,农电财务管理作为农电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基础薄弱、资金管理不够规范、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且缺乏统筹平衡机制和统一的预算管理等矛盾日益凸显。加强农电财务管理,既符合国家电网公司“三新”发展战略需要,又能引导企业走上规范化道路,稳步推动公司经济发展。

一、农电财务管理现状

1.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电网公司“两个转变”指导思想

目前,县级供电公司有会计人员53人,全日制本科学历人员8人,占比15.09%;取得中级会计师资格人员12人,占比22.64%;平均年龄34岁。从学历层次、年龄结构来看,多数会计人员不具备较强的会计理论知识,也不具有丰富的会计工作经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2.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一是公司领导对农电财务规范化管理重视程度不高,宁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安全生产、扩大销售上,也不愿去加强公司内控制度建设,提升企业管理的软实力。二是农电企业会计核算、会计政策不统一,操作规程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会计科目使用较随意,政策执行前后不一致,出具的会计报表不能完全、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很难通过职业判断发现、分析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更别说为企业领导提供正确的决策支持。

3.资金管理不严格,跑冒滴漏现象严重

从认识上,农电企业没有建立“公司上下一盘棋”的指导思想,多数企业只看重本单位利益,各自为战,不能合理利用已有资源为整个地区电力服务。主要表现为部分企业资金闲置时间长,利用率低下,部分企业缺乏资金,经营运转困难,增加贷款,加重企业还款负担。从执行上,个别企业预算管理执行不到位,可控成本预测与实际执行差异较大,加上年末预算考核不严格,致使有的单位或者个人趁机而入,该花的钱多花,不该花的钱也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农电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一直有增无减,持续增长的销售收入使农电企业出现了现金净流量持续增长,由此也给农电财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比如,一些农电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不断下降,电费坏账居高不下等等,给企业的发展和推进农电管理水平的提高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从目前的农电财务管理实践来看,这些经济安全因素潜伏期长,治理难度大,如果不予以妥善、及时的解决,其负面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最终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可见,强化农电财务管理,确立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既是提高农电企业经济效益的内在需求,也是实现农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三、农电财务管理措施

1.制定管理办法,明确机构职责

制定《农电财务集约管理中心资金管理及业务流程》,明确“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以资金管控为手段”,按照“管投资、管耗费、防风险”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预算及资金方面的管控力度。重点明确从以前的年度预算细化到月度预算、从资金集中管理到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思路。完善了组织机构设置:农电财务集约化管理中心,县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县公司预算管理办公室。

农电财务集约化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是县公司“预算执行监管、资金集中支付”的管理机构。机构设置在焦作供电公司财务资产部下。具体负责根据审批后的预算进行资金集中及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对县公司资金的统一调度、内部缴拔、集中监管和信息反馈等,促进县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縣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是县供电企业的预算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公司滚动预算、年度预算方案;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与问题等。[1]

县公司预算管理办公室是县公司预算执行机构,负责组织预算编制、审查、汇总、平衡、上报、下达、修订、分析、控制、报告等具体工作,并向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提交预算报告草案;负责提出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解决有关问题的建议等。

2.整合会计机构,落实“六统一”政策

整合会计主体架构,原则上每个县级供电企业只保留一个会计机构,撤销下属乡镇供电所的会计机构,其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统一由县级供电企业财务部门集中办理。非独立运营管理机构、内部职能管理部门不单独设立会计主体。

统一制订《县级供电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公司财务制度、会计核算办法和财务报告编制办法,统一选聘社会中介机构对县公司年度决算进行审计,规范县公司财务管理行为,提高其会计信息质量。具体的举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

(1)统一会计政策:在省公司统一要求下制定和执行统一的会计政策,增强公司系统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合规性。

(2)统一会计科目:在省公司统一要求下建立县级供电企业的统一会计科目体系,与预算科目体系相衔接,提升会计科目对经济业务的反映和管控能力。

(3)统一信息标准:结合农电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制定和执行统一的信息标准,促进公司各类信息的互相融合。

