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权益法律保护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国家法治化进程的重要标准,而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已经成为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关键所在。在此情形下,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护,法律为其伸张正义,尤其对于弱势群体而言,我们更应该保护其权益不受他人损害。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合法权益法律保护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合法权益法律保护管理论文 篇1:

试论农民工劳动动权利的法律保护

摘要: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由于我国现行的关于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以及农民工自身素质原因,农民工没有自主的维权意识,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常常受到非法侵害,极大的影响了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应政策,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法律援助和保障机制,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从根本上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利。

关键词:农民工;劳动权利;对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迈进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极大的地推动了工业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及其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相应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其中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一大课题。农民工是对于进城务工农民的一种说法,指的是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那些以农民身份进城与用人单位建立各种劳动关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其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一直都是社会各界人士所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对于国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而言,这也是一项亟待解决而又相当艰巨的任务。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阐述,农民工就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农民外出务工,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成为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同时促进了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闯出了一条新路。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带回资金、技术和市场经济观念,直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对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和顺利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劳动法》在第三条明确规定了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七项权利和一项兜底性权利,另外在第二十九条和第三十三条就劳动者的保护措施做了明确规定,例如不得解雇的情形以及签定合同的事项。除了国家颁布的基本法律外,相关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条例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也做出了一些规定。如2014年9月12日由国务院颁布并实施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系统的规定了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及总体目标。但是这些法律文件在实践中的贯彻落实和执法情况却并不理想,使得“保护农民工”难以从号召变为现实,尤其是农民工合法权益受侵害的案件相当多,比如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方面以及工资支付、社会保障方面,这都极大地损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一)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方面

1.劳动合同的缺失引发的权益侵害问题

我国有很多用人单位出于各种理由不与农民工签定劳动合同,导致公民劳动权的优越性在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中得不到充分体现。虽然《劳动合同法》第七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但由于缺乏实质意义上的书面合同,还是给用人单位逃避义务、减免责任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得农民工在劳动争议过程中不但拿不出以证明双方之间劳动关系成立的有效凭证,而且也得不到其他渠道的法律救济,造成他们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法律保护。

2.派遣劳务关系导致的法律漏洞

在我国,作为吸纳农民工最多的建筑行业,为了谋求广阔的利润空间,大力倡导发展派遣公司。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侵害农民工权益,比如不给农民工上保险、拖欠工资,而派遣公司作为一个悬空的单位,根本就形同虚设,甚至有些这样的公司连最基础的办公设施都没有。因此,2005年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中所阐述的关于“在全国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农民工基本被劳务企业或其他用工企业直接吸纳”的相关办法更是给了这些建筑行业钻法律漏洞的机会。其实出台的这些相关法律文件的出发角度是很好的,但是不可避免会成为接受公司用来规避其应当对农民工承担责任的工具。

(二)农民工的工资支付方面

农民工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他们的劳动报酬权却常常受到不法侵犯。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目前最严重而且突出的权益侵害问题,就是-用人单位拖欠甚至拒付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而且相当恶劣。最近几年在西安市少部分地区发生的烂尾楼事件,其中就涉及到用人单位巧立名目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春节前后,只要打开电视,就会不时看到相关部门替外来农民工讨工钱的报道。

2.用人单位变相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比较严重。比如说一些用人单位对迟到、早退、旷工等现象的罚款过于严厉缺乏理性,以致于一个月下来,有些劳动者连吃饭的钱都要倒贴;甚至还有一些“用人单位以扣发一定比例的工资来充当风险抵押金的做法”,这些都是违反劳动法规定的。

3.部分用人单位的工资过低,有的甚至比当地最低工资水平还低很多,且增长缓慢,而且有的非法用人单位在没有工作任务可分配的情况下竟然分文不发。

(三)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方面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优抚制度。但是据资料显示:在社会保险中,由于养老保险基金区域统筹政策及其缴费方式不够灵活等原因,农民工不愿意购买养老保险,以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左右,部分地区如广东、大连参保率也仅达到20%左右”;另外,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也很低,而且报销额度有太多限制;工伤保险在农民工之间没有得到广泛普及,导致农民工“小病没处看、大病看不起”;至于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就更低了,尤其是生育保险。由于打工妹自身特有的生理体质,造成这一弱势群体被广泛歧视,以至于生育保险权益都被忽视了。相对于社会保险而言,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以及社会优抚等制度占社会保障的比例是比较小的。然而针对这么小的比例,其贯彻落实也不见好。城镇社会福利体系的保障面是相当狭窄的,仅涉及有城镇户口的单位职工和退休人员。社会救助方面,现行城镇社会救助体系只覆盖城镇户籍人口,排斥外来人口如农民工。例如最低生活保障、住房公积金等方面,农民工是不可能享有的。我国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将社会优抚的对象确定为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军人家属、离休军官和文职干部,这其中就不包括农民工,而且具体到城镇部门,也没有出台有关农民工社会优抚的政策性文件。

