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论文

2022-07-03

摘要:森林资源是一种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重要措施,而我国森林资源更多是以发展人工园林面积为主,这就会出现无法规避掉易患病虫害劣势。这种人工林的主要特征是种植结构单一,造成了生态系统的抵抗性弱,一旦出现有害生物,便会在人工林内蔓延并呈规模性爆发趋势。本文就如何应用林业科技手段提升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进行对策性分析。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论文 篇1:

浅谈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摘要:森林病虫害素有"不冒烟火灾"之称,虽然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

关键词:林业 病虫害 防治

近半个世纪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化学防治以产生目标生物的抗药性、误杀天敌生物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备受批评。生物防治以能克服上述缺点而被寄予厚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仍有许多缺陷,如缺少人工释放的天敌生物种群持续存在的生态学动态证据,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虑更多的是食物链而不是食物网络的关系等等,在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成功的事例表明在人工的或人工干预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对森林病虫害控制持续有效的天敌生物种群。

由于生物防治的步履维艰,加上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抗病抗虫选种、育种的研究形成了热点。特别是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DNA(基因)重组技术突破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困难,为抗性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多年来的抗性育种研究结果,使各国对主要的威胁性森林病虫害基本都提出了可用于发展的抗病、抗虫树种。但基因工程育种也不是万能的,有一个新的问题可能会产生:寄主抗性的丧失速度或者说有害生物对寄主的适应速度似乎远远快于我们的育种速度。加之关于有害生物对这些抗性树种的适应性分化的研究十分贫乏,而缺少对这些抗性树种的抗性持续性的把握。这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又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对于现有的、具有一定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改造提高其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能力,运用对环境和其它有益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小的各种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对于现有的、不具有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为主的技术措施,培育适应立地生态环境的抗性树种,逐渐取代现有弱抗性或抗性衰退、丧失的树种。对于将有的人工林,采取生态控制的策略,从造林开始就将病虫灾害的自我控制作为和高质高产同等重要的目标,以期得到自组织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町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对于将有的树木个体简单集合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为主的技术措施,创造抗性树种,并根据其抗性衰退、丧失的速度,或有害生物对抗性树种适应性进化的速度和周期,持续地培育适应立地生态环境的抗性树种。

因此,森林及树木病虫灾害的生态控制技术和遗传(基因)控制技术是实现我国森林保护策略转移和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技术。

传统观念中,森林保护是林木遗传育种学者培育出良种、造林学者进行造林之后才提到日程上的工作,林木育种学者并没有把持续抗性作为和产量、质量同等重要的目标进行育种,造林学者也没有把病虫灾害的自我调控作为和产量、质量同等重要的目标进行造林。可以说,现在进行保护的森林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病虫害的机制存在,一旦病虫灾害大发生、大流行,森防工作者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使树木死里逃生。因此,在未来,森林保护学应是林木遗传育种学和造林学的指导学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病虫灾害的生态防御策略和基因防御策略贯彻到生产实践当中,从根本上防治病虫害。

生态控制的原理在于系统生态学。一个平稀的生态系统内,物种之间协同进化,不同种的有机体或亚系统协调共生、互惠互利,和谐高效利用系统的能量,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占领着一切可利用的生态位、摄取一切可利用的能量,从而形成最佳的物流与能流利用状态,使整个系统表现出高效和谐的持续发展。在这种协同进化过程中,物种常表现出抗逆性和变异性,这些抗逆性和变异性的基础来源于物种基因的调控表达和变异。因此,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组分形成的各级结构具有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维持的稳生机制,这种机制构造了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起到对病虫灾害的可持续控制。

遗传控制得以实施的基础是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现代育种技术。从林木或其它动植物体内定位到抗病、抗虫基因,并将其克隆、转入到林木体内,表达出对特定或大多数病蟲害的持续高抗性。目前,涉及遗传转化的树种已达9科19属近30种。一些重要的树种如杨树、欧洲落叶松等已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在报导的林木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中,抗性基因的种类最为丰富,包括了抗虫基因、抗病基因、抗盐基因、抗寒基因以及抗除草剂基因。

