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2022-09-12

1 网络文学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文字的发展是因为生活的需要,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人不在满足用口头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因此就有了纸面文学。因此文学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 纸面文学渐渐取代了口头文学。纸面文学的出现, 让大量的知识和文学作品被流传了下来, 这为整个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信息社会的到来, 人们对文学的要求越来越多, 越来越快, 很需要文学快餐。而纸面文学不在能适应这些变化。于是, 网络文学诞生了。

近年来, 网络文学借助网络的自由、开放、包容, 在争议中快速发展繁荣壮大, 随着网络大面积的覆盖、网络原创作品的增加, 网络文学发展充满着无限可能。网络文学的分化, 网络文学一方面包容了网络时代对文学的改造, 分化出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 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 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互借鉴, 在文学特质上走向与传统文学的融合, 使网络日益成为创作传播的重要媒体, 同时, 信息技术和工具的普及创新对文学影响愈来愈大, 可以说网络带动了文学特别是网络文学的分化融合与创新, 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而只要看看大学附近的租书店, 在租书店里可以看到有大量的快餐文学 (网络文学的一种) 。所为“存在就是合理”, “商为利而生”可以看出在大学生活中有不少学生或多或少的接触过网络文学。

2 网络与大学生的关系

2007年1月23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 截至2006年底, 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 7亿, 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 北京市网民普及率也首次超过3 0%。从普及率上来看, 1 8~2 4岁间网民的普及率最高, 达到3 8.8%, 同比高出10.2个百分点。25~30岁间网民普及率以25.0%居第2位 (如图1所示) 。在18~2 4岁间大多数都是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人际关系问题、情绪起伏问题、学业问题、恋爱与性的问题。然而大学生没什么调节心理压力的方法, 因此上网就成了发泄情绪的一种方法。根据调查10.4%的学生在高兴时上网, 8.5%的学生在心烦时上网, 27.7%的学生在无聊时上网, 5 3.4%的学生不定时上网。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可以虚拟用虚拟的身份来发。泄这些负面的情绪, 可以不用估计自己的身份。有时候阅读网络文学就成了很好的选择。

然而网路中的文学作品是良莠不齐的, 虽然真正的优秀作品不少, 然而同时也有大量低级趣味充斥其间。其中更有不少色情暴力的作品。因此网络文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

3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 也是将来国家经济政治政策的决策者, 他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 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 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才, 而且对整个社会都至关重要。同时,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 给家庭造成了负担, 而且严重的敌对、抑郁等心理问题往往可能诱发违法犯罪、自杀等社会问题。因此, 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引导大学生排解心理障碍, 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4 网络文学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网络是虚拟的, 每个人都可以用匿名的方式发表自己的作品。这也就让网络文学的发表更加自由, 而网络可以把它传播到更宽更远的地方。网络面前人人平等, 网络文学亦如此。每个人都可以是作者, 每个人也可以是读者。而每个人都渴望别人了解自己, 同时又渴望了解别人。而大学生因为大多第一次离家, 这中想法就尤为强烈。因此有不少人成为作者或读者,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别人了解自己或了解别人。

2004年6月1日, 起点中文网世界ALEXA排名第100名, 成为国内第一家挤身于世界百强的原创文学门户网站。2004年10月更是被盛大以2 0 0万美金收购, 曾经轰动一时。由此可看出网络文学受欢迎的程度, 而根据调查起点中文的读者大多是18~24岁左右, 而这里面大多都是大学生。因此可以说网络文学和大学生之间是有很深的影响。

(1) 可以开阔视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不一样的, 因此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而网络做为一个平台, 记载了不同人的看法和知识。它让我们了解到了世界的宽广, 极大的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 让我们对一些知识充满兴趣。

(2) 加强了对外交流。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 让其他人了解自己的想法, 找到有共同兴趣的人。让一些思想怪异的人觉的不再孤单。

(3) 加强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不论是作者还是读者, 都让他们对这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想法, 也为他们带来了不同发展方向。他们可以让自己的想法得到其他人的认同, 从而对自己兴趣的发展有了信心, 然大学生有了更加个性的发展。

然而有利就有弊, 网路中的文学作品是良莠不齐的, 虽然真正的优秀作品不少, 然而同时也有大量低级趣味充斥其间。其中更有不少色情暴力的作品。因此网络文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