二、农民工劳动保护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歧视农民工的观念比较严重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农民工在城里处于弱势地位,因为二元户籍制度使农民工永远是城市的外来人,许多面向城镇的优惠政策农民工无法享有”,导致了城镇居民对农民工的排斥心理,从而使农民工在社会职业结构中处于最低层,严重被歧视。

1.从立法角度来看,其不公正性也反映出对农民工的歧视观念。具体体现在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出台在调整农民工与政府、用人单位的社会关系上表现出与城镇劳动者权利义务的强烈不对等,赤裸裸地凸显了对农民工权益的限制与歧视。

2.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工作态度上也严重歧视着农民工。一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服务性岗位上对农民工规定差别待遇;二是为农民工进城务工设置了一道看似合理的收费壁垒,如要求农民工办理务工证、计划生育证、流动人口暂住证、缴纳治安管理费、卫生费等等;三是“官本位的传统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政府对社会的管理理念还停留在单纯的管理上,尤其是为农民工服务的观念还没有形成”,这主要体现在针对农民工的法律法规不但多而且繁,这就“顺理成章”地导致农民工违规的频繁性,从而使城市管理人员对农民工肆意罚款,造成农民工合法权益被任意践踏。

(二)农民工对法律知识的欠缺导致其自我维权能力较弱

农民工来自农村,大部分文化素质较低,知识结构单一,且具有深厚的传统意识,这使得他们很难接受与工业化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法治观念。这样一来,跻身于现代化工业社会中的农民工不但维权意识淡薄而且维权能力也不强。同时,导致了许多用人单位利用农民工法律知识的欠缺,随意用工,甚至违反法律规定用工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农民工组织化程度低,企业工会责任脱轨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保留着传统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所以一些农民在思想上普遍具备着懒散、狭隘、纪律性低的特点,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加入工会组织。如此一来,农民工就完全脱离了利益表露和权益维护的轨道,作为个体,他们很难就权益侵害的问题同用人单位进行抗衡,维护其合法的劳动权益。

另外,不给农民工办实事的工会组织也不在少数。例如在一些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开展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等方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很多工会组织被戏称为“形象工程”。

(四)派遣劳劳务关系给农民工维权带来极大阻碍

在现实劳动市场中,用人单位与农民工往往不签订劳动合同,而是由派遣公司与农民工签订合同,以此来规避其应当对农民工依法承担的责任。派遣公司常常只是一个悬空的单位,其自身财力根本无法保障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造成农民工索要工资无门,劳动权利难以维护,最后只能自认倒霉。

(五)劳动保障法制建设滞后,执法力度不足

缺乏有效的法律救济手段,就犹如给农民工权益侵害问题雪上加霜,这集中体现为法律制裁手段的狭窄和执法力度的弱化。根据相关资料表明,“用人单位侵害农民工权益的,制裁手段只是警告、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等一些训诫性措施,即使进行罚款,由于数额过小、强度有限也难以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这充分暴露了我国相关立法的调控乏力。”

(六)社会保障落实不到位,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

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滯后、保障程度相对较低、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具体体现在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以及社会优抚四个方面,这里以社会保险为例来谈其对农民工造成的权益缺失。社会保险中,有工伤、医疗、养老、失业和生育等险种,对农民工而言,尤以工伤保险最为重要。然而虽然如此,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工伤保险并未作为农民工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优先得到确立、做到强制执行。其次,虽然上保了,但是用人单位却并不按期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未建立农民工工伤保险基金等。至于其他方面,诸如医疗、养老、失业、生育保险,由于农民工认识上的误区(参加社会保险只会减少收入、增加生活负担),往往都存在拖缴、不缴等问题。

