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建筑史研究论文

2022-04-17

世纪末建筑史研究论文 篇1: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教学体会与探索

doi:10.11835/j.issn.1005-2909.2013.03.028

收稿日期:2012-09-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基于身体差异的城市女性公共空间研究——以苏州市为例”(51208329);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12JDGC016);“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楚超超(1978-),女,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外国建筑史与建筑设计教学研究,(E-mail)chuchuc@163.com。

摘要:为使学生从更广阔、更宏观的角度学习并掌握近现代时期外国建筑的发展背景与主要脉络,从5个方面对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教学提出探索和提议,指出在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教学中,应加强与社会背景、艺术史、古代建筑史的联系,注重史论与理论的平行教学,强调建筑作品的个案分析,加强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渐建立自己的建筑观。

关键词:建筑史;教学;建筑观

一、注重与社会背景的联系

外国近现代发展与其社会背景的大变革有着密切联系,“近现代(modern)”的划分也正是以英国工业革命为分界点。工业革命不仅使英国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强国,也改变了整个欧洲城市的面貌,同时也带来了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的大发展。工业革命为近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则为现代建筑带来了思想上的启蒙与变革。在启蒙运动“重理性”思想的影响下,欧洲建筑领域19世纪出现了功能理性主义与结构理性主义思想。从劳吉埃长老(Mare-Antoine Laugier)到勒·杜克(Eugène Emmanuel Viollet-le-Duc)、普金(Augustus Welby Northmore Pugin)和肖阿西(Auguste Choisy),他们的建筑思想成为经典现代建筑思想中功能理性、结构理性主义思想的先声。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强调社会背景的变化对建筑学的影响,并以此解释现代建筑发展、演化的原因和动力,使学生能够打破单纯建筑现象的束缚,从更广阔的角度来审视建筑的发展。

二、注重与艺术史的联系

传统的外国建筑史教学较多强调建筑史本身的专门性,旨在发现建筑史的客观规律,实际上,外国建筑史教学应更加关注其与艺术史的联系,增强学生的人文知识。事实上,在西方建筑史中,建筑一开始就与艺术密不可分。他们最初将建筑、绘画和雕塑三门艺术归于“美的艺术”。这种观点在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中就已形成,后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理论学者的肯定并传承下来。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雕塑和绘画这三门艺术形成了三位一体的造型艺术观念[2]。

而现代建筑是整个现代艺术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建筑的创新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绘画、雕刻和装饰艺术中的革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20世纪20年代末成立的德国包豪斯学校,所聘请的都是如康定斯基、纳吉等当时西方绘画、雕刻和工艺设计领域叱咤风云的先锋艺术家。他们的思想对包豪斯的早期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所开设的基础课也为包豪斯设计教育作出了极大贡献。此外,勒·柯布西耶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本身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建筑学教育,学美术出身,并且在以后的建筑职业生涯中,一直坚持绘画创作,并以此作为建筑灵感的源泉[3]。

三、注重与古代建筑史的联系

相对于19世纪末之前的外国古代建筑,学生们对多变、新奇、创新的近现代建筑更感兴趣。但在近现代建筑史的教学中,绝不能与古代建筑史隔离,在某些层面二者有清晰而复杂的联系。如:许多学生常常为法国启蒙运动时期部雷的“纸上建筑”所震撼。实际上,部雷与列杜的建筑深受18世纪意大利建筑理论学者皮拉内西的雕版画影响。而皮拉内西对古罗马建筑废墟的描绘与再创作对部雷等建筑师的创造性思维产生了巨大影响。古罗马精髓及“宏伟壮丽的”建筑在18世纪再一次呈现在建筑史上。尤其在“后现代”时期的教学中,许多古代建筑史上的案例会多次出现在后现代建筑师的作品中,如矶崎新的“筑波广场”与米开朗琪罗的“卡比多广场”之间的关联;后现代建筑大师格雷夫斯反复使用的“拱心石(Keystone)”,在这种知识点的联系与相互比较中,学生既能重新回顾古代建筑史的知识点,又能增强对建筑历史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历史与理论的平行教学

