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当代研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为研究当代民众的信仰状况及其相关因素,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745名天津市民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不同类别人群在信仰追求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物质信仰、伦理信仰与年龄有显著的正相关,精神信仰基本上不存在年龄差异。精神信仰和国家社会信仰与文化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而物质信仰、伦理信仰和宗教信仰均与文化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心理学当代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学当代研究论文 篇1:

浅谈当代心理学对乐观的研究

【摘要】乐观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其中赛里格曼的理论最受推崇。乐观是人的一种重要的积极情绪,是个体面向未来的一种积极体验。乐观是人的一种主观心境或态度,这种心境或态度与个体的期望紧密相关,它不仅是一种认知判断的结果,而且是一种主观愿望的结果。

【关键词】乐观;态度;积极体验;积极心理学

人类对乐观的阐述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期的莱布尼茨(G.W.Leibniz)。他认为乐观是一种天然的认知方式——即使美好善良有时会伴随着一定的痛苦,但最终必会将其战胜。尽管当代心理学对乐观的解释还莫衷一是,如气质性乐观、解释风格等,但总体上来说,心理学倾向于将乐观视为是人的一种积极体验。

一、乐观的定义

社会学和人类学家泰尔格(L.Tiger)认为当个体把某种社会性或物质性的未来期望视为社会上所需要的、能为他带来快乐的或是对他有利的,那么与这种期望相关联的心境或态度就可以称之为乐观。从泰尔格对乐观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乐观至少具有两个主要的特征。

首先乐观是人的一种主观心境或态度。同样的一件客观事实,不同的人由于期望不同而对其就具有不同的认知和评价,并使人产生与评价价值相对应的态度或心境,于是如果评价是对自己有利的就产生乐观,反之则产生悲观。

其次,尽管乐观是指向未来的,但它会对现在或今后一段时间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乐观不针对现在或过去,它是一种主观愿望的结果,且这种建立在愿望基础之上的结果会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行为。

二、有关乐观生成的理论

1.天性论。天性论认为乐观是人的一种天性,人类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则会助长或限制这种天性的发展。支持这种观点的人有很多,如苏格拉底、尼采、弗洛伊德、马斯洛、罗杰斯等。但这种天性论往往具有消极的意义,包括索福克勒斯、尼采等都认为人具有乐观的天性只是为了延长自身的痛苦。

到了20世纪60、70年代以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一些心理学家们发现,人们并不是严格按照现实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而是以一种天生乐观的心态来思考和行动。从现有的一些心理学调查中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情况,那就是大部分人的得分都会高于理论上的平均分。这一结果表明每个人在各个方面的能力似乎都在平均数以上,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由此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的人都具有一种天然的乐观倾向。

2.学习论。还有一部分心理学家则认为乐观是由于后天的学习而造成的个体差异。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大部分是行为主义者,他们认为后天的学习是乐观形成的必要条件。在他们看来乐观是人在特定的情景中获得的一种特定的机械反射,是反应与强化之间的短暂性联结。因此,要获得乐观必须借助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紧密联系,两者之间在时间上结合得越紧,乐观就越容易通过学习而获得。

另一种学习论观点持有者——社会学习论心理学家也认为乐观是由学习而获得的,但他们认为,这种学习过程并不是单向的S-R过程,而是一种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在这一过程中会对S与R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意义做出判断,并在判断的基础上决定是否进行学习。

三、积极心理学对乐观的解释

乐观一直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积极心理学对乐观的理解综合了天性论和学习论的观点,认为一个人天生的遗传基因为其提供了一个乐观基线,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基线,而一个人后天的经验和学习则会进一步助长或抑制其乐观的程度。

在众多理论中塞里格曼所提出的理论最受推崇。赛里格曼在对乐观进行解释时,引入了习得性无助理论的归因再形成模型中的“解释风格”一词。简要地说,习得性无助理论认为动物和人在经历了令其不愉快且自身无法控制的事件之后,会变得无助、被动和反应迟钝。赛里格曼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在自身的行动和事情的结果之间不存在相关性。例如当人们遭遇逆境后,总会去寻找原因,如果一个人认为产生这种逆境的原因具有稳定性,那么他的无助感就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如果一个人认为产生这种逆境的原因具有普遍性,那么他的无助感就会扩散到与他相关的其它事件上;如果个体认为产生这种逆境的原因具有内在性,那么他的自尊就会受到伤害。