对林木病害的遗传控制应该考虑两个方面,这是由于具有两种不同的林木病害类型。对于病原主导性病害,寄主一般体现为寡(或单)基因控制的垂直抗性,相应的病原致病基因也是寡(或单)基因,这样便于克隆抗性基因以抑制致病基因的表达;对于寄主主导性病害,寄主则往往体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病原的致病性也往往是多个基因的表达,因此不利于克隆特定的抗病基因以表达抗性。寄主主导性的病害是由不良环境因素(逆境)造成树木生长势下降而诱发产生的,因此,这类病害又称作生态性病害。例如杨树溃疡病、烂皮病,它们一般是在环境胁迫引致树皮膨胀度低于80%时才能够发生。因此,如何提高树木生长势,增加抵抗逆境胁迫能力是防治树木生态性病害的根本。在抵抗这类病害的基因工程中,应转入能够提高树势、强固细胞壁的抗渗透胁迫基因。

生态性病害由于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因此,控制的根本途径是生态控制技术。对于客观上具有或可能出现一定演替过程、形成一定自组织性而具有一定程度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功能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其病虫灾害生态控制的研究趋势是:从乔、灌、草及农作物多植物种合理配置人手,提高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改造现有林和营造混交林,为系统的演替过程构建初始可启动状态,使其伴随演替过程逐步最大程度地实现自组织性,从而形成一定程度的抗逆补偿功能和自我调控病虫灾害功能。同时辅助以环境允许的人为措施,将病虫灾害控制在允许水平。对于城市绿化树木和干旱及半干旱地域的造林树木,客观上很难或不可能形成一定自组织性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其生态性病害生态控制的研究趋势是:通过树木根系和根际土壤生态环境的改造,使其形成及促进根系的发育和发达、水分和养分的持续有效利用、病菌侵染预防和侵入后的抑制功能等,从而保健树木、提高树势、增强树木的抗逆性和抗病性,达到持续、有效控制病害的目的。

作者:张路凤

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论文 篇2:

利用林业科技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对策探析

摘要:森林资源是一种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重要措施,而我国森林资源更多是以发展人工园林面积为主,这就会出现无法规避掉易患病虫害劣势。这种人工林的主要特征是种植结构单一,造成了生态系统的抵抗性弱,一旦出现有害生物,便会在人工林内蔓延并呈规模性爆发趋势。本文就如何应用林业科技手段提升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进行对策性分析。

关键词: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性分析

一、我国森林病虫害现状特征

1、森林病蟲害新增种类仍呈上升趋势。由于我国森林面积较大,与之相连的病虫害种类也在呈逐年上升趋势,据调查统计,我国已知的森林害虫约有2400多种,而与我国森林相关的病害及害虫的种类仍居高不下,这类病虫害对森林的破坏力极强,例:美国白蛾、马尾松毛虫、微红梢斑螟、日本松干蚧、华山松大小蠹、黄脊竹蝗、光肩星天牛、杨扇舟蛾、榆蓝叶甲等。由于这类病虫害的生活习性与生长特点是侵袭或寄生,这样就会造成林木在形态、组织或生理生态上产生一系列异常变化,久而久之就会阻碍林木生长发育,造成林木的产量与质量也在极具下降,严重者甚至会引起林木死亡和生态环境恶化。例:2020年9月20日,山东省冯家镇就曾大规模爆发虫害,这次虫害的起因大部分是源于美国白蛾幼虫的大面积爆发而引起的,这种害虫的入侵导致村庄内大部分树木都美国白蛾吃光,使原本翠绿的街道变成了灰色,这在当地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对生态环境有了极大影响。这种美国白蛾是白色的中型蛾子,体长13-15mm,身体大部分为白色,少数个体腹部会黄色,上有黑点。它主要危害阔叶树种,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2、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也在呈逐步扩大趋势

(1)由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全球变暖的气候特征,使一些原本冬季寒冷地域,气温也明显升高,虽然这为寒冷地域的森林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但也是对病虫害的侵袭与发生也提供了适宜的“温床”。

(2)气候条件一旦出现持续性的极端天气(干旱)也会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适宜的繁殖环境,这对于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也创造了良性“土壤”。

(3)当发生病虫害时,对森林采取不当的用药措施,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杀死致病因,但也因此要承受林木抗药性增加的后果,这也是导致森林病虫害面积扩大的重要因素;最后,为维护与改善自然环境,我国的造林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中,但伴随而来的病虫害面积也跟着扩大,这种比例较重的病虫害受害面积是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也是治理中的难题。加之林业中的生产活动内容较多,也会为害虫的肆虐带来可乘之击。

