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间创新思维构建研究论文

2022-04-30

[摘要]注重需求侧管理需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配合,确保经济的良性循环。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肌体的血液,需要服务好需求侧,但消费金融的健康度有待提升、金融体系对金融风险的定价能力不强、金融体系“脱实向虚”等问题,成为金融服务需求侧管理的瓶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政区间创新思维构建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行政区间创新思维构建研究论文 篇1:

合作共生,协同共进

区域教学质量均衡发展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指导部门的有力引领,同时,也需要构建民间的教学协作机制,让一部分优质学校带动相对薄弱学校,从教学理念的优化到教学活动的组织,从教学过程的管理到教学质量的评估,协作区内学校整体联动,实现合作共生、协同共进。笔者所在的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有小学48所、初中28所,各校的办学条件、资源拥有率有异,教学质量不均衡。2010年开始,区教育局创新思维,着力构建“教学协作区”机制,制定了《通州区“教学协作区”管理意见》,分别在小学和初中各选6所名校,用优质带一般,实行全方位联动,并建立责任机制,实现团队式发展,努力使之成为提高区域整体办学水平新的“增长极”,有效拉动了区域教学品质的整体提升。

构建的理性思考

“教学协作区”是通州区在新的形势下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学校发展共同体。与以往所提的“辐射区”“学科基地”不同,它更加强调学校发展共生效应的利用,强调多向互动、互为主体以及和而不同的理解、尊重和包容。

教育发展呼唤“团队式共进” 管理学在研究管理的效应时,比较推崇两种力量的齐头并进:一是行政的力量;二是民间团队的力量。事实上,民间团队的力量常常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先生倡导的“新教育实验”学校组织的成功就是一个鲜明的范例。学校个体的努力会带来异军突起,而“团队式共进”则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能带来成片成林发展的良好局面。

校际差距催促“协同式团队” 名校的成功积累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它本身也需要有新的发展平台;也有一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缺少发展动力,办学水平比较落后。“教学协作区”机制就是要将所有学校纳入到一个共同进步的“雪球”中,感受压力,感受同伴的进步,抱团发展。

创新时代引领“突破式发展” 区教育局倡导“协作区”的机制注重“同质协作”,更重视“异质协作”,也就是发现并创新性地利用好学校之间的差异,发现合作契机和合作方式,促进不同层面、不同性质、不同办学思路的学校实现共享、共赢和共进。

运作的基本原则

共研 校际合作、共同研究是“教学协作区”机制的核心要义。不断探索和拓展协作区学校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协作与共研的广度、深度、厚度,解决质量管理和文化构建中碰到的共性问题,促进学校品质的提升。

共享 共享是实现协作区学校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一是理念共享;二是资源共享,协作区学校在师资、设施设备等方面互通有无;三是经验、成果共享,让教科研成果向现实教育生产力转化。

共赢 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地位是平等的,相对优质的学校没有“话语霸权”,相对落后的学校也没有自卑,大家都能在协作区内找到新的发展动力,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实现“1+1≥2”的团队效应。

共进 在“教学协作区”框架下,大家主动改革,主动发展,实现管理理念有所提升、常规管理渐显品位、学校特色各有显现、教师专业水平拾级发展、学生素养渐渐提升、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教育品质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

主要操作方式

管理同研讨 新学期开学前,协作区内学校的管理层举行管理论坛,进行全方位的交流探讨,畅谈上学期的工作和体会,就新学期工作思路和举措进行商量,对全学期教学进度、主要活动、质量检测等作出统筹安排。同时,针对教学管理中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专题探讨,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促进了工作举措的优化,并直接影响了管理成效的提高。在实验小学协作区的管理论坛上,各位校长从实验小学“教师是第一生产力”“进修是最大的福利”等管理理念中受到极大的启发,优化了校长们的管理视角和管理方略。

课模同建构 2009年,区教育局提出“学的课堂”的理念,打造高效课堂。协作区领头学校分别构建了自己的“学的课堂”模式:二爻中学“五步问题式”、金沙中学“自助式高效课堂活动单”、通州小学“四案一体”等。其它学校则按照牵头学校的模式,结合自身实际一起投入研究,优化课堂教学形态,促进教学改革不断优化和完善。比如,育才中学的“预学、导学、悟学”模式运作相对成熟后,就带着协作区内的学校一同研究,不仅校长带头到袁灶初中为全校教师做学术报告,还派教师到袁灶初中进行现场示教,而袁灶初中的教师则来见习观摩,大家一起研究、探讨、进步。在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考评中,育才中学一直在区内领先,袁灶初中也由过去的中游水平跃入上游的行列。