传统建筑史教学较多强调建筑的线性发展,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也有一条明确的线索,比如现代建筑的开端设定在威廉·莫里斯和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之后经历了“新艺术”、现代主义的演进,在建筑四大师手中得到最大发展,达到顶峰。随之而来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多元化思潮集中体现了现代运动的成果,这种更替形式的论述在许多建筑史的参考书中都有表述。这种线性发展的观点来自佩夫斯纳(Nikolaus Berhard Leon Pevsner),许多教材与参考书都采用了这种建筑史线性发展的方式。与佩夫斯纳有相同观点的还有吉迪翁(Sigried Giedion)和希区柯克(Henry-Russell Hitchcock),但是这种线性历史观的研究方式在二战后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理论学者开始把现代建筑的发展放在更加广泛的背景来看待,从社会学、政治经济、人文进步等方面入手,展示了一个不同的、多元化的理论形式。其中,包括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曼弗雷多·塔夫里(Manfredo Tafuri)、列奥纳多·本涅沃罗(Leonardo Benevolo)、美国的科林·罗(Colin Rowe)等[4]几位理论家,他们的研究对建筑史论多样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贡献。

建筑史的讲解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建筑现象的描述、建筑流派的比较等,而应该更多地了解和研究各种建筑史方法论,多元地解释建筑史,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必要的学者,并推荐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著作。如赛维的《建筑的现代语言》(The Modern Language of Architecture),塔夫里的《建筑的理论和历史》(Theories and History of Architecture)和《现代建筑》(Modern Architecture),本涅沃罗的《西方现代建筑史》(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等,以多元的视角看待并批判现代建筑,建立富有批判性的建筑观。

五、注重建筑作品的个案分析

密斯是现代建筑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教学中,密斯及其作品是必须讲解的内容。巴塞罗那展馆在现代建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于其自由平面、流动空间及水平与垂直的板片元素的运用,但不去了解这座建筑的真实结构,包括隐藏在板片式墙体中的轻钢支撑,就不能理解密斯如何创造了空间的流动性和无限性,如何创造了墙体与柱在彼此分离中对话的可能性。换言之,只有将建筑形式与结构形式结合讲解,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巴塞罗那展馆的精髓所在[5]。

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熟悉某些作品取得的成果,而且要关注经典建筑作品背后的成因。可见,外国建筑史不应该仅是建筑风格形式的演变史。同济大学王骏阳教授曾指出,加强个案作品的建构分析正是超越风格演变史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其目的是避免学生将建筑简单地等同于风格和形式。

讲解好建筑史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既要求教师讲得好,又要求学生积极配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外国建筑史相关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非常必要。要求学生在课后阅读推荐的参考书籍,挑选自己喜爱的建筑师和建筑作品,分析其思想或作品的成因,以图纸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通过收集整理资料、阅读文献到完成作业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提出了自己的建筑观点,完成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变化。

目前,学生对设计的兴趣远大于对历史的兴趣。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储备更多的知识,努力在丰富教学形式、完善教学内容等方面作尝试和探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观历史课程在设计学科中的尴尬地位。

参考文献:

[1]吕舟.关于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教学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5(2):50-53.

[2]陈平.建筑史写作中的几个问题[J].新美术,2006,27(1):98-108.

[3]陈平.美术史与建筑史[J].读书,2010(3):157-161.

[4]王受之.现代建筑史线性研究的批判[J].美术学报,2009(3):62-65.

[5]王骏阳.从密斯的巴塞罗那馆看个案作品的建构分析与西建史教学的关系[J].建筑师,2008,131(2):50-54.

Experience and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of foreign modern architecture history

CHU Chaochao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Urban Planning,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00, P. R. China)

(编辑 梁远华)

作者:楚超超

世纪末建筑史研究论文 篇2:

外国建筑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①

[摘           要]  外国建筑史在建筑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基础理论课之一,然而在教学中存在授课模式传统、与建筑设计衔接较弱、开课时间安排不甚合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丰富教学内容、转换课堂“主体”、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渗透建筑设计、调整课程时间等方面进行外建史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高效的、更优质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外国建筑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

建筑学是一门具有双重特性的学科,它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领域,因此建筑学培养的是既有专业技术能力,又有人文历史和艺术修养的复合型人才。在建筑学本科教育的整个课程体系中,外国建筑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专业基础理论课之一,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建筑体系的起源和发展,认识古往今来建筑成就的丰富性,积累建筑历史知识,提高文化修养,树立正确的建筑观和历史观,同时利于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建筑思潮流派中,更清楚地认识建筑发展的本质和方向,提升建筑设计能力,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建筑历史知识素养和建筑认知审美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一、外国建筑史教学现状