二、森林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1、外来生物入侵因素。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紧密联系,国与国间的贸易往来也逐渐增多,这种背景下生于国外的有害生物也会借道侵入我国境内,并产生规模发展之势,例:我国在进口商品时,部分虫害会“隐匿”于包装箱内,随箱一同进入我国。这种外来生物大部分都具有繁殖与传播能力强、适应力强且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会迅速在某地聚集繁衍生长,其中典型的病虫害有二斑叶螨、美洲斑潜蝇、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等。这类病虫害的入侵不仅阻碍了我国森林业的健康发展,也为我国森林业的经济带来损失。

2、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误差率较高。由于监测预报的误差性,也是导致我国森林病虫害快速发生的因素之一,这一防止措施主要是通过专业设备设置于森林不同部位,在可能发生病虫害时给予监测并进行警报,工作人员会通过设备的数据信息快速给予发病原因诊断并做出科学防治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监测设备的局限性无法精准监测出病虫害的成因,且监测预报存在误差率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为工作人员的下一步工作开展带来困难,一旦出现爆发性病虫害无法快速进行处理,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严重者会造成林木死亡。

三、运用林业科技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有效对策

1、合理规划森林种植结构。在科学方法营林方面,应依据因地制宜原则科学选择地块,依据该地土壤特性选择适宜树种,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工林的林木质量同时也可提高防御灾害能力。积极探索混交林的种植模式,结合当地气候特征,选择不同树种进行混合种植,以此提高树种群体间的协同抗性,加强林木间调控能力,营造生物间多样性,对于不利林木生长的有害生物源也可及时进行切断。所以,在林木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要将病虫害问题放置于重要位置,着力创造条件促进林木健康发展,这样才能有效抵御病虫害侵袭。

2、科学合理应用化学农药。林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大量化学药剂被广泛应用于森林病虫害的保护与防治中,但仍有个别地方为快速追求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会应用较大剂量的化学农药对林木进行不当喷施,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其副作用也不可忽视,不当喷施会影响林木的生长质量,所以,在正确选择农药的同时,其喷施量也要科学合理,因此,合理使用农药不仅能提高森林病虫害的治疗效果,也是我国林业向健康方向发展主要方法。

3、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适时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报技术与设备进行升级迭代,提高监测预报工作的精准性,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起到积极作用,促进林木健康快速生长。

4、加强对森林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森林病虫害的检测能力,这样既提高了森林病虫害的检测准确率,也对病虫害的发生起到阻碍作用。

参考文献:

[1]景永国.利用林业科技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对策探析[J].山西农经,2020(18).

[2]王佳佳.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21(4):263-263.

作者:于晓峰

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论文 篇3:

林业科技推广中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思考

摘要:我国具有土地辽阔,森林覆盖面积较大的特点。因此,我国在环境保护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众多,尤其是对森林保护方面,由于林业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其对人们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环境比较复杂,而且我国森林病虫害事件频发,这对于我国林业的发展而言极为不利。近几年,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先进的技術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使用,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这也成为当前林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林业;科技推广;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森林可以加固水土,能够保护物种和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对于空气的清洁也有积极作用,森林对于地球和人类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各类森林病虫害频繁爆发,森林资源发展正受到严重的威胁,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生活上,给人类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因此,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

一、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必要性

近几年,人类社会发展迅速,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各国森林病虫害频繁爆发。森林病虫害的爆发,危害面积广,影响大,且很难被控制,对全球的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为了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持续性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指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作为林业技术人员,我们应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在着力于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工作的同时,也要关注全球的森林资源情况,着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重点研究可推广的科学高效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因此,加强林业资源的管理,合理且充分的运用林业资源,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使用当前先进的技术,以此来提升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工作效率,在林业科技推广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深入分析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不明显