赛里格曼认为乐观是一种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解释风格,解释风格是指个体在成功或者失败后,进行归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倾向,并将解释风格分成了两类:乐观解释风格和悲观解释风格。一个人如果学会了把自己所遭遇的失败归因于外在的、暂时的、特定的因素,而把自己所取得的成功归因于内在的,稳定的,普遍的因素,那么他就具有乐观解释风格。

在当今社会,对乐观的研究结果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对于乐观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对乐观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更多有关乐观的内在意蕴必将被揭示出来,进而挖掘出它对人类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宝贵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海贤,陈洁.希望疗法:一种积极的心理疗法[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2(1):121-125.

[2]李金珍等.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3]新华,王极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1):59-66.

作者:潘建啸

心理学当代研究论文 篇2:

当代民众信仰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心理学研究

摘要为研究当代民众的信仰状况及其相关因素,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745名天津市民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不同类别人群在信仰追求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物质信仰、伦理信仰与年龄有显著的正相关,精神信仰基本上不存在年龄差异。精神信仰和国家社会信仰与文化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而物质信仰、伦理信仰和宗教信仰均与文化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精神信仰和国家社会信仰与社会安定意识呈正相关,物质信仰和宗教信仰与社会安定意识呈负相关。

关键词信仰,社会安定意识,相关因素。

分类号B849:C9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从结构到生活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中国民众从传统文化和长期生活方式积累起来的某些社会心态,却反映出对当代现实生活要求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社会安定自我评估水平(社会安定意识)的下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当代民众信仰状况的失衡与嬗变是诸多原因中的关键因素和内部深层因素,也是易被研究者所忽视的重要因素[1]。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民众信仰状况实证研究结果的心理学分析,揭示信仰对社会安定意识的影响,以期为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众信仰与社会安定建设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1信仰的心理学内涵

关于信仰概念的内涵,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提法。《辞海》认为,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主义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则认为,信仰是指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3]。长期以来,关于信仰的研究多集中在哲学界对其进行理论思辨层面上的探讨[4,5],从心理学角度对信仰问题开展实证研究则几乎一直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因此,界定信仰的心理学内涵并澄清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是开展信仰方面实证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认为,信仰作为人所特有的个性倾向性的重要组成部分[6],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它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它居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位置。

2研究方法

2.1被试取样和调查方法

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现象,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环境为个体的信仰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带来了限制。社会环境决定了信仰的选择、内容与活动方式。人的信仰同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是一致的,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相关。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本研究中我们从各个年龄段(21~70岁)、不同性别的被试中,选取了五个典型人群,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教师、医生、科技人员、工程师等)、个体户(专职从事个体经营五年以上的人员)和大学生作为样本进行研究。这五个人群的生活环境既有共同之处(即都生活在当前转型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又有各自的不同之处(即各自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经历与具体的生活环境)。

本研究从天津市民中抽取被试,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745份,回收率83%。在有效调查的745人中,男345人,女400人。年龄分布:21~30岁231人,31~40岁142人,41~50岁147人,51~60岁118人,61~70岁107人。人群类别分布:农民115人,工人135人,知识分子234人,个体户110人,大学生151人。文化程度分布:文盲20人,小学文化51人,初中文化177人,高中或中专文化122人,大专以上375人。除大学生被试采用集体施测外,其余被试均采用个别施测,其中文盲被试均由主试通过口头询问方法帮助其完成问卷调查。