(一)授课模式传统、单一

外国建筑史(下文简称外建史)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包括《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和《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两部分。笔者所在学院外建史课程共有64个学时,横跨整个学期。课程内容包含甚广,涉及众多地域、历史时期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涵盖大量建筑风格、流派、作品案例、事件及人物,时间上从公元前几千年跨越到20世纪,空间上从北非的埃及为起点遍布各个大洲,因此外国建筑史的课程信息量极其庞大。

该课程的授课方式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授课思路是首先对该地域的自然环境背景和该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进行概述,然后对出现的建筑风格、技术、艺术等进行解析,最后通过大量的图片、视频等展示并讲解该风格或者时期的经典的建筑作品案例。这样的授课思路虽然条理分明、逻辑清晰,但是如此繁多的课程内容以及过于单一的、一成不变的授课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降低学生学习外建史的兴趣和热情。

(二)未能有效地运用于建筑设计

建筑学的设计课程是本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其他课程均是服务于此。学生也往往更加注重对课程设计的学习,投入更多的精力,然而对外建史与课程设计之间的联系却不甚明晰,因此学生并不能有效地从外建史中获取有助于建筑设计的知识和方法,只是对外建史中的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不能很好地运用外建史中所学到的建筑艺术、建筑美学、建筑技术、建筑理念等相关的建筑设计方法。

(三)相关课程未进行统筹安排

笔者所在学院外建史课程开课时间设置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而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开设有建筑概论和建筑评论课程,在这两门课程中均有对外国建筑史中的经典建筑作品、案例及大师的讲解,而且时间安排上也在外国建筑史开课之前,这样便造成相同的内容重复讲解,当到外国建筑史开课时,这些知识已经不具备吸引力,例如,近现代建筑史中对四位大师的讲解,学生已经比较熟悉这些大师的特点和典型的建筑作品,因此重复讲过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早已失去新鲜感,也会降低学生学习外建史的兴趣。

二、外国建筑史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一)教學内容丰富化、生动化

外建史涉及内容繁多,知识点冗杂,如果单纯地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发展,按部就班地论述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不同的建筑特点、不同的建筑作品、建筑大师等理论知识,会使学生对这种“议论文式”的讲课方式产生疲惫感和无趣感,因此,在“议论文”中插入“记叙文”中叙事性的情节,如神话传说、背景故事、电影视频等,便使课堂内容充实丰富,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提升学生的课堂专注力。例如,在讲到古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克诺索斯宫时,可以讲关于这座“迷宫”的有趣的神话故事以及爱琴海的来源;讲到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卫城时,可以加入希腊神话中女神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关于雅典守护神之争的精彩故事;讲到文艺复兴的报春花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时,可以讲述伯鲁乃列斯基是如何一步步完成大穹顶的设计并最终完成这个惊世之作的;讲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时,可以播放著名电影《罗马假日》,生动展现昔日罗马城的处处经典;讲到高迪以及各位现代主义大师时,可以剖析他们的性格、成长经历对建筑理念和风格形成的作用和影响。在基本的知识体系下,外建史可以尽可能地展示建筑背后、人物背后、社会、政治、经济层面中的丰富情节,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对建筑的认识、对人物的认识更加多面、完整、深入、立体,而不仅仅是一种线型的单一的论述。历史本就无定论,多元化的展示和夹叙夹议式的讲解方式,也会引起学生对建筑、设计等多层面的思考,大大提升外建史的教学效果。

(二)转换课堂“主体”

传统的授课方式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在课堂上专注度和持久度不够,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教学模式,转换课堂主体,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为每2人一组,课下提前预习,搜集整理下节课要讲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背景,以PPT的形式在下节课上课的前10分钟充当教师的角色进行讲解,这样也能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建筑的产生及风格的形成与地域、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理解建筑的时代性特征,对近现代建筑史中现代主义大师的讲解也同样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学生5人一组,对4位建筑大师的生平、建筑理念、建筑作品及对自己的启发进行PPT汇报,最终由授课教师总结。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在主动地吸取知识,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引入实践体验教学环节

置身建筑之中,通过自身感官对建筑的感知和体验是对其最直观的解读和理解。对于中国传统建筑而言,能够做到深入建筑中亲身观察体验,但外建史不同,由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亲临这些经典建筑的机会甚少。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课程增加实践体验环节,从当地或者自己身边的建筑中寻找含有西方建筑特征、风格及元素的建筑实例进行比较、分析、评论,发表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并进行集中汇报,由此进一步增加学生对外建史的感性认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授课过程渗透与建筑设计的关联

