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论文

2022-04-30

基金项目: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科研规划社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D21017)。作者简介:赵娟(1985—),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故障诊断、智能信号处理。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论文 篇1: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模式的探索

数字电子技术是通讯、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和电子测量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文分析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改进教学的措施。

高职教育 电子技术 传统教学 能力培养

数字电子技术是通讯、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和电子测量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包含数字逻辑基础、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等。对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目标既不是大量的理论知识的研究,也不是针对某一领域的实践操作,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既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讲授每一个理论知识点,其枯燥性和抽象性影响了学生开展综合性和创造性实践能力,学完一个知识点不知道有何用处。学生难以掌握知识,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从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小项目的设计制作入手,引入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将理论与实践无缝衔接。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一、传统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采取单调的形式(讲解)和简单的教学媒体(黑板)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图文并茂的讲解某一知识,试图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该知识点及其应用。整个过程教师控制和掌握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单方面的信息输出,缺乏有意识的学习情境设计,足够的信息反馈,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易受影响,学习的效果不佳,方法能力和实践能力难以实现。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思维方式去理解、验证,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老师也只是看重作业的完成质量和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状态。这种教条式的教学模式严重的约束了学生的自主行为,限制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往往一个学期结束,学生对教学内容和知识点一知半解,模凌两可,更别说达到了教学要求。由于缺乏足够的实践应用支撑,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很茫然,无目标。

二、项目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1.由项目设计制作过程学习知识

为了学生创造性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把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开放式的认识、思维和工作方式,在自我控制的学习环境中,构建解决问题形式和途径。为此,我们把数字电路的所有知识点进行分类规划,通过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实例,设计出能涵盖各类知识点的小项目。这些小项目一是与生产生活相联系,我们周边能看到听到的,甚至是我们在用的;这样可以减轻高深和神秘感,能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二是简单易做,通俗易懂,可以直观形象的展示电路的功能和特性。三是项目产品调试简单,结果明了。

2.科学设计项目,合理安排技能训练

数字电子技术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制作项目产品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手段,因此应精选最基本的也有较高实用价值的项目。抢答器是各类电视选秀节目中常用的一种产品,学生们都知晓。四人抢答器,若A、B、C、D为抢答器的按钮开关,任何一人先将某一按钮按下,与其对应的发光管被点亮,表示此人抢答成功,而紧随其后的其他开关再按下,对应的发光管不亮,表示抢答无效。可由集成双四输入与非门74LS20和六非门74LS04及发光管等组成的电路来完成。首先给出该项目的工作任务,包括该项目的原理布线图、所需元器件、电路功能检及故障排除等。其次,根据任务的要求完成电路的安装与功能验证。要完成该项目,最重要的是读懂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要不然照葫芦画瓢,虽然完成了抢答器的制作,但对其工作过程及原理一知半解,显然达不到教学的要求。故而由讲解抢答器的原理引入门电路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器件、电路的应用为主,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避开集成元器件的内部结构;掌握器件的外部特性,极限参数和使用注意事项。为了更好的掌握各集成门路引脚及逻辑功能,可以专门安排技能训练课,在实训室完成各逻辑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通过这样的实训,可以更好的掌握逻辑门电路的基本知识。这样带着既定目标的学习过程,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达到事半工倍的效果。掌握了门电路的基础知识,很容易读懂和理解抢答器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最后,在实训室完成抢答器的安装、调试和功能验证;写出实训报告和总结。

上述教学方法是把教学过程分为三个互相联系的模块,将理论教学、实训与实践,项目设计制作三大部分进行了一体化的组织设计,各模块有机衔接,教学过程依次展开;构成一个完成一项目,知识一贯通的现代教学链。加强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互相交融,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的特点。

3.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传统实训模式是老师在实训前做大量工作,如调试集成芯片、电阻等元器件,然后合理的安插在实训台上;教师把一切都准备好,学生只要按部就班的连接电路即可;长此以往,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内在潜力得不到发挥和发展。经验证明,如果实训前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会不知所措,既不能完成项目的制作,又不能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充分的理解项目原理,明确任务,才能有条不紊做好项目。

4.引导学生重视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结束,学生应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解析整个项目过程,利用列表、图示等方法对项目结果进行科学处理,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并将其写成总结报告,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报告的书写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它不仅是对项目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也是论文的基础。

5.建议设立单独的项目考核制度

学期结束,学生的学期总成绩应由理论考试成绩和项目制作成绩两部分构成,并且项目制作的成绩应占到总成绩的50%。项目考核应以重在过程,不唯结果为指导思想,强调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突出创新思考和创新能力;改变以总结报告为主的考核方式,综合整个设计制作过程来评定,这样可以更准确的检测学生的水平与能力;避免高分低能,有利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培养具有科学思维方法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三、结束语

