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学习模式公共关系论文

2022-04-28

摘要:通识教育是基于健全人格塑造为首要目标的“全人教育”,应贯穿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本文主要对通识教育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意义、如何建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自主性学习模式公共关系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自主性学习模式公共关系论文 篇1:

基于组建电商创业社团的中职双创教育实践研究

摘 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成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为了一个热议的问题。笔者认为,中职教育应树立“自主创业就是最好的就业”的新常态下的就业观念,并在本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进行实践探索,积极组建创业社团,将专业、创业和第二课堂融为一体,让学生从模拟创业实践中找到创业的感觉和自信,不断提高学生创业社团对就业指导的服务功能,探索基于组建电商创业社团的中职双创教育实践研究。

关键词:电子商务;创业社团;中职学校;双创教育

一、前言

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学生成才,服务企业发展,服务民生改善”的教学追求,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技能水平,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下,学校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从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重点,使毕业生从求职者变成就职岗位的创造者。因此,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积极组建创业社团,将专业、创业和第二课堂融为一体,让学生从模拟创业实践中找到创业的感觉和自信,树立“自主创业就是最好的就业”的新常态下的就业观念。

二、中职学校开展双创教育的再认识

一般认为,中职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年龄较轻、思想还不够成熟的学生,而创业成功人士均为高学历、高智商或具有海外工作或学习背景、丰富的社会资源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中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无法开展和深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劳动密集型行业会逐步被智能机器人取代,倒逼中职教育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为指导,通过政策宣传、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实习实践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双创”教育氛围。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中等职业学校要成立“双创”教育工作领导组,落实相关部门和专人负责“双创”教育工作,并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双创”。中职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推进“双创”教育工作。将学校的“双创”教育分别与德育工作、社团活动、实习实训、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相结合,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作用。

3.培养一支业务能力过硬的“双创”教育师资队伍。一方面,通过社会培训、企业实践、校本培训等多种形式,积极培养和培训“双创”教师。另一方面,加大对“双创”教育工作经费的投入,提高師生开展双创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三、中职学校组建创业社团助推双创教育落地的重要性

1.创业社团是锻炼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土壤,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激情,为有志学生提供创业相关信息和创业模拟训练环境,有利于提高中职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增强中职生创业信心的实践性、服务性。

2.创业社团是衡量学校开展双创教育是否有成效的评价标准之一。一般情况下,创业社团根据其工作性质可分为服务型社团、创业型社团和综合性社团。不管哪种创业社团都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方面的活动和培训,并给予创业指导。因此,双创教育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社团活动丰富体现出校园双创氛围浓厚。

3.创业社团是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表现形式,有利于学生夯实专业功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理想,结合职业学校的特色引导学生开展与专业、就业、创业相关的创业社团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有利于拓宽专业知识、夯实就业基础。

四、依托电商专业组建创业社团的可行性分析

1.技术含量低,入门简单。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目前知名的电商平台很多,如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这些平台的技术、流程管理、运营等都是有专业的指导团队,所以,学生从事电商工作入门简单、操作方便、投资成本低,适合中职学生创业初期尝试。

2.符合时代发展,市场前景广阔。在互联网+时代,网购模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只要是网民都有可能成为商品的浏览者与购买者,不受地域限制、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只要网店的商品有特色,宣传得当,价格合理,经营得法,网店每天将会有不错的访问流量,大大增加销售机会,能取得良好的销售收入。

3.“自主创业就是最好的就业”新常态下的就业观念已经形成。近年,我国各类各级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中职学生就业压力形势异常严峻,鼓励和扶持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渠道。网络零售门槛低、成本少、风险小,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机会,创业兼顾学业,培养创新意识,网上创业成为校园的新话题,越来越成为学生创业的新选择。

五、基于电商创业社团的中职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有效途径--以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

