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草图与建筑设计论文

2022-07-03

【摘要】建筑实测是建筑设计基础课的一个课题,笔者对该课题过去几年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进行分析,结合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为该课题的完善提出教学改革的建议。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建筑草图与建筑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建筑草图与建筑设计论文 篇1:

对话场所的空间营造

摘 要: 当今建筑设计与城市建设“去精神化”现象严重,RCR建筑事务所因其根植本土并结合国际的创作而得到了普利兹克奖的认可,为重拾“场所精神”提供了建筑师视角的解决方案。以空间场所理论为基础依据,分析RCR的创作背景,解读其提出的空间场所观,研究其面对不同场所特质时将空间与场所进行对话的操作手法,即提取场所意象、结合环境特质、引入行为体验、实现空间场所感营造,探讨其回答全球化问题时的思路,为当代建筑设计“场所精神”营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RCR建筑事务所;场所精神;场所;空间;对话

2017年的普利兹克奖评委会对奖项得主RCR建筑事务所的作品做出的评价中着重强调了“本土” “自然”等特点①,这和近年来建筑行业中日渐推崇的复杂化、参数化概念截然不同。

回顾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20世纪50年代,“十次小组”曾在CIAM上提出: “创造新的形式策略,让人们形成对场所的认同感,在实体形式和社会——心理需要之间找到更为精确的关系[1]。”这是对现代主义建筑推崇极致的理性化、机械的功能主义的一次重要反思。20世纪70年代,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提出“场所精神”概念[2], “场所精神”是由英文词组“Genius loci”翻译而来,单词的直译就是:守护地方的圣灵或一个地方的风气特色,可以看出场所精神强调的是环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而RCR在其三十年的建筑实践中不断坚持的,正是建筑空间与人和环境和谐对话、以本土与国际相结合的方式体现“场所精神”的理念。

目前国内外对RCR设计风格或理念的研究较少,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国外方面,西班牙期刊El Croquis分别在第115-116期、138期、162期和190期追踪报道了RCR近二十年的发展和主要作品,同时收录了阐述RCR创作理念的文章、访谈等内容;西班牙期刊Arquitectura Viva在其137期与175期中同样集中刊登过两次RCR的访谈文章及作品集合。国内方面,RCR因在2017年获得了普利兹克奖而在国内成为一时的关注焦点,相关期刊媒体纷纷报道这一事件,但文章内容大多为典型项目的基本介绍。由王靖所著的《源于自然,回归自然——RCR建筑作品评析》[3]、宋玮,田唯佳所著的《意外与必然——RCR建筑作品与特点综述》[4]以及由董滔所著的《RCR三个作品中建筑与自然的关系》[5]在对RCR的作品进行介绍的同时,深入评析了其基于场所环境进行空间创作的设计理念。

一、RCR创作背景及空间场所观简析

(一)RCR的创作背景解析

RCR建筑事务所创作理念的形成与三位建筑师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RCR的三人——拉斐尔·阿兰达、卡莫·皮格姆、拉蒙·比拉尔塔都成长于家乡小城奥洛特,毕业于巴列斯建筑学院,随后他们放弃了大城市巴塞罗那的机遇,回到家乡成立了以三人名字首字母命名的工作室。

1. 自然与人文环境

RCR的项目分布较为集中,大部分都建于被称为火山之城的奥洛特(图1)及其所在的西班牙赫罗纳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环境区。赫罗纳地区坐落在绵延的比利牛斯山脚下,夏季少雨干热而冬季湿润温和,因此产生了丰富而独特的自然风光,不仅有绵延的山岭和林海,也有草原和花卉湿地景观,构成了古典式与浪漫式相结合的地景特征。这样的环境导致当地建筑大都于自然联系紧密,注重建筑与场所的结合。

而在人文环境方面,西班牙历史久远,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历史发展受罗马文化、哥特文化、穆斯林文化等多种文化影响。西班牙是一个多宗教信仰的开放国家,天主教是主要宗教,教堂建筑十分常見。同时,西班牙人民具有充满活力、热爱生活、喜好群体型娱乐活动的特点,是一个热情奔放又重视团结的民族。当地文化与建筑艺术既传承了中世纪犹太人的哲学严谨,又保留了西班牙人的热情奔放。城市中留存了很多建筑和街道遗址,与现代建筑和谐共生。

2. 创作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RCR的三位建筑师都生长、学习于西班牙,青年时期经历了西班牙民主制的兴盛和公共建筑的兴建热潮,受西班牙传统文化和建筑教育的影响很深。西班牙的第一位普利兹克奖得主拉斐尔·莫内欧在关于建筑本质的思考中提出,建筑与场所的关系有三个特点:地方性、历史性和文化性——建筑更应与所在地方的自然环境、历史人文、社会文化相适应[3]。RCR传承了这种思想,积极地处理建筑与景观、文化的关系,将设计回归到对建筑本身的思考中。

