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中的水利工程论文

2022-04-26

摘要: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如今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可见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的是协调两者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白石水库为例,对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粗浅的探讨和研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建设中的水利工程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态建设中的水利工程论文 篇1:

生态修复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摘  要:水电水利工程是关乎国民生计的重要工程,然而其在具体建设中通常会导致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于生态环境的发展十分不利。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水电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的基本特征,研究了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生态修复的应用策略,以期能够对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修复;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

引言

水资源是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物质资源之一,然而最近几年因为水土流失现象的日益严峻,大大阻碍了国家水利工程事业的良好发展。为了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处理,有关部门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针对水土流失现象加以控制,实现对生态环境的良好改善,更为科学合理地运用水资源,从源头上解决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各式相关问题,推动社会的良好发展。

一、水电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的基本特征

关于水电水利工程,其包含众多工程项目的施工,如工程施工现场的平整、道路的修筑、岸坡的挖掘的。具体工程施工中,会挖掘大量土石方,占地面积极为宽广,同时工程施工周期较长。这些也给水土流失情况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水土流失特征具体如下:

(一)水土流失呈现点状和线状的特点

关于水电水利工程,无论施工现场内部,抑或是外部线路通常都较长,道路通常情况下都是顺沿河道两岸进行布置。实际施工过程中,土石方容易从高处滚落到下游位置,对沿途植被造成破坏,出现裸露的边坡,一些甚至会滚落到江河中,导致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1]。另外,料场、大坝以及相关生产设施会以点状的形式进行布置,岸坡的挖掘、料场的开采,土地的平整等将破坏原本的地貌,对植被造成破坏,出现裸露面,从而导致水土流失情况的发生。

(二)占压植被遭到破坏,加大了植被恢复的困难程度

据有关资料表明,对于单项水电水利工程而言,平均占据大约197.26公顷的林草面积。这些工程占用土地面积不但对原本的植被造成了破坏,并使其运用现状发生了变化。在水电水利工程的占地面积中,大约存在57%的永久性占地面积,这部分占地面积被建筑物占压或是出现硬化,很难实现植被的恢复,破坏了原本的水土保持功能。另外,工程施工之后,地表通常都会被压实,并且大部分都是泥土和石料的混合,土壤肥力明显降低,大大加大了植被恢复的困难程度。

(三)大量土石方和弃渣,人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相关统计表明,关于单项水电水利工程,平均挖方量通常在125.82万立方米左右,填方量在452.92万立方米左右,弃渣量在824.75万立方米左右。工程施工中,针对土石方进行挖掘、填充和堆放,不但会形成裸露面,同时给水体流失情况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2]。松散的堆渣通常是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四)工程项目众多,水土流失多种多样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中包含众多项目,如土方回填、挖掘等,具体施工中会造成多种形式的水土流失,其中包含因重力及水力造成的山体滑坡、崩落、面蚀和溅蚀等,情况严重时容易导致泥石流等情况的发生。

(五)工程施工前期阶段是水土流失发生的关键时期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中,“三通一平”等施工过程是土石方挖掘和填充的重要阶段,这些工程施工工序中,固土保水作用并没有得以真正发挥,地表面处于裸露状态,是水土流失的高发时期。

二、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生态修复的应用策略

水土保持的生态修复是一项新型技术,为了确保该种技术的良好应用,需要所属地区政府部门给予一定帮助,唯有预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才可以有效确保后续水体流失修复工作的良好开展。

(一)做好關于生态修复重要作用的宣传工作

所谓生态修复,修复并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核心是尽可能减少人们平日生活和工作中之于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唯有如此才可以从本质上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只有生态保护区的人们在思想意识上对生态环境保护加以重视,才能够主动投入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中,从而更好地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基于此,可以利用互联网等新型媒体针对生态修复进行宣传,让人们意识到生态修复之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并利用此项技术做好水体保持工作。