学生一进入中职学校就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四门基础德育课程之一)课程的学习,这一阶段的学生,其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就业,让学生有就业目标,能够顺利就业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主旨。但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提出,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许多中职学校也纷纷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此来树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主要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苦练专业基本功,做好学生毕业前的综合实训。近三年已经连续组织电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淘宝开店的实训项目,近十个班级,共计400多名学生注册网店成功,掌握基础的网店的开设、客户沟通、美工和运营管理技能,为组队成立创业社团开网店进行创业尝试奠定了基础。

2.依托行业权威竞赛的平台,组建学生电商创业社团,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实践和成长,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从而达到以赛促建,以赛促创的目的。众所周知,优优汇联电商运营比赛注重实践操作,比赛周期长,比赛成绩参照平台实际运营的销售量、用户注册量、活跃度、营销活动等各项指标进行评分;学生也从市场调研学生热衷产品,到商品进货、理货、上架、海报宣传、促销活动、每月盘点结算等活动中体会创业的艰辛,能力提升的同时也注重了团队精神的培养。我校电商创业社团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曾获2016年优优汇联全国电商运营大赛三等奖的好成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专家和社会的认可后,使得该社团的学生有了自信,对创业没有了恐惧感,反而增添了一份创业的热情。

3.重视学生双创理论水平的提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江苏省职业院校创业能力大赛知识竞赛,普及学生的创业基本知识。2017年,我校电商创业社团的“心旅+青少年学生旅游私人定制”项目获得第三届无锡市大中专院校创业能力大赛三等奖的好成绩,社团学生的业务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六、结语

本文开展基于组建电商创业社团的中职双创教育实践研究--以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主要从学生专业学习的角度建立创业社团,促进学生的自我服务、自主学习的意识形成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创业社团对就业指导的服务功能,更是提升中职学校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尹国标.基于网络零售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才智,2010.

[2]孙卫星.大学生网络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培养研究.现代企业教育,2012.

[3]高建秀.网络环境下自主性学习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关系课中的有效应用.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4]杨海娟.大学生网上创业可行性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外企业家,2011.

[5]穆波,颜廷财.中职学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调研报告.职教通讯,2012.

作者简介:邵淑敏(1979.01- ),女,江苏无锡人,本科,讲师,电子商务实践教学

作者:邵淑敏

自主性学习模式公共关系论文 篇2: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高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摘 要: 通识教育是基于健全人格塑造为首要目标的“全人教育”,应贯穿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本文主要对通识教育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意义、如何建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速度的加快和高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职教育是“育人”而不是“制器”。高职院校要立足于“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要传授和训练学生谋生存的一技之长,而且要提高学生适应和胜任未来工作岗位不断变化的职业能力,通过通识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健康个性,成为富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与和谐的职业人。

所谓职业能力,就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德国教育家路德(H.Roth)最早提出职业能力之说,并将其分成自我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四个维度[1],形成职业能力分类的基本框架。之后的研究者都对职业能力组成要素提出了多种观点,一般认为,职业能力的内涵指的是胜任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所有要素的综合,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其内容由工作任务确定,其形成就是在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要素,如关系、对象和设备之间形成联系[2]。职业能力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发展的。

一、通识教育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意义

通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提倡个人身心的自由发展,对欧洲现代教育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发表报告《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定义为“首先将学生教育成民主社会中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教育”,其理念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现在,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实施了通识教育,复旦大学原校长王生洪指出:“无论美国也好,中国也好,通识教育都是大学应对时代和社会变迁的一种反应。时代和社会在变,通识教育的理念也要随时而变、因地而变。不变的则是它对教育本然价值的追求,这个价值就是人的全面发展。”[3]

1.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需要。

2013年4月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首次发布《实施“工业4.0”战略建议书》,“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世界工业文明的转型竞赛。2015年5月,中国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旨在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中国制造2025”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中高端智能化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计划,主要体现于创新驱动、“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制造基础的强化、品牌质量的提升、绿色低碳制造的实现、制造业服务化、具有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4]。“中国制造2025”开启了新工业化进程,因为生产组织方式的变迁加快了技能人才职业的流动,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只有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真正满足中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对人才的需求。