(4)统一成本标准:结合县供电企业财务现状,按照“尊重历史、持续改进”的原则,逐步统一各县供电企业的成本标准。

(5)统一业务流程:根据财务集约化管理的重点工作措施,在省公司领导下统一县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并在财务信息系统中进行有效固化,形成纵横有序、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工作流程体系。

(6)统一组织体系:按照“纵向压缩管理层级,横向归并会计主体”的原则,在省公司统一要求下调整县供电企业财务机构和会计主体架构,构建统一、高效的财务组织体系。

3.清理银行帐户,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县公司按照省、市公司推行“一行一户”,总数量不得超过7个的原则,加大了银行账户清理整合力度,严格控制开户数量,清理多余账户,优化账户结构,提高账户使用效率,银行账户总数量由原来的43个降低到36个。市公司开设集团帐户进行资金归集和服务工作,构建公司全面集中、统一管控的集团账户管控体系。市公司分别与工、农、中、建及邮政储蓄银行5家银行签订银行结算服务协议,在相应银行开设集团帐户。市公司对县公司的备用金帐户、电费收入帐户进行集团帐户挂接。通过集团帐户挂接,公司实现了对各县公司备用金帐户、电费收入专户资金情况的在线监控,县公司各账户余额、历史明细实现了实时查询,真正实现了“异地业务本地化、结算业务网络化”的要求。

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搭建资金管理平台,实现资金集中结算与归集;县公司电费等各类收入资金均以自动划转等方式及时、足额归集至市公司集团账户;所有货币性支出必须从基本账户支付,严禁现金坐支。

4.预算集约调控,实现财务与业务有效融合衔接

县公司依据省、市公司批复的年度预算,按月编制上报月度现金流量预算,市公司审核后下达执行。推行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实现现金控制与预算执行的紧密结合。未纳入年度预算的项目,要履行预算调整程序;纳入年度预算、未纳入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的项目,要经县公司主要领导审核、市公司分管财务领导批准后,方可对外支付。强化预算的分析与考核,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执行力。县公司按月上报市公司现金流量预算执行情况,市公司分析考核各县公司月度现金流量预算执行差异情况,并纳入县公司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

建立健全标准成本管理体系,运用标准成本编制预算和强化生产成本过程控制。自2012年开始,根据省公司的统一部署,在两年的时间内逐步运用标准成本进行生产过程的监控。从2013年开始建立业务参数库,依据参数信息和标准成本编制成本预算;市公司按照标准成本测算、分解、下达县供电企业的运营管理成本指标,并按照动因分析法,核定成本标准,对于地区差异等客观因素将采用合理方法予以修正。县公司要在生产一线推行作业成本管理,严格按照检修项目预算开展电网检修运维工作,优化作业设计,降低作业消耗,将成本管理責任向一线班组、员工和作业层面延伸。动态维护标准成本管理体系,通过成本管理分析、绩效评价与监督,落实成本管理责任。

5.强化资产精益化管理,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推行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统一政策标准、实施动态管理、科研购置资产等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和各责任主体间的协同机制。持续推进资产清查,不仅做到资产卡片与资产实物的对应一致;还要加强动态管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与生产、营销等其他业务系统集成对接。

完善县供电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明细职责界面的管理关系。在省公司相关要求及原则的指导下制定无形资产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县供电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明细职责界面的管理关系。特别是要结合2013年开展的对于房屋建筑物、变电站等有关土地使用权证进行清理的两证办理工作,积极做好权属登记手续的完善工作。从而规范无形资产注册登记、转让许可、后续维护、权益保护等权属管理,加强无形资产核算确认、转让定价、入股投资等价值管理。

6.工效挂钩,实行资产经营考核

一是明确对县公司的考核指标:目标利润、可控费用、资产负债率。二是明确考核程序:省公司将对县公司的考核指标下达到市公司,市公司再将该指标分解下达到县公司,由市公司对其进行考核。三是明确工效挂钩原则:对县公司实行工效挂钩,县公司经理层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工资总额和效益挂钩。县公司工效挂钩指标为售电量和利润总额。挂钩比例各为50%。如果售电量完成了上年电量基数,县公司可得到基数工资的50%;利润总额完成上年基数,可另外得到50%的工资基数。电量和利润总额超过上年基数的部分,根据全省平均的考核增长比例,可以相应提取效益工资,对盈利较多的县公司还可以增提不超过10%的增长工资。

