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计量低碳经济论文

2022-04-18

一、低碳经济视角在经历了高速的工业文明发展阶段后,全球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走低碳发展道路,无疑是协调经济发展和应付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根本途径。低碳是指在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对自然系统产生较小的负面影响。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供热计量低碳经济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供热计量低碳经济论文 篇1:

探讨低碳经济下的供热计量改革

【摘 要】在低碳经济的发展状态下,供热计量改革被提到了国务院议程之上。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已针对供热计量改革做出明确的要求。本文将对低碳经济下的供热计量改革的必要性和我国目前的供热计量改革的状况做出分析,探讨解决供热计量改革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低碳经济;供热计量;改革

要追求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然趋势。供热计量改革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它针对我国的煤矿能源做出有效可行的节约措施,通过计量收费来引起人们对能源节约的注意,并在推行过程中取得了实际的效果。因此在低碳经济下实行供热计量并进一步改革完善供热计量很有必要。我国政府很早就认识到供热计量改革的重要性,1997年开始进行供热体制改革,并在在2003年、2005年供热计量改革的相关措施就已经陆续出台,供热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一、低碳经济下的供热计量改革的必要性

1.节能环保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对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概念做出了政策方针上的大力推行。对于符合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供热计量更是予以关注。毫无疑问供热计量改革是节能环保的必然要求。因此要通过供热计量改革来达到节能减排。推行改革既节约能源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做到低碳节能。其次,实施供热计量改革也符合大众的要求。之前的供热计量是按面积收费,这样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面积大不一定使用的热能源就多,这种收费形式不太合理,引起用户的不满,拒不缴费。供热企业又无法针对个别用户采取停止供暖的方式催缴费用,于是就造成供热企业与用户的矛盾,出现各种争执,影响供热事业的和谐发展。相较而言,按计量收费是一项明智之举,解决社会矛盾,满足了人们群众的需求,是供热计量改革中的一项切实有效的革命性举措。

2.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必然选择

供热计量的改革也使用户用热和供热企业供热更加灵活。以往的按面积供热还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供热和用热都是成片的进行,以公司、社区、事业单位为供热单位,供热是集体进行。用户不能根据自身需要来调节温度,在一个供电单位内,不顾个人的实际情况集体调节,这样用户显得十分被动。在供热计量改革之后,供热和用热变得更加灵活自主,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自主调节室温,从而提高用户的用热质量和生活质量。符合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下的人民大众对供热水平的要求。因此,在低碳经济甚至是低碳生活的要求下,供热计量改革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都带来了确实的好处。进行供热计量的改革是必要的。

二、目前我国供热计量改革的发展策略

我国供热体制改革开始于1997年,如今已将过八年。在这八年中供热计量改革逐步在各地区推进,虽有成效,但是由于各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各个地区供热计量改革的状况也不尽相同。从目前取得的成果来看,我国实施供热计量收费的区域面积逐年稳步增长。据统计,我国北方地区的供热计量实现按计量收费的地区面积达到1.5亿。在一些状况比较特殊的地区也逐渐进行着试点收费。我国新建的建筑安装热计量装置的比例也在逐年的提高,并且各地都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下面本文就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和策略。

1.改造城市原有的包括热源、热网、热用户的供热系统

虽然供热计量改革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政府也对供热计量改革做出政策上的支持与规定,在供热计量改革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有部分城市存在着原有供热体系并不适应供热计量的要求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该地区政府对城市原有供热系统进行更新,从热源、热网、热用户三个大的组成部分进行改造,正确规划,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联系模式,使城市供热系统适应供热计量的要求。例如,在目前的供热热源上,有些地区的热点厂、热电联产锅炉房或集中锅炉房原有的系统不合理,不利于供热计量的进行。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应该予以合理的改进与控制。

2.更新城市原有供热系统

另一个问题仍与原有供热系统有关,即原有供热系统已经太过陈旧,不堪使用,不仅不能做到节能减排,还出现冒泡、滴漏严重的热能浪费现象。有些地区此类问题严重,无法进行供热计量。