课堂同诊断 协作区内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以说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现场“课堂诊断”活动,每次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效果。对于“课堂诊断”,一是观察,强调“诊断者”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看”“听”。二是调查,即通过“问”去了解教者的执教意图与学生的内心感受,进而更全面细致地把握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三是分析,“评”即为分析,其目的在于“总结”执教者的教学经验与特色、“发现”执教者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建构”相关改进措施与意见。四是行动,通过对课堂的诊断,使被诊断者和诊断者的教学行为都得以改进。诊断的形式有领导随诊、自我问诊、骨干会诊、同事互诊、专家坐诊、校际联诊等。

课题同研究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区教育局梳理出具有普遍性的14个问题,把它确定为全区的“教学常态优化”课题群,分别交给相关协作区牵头学校,各自组织力量去研究攻克。比如,“结合减负提高作业有效性”这一课题,牵头学校又分解了这样几个子课题:①作业设计与布置的科学化研究;②分层作业的操作研究;③作业形式多样化研究;④作业批改与评讲的有效性研究。这4个子课题分别交给协作区内学校,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进行研究、探讨,形成成果后大家共享。这种基于教学实际、参与面广的课题同研究切实解决了教学实践中许多问题,实用性更强。

活动同开展 协作区每学期都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主题活动,集体备课、会课、同课异构、专题研讨、教研组对口交流等,所有学校全部参加,教师们在活动中充分地交流研讨,共同提高。金沙小学协作区经常开展同题汇课、教学比武、专题论坛活动,并进一步做到同轨教师教案共享、单元练习同步、质量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上,他们拓展思路,实现教学工作全面对接,进行了跨校师徒结对、网页链接等,在师资培训、教师支教、学生互访、特色创建、艺体教学等方面也经常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了使教学交流更有深度,协作区还邀请区“名师之路”教育科研协会的有关名师开展名师引领普通教师的“同研共进”活动,确定研讨主题,由名师执教研究课,听课教师围绕话题研讨,探讨课堂优化路径。

检测同进行 根据学科教学统一进度,在合适的时候,以协作区为单位,进行学业成绩的抽测。试卷由有关骨干教师命题,测试时间统一安排,测试结束后协作区内学校统一阅卷,阅好卷后马上进行质量分析,看教学的得与失,研究教学改进的举措,商讨下一阶段教学的相关问题,不同学校则根据测试情况,找到自己和别的学校的差距,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教学质量抽测不是为了排座次,不是为了比高低,而是为了发现问题,研究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各项举措的效度,促进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促进校与校之间教学质量的均衡。

品牌同打造 集大家的智慧打造属于本协作区集体的教学品牌,可以整体提升教育水平。平潮小学教学协作区的7所学校,地理位置都处在通州的西部,那里民风淳、学风正,学生学业水平普遍较高。怎样发展得更好?协作区结合自身优势,一起建构属于自己的“一案三段”高效课堂模式,日常教学磨好每一堂课,平时的教学过程管理一着不让,终于做出了与众不同的独特。通海中学、金郊初中教学协作区等以协作区为平台,集全体之力,或打造协作区内的名师品牌,或打造协作区课堂诊断、课堂观察活动品牌,或共同研究和开发更高质量的校本课程,或联手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品牌,促进了大家协同发展。

区间同联动 2012年下半年起,作为两个协作区的牵头学校——金沙中学和二爻中学,他们萌生了两个协作区之间交流互动的想法并付诸行动,他们在一起开展了“沙龙”活动,交流了学校教学管理的做法和困惑,共同探讨解决教学难题的路径。同时,他们一起组织了两个协作区内学校的“会课”活动,大家在更大范围内分析教学的得与失,视野就更加开阔了。通州小学和川港小学两个协作区内的学校外来务工子女多、留守儿童多、家庭贫困的学生多,教学管理碰到许多新问题,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两个协作区联手开展研究,交流各自加强三类儿童管理的经验,共同探讨提升教学质量的举措,效果显著。

