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环境艺术论文

2022-04-18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要适应当前经济转型的需求,就要基于经济视域下着眼长远、科学谋划,不断整合资源,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探索一条全新的道路,以迎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数字技术环境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字技术环境艺术论文 篇1:

数字艺术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及变革

摘要:数字艺术融合数字技术与艺术设计之长,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本文从数字艺术的特点及其在环境艺术行业的应用人手,分析了数字艺术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探讨了数字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发展。

关键词:数字艺术环境艺术设计数字技术艺术设计

1.前言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二十世纪工业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科学、经济和艺术结合的产物,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休闲的关系十分密切。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作为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艺术设计,必然随着技术的创新、时代的变革而发展。如果要问21世纪什么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最大,那么答案就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艺术的介入,它利用计算机的技术优势,用数字为中介取代了人类的大量劳动,提高了设计效率,改善了设计方式,丰富了设计内容。

2.数字艺术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进入信息社会的环境艺术设计,大量与现代化科技有关的新产品层出不穷,而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的产品也不断吸纳新的现代信息元素,使设计出的产品在产品本身和制造方面都带有了更智能化的因素。设计出来的新产品更具人性化、智能化,更具人情味,人们在科技包围的环境中不再感到陌生,这也成了现代设计的准则。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当今的社会在产品中注入了更多人类活动方式的因素,技术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创造出的产品更适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使用者。对设计者来讲,这就越来越需要全面的社会知识结构力,特别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字艺术对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的渗透,使设计者的知识结构、职业技能、设计管理能力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掌握。环境艺术与设计,立足于解决社会人与社会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它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环境藝术设计有相对的界限,这界限可以涵盖精神的艺术和物化的艺术领域。数字技术的运用,多媒体网络的逐渐普及,使数字技术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好助手,使科学和环境艺术设计更密切地结合,从而更好为人类社会生活服务。

3.数字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是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求为特征的独特的艺术创造形式。大师贝聿铭曾经说过:“设计是需要的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变化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在科技高度社会化的今天,数字化对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最直观的影响体现在设计工具的改变上。传统的环艺设计往往使用手工绘图,需要纸笔、尺规等工具及勾形、渲染等过程,更改设计,修改起来比较困难。用数字技术处理不但代替传统手工绘图的所有过程,而且可以高仿真模仿传统的艺术效果,也比传统方式节省时间,提高了效率。基于数字技术可以随意缩放,使设计更加精细,无需尺规等工具,比手工精确、规范。传统绘图需要较强的绘画功底,数字技术处理则更注重设计思想和修养,对绘画功夫要求不是很高。图1给出了分别基于数字技术及传统方式得到的广场效果图。由图可见,与传统的设计方式相比,数字艺术能够更为清晰、准确、客观反映出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此外,基于数字艺术设计师还可将其设计、规划方案及其设计理念三维地呈现出来,让投资方或审查者“身临其境”地进行多角度体验型观察,找出不理想之处当即加以改进,避免,了交付后特别是施工后再去更改设计的麻烦,极大的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设计成本。数字艺术解放了手工时代对思想的束缚,为创作提供了宽裕的自由发挥空间,使作品更完美。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突破了传统艺术设计无法企及的效果。

4.结论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创新的过程,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计算机甚至有可能根据设定条件自行进行艺术创作。纵观环境艺术发展史,艺术的发展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发展。数字艺术与设计如此蓬勃的发展,是技术与环境艺术完美结合的体现。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环境艺术创作提供新的机遇、新的表达方式、新的艺术语言和风格,环艺的概念有了显著变化。同时,环境艺术的创新也对数字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反过来促进了数字技术的发展。环境艺术创作者创造精神财富,应关注社会新技术的发展,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事物,自由地进行创作,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作者:姜舒亚

数字技术环境艺术论文 篇2:

经济视域下中国环境艺术的设计与发展方向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要适应当前经济转型的需求,就要基于经济视域下着眼长远、科学谋划,不断整合资源,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探索一条全新的道路,以迎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基于此,本文从环境艺术设计概念和特征入手,论述经济转型时期对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分析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并基于经济视域提出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措施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经济视域;方向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掣肘,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考虑了经济、环境、功能等多方面的因素,对设计提出了诸多要求。基于此,我们要逾越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的藩篱,多角度分析经济转型时期的环境艺术,多措并举,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艺术设计的功效,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 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和特征

1.1 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指在室外环境的设计中,如公共空间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遵循艺术设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科学的规划布置,满足人们对环境实用性的要求,或为其带来良好的感受。如今,社会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要打破传统环境设计理念的藩篱,革故鼎新,守正创新,根据大众需求和时代特征创新环境艺术设计,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1]。