三、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中存在问题的法律探讨和对策建议

(一)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立法作为突破口,从根本上扭转歧视农民工的观念

政府应加大对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通过相关政策的出台,鼓励中小城市、大城市实行户口准入制度,“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口管理机制。消除城乡居民户口差别,尽陕改变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使农民工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工人,从农民到市民的彻底转换,消除农民工权益保护中的制度性障碍。”

更重要的是,想要从根本上扭转歧视农民工的观念,就要以立法为突破口来解决问题。政府是政策性文件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只有政府出台新的政策性文件,着手启动和制定针对农民工权利保护的相关法律,如《社会保险法》、《农民工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取消对城镇就业人口不合理的制度性保护,才能使农民工享受同城镇就业人口相同的待遇,从而消除对农民工的身份歧视、就业歧视,使公民劳动权在这一弱势群体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城镇中各种公共服务设置也要切实考虑到农民工的存在和需要,将农民工等同城镇人口对待,不予歧视。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之一,在接下来几年当中,我国农转非的步伐会加快,将已经脱离土地的农民的户籍转变为非农业户口,农业户口转变为非农业户口将会比以前容易一些。这对于农民工的自由流动和权益的保障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的依法维权意识和用人单位的法制观念

农民工要想维护好自己的劳动权利,就必须适时地进行学习,通过各方面途径努力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及市场经济知识,力争做一个学法、懂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新型农民工。与此相适应,国家及相关部门应积极拓宽劳动保障普法宣传教育渠道,扩大普法宣传教育覆盖面,灵活运用各种宣传教育方式,特别是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相关法制宣传活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农民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自觉性。

(三)优化工会组织,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建立完善集体协商机制

鼓励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维护农民工权益方面的作用。农民工工会组织应帮助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或代表农民工与企业签定集体合同,充分发挥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作用,因此,工会应当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最大限度地将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向他们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推进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从根本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四)借鉴他国完善法律,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

例如,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伊利诺伊州2000年7月6日修改的雇佣保险法。该修正案规定:员工租赁公司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才能被认为是被“出租”的雇员的雇主。”

这项法案从员工租赁公司这一方面清楚地确认了劳动者与其的劳动关系。而我国必须明确当派遣公司被架空、接受公司又拒不支付工资不上保时,劳动者何以证明劳动关系的成立,以维护自己的劳动权利。

据此,我国早在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首次对劳务派遣作出“特别规定”。一是《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必须签订期限至少2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在合同期间即使劳动者未被派遣,劳务派遣单位也必须按月支付其最低工资,并且照常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二是规定了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要订立劳务派遣协议,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数额等,更重要的是明确规定了派遣单位应与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五)加强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确保法律的震慑作用,落实劳动者应享有的基本劳动权利

在当前及今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应将农民工工资及其劳动保护问题作为劳动保障监察的重点。这其中一个大的方面就是要把重点放在对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严格监督上。另一方面就是加强对用人单位非法用工、无故苛扣农民工工资、工时超长、不支付加班费,以及劳动环境恶劣等问题的监察力度。

除此之外,要严厉处罚和打击生产安全事故和侵害农民工休息休假等权益的行为,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对于在救济程序中不依法办事、遇案推委的领导干部、办案人员的违章行为要严格对待;在执法过程中要坚决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立案条件、统一办案程序、统一规范案由、统一法律适用、统一处罚标准、统一卷宗标准。”

(六)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新秩序

要想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仅需要有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还需要相应的社会保险立法,最大限度地为农民工办理尽可能全面的社会保障,在社会保险的有效宣传和费用支付上拓宽政策,消除农民工的理解误区。具体到措施,首先,从工伤保险着手,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农民工办理相关的工伤保险,并且按期足额缴纳保险费用。其次,在医疗、养老、失业和生育保险方面也应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农民工的参保率。最后,就是需要政府在社会福利、救助、优抚等方面充分照顾到农民工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各项权利。

综上所述,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每一个阶层的人都在其中扮演着他的重要角色,农民工亦不例外,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强调,“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鉴于农民工从思想到行动的特殊性,一方面,政府必须给予他们特殊的保护和关怀,切身体会农民工所处境地,为他们办实事。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民工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他们能够迅速的融入到城市中来,培养农民工的公民意识和平等意识,为他们提供与城镇人口同等的国民待遇和公共社会服务,让农民工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福利,从而激发其主人翁精神和创业精神,进而使整个社会更加安定繁荣地发展。

