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保护与民营企业权益论文

2022-04-28

摘要:民营企业的法律地位是指民营企业所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重要参与者,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律保护与民营企业权益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法律保护与民营企业权益论文 篇1:

经济法如何保护企业的利益

摘 要:文章结合我国目前民营性质企业的发展情况,对民营企业在快速壮大过程中受到法律保护的大环境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分析了经济法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如何在法制上完善的建议,使民营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能够继续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力争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法;企业;保护

近年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然而,民营企业更需要的是法律化,而不仅仅是政策化的保护和扶持。如何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充分发挥经济法在企业保护中的作用,有效地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快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

1 民营企业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民营企业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外部环境也得到了不断优化,但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诸如投资准入、融资本、权益保障等方面法律仍不尽完善。

1.1 民营企业投资准入制度的局限性

民营企业投资准入法律缺陷,主要表现为法律缺失和法制不完备、不尽规范,导致一些岐视性的待遇,制约民营企业的充分发展。我国根据投资人所投公司的所有制不同而进行差异对待,是我国长久以来法律上的一项缺陷,虽然我国在对私有制经济不合理政策基本制度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受我国发展建设的长远规划以及思维管理上的定式制约,一切不是公有制的经济类型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能够在根本上得到认可,所以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地位上要远远低于我国的国有企业。我国一些关乎民众基本生活,关乎社会稳定的行业,例如,电力系统、石油企业、公路铁路等采取垄断式经营是其基本特征,国家占有主要资本,对社会发展有着一定影响、缺少竞争对手,一般都会采取政企合一的管理方式,在垄断形式上我们称之为部门垄断体制。这种垄断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在所属行业内由相关主管部门采用审批制度,而不是其体制内的企业进入其相关行业尤,其是民营性质的企业,其相关部门通过一系列的条例与规划对行业进行垄断,造成了民营企业进入的先天性障碍。现阶段在我国不论是上至中央下至地方上的一些经营性的基础建设投资项目一般都是由政府牵头组建的投资企业来担当投资项目的业主,假如单一政府组建的投资公司不能够独立承担起该项目的承建投资,一般都会在相关系统内部寻找合作伙伴进行联合,但是绝不会允许系统以外的其他企业尤其是民营独资企业进入营利性比较明显的基础建设类项目。所以,我国的公路建设、铁路铺建、城市交通改造、大型水电气工程建设等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相关项目,由项目展开到建设资金筹措,最后进行施工管理,都会在相关部门内部进行封闭式的运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单一的格局一直存在从没有改变过。一些地方的上述基础设施建设还会采取指挥部替代法人主体的形式,造成部门外的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相关领域进行建设。当然,这种垄断方式更多的是对国内企业的垄断。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在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上打破了部门垄断的模式,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部投资企业进入。在“知道外资投资目录”里面已经做出了明文规定,允许外资企业进入国家公路建设经营、铁路建设经营、港口建设经营。但对国内企业在基础设施开放上且缺少可以依据的相关政策法规,造成国内很多具有一定实力的民营企业想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但是且找不到门路,而我国地方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又继续民间资本的大量投入且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支持。

1.2 民营企业融资制度中的问题

①保障民营企业融资的法律不稳固,降低了自我内部资金积累水平。虽然《宪法》经过修改后,提出非公有制经济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物权法》的保护,但私有产权的保护并没有写入宪法,进入国家保护体系。比如国有企业在财产受到侵坏时,可以得到《刑法》的保护,而民营企业只能得到《民法》的保护,在国有企业,如果贪污罪发生了,公安机关可以逮捕犯罪嫌疑人,但如果有人贪污了民营企业的资产,则属民事纠纷,只能法院介入。严重威胁民企内部资金积累。

②激励民营企业深入发展的法律法规缺乏系统稳定性。政府的短期行为导致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缺乏建立企业信誉的积极性。政府政策的变化太多,朝令夕改,导致民营企业有种“草”的积极性,而没有种“树”的积极性,而企业信誉是一棵树,十年树木,民营企业缺乏积极性这也是导致民企信誉缺乏的重要原因。

③政府的监管法律过多。监管越多,企业就越不讲信誉,企业越不讲信誉,政府的监管就越多,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监管与信誉是有关系的,政府监管越多,意味着政府的权利就越大,政府的自由度就越大,未来就越不稳定,未来越不稳定,企业就越不考虑未来,从而自然而然形成了不讲信誉的态度。如在我国大量的中小煤矿,许多都不考虑大量投资安全设备,因为他投资安全设备需要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但不知那一天随着政府规定变化而可能被叫停。这就是政府权利过大而导致的不考虑未来缺乏信誉。