2.2问卷设计

信仰作为个人精神世界最深层的价值系统,具有自身复杂的结构。国内有人曾基于信仰的不同层次和两个辩证关系从思辨的角度提出信仰的三层次、四维度结构[7]。我们为了避免与哲学界对信仰类型划分的冲突,在对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和深度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针对信仰的内容建构其相应的维度[8,9]。我们将信仰按内容划分为以下五个维度:(1)物质信仰;(2)精神信仰;(3)伦理信仰;(4)国家社会信仰;(5)宗教信仰。其中,物质信仰包括财富、权力、享乐、生命等四方面的内容;精神信仰包括求知、审美、自由、真理、人格尊严、自我实现等六方面的内容;伦理信仰包括待人、做事、个人生活、家庭、职业等五方面的内容;国家社会信仰包括国家利益、尽忠报国、民族昌盛、社会责任、社会福祉等五方面的内容;宗教信仰包括神灵、灵魂、宗教、命运等四方面的内容。

整个调查问卷除收集被试的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人群类别、本人及父母文化程度等)信息外,信仰状况部分由52个项目组成,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713,分半信度为0.764。内部一致性系数,物质信仰维度为0.768,精神信仰维度为0.703,伦理信仰维度为0.700,国家社会信仰维度为0.847,宗教信仰维度为0.749。另有4个项目用于测查被试对社会安定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本问卷采用5点量表进行评价,其中“5”表示非常同意,“4”表示比较同意,“3”表示说不清,“2”表示比较不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分数越高表示被试该方面的信仰追求越强,分数越低表示被试该方面的信仰追求越弱。在问卷施测过程中,采用匿名操作技术。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类别人群的信仰现状与分析

不同类别人群的信仰现状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类别群体在信仰各维度上得分的顺序基本上是相同的:国家社会信仰的得分最高,其次是精神信仰和伦理信仰(农民和个体户群体的相应顺序有所颠倒),再次是物质信仰,而宗教信仰得分最低。说明当前我国民众对祖国和民族的繁荣富强等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问题是基本达成共识的,对健康的精神信仰的追求强于对财富、享乐等物质信仰的追求,对宗教信仰基本持中性的态度(平均得分2.6分)。因此,当前我国民众的信仰现状基本呈积极向上的态势。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常抓不懈的结果。

虽然各个群体在信仰各维度上的得分顺序基本是相同的,但从表1也可看出,农民、工人、个体户群体在物质信仰、伦理信仰、宗教信仰上的得分高于其相应信仰得分的平均值,而知识分子和大学生群体则在精神信仰上的得分高于其相应信仰得分的平均值。F检验显示不同类别人群在信仰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从而说明不同类别人群在同一信仰的水平上是有差异的。对表1结果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显示:在物质信仰方面,农民、工人、个体户的得分显著高于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在精神信仰方面,知识分子和工人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民和个体户,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民;在伦理信仰方面,农民、工人的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知识分子和个体户,且个体户和知识分子的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在国家社会信仰方面,知识分子和工人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民、个体户和大学生;在宗教信仰方面,知识分子的得分明显低于农民和个体户,工人的得分明显低于农民,而大学生的得分明显低于其它任何群体。

以上结果说明,虽然表现出知识分子和大学生更偏重于精神信仰、农民和工人更偏重于物质信仰和伦理信仰的趋势,但在信仰的不同维度上还是表现出不同类别人群信仰追求的复杂性。这不仅与多侧面的信仰内容有关,而且与不同群体所处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有关。大学生作为最年轻和文化程度较高的一个群体,既表现出与知识分子群体在精神信仰方面的趋同性,又表现出其独特的差异性。他们思想活跃,崇尚真知与自由,对宗教的“关照”不屑一顾,对自我实现充满渴望,但阅历不深,对包含家庭责任、传宗接代等观念在内的伦理信仰考虑较少。而个体户群体则可能由于常年在外忙于生意,投资风险较大,故而可能对神灵保佑和命运比较看重。工人群体由于长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原因,其信仰追求比农民和个体户显得积极向上,甚至在某些方面(例如国家社会信仰方面)明显强于大学生。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今后对大学生应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教育。