3.兼顾好新建建筑与既有建筑的供热关系

在进行供热计量改革的过程中,不论是新建建筑还是既有建筑都应成为突破点。例如,我国天津市分别通过“二步”建筑节能标准及“三步”建筑节能标准的推行,建立了一个趋向完善的政策和技术标准计量体系。不论是在规划设计还是在施工、验收等方面都有政策的监督和技术的把关,保证了供热计量工作的顺利展开和完美收官。早在在2008年,天津政府就拟定并下发了《转发市建委市财政局拟定的天津市13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这一项通知的下发并实施,使得供热计量改革这个比较宏观的政策被下分为各个地区的具体执行办法,从而推动了天津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的的全面落实,成绩斐然。根据天津市相关数据统计,在此通知下发并实施之后,天津市的完成供热计量改造的既有居民建筑多达1342万平方米。天津市的这一举措为我国供热计量改革提供了优秀的区域性范本。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热计量改革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要之举,在我国缓慢的供热计量改革的进程中,需对供热计量改革的逐步推行和完善做出更大的努力,要注意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促进低碳经济下的供热计量改革,实现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活。

参考文献:

[1]徐忠堂.城市供热计量改革的发展[J].区域供热,2013,02.

[2]仇保兴.热改大提速——2011年北方采暖地区供热计量改革工作会议专题报道[J].供热制冷,2011,11.

作者简介:

高耀锋(1981—),男,汉族,山西省保德县,本科,经济师,营销管理。

作者:高耀锋

供热计量低碳经济论文 篇2: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探讨

一、低碳经济视角

在经历了高速的工业文明发展阶段后,全球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走低碳发展道路,无疑是协调经济发展和应付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根本途径。低碳是指在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对自然系统产生较小的负面影响。“低碳”发展模式是以无碳或低碳能源利用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态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除了首先是针对生产领域,尤其是那些以煤炭和石油为能源的重化工、钢铁、发电、交通运输等产业,同样也针对人们的生活领域——例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包括人们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等。而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城市,影响城市的建设和规划等。[1]总之,低碳经济要求降低消耗、减少排放、循环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谐发展,是一场涉及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展低碳经济也是建设“两型城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必然要求。它通过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把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气候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气候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突出矛盾。

有学者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标定位在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生态的承载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2]

二、生态城市的崛起

我国的城镇化趋势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要求也是国情的需要。自1996年起,我国就已进入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到2008年,在短短的12年间,我国的城镇化从29.4%增加到45.7%,城市人口总量从3.59亿增加到6.06亿。而且这一趋势预计在未来几十年里仍将持续。有研究认为中国的城镇化是继欧美之后世界第三次城镇化浪潮。

世界经济正面临着向低碳经济转型,城市的发展也势必面临着转型。2005年胡景涛就指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可以说, 低碳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化,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化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落实。

生态城市的概念于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项目中首次明确提出,尽管关于生态城市的内涵有多种理解,但都离不开“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这个核心,我们认为,生态城市的本质是人类活动符合自然客观规律,追求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物质、能量和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理想人居环境,其核心目标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低碳城市模式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以城市中各主体的行为为主导,以城市生态系统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支撑,在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

低碳城市的出现最早在英国,2002年在贝丁顿Beddington建成一个200多人的实验性的“零碳社区”。之后,欧美等城市纷纷效仿。发展之迅速,代表了城市发展的大方向。低碳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需要先进的科技支撑和大量的资金投入。

美国长岛大学哲学系的阿诺德·伯林特,是欧美当代环境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看来,当代都市化已经走向复杂的生态系统模式,它为生存于城市化环境的当代人类提供了一种人性化洞察,对于建设宜居的人建环境具有深远意义。一种充满和善的审美生态学也就是一种有利于审美融合的审美生态学,它能够指导我们修建更富人性的城市环境,使之能够丰富人类生活而成为宜居之地,从而完善人性。[4]

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存在着反城市化倾向。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使中国文人对山水田园有着天然的依恋,自晋陶渊明以来的 “归园田居”的社会理想以及隐含的对城市的谴责,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占主流地位。