(二)针对治理区域实施科学划分

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实施治理的过程中,应结合区域环境条件的不同实施差异化治理。例如,部分区域中降水量相对偏多,部分区域中地理形势较为复杂,部分区域中土壤受到比较严重的侵蚀,部分区域中的植被生长比较茂盛,每一区域中的情况都各不相同,具体实施生态修复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各个区域实际情况的差异进行,这样才能确保治理工作的良好开展。由此可见,针对区域实施划分是十分必要的。

(三)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良好开展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实践,利用生态修复技术实施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我们已经从中获取了众多经验。造成水土流失现象的原因众多,其中植被和林地被破坏是最为主要的原因。因此,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和以粮代赈可以确保生态修复工作的良好开展,能够使水土流失问题从本质上得到有效解决,这是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重要举措,当前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退耕还林的重要作用,并发布了退耕还林还草等相关政策,以为水土流失的治理提供政策保障。

(四)针对生态修复实施科学合理的规划

具体实施生态修复工作之前,应针对需要治理的区域做好相关调查工作,研究这些区域内水文、地形特点以及天气状况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对这些区域做出较为细致的划分,根据上述特点针对各个需要治理的区域实施具体划分工作,然后结合每个区域实际情况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无论是具体的修复方法、修复时间,抑或是相关保障措施都要做出科学规划。具体实施水土流失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实行全面封禁,这是为了能够保证良好的治理效果[3]。针对封禁区域的实际封禁时间及其条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分析,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家经济的发展中,水电水利工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施工中,需要运用科学的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生态修复技术,能够更加良好地监督与控制水土流失现象,加强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国家水利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云朋.生态修复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2):216.

[2] 雷世清.生态修复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8,16(26):38-39.

[3] 王盼.生态修复在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5):278-279.

作者:蒙贵井

生态建设中的水利工程论文 篇2:

论白石水库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摘要: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如今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可见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的是协调两者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白石水库为例,对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粗浅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白石水库;水利工程;生态环境

Analysis of Baishi reservoir sediment using the rationality

Guo Feng

(Hohai University,Jiangsu Nanjing 211100)

Key words:Baishi reservoir;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Ecological environment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如今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强调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可见生态建设的重要性。而水利工程以人类追求的目标而论,就是为了给人们带来更为美好的生活环境,提供高生产力的生态环境条件。传统的水利工程是以对水流的控制为目标建设水工建筑物,以满足人们对供水、防洪、水力发电等需求。人们为了控制水流,或者改变了自然的水生态系统,或者把水从生态系统中分割出来。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的是协调两者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白石水库是辽宁省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之一,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城市供水、灌溉、发电、养殖和旅游开发等综合利用的大(I)型水利枢纽工程。现就白石水库的水利工程对水库周边小范围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白石水库及大凌河概况

1.白石水库工程概况。白石水库是辽宁省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之一,辽西地区蓄水面积最大的人工湖泊,规模列辽宁省第三位,白石水库因辽宁特有的白石岩而得名。白石水库位于辽宁省北票市上园镇白石村,修建在白石村境内的大凌河干流上。白石水库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是朝阳、阜新、锦州三市中心地带。白石水库是辽宁省“九五”期间,重点开发建设的水利工程项目。修建于1995年5月,2000年基本建成,2001年上半年收尾,是辽西第一大水库。水库总库容16.45亿m3,可控制流域面积1.7649万km2,占大凌河流域面积2.3263万km2的76%。白石水库为多年调解,净调节水量4.47亿m3。127.0m为正常高水位,125.6m为防洪限制水位,死水位为108.0m,相应库容1.302亿m3,坝前河床高程94.6m。白石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城市供水、灌溉、发电、养殖和旅游开发等综合利用的大(I)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每年向阜新、锦州等城市供水2.02亿m3,大大缓解了辽西地区严重缺水局面,最重要的是白石水库的修建,可使大凌河下游的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水库每年向阜新、锦州等城市供水2.02亿m3;为辽河三角洲地区提供农业用水2.67亿m3,增加水田1.33万hm3,提高滨海地区l.53万hm2苇田的灌溉保证率,大大缓解辽西地区严重缺水局面。由此可见,白石水库的修建,对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和当地建设尤为重要。