当前,我国森林病虫害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受灾面积逐渐增大,病虫害的种类逐渐增多,即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越来越被重视,但是防治效果也并不明显,而且还有愈加严重的趋势。由于森林资源中天然林分逐渐减少,人工造林的比重增多,而人工造林的树种较为单一,所以当发生某一森林病虫害时,就会大面积扩散受灾,而且可控性不强,导致森林病虫害问题加剧。受气候条件影响,全球变暖加剧,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前冬季时很多害虫都会被冻死,但是现在温度升高,冬天害虫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导致害虫繁衍速度增快。另一方面,全球交流活动频繁,很多虫害通过人类活动,传播范围变广,很多时候新的区域进入新的生物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新的虫害常有爆发。目前,我国森林病虫害危害严重的有松毛虫、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等,种类众多,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2.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落后

目前我国每个地区虽然都有护林员队伍,但护林员队伍普遍存在老龄化,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新知识接受较慢,对森林病虫害的认识不足,对新的防治措施不能及时开展,对新的监测设备无法全面应用等问题。森林病虫害预防监测工作等方式老旧,对病虫害预防的认知不足,不能及时反映森林虫害发生状况。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如缺乏完善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体系。上级制定的操作方案,下面很多部门并没有严格执行,态度不端正,对于森林病虫害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林业工作人员在相关技术方面的能力不足,尤其是林业工作人员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实践经验。有时还会因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和药物制剂的使用,还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由于防治意识不足,政府的各项投入也没有跟上。由于技术和设备不过关、资金投入不足,一旦发生病虫害,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不能准确且合理地运用技术对病虫害实施治理,导致病虫害蔓延范围扩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所以,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3.农药应用为主,科学技术落后

虽然我国科学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但药物的研制和检验检疫工作针对性并不强,在林业中的应用并不多。很多地区在森林出现病虫害的时候,处理的方式还是沿用传统的方式,即喷洒农药。这样做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是具备一定的效果的,但是如果使用次数过多,会让森林植被产生一定的抗药性,而且使用次数过多,不仅不能起到消灭病虫害的情况,还有可能会对森林的植被、水资源等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我国病虫害种类正逐步增加,病虫变异速度加快,使很多病虫害产生了抗药性,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对症下药的前提是检验检疫工作的正确性。

三、林业科技推广下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措施

1.采取科学的防治技术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选择合适的防治技术,能有效提高防治工作的效率。当下有一种“TIT病虫害防治技术”,用诱捕的方式在植被注入微生物的农药,由带有微生物农药的生物带到其生活的群体中,让生物之间相互传播,从而达到对所有有害生物防治的作用。或是根据有害生物的习性等,制造陷阱,并且在有害生物时常出现的区域内,投放大量的农药,使其出现大面积的感染,从而对病虫害有效地控制。这项技术不仅能够减缓病虫害蔓延的速度,还能防止病虫害出现变异的可能性。这种技术的重点是要科学合理布置药物散布点和药剂的研究。还有一种“风送式静电喷雾技术”,将药品通过旋转压力等处理过后,转化成雾滴的状态,之后经过电极处理过后,在将液滴中含有电极的部分,通过气流的方式形成二次雾化,在对森林中所有植被进行放电,或是通过气流的方式将液滴传送至植被之中。

2.加强精准预测森林病虫害能力

精准预测森林病虫害有利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在操作过程中,要把精准度作为预测的要求和标准。精准预测病虫害情况能够让病虫害遏制住发展的苗头,从而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影响范围。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的精准度需要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林业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素养,更要有提前预知的意识,以及工作责任心,要不定期地对林业进行检查,只有真正了解区域内的情况,才能掌握区域内病虫害情况的准确数据信息。我国病虫害情况复杂多样,要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的精准度还需要高精端仪器的使用,这需要我国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大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建立起病虫害防治的数据库,才能够将有效将病虫害问题扼杀在摇篮中。

结束语:森林病虫害具有突发性、隐蔽性的特征。在预防和控制病虫害时,应分析不同的生物种群、气候、环境等关系,选择合理、科学的防治技术,制定可持续、尽可能避免二次破坏生态的科学高效的防治措施,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的队伍建设,灵活运用现代高科技电子技术,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促进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的提高,确保我国森林资源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美翠,周鑫.森林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运用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19(10):88.

[2]师国华.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的探究与思考[J].种子科技,2020,37(12):108,112.

作者:祝荣青 钱竞

上一篇:建筑草图与建筑设计论文下一篇:实验室废液环境监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