外国建筑史中对建筑理念、建筑艺术、建筑技术均有详细阐述,对建筑设计方法,不论是内部空间、外部装饰、体量推敲,还是思想主张等方面都有很多借鉴之处。例如,古埃及时期阿蒙神庙内部空间加强透视、增强深远感的处理方式;古罗马万神庙中地面中间高四周低,造成空间无限延伸之感的设计手法;建筑大师的建筑思想、建筑设计手法、建筑作品等的表达。在讲解每个新的历史时期建筑前,首先要对地域自然和社会环境进行概述,这也使学生认识到在做任何一个建筑时,都要与当地的地域环境与人文背景相融合,要有场所精神。在近现代建筑史中,现代主义建筑高潮过后,引起了建筑师对现代主义建筑的重新审视和思考,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建筑流派和新的建筑方向,而这也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主义大潮中,如何做出拥有文化底蕴、拥有灵魂的建筑。

(五)调整课程时间安排

建筑学一、二年级为初级阶段,对建筑是一个逐步认知的阶段,进入大三之后,学生开始对建筑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借助这个转折点,外建史可设置在大三上学期,有助于学生增进对建筑的更全面的认识,提升建筑设计水平,起到承上启下的良好作用。

外建史的教学之道是一个不断在实践中探索的过程,持续更新、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通過实践环节切身体验感知建筑等这些教学模式的改革,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拥有对建筑史的热情,能够有效地、高效地学习建筑史,从而认识建筑发展的本质,形成立体的、全面的建筑史观,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建筑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茯松.分段解读:外国建筑史教学随笔[J].华中建筑,2006,24(6):127-129.

[2]刘先觉.再论外国建筑史教学之道:教研结合,史论并重,开拓外建史教学新视野[J].建筑与文化,2009(11):66-71.

[3]刘先觉.外国建筑史教学之道:跨文化教学与研究的思考[J].南方建筑,2008(1):28-29.

[4]王蔚,严建伟.加强外国建筑史教学的目标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3):91-92.

[5]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6]卢永毅.同济外国建筑史教学的历程:访罗小未教授[J].时代建筑,2004(6):27-29.

编辑 冯永霞

作者:贾艳艳

世纪末建筑史研究论文 篇3:

从发现辽代建筑那刻起

契丹原为居于东北辽河上游一带的游牧民族。耶律阿保机统—本族八部,于公元907年建契丹国,公元916年始建年号“神册”。神册三年(918年)耶律阿保机治城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名日皇都。初,数侵燕蓟等地,俘虏汉人北迁建立“头下州县”,行封建生产方式;用幽州人韩延徽等汉人为宫,备中原之制,“营都邑,建宫殿,法度井井”。公元938年,太宗耶律德光得后晋石敬瑭所献燕云十六州(幽、蓟、瀛、莫、涿、檀、顺、妫、儒、新、武、云、应、朔、寰、蔚),改元会同;诏以皇都临潢府为上京,升幽州(今北京西南)为南京,定辽阳(今辽宁辽阳)为东京。辽世宗天禄元年(947年),改国号为辽。辽圣宗统和元年(983年)复称契丹。统和二十三年(1005年),经多年争战契丹与宋结澶渊之盟,以白沟为界。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立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辽圣宗重熙十三年(1044年)立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至此五京之制成。辽道宗咸雍二年(1066年)契丹再次改称辽。公元1125年天祚帝被金所俘,辽亡。

目前,我们对辽代建筑的了解,都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后开始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在对辽代建筑的“摸底”之前,最重要的工作则是将它们进行梳理。而关于辽代建筑的研究,现大体可以1932年为界。1932年以前,对辽代建筑的研究工作主要由欧洲人和日本人进行;1932年以后,其研究工作才主要由国人自己进行。

从19世纪末开始,欧洲人与日本人已对辽代建筑展开了研究。20世纪初期,以中国营造学社初期成员为主的中国人也开始对辽代建筑的相关文献作出整理、考定,然而他们并未对辽代建筑开展实地考察研究。直到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成员梁思成等对辽代建筑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实地考察测绘并发表调查报告《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这是中国人首次用科学方法对辽代建筑进行的研究,中国人对辽代建筑研究的科学阶段由此开始。之后他实地考察了大量华北的辽代建筑遗存,发表了重要的调查报告和测绘图。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到1966年,各地文物单位对已知辽代建筑进行勘查和维修工程,从而发现更多新材料,并对以往某些认识作出修改;发现了新的辽代建筑实例,其中以考古发掘的墓葬、城址等为多。1959年至1966年,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以当时已知辽代建筑实例为基础,对辽代建筑情况进行了总结综合和升华研究。从此辽代建筑走入了我们的视野,开始了它们漫长的“诉说”。