项目教学新模式应该说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教学理念与工学结合的理念相吻合,现有的教学实训设备就能满足。因此,科学合理的设计学习情境,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显得非常迫切。通过这些新模式,逐步淡化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界限,强化应用技能的训练,走出一条知识与能力并举的全新的高职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2]谢兰清,黎艺华.数字电子战技术项目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芮桂芳 金瑞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论文 篇2:

三教改革背景下《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基金项目: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科研规划社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D21017)。

作者简介:赵娟(1985—),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故障诊断、智能信号处理。

摘要: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出了“双课堂”教学模式,即线下的“智能云课堂”和线上的“口袋课堂”。“智能云课堂”依托实训室笔记本、实验器件、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设备可供学生学知识和练技能。“口袋课堂”是利用手机仿真、面包板、集成芯片等组成了便携的移动课堂,使学生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搭建实际电路,设计电子产品。从教师、教材和教法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发挥教师主导引领作用,更新教材内容,融入课堂思政,打造了讲、识、绘、连、验课堂5个环节。在“双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可以很好地参与课堂互动和教学环节,让学生储备电路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培养职业素养。

关键词:三教改革  双课堂  智能云课程  口袋课堂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201-5640-1013

《數字电子技术》是所有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对接职业岗位需求和课程标准,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集成芯片的识别和选型、仪器仪表的熟练使用、面包板电路的插接和测量、电路绘制和仿真等专业技能,在课程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接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融合,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相统一,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所有知识点重新梳理整合,设计了以制作“电子产品”为载体的单一教学项目,以知识为基本铺垫、用思政理念引领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素养观,完成学知识、练技能、提素养、育初心的四维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在三教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满足“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新需求,确保学生在“新冠疫情”等特殊环境下,还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探索线上线下“双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1-2]。

1 新时代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

在信息大爆炸的新时代,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单一的“讲授知识”的角色已经逐渐转变为“讲授、引导、交流、讨论、评价”,学生在课堂上从“被动获取知识”转变为课堂全过程“参与者”,现代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要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全程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当代的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而成长的一代人,他们习惯于运用智能手机、电子产品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能力非常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他们的自身特点,让课堂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师引导为主、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形式。

目前,课程的制作“电子产品”任务,受到场地、实训条件、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的限制难以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开展,所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设计适合线上知识教学、开展实践操作的同步课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用便携性、可操作性、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兴趣,有效地解决教学重难点,从学情出发,引入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物引导教学,让枯燥的理论知识生动、实用起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习主动性。

2 “双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特点

“双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开展线下课堂教学的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同步建立线上课程,通过线上线下两个课堂相互补充和支撑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2.1 “双课堂”教学模式

本课程以职业岗位和能力标准为逻辑起点,以“三教改革”为背景,融入了新工艺、新技能,将思政内容贯穿课程全过程,进行学情分析,定位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设计了以“电子产品”为载体的“双课堂”教学模式。“双课堂”教学是由线下实训室开展的“智能云课堂”平台和线上视频软件支撑的“口袋课堂”平台组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设计了课程教学过程,确定了师生双向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3-4]。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以专业知识能力的学习培养为载体,以职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为驱动,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综合应用能力,通过企业岗位调研,结合学情分析,每次课程都为学生设定了课程的四维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高质量完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与思政目标,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练就娴熟的实践技能、提升综合能力素养、培育匠人初心使命。

2.2 “智能云课堂”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有专业的实训基地,“智能云课堂”平台就是依托专业实训基地开展教学任务,通过笔记本完成电路仿真任务,方便地调节电路参数,让学生分析电路功能;实验设备和电路元器件模块可以搭建实际电路,完成电子产品的制作;示波器可以检测和分析电路波形,这些设备构成的“智能云课堂”搭建了“操作过程,实时采集”的教学环境。学生通过“智能云课堂”,掌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基本的电路识读方法、软件仿真过程、元器件识别等专业知识,建立了初步的知识认知结构,但是由于课时有限、实训室较少、合班人数较多等客观原因,学生对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试验设备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5]。

2.3 “口袋课堂”

“智能云课堂”中的这些实验设备不易搬运、而又是解决模电难题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课程组成员经过反复研讨,将手机改造为仿真软件,用集成芯片和面包板搭建面包板实验电路,再利用手机示波器和面包板配合连接,完成了实物电路测量任务,最后利用网络和视频会议的优势,形成了可以远程教学线上互动的“口袋课堂”,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上仿电路、看波形,连实物。