德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对RCR的设计同样有很深刻的影响,RCR在进入大学学习后曾去参观过密斯设计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并为之由“少即是多” “流通空间”等理念创造出的理性的、秩序的、内外环境融合的空间深深着迷。另外,年轻时期在日本的探访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建筑空间与尺度的人性化、园林中环境的渗透、空间的留白等理念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语言②。

国内文化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建筑世界的主动探索使RCR既传承了人文主义和场所精神又借鉴了模糊空间理念和完整空间体系思维,并通过创新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并将其理念不断应用到近三十年的本土建筑实践中。

(二)RCR的空间场所观解析

1. 场所与环境

早期RCR曾进行过一场自我总结式的建筑问答测验,在84个问答中就有8个对“场所”理念进行了阐释。RCR认为场所就是在我们的视野范围中,以感官(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对空间(三维的、物理的)进行的感知理解。场所是使环境被识别和拥有个性的关键,人们努力将非场所转变为场所,并希望其被深刻解读,以便新的事物能够产生于个人和环境的平等对话之中[7]9。

对于自然和景观,RCR有自己的一套阅读方法。他们把对岩石、树木、光线、空气、色彩的解读融入每个项目初期的水彩草图中,用几种相近的颜色分别代表建筑体块和周围的典型环境,结构简明、重点突出地对建筑与场所的关系进行了解释和表达,并以最简洁的方式指导着项目的进展。

2. 空间与边界

RCR认为空间是流动的,而建筑结构和楼层不应该阻碍这种流动[7]11。在他们的项目中可以看到,空间是基于确定的运动行为才被感知的,运动的动势也完全影响着空间的形态。室内与室外空间同样是流动与贯通的,RCR通过创造过渡空间,打破内与外、开放与封闭的界限,建筑的边界常常被弱化,玻璃材质或是格栅状的立面将远景拉近,展现出一种纯粹空间的状态,一种具有“精神”的、能够与人和环境对话的空间。虽然边界具有模糊的特性,但RCR不会让建筑完全消隐,而是用具体的、清晰的建筑体量来揭示场所的存在,用本质的空间来反映场所的特性。

3. 空间与场所的平衡对话

“我们对于‘地球村’充满激情,但我们也察觉到了地球村的个性。”——RCR[8]22。

在城市公共建筑大量兴建的年代,他们选择回到更加贴近自然的家乡,却又不放弃互联网的媒介与外面的世界不断交流;以对话自然与人文为原则,因势造物,明确体量,不试图将建筑隐匿于环境之中,保持着空间与场所对话而不对立的态度。从RCR众多作品中不难总结出一些明显的特征:建筑通常展现出一种水平的稳定和舒展;材料的选择比较单一并且在立面上均匀连续;空间的排布具有秩序感和稳定感等。这些特点源自于RCR对待建筑所持的一贯观点:空间与场所始终保持着一种平衡的对话,建筑空间是属于场所环境的新生部分,但也是独立的一部分。RCR的建筑创作源自对建筑和环境本质的探讨,他们注重建筑体块的平衡,色彩的平衡以及结构和形式的平衡,注重组成场所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之间的平衡,这一切构成了本土与国际的平衡。他们将平衡看作是“饱经风浪蹂躏的世界中生存的导航仪”[8]23,在空间与场所平衡对话理念的指导下,每一处场所中的建筑都充分尊重着人性和人居环境,在今天全球化发展的大环境中,满足了一种人类出于本能的探索场所的意义的需求。

二、“场所精神”的表达——对话场所的空间营造手法

任何建筑理念的体现都需要在实践中通过具体的操作手法进行表达,通过对RCR实践项目的归纳和研究可以发现,他们在以“场所精神”的营造与表达为前提进行设计时,经历了从灵感诞生到结合环境进行整体构图,再到引入人的行为活动与空间场所感營造四个阶段,面对不同的场所特质时,其对话场所的空间营造手段在每一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通过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场所精神”表达的具体实现流程如下(图2):

(一)提取场所相关意象

在面对不同的场所特质时,RCR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寻找场所中的意象。其中包括了自然环境中的意象、从文学艺术或历史活动中积累的经验中产生的意象以及从建筑材料的特性中获得的意象。

1. 提取自然意象

西班牙自然资源丰富,RCR的很大一部分作品都地处景观丰富的自然场所中,因此在设计之初,他们会对场地周边的自然环境进行一番探索,收集场地周边的自然元素并整理罗列,从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元素作为意象,不同的自然意象会承载或强烈或含蓄的情感表达,用于在接下来的设计中将自然意象转化为建筑语言(表1)。