文物的彰显

创始人朱启钤在《中国营造学社开会讲演词》中提出“吾民族之文化进展,其一部分寄之于建筑,建筑于吾人最密切,自有建筑,而后有社会组织,而后有声名文物。其相辅以彰者,在在可以觇其年代,由此而文化进展之痕迹显焉”。

伊东忠太在学社讲演时称“在支那方面,以调查文献为主,日本方面,以研究遗物为主”,由此可见初期中国人的古建研究状况——当时中国营造学社尚未开始如日本研究者般展开实地调查,而只做文献搜集、考订工作。陈明达在《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和发展》指出1931年梁思成到社后,学社才开始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近年亦有学者提出,1931年关野贞与竹岛卓考察独乐寺并断定其为辽代建筑后,学社才从中感到实地已考察的重要性。

日本之技国人之情

1932年4月梁思成在前往蓟县独乐寺调研之前,关野贞已根据他在1918年对大同华严寺的考察所见形制,推测独乐寺观音阁为辽代建筑,并在中国营造学社朱启钤和阈铎所搜集的文献资料中得到证实。与此同时,梁思成通过研究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对照故宫实例向老工匠学习,编写《清式营造则例》一书,对清官式建筑做法进行初步研究。他从日本人的工作和对清则例的研究中已体会到实例考察的重要性了。

1931年秋梁思成便有赴蓟计划,惜“行装甫竣,津变爆发,遂作罢”。至1932年3月《清式营造则例》脱稿,4月始成行。在其调查报告《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的绪言部分,梁思成论述了“研究古建筑,非作遗物之实地调查测绘不可”的观点:“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造形美术之研究,尤重斯旨。”由此,梁思成提出了中国建筑史学界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测绘。

而此行前,他翻阅了当地方志、通过收集有关传闻和实物照片,对调查对象有大致的了解;到达实地以后,现场普查,抄录碑记、访问当地老者,接着逐部测量、速写、摄影;最后从调查地归来,先整理、查阅史料以考证该建筑物的历史沿革,并绘制现状图,然后将各做法与宋代《营造法式》和清代《工程做法则例》相比较、推证原状图,最后分析结构、鉴别制度、撰写报告。这是中国人首次提出建筑史学界调查测绘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也是中国营造学社成员在实践中的初次尝试。

次年,以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梁思成和文献部主任刘敦桢二人为首的一些中国营造学社成员前往大同调研,之后梁、刘共同发表了《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纪行部分的一段话可谓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方法论核心:“我国建筑之结构原则,就今日已知者,自史后迄于最近,皆以大木架构为主体。大木手法之变迁,即为构成各时代特征中之主要成分。故建筑物之时代判断,应以大木为标准,次辅以文献纪录,及装修,雕刻,彩画,瓦饰等项,互相参证,然后结论庶不易失其正鹄。本文以阐明各建筑之结构为唯一目的,于梁架斗棋之叙述,不厌其繁复详尽,职是故也。”

这段话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不同于西方建筑的最显著特点即是“皆以大木架构为主体”。特点决定了中国建筑的年代判断方法,“应以大木为标准”,其次才是文献纪录等等;然而文献、装修、雕刻、彩画、瓦饰各项也是有辅助作用的,要“互相参证”。这个年代判断方法决定了研究者的调研报告要以“阐明各建筑之结构为唯一目的”,调研的时候要对“梁架斗棋”的情况有最清晰详尽的掌握,以准确说明判断年代的依据。这就对中国建筑研究的年代判断方法和调研方法作出了方法论总结,奠定了此后中国建筑历史研究方法的基石。

1935年林徽因、梁思成发表了《平郊建筑杂录(下)·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之鉴别问题》。如文题所述,文章以北京广安门外天宁寺塔为例,从各方面详细阐述了鉴别建筑年代的方法。它强调了正确的研究方法,也对南北朝、唐、五代、辽、宋、元、明各时代构件形式与风格有一定的分析与总结,可以说是梁、林乃至学社成员几年来调研的心得成果之一。