结合当代大学生善于用于信息化工具学习的特点,将多种手段综合使用,线下依托电脑仿真软件、线上依托手机仿真软件,为学生打造随时可学的仿真学习环境;自主设计任务电路,线下利用实训室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先进的实验设备开展教学任务,线上利用面包板和集成芯片搭建面包板电路,构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化有型为有型可控电路,实现理论模型与实际电路的准确对接;线下利用智能云课堂,对实验全程进行录像,线上利用视频会议录制功能录制学生操作过程,便于课后学生对难点问题反复学习和加深理解,实现做中学,做中教,有效地破解教学难点[6]。

3 实施“双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

3.1 教师——设计教学过程

在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建设《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创新团队,是落实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一方面,教师队伍要根据专业发展前景和方向,及时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能力,更新教学理念,打造一支有专业能力、实践技能、科研项目的教学创新团队。通过外出培训提升、专题研讨、兄弟院校交流学习、拓展国际合作等多种方式,引入新工艺、新技能、新理念。

另一方面,要建设《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名师或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开展电路板制作、电子产品设计与研发等实际项目,带领师生团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服务工作和院级、省级技能比赛项目,致力于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探索并实践高职院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双向人才培养模式。

3.2 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加快优质电子和活页式教材建设工作,引入校企合作团队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形成符合高职学生学习规律的特色教材,突出知识内容、实践技能、职业素养、企业项目等特点,构建“实用基础+核心能力+技能提高”的课程知识体系。

一方面,在电子和活页式教材中融入课程思政,通过悟道理、看科技、长知识、练技能等方面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学习思考实践感悟,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增强专业理论知识,拓宽视野,扩大格局,技能磨炼促进成长,锻炼学生实践技能,关注学生健康体魄,提高身体素质技能。

另一方面,重构教学内容,设计以培养新时代工匠精神为引线的知识体系结构,对接职业岗位实际需求的知识任务、技能锻炼和素质提高,融入与岗位相关“1+X”技能证书相关培训内容,在巩固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对接岗位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就业领域。

3.3 教法——完善教學环节

在设计教学环节中,“双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了课前自学、课中导学和课后提高3个教学部分,其中课中导学安排了讲、识、绘、连、验5个环节教学环节,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目标要求。

课前教师通过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平台自动判定成绩,教师根据课前预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课中导学包含了5个环节,层层递进,由易到难、由理论到实践,创设学生成长路线。环节一,讲知识,线上和线下的学生展示课前仿真电路。教师总结讲解,完成原理分析的巩固提升。提出思考问题,学生思考答题。学中做,突出原理分析的教学重点。环节二,识器件,利用数字展台高清投屏展示集成芯片,教师示范讲解,线上线下学生同步找出芯片,直观地学习芯片的使用方法。做中教,实现符号、芯片和引脚功能的无缝对接,解决教学重点。环节三,绘制电路,教师给出基本电路,线上线下学生跟随教师指导,分析和完善电路功能。师生共同确定最佳方案。做中学,提高学生分析和设计电路的能力。环节四,连实物,教师强调操作规范,严格检测步骤,线上线下学生按要求分别完成接线、测试和功能讲解的任务,锻炼学生的设备安装、故障检测和销售的不同职业岗位能力。“双课堂”可以分别对线上线下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录像,便于学生对难点问题反复学习和加深理解,有效的解决了教学难点,做中固,内化知识,外修素养,训练技能。环节五,验成果,根据教师评价、互评和考核标准,完成职业素养和技能考核评价。做中评,培养学生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本课程采用师生双向互动评价,评价方式多元智能,涵盖了知识、技能、专业素养和技能素养4个方面。

课后提高,学生通过观看“智能云课堂”或“口袋课堂”中录制的实验录像,加强对课题中重点、难点知识的巩固,并且利用“口袋课堂”完成电路拓展任务,将实验室搬进宿舍、教室、图书馆,随时随地解决数电难题。

4  结语

“双课堂”教学模式是当代职业教育的全新课堂教学模式,依托“互联网+”技术,结合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开辟了线下的“智能云课堂”和线上的“口袋课堂”,两个课堂灵活综合运用,可以满足线上线下同步教学任务,不仅可以学知识、练技能,还可以参与互动、提升素养,完成了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解决了线上教学的难题,是今后职业教育改革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睿.虚拟/现实“双课堂”教学模式在优化大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21(13):118-119

[2]罗幼平.基于“三教”改革的职业教育有效课堂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6):59-61

[3]孔祥金.基于线上线下双课堂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以高职《室内设计制图(CAD)》课程为例[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6):177-178.