2.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学生职业成长、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提出新的要求,从重视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转向不断发展的职业能力,更关注人的学习能力、职业胜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便当职业变化时,从业者能从容快速地获取新的职业知识与技能,实现自我的持续成长。一是关注学习能力的培养。终身学习力是高职学生为了应对未来社会变革而进行终身学习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学习心理,不仅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知识和能力等认知因素,而且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兴趣、自信心和价值观等非认知因素。二是关注岗位协调能力培养。工业4.0背景下自动化生产不断提高,许多传统工作岗位消亡或合并,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也相应拓宽。对高职学生来说,适应未来的岗位变化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岗位协调能力及应对职业变更时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三是关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通识教育要唤醒和培育学生永续不断发展的觉醒力,引导和帮助他们思考存在的问题,追寻个体延展能力的生长和精神世界的生成。

二、建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职教育教学的主要载体,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目前,某些高职院校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有些对基于学生基本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进行了教学改革与探索。但从学生职业能力构成的整体来建构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还不多见。因此,高職院校要“以生为本”,围绕“全面发展和完整的人”的培养目标,探索构建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1.一个菜单,明晰目标定位。

深入研究企业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分析高职学生急需培养的“职业能力要素菜单”——职业品格、责任意识、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执行能力、知识获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抗压与自我调整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将这些“职业能力要素菜单”纳入通识教育课程标准中,明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在开发设置通识课程时,根据“职业能力要素菜单”构建菜单式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人格品质状况、兴趣爱好及职业生涯规划“点单”,选择相应的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学习,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把学习的主动权、选择权让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扬长避短,调动学习积极性,确保学习的实效性,实现自我的个性化发展。

2.两类空间,拓宽育人途径。

通识教育除了课堂显性课程的教学外,还要注重课堂外的隐形课程,教学空间应延伸到校园中和校园之外的企业与社会,充分用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两类空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校内教学活动,一是课堂内的通识课程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较强的针对性;二是校内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专家讲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与志愿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等,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学会诚实守信、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关心他人、解决问题、自我学习。校外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学生到企业实训、参加校外公益活动、志愿服务、顶岗实习等,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理解职业标准和规范,接受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熏陶,在与能工巧匠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提升职业品质、形成职业操守。

3.三大模块,夯实教育内容。

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应根据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大胆的创新,突出职业性和指向性。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围绕“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和“学会发展”三大模块探索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学会做人”模块课程侧重于学生应形成的良好品德、职业态度与情感及价值观等素质的培养,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确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塑造学生良好职业形象;《大学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提升人文素养;《经典阅读》课程培养学生高雅情趣、家国情怀等。“学会做事”模块课程侧重于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职业工作所必需的技能和能力,包括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写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公关能力、执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开设的课程主要有《职业沟通》、《应用文写作》、《信息处理教程》、《文献检索》、《公共关系》、《演讲与口才》、《团队合作》等。“学会发展”模块课程主要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素质提升及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而开设,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发展能力,勇于认识和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善于应对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挑战。这些课程主要包括《解决问题教程》、《创新创业教程》、《自我管理教程》、《提升学习力》等。

每个模块的课程均通过“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予以实施,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与有序的有机结合。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在教学中注重“四融合”,即理论与实践融合,校内与校外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学校与企业融合,共同服务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通识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保障

1.建设高水平的通识教育教师团队。

通识教育的开展,教师的作用很关键,打造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教学能力和水平高、相对稳定的专门通识教育师资队伍是实现通识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要把从事通识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分层分类进行定制培训。要建立鼓励教师进行通识教育的激励机制,充分挖掘校内资源,选拔文化素质课教师和部分专业课教师组成通识课程教师共同体,定期开展研讨,分享课程开发、教学方法、学习模式等,通过交流、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教学水平;还可以聘请校外学者和行业企业的专家来校指导,建立通识课程教师师资库,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学生通识教育的实施,形成教育教学合力,确保通识课程教学取得实效。