莱斯科斯餐厅帐亭(Marquee for Les Cols Restaurant)[9]170依靠提取植物的生长特征和纹理应用到帐亭的外形设计中,模仿了自然树林中的光影环境,将自然元素转化为可视的意象,使建筑浮于自然之上,隐于自然之中。卡玛住宅与阿尔瓦住宅(Kama House and Alwah House)[10]周围是广阔的沙漠景观,沙丘受风蚀作用形成一个个弯曲梭形的土堆自由延展,RCR提取了沙丘和沙砾结构的意象作为两处住宅的形象象征,住宅像几座沙丘,或向不同方向扭曲,或是非正交的相互切入,住宅的形象化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无秩序的空间创造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关联。提取自然意象以创造与当地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空间,使日常活动亲近自然,带给了人们对空间和场所更加强烈的认同感。

2. 提取人文意象

建筑的意象还可以从使用者的特点、抽象作品或栖居结构等人文意象中提取,以建立建筑与使用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场所的意义。RCR通过对项目使用者的观察研究,发现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对场所的需求,从而提取出贴切的意象并将其转化成设计语言;在针对艺术家等个人的项目设计中,RCR会从其作品中抽象出象征性的意象,帮助参观者读懂艺术家所表达;建筑从栖居结构中提取意象,可以使其平面和空间设计连接历史与现在,也连接了城市空间与建筑环境(表2)。

釉彩幼儿园(“Els Colors”Kindergarten)[11]从儿童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将孩子对鲜艳色彩的敏感和对体块大小和罗列的认知两个特点作为出发点,模仿用彩色积木搭建房子的儿童行为创造了色彩鲜艳具有体块感的幼儿园,整个空间对儿童来说就像是用画笔勾勒出的彩色世界,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活力。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举行聚会是当地人的历史传统,莱斯科斯餐厅帐亭(Marquee for Les Cols Restaurant)[9]171从中提取出人文意象,表达了日常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对当地人生活的重要意义,帐亭空间中人们身处半透明的结构中,坐在透明椅子上,在自然中聚会这一目的被完全凸显出来,使场所延续了当地的传统习俗。

3. 提取材质意象

建筑材质的选择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部分,由材质特性提取出的意象可以使建筑整体拥有材料的特殊属性和性格,RCR常用的材料有钢材和玻璃(图3,4),两种材质一种透明轻盈,一种坚实厚重,都具有强烈的质感和语言表现力。耐候钢材质常常用于表现历史感和厚重感,表达庄严肃穆的气氛,同时随着时间的变化,钢材不断氧化变换颜色,建筑成为记录历史的载体。玻璃材质具有透光的特点,在表达建筑的轻盈感、削弱建筑体量和入侵性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取材质肌理作为意象,用材料特殊的透明性、物质性、抽象性、时间性或真实性来表达亲切感或现代感等感知体验。

提取环境意象,使建筑承载环境特征、反映环境特性、与环境产生积极的对话,同时能够使场所中的人更容易地阅读和理解建筑与环境,并在进行生活活动时避免产生陌生感进而失去方向感和认同感。场所意象的提取有助于主体行为活动情感的寄托和意义的产生,进而强化了“场所精神”的存在。

(二)结合环境特质

在对场所意象进行提取后,对场所中的环境进行细致观察和解读是RCR进行下一步设计阶段强化“场所精神”的关键一步。场所环境包含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动植物群落、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城市结构等等,设计需要充分理解环境特质并结合具体环境的特质,以把握场所精髓,构建场所精神。

1. 顺应场地总构图

面对特定场地,RCR时常运用比例、尺度等几何手段进行建筑的形体设计以使其在场的总体构图中与环境产生呼应。建筑介入场地空间时,RCR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考慮构图规律与秩序,使建筑不阻碍场地中已有轴线的发展,建筑视线与景观相对应,顺应人的行为活动流线,达到整体空间的和谐美好以体现场所意义的完整性(表3)。

霍夫海德火葬场(Crematorium of Hofheide)[12]位于场地纵横向轴线交汇点,建筑处于最佳的景观视点,同时没有对景观构成破坏和入侵;里拉剧院公共空间(La Lira Theater Public Open Space)[13]是旧有剧院拆除后改造而成的公共广场,图底切合关系紧密,与城市脉络紧密连接;森林公园(Forest park)[14]项目规划既保留了场地的自然肌理,又通过路径设计连接了城市各个节点,使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建筑顺应场地总构图,使人们从城市道路、建筑入口广场到建筑内部的过程变得十分便捷,使建筑内部公共空间成为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场所。

2. 因循场地形势

RCR在自然环境中的设计以极少破坏场地自然景观为原则,因此在存在高差的场地中常常将建筑部分埋入地下,形成更加亲和的建筑体量和尺度,同时将建筑立面处理成观景的视窗,将广阔的自然环境引入建筑内部空间,并尽可能地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的在地建筑与环境相互作用,展现给人更亲切和更包容的姿态,建筑体量融合于自然环境之中,使之具有更强的渗透性、开放性与体验性(表4)。