发展的前瞻定位

协作区、共同体是教育发展的一种潮流,是一种共同发展的美好机制,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协作区要成为研修型组织 “研修”是主题词,组织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研修”,所以,协作区要成为研修型组织,协作区的所有活动都要有浓浓的研修色彩,基于实际、基于问题,进行真研究、真探讨,切实解决一些教学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学均衡发展。

协作区要立足基地式运作 教学协作区要吸收学科基地、课程基地的管理机制,在课程建设、资源开发、名师培养、质量检测等方面更加明确责任,更加落实主体,更加优化运作,让协作区这种组织能常出成果、更有活力。

协作区要实行集团化发展 协作区内学校要紧密合作,实行集团化发展,制订共同目标、进行合理分工、落实专门责任,并制定过程和结果的考核评估准则,不断优化协作区各学校的发展行为。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交流总结,适时成果转化,拓展协作范围,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

作者:郭志明

行政区间创新思维构建研究论文 篇2:

金融如何服务需求侧管理

[摘要] 注重需求侧管理需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配合,确保经济的良性循环。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肌体的血液,需要服务好需求侧,但消费金融的健康度有待提升、金融体系对金融风险的定价能力不强、金融体系“脱实向虚”等问题,成为金融服务需求侧管理的瓶颈。金融服务需求侧管理,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货币供应和投资转化、金融供给和实体经济需求、金融服务和民生保障、金融风险和企业经营风险的关系。要以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升级,刺激投资需求、拓宽投资空间,畅通国际循环,坚持提质增效并举为原则,提高金融服务对消费需求升级的适应能力,优化金融服务结构、提高金融服务需求侧的质量,畅通金融血脉、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打通需求侧堵点。

[关键词] 需求侧管理   金融服务   新发展格局   举措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与金融稳定性研究(20&ZD08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模糊惩罚与宏观审慎监管下的存款保险去周期定价研究(71871129);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国有金融控股公司全产业链风险计量及其管控协同体系构建(tscy20180401)。

[作者简介] 陈華,山东财经大学当代金融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后),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金融脆弱性、金融科技等;杨铖,通讯作者,山东财经大学,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实务。

一、需求侧管理的必要性及现实背景

(一)需求侧管理的必要性

1. 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场经济的管理离不开对供给和需求的管理。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无效产能,增强有效供应,化解系统性风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效果的背景下,需求侧作为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着力点,能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需求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提高消费,牵引供给。而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需要创造就业,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这都需要系统性的改革措施,包括实施均等化、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一系列的社会政策改革,也包括财税、城乡融合、户籍、区域、乡村振兴等一系列经济社会的制度性改革。

2. 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

“以民为本,立国为民”的初衷和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重要的体现。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中等收入群体人数超过4亿。纵观过去70年的世界发展史,人均GDP曾经达到甚至高于我国目前水平的国家超过一百多个,但是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只有13个,这说明世界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富有和落后”两个异质性极强的世界中。而需求侧管理中的有效需求,以共同富裕和社会安定团结为前提,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有助于更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经济双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我国以“三驾马车”拉动为主的发展局面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发展格局下,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国内需求,必须要建立强大的国内市场。基于此,我国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而推进需求侧管理,有利于发挥内需对生产发展的牵引力,有利于提高“供给侧改革”的效率,有利于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有利于构建强大的国内经济大循环。

(二)需求侧管理的现实背景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则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前,刺激需求一直是国家调控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主要路径,而需求侧管理显著区别于传统刺激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动态性、全局性、长期性、开放性和系统性等全新内涵特点。短期来看,需求侧管理是应对疫情导致的内需不足而做的政策调整;长期而言,需求侧管理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本质上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转型、推动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延续,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补充。

1. 消费占比偏低,发展潜力巨大

消费作为生产的最终目的,能够引导市场转型和生产变革,进而优化经济社会产业结构。201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其中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为38.8%。以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的时间为节点,美国、日本、韩国同期居民消费所占GDP比重分别为60.5%、53.9%、51.8%,均高于我国同期居民消费所占比重。这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中消费占比低、发展潜力大的现实状况。消费占GDP总量比重低,其深层原因在于我国消费增长存在多项制约因素:一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收入是消费的前提,自2014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持续跑输实际GDP增速,居民消费能力有限;二是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失衡。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在居住等服务类消费占比较大,一定程度上导致居民在其他消费方面的严重不足,阻碍居民的消费升级。