1.3 民营企业权益保障制度的局限性

①没有专门建立法律法规来保护民企的合法权益。民营企业如果想健康顺利的发展壮大,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为其发展壮大保驾护航,但是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没有专门保护民间企业的法律。即使是今天的中国,除了《宪法》外,只有少数诸如《物权法》之类的法规,但我国迄今还没有制订出用来系统界定和保护物权的《民法典》。同时,已经制定出的相关法律法规只是从现有经济体制或者经济转型期间产生的。这些法律条文也没有站在国家宏观整体的高度对民间企业进行认识,仅仅对民营企业的生产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新生力量的民企缺乏法律法规的直接保护,不利于其发展壮大。作为现在使用的一些常规法律法规,内容空泛,存在着一定的漏洞,有些不具备真正执行的意义。需要重新制定以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一些新制定的法律法规,一般都是国务院或是其直属部门制定出来的,其内在保护意义还是倾向于国有企业,部门保护特色浓厚,各个省市制定的法规之间有时候还存在着相互冲突,法律效力得不到有效的执行,阻碍了民间企业的发展壮大。例如对民企发展壮大有着很大影响的“三乱”问题,尽管国家已经坚决的进行了禁止,但是由于我们法律法规本身不够健全,彼此之间存在冲突,不能够彻底得到执行等缺陷,使“三乱”问题一直得不到彻底解决。

②涉及到民企权益的执法、司法行为不够规范,行政执法也不够规范。首先、执法过程中存在着违规情况。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受到利益的驱使,不能够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事。行政执法不够公正,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存在着以权谋私、钱权交换等现象,有些管理部门对民营企业存在着一定的歧视性对待,设立重重关卡,进行故意刁难,拖沓不办事,使民营企业不知所措,出现事情不能够尽早解决。胡乱执法、执法不具有明确性。国家政府可以不定时的根据形势需要,对民营企业进行各种“专项整治”,在整治的过程中执行其所谓的“关停并转”的行为,假如政府单方面宣布关闭中小企业,收回民营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废除其已经签署的承租、承建、承包合同等,将给民营企业的投资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还没有合理的补偿,使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不能够得到有力的保障。其次司法行为不规范。司法行为对民营企业权益保障不力。民营企业往往在其所自主设计或者转化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方面也得不到合理的对待与保护,使其无形资产在不断的流失,进而出现很多非法剥夺、占有挪用、侵占民营企业资产的案件出现。

2 我国民营企业法律保护状况的原因剖析

2.1 整体法制进程的影响

虽然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由于指导思想和立法操作上的缺陷,我国的法制水平整体上仍然滞后。由于民营企业的产生发展带有自生自发性质,导致具体法律和管理办法的出台,主要是以往优秀经验的总结,缺乏前瞻性、长远性。在已出台的各种法规、政策中,法律法规类偏少、政策性规定较多,往往冠以“决定”、“办法”、“通知”、“条例”“意见”等抬头且变动频繁。上级一些好的政策措施一到地方,又即被掺以地方特点而受到扭曲。在法律法规中,则体现为政策管理性规定过多,呈现出零散性特征,层级低、透明度差,公平、平等、诚实信用等民事法律较少,部分法律法规内容空泛,一般性、倡导性规定多,具体细化运作规定少,导致行政执法机关自由裁量权过大,使民营企业得不到切实法律保障。

2.2 政府职能和管理体制的影响

一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一方面宏观管理不规范、不健全,往往政出多门,缺乏政府统一管理,各方面管理统一协调的局面。出现了“有利争着管,无利没人管”,“好事身上揽,出了事就排”。另—方面管理力量不足、制度不健全,部门之间存在着职责交叉,责任不清,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引导不够,调控不力等现象,且“三乱”现象比较严重。二是政府职能部门、司法理念转变滞后。受权力本位思想影响,对民营企业“依权监管”的格局依然存在,政府司法机关至今仍未能完全由过去的民营企业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在管理过程中,“缺位”和“越位”现象严重。在法律、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不是根据已有的法律规定来规范市场秩序,而是根据对自己有利的理解来执行法律,把拥有的权利作为谋取部门、个人利益的工具,或将收益、罚款数额作为绩效考评的依据。在涉及征收征用时,该现象尤其突出,2004年宪法修正案在征收中补充了“并给予补偿”的规定,但具体做到什么程度的补偿并不明确。而在我国的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三资企业法中均有因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可以征收私人财产的规定。“公共利益”如何界定,基本取决于政府行政自由裁量,限制约束极其有限。