3. 良好的环境特质互动

作为本土建筑师事务所,RCR对于本土环境特质有着充分的理解,以场所精神为灵魂,落实在空间营造层面,RCR选择将自然引入室内空间的操作手法,表现在平、立、剖面上,就是通过空间的划分,将整体的室内空间分割成室内空间和半室内半室外空间两部分,空间界面被打开,自然元素以实体或景象的方式引入空间中,内外空间关系变得暧昧模糊。对本土材料的应用以及当地传统建造技术和传统工艺流程的挖掘和传承也是建筑与环境特质互动的间接方式,用当地自然的、传统的方法来建造使RCR能创作出只属于当地的设计,人们会从心底产生一种认同和亲切感(表5)。

4. 延续本土历史与文化

延续本土历史文化的最好方式是保护与保留,RCR面对旧建筑改造或在旧址上的新建项目时,首先会思考场所原有的精神表达着什么,探索场所保存的记忆和历史留下的痕迹,尽可能地保留历史建筑和场地的结构,然后为场所注入新的元素,包括现代主义的建筑空间结构、新的材料与技术以及对“场所精神”的新的理解。强化原有因素的特质并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尊重原有场地上的这些基本要素,力求植根于现有条件,与场地建立紧密的依附关系。

(三)引入主体行为与体验

建筑是栖居的目的和手段,场所的本质是获得存在的意义,因此,人的活动即主体的行为与体验是“场所精神”策略的关键环节。主体的行为和体验与“场所精神”营造紧密关联,影响着建筑设计的操作方式。

1. 丰富的感官体验

RCR十分注重场所气氛和空间体验感的营造,而要建立场所的认同,需要使身体所有的感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都参与进来。RCR的很多项目,在不影响体验者的使用目的情况下会通过空间操作手法令体验者尽可能地与周边的环境相互感知,体验者会在图索斯·贝索尔运动场中听到林中的鸟鸣、在萨尔瓦庄园农舍闻到花草的气息、回忆在岩石公园保护区触摸石材与钢材的感受……这种由生理感应发起的感官体验到心理感知,再到内心情感的诉求与共鸣,全面而深刻地将人与场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完美的诠释。

2. 良好的行为心理互动

除了人的各种感官体验外,身体的主动行为与空间的互动更进一步加深了主体的场所认同。体验者通过在空间中的停留与活动来接受所处环境的各种信息,并在获得了多样化体验的同时与其回应、反馈,正是人们的观赏、阅读、谈论等活动行为构成了场所,而场所意义的建立又反过来进一步塑造体验者的行为和心理,它激发了体验者潜在的特殊情感,使其与场所的存在产生共鸣,这同样是RCR在建筑实践过程中着重思考的内容。

(四)实现建筑空间的场所感营造

1. 丰富生活和交往空间

丰富生活和交往空间的创造,是建立人与周围环境密切关系的重要环节,在场所中的行为体验过程中人们产生了方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之后,才能感知到场所精神。RCR对共享交往空间的创造不仅局限于公共空间这一单一的建筑功能,还为人们创造了除主要功能之外的其他使用方式的可能性,在满足建筑功能需求之外为人们带来更多社会价值,并让人们获得生活的意义。

2. 形成空间意境

“意境”是空间的灵魂,人们对生活的体验是多方面的,需要多方面的心理和审美经历,而意境象征着空间的精神内涵,是创造良好体验环境最重要也是最终的目的和手段。RCR在建筑设计中所追求的是通过空间、色彩、光影、材料等操作手段营造空间意境,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限的神韵,这也是基于“场所精神”策略操作手段的最终目的(图5)。

(五)建筑实践案例

1. 苏拉吉博物馆

皮埃尔·苏拉吉是法国画家和雕塑家,在他的抽象绘画中,黑色或暗褐色的线条能给观赏者带来巨大的感官冲击力,同时,其作品所象征的思想,也带来内在冥想的力量。苏拉吉博物馆以艺术家黑色绘画的冲击力和笔刷的形象作为提取意象,用耐候钢作建筑的外立面,内部空间充斥黑暗和光线,突出空间给人的质感体验,参观者感受到黑色的存在感、力度与激情,便会对艺术家的作品产生更多的共鸣[15]。

在场地的总构图中,博物馆位于圣地和圣母主教堂轴线的中心位置,建筑对轴线做出了退让,同时保留了场地高差两边的景观公园。博物馆中建筑的体量被分解成大小类似的若干单元,并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有韵律感和节奏感的空间序列。灵活的适应地形和高差变化,尊重原有地形环境,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弱化建筑与环境的对立。分散的建筑体量沿着山丘的边缘在水平方向延伸组合,建筑体量在自然环境中若隐若现,强调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与地景相呼应的独特的场所精神[16]。