2.大凌河流域生态环境概况。白石水库修建在大凌河干流的中游上,修建前的生态环境不是很好。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最大河流,流经河北、内蒙古,途经辽宁省的朝阳、北票、义县等市后,最后经锦州入渤海。大凌河流域所在的辽宁西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夏季温度高达30多摄氏度,天气炎热多雨,空气湿润。冬季和春季这两个季节寒冷少雨,冬季有时零下20多摄氏度,春季又常刮风尘暴,气候非常干燥。大凌河流域内多石山及风化沙土,森林覆盖率低,洪水频繁,陡涨陡落,植被条件极差,水土流失严重。加上暴雨洪水多集中在汛期,使河流含沙量较高,输沙量较大,而白石水库就建在多泥沙的大凌河干流的中游上。

二、白石水库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水库淹没面积。白石水库淹没涉及北票市8个乡镇区、30个村、103个自然屯。淹没各类房屋60多万m2及大量附属建筑物。淹没大板镇、下府乡两个政府机关和北票市种畜场等企事业单位77个。淹没公路、铁路、电信、供水、供电、广播等基础设施和50多处文物古迹。水库的修建淹没土地,把陆生生态环境改变为水生生态环境,引起自然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原有的生态系统几乎全部被破坏,新的系统必须重建。

2.对动植物影响。白石水库的水利工程,对周边小范围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改善作用。白石水库四周有肥沃的良田,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两万多亩的肥沃土地环绕水库,种植着玉米、大豆、水稻等绿色农作物。近10万亩的水域,水质适宜,饵料充足,水里有老哈鱼、鲫鱼、鲤鱼等鱼类,野生鱼类种类繁多。丰盛的水草养殖着鸡、鸭、鹅等无污染的家禽,更有许多不知名的野鸟,成群结队飞翔其间。现在有人这样称赞白石水库:“白石风多不起沙,四野新绿遍开花。群峰倒映江南意,天人合一谁造化。”还有一副楹联这样写道:“老树百年侵野岸,深潭千尺蕴骊珠。”白石水库周围已建成了80万大卡的冷库,50余亩的蔬菜大棚,300亩的苗木基地,投入了5000万尾的大银鱼。野生动物养殖场已养殖驼鸟60多只,梅花鹿20多头。

3.湿地面积大,鸟类繁多。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也是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最重要的栖息地。白石水库作为一种人工湿地,在防洪、抗旱、发电、养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白石水库湿地区域以白石水库最高水位线为界,东邻北票市长皋乡下皋村,北接下府镇,西邻大板镇,南至上园镇三巨兴村。白石水库生态位置重要,资源丰富,对区域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目前,白石水库湿地面积有1万多公顷,不仅是朝阳市最大的湿地,而且是东北亚候鸟在辽西地区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有三四百万候鸟经过这里迁徙,其中有十万多只水鸟在这里停歇或繁衍。尤其是大天鹅的集中停歇数量,应该在东三省居第一位。据统计,2002年春季,汇集白石水库的天鹅数量只有600只左右,天鹅数量猛增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库区内人为活动大为减少,尤其是在库区内挖沙得到控制。二是库区内水草众多,为天鹅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此外,白石水库湿地内还有灰鹤、黑鹳、东方白鹳、丹顶鹤等国家一二级重要野生保护鸟类10多种。尤其是黑鹳,已经在白石水库湿地内形成种群,朝阳市野保人员曾在白石水库湿地内,一次性发现总数为34只野生黑鹳的全国纪录。

4.对局部气候和大气的影响。白石水库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会使库区微气候环境条件有所改变,包括风速、湿度、气温、降水等。有关研究表明,水面上空比成片的房屋群上空,空气的透明度高8%~10%;水面上空与陆地上空相比较,紫外线辐射高出30%,气温降低4~5℃,紫外线辐射高出30%,气温降低4~5℃,相对湿度提高10%~15%。一般情况下,地区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控制,但白石水库的修建,使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对局部小气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气温、降雨、风等气象因子的影响。对降雨量的影响,降雨量有所增加。这是由于修建水库形成了大面积蓄水,在阳光辐射下,蒸发量增加,引起降雨。