1936年刘敦桢外出调研写下的《河北、河南、山东古建筑调查日记》,是有别于调查报告的日记体。除纪行和记录工作进度外,主要记录所考察实例的特别之处和现场的想法。

1937年7月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不久北平沦陷,中国营造学社暂时解散;1938年,学社在西南由梁思成、刘敦桢带领成立分社。东北、华北已被日本侵略者所占,学社失去了对辽代建筑实地研究的条件,对辽代建筑实例的研究被迫暂停。

1942年梁思成开始编写中国建筑史,其中辽、宋的文献资料由林徽因负责收集,1944年成书。此前,日本人伊东忠太有《支那建筑史》,由于材料限制,止于六朝,未涉及辽代建筑。1934年中国人乐嘉藻出版的《中国建筑史》,在梁思成看来却不能称其为“史”。因此,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是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完整、系统而科学的中国建筑史。

百废待兴后的发展

新中国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从1950年到1955年,文化部文物局和地方文物部门组织了对一些重要古建筑损毁状况的勘察,为今后基本修缮和大型保护工程作准备。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活动是在1950年7月,由文物局组织考古和古建筑两方面的专家组成的雁北文物勘察团前往“雁北地区”勘察,并出版了《雁北文物勘察团报告》。报告集里,关于辽代建筑的文章有刘致平的《古建筑勘查综述》、《大同及正定古代建筑勘查纪要》和莫宗江的《应县、朔县及太原晋祠之古代建筑》。他们考察并判断为辽代建筑的有山西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上华严寺大雄宝殿、善化寺普贤阁、大雄宝殿和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由于他们的考察目的在于文物保护,所以基本沿袭了前人的学术研究结论,将重点放在确立国宝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列各细部损毁状况清单,根据当时财力和人力条件分轻重缓急地提出修缮步骤和建议等工作上。在修缮步骤上,他们也沿用了中国营造学社的方法和建议。

限于当时的人财物力,文物建筑保护工作须寻找重点中的重点进行,确定一个大型修缮工程前要反复勘察。1952年罗哲文为准备修缮工程而再次前往“雁北”,写出《雁北古建筑的勘查》,对适合和有能力进行重点修缮的建筑提出建议和具体实施方法,对其它建筑在1951年、1952年所做的基本修缮进行检查,并再次记录现状,提出短期修缮建议和长期修缮中需考虑的重要问题。

在修缮工程中不但对文物建筑进行了基本的保护,更宝贵的是在1953年对山西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善化寺普贤阁的维修中均发现了梁上的金代题字,解决了此前对建筑年代的争议。年代问题的解决不仅为后来的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此建筑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也为如何鉴定古建筑年代提供了新的认识。

1957年刘致平出版的《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一书行文简洁而较多综合性的思考。该书对建筑先按照类型分类,在每种类型内再以年代为轴叙述,这种体例与此前的建筑史不同,然而具有别样的优点:在每种类型内可以大跨度联系和对比各年代的同类建筑,依年代演变的线索显得更清晰更连贯。同时,作者对类型的划分严谨而精准,对模糊之处做了考证。

1966年陈明达经过详细实地测绘和对数据的分析研究,发表了《应县木塔》这部专论。在实测所得精确数据的基础上,作者从数据中总结规律,以材为祖,寻找决定全塔设计手法的模数,并由此推测当时塔的设计方法与原则,得出了新的结论。

从1959年到1966年,刘敦桢主编完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它首次完成了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明确分期。由于唐代及其以前的建筑实例稀少,而辽代建筑是从唐过渡到宋、金的关键,所以辽代建筑实例是衔接唐代以前和宋代以后建筑历史的重要部分。可见,此前中国人对辽代建筑的研究成果不仅构成中古时期建筑研究的主体,还使整个古代建筑史分期成为可能——由辽代建筑实例承上启下,结合其它时期的资料,才使研究者们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整个构架和脉络有了清晰的认识。

在中国人对辽代建筑的研究过程中,随着研究对象和研究材料不断增多和更新,研究思路不断拓宽,由此对辽代建筑的认识也不断深入。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的深入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对辽代建筑实例进行的研究,为早期解读中国建筑史的重要文献《营造法式》作出极为关键的贡献;后期,对辽代建筑的深入研究又大大推动了对《营造法式》的进一步研究和认识。此外,一些学者运用考古学、科技史、宗教学、历史学、人类学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实例对辽代建筑的若干方面作出分析,为加深对辽代建筑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了重要帮助。

作者:陈莘

上一篇: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论文下一篇:房屋建筑质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