2.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通识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高职通识课程除了知识传授外,更注重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在项目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因此通识教育课程对学生的考核,要注重过程评价考核。如课堂学生的出勤次数、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回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团队完成任务情况、课外实践完成的数量与质量、参与社团活动和社区实践等都是学生考核的重要评价指标。对提高通识课程教学质量,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通过督导专家听课评教、学生网上评教、同行评教相结合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对不受学生歡迎和教学质量低的课程及时修正或逐步予以淘汰,从而保证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3.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个体主动建构的能力。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提升是学生主体自我积极建构的过程,片面强调通识教育知识的灌输或片面强调职业行为的训练都存在局限性,因此要改变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唤醒学生的内在自觉,给学生提供好的价值引导,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和工作任务,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构建,保障个体发展和生命的完整。

参考文献:

[1]庄榕霞,赵志群.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实证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6.

[2]徐国庆.职业能力的本质及其学习模式[J].职教通讯,2007(1).

[3]熊庆年.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14-9-15(11).

[4]吴晓波,朱克力.读懂中国制造2025[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213-219.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6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基于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模式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SJD880133。

作者:陈鑫

自主性学习模式公共关系论文 篇3:

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层次及任务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和途径之一,在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层次:工具层次、方式层次、理念层次,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大目标及任务:信息化教与学环境网络学习环境建构、信息化教与学方式网络学习方式建构、信息化教与学意识网络化、数字化学习意识建构。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

在我国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和实践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仅仅看作是一种辅助工具,把信息技术与课程简单相加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层次及任务等缺乏深刻的认识。在本文中笔者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层次及任务等做一次重新梳理。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基本属性: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1]构建信息化教与学环境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属性之一无可非议;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应该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实现了新型教与学方式才可能变革传统教学结构,变革传统教学结构以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来体现,同属于一个问题的不同层面即行为层面和表现层面。因此,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属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信息化教与学环境、教与学方式与结构、教与学意识与理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另一个基本属性就是教与学意识与理念,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除了要改变传统的教与学方式与结构外,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传统的教与学意识与理念。在这里我们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定义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信息化教与学环境下,由传统的教与学方式与结构向信息化教与学方式与结构转变过程中,师生自身表现出的信息化教与学方式与结构和信息化教与学意识与理念。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划分,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儒德博士将信息技术和教育相整合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计算机素养的培养阶段、课程整合阶段、课程改革阶段、全方位教改阶段。马宁、余胜泉教授等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将其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十个层次。[2]从这些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划分来看,我们发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确存在不同层次,而广大教师也的确需要明白自己的研究正处于什么层次上,以及如何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在这里,笔者在综合国内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一些研究和体会,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划分为三个层次:工具层次、方式层次和理念层次。

(一)工具层次

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低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也是目前在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一个层次。在课堂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交流,提高教学的互动性,也可以延伸到课外,师生、生生间利用网络进行交流。例如:把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辅助工具、信息加工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协作、研发工具、辅助资源环境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工具层次的特点是:仅仅把信息技术当成辅助教与学的工具,没有内化为人的一种能力和素质,仅仅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更不会影响到人的行为方式和理念意识。工具层面阶段,人们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是比较低。例如,经常会有教师反映说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可有可无的,如果听到这样的反映,证明此时的整合是最低层面工具层次。

(二)方式层次

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较高一级的整合层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人们不再把信息技术仅仅当成辅助教与学的工具,而是内化为人的一种能力和素质,成为人的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信息技术变革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与学的结构与形式等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层次的特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是一种行为习惯和方式层面上的东西,信息技术可有可无这样的讨论话题已经不再存在,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是一种自觉行为。