5.对土壤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也是有利有弊。一方面通过筑堤建库、疏通河道等措施,保护农田免受淹没、冲刷等灾害,通过拦截天然径流,调节地表径流等措施,补充了土壤的水分,改善了土壤的养分和内热状况。

三、结论

白石水库的生态环境之所以保持得这样好,是因为水库建设中,建设者们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中。

1.在水库设计阶段,工程的建设者们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增加库区空气湿度,改善其周围绿色植被的生长。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了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以及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

2.在工程建设期间,白石水库的建设者们就着眼长远,植树造林,治山治水,改善生态环境。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使用有利于动植物生存的环保材料。

3.在水库工程完成阶段,建立了水库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使生态环境往好的方向发展。朝阳市环境监测站十分重视白石水库水质变化,开展定期的水质监测,库区水质基本满足Ⅲ类水质要求。由于近年来环境监管力度的加强,人为活动大为减少,使这里的生态环境日益提升。因为水丰草茂、气候凉爽湿润、食物充足,吸引了大批天鹅择此而栖。为保护白石水库湿地不受伤害,白石水库于2010年12月20日设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区根据《省湿地管理条例》,湿地监测站采取多项措施保护湿地。通过设立宣传牌、发放宣传单等方式,普及湿地保护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知识。同时,还进行不定期执法巡查,尤其是在春秋候鸟迁徙季节,格外加强巡检力度,并明令严禁在湿地周边建设工矿企业。

4.白石水库现阶段,既能防沙除涝,又能增加库区空气湿度,改善其周围绿色植被的生长。白石水库对改善周围地区的环境生态起到了很重要的积极作用。

四、建议

白石水库的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质上就是人与自然关系在水利上的具体体现。

1.从水利工程实际看,水利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生态环境是水利工作的应有责任。任何一项水利工程其本质,都应该是生态水利工程,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首要建设项目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建设项目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地凸显。然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必须在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就难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事业的长久发展。

3.水利工作者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认识和处理好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现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宗风.生态水利的理论与实践[J].水利水电技术,2003,(04).

[2]龚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环境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09,(11).

[3]刘志军.浅谈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科学之友,2010,(12).

[4]徐林.浅谈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J].科技信息,2009,(08).

[5]林海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09,(41).

[6]彭辉,叶建军,周明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2).

作者简介:郭峰(1992-),女,辽宁朝阳人,本科生,就读于南京河海大学大禹学院,研究方向为水文与水资源类。

作者:郭峰

生态建设中的水利工程论文 篇3:

浅析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水利工程建设以往的"傻、大、黑、粗"的形象也随着科学的进步正在向生态水利、生态工程上发展。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从而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提出了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要遵从自然发展规律,以生态、环保的观念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经过实践,总结出生态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建设

一、基本概念

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指,在遵循生态平衡的要求与发展下,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建立符合可持续利用和良性循环的水利体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如今,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走生态水利的道路,也就是说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必然的选择。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水利施工过程往往会破坏原有的地貌形态和岩土体的天然结构,产生一些环境地质问题。如开采石料时,岩土剥离后会加速风化,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人工开挖基坑和高陡边坡时,岩土体会产生临空面和裂隙,可能造成滑动破坏。弃石乱堆乱放会引发泥石流,基坑排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等。

2、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施工过程有些承包商采取的环保措施达不到国家有关规定,主要表现为施工放炮,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在居民集中点用药量过大,炮声震动使部分民宅受损,正常生活受到干扰。施工弃渣,在施工中大部分承包商是按规定将弃渣倾倒到渣场的,但也有部分承包商不按规定将施工弃渣乱堆乱倒。部分施工营地周围废纸、烂塑料生产废水未达标就直接排入河道,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或倾倒在营地周围,施工机修场地附近油迹斑斑,存放机械设备的地方随处可见油迹。部分施工营地周围废纸、烂塑料袋在树丛中乱挂乱飞,灰渣、废物、塑料、纸屑、烂鞋破袜随地乱扔,卫生状况堪忧。