2. 传统的投资模式难以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投资是我国传统经济调控思路下扩内需的核心切入点,也是我国过去经济出现放缓以及下滑时的稳定器和助推器。比如,基建投资在2009年以及2014—2018年期间一度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帮手。然而,传统的投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具体而言,一方面,传统投资会造成债务压力和去杠杆压力上升,引起宏观杠杆率在债务驱动模式下持续上行,破坏“去杠杆”措施的已有成果;另一方面,传统投资也容易引起资源型工业企业产能过剩,造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违背当下“去产能”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因此,投资需求管理需要在结构上有所调整,更强调有效性。

3. 外需波动幅度较大,增长动能不可持续

不同于消费和投资,外需具有波动幅度大的特点,对全球金融危机、贸易摩擦、区域经济及政治动荡等影响因素高度敏感,因此,一般难以对外需进行稳定预测和有效规划。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体系造成强烈冲击,多数经济体长期停工停产,海外供给萎缩。得益于政府对疫情的科学管控,我国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出口快速增长,有力缓解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但此特殊形势下的“全球红利”难以持续,部分行业出口面临回吐压力,未来全球供给大概率将向常态回归。同时,受逆全球化趋势抬头和保护主义盛行的国际环境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需环境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二、金融服务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经济肌体的血脉,与经济共生共荣。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肌体的血液,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注重需求侧管理,需要金融为其全面赋能。这要求金融业在传统业务之外拓展新业务,提升业务发展质量、效率,从而促进有效扩大需求,助力经济良性循环。然而,现实中,存在金融无法良性匹配需求侧的问题。

(一)居民消费端:消费金融的健康度有待提升

消费金融服务有力促进了内需领域的经济发展,但也存在部分金融服务的健康度不高有违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实问题:部分金融机构为谋取更大利润,致力于诱发居民的假性需求。所谓假性需求,即不符合居民收入水平的过度消费。根据《2020年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显示,我国居民的债务收入比已经从10年前的35%上升到90%,特别是“90后”,人均债务已达13万元左右。在此情形下,仍有一些金融机构通过不适当的营销宣传和大量误导性或欺诈性手段,将“普惠金融”异化为“掠夺性放贷”,诱导居民尤其是年轻人通过大举借贷的方式过度消费,导致出现大量逾期不还、“以贷养贷”“以卡养卡”等行为。过度消费在短期可能会促进经济增长,但可持续性不强,甚至会造成消费后劲减弱,有违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需求侧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管理需求引领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健康度。因此,需求侧管理需要高度重视金融服务的健康度问题。

(二)企业投资端:金融体系对金融风险的定价能力不强,难以满足以中小微企业为代表的长尾客户需求

企业是需求侧管理的主要对象,而其投资的实现需要足量资金,此间外部金融支持必不可少。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金融体系日益成熟,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国金融体系对金融风险的定价能力不强,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多层次、差异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尤其是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更显不足。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力军,其数量多、资产规模大,但长期以来一直采取单一的传统金融风险定价模式,简单根据企业的历史财务数据、资产质押等情况确定信贷利率,所能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同小异,导致银行所服务的群体以资产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和大型私企为主,难以满足以中小微企业为代表的长尾客户需求,造成金融体系服务质量差、效率低。

(三)实体经济端:金融体系“脱实向虚”问题严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需求侧管理的最终目的还是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但我国金融体系“脱实向虚”问题严重。具体来看,国内资本追求利润、保值增值倾向严重,比如,受“以钱生钱”投机行为及保险资本对房地产行业支持的影响,普通居民和企业纷纷涉足此行业,造成资金运转过程配置错位。同时,大量实体企业经营更多依赖于金融投资等非主营业务收入,开始不断寻求介入银行、信托、保险、证券、基金的机会,使得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这必然会影响金融服务于需求侧。促进金融血液通过需求侧管道流向实体经济肌体,要从根本上扭转金融体系“脱实向虚”问题。