(三)理念层次

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高一级的整合层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是人的一种内化的能力和素质、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它已经上升到一种意识和理念层面。信息技术变革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与学的结构与形式,同时也改变了人的思维意识和思想理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层次的特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是一种人的思维意识和思想理念层面上的东西,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是人的一种思维意识和思考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的思想观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层次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个体意识和理念变革阶段、群体意识和理念变革阶段、社会意识和理念变革阶段。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任务

根据我们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层次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任务。

(一)信息化教与学环境网络学习环境建构

网络学习环境从广义上讲是指在网络学习中一切与学习者学习相关的环境因素,而学习环境泛指支持学生学习的“物理(物质)环境和心理(社会)环境”等。网络学习环境是在学习环境基础上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学习环境是对传统学习环境的发展和继承;另一方面,网络学习环境与传统的学习环境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笔者认为,网络学习环境的基本构成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物理环境、资源环境、人文环境。

1.物理环境。物理环境因素是构成网络学习环境的基本条件,它包括信息基础建设和物质空间载体两方面。信息基础建设包括计算机硬件、网络通讯设施等。物质空间载体包括人的活动场所以及容纳信息设施的空间场所。物理环境的基本功能是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分布处理等。2.资源环境。资源环境对网上教与学活动起直接的支持作用,包括具有强大交互功能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及多样化的网络学习工具等。其中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又由一系列功能模块构成,主要包括学习系统、授课系统、答疑系统、评价系统、课件制作系统等。3.人文环境。社会人文氛围及现代教育理念和理论构成了网上教学活动展开的人文环境,它们从学习目的、学习心理、人际关系、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学习活动产生影响。

在网络学习环境发展的过程中,它经历了从“网络环境”到“网络学习环境”的发展历程。虽然从概念的从属关系上来看,网络环境应该包含网络学习环境。但是,人们往往从狭义上理解网络环境,认为网络环境就等于计算机、光纤、交换机等。可以说“网络环境”是人们对网络学习环境在“物质环境”和“资源环境”层面的理解,在“网络环境”中人们过多地注重硬件建设轻视软件建设,重视其工具功能忽视其人文功能,“网络环境”也只能是停留在“工具性”资源环境层面上。而“网络学习环境”的内涵不仅仅只是指网络环境的工具性、资源性特点,它将是一个促进未来学习的整合性概念。

随着人们对网络学习环境的深入研究,人们对网络学习环境的理解开始从人的心理认可与认同的角度来思考,从整个社会生活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思考。有学者认为:“网络并不是技术上的Internet,而是指人与人的交往方式、手段、平台所共同组成的社会网络,真正的网络是社会的公共关系,它保证了一个社会的文化共享、教育传播、知识爆炸。”[3]也就是说,网络时代的网络学习环境不再仅仅是物质上的Internet,它包括学习心理、学习氛围、人际关系、学习策略等多种复杂的因素。此时“网络学习环境”内含着“网络人文环境”的属性,它强调学习者自身的情景性参与,网络学习环境不再是物质化、工具化的给予,而是一种自主性、参与性的活动过程。

网络学习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离开了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所需要的网络学习环境,就成不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网络学习环境,绝非仅仅硬件系统而已,网络学习环境不仅仅是物质层面上,它是信息社会的全部的物质的和文化的综合支持,网络学习环境不仅仅强调对学习的技术支撑更强调对网络学习者更广泛、最深层的心灵影响上。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任务之一就是构建信息化教与学环境网络学习环境建构。

(二)信息化教与学方式网络学习方式建构

网络学习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也不同于网络教学或学习模式。在网络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网络技术以及数字技术为学习者自己决定学习进度、选择学习内容、自我评估,以及通过信息的不断反馈,为学生和教师进行互动式教学提供了便利。网络学习与传统的学习不同,网络学习者的学习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而是利用网络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网络学习方式不同于网络教学或学习方法。网络学习方式意味着学生应该具备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应有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以及心理认同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因此,我们认为网络学习方式就是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网络学习者进行学习的活动形式和心理倾向的总称。从外在的形式来看,网络学习方式表现在网络学习者借助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媒体网络来进行学习;从内在的实质来看,网络学习方式体现了网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倾向性。