2.3 理论指导滞后

一方面,中国所采取的是渐进式改革模式,从民营企业的起步看,它是在国有经济逐步丧失效率和活力背景下的应对选择,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世贸组织考验的积累,国有经济体制运行僵化、经营机制转变迟缓的弊病日益显现,导致就业形势和财政收支的压力日渐加剧。在此情况下,民营企业以其自发特有的优势提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繁荣,保障了更充分的就业机会和保障了社会稳定。但随着民营企业的飞速发展,对民营企业的运行规律、发展预期,权、责、利如何规范等,大多仍保留在政策或行政法规层面,缺乏区分不同类别、层次、结构合理有序,既有一定分工又相互协调统一的民营企业法律体系。另一方面,基于公有制经济传统思维,在对待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仍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或将民营企业视为异已,可以利用但必须加以限制;或将其视为补充力量,只能偏居一隅,不能与国有经济处于平等待遇;或认为民营企业只是阶段性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产物,不会长期存在。理论滞后又直接影响了相关立法,致使民营企业移资海外情形也不断发生。虽然整体上进入了全面支持发展的阶段,但法制全面完善仍需假以时日。

2.4 思想认识影响

从深层次来分析,在民营企业的发展上还存在着对民营企业地位与作用认识不足的现象。十多年来,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消除所有制的歧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需要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阶段的社会经济体制,要支持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提出“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但是对民营企业的地位作用和发展,从—些政府部门到社会各界还认识不足,因此从政策法规到社会舆论上,未形成一个深入发展民营企业的氛围和效应。

3 充分发挥经济法作用,完善民营企业法律保护制

民营企业法律保护的改善,优化民营企业国家法制环境是坚定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的根本保障。立法、司法、执法层面的缺陷仍然是制约民营企业法律保护的基本障碍,具体内容仍是投资准入法律、融资服务法律、权益保护法律和税费征管法律四个方面的进一步完善。

①进一步开放民营企业可以进入的行业领域,放开法律法规对民营企业在投资项目上的限制。我国对于民间企业在一类产业、二类产业上的投资已经没有了限制,甚至还在鼓励民营企业在这两类产业上进行资金投入,这样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特殊领域,民营企业还出于长期受限的范围内。近几年,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投资范围已经放宽了很多。同时在对于国外资本的投资上也开放了很多领域,同时还准备设立境外上市股票试点。中国履行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放国内市场的承诺。其中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做出了具体的相关规定,随着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增加,相信我们也会将开放程度逐步的加大,放宽投资限制。我国对于外商的投资项目与范围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放宽。我国的西部区域已经对外商开放,电信、热电、城市内供排水等项目也已经对外商开放。但是我们有权利对于外商的投资做出应有的限制,我们应该保留一定数量的股权,对于外商投资项目的投资年限不能够放宽,外商注册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有着严格的限制,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现行我们的很多限制会逐步的取消,其中包括贸易平衡要求、外汇平衡要求、当地成分要求等。

②建立民营企业准入法律保护,引导民营企业进入新的投资领域。为了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各地也纷纷出台了有关政策,但是并没有将这种措施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使民营企业在投资方面无法可依,缺少相关政策的支持与扶助。如果我们想让民营企业也能够平等的步入市场,那就需要制定一致的标准。另一方面,由于民营企业同国有企业相比较在资金以及社会地位上存在劣势,如果要开放国有企业所垄断的一些基础设施性项目,民营企业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保障才能安心进入。我国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民间资金的投资,让民营企业进入这些项目具有导向性的作用。而国家投资项目一般是中央投资、地方配合的形式。我们在一些项目上完全可以有选择的让民营企业参与进来,在减少国家经济负担的同时,还带动了项目当地的经济发展。

③在经济法规中要针对财产权转移设立专门的法律。第一,需要加强财产权变更、取得等问题的重视程度,同时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要对财产权取得的时效性、主客体、行使方式等做出明确的规定。第二,利用公法对民间企业进行保护,确保交易的公正、公平。所以,一方面我们要规范和限制管理单位对民营企业的管理监督职能,开展民营企业自主保护职能。另一方面需要我们的监管部门对民营企业增强服务意识,严格尊国家的相关规定,不能利用手里的监管权利侵犯民营企业在产权交易过程中的合法利益,改变民营企业在社会投资中处于受歧视地位的事实。

参考文献:

[1] 阳小华.民营企业内涵问题探析[J].江汉论坛,2000,(5).

[2] 厉以宁.论新公有制企业[J].经济学动态,2004,(1).