三、金融服务需求侧管理

应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1.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政府和市场均不是万能的,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利益杠杆,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所以应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也有其弊端,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同时,仅依靠政府对资源进行配置,则会造成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因此要将“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结合起来,破除行政垄断,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资源向高效领域集中,财政和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进行调节,“熨平”经济周期。

2. 货币供应和投资转化的关系

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较大,有效需求不足,信用扩张受到制约,需要防范投资转化率下降。一方面,应防范过于宽松的货币供给发生边际效应的递减,注意改善货币供应结构,使其与社会融资规模和GDP增速基本保持一致,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另一方面,促使社会储蓄高效转化为投资,将货币转化为信用,将分散的资本转化为支持社会化大生产的资本积累。

3. 金融供给和实体经济需求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商业银行存款中活期存款和短期的定期存款占比仍较高,存款呈现活期化、理财化趋势,而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特点是量大、周期长,需要中长期融资支持,这就出现了长期资金需求和短期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出现资金的期限错配问题。银行业由于面临流动性管理、期限匹配、负债管理难度增加等困难,削弱了银行化短为长、提供长期资金支持的能力。

4. 金融服务和民生保障的关系

共同富裕,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金融领域上主要表现为普惠金融体系建设。虽然当前小微企业融资呈现量增、面扩、价降的良好趋势,但仍有不足,表现在:一是金融服务可得性不足,偏远山区、农户、低收入群体、贫困户、老年人的金融服务相对不足;二是金融服务多样性不足,金融服务同质化严重,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服务不足;三是金融服务成本偏高,利率市场化后,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总体上呈现稳中有降态势,但贷款利率仍偏高,过桥贷、抵押担保等隐形成本仍存在,综合融资成本仍偏高。

5. 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的关系

在金融产品创新的迅速发展和地方政府旺盛的投融资需求这两大作用力的推动下,财政风险呈现金融化传递和扩散的趋势,由于金融机构是地方债务的主要购买者,地方财政风险逐步从商业银行蔓延到其他金融实体,很多金融风险的背后是财政风险,金融问题和财政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为防范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传递,地方政府应主动定期披露合并财务报告,完善地方债务管理制度,建立财政义务双重评估体制。

6. 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表明,监管与创新是一对矛盾统一体,面对金融创新,金融监管机制落后,对证券化产品复杂程度缺乏系统性认识,终将带来巨大灾难。金融创新给金融监管带来全面挑战,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金融创新,应当秉持审慎包容的态度,正确处理创新与监管的关系,做到趋利避害、规范发展。一要将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要督促证券、基金、期货等行业机构回归本源、专注主业;三要大力推进依法全面从严监管,坚决打击以创新为名义冲撞法律底线的行为。

7. 金融风险和企业经营风险的关系

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债务成本上升,企业经营风险极易向金融系统传递,并最终会反映到金融风险中。同时,金融风险的暴露也反映企业的经营问题。经济下行阶段,金融杠杆可能会进一步放大企业债务负担和融资困境。

四、金融服务需求侧管理的着力点

(一)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升级

金融服务需求侧必须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需求侧管理目标不是简单的需求总量的扩张,而是在释放总需求潜力、总量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需求质量的提高,以高质量需求引导高质量供给,关键核心是树立新发展理念,继续升级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以及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推动线上消费(如互联网医疗、线上体育和教育等)和线下消费有效融合。

一方面,消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持续推动力。要发挥消费对高科技产品、新型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以此带动前沿技术、核心技术的攻关能力和发展应用。另一方面,消费需求的关键在于消费能力的提升。通过资本市场改革、优化消费环境等方式,从政策层面加大对保险行业以及资本市场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清除金融市场壁垒,使资本要素在市场中自由流动,逐步建立起高效、便捷、畅通的金融通道;根據各地区发展实际情况,分别布局,宏观层面要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完善城市金融基础设施,微观层面则需要进一步细化战略,按地区、行业、需求等不同规划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蓝图。

(二)刺激投资需求,拓宽投资空间

投资需求的增加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保障,在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具有关键作用。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增长阶段,产能投放模式更加集约、更有效率,未来投资需求改革也不再是过去纯债务推动的粗放式投资模式,而是更加侧重于“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有效投资的提出并不意味着投资需求的萎缩,而是投资方向及投资模式将会发生重大改变,由过去的粗放式投资改为精准帮扶模式,以服务于国家区域经济战略为主,激活民间投资活力。