北宋著名理学家邵雍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歌唱城市生活的人。他不断歌咏自己城市中的居所——城市中一个清贫隐者的极为普通的城市住宅,传统中国城市中最为普通也最为典型的庭院式建筑。也许正是这种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建筑生态性与审美性,邵雍认为不仅可以在田园山水之间,而且同样可能在城市之中实现“诗意地栖居”。

“诗意地栖居”这一术语由德国著名哲学巨匠海德格尔提出。他认为:人生在世,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犹如来去匆匆的过客,他要“居住”,而且要诗意般地居住,他要像艺术那样,不去掠夺、破坏这个世界,而是以自己充满劳绩的创造丰富我们的世界,使大地和生命得到不断的繁荣。一切对我们这个世界的非人的掠夺和破坏必须立即住手,让所有善良的人们都能“诗意地居住”。 这一点是与他对现代科技社会的批判和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忧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主体性原则的膨胀,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人被技术统治,成为商品和工具,丧失了完满的人性,尤其是对大自然的掠夺,严重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海德格尔寄希望于用艺术来拯救现代社会,他看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危机,但不能解决这一危机。“诗意地栖居”作为一种生存理想和救赎力量,在对抗现代工具理性技术性栖居的过程中,必然充满艰难。

城市是成为我们生活的地狱还是美好的天堂?全在于我们将把城市的发展引向何方。

上海世博会提出的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那么,什么是美好城市?城市如何才能够更美好?如何才能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这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三、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城市应该是都市文化生态美学与精神栖居的理想空间。都市文化在某种程度上集中体现和代表了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因而,对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具有极其紧迫的现实意义。目前低碳理念贯穿于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城市规划应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生态和谐”为城市发展目标。“低碳、生态、宜居”将是21世纪的理想城市,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新挑战。

低碳城市模式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以城市中各主体的行为为主导,以城市生态系统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支撑,在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化的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实行低碳生产。要实现低碳生产就必须实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清洁生产是从资源开采、产品生产、产品使用到废弃物处置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从而间接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两者共同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最重要的操作模式是“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

第二,低碳城市发展要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同时发展低碳农业,以低碳产业的发展带动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尤为重要。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除了从经济方面,还应从下列方面采取措施:

1、低碳化的公共交通系统。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发展低碳交通是未来的方向。低碳化公交系统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公交系统;二是限制城市私家汽车作为城市交通工具,尽量减少交通需求量;三是加大交通科技研发,降低单耗水平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2、高比重的建筑节能。建筑节能是城市耗能的重要环节。建筑施工和维持建筑物运行是城市能源消耗的大户,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需要既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又能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绿色建筑的建设包括: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建立;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技术,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等;推广建筑节能,促进政府部门、设计单位、房地产企业、生产企业等就生态社会进行有效沟通。在减少碳排放的进程中,绿色建筑的普及和推广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3、加强城市绿化系统的建设,提高绿化水平。提高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森林和绿地是重要的“碳汇”,可以有效吸收空气中的碳,从而降低城市的碳排放总量。

4、引导低碳消费模式。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能源资源节约活动,鼓励居民消费低碳产品,提倡居住低碳建筑和公共住宅等。

四、长沙在实现产业低碳转型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长沙具有生态环境建设的明显优势,大大提升了长沙的城市竞争力。

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长沙生态建设的战略性资源,也是长沙发挥核心竞争力的载体。长沙生态资源丰富,城内岳麓为屏,湘江为带,江心浮洲,城郭错落有致,形成了“山、水、洲、城”的城市布局。2010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55%,绿地率为38.38%,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长沙获批“两型社会”建设,被国家环保部确定为全国生态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为长沙市加强生态建设提供了绝佳的政策机遇和资金支持。

推动产业发展低碳化,增强长沙城市生产力的优势。发展低碳产业是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第一推动力。要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环境代价最小、经济效益最好的产业,实现经济建设中资源和能源使用的最优化、排放的最小化。长沙要通过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与现代医药、节能环保等低碳产业,推动城市生态环境优化,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长沙要进一步推进生活、建筑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和产业化,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要求。加快生态建设产业化,形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格局。要把生态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立足点,统筹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生态意识全民化,注重对青少年的生态文化教育和宣传,积极培育城市生态文化,把文化影响力转变为城市竞争力。