责任编辑:杨炼

作者:赵刚

合法权益法律保护管理论文 篇2:

当前我国农村法律援助现实情形与对策分析

摘 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国家法治化进程的重要标准,而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已经成为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关键所在。在此情形下,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护,法律为其伸张正义,尤其对于弱势群体而言,我们更应该保护其权益不受他人损害。因此,我们必须对农村法律援助制度予以更加有效的完善,同时努力健全具体的实施工作,以便更好的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这些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非常有利的。

关键词:农村;法律援助;法律制度

作者简介:吴庆圆(1984-),女,中共党员,鲁东大学政法学院,法学专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青島大学商学院,项目管理专业,获得工程硕士学位;苑翠(1985-),女,中共党员,聊城大学政法学院,法学专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

一、我国农村法律援助现状解析

(一)法律援助制度化已初步形成

九十年代中期,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开始实施,其目的就在于对农村弱势群体的保护,农民自身合法权益得以保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得以有效维护。1996年,我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四次会议正式书面法律援助法律规定。到了2003年,国务院又再次颁布了《法律援助条例》,由此,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也就正式颁布实施了。另外,以地区为单位的法律援助政策也同时颁布实施,这就使得我国相关法律援助制度体系就此建立起来。

(二)农村法律援助方式得以创新

就目前来讲,农民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法律素养普遍较低,全国各个地区在规范法律援助制度环节上想了很多办法,尤其在制度的设计方面,按照“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能力”的基础刚要,对法律援助的方式方法始终在做完善和创新,自始至终站在农民立场考虑问题,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二、农村法律援助还有诸多问题存在

(一)法律援助实施中的人力不足问题

现如今,农村已经成为法律事件多发地区,这其中还有了许多变化。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些就使得农村改革之路越发明确,各类公共关系的冲突几率逐步提高,局面也变得紧张起来,农民的合法权益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尤其是他们作为弱势群体,一旦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就必然盼望法律可以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相关的农村法律援助工作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法律援助实施中的经费不足问题

《法律援助条例》中具体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义务提供法律援助资金。但是其中并未明确提到这部分资金一定要作为政府财政预算,而且对于资金的比例与使用方向也相对模糊。对于工作人员来讲,因为援助资金短缺,有些地区的法律援助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这就使得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最终导致许多农民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得到法律保护,法律援助工作难以实施。

三、完善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相关建议

(一)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援助制度

首先,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立法。立足于农村改革发展大势,紧扣城乡统筹发展和国家特别重视“三农”的发展战略,逐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立法体系,提升法律援助立法层级,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研究制订《法律援助法》,在吸纳《法律援助条例》内容的基础上,将原有法规较为模糊的规定明晰化,将原有法规缺失的内容及时进行补充完善。

其次,严格监督农村法律援助的全过程。应加紧所有环节的深入细致服务,遵循原则,建立全程服务的机制,法律援助的处理过程中实施动态跟踪。具体来说,法律援助中心或时间方,承办的情况下保持沟通和联系,随时了解情况的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法律援助重点,切实维护农村合法权益的合法权益群众。

(二)整合人力资源,强化农村法律援助工作

第一,农村法律援助队伍建设须得加强。在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工作中,农村法律援助服务是其关键所在。农村基层司法工作中,一定要增加相关工作者数量,同时司法工作水平也要得以强化,这些是农村法律援助服务的重点所在。所以,我们一定要绩优人才,专注于增加农村法律援助工作者的质量与数量,以求创建一支合格的农民法律援助队伍。

第二,农民法律援助工作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农民法律援助工作属于基层民生问题,仅仅依靠政府与机构是不行的,这就要集思广益,集合社会各界共同完成,才能实现最终目的。特别是集合高等院校所具备的人才优势,广纳良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农村法律援助工作中去,既能增强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运用和提高,让学生们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

(三)广纳资源,多方筹措法律援助所需资金

法律中明确提出,对于农村法律援助工作,政府必须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保障资金需求,确保农村法律援助工作正常进行。同时,政府还可以与企事业单位相互合作,共同出资,设立专项法律援助基金,由政府对农村法律援助工作作出统筹安排。

四、结语

总的来讲,农村法律援助工作属于社会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结合各界力量来共同完成,不仅仅要求司法的公正公平,同时对于农村法律制度也必须不断完善,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妥善解决农村基层中出现的各方问题,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积极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陆作人.浅析法律援助进农村与新农村法治环境的构建[J].特区经济,2006(09).