新科技对金融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已经成为金融创新动力源泉,伴随着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科学技术发展,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兴金融业态不断涌现,金融业信息化、科技化发展趋势明显。因此,拓宽投资空间对于金融服务需求侧至关重要。对于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应该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支持并规范第三方支付、众筹和P2P借贷平台等,在强化综合经营监管全覆盖的同时,给予其一定的试错空间,进而支持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审慎稳妥开展综合经营。推动新兴金融业态规范合理发展,成为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新引擎,并且优化新兴金融业发展环境,为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提供打下坚实基础。

(三)畅通国际循环,依靠多边体系平抑波动

受国际格局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外需波动幅度较大,2020年得益于中国疫情的科学防控,经济形势企稳,出口快速增长,对外供给增加,但以此种方法为主的经济增长点难以成为依靠,因此需通过多种方法畅通国际环境,平抑外需波动,借改革之机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是经济肌体的血脉,是国家经济增长的核心,要充分发挥金融在畅通国际循环中的作用。一方面,借助“一带一路”、经济一体化等多边贸易体系来平抑外需波动,稳固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关键地位,增强我国外贸环境的稳定性,同时弥补内部需求不足,减少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商品的依赖,形成全面化、多层次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金融的本质在于资本的配置作用,通过提供信贷支持、共享资源等途径,为进出口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提升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稳定我国外部经济环境。

(四)坚持提质增效并举

需求侧先后经历了扩大总需求、稳定总需求、需求侧管理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对总需求短期管理工具的调整,实现扩大总需求的目标。而当前的需求侧管理,紧紧围绕总需求增长的长期性、系统性,构建完整、系统的内需体系,注重拉动消费,提高居民消费在总需求的比重;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比重;扩大对外开放,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打通“双循环”的堵点。因此,需求侧管理必须侧重中长期、系统性的制度建设,以解决需求和供给之间长短期错配现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业应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使现代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发展潜力、化解潜在风险,促进实体经济生机勃勃和提质增效。

五、金融服务需求侧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提高金融服务对消费需求升级的适应能力

1. 构建适应消费需求回流的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业应把握国家加大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疏通金融创新堵点,创新金融服务体系,为承接境外消费回流國内奠定基础。致力打造本外币、进出口、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外汇业务服务体系,提高自贸区免税行业消费服务水平,消除自由贸易的金融壁垒。精准发力、补短板、强弱项,破除各种阻碍消费回流的金融屏障,持续有效引导消费需求回流。以“新基建”投资为着力点,将高新技术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为目标,以解决供给体系与消费升级的适配性问题为突破点。

2. 构建普惠式的金融服务体系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结构特征为“纺锤型”,金融业应把中等收入群体、中低收入群体作为传统消费金融的“基本盘”,拓展新型消费金融的“潜力股”。重点发展金融对民生领域的服务能力,强化银保合作,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为中等收入群体释放消费潜力消除后顾之忧;通过资产管理、信用放贷、分期放贷等菜单式服务,为高收入群体释放消费潜力奠定基础。通过深化拓展供应链金融,创新数字化普惠金融手段,精准放贷等金融服务举措,为中小微企业保驾护航。通过提供城镇建设配套金融服务,创新覆盖城乡的融资服务模式,多方向释放消费潜力。以金融科技平台为契机,布局线上投资、线上娱乐和消费,支持消费转向数字化、定制化。

(二)优化金融服务结构,提高金融服务需求侧的质量

1. 处理好总量增加和结构优化的关系

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逐年上升,金融业增加值增幅明显,下一步工作重点应为调整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机构体系方面,优化金融机构布局,发展中小金融机构;融资结构方面,平衡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关系;产品体系方面,推动金融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转型,力求精准服务;市场体系方面,协同发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

2. 优化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关系

当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仍是间接融资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本对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型经济支持力度不足。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基本制度,充分释放并优化资本市场机制活力,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多元化融资,协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3. 统筹好深化金融对内改革和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关系

既要深化金融改革,又要扩大对外开放力度。深化金融改革方面,增加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和差异性,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消除各种隐性融资壁垒,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扩大对外开放方面,引进更多优质的金融机构,增强金融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各金融机构在竞争中走向成熟。