1.2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

第一,人文性和自然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利用自然景观,多方面考虑社會大众的需求,借助不同的艺术形式保障人与自然的协调性。第二,整体性和多样性。由于环境设计涉及的范围广,包含了诸多元素,每种元素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同时还能与环境空间风格一致,为社会大众呈现多元化形式,吸引大众的注意力。第三,审美性和实用性。随着社会大众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功能性,还要求实用性,而环境艺术设计恰好符合上述两种特征,既能给社会大众创造便捷的服务条件,让其享受生活,还能满足其需求[2]。

2 经济转型对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2.1 增强了环境艺术的学科的自然性

在经济转型的驱动下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环境艺术学科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生活需求,设计人员从人文、环境绿化等层面入手,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并且还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和区域发展特征进行设计。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原汁原味的城市文化,保障城市发展行稳致远,还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3]。

2.2 促进了环境设计创造水平的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大众对城市环境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环境艺术设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因时而立、不断创新,依托各种先进信息技术,完善和优化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设计的功效。这样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还能促进整体设计水平的提高,为我国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4]。

2.3 彰显了环境艺术学科的历史性

毋庸置疑,社会活动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大有裨益,它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进一步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文化发展的需求。文化历史无法用价值衡量,将历史元素恰如其分地融入环境艺术设计能进一步彰显城市的文化特征,让设计更加富有美感,助力我国文化事业的稳健发展。

3 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3.1 设计需求

在我国的经济转型中,生态环境保护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基于经济转型,环境艺术设计越来越重视以生态自然建筑为前提,在设计中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掣肘,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生态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在具体的设计中还需不断拓展思路,以更好地满足生态自然的需求。

3.2 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主要指在特定环境下,立足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将艺术和生态设计中融入环境设计的各个方面,让环境在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同时,还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审美性、功能性、实用性是环境艺术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在设计中要遵循的原则,整体设计和规划要做到与社会大环境相适应。比如在苏州园林的环境设计中,用圆形做门,不仅满足了园林环境艺术的审美性,还满足了功能性和实用性。从经济层面来说,环境艺术设计和建设大多由政府出资,为减少成本,在设计中还要遵守经济性原则,在满足设计需求、符合相关标准的前提下,还要尽可能地减少资金成本支出,给予大众良好的精神享受。

3.3 设计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更迭发展,现代数字技术应运而生,特别是媒体艺术设计形式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传统环境艺术设计主要以手绘为主,然而由于设计和建设是由不同的人完成的,他们在理解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分歧,无法保障设计落地的质量。而媒体艺术形式的诞生打破了这种困境,设计者、建设者、使用者三者在设计中能够及时沟通,能第一时间反馈设计作品存在的不足,还能看到实际设计成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保障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因此,在经济转型时期,虚拟技术、数字化技术成了环境艺术设计师开展设计工作的重要手段。

4 经济视域下的环境艺术设计

4.1 善用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多样差异空间

作为一个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国家,我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积累了充足的自然资源,还孕育了诸多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多样的社会环境,这些都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素材。而基于经济视域的环境艺术设计,一方面需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城市文化、历史、气候环境、地理条件等进行全面谋划、科学规划和整体设计,最大限度地确保环境艺术设计与文化设计之间的契合性,全方位地展现城市的特色,让城市的历史特征和文化特征能得到充分彰显。另外,在设计时还可以因地制宜地融合一些新手段,并依托这种形式守正创新,在保留历史同时实现历史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以苏州园林环境设计为例,设计师在设计中利用苏州园林独特的水景、山石等营造山水画、立体画般的景观,并通过这样的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环境设计相融合。例如,海棠花构造的独立小景;漏窗、窗花、洞门等文化元素;网师园中的“文王仿贤”和“郭子仪拜寿”等图案;拙政园中的倒影楼和塔影亭,其中塔影亭名为“塔影”,但唯立八角封闭亭于池心,细长水面,荡漾微波,古木映池,亭身拉长为塔,水天早已颠倒,水波荡漾,摇曳的绿藻和翡色的塔影相映成画,让人无限神往。

4.2 融入历史文化元素,促进城市文化发展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东西、南北跨度较大,地域间的文化历史差异较为明显,尤其体现在地域文化、饮食习惯、风土人情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背景下,为给不同地域的大众创设良好的生活、经济环境,一方面我们要尽可能地保护原有习俗和建筑,以传承历史文化;另一方面还要坚持与时俱进,给社会大众带去诸多便利,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文化传承。而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着重考虑上述因素,妥善保存城市的特色、古老且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古建筑,以此保障城市的功能和历史文化价值。对于地域中的传统风俗,设计人员要结合实际,开发一些固定区域,为社会大众开展活动提供场所和空间,助力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良好发展。比如我们熟知的苏州园林,其设计师巧妙地将地域特色和文化融入建筑、园林、室内设计,与苏州古典的造园手法相辅相成,共同存在。同时还运用了中国色彩,如暮云灰、景泰蓝、碧螺春绿等,让园林给人一种人文性的感觉。因此,设计师应立足于环境整体,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将城市现代风格与历史文化相融合,让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元素与新的时代元素相碰撞,构建一个富有历史感和文化感的空间体系,为城市文化和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4.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设计人员能力