[3] 王元京.民营企业与国有经济互补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4,(53).

[4]刘刚,姚康镛,陶友之.不能以民营企业取代集体经济[DB\OL].马克思主义研究网,2008-1-25.

作者:尹晓

法律保护与民营企业权益论文 篇2:

论民营企业的法律地位与完善路径

摘要:民营企业的法律地位是指民营企业所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重要参与者,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非公有制经济重要代表的民营企业,在法律上的地位却并没有得到体现,着关系到民营企业是否能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及未来民营经济的走向,通过对民营经济法律地位现状的梳理并找出相关对策,因此明确民事企业的法律地位不仅影响着民营企业的民事权利和义务,也影响着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

关键词:民营企业;法律地位;法律保护;完善路径

一、引言

民营企业是除国有企业以外所有非公有制企业的总称。民营企业的概念在经济学中有着不同的观点与学说,但在法律中并未对“民营企业”明确定义。因此,民营企业并非法律规定的企业类型,其内涵和外延有待考究。民营企业伴随改革开放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力量,其发展过程饱受挫折,从不合法走向合法,目睹了中国法制建设的进程。随着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一系列的政府简政放权、优化税收制度的推进,中国民营企业迎来了第二个发展的黄金期。法律地位,是指法律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的实际状态,体现了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角色。民营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民营企业的法律地位指的是民营企业享有法律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包括民营企业享有的民事权利和遵守的民事义务两方面内容。

二、民营企业基本概念及其外延

(一)民营企业

从法学的角度来讲,“民营企业”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因此在此节着重从经济学角度来探讨民营企业的概念。在现代经济词典中,广义的民营企业指除国家或政府直接经营的各类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狭义的民营企业指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市场经济学中对“民营企业”的定义为:国营企业的对称。一些国有企业可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制改造成民营企业,从而打破了传统上“国有国营”的旧模式,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从民营企业发展历程来讲,民营企业是指私人与集团企业经营的工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其中以工业为主。民营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食品业、饮料业、纺织业、皮革业、纸业、橡胶制造业、化学工业、基本金属工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机械工业、电器业、运输工具业、服饰业等。民营商业包括各类批发业、零售业、旅馆业、饮料业、小吃店、百货公司、超级市场、进出口贸易等47类。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经纪、租赁、工商服务、娱乐服务、修理服务以及其他各种服务性行业等12类。光复后,由于政策上受到鼓励、辅导和保护,台湾的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在1963-1972年期间更为突出,其平均增长率达23.3%,高于“官营”企业一倍以上。因此,民营工商业的产值,50年代末即赶上“官营”企事业,1978年已跃为后者的4倍。民营工商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60年代中期前后出现一批大型企业。这些大企业在竞争中通过联合,并在其周围聚集了若干较小企业,形成集团企业。目前,民营企业是台湾经济的主体l圳。

通过上述从不同方面对“民营企业”的理解,因此,我们从法学角度上将民营企业定义为:民营企业是指国有企业以外所有非公有制企业的总称,在我国现实条件下,民营经济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外资经济、乡镇企业、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制中国家不控股的企业以及国有民营企业。

(二)私营企业

与“民营企业”的相关概念是“私营企业”,二者概念经常混淆,但其内涵并不相同。私营企业在我国法律中有着明确的定义,私营企业是指私人所有的以营利为目的经济组织。它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其组织形式有独资、合伙、公司等。私营企业的企业主与所雇佣的劳动者之间构成雇佣劳动关系。我国的私营企业是依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进行经营活动的。国务院1988年6月25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八人以上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申请开办、私营企业的主体包括:农村村民;城镇待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经营者;辞职、退职人员;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离休、退休人员和其他人员。申请开办私营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与生产经营和服务规模相适应的资金和从业人员: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必要的设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经营范围。私营企业的经营范围是:它可以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从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和科技咨询等行业的生产经营,但不得从事军工、金融业的生产经营,不得生产经营国家禁止的产品。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1998年8月28日,国统字[1998]200号)第九条规定:“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民营是从经营机制上说的,私营是从产权说的,后者受到相关法律保护,前者以前只是存在于学术理论上的说法,尽管实际运行中人们常说这个,但在市场监管部门是没有民营的说法的,只是在科技部门有民营科技企业的统计。综上所述,民营企业是针对国营企业而言,只要是非国营企业,都可以称为民营企业。而私营企业是一个法律概念,只要雇员在八人以上的,产权属于私人的企业都属于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概念上,前者是从经营方式上讲,而后者则是从产权角度来讲。