[2]梁单秀.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2).

作者:吴庆圆 苑翠

合法权益法律保护管理论文 篇3:

大学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工作的不断开展,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与此相对应的大学生就业率却呈现波浪递减趋势。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个别公司企业单位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漠,利用毕业生对获得工作的迫切性需求对毕业生设置诸多就业陷阱,随意侵害毕业生合法就业权益。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遭遇侵害,从自身来讲,主要是由于缺乏法律保护意识所致。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运用问卷和访谈调查法在中国民航大学毕业生中进行了关于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调研,通过实证数据分析,了解毕业生在就业中法律保护意识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指导方案。

关键词:

毕业生;法律保护意识;就业

收稿日期:2010-03-12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9年天津教委调研项目《大学毕业生就业中法律保护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文章,(编号:Jwdy-091021)。

作者简介:包姝妹(1978-),女,辽宁朝阳人,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法学、法律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教育目标定位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这种转变让更多的学生进入高等学府学习,但连年的扩招也产生了其他负面效应。大学生就业群体逐年大幅递增,毕业生由2001年的115万发展到2008年的559万。而与之对应的大学生就业率却呈波浪递减趋势。大学毕业生就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此背景下,个别公司企业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漠,利用毕业生对获得工作的迫切性需求对毕业生设置诸多就业陷阱,随意侵害大学毕业生的合法就业权益。

大学毕业生遭遇侵害,从自身来讲,主要是由于缺乏就业法律保护意识所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法律意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关于就业问题的法律心理、思想、观点、知识和理论的总称。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态度、评价和信仰等内心体验和外在行为。[1] (P.228)它左右和决定着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法律判断,既能让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能约束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在中国民航大学对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32分,剔出回答少于3/4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19份,有效回收率为87.6%。其中男生126人,占57.5%,女生93人,占42.5%。回收问卷中,文科学生占20.5%,理科学生占9.1%,工科学生占42.0 %,管理专业学生占18.7%,法学专业学生占9.6%。党员占40.2%,入党积极分子占0.5%,团员占56.6%,群众占2.7%。通过调查了解当前毕业生就业求职过程中是否遭遇就业侵权,是否具备相应的法律保护意识,以及能否通过具备法律保护意识来保障自己的合法就业权益,以此为基础探讨如何构建大学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培养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中国民航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的访谈、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毕业生在就业法律保护意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就业欺诈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意识

1.26.9%的同学对于在无薪实习期间缴纳押金是否合法表示不清楚;甚至还有7.3%的同学认为是合法的。

2.对于就业实习要缴纳培训费,41.6%的同学不清楚是否违法,10.5%的同学甚至认为是合法的。

(二)对就业歧视缺乏明显的法律保护意识

调查问卷:某单位在招聘会上列出“职位:打字员,条件:身高165cm以上,女,未婚,应届毕业生,本科学历”。对这一问题是否存在就业歧视?24.7%的同学认为不存在,38.8%的同学表示不清楚。

用人单位将求职门槛和歧视条件并列,容易让毕业生忽视其中隐藏的就业歧视,导致多数学生没有意识到这是对自己权益的的明显侵犯。

(三)对求职中介资质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意识

在对“到民办职业介绍所求职,是否会先问清楚该中介的许可证、营业执照、收费许可证等”的调查中发现,46.6%的同学根本没考虑过这个问题,11.0%的同学表示不会主动去查询中介机构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是否为合法机构。

正是由于部分学生自我法律保护意识的欠缺,才造成一些中介结构利用毕业生迫切找工作的心理提供虚假就业信息,进行信息欺诈或设置就业陷阱。这不仅可能使毕业生在财产上受到侵害,甚至还可能遭遇传销禁锢等人身侵害。

(四)对自身隐私安全缺乏法律保护意识

经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当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向毕业生索要毕业证、身份证及涉及自身的重要信息,或将上述证件借给用人单位办理工商登记、信息登记时,有5.5%的同学表示会这样做,27.9%的同学表示不确定如何去做,6.8%的毕业生则表示咨询后再说。

身份证、毕业证以及个人信息等都属于毕业生的隐私信息,涉及信息安全和隐私安全。如果不能妥善保管,一旦被泄露或非法利用,有可能使毕业生成为欠费、欠税、担保人等各种形式的债务人,甚至可能成为被敲诈勒索的对象。