建筑体量的分散,使活动流线延长,使生活行为与观景交错进行,形成空间体验的趣味性。建筑空间与周边环境充分接触而发生密切关系,使人们在体验建筑内部空间的同时能感知到建筑外部环境特质,促进人对场所的情感表达,提高了对场所的心理依赖。不同空間以一定序列展开,在流动空间操作手法的刻意安排下,最终形成空间的意境,呼应了场所独有的精神(表6)。

2. 德克鲁克图书馆

位于比利时根特城市运河旁的德克鲁克图书馆在整个城市的最低点,水平弯曲流淌的运河在这一处拐弯,流动的动势更加明显。RCR提取了水平与弯曲这两点元素,运用金属材质的表现特征,打造出一个水平弯曲流动的图书馆空间。

德克鲁克图书馆位于运河分叉处的河岸,其形体切割因循了场地的特殊形状,建筑与河流以同一运势流动,RCR希望建筑能与周边的环境有所共鸣,而非一个孤立的、静止的个体,室内同样以创造流动空间为主要操作手法,建筑内外和整体环境融为一体。

从平面图中的下方沿着运河会有很多大学生来到这个图书馆。图书馆的河岸、后面的小广场以及南边的大广场都可以吸纳大量的市民在这里活动、休闲。建筑内部结构并不会遮挡视线,整个空间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流动性,流通的室内空间呼应场地环境的流动性,体现场所特质。RCR将大阶梯当作一个空间去设计,让空间之间有缝隙,相互流通,让人感到轻松舒适,人们可以随自己心意在其中走动,按照自己的方式使用它,不会有严肃的拘束感觉。人们在无明显界限的共享空间中,行为活动具有更多的创造性潜力,流通空间使人与建筑及环境都更容易发生亲密关系,成为人们感知场所精神的重要方式之一(表7)。

三、结语

场所的存在赋予物质空间以精神上的意义,营造空间的前提是探究场所中的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了解环境的诉求,然后做出回应,否则空间会变得空洞无意义[17]。在基于“场所精神”策略的对话场所的空间营造活动中,RCR首先通过提取场所相关意象而抓住场所特质;其次以场所中的环境为核心,观察探索环境整体特质,并在设计操作过程中秉持建筑与环境特质相结合的原则;然后以人为核心,在设计过程中加入对主体行为体验和心理反应的考虑,令使用者在建造环境中达到功能使用和心灵寄托的双重目的;最后在实现建筑空间设计由思维到具象的步骤中贯穿建筑空间场所感的营造,创造丰富的生活和交往空间并使空间产生“意境”。因此,总的来说,RCR的“场所精神”实践策略就是一个从“意象”到“意境”的过程。

在当代建筑“去精神化”的现象越发严重的背景下,国内城市更倾向于仿照一套“国际化”的标准进行快速的城市扩张,场所的“守护神”渐渐离开了他所守卫的地方。当设计失去了对人文的关怀,场所也就失去了意义,建筑和空间的灵魂便不复存在。建筑的意义不只是提供能够容纳人进行活动的空间,更重要的任务是保持场所、人和空间的平衡与对话,将场所的精神延续和发展下去。如何在面向国际的同时不失去本土场所的独特气质?RCR对话场所的空间营造理念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注释:

①  资料来源:普利兹克建筑奖官网:https://www.pritzkerprize.com/cn

②  资料来源:RCR建筑事务所官网:https://www.rcrarquitectes.es

[参考文献]

[1]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第四版[M].张钦楠,译. 北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  诺伯舒兹.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 施植明,译.台北:尚林出版社,1986.

[3]  王靖. 源于自然,回归自然: RCR建筑作品评析[J]. 世界建筑,2009(1): 17-21.

[4]  宋玮,田唯佳. 意外与必然: RCR建筑作品与特点综述[J]. 建筑学报,2017(4): 76-81.

[5]  董韬. RCR三个作品中建筑与自然的关系[J]. 建筑师,2017(4): 32-39.

[6]  吴放. “反映设计”(Reflective design)的探索: 拉菲尔·莫内欧建筑设计思想及作品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2004.

[7]  Rafael Aranda,Carmen Pigem,Ramón Vilalta. Test for an Architecture Exam[J]. El croquis,2003(115+116):6-13.

[8]  RCR建筑事务所. 平衡的建筑[J]. 叶扬,译. 世界建筑,2009(1):22-23.

[9]  Fernando Márquez Cecilia,Richard LeveneLa. Marquee for Les Cols Restaurant[J]. El Croquis,2012(162):169-191.

[10]  Fernando Márquez Cecilia,Richard LeveneLa. Kama House and Alwah House[J]. El Croquis,2017(190):250-259.

[11]  Fernando Márquez Cecilia,Richard LeveneLa.‘Els Colors′ Nursery[J]. El Croquis,2007(138):63-78.