3、对土壤生态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将破坏一部分土壤和植被,主要表现在砂石料场开采,施工设施的布置,修扩建公路,修建临时及永久性建筑,施工场区及生活区的布置等施工环节。此外,施工噪声惊扰库周陆生动物,对其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由于坝基、围堰、截流等施工过程均向水中投入大量的砂石料,料场开采对植被的破坏使局部区域的水土流失加剧,使一部分泥沙进入河道;若弃渣场位置选择不当,遇暴雨或大洪水冲刷时,亦可能挟带大量泥沙入河,污染河流。

三、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必要性

1、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迫切要求

近几十年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在一步一步的恶化,这对人类自身的发展与生存构成了直接的威胁,如何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课题。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也非常的广泛,主要包括土地淹没、生物多样性受影响、小气候的形成、库区移民等等。水利工程建设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利部门必须转变传统的治水思路,走生态水利的道路。

2、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

人类对水利工程的需求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目前经济社会水利工程可以划分为5个层次分别为:饮水保障、防洪安全、粮食供给、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这5个层次最终都体现以人为本。水利工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更高的层次需求,即生态环境阶段。所以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突破以河论河、以水论水传统的束缚,创造水和生态、水和文化、水和景观等的和谐。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功能定位上必须突出生态功能。

3、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城市的品味也随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水利工程,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应该从传统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

四、 加强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措施

1、加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要求水利工程师树立新的理念,放弃传统的控制自然界理念的动机。在进行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时为了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人们应该充分的利用生态系统的自设计与自组织这个自然界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因水利工程建设的地点不同,所具有的地质环境就不相同,所以在进行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时必须因地制宜,对该区域进行充分的考察,充分的尊重该河流在该区域的美学价值与自然属性,最终形成最好的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方案。

2、做好水利工程环境监测工作

对已经或者正在建设的水利工程,应该建立相应的环境监测项目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环保的标准。在该指标体系当中对相关监测人员与单位的职责应该做明确的规定,这样出现当出现问题就能及时的找到相关的责任人,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3、合理选择堤型、布置堤线

河流形态的规则化、均一化,在不同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因此,在堤线布置中,应尽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保留或恢复其蜿蜒性或分汊散乱状态,即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在确定堤防间距时,遵循宜宽则宽的原则,要处理好行洪和生态保护要求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河槽和河漫滩不仅要能满足设计洪水行洪要求,还要保持一定的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的自净化功能。堤型的选择除满足工程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等安全条件外,还应结合生态保护或恢复技术要求,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缓坡,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保持河流的侧向联通性。

4、建设良好的岸坡防护结构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系统冲击最大的因素是水陆交错带的岸坡防护结构。水陆交错带是水域中植物繁茂发育地,为动物的觅食、栖息、产卵、避难所,也是陆生、水生动植物的生活迁移区,至关重要。因此,岸坡防护工程的设计应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要求出发,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态和景观的护岸形式多种多样。在典型的岸坡防护结构中,可尽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多孔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尽可能避免使用硬质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浆砌块石等,为植物生长,及鱼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与繁殖创造条件。

结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态建设是人们逐渐重视的一个问题。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水利工程生态问题的突出不仅降低了工程的效益,同时使得人和自然的和谐遭受到了破坏。想要得到得到很好的解决,必须转变原有的治水思路。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能有效的将生态化建设融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中来,解决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的生态问题。所以,如何更好的将水利工程简建设生态化建设好,是当前水利工程建设在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斌.浅谈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水利,2010(125):157-158.

[2]张学文,马恒有.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思考[J].工程技术,2011(17):100-101.

[3]李玉会,郭德发.浅谈生态建设在水利工程中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0(3):248-249.

[4]具杏详,苏学灵. 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影响分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0.

[5] 穆宏强,蔡长治.《工程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社会水利和生态水利的内涵及其关系》.[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12

作者:王鹏

上一篇:军事后勤人才激励分析论文下一篇:影视艺术文化传播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