三、民营企业法律地位与保护

(一)民营企业的法律地位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努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立足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大力调整所有制结构,改变原来的“一大二公”所有制模式,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随后党的十六大以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我党制定这一系列的方针政策都是对“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具体细化和发展。与此同时也对相配套的法律提出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宪法》的条文中并未提及“民营企业”或“民營经济”,而是采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等名词,但从本质上来看,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都属于民营经济的范畴,而且是民营经济的重要主体。

我国《宪法》历经数次修订都与民营企业有着紧密的关系:1982年宪法修正案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这是我国《宪法》首次承认个体经济的独立性和长期性并以条文的形式明确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个体经济的关系:1988年宪法修正案认可了私营经济的合法性,在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1999年宪法修正案进一步规定:“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原条文“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将《宪法》原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和“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该条文进一步明确了民营企业在宪法以及整个法律体系中地位。

(二)民营企业的法律保护

严格来讲,民营企业并不是法律上的概念和类型,虽然我们在各部门法和单行法中无法找到明确以“民营企业”命名的法律,但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都对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有着明确的规定,如198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已于2018年废止)规定了私营企业财产的来源、组织形式以及权利义务;《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暂行条例》规定了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在不改变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可以吸收投资人股,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则明确了自愿组合、自筹资金、独立核算。特别是20世纪90年以后代颁行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规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包括民营经济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的主体地位。

在2007年通过的《物权法》是《宪法》规定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进一步细化,以基本法律的形式再次强调合法财产不受侵犯,对于民营企业来讲更是“强心剂”能够保障企业安心经营为自身创造收入,也为社会创造财富。

在2019年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外商投资法)对外资企业的法律地位进行了界定,在法律上给与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同等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体现在“国家依法保护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的投资、收益和其他合法权益”,“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适用国家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等规定中。《外商投资法》的通过无疑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新时期下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民营企业的保护法律之间缺乏协调、更新和完善

从立法层面来讲,对于民营企业并不缺反完善的法律保护制度体系,宪法到法律法规再到规章有着完备法律保护制度,反而在各法律之间缺乏协调、更新和完善。尽管在法律框架内对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体现在法律的各个层级,但法律与法律之间,法律与法规之间,法律与规章之间没有有效的衔接规范,这无疑会使民营企业处在无序经营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更加开放的经济发展方针指引下,要求法律必须与时俱进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相辅相成,但目前有关民营企业法律的更新与完善相对滞后。

(二)民营企业的司法救济缺乏公平对待

求助于司法是民事主体寻求救济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司法的公正程度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法治文明水平,与民营企业相对的国有企业和司法机关同属公权力,并且国有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在此背景下民营企业很难在司法实践中与国有企业拥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司法倾向于国有企业也在所难免。得不到公平的司法对待,完备的民营企业保护法律形同虚设,公平司法无法体现。

(三)对民营企业的行政权力被滥用

尽管《宪法》与各有关部门法都对民营企业的法律地位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义务是《民法总则》确立的基本原则,但事实中,民营企业依然处于被“依法平等”下的不平等地位。一方面,例如在国家垄断行业,民营企业准入受到多方面、多层次的阻碍;在行政许可方面,民营企业许可事由严于国有企业;在优惠政策上,民营企业难以享受政府补贴: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受制于融资困难,融资渠道狭窄,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证券市场被国有企业所垄断,民营企业难以参与。因此民营企业融资只能求助于银行,但银行承担风险能力薄弱,民营企业所能贷出的款项远不足用于经营活动。其次,虽然我国《企业所得税法》早已颁布,但民营企业中不同的组织形式承担的税负远不相同。

(四)民营企业自身守法意识薄弱

目前,在我国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设立,截至2019年3月,我国设立的各类民营企业保守估计约为2700万家,但庞大的数量背后是大量违法经营的民营企业退出市场,守法经营是企业屹立于市场经济舞台的第一要务,民营企业要想与国有企业拥有公平的法律地位,不能只享有法律权利而不承担法律所赋予的义务。守法不仅仅体现在遵守现行法律法规,还体现在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现实生活中企业面对损害自身合法权益的情形时往往采取“花錢消灾”的态度,很少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使得民营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如履薄冰,缓慢前行。