长沙在实现产业低碳转型的方面的积极举措。

1、将国家政策导向与长沙实际状况相结合, 合理规划短期内三次产业的比例和定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提升其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依托园区引导产业布局规划,通过整合集成优势产业,引进和提高配套产业的研发和加工制造水平,形成研发、信息、物流平台,通过分工深化细化,形成各产业间的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2、长沙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应将现阶段低碳技术的主攻方向确定为:传统化石能源的低碳化技术,以实现传统产业部门节能减排和能源的高效使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的开发使用,如水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技术;对优势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的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储备技术等。尤其要注重突破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发、设计、营销、品牌、技术服务、专门化分工等关键环节。在低碳技术开发过程中,自主创新是一直强调的重要手段,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逐步启发形成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

3、逐步完善低碳能源结构。能源低碳是大势所趋,以低碳能源的生产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生产。大力发展水电、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核能等低碳能源, 是完善低碳能源结构的关键。

4、全面推进低碳管理模式。参照台湾、日本等地的经验:政府负责提供低碳基础设施,来促进全体国民与企业积极行动。低碳基础设施指政策制度,如能源法、碳税、碳交易、环境金融制度以及低碳产业政策等具体的政策供应。发挥企业在产业低碳转型升级中的主体作用。胡锦涛在200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提高自主创新的根本途径。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需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应在日益完善的发展环境中,积极承担化石能源的低碳化改造、低碳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变革等转型升级中的各种任务。

总之,就长沙而言,三次产业结构理性回归的现状、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生态环境、强劲的技术创新资源是长沙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基础和优势。“高碳路径”现象的存在、产业发展可持续能力的缺乏、资源能源的相对匮乏是长沙产业低碳转型的障碍。打造一个由低碳产业体系、低碳支持技术、低碳能源结构、低碳管理模式合力构成的低碳转型支持体系是实现长沙产业低碳转型的有效途径。[5]

《城市发展史·原序》的作者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城市不仅仅是自然的堆砌物,而且还是人类文化的容器。[6]城市生活的美好,首先是从居所景观这一具体的城市文化生态环境开始的。城市之所以为城市在于文化。每一个城市在形成和发展中,都会根据自身的地理环境、交通条件、政治背景和繁荣程度等多种因素产生自己的文化特质。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生动写照,反映着它所处的时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哲学观点、宗教信仰等等。因此,城市文化是一种以城市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城市是文化实体,城市就是文化的体现。世界上的城市是千差万别的,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城市文化的不同。城市文化包括了从城市建筑等物质性空间到城市体验、城市想像等精神性空间等一系列的多重的城市空间。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名称《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生态美学研究——以湖南长沙为例》,编号10C0037)

参考文献:

[1]邹德慈.中国城镇化发展要求与挑战[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第4期,总第189期

[2]杨素刚.广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生态战略论[J].中国集体经济·战略研究2010.11(下)

[3]吕建华,朱坦,丁玉洁.基于低碳视角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0年 第12期总第233期

[4] [美]阿诺德·伯林特.审美生态学与城市环境[M].程相占译,学术月刊,2008年第3期

[5]余敏.长沙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 第24卷第6期2 0 1 0年11月

[6][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原序[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年版

作者:邹玲平

供热计量低碳经济论文 篇3:

供热系统重构是迈向碳中和关键一步

编者:近来,供热领域各有关部门、研究机构以及供热企业都在热议如何迈向碳中和,并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多种方案和很好的建议,特别是部分城市作出了“供热系统重构”的战略部署。如何围绕“供热系统重构”这一战略部署推进城乡能源结构低碳转型和系统能效提升做好顶层设计,确定一条适合各地实际的技术路径和具体实施方案?《环境与生活》特约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供热管理办公室原主任郭维圻从政府行业管理的角度与广大读者分享他的最新思考——