总之,提升农电财务管理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从逐步摸索到形成规模效应,再到实践改进与提升。每一次调整,都要严格执行省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要求,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三新”战略,加快农电财务管理与公司管理水平的对接。

参考文献:

[1]徐国华.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宝峰.财务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陈锴

电力公司企业会计论文 篇2:

输配电价改革下的会计成本核算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电力公司也同样如此。对电力企业来说,成本核算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会计管理,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正常稳定运行,电力公司要充分认识和把握电力市场的发展状况,并严格按照输配电价改革的具体要求,加强会计成本核算的管理,达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电价改革:电力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与对策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详细地分析了当前电力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看法,希望能對电力企业会计管理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1电力输配价格改革概述

在改革创新内容上,除改革创新输配电价格形成体制外,还需要改革创新输配电价格体系,即创建“允许成本加合理性收益”的配电价格建立机制。改造前电力网行业的运营模式,是以经销电力工程,获得电价调整和电费价差收益为主导;改革创新后,按“成本费加收益”标准应用,根据有效财产及准许成本费,依照监管周期中有效资产及准许成本进行核算。改造后,电网企业的总收入由政府控制,不受上游价格或下游价格变动的影响。在新的运行模式下,电网企业实现收益增长,要采取各种形式来提高电力服务质量,满足新的电力需求,扩大电网等形式。针对由电力负荷率和输电阻塞等因素引起的供电成本差异,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输配电价格体系,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价格构成和价格结构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使用户在相同的起点参与竞争,从而促进了发电环节与售电环节的市场化竞争。通过表1数据可以感觉到湖南输配电价格改革对工商业用户的意义。电网企业的会计工作在改革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对会计成本核算模式进行积极的变革。

2分析了当前电力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关于管理意识的分析

电力公司作为国企的关键构成部分,在市场需求重压下,相对于别的公司来讲,其发展前途更加宽阔。因此在应对这样一种情况时,很多职工广泛认为国企主要是国家帮扶的,因而对企业财务成本计算的管理缺乏相应的关注和重视,并且在监督控制观念上也较为欠缺。事实上在这一环节中,只是一味地重视了电力行业的生产与运营这两个层面,而忽略了对会计成本计算这一工作的重视。就管理观念这一视角来讲,大部分职工广泛认为公司的会计成本计算管理工作都由财务部承担,与自身不相干。由于对会计成本计算欠缺高度重视,进而没有做到理想的管理目标效果,也不利电力公司自身的健康发展。

2.2对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文中根据对当今电力企业的调查分析发现,很多公司在进行会计成本计算这一工作的环节中,较为重视对电力生产各领域的计算,针对别的领域的核算欠缺相应的重视。除此之外,都没有认真依照输配电价改革创新所确立的主要规范要求,进行成本计算的管理工作,不能确保公司运作成本的精确性,这类精确度对会计成本管理方法的产品质量和效果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1]。

2.3成本解决层面的分析

根据对现行标准会计成本计算方式的分析,能够看得出,有一些电力企业对于电力网产品成本和期内所需费用没有进行科学规范的区划,一般只依照企业会计准则对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区划进行归类,并且也只是把成本计算区划成财务成本,而不能反映在管理成本中。现行成本计算方式中,对一些非生产性费用也进行了归类,在这样的情形下非常容易出现成本失真状况,没法为国家电力管控机构给予精确的电力信息内容,因此无法做出有效的分配和合理管理。若电力企业的电力工程信息内容欠缺相应的真实有效,就不可能实现准确的电价确定与管理。除此,一般电力企业内部的电力产品生产与市场营销活动同时进行,在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的划分上也同样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3对电价改革下加强会计成本核算管理的有效对策分析