五、完善民营企业法律路径与对策

(一)完善立法,更新民营企业保护法律

目前,民营企业的法律保护体系已然完备,但需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通过不断地更新与完善,促进民营企业搭乘经济红利迅速发展壮大,完善民营企业保护法律,应在市场经济的法律框架内,立足于放宽其国内市场准入领域,融资便利、税费合理、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单行立法和分散立法模式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修正、整合,強化对民营企业的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权的保护,健全民营企业法律保护体系,充分实现公平竞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必须要让民营企业在法律框架内经营与活动,在法律中我们将经济市场的规制分为三个层面,其一是对主体的规制,如《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以及2019年刚通过的《外商投资法》;其二是对市场关系的规制,如《合同法》、《票据法》等;其三是对市场秩序的规制,如《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除《外商投资法》外,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也于近日通过。

同时,各地方法规也应与时俱进,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不违反上位法下制定符合本地区经济情况的民营企业保护法律,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与政策导向,建立本地民营企业数据库,按照企业不同性质、企业的经营状况给与有针对性的培育。

(二)公正司法,树立平等观念

司法机关应牢固树立平等观念,坚持公正司法,秉持中立依法裁判,始终把法律作为司法机关唯一依据,司法的公正与否关系着民营经济的走向,对涉及民营企业的纠纷要与其他市场主体同等看待,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财产、商业秘密、经营秩序等不受侵犯。

(三)提高执法水平,加强执法监督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改革行政体制成为全面深化改革重要内容,一系列改革措施突显成效,其中在企业经营领域当属简政放权,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下放权力,另一方面减少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在税收方面,修订《企业所得税法》,同时减少不合理税收名目,这无疑对民营企业是利好消息。

我们在看到行政改革进步的同时也应注意到问题的存在,目前对民营企业主要还存在人治大于法治的情况,所以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行政机关要依法对民营企业进行管理和服务,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从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为民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提供帮助和服务,助力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同时,也要加强行政监管,对不符合市场准入的民营企业或违法经营的民营企业依法进行整治和取缔。行政主体及其执法活动应纳入《监察法》监督范围,保证行政权力不被滥用。

(四)加强民营企业法律意识,筑牢征信体系

民营企业自身必须树立法律观念,依法开展经营活动,并且把守法作为企业的核心要务,积极开展法律培训活动,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在企业中设立法务部门,对企业的每一项重大经营事项进行合法审查。

诚实信用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民营企业在融资、金融、税收等方面加强诚信建设,在全社会要建立征信体系,把企业信用作为企业经营考核的一项标准,通过大数据分析将低信用企业有序安排退出市场,避免发生企业不良经营导致金融、证券市场损失。

作者: 高峰

法律保护与民营企业权益论文 篇3:

民企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涉及财产权案例最为突出

在民营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当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私有财产权,发生的各式各样的侵权案例中间,最突出的是涉及财产权的案例。当然还有其他的案件。

民营企业权益维护出现了什么新形势?主要就是今年全国人大通过了的宪法修正案,使得民营经济的法制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使得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得到尊重。总体来讲,目前的形势是好的。今年的宪法修正案内容十分重要,意义重大。我国的法律界和宪法界人士认为这是我国宪政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同时,对我国民营企业权益维护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

这次宪法修正关于私有财产的保护,在国际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私有财产保护问题是国家经济制度的重要基础。当然,我这里讲的国家经济制度是指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制度。目前世界上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国家都把私有财产保护看作为国家经济制度的重要基础,而且还是公民的一种权利。

在各国的宪法里面,都有私有财产保护的内容。但是从表述方式来说有两种。

第一种表述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最早出现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里。为什么叫神圣不可侵犯呢?看得出,当时革命味很浓厚,所以用“神圣”二字作为强调加了进去。

当然,大部分国家认为“神圣”这两个字不是法律语言。后来“神圣”二字一般不提了。比如,日本宪法规定财产权不可侵犯。过去,我们的宪法中关于社会主义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实际上引用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这个表述。

第二种表述为财产权受法律保护。比如,德国的基本法规定财产权和继承权受到保障,他们的内容和范围有法律规定。俄罗斯的宪法也规定私有权受法律保护。这是两种对私有财产的法律规定。

上述一个叫不可侵犯,一个叫受法律保护,两者总的精神是一致的。但是在具体法律里边展开,还是稍有不同。

今年我们的宪法修正案关于私有财产的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就采用了第一种描述方式。同时,又提到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原来光有继承权,没有财产权,这次加了私有财产权,这是我国法律第一次肯定有私有财产权。下面还有一款是征收或者是征用: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是征用,并给予补偿。

由此可以看出,这次宪法修正的意义重大就在于:第一,扩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从原来的生活资料扩大到整个财产的概念;第二,明确规定保护私有财产权;第三,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并给予补偿。

那么,什么是财产呢?财产可以分为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有形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比如房子就是不动产。最近有几个研究机构对世界上的百万富翁做了一个统计,富翁标准是每人100万美元,但不包括不动产。据我所知,现在正在起草《物权法》,这部法对于私有财产保护相当重要。