(4) 容易上瘾。网络文学因为YY小说刺激下, 各种异想天开、荒诞不羁的想法, 也纷纷收束在玄幻这顶巨大的光环之下。一时间玄幻Y Y小说红遍整个互联网, 这股热潮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仍然未曾退散。正因为Y Y, 所以网络小说中的趣味性就十分的高, 让人看后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因此也有人说是精神鸦片。

(5) 容易荒废学业。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太差, 不善于取舍。而Y Y小说比起课本来说更吸引人, 在加上大学教学管理十分宽松, 因此很容易让人荒废学业, 大大影响了大学的正常学习。

(6) 容易受到蛊惑。网络文学中有不少带有色情暴力的作品。很容易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产生影响。而这些作品也引发不少犯罪情况。

由此可以看出网络文学是一把“双刃剑”, 既能给人带来好处, 也会给人带来害处, 因此我们要让这把“双刃剑”永远对我们有利。

5 改善网络文学影响的方法

5.1 加强网络道德的教育

网络是新生事物, 这个虚拟世界的的伦理规则还是处于建设状态, 要加以讨论研究, 让当代大学生明白在这个世界所要遵守的权力, 义务和责任, 以及网络道德应遵守的原则。同时要大力加强网络规范教育, 增强青年道德判断能力, 培养青年遵守网络规则的法制意识, 同时要大力加强网络规范教育, 增强青年道德判断能力, 培养大学生遵守网络规则的法制意识, 预防青年网络犯罪和网络失范行为。

5.2 在学校增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大学生喜欢上网, 大多都是应为无聊或一些其他的心理问题。而如果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就可以增加与人交流的机会, 同时能学到很多有意义的事务。远不上网要好的多。

5.3 活跃大学生的教育

增加一些网络信息资源, 让大学生多上网了解, 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的变化, 以及自己所学的东西可以在什么地方派上用场。在互联网上教育, 能有更大的优势。比如同一节课没听明白, 一般只能去问老师和同学。而用互联网上的话, 就可以一遍一遍的看。同时加强网络应用知识, 因为现在的社会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脑了, 多学习网络应用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很大的帮组。

5.4 合理优化网络环境

现在的网络相当自由, 里面的知识也相当的庞大。然而其中有不少暴力, 色情, 恶意的思想, 其中更是有不少网络垃圾。因此合理的优化网络环境就成了关键, 把网络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尽可能的发挥, 同时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要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 加强网上文明行为规范, 维护文明的网络秩序;要大力宣传正面典型, 发挥榜样作用, 引导大学生用好网络, 创新思维。比如“此次文学网站“掌门人”会议由腾讯网读书频道发起, 汇聚“起点中文”、“幻剑书盟”、“红袖添香”、“龙的天空”、“西祠胡同”、“白鹿书院”等全国众多原创文学网站共1 0余家, 还有国内知名作家、学者、网络写手以及出版社。在对“包容、创新、合作、成长”的主题进行热烈讨论后, 1 0余家网站共同签署并发表了《中国网络文学阳光宣言》。宣言称:要“坚决抵制色情、暴力、反动等不良文学和低俗文学在网络泛滥, 坚决清除不良网络文学对青少年的污染, 全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充满阳光的网络文学成长新环境。”

6 结语

网络社会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网路文学正发挥着它的优势。用正面的眼光看待网络文学, 就可以发现网络文学的产生是必然的。整个社会的网络不断的发展。而网络文学也在不断的发展。网络文学已经走如了大学生的生活当中, 如何处理就成为了关键。

摘要:网络文学是数字信息化洪流中诞生的新生体,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接触网络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当代大学生接触到网络文学的机会相当的大。然而, 网络是自由的, 网络文学也就有相当的随意性, 其中色情暴力在其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因此网络文学对大学生的心理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文学,快餐文学,大学生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村.网络两侧, 作家出版社, 2000.

[2] 姜英.网络文学及其价值观念的界定, 科学出版社, 2003.

[3] 网络季风丛书,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

[4] 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 商务印书馆, 2000.

[5] 王一川.网络时代文学, 大家出版社, 2000.

[6] 李新明.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几个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2000.

[7] 网络文学大史记, 2007, 03, 11.

[8]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 5.

[9] 欧阳友权.论网络文学的平民化叙事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0] 涂苏琴.网络文学的兴起与传播, 当代传播, 2005.

上一篇:适应市场要求,实现医院绩效最大化下一篇:对高效课堂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