3.1强化成本标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建立健全的成本标尺机制,是确保成本计算管理方法顺利开展的关键基础和前提条件,因而,作为电力公司,一定要正确对待这一点。如:以一家供电公司为例子,为了能更好地贯彻落实行业对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标准成本机制,在充分考虑成本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设备的运行、地理环境等因素,并通过允许费用与费用标准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工程造价合理。通过建立上、下限费用规范管理结构,以完成对成本费规范的强化管理,全面提高电力行业各类成本活动的规范化。除此之外,电力行业在这一运营的发展过程中,除了要把购电成本费划分为输配电成本费以外,还需要把别的费用也列入其中,但就现阶段电力行业来讲,在输配电成本费区划层面还存有一些不清晰的难题[2]。因此,作为电力行业,务必规定有关工作人员恰当掌握好直接费用与完全成本法的内在联系,确立好成本计算的总体目标和实际工作内容,特别是在对输配电商品及变电器商品的成本控制,一定要采用阶段性计算的方式,那样做不仅能为计算结果的真实有效给予根本确保,并能很大地推动财务会计成本计算管理能力的提升 。

3.2加强财务会计成本计算管理观念

在电力企业会计成本计算管理工作的这一过程中,需要严格依照输配电价改革创新的具体要求,对其进行成本计算,此外,在日常工作上,也需要提升对财务会计成本计算管理的宣传,使其每一个职工都能对财务会计成本计算管理这一工作有一个正确的了解,而且深刻认识到其管理的必要性,提高其管理方法观念。能主动,积极地参加会计成本计算的管理,以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作为电力行业,还需要合理地控制好会计成本计算管理内容的多元化,这对提升 会计成本计算管理水平有较大帮助。如:以一家供电公司为例子,为了能更好地达到输配电价改革创新提到的主要要求,完成了公司自身会计成本计算水平的合理提升 ,管理成本费用时,应严格根据国家规定的管理规定,融合公司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制订科学规范的会计成本计算管理制度,将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作为核心,应用多维度精益化管理方式,从数个视角进行成本信息的高效融合,为电力工程管控组织制订经营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3]。

3.3积极探索适当的成本和费用会计方法

输配价格改革的背景,使得电网成本核算发生了新的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改革的变化,有必要探索一种合适的成本费用核算方法;制订成本费用核算方法,必须充分考虑改革政策对电网企业对运营成本核定的影响。在节能思想的基础上,采用效益价值法,分担运营成本,具有可行性。应用Lasso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对电网运营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分析,确定了关键效用标准。然后利用Lasso算法,得出了电网运行维护成本分摊系数,最终实现对成本的科学分摊。而影响运行和维修费用的因素主要有:一是电网经济技术因素,二是社会经济因素,三是环境因素。采用效用价值法,企业根据各项目对目标实现的贡献程度,或按各部门所承担的责任比例,进行成本分摊,可以清楚地反映电网工程实际成本价值。

结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公司快速发展,输配电价格持续改革的今日,做好会计成本计算管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不论是对输配电价改革创新的推进,或是对公司自身财务会计水准的全方位提高,都是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因而,作为电力公司必须提升对会计成本计算管理这一工作的重视,创建健全的成本费用标杆机制,加强公司员工成本计算管理思想,为此提升公司自身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张格玮.基于输配电价改革背景下的会计成本核算管理[J].知识经济,2020(7):87-88.

[2]马庆玲.输配电价改革下的会计成本核算管理初探[J].经营者,2019(22):142-143.

[3]张慧.输配电价改革下的会计成本核算管理探讨[J].电力大数据,2018,021(3):79-82.