4. 构建投融资服务体系

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完善促进投融资服务体制机制尤为关键,加快形成促进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增长极。一方面,要将传统信贷服务的优势落到实处,提高对核心产业链、供应链的融资支持力度,逐步引导资金流向具有正外部性效应、社会效益高、影响力显著等特征的领域,有力发挥资本对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需求升级的撬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创新投融资模式,优化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增强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持力度,提高直接融资占比,支持科技金融生态圈建设,为释放技术和智力的价值提供充裕的资金。

(三)畅通金融血脉,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打通需求侧堵点

1. 创造高效金融运行机制,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高效率的金融运行机制对资源有效配置至关重要,金融业在助力新发展格局过程中,需要着重发挥利率、汇率和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信号作用,继续坚持市场化方向,完善汇率形成和调控机制,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形成有效的利率体系,完善基准利率的形成机制,让资金的需求者和资金的供给者获得更加准确的信号,逐步破解国债市场发展滞后、市场流动性不足难题,支持发展格局转型。

2. 完善金融载体,优化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载体是资金的流动,所以,优化资源配置应完善三个金融载体: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金融机构方面,商业银行应转变对风险的理解,要能够接受风险并且经营风险,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保险、基金、信托、金融租赁等,应增强其应对资源配置格局重新调整风险的动力。金融市场方面,应不断深入资本市场改革,大力推进实行注册制,让更多轻资产、发展前景广阔的创新型企业、高科技企业进入市场,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引导资源配置和价格发现功能。金融工具方面,创新金融工具,推进资产证券化进程,开发新型金融衍生工具,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3. 出台政策“组合拳”,破解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难题

经济下行压力下,应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货币政策措施,包括逐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允许中小微企业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增加再贴现额度等,提高货币供应总量,破解企业融资难困境。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引导利率定价机制走向市场化,引导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破解企业融资贵困境。加大对银行不良资产的核销处置力度,增强金融业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樊纲.双循环与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J].开放导报, 2020(06):7-10.

[2] 唐建伟. 金融业转型发展支持需求侧管理[N]. 中国银行保险报, 2021-01-13(001).

[3] 田国强, 李双建.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银行流动性创造: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 经济研究, 2020, 55(11): 19-35.

[4] 宗良, 范若滢. 宏观调控理论的创新思维、模型构建与中国实践[J]. 国际金融研究, 2018(11): 3-13.

[5] 陈希琳.中国金融业从混沌到大发展——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J]. 经济, 2018(18): 20-23.

[6] 王丛, 张在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协同研究[J]. 河南社会科学, 2017, 25(09): 28-34+49.

[7] 王永欽, 吴娴. 中国创新型货币政策如何发挥作用: 抵押品渠道[J]. 经济研究, 2019, 54(12): 86-101.

[8] 马晓河. 中国经济新旧增长动力的转换[J]. 前线,2017(04):30-36.

[9] 刘亮, 李洁, 李明月. 供给侧改革应与需求侧管理相配合[J].贵州社会科学, 2016(07): 117-122.

[10] 逄锦聚. 深化理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J]. 经济学动态,2020(10): 3-11.

[11] 陈子凡. 金融危机研究: 基于复杂性理论的新视角[J]. 新金融, 2016(11): 37-41.

[12] 姜士伟. 供给侧改革行动逻辑的行政学解读[J].求实,2016(06): 66-71.

[13] 郑京平. 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认识[J]. 开放导报, 2016(02): 42-45.

[14] 杨伟中, 余剑, 李康. 金融资源配置、技术进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 金融研究, 2020(12): 75-94.

[15] 石华军, 楚尔鸣. 中国经济增长:需求与供给双侧发力[J]. 财经科学, 2016(02): 42-49.

[16] 张辉. 论“需求侧管理”的模式选择及应用[J]. 管理世界,2014(04): 175-176.

[17] 石朝, 陈子凡. 我国金融科技面临的风险及应对策略[J].中国审计, 2018(24): 52-53.