[12]  Fernando Márquez Cecilia,Richard LeveneLa. Crematorium Hofheide[J]. El Croquis,2017(190):30-54.

[13]  Fernando Márquez Cecilia,Richard LeveneLa. La Lira Theatre Public Domain[J]. El Croquis,2012(162):74-89.

[14]  Fernando Márquez Cecilia,Richard LeveneLa. Forest Park in Begur[J]. El Croquis,2003(115+116):158-165.

[15]  Fernando Márquez Cecilia,Richard LeveneLa. Lira Theatre Public Domain[J]. El Croquis,2012(162):206-219.

[16]  Fernando Márquez Cecilia,Richard LeveneLa. Lira Theatre Public Domain[J]. El Croquis,2017(190):70-97.

[17]  章宇賁. 行为背景:当代语境下场所精神的解读与表达[D]. 北京:清华大学,2012.

作者:赵小刚 孙晓东

建筑草图与建筑设计论文 篇2: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 “建筑实测”的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建筑实测是建筑设计基础课的一个课题,笔者对该课题过去几年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进行分析,结合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为该课题的完善提出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实测 人体尺度 空间体验 建筑设计基础

《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学专业一年级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建筑学院在该课程教学中划分为表现、构成、认知、设计四个教学单元对各个课题进行组织(表1),每个课题都有清晰的教学目标,通过老师的理论知识教授、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为后续的建筑设计课程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其中“建筑实测”是认知单元的一部分;以学院教学楼为测绘对象,对建筑剖面、楼梯以及栏杆进行现场调查与测量,将实测对象及其数据加以分析整理后,用规范的平立剖面图表达出来;具体工作包括:①小组合作阶段:观察对象、勾勒草图、实测对象、记录数据、分析整理;②个人绘图阶段:绘制正图等阶段。该课题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三方面:①初步认识建筑物的基本构成单元,了解其承重构件和维护构件;②初步认识和了解建筑的空间尺寸、人体尺度及其相互关系;③巩固建筑制图的专业表达方法,掌握建筑工程图平立剖、大样图的规范表达。

1.课题教学成效分析

1.1教学成果

1.1.1建筑制图表达训练到位

本学院在一年级教学中重视学生表现的训练,在一年级上学期安排48学时的《建筑制图》课程,对绘图知识、投影概念和建筑制图等进行教学;并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反复的进行强化,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力求学生在每个课题中完成符合制图规范要求、表达清楚的图纸绘制。

在“建筑实测”课题一共5周30个课时,前期安排2学时作为理论授课阶段,对测绘基本流程、相关构造知识进行介绍;中段为辅导建筑测绘阶段,该阶段每节课都要求对学生的草图进行检查,检查包括数据是否完整、准确,以及图纸表达是否有误,并要求每位学生提交正草进行评分,作为平时成绩考察的一部分;后期为正图阶段,要求学生先绘制铅笔稿进行检查后,再上墨线。整个授课阶段,都会对学生的图纸表达问题进行检查、修正,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对建筑制图知识强化记忆。

1.1.2小建筑测绘方法掌握良好

由于整个测绘过程比较长,而且每次课辅导老师都对各阶段草图进行检查与测绘方法的辅导,因此学生对测绘的工具运用、小组分工合作、测量和草图绘制方法都有比较好的掌握,为三年级的“小建筑测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存在问题

1.2.1人体尺度关注度不足

虽然课题设置了教学目标中提及了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初步建筑的空间尺寸、人体尺度及其相互关系,但是在这方面的成效较弱,成果图示中也主要以测绘成果图示表达和数据整理为主,缺少对使用者与测绘对象之间的尺度关系的分析。笔者在高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中,也碰到这方面的问题,学生对某些空间尺寸的提问往往是以尺寸作为依据,例如“建筑系馆3m的走廊,是否足够?”但是缺少人体尺度进行参考。相对的,如果学生能根据人体尺度理解每股人流行进所需宽度,就能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空间尺寸以及相应建筑规范条纹。

1.2.2调研分析习惯未养成

建筑实测课题教学中,主要以单方面的知识传授为主,通过测绘的过程掌握相应的构造、楼梯尺寸的知识,在互动方面稍欠缺。该互动式指,将测绘过程作为一次调研活动,除了从对象中学习,还在这过程中体验和探讨设计中值得学习的方面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这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后续的建筑設计课程,例如在二、三年级的学生公寓、高校食堂、建筑系馆设计课题,对象都是学生熟悉的建筑功能,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在设计中缺少对当前学习生活环境的细心观察、体验,从而进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建立一种以调研分析为前提的研究式的设计方法。