这次宪法起草修改在征求意见时,我一直主张把“合法的”这三个字去掉。理由很简单,宪法所保护的私有财产,当然不能保护非法的私有财产。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那非法的私有财产是不是大家都可以瓜分掉?显然不能。在中央召开高层座谈会征求意见时,给全国工商联黄孟复主席起草一个稿子,我仍然把这一条加进去了。不过,宪法修正案最终还是保留了“合法的”这三个字。

我觉得私有财产法律保护,意义非常重大。第一,它是国家长治、社会久安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我有私有财产,我通过劳动所得,都不能够得到保护,这个社会就会出现不安定因素。第二,它是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基石。因为市场经济讲的就是公平交易,市场经济的大陆框架法律,都用保护私有财产作为其前提。第三,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保护民营经济的所有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比如,曾被媒体热炒的“第一桶金”问题,我是这样看待的:你没有说它是违法,这就是合法。倒过来说也可以:他在资本积累过程中,法院没有判决过,他的私有财产当然受到法律保护。第四,它是人们群众勤劳致富、创新致富、创业致富的重要推动力。

行政执法不能太多太滥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很快,但是还有很大的潜力需要我们去发掘和调动。我看过一个资料,英国和美国的两个学院,他们专门搞了一个全球企业精神监测数据,看各国人民创业精神到底怎么样,以人群里边的企业家的比例有多少为主要参数。他们对企业家也有一个界定范围,叫创办或者是管理一个初创企业,创办不到三个月的企业,或者是管理一个新的企业,在18岁到64岁的人群里,通过随机抽样调查,看看各个国家的创业的精神怎么样。当然,创业精神除了反映文化以外,也反映其法制环境。结果,在18岁到64岁的人群中,美国超过10%的人在办企业,也就是说,10个人里就有1个人办一个新企业,这个比例非常高,排在第一;英国6%左右,德国5%左右,日本2%~3%。这样一比较,中国要差远了,我看1%都不到。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们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挖掘和发挥出来。关键是法制法律,当然还有企业文化。在这方面,美国做得比较好,为了干事业而失败,没人责怪他,即使干错了也没有什么负罪感。这种企业创业文化很适合于创业办企业。

除了宪法以外,中国市场主体法律也要进一步完善。1993年颁布和1999年修订的公司法,包括1997年颁布的合伙企业法,这三部法律不再以私有制来划分,公司里的股东可以是国有企业法人,也可以是个人。同时,这三部法律都明确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所以,凡是按照这些法律组成的企业,相对来讲,纠纷会少一点。很多纠纷是1995年以前的,出现了纠纷,现在連法律依据都找不到。

还有几部法律对民营企业维权很重要。一个是行政处罚法。它确立了处罚的权限。现在除了立法和司法,还牵扯到政府的行政执法。中国到底有多少个行政机构处罚,谁也说不清。还有一个是行政诉讼法。对于政府的行政行为,包括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等等,不服的,可以提出诉讼。这是保障我们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很重要的法律。还有国家赔偿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的时候,侵犯了财产权,受害人可以获得赔偿的权利。

其实,私有财产受侵犯,无非有这样两类。一类是公权,主要是政府侵权。你可以利用这些法律来维护你自己的权利,包括行政许可法。比如,在政府实行监督检查时,不得妨碍被许可人正常的经营活动。不过,现实问题是,监督、检查太多太滥,政府部门人员随便就到生产线上去检查。我在国家技监局工作的时候就感觉到,政府部门都有一个倾向,都希望把自己的权力搞得很大,动不动就要到下面检查。我当时就很不赞成,因为一个生产和经营的场所,是不能随便进

去的。当时我举例说,在美国相关部门要到生产经营场所执法检查,必须有特别警察权。而我们查质量也可以去,查卫生也可以去。只要是行政机关,似乎都有权力去检查,没法让企业保持一个正常的生产秩序。

法律配套不可或缺

维护民营企业权益任重道远。勿庸讳言,目前这方面形势依然严峻。民营企业权益屡受侵犯的原因到底在哪?我觉得,首先是市场经济法制不完备。所谓不完备,就是有一些重要的法律还有待制订,比如物权法,包括民法典里面的一些法律。大家知道,如果我们拿着宪法打官司是不行的。已有这样的报道,比如有的地方拆房子,拆迁户手拿着宪法予以抗争,不愿拆迁。但是你要到法院去打官司,根据宪法哪条,那是不行的。宪法只规定一些重要的精神和条款,它还是需要通过其他的法律具体来落实。目前有很多法律——特别是私有财产权保护的法律,还不完备,这是一个很大的缺憾。物权法正在起草,希望大家都来关心。