作者:李燕荣

电力公司企业会计论文 篇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探析

作者简介:毛永华(1965-),专科,会计师,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庆阳供电公司,研究方向:企业会计理论与实务。

摘要:当前,一些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中所存在的内幕信息交易,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对当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探析影响其原因和对策,以期提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对策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高低,不仅关系到广大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也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强制性、完善性,充分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及利益,最终促使上市公司整体的健康发展。

一、上市公司存在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一)虚构会计信息

虚构会计信息,就是指会计信息的披露与原事件不一样,导致产生虚假信息。即上市公司发布的财务报告里的信息与真实的原始凭证不一致,这就就说明披露的会计信息不真实。会计信息存在的必要条件就是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我国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关系到整个证券市场的公平与发展,评价上市公司会计的操作能力和可靠性的关键就是会计信息是否失真,一旦失真,被发现后将会使整个公司的信誉一落千丈。

(二)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及时性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及时性,这会导致两种坏结果:第一,可能会产生内部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导致中小投资者收益风险增大;第二,会迫使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减少了信息的使用价值。同时会让证券市场的监管者的监管职责加重,大大增加了其工作量,容易造成信息披露的不对称。

(三)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不力

中国资本市场日趋繁荣,我国的上市公司的数量也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而渐渐增加,但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在其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被媒体等第三方逐渐放大,特征也逐渐明显。我国证券监管部门仍然在盲目地强调做大,而对其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重视对其监管。并且未对一些没有严格遵守相关会计信息规章制度的上司公司做出相应的处罚,从而导致上市公司公然违法,其违法披露会计信息的活动日趋猖狂。

(四)會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不完善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原因,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管的主体是监事会、审计委员会等。但上市公司监事会的独立性差,监事人员专业技能不高,导致监事会发挥作用有限;二是外部原因,上市公司外部监管主要由会计师事务所和新闻媒体构成。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竞争激烈,有时不得不听从于上市公司,由上市公司决定本公司的审计状况,致使一部分未经严格审核的虚假会计信息堂而皇之的对外披露,外部投资者对此会计信息的质量存疑并深入挖掘,最终爆出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丑闻,影响上市公司声誉。

二、产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成因

(一)上市公司为维持短期利益的驱动心理

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公司上市资格等都有明确的严格规定。因此,上市公司以发行股票或者上市等为借口,管理层通过使用各种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加工以操纵会计盈利,从而向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关利益者提供具有非真实性性质的会计信息,骗取其信任。

(二)适度性披露原则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繁多,完全披露会不符合其重要性原则,也会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全部被披露,企业的竞争对手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会有针对性的布置,迫使上市公司处以被动的局面。另外过多的披露信息会使公司成本增加,而在其他未变的情况下,导致收益下降,这不符合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三、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一)规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由于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快于政策法规的修订速度,导致政策法规具有滞后性,因此国家财政部应联合民间会计组织通过调研、实践、探讨一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

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使会计信息的生成、披露更加规范、恰当。通过对已颁布实施的《会计法》做出相应的修改,使其符合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细则》,做到规章制度具体化,加强施行力度。

(二)拓展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

上市公司应当适当扩大会计信息里面关于公司风险信息的披露范围,投资者能够通过上市公司公布的风险信息对企业的发展前景有一个较为准确的预测,投资者会根据企业风险的大小决定是否继续对其投资。另外应增加使用非货币性计量的信息披露,例如对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因为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人才是企业提高自身价值的关键,使外部投资者能够深入了解到企业的人力资源情况和企业的科研能力,增强其投资信心,也有利于上市公司的筹资。

(三)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和程序

首先,财政部和证监会需严格监管各个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并根据搜集的各个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证券市场政策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其次,证券交易所要发挥其对上市公司的监督作用,不能因为自身利益就对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通过设立专门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专门的监管。再次,加大并严格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审计,同时对注册会计师定期的进行培训,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充分发挥其第三方监管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出发,找出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定的对策以促进上市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另外,还可以从建立健全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合理扩大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完善对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监管等角度对其进行改进,以提高我国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作者单位: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庆阳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刘洋.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视线,2012,(07).

[2]王廷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

[3]朱强.浅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与对策[J].财税金融,2011,(04).

[4]杨彦、孟川、彭皎.浅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与对策[J].财经视点,2011,(07).

[5]薄向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07).

作者:毛永华

上一篇:开放大学校园文化论文下一篇:电子商务网站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