2.教学改革

根据上述的教学成果分析,建筑实测课题的教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1调整教学内容

2.1.1测绘对象

建筑实测对象由原来学院教学楼剖面和楼梯改为四人间学生宿舍单元。一方面,宿舍单元能够呈现出基本的构造知识,让一年级的初学者了解承重构件和维护构件;另一方面,学生宿舍单元是学生生活学习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在这个实测过程中让他们能够从中学习了解到更多的与日常相关的空间、家具尺寸,更好的理解人体尺度关系,同时为二年级第一个建筑设计作业“学生公寓设计”做好铺垫。而对楼梯构造的相关学习则调整到二年级上学期的“建筑构造设计”理论课中进行教学。

2.1.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进行增加,除了原来的实测部分,增设了现状分析与优化设计的内容。设定一个设计背景:假设学生宿舍将进行优化改造,将相邻的两个学生宿舍单元进行合并,面积扩大为原来的一倍;根据前期的测绘及分析成果对学生宿舍提出“优化”设计方案。改造后的学生宿舍需要满足睡觉、学习、储物、休闲等要求,为四名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课程时间安排如表2。

2.1.3成果内容

作业成果共分为两个部分:

1)测绘成果:

①宿舍单元大样图:平面图1:50,剖面图(2个)1:50

②细部大样图:阳台栏杆大样、门窗大样图1:20

③分析圖示:人体尺度、功能流线、结构分析等

2)宿舍单元优化设计方案:

①优化方案大样图:平面图、剖面图(2个)1:50

②宿舍单元轴测图

③分析图示:人体尺度、功能、流线分析等

2.2加强人体尺度的理解

建筑是供人使用的,建筑在设计中以使用者人体尺寸、人体活动所需空间尺寸为依据进行设计,能够为使用者创造一个舒适的建筑空间。宿舍单元测绘过程中,对建筑空间和学校所配备的家具进行数据测量;并且测量宿舍成员的身体尺寸。测量过程通过辅导老师的引导,进一步探讨建筑空间、家具与人体之间的尺寸关系,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人体尺度知识;培养学生在日常观察中,养成以人体作为测量的媒介,并且对空间的认识从机械的数字尺寸提升到以人体尺度为参照的空间感知。

2.3培养体验与分析的能力

建筑设计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培养设计能力的基础。“问题”的发现,是建立在学生对现有空间或建筑先例的理性体验之上的,通过日常使用、现场的体验,挖掘需要改善的地方作为“问题探讨”的切入点。正因为学生是宿舍的主要使用者、对该空间的体验经验丰富,引导学生在测量每个细节的时候回忆其使用的情景,对其使用感受进行品评。下一步辅导中引导学生从感性体验过度到理性分析,进行适当的问卷调查启发学生对群体感受进行总结避免单纯的个人主观思想行为;并且进行资料搜集对“问题”进行理性系统的分析;最后以图示语言进行表达,作为前期调研分析的成果。该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前期调研和分析能力。

2.4启发空间优化设计的思考

作为“建筑实测”课题的最后一个环节——提出优化方案,是指以上阶段感性体验与理性分析的成果为基础,对宿舍单元改造提出方案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空间;这一阶段是整个设计过程中的“解决问题”的阶段。由于是学生第一次进行建筑空间方面的设计,前一阶段主要以主观感受作为切入点,这一阶段则需要更加理性、逻辑的进行设计。该阶段辅导过程中,辅导老师需要对功能分区、流线组织等基本设计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逐步的了解设计的步骤与方法;方案初期可以以体块模型或泡泡图对相关的功能进行抽象的表达,然后一步步细化推敲,最后实现具体化空间划分与家具布置;以平面、立面、轴测图的形式在图纸中呈现。

3.结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是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因此,辅导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更加注重教学的过程性。本次“建筑实测”的教学改革对往届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通过对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让学生在学习中除了掌握制图表达能力、认识基本构造知识;更着重是培养他们以使用者的角度了解人体尺度和体验分析的能力以及“发现-分析-解决”的理性、研究式设计方法,为日后的建筑设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王静.对“建筑设计基础”中建筑实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华中建筑,2010(06):185-186.

[2]王鹤,孔德静.尺度认知与建筑设计基础教学[J].高教学刊,2016(01):93-94.