第二,已经制定的一些法律,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1986年出台的破产法显然已不适应目前的形勢。新的破产法人大常委会已讨论过几次,在通过之前,我们还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公司法也是这样。原来的公司法似乎是专门为国有企业而制定的,按照工厂方式来管理,现在要按照公司方式来管理。公司法与市场经济中的很多原则相抵触。比如,企业法人代表并不一定要当董事长,其实几个人分担法人代表的权利也是可以的。

第三,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很快,时常会出现超越现行法律的实践这一现象。对于这一点,各个国家不太一样。有的国家是不允许超越的。我们国家正好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完全依靠现成的法律规定也是不行的。我们的做法有好处,但也有问题,那就是很多实践没有法律依据。这是其一。其二,民营企业或者是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的地位有不平等的地方。我记得,张德江同志担任广东省委书记后,提出几条,其中有一条是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要政治平等。记得在文化大革命中,有血统论,有成分论。应该不唯成分论,重在政治表现。我们现在的民营企业正处在这个阶段,还有所有制之分。将来有一天,在国家经济总方针里,不应该体现所有制,各类所有制企业应一律平等。如果有一些应该是国有垄断的,那么国家可以用法律来规定。所以有些过了时的思想观念和意识还在起作用。同时,这种意识形态,也影响到司法行政制度。比如从司法来说,要判案的话,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就有很大差别,往往不同等对待。拿银行贷款来说,贷给国有企业,哪怕收不回来,也只是不良贷款;如果你贷给了一个私营企业收不回来,说你肯定是拿回扣了。有很多这样的具体案例。其三,民营企业的法律意识亟待提高。应该承认,一些民营企业家法律知识还比较缺乏。常常有这种情况,守了法反而有可能吃亏,于是一些民营企业:不遵守法律。现实中有很多案例,的确侵犯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但同时,企业家也有不合法的地方。还有自律的意识和机制问题。比如,公司法里面关于股东权益的保护就没有很详细的规定;证券法中关于证券民事侵权赔偿规则也没有。另外,对于目前民营企业对医院、学校这些非盈利事业的投资,产权规则也没有。往往一句话“不以盈利为目的”,那么,你将来有了盈利怎么办?还有就是包括刑法中的侵犯财产罪。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如果你侵犯财产,它可以按照贪污罪来论处;如果是私人的股份制公司,财产受到侵犯以后,往往不能用贪污罪来论处。最高人民法院,曾做过司法解释,现在有所改进,但是还没完全解决问题。

非盈利性事业投资到底该不该赢利

最后讲一下怎样做好民营企业权益维护的工作。1998年到2000年,全国共立案3000多万件经济案件,案件涉及标的金额4.5万亿人民币,用触目惊心这个词也不为过。其中相当一部分涉及民营企业,当然目前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2003年,各类经济案件共568万,涉及标的金额是7000多亿人民币。这是一年的数据。我们应该想办法统计一下,涉及民营企业是多少,标的金额是多少等等。我看,不会少的。

当前涉及私有财产权的案例很多。比如,红帽子企业。当时办企业的时候,还没有明确是办什么企业;办了之后,就是全民所有,或者是集体所有,但是这个企业实质上是一个私营企业。有一些企业,利用改革的过程转制,按照股份制公司重新组成,这就比较干净利落,比较清楚,到底有多少股份大家都有一本账。但至今仍有不少企业目前还是戴着红帽子,这一类企业涉及产权纠纷,涉及私有财产权,最为复杂。因为你从字面上来看,他们是全民所有或者是集体所有制企业。

还有非盈利性事业投资。首先国家对于非盈利性的事业没有专门立法。所以,很多社团及组织都宣布,自己不以盈利为目的。但这句话在法律上没有规定。据我所知,德国关于非盈利组织专门有一个法律规定。如果你是非盈利组织,适用的是另一部法律,税收上有什么规定,清清楚楚。其次,它规定了利益分配。非盈利并不是赔钱,照样可以赚钱;只不过赚钱以后,不能让理事或者是董事分掉。德国有一些法律规定,只要是公益性的,经过审批的,政府还可以补助一些。它有比较详细的非盈利组织的法律规定。所以民营企业在这方面投资应特别小心,将来的产权怎么搞都是一个问题。

总之,民营企业一定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作者:王以铭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问题信息安全论文下一篇:中学化学教学多媒体课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