(五)对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条件缺乏法律保护意识

调查对用人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职业危害等工作条件是否在求职中考虑,35.2%的同学表示没有想过,9.1%的同学则表示不会考虑。

工作环境的劳动安全生产条件对毕业生今后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从事的是危险性或特殊职业,法律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应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一旦因工作环境或职业性质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予以赔偿。而多数毕业生却缺乏或忽视了这方面的法律保护意识,有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引发劳动权益纠纷。

(六)对试用期的法律规定了解模糊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新录用的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适合自己进行了解的期限。试用期的长短与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相关,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提供与正式工作后不同的劳动报酬和工作待遇

1.调查发现有60.7%的同学知道有试用期的规定,但仍有37.9%的同学不知道有试用期规定。对试用期的具体时间掌握上,如试用期的最长法律规定,45.6%的同学不能准确回答。

2.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只要履行了相关告知程序即可解除劳动合同。但在问及合同约定“试用期内不允许辞职,辞职需缴纳3000元违约金”的条款是否合法时,认为合法的同学占18.7%,不清楚是否合法的占35.6%。

三、对策探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培养与提高,使其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就业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的就业权益。具体措施如下:

(一)指导毕业生了解、掌握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提高其法律的认知水平与能力

各高校应在今后的教学、就业指导工作中对毕业生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就业促进法》、《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让其充分认识和把握就业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法律权益:平等就业权、知情权、隐私权、财产权、救济权等。

(二)引导毕业生从自身生活入手,加强对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自我认知与形成,逐步培养运用法律思维进行思考的意识,真正做到懂法、守法、用法

就业法律保护意识培养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这样才会促使毕业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就业法律保护意识培养的实效性。

(三)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毕业生的就业法律保护意识

普及与提高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应注意方式方法。应充分利用各种舆论载体,大力宣传提高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调查问卷问及喜欢哪些教育宣传方式时,选择就业法律案例的占54.3%,选择专门讲座的占37.4%。

调查还发现,尽管选择就业网方式的只占13.7%,但大部分毕业生表示对于通过学校就业网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保护意识是有一定需求的,只是由于就业网的设置及其内容涵盖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导致毕业生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网络这一途径。通过网络服务传播信息是当前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网络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其他媒体的宣传作用。尤其是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大学生而言,借助网络途径进行沟通、学习和了解法律知识是非常有效、便捷的方式。因此有必要对就业网的服务工作进行改善:将涉及就业权益法律保护的内容以专栏形式凸显出来;在内容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与重点相结合。既要有与大学生就业法律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也要有针对就业较多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地方规章;设置典型案例来教育和提醒广大毕业生注意就业中的侵权行为。可以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包括以flash或动漫的方式来演示,激发学生的关注热情,使学生有深刻的理解。

(四)改善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涉及企业安全环境、就业歧视、试用期、就业欺诈等问题与就业指导之间存在相关。说明在加强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工作中,就业指导占据一定重要地位。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内容,即使是国内一流大学也仍局限于落实就业政策、树立择业观念、求职技巧培训等方面。而对于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仍处于相对较弱地位。对此,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应做到以下三方面:

1.树立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本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9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这是法律赋予高校的职责。高校就业服务应当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就业服务理念,坚持从权利维护的角度系统全面的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法律指导。[2] (P.71)

2.改变目前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定位。[3] (P.43)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多侧重于学生就业思想定位和求职技巧,如教育学生降低就业期望值,如何着装、写简历、应对面试等,忽视了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宣传与教育。在今后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应着重加强这一方面。

3.成立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障服务中心等专门机构。通过对毕业生提供就业权益保护课程、个案咨询、法律指导、就业维权等服务,把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提高纳入到高校正常的教学轨道,最终保障毕业生在就业中获得必要的法律保障。

总而言之,通过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法律保护意识,可以使毕业生保护其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稳定毕业生就业市场,而且还增强毕业生的就业信心,塑造其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使其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同时也对创造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一定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邹开亮.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法律教育之我见[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12).

[2]鲍冠艺.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的新视野(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赤峰学院学报,2009,(3).

[3]戴伶俐,章毓林.分析大学生就业法律盲点加强就业指导中法律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17).

[责任编辑:杜红艳]

作者:包姝妹

上一篇: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论文下一篇:大学院校管理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