[3]顾大庆,柏庭卫.建筑设计入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陈芷筠

建筑草图与建筑设计论文 篇3: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建筑空间认知的研究浅议

摘要 本文分析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认识建筑空间与建筑设计的起点和有效途径,以及初始建筑设计课题的内容设定和组织结构。同时,强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面对所涉及的诸多学科领域和“大知识组团”的围合中,应以研究组成专业的中心要素为主的专业体系建设。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空间;功能与形式;环境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在国内艺术设计学科建设中,发展历程较短,正处在蓬勃向上的成长期。我们应抓住这一时机,充分发挥院校的各自优势,关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体系建设,完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注重教学规律的探索与总结。

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对人们所处的生活空间环境进行有序地规划与设计的过程,是使自然环境生态化、社会环境艺术化、人工环境和谐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首先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生活“大环境”的改善和创造。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当今人们的活动空间范围日趋扩大,建筑的概念不只局限于建造的房屋,应包括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因此正确地评价建筑应该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和环境”。

意大利建筑理论家赛维指出:“建筑空间是我们生活的场地、生活的環境、生活的舞台。”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两个发展迅速的方向。前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休闲的物质要求和精神需求所进行的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后者是对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因此,环艺专业的学生对建筑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一个艺术的接受者和欣赏者的角度,应以空间的概念理解建筑,应从建筑设计的学习中,升华对建筑艺术的认识。

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始也就是成功的一半。建筑设计的初始学习,自然十分关键。小住宅建筑设计(或称别墅设计)是建筑专业学习建筑设计初始的课题。针对环艺专业的特点,将其内容作必要的调整,使之成为环艺专业认知建筑空间与设计原理的主要起点课程。

一、课题内容的确定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形态意识,并对建筑的功能与形式,建筑的尺度、材料与色彩,建筑与环境等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同时,更需关注建筑与人文精神、与经济技术、与所服务的对象的关系这些建筑设计中的本质问题。

二、课题的定义和特点

小住宅建筑涵盖了别墅的定义,但小住宅不一定就是别墅。最大的不同在于别墅的用地有其特殊性,“往往指建在环境优美的地带,供人居住和休憩的独户住宅”。而小住宅可以身处闹市,环境条件并不一定优美,但它有别墅的特点,它不在于建筑面积的大小,也不是用富丽堂皇来衡量,而是讲求独具特色,追求便利、舒适和美观。这种单独设计、个体建造的小住宅建筑反映了服务对象的个性化特征、品位和理念。

三、教学的目的与方向

1,小住宅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初始,通过学习了解掌握建筑设计的一般程序、基本原理和基本的方式、方法,对建筑的认识有质的飞跃。

2,一个好的小住宅设计应当解决好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问题,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因地制宜地将地域历史文化传统和审美趣味创造性地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

3,解决好建筑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以人为本合理细化功能组织,使空间布局自由流畅、富于变化,同时各空间元素具有内在的有机衔接,且比例、尺度人性化。

4,学习掌握建筑形态构成的一般原理。充分发挥艺术类学生对形式美感的独特感应能力和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将生活的感受、知识的积累通过艺术的知觉提炼,浓缩为抽象化和空间化的形态构成。

5,通过学习小住宅建筑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语言与技巧,提高设计方案从概念至全面深化的能力。培养从平面草图至立体模型表现的设计能力,以及规范运用制图正确表述方案的能力,为日后环境艺术设计中正确处理好建筑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开端。

四、小住宅建筑设计的内容与主要步骤

一是由教师选定一个基地环境并设立功能任务书,如,在依山傍水之地设计建筑面积300平米左右的单层或多层小住宅建筑(别墅)。二是由学生自己选择模拟客户。根据要求选择基地环境,参照任务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料收集和调研活动,然后写出调研报告,根据综合分析的结果,对小住宅建筑的形式、功能、景观、车流和人流等做出全面规划,并选择自己最为理想的构思创意方案,最终完成住宅的设计。

五、难点分析

1,在空间的认识问题上,应注重空间的功能性对人感知空间时的心理影响。“功能性”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理解为只满足实用需求,应强调居住者在空间中的心理感应(由视觉引起),唤起人们在空间中的情感与联想,所以设计时应始终关注实用与立意的结合,并将其作为创作的目标。要创造首先能感动你自己的有意义的空间与形态,并且能将功能有机地贯穿组织起来,使空间兼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

2,艺术院校的学生思维活跃,初学建筑设计时,对潮流和时尚感觉敏锐,且有较好的形式感和表现力,欠缺的是通过理性思维和推理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答案的能力。设计初始,往往形成一个或多个构思,但只停留在对形式的直观感受层面,缺少系统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时只形成一个概念性方案但深入不进去,使最终的方案得不到升华。应当注意的是,设计方案的构思立意明确以后。各环节问题的处理没有一个既定的程序模式,更不是一个问题完全解决之后再考虑下一个问题,因为毕竟方案设计不是加工标准件的过程,方案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是一个互动的、相互关联的整体,应同时关注几个环节和环节的各个方面。这期间的反复推敲,“一步一停、一步二晃”,都在所难免,应把握立意这条主线,统筹兼顾,综合分析存在的问题,弄清问题的相互作用点,并进行整理归纳,在衔接中解决矛盾。

设计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两个课题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不断的积累,并且有赖于教育者经常性的正确引导,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文明进步成果,打破专业界限,培养起广泛的兴趣与爱好。

作者: 陈清照

上一篇:有效教学下高中英语论文下一篇: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