一直以来,人才都被视为21世纪的核心资源,同时也是实现各领域创新的关键所在。对于环境艺术的設计而言,人才无疑占据着不可缺少的地位,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密切相关。通常而言,设计师的能力与环境艺术的设计效果并存,因此更需要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一方面,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结合时势和时代特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洞察力,要立足实际,加强融合创新,同时结合自身的专业性,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效果。尤其是在关键的经济转型期,加强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关注同样重要,在设计中必须综合各方面经济影响因素,增强对资金的控制和投入,满足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确保设计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政府机构应充分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对于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要加大扶持力度。要利用吸引、培养和扶持等多元化手段,构建全新和完善的保障体系。此外,在增强自身财政支持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形成多元的资金投入和保障结构,以更好地为设计人员的创新提供支持,从而发挥创新设计的最大价值,为城市的整体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5 经济视域下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

5.1 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

随着“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理念的深入,环境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人类生存环境依旧面临着极大的威胁,全球各国都高度重视环境问题。如何在资源紧缺的条件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了摆在每个环境艺术设计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因此,今后的环境艺术设计需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生态发展”的观念。一方面,在利用自然的时候要充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资源。同时,要满足当地人的需求。另一方面在设计、建设、使用、处理过程中均要做到无害化,充分利用人工材料和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气候、阳光、水体等,尽可能地降低资源消耗,充分落实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此外,还要实施简化设计,防止因资源数据过于复杂而消耗或占用资源,以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5.2 设计日趋人性化

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如何将人文与科技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做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十分值得思考。由于地区的差异,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因此,在今后的环境艺术设计中要结合实际和需求,充分体现设计的地域性和独特性,营造出人与自然及文化和谐发展的环境。环境属于人类生存的基础空间,而在城市环境的创造与设计中生存空间要素应成为考虑的重点,以确保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进而让城市环境设计逐渐趋向于人性化。而在人性化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应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综合考虑宜居需求和空间需求,并对应心理及生理等方面的需要,寻求物质与精神上的共享和解放,利用人性化设计所蕴含的能量驱动环境艺术设计变得更加完美。

5.3 设计日趋科技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更迭发展,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各种高新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作为信息时代的标志性技术,多媒体技术让人类的信息交流方式变得多样化,交流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而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被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如蓝幕技术、三维立体显示等,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未来不仅会不断涌现出各种先进的设计,还会出现各种新材料,而环境艺术设计将不再是简单的美化和规划环境,而是全面创造社会环境。

6 结语

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和自然的因素,在设计中将人的需求与生态、艺术、经济、实用等结合起来,保障环境艺术设计的合理性,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增强设计的艺术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艺术设计功效,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施雯.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J].艺术科技,2013,26(02):162.

[2] 董千.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发展[J].艺术品鉴,2019(2Z):73-74.

[3] 张悦.创意产业经济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发展[J].今日财富,2019(23):189.

[4] 莫青凤,梁喜献.生态文明观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9(05):85-86.

作者简介:孙旭阳(2000—),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作者:孙旭阳

数字技术环境艺术论文 篇3:

数字媒体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方式,让设计师可以依靠计算机来完成设计方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可以让客户真实地、自由地观察虚拟空间内的事物,而且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能够较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字媒体技术在世界各个国家飞速发展,数字时代的到来掀起了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方式,并作为一种独特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抽象思维与其所产生的空间实体间的联系问题。

一、数字环境艺术设计原则

(一)明确设计的目的

环境艺术设计行为是有明确的设计意图的,设计师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设计出一部好作品。数字媒体是辅助工具,通过软件表现设计意图,是一种既能形象生动地表现设计主题,又能美化设计主题的一种思维、技术活动。

(二)新颖的艺术形式

数字媒体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机交互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方便的、基于自然的技能,还可以在设计时从各种视角观察和评估设计的风格是否统一、色彩搭配是否协调,从而比较实际效果,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

(三)集成性与交互性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数字媒体技术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

(四)科学性与真实性

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是基于对象的真实数据的,是真实景物的再现。数字媒体技术不但能够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而且可以修改某个特定的局部。