一般观点认为,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包括教育内容和手段)”[4]。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方式是不同于传统学校教育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网络学习是基于连通世界的互联网的学习,它不以地理位置上定点的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网络课堂是全天候,而不是传统课堂的定时开放和定时关闭;网络学习的内容主要体现为流动的、基于文本的多媒体材料;网络学习资源中有从不关闭的、随用随取的全球数字图书馆和实验室等。[5]因此,网络学习方式的基本要素既包含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又包含其特定要素。一方面,网络学习方式的基本要素的选择要体现基本要素的独特性、稳定性等特性;另一方面,网络学习方式的基本要素构成及其相互关联性要凸现出网络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在这里,我们认为网络学习者、网络导师、网络和网络课程是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方式的基本要素。关于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方式的基本要素构成笔者在其他文章有详细论述,在这里不在赘述。[6]

网络学习方式体现了网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倾向性,网络学习方式就是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网络学习者进行学习的活动形式和心理倾向。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任务之一就是构建信息化教与学方式网络学习方式建构。

(三)信息化教与学意识网络化、数字化学习意识建构

究竟什么是怎样的意识才算是网络化、数字化学习意识?现在我们能够猜测的只是一些起码的原则。因为很清楚,我们现在仅仅是站在网络化、数字化的门口,我们看到的仅仅是未来网络化、数字化世界的冰山一角。

网络化、数字化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开放、兼容与共享。计算机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使人们完全可以进行非功利性的、开放的、深层次的即时或延时的精神交流。计算机网络的包容性、开放性使现代人的学习不仅仅滞留在传统教育的单一层面上,它成了信息技术与其它各学科整合的最重要的、最灿烂的舞台。如果说以往的传统教育与教学、多种媒体教学、电子远程教学仅仅停留在信息技术以工具等形式出现的课程整合层面上,那么,网络化、数字化则是现代学习的可能实现和真正含义体现的起点,它是一种计算机化、网络化、虚拟化、人性化的多维信息空间和文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出现不是要我们简单地谈论信息问题,而是要树立一种思想、一种过程的理念。网络化、数字化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本质和人的思维本质。网络击碎了那种“本质先定,一切既成”的本质主义思维,蕴含、迸发的是“一切将成”的生成性思维。建构主义认为,虽然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则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理解现实,由于个人的经验及其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学会学习的最重要的目标指向之一就是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能力的主动建构。就此种意义上说,网络化、数字化学习的直接指向,是主体的主动建构过程和更深层意义上的生命含义。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任务之一就是信息化教与学意识网络化、数字化学习意识的建构。

项目来源: 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应用技术研究》(编号QJC11509)、海南师范大学资助项目《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课堂教与学》(编号HJSK0502)、海南师范大学研究项目《基于发展的教师成长平台建设与研究:海口市英才小学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项目。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02,1.

[3]仲志远,网络新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3.

[4]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9.

[5]马治国、刘磊,论网络教育中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兼与李淑俊、韩登亮先生商榷[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1.

[6]陈立、李春香、冯雪桃,论网络学习方式的内涵与特征及要素构成[J].继续教育研究,2009,1.

作者简介:

陈立,男,土家族,湖南沅陵人,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远程教育、教育信息技术、计算机动画,发表论文二十多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主编或参与编写专著6部,获得海南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李春香,女,土家族,湖南怀化人,海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教师教育、成人教育、比较教育;吴一凡,男,汉族,广东廉江人,海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教师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作者:陈 立 李春香 吴一凡

上一篇:基层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论文下一篇:信息化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