3.2不同年龄群体的信仰现状与分析

不同年龄群体的信仰现状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群体的信仰存在着年龄差别。在物质信仰方面,随年龄的增长,对物质方面的追求是不同的,且多重比较显示31~40岁年龄段得分变化幅度最大,因此表明31~40岁是物质信仰发展的高峰期。在精神信仰方面,尽管也呈现出基本相同的趋势,但F检验显示各年龄段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精神信仰基本上不存在年龄差异。在伦理信仰方面,随年龄的增加,伦理信仰的强度是不一样的,且多重比较显示31~40岁年龄段得分变化幅度最大,因此表明31~40岁是伦理信仰发展的高峰期。至于国家社会信仰和宗教信仰方面,两者随年龄变化的发展趋势均缺乏明显的规律性。多重比较显示:在国家社会信仰方面,仅有21~30岁年龄段与41~50岁、51~60岁、61~70岁三个年龄段相比差异显著;在宗教信仰方面,仅31~40岁年龄段与21~30岁、41~50岁、51~60岁三个年龄段相比差异显著。而其它差异均不显著。因此,对于这个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3.3信仰现状的相关分析

3.3.1信仰现状与文化程度的相关

信仰现状与文化程度的相关系数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对于物质信仰维度和伦理信仰维度,均一致地表现出与文化程度(包括本人文化程度和父母文化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而在精神信仰维度,表现出与文化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文化程度越高,对精神信仰的追求越强,而对物质与伦理信仰的追求越弱。在国家社会信仰和宗教信仰2个维度,只表现出与被试文化程度的显著相关(与前者呈正相关,与后者呈负相关),与其父母的文化程度相关不显著。且无论对于何种信仰维度,均一致地表现出与被试自身文化程度的相关最强,与其父文化程度的相关次之,与其母文化程度的相关最弱,这可能与我国家庭结构及其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直接有关。也表明,通过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是关键而且必要的。

3.3.2信仰现状与社会安定因素的相关

信仰现状与社会安定因素的相关系数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信仰各维度的得分均与被试对维护社会安定重要性的评价呈正相关。但信仰各维度的得分与对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社会安定意识)的相关却是截然不同的。精神信仰或国家社会信仰得分与社会安定意识呈正相关,表现为对精神信仰或国家社会信仰追求越强,对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越高。因此,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对我国民众大力开展精神信仰和国家社会信仰方面的宣传与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了。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安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物质信仰或宗教信仰得分与社会安定意识呈负相关,表现为对物质信仰或宗教信仰追求越强,对当前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越低。伦理信仰与对社会安定度的主观评价相关不显著。

4结论

信仰作为个人精神世界最深层的价值体系,对于个体的行为活动具有稳定的导向作用。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不同类别人群在信仰追求上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但各个群体信仰强度的顺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依次是国家社会信仰、精神信仰、伦理信仰、物质信仰和宗教信仰。

(2)信仰存在着年龄差别。物质信仰和伦理信仰与年龄有显著的正相关,精神信仰基本上不存在年龄差异。

(3)精神信仰和国家社会信仰与文化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而物质信仰、伦理信仰和宗教信仰均表现出与文化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并且无论何种信仰,均表现出与被试自身文化程度相关最高,与其父文化程度的相关次之,与其母文化程度的相关最低。

(4)信仰各维度的得分均与被试对维护社会安定重要性的评价呈正相关。但信仰各维度的得分与对社会安定意识的相关却截然不同。精神信仰或国家社会信仰得分与社会安定意识呈正相关,物质信仰或宗教信仰得分与社会安定意识呈负相关。

参考文献

1 彭福清, 艾医卫. 转型期公众心理的调适与社会安定的维护. 中国行政管理, 2001, (5): 21~23

2 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缩印本).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1. 280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译编.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8卷).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5. 659

4 王玉梁. 论理想、信念、信仰和价值观. 东岳论丛, 2001, 22(4):62~66

5 刘建军. 追问信仰.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 8~12

6 高玉祥. 个性心理学.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107~108

7 赵志毅, 蔡卫东. 论信仰的结构、本质及其对德育的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1): 9~15

8 李幼穗, 李维, 吕勇. 信仰现状的心理学研究. 心理科学, 2002,25(6): 660~663

9 吕勇, 李幼穗, 李维. 当代中国民众信仰状况的社会心理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 69~73