二、数字媒體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空间信息的采集和数据库的建立问题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数字媒体技术虽然有三维空间表现能力,能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其数据库的建立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的。其中模型就要求按空间比例1:1进行绘制,绘制之前要对实体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测量,再按测量结果绘制模型,绘制好后进行存储,以备以后调用。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设计水平的提高,模型库也要与时俱进,需要随时更新。材料库的建立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环境艺术设计涉及的材料类型广泛,如金属、木材、石材、织物、皮革、树木、花卉等。而且每一类材料就有成千上万种,所以采集材料的信息与图片并进行修改、整理与存储费时费力。灯光光域网库的建立更具难度,需要对实际灯光进行信息采集,分析其照明度、色温值、辐射范围和墙面光影,再建立灯光光域网,并进行存储。只有建立了这些基础数据库,在今后的设计中设计师才能直接在3DMAX和VR中调用,才能高效率地制作出效果图或三维仿真动画。

(二)数字媒体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利用数字媒体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是首先将真实场景抽象化,然后通过设计图纸、规划图等提取数据,用多边形构造三维模型(如场地、建筑、室内、家具、树木、花坛等),然后进行纹理贴图、参数控制。但这种方法只适合于场景组织不复杂、多边形数目比较少的,较规范、较简单或简化的场景绘制。因为数字媒体的应用是建立在计算机的基础上的,复杂的场景对计算机的配置要求比较高,计算机会运行不顺。这就要求设计师合理运用场景管理技术。必须在保证建筑物外形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模型的面片数量,也可以用纹理代替模型的细节,不仅可以提升细节水平和景物的真实感,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场景中的多边形数量,提高刷新率。绘制三维实体、剪裁视域、剔除遮挡面也可大大提高场景绘制的效率,从而可以实现快速的场景绘制,达到实时的效果。在漫游系统中,需要计算机的配置更高,更需要设计师整体规划场景,规划路径。在虚拟建筑环境实时漫游中,需要及时检测物体的运动和物体间经常可能发生的碰撞,并计算相应的碰撞反应,更新绘制结果,否则物体间会发生穿透现象,破坏虚拟环境的真实感和用户的沉浸感。

(三)数字技术与环境艺术建造的关系问题

建立以多维信息空间为基础的人机环境,实现人与计算机和谐而自然的信息交流,一直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追求的目标之一。有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撑,使这一目标的实现成为现实。设计师可以通过它向客户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客户可以在观看过程中针对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应用数字媒体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即设置灯光、设置路径、控制漫游过程中观察相机的运动等,同时完成场景调度、碰撞检测与响应、地形匹配等,最后渲染输出,并进行后期处理。但环境艺术设计的关联性和前瞻性要求较高,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设计对象与周围的环境是否和谐相融,整体设计风格是否新颖、是否统一。这些问题数字媒体技术并不能解决,是需要设计师解决的,所以设计师要在掌握数字媒体技能的基础上,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并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三、数字媒体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可视化要求越来越高,数字媒体技术的市场不断扩大,数字技术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了设计之中,使得设计有了新的生命,艺术表现手法也有了更丰富的手段。各种复杂空间形式和风格的创造,都可以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来实现。

(一)数字媒体技术弥补了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不足

设计需要更为直观和方便的实体模型表现。传统设计的图示思维方式虽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其自身也有着极大的局限性,如抽象的设计作品和具体现实的设计内容之间容易出现疏漏和不同,设计元素的使用不够精确,欠缺灵活性,设计信息的表现容易造成时间的较大损耗,效率也低下,并造成大量材料的浪费。数字媒体技术承担了新的角色,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化表现方式的运用,可以更大范围地共享信息,可以调用统一规范的信息模型,可以加强设计者之间的协作,有利于弥补传统图示思维的缺陷,使得设计更加多元多维、丰富多彩。运用数字化表现技术,可以减少设计工作中的重复劳动,有利于提高效率、减少错误和降低设计成本,而且便于保存和留档。数字媒体技术可以使设计师减少大量重复繁杂的事务,把精力用于构建信息模型、绘制设计方案图、处理三维建模上,使设计师的才能最大限度得到发挥。

(二)数字媒体技术开辟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领域

环境艺术设计是个与时俱进的学科,当今社会设计领域迫切需要能够运用数字媒体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导致传统教学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个特殊学科的需求。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把数字媒体技术引用到教学当中,能够满足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能够把众多信息在有限的学时内传授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进行交互式三维场景考察、比较和方案修改,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师的设计意图,能够达到节省时间、方案交流便利、传授内容多的目的。可见,数字媒体技术走进环境艺术设计课堂,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能促进现代教育技术进步,能够较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语

总体来说,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建立了以多维信息空间为基础的人机环境,实现了人与计算机和谐而自然的信息交流,有利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师和学生进行整体构思、体会设计的空间感受、加快设计速度。

(黑河学院)

作者:刘敏 孙凤森

上一篇:艺术批评标准研究论文下一篇:欧洲教堂装饰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