How Does Finance Serve Demand Side Management

Chen Hua, Yang Che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nan Shandong 250014)

Key words: Demand-side Management; Financial Services;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Measures

(收稿日期:2021-03-10  责任编辑:罗建邦)

作者:陈华 杨铖

行政区间创新思维构建研究论文 篇3:

浅谈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

[摘 要]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通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减轻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垂直分工发展缓慢,没有形成良好的区域产业链;同时,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尚未形成。为此,我国应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构建区域产业链,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建构多元合作主体、多中心治理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逐渐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 分工合作 区域产业链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由于对未来预期的的悲观,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消费紧缩,导致我国出口急剧下降,使沿海地区大量的外贸加工型企业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减轻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中央出台了大量政策措施以扩大内需,达到“保增长”的目标。

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主要途径有增加投资和促进消费。不管是增加投资还是促进消费,都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其中,加强区域间经济合作至关重要:一是,在我国沿海地区传统加工型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需求下降的情况下,加快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可以降低企业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地区间产业转移过程中,加强地区政府间的合作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可以减少企业的各项交易费用,减少市场的盲目性。二是,在政府增加公共投资以扩大需求的过程中,加强区域间政府及企业间的合作可以减少摩擦,增加效率,保证跨区域合作的顺利进行。

一、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展,国内地方政府及企业主体顺应经济形式的发展,加强了区域间经济合作,特别是在一些城市群集聚的地區。例如,在长三角地区,区域间水平分工与合作已经发展到比较高的水平。目前江浙地区主要发展部分现代制造业及大部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保证;而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金融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长三角地区提供服务保障。这样,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在空间上分工有序,形成了良性合作的局面。

但是,从整体上看,全国性的区际分工合作程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了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主要表现在:

1.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垂直分工发展缓慢,没有形成良好的区域产业链。由于自然条件差异及交通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我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技术合作、资本提供、环境污染治理及管理经验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上缺乏积极性。这增加了企业在地区间投资的交易费用,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在区域经济合作上形式较为单一,没有形成良好的区域产业链。这阻碍了区域间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与合作。

2.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尚未形成。由于缺乏合作经验及相关的法律保证,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尚未形成。在区域合作出现摩擦时仍主要由中央协调,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虽然近年来“泛珠三角合作”与“泛长三角合作”发展迅速,但是各地区还需要努力摸索,形成一套在保障各地区利益的基础上,能提高合作效率的制度规范。

二、加强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建议

1.加大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合作力度,构建良好的区域产业链。各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要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在与国家的总体战略发展目标一致的前提下,确立自身的优势。这样,各地区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与其他区域间进行商品贸易及劳动力、资金和技术流动等,进行优势互补。在这个过程中,各地区在各产业中努力构建相关产业链,各地区分别承接其中的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由此,各区域以最低的成本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以最高的经济效率参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竞争。例如,当前我国东部地区高昂的土地及各项经营成本已经不适合发展传统制造业。如果东西部地区能开展合作,将东部地区的加工制造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较低的土地成本及经营费用有利于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同时,东部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也为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提供有利的营销渠道、技术设备及资金支持。如此形成的一条产业链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扩大就业,提高地方财政收入。

2.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区域经济合作制度主要是在提高合作的效率的同时保证合作的公平,使区域分工合作能长期坚持和发展下去。为此,各平级政府间要参与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的协调机制和机构,以保证在合作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能快速有效的解决。同时,要制定区域合作的法律法规来保持区域政策的一贯性和继续性。

3.建构多元合作主体、多中心治理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对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式的选择,以及动力机制的依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要转换思路,创新思维,形成包括地方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混合体,形成多中心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式的选择上,既可以选择项目合作形式,也可选择市场机制运作形式,还可选择非政府组织合作形式;在区域经济合作方式与手段的运用上,既可以选择行政干预的方式与手段,也可选择完全市场化的方式与手段,还可以采取行政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与手段。对于区域经济合作体制的动力机制依赖,既可依赖政府推动,也可依赖市场推动,还可依赖这二者的结合等等。

4.逐渐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削弱政府在区域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要形成多数合作行为是由企业作为行为主体,在市场机制力量的驱动下实施完成的区域经济合作。

参考文献:

[1]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

[2]蔡 岚:区域合作中的难题及其求解[J].党政论坛,2007年第5期

[3]曹 阳 王 亮:区域合作模式与类型的分析框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5期

作者:何福荣 田 欢

上一篇:网络视频广告的优秀特质论文下一篇:高校班主任与新生入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