[4]张秋婉.教改背景下线上线下双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探索——以写作教学为例[J].教育传播与技术,2021(4):58-61

[5]曹斌华.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21.

[6]谢建.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构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0.

作者:赵娟 张然 韩玫 崔俊霞 吴俊芹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论文 篇3:

企业教学模式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

【摘 要】在深入调查当前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教学模式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中的具体应用,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企业教学模式 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改革

企业教学模式主要是企业管理的方式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借助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管理方式约束学生的行为,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新时期背景下,企业对数字电子技术人才的要求逐渐提升,基于企业教学模式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更加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升数字电子技术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当前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很多教师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活动中,采用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处于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跟随着教师的节奏进行数字电子技术知识的学习。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对数字电子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质量较差,不利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实践课程指导较为匮乏

当前时代背景下,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精湛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当前很多学校在数字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忽视实践课程指导的价值,实践课程开展的比例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学生未来工作与发展的实际需求。

(三)忽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很多学生存在着毕业后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工作态度不佳、与同事相处较为困难等方面的问题,学生职业素养较差。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由于一些教师较为关注对学生数字电子技术知识的指导,而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发展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等均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需要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二、企业教学模式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实践策略

(一)转变师生观念,创新课堂教学理念

企业教学模式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需要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创新课堂教学的理念,为企业教学模式的实际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在教师方面,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中所固有的角色思想,教师可以作为“项目经理”,以“项目经理”的身份为学员进行授课,项目经理在备课方式、讲授内容以及作业设计等方面都需要基于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在教学理念方面,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高高在上”的形象,通过“项目实战+企业课堂”的教学模式,将“理实一体化”理念深入渗透到数字电子技术实际教学活动当中。同时,教师可以将团队合作、敬业精神、沟通能力、时间管理控制等职业素质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提升学生数字电子技术知识学习的效果。

其次在学生方面,学生可以作为“学员”或者是“员工”,学员以团队形式协作进行项目开发,对学员的管理转换为质量管理,努力完成项目经理所安排的各项学习任务及工作任务,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的工作和管理环境,从心理上改变自己的“学生”观念,做到就业前就已是“有经验的老员工”。

(二)创新教学模式,营造浓厚企业氛围

知识经济时代下,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升,企业教学模式是在深入分析当前社会数字电子技术人才实际要求的基础上,基于企业的要求及管理模式,开展各项实践活动。企业教学模式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学生能够将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完美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实践操作平台。

企业化的知识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构建完善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实现教学内容“项目化”,课堂管理“企业化”,基于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企业发展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与探究精神。企业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老板”,能够达到情境教学模式与实际教学活动的有机统一,是数字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表现,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实际要求。

在数字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开展项目化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设计基于硬件电路的抢答器,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合作,通过抢答电路的设计和制作、定时电路的设计和制作、声音电路的设计制作等步骤,循序渐进地完成整个抢答器,在合作中完成任务,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学生合作完成任务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任务评价,投票选举出“最佳方案工作小组”等,不断激励学生、鼓励学生。

企业中存在很多的工作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不断引入多种任务,将课程教学实验转化为项目执行,将教学管理活动转变为项目管理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工作氛围。教室可以变为一个企业联合办公室,学生的座位则是学生的“工位”,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工作的氛围,不断提升自身综合技能水平,满足企业实际发展需求。

(三)完善考核机制,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企业教学模式下,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更加富含企业化特点,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践的过程仿佛身处企业中,一切按照企业的要求来指导学生。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在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也需要完善考核机制。完善的考核机制能够保证各项任务的有序化开展,将企业管理理念融入学生管理活动中,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创建良好的条件。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需要以及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制定明确的班级管理机制,如出勤率、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均直接与学生的最终成绩相联系,学生的每一次课堂任务的完成情况、合作的效果等也计入总分当中。企业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意识到工作态度的重要性,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并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一定的职业素养。学生在毕业后虽然没有实际深入到企业中进行长时间的工作,但是已然具备了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有助于增加数字电子技术人才对工作的熟悉感,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总之,企业教学模式在数字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表现,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实践平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卢超,蒋媛,卢进军,翟宝清.基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

[2]康彦婷,王大伟.以工程教育为导向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4(9)

[3]徐啸涛,胡铭,袁鑫宏. 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高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职教通讯,2014(30)

[4]李艳玲.工学结合下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成功(教育),2013(16)

[5]晋春,李峰,张尤赛,张佳.基于培养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5(17)

作者:陈家义 罗思思

上一篇:剖析网络电子商务消费心理论文下一篇:教学改革医学生医学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