(本中心硕士生李双参加了部分问卷测量和数据录入工作, 特此致谢。)

作者:李幼穗 吕 勇 李 维

心理学当代研究论文 篇3:

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其对策

摘要:本文就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从生活、学习和就业等方面产生的压力进行分析,表明研究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如何实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 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

一、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与社会同步正处于全面改革的转型时期,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以及生活、学习和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为研究生带来了日趋紧张的心理感受。就目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看,他们中的有些人心理问题已经主要外化为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某一种表现或多重表现,如抑郁、焦虑、强迫、自卑、敌对等。近几年我国高等学校陆续发生的研究生跳楼、卧轨、上吊自杀事件以及其他心理问题而导致的犯罪行为等,统计数据表明研究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有些专家已将研究生确定为心理弱势群体,人们深切地感受到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值得关注的,在一定程度上已影响到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家庭的健全和社会的稳定。

二、研究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的来源

1.来自生活的压力

在经济方面,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造成了研究生很重的经济负担,尤其是那些经济来源较差的同学。于是兼职成为了在校研究生的一项获得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但大部分兼职的研究生并没有高的收入,虽然兼职锻炼了人,但也耽误了不少学习时间,不善于把握就会对学业产生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在学习上造成压力。

在情感方面,在读研究生年龄偏大,很大一部分人处于未婚状态,对于异性与情感的渴望在所难免。但由于学习压力较大、男女比例失调等因素,造成与异性同学之间的交流机会较少,这对于那些未婚的大龄青年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压力。

2.来自学业的压力

大多数研究生都对自己的发展目标要求较高,希望通过三年的研究生阶段学习,在本专业领域内学有所长,每个研究生都渴望得到导师的言传身教,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为以后的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但是很多研究生入学之后发现现实与自己的期望有一定的差距,由于连续几年的扩招,造成研究生在校人数急剧增加,从而导致培养条件、硬件设施等方面的严重不足,导师所带研究生数量大大增加的同时,本身还有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导师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研究生而言,客观上形成了“一切靠自己”的整体状况,而研究生本身的学术水平十分有限,如果缺乏指导,很难达到自己所期望的发展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

3.来自就业的压力

由于研究生的扩招,大量的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涌向社会,研究生原来的光环不再突显,其学历优势也逐渐消失。社会形势发生了变化,但大多数研究生还保留着原来那份优越性心理。这样一来,在找工作的时候往往给自己定一个比较高的目标,大多想留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期望获得高薪。可客观上造成的结果是许多研究生都想挤在城市,竟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从扩招后的第一届研究生毕业开始,大部分研究生意识到未来并不是一片光明,压力由此形成。于是在课余间隙拼命考证,拼命寻找机会兼职,积累资本与阅历,为以后的就业增加筹码。

综上所述,当前的研究生承受着生活、学业、就业的三重压力,若心理压力长期得不到排解和释放,就容易对心理状态造成影响,部分心理调节能力差的学生,在碰到困难或挫折时,缺乏心理承受力和应对能力,就可由一般的心理现象发展为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

三、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

1.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造成心理健康问题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是一个质的飞跃。研究生往往对个人、对未来抱有较高的期待。根据调查,大学生、研究生属于政治、经济期望值较高的社会群体。从心理学的原理来看,期望值越高,心理承受力越差。如果入学前对学业、导师以及未来的就业前途抱有过高的期望,在现实中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许多研究生在就业时往往不得不在事业与收入、专业与爱好、工作地点与发展前途的选择之间举棋不定。另一方面经过考研、读研这一过程的艰辛跋涉,研究生的确在体力、脑力、经济上付出了较高的代价,自然就期望着丰厚的回报,一旦觉得付出和得到不成比例,必定导致心理不平衡,有些人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这一切都是强大的压力源。如何在社会中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协调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每个研究生都要面对的困惑。

2.研究生心理教育及相关研究的滞后造成的心理问题

目前国家在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中没有提出心理健康的指标,缺少制度性的指导和约束,因此,许多学校对研究生心理教育缺乏重视和理解,大多数高校将心理教育归到德育的范畴,导致心理教育德育化。同时负责研究生德育教育的部门及老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没有正确的方法,使得研究生心理教育严重滞后,心理教育对促进心理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心理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让研究生认识压力,另一方面是开通压力的疏导渠道。该方面的欠缺对研究生人群的心理健康显然是不利的。

四、实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了解压力,重视压力,学会缓解心理压力的技巧。作为高知识层次的研究生首先必须明白压力并不总是坏事。首先适当的压力有利于激发人的斗志,增加做事的效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需要压力;其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压力,回避压力无济于事,要积极地应对压力。压力并不可怕,关键是找出个人所能承受的压力极限,当压力过重时使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排解和疏导。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维护和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应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研究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将其纳入到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体系之中,通过加强对研究生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让他们掌握有关心理卫生的一些应用性常识,以增强研究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其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培养研究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顽强的毅力。再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各种教学中去,渗透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中去,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为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心理素质创造良好的环境。

1.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体系

目前,相比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高校内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十分薄弱,急需进一步地完善。在心理健康辅导体系的构建这方面,除定期开展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和经常性的心理咨询外,分年级、有步骤地对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测也是研究生心理健康辅导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及时发现隐患的有效手段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应特别加强对新生、贫困生以及学习和生活上遭遇了重大意外打击的研究生等群体的关注,对在心理健康检测中发现可能存在有心理问题的研究生应及时介入进行危机干预,排除隐患,对已经发现存在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应选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有针对性的与这些同学进行沟通,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让确有心理问题的研究生把心中的淤积情绪宣泄、释放出来,从而有效地避免意外的发生。对这些研究生都应该一一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便于随时跟踪调查和帮扶。此外,还应将心理辅导延伸到新生的学前教育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之中。

2.探索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相关活动

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途径除大众化的心理卫生知识的讲座、小范围的帮扶小组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之外,还可设立校内心理救助热线或在校园网站上开辟心理健康专栏、建立学生心理沙龙等,为研究生开辟诉说心声的窗口。尤其像心理救助热线、网络心理健康专栏等这类措施的实施更可解决部分研究生存在的“交流障碍”问题,是有针对性的个案辅导的有效途径。不可忽视的是,鼓励研究生开展自我教育也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实现途径之一。因此,要积极鼓励研究生组建自己的心理健康社团,并积极借助社团这个媒介指导研究生搞好自我教育,引导他们开展符合自身特点和水平的心理素质训练等活动,以多样化的方式促进他们心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3.搭建知识平台以帮助研究生提升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内因是决定一切因素的关键之所在。要想从根本上长期持续有效的改善研究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主要还得借助研究生群体自身的努力。此外,单就讲座的内容来说,也应注意根据各年级研究生的特点,分年级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传授,如一年级的研究生可多开展入学指导,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讲座,二年级应强化学习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辅导,三年级则可偏重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内容以预防部分诱因可能导致的心理问题的发生。

4.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发展环境

其一,以学术论坛为载体,鼓励质疑争辩,促使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的学术氛围来丰富研究生的学习环境。其二,以各种科技、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为平台,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即通过开展科技、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助人为乐、爱心奉献”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丰富研究生的学习生活。让研究生在与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正常的心境,感受到集体的温馨、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情,以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其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奖、贷、助、勤、补、保”等项制度,为家境贫寒的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的最低经济保证,从而减轻研究生的心理压力,为全面健康地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就学环境。

五.结束语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发展到现在,已不仅仅是个单纯的理论、观念和认识上的问题,而是更深层次地变成了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怎么探索和有效实施的问题,它已经成为涉及社会稳定、学校安定、家庭幸福和个人完善的综合性问题。积极开展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有助于研究生身心健康和顺利完成学业,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①马建青.正确认识和科学研究当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2-3).

②盘芝明,杨光.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与对策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l).

③刘胜江,张大均.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8).

④杨宏飞.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6).

作者:程 萍

上一篇:技能教学心理学论文下一篇:证券法投资评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