“供热系统重构”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一步

在迈向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我国部分城市作出了“供热系统重构”的战略部署,这是这些城市结合自身能源结构和供热实际做出的正确判断,也是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出的重要决策和迈出的关键一步。它关乎我国碳中和目标能否实现,并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充分认清我国实施碳中和战略的历史背景与重大意义。

实施碳中和战略是我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18年供热占全球终端能耗的50%,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供熱是全球最大的终端能源消费领域,也是全球实施碳中和战略的重点领域和主战场,供热行业为此将肩负减碳的重要历史使命,也将是一场深刻的革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从我国抗击疫情和实现脱贫战略中所显示出的制度优势表明:纵有千难万险,以举国之力和倒逼机制,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干不成的事!

碳中和将加速供热行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其次,我对我国碳中和战略下供热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四个基本判断:

判断一:碳中和将凸显供热行业面临三个关键节点

一是我国碳中和战略对供热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供热能源结构和供热方式不仅将产生颠覆性的变化,而且还将引发供热行业又一次深刻的革命,并加速实现供热行业从传统向现代供热的转变。为此,供热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机遇大于挑战!

二是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进程,供热市场将逐步从一、二线城市转向三、四线城镇以及乡村。从现在到2038年的城镇建筑达峰期,仍有近200亿平方米面积待发展,供热事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其发展将面临碳中和的新形势与压力,采用什么供热方式和运行模式?将成为我国城镇建设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供热行业做出正确的判断与抉择。

三是在当前碳中和战略和老旧设备设施老化的双重压力下,供热行业新一轮设施及装备水平,将决定我国供热系统未来20年的能力、效率与水平,也将决定各地供热碳中和战略实施的进程;供热行业必须从行业发展战略出发,把握改造与发展的方向,力争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判断二:技术支撑下装备升级将成为实现供热碳中和关键

科技创新与装备升级已成为当前缓解供热行业成本压力,推进并实施供热碳中和战略的重要支撑!要充分借助社会技术与人才资源向供热领域的聚集,围绕供热碳中和的技术路径,整合国内外先进技术与设备资源,以可以达到的最高标准,大力推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试验、示范以及推广,为构建安全、低碳、清洁、高效、智慧、经济的供热系统提供技术与装备支撑。

供热行业要依托技术市场,改变“唯我为大、故步自封”传统保守观念,打破企业间、行业间以及地区间技术壁垒,引导社会资源向供热领域倾斜、流动与聚集,以“全生命周期”理念,以低碳、高效为目标,以安全、经济为前提,借助国家“碳中和”、“新基建”以及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推进供热系统老旧设备改造、系统节能以及低碳替代改造,全面提升供热系统技术与装备水平。

供热行业要开展能效对标与认证,对低碳转型替代和系统能效提升效果进行评价,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关键设备和供热系统的能效把控,开展全行业能效对标与考核,对关键设备和供热系统进行能效检测与认证,开展能源审计和能效标识制度,促进全行业的装备升级与系统的节能减排,为实现供热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保证。

判断三:碳中和战略将引发并推动供热行业体制机制性改革

当前,供热市场机制尚未形成,供热保障性与供热市场化关系尚不明晰,供热投资体制尚未理顺,供热价格体系与调价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各地供热发展面临资源、环境、资金以及社会稳定等多重压力,特别是环保治理带来的高额成本,使供热价格严重倒挂,一些企业政策性亏损得不到合理补偿,这些历史沉积的问题,已影响到供热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并必将成为下一步实施供热碳中和战略的难点、堵点问题。因此,大力推进供热体制性、机制性改革已势在必行。

传统观念与管理方式已制约供热企业与事业的发展,碳中和战略下的能源低碳转型与系统供热能效提升,将迫使供热企业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与发展理念,激发内在发展动力,打破传统封闭供暖局面,促成上下游一体化、热电协同、跨区发展,实现资源上的共融共享,系统上的互连互通,管理上的联调联供,利益上的合作共赢。

供热行业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以“革命”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将实现碳中和过程作为能源革命的过程,借机借力解决供热行业历史沉积的问题,建立并逐步形成有利于供热行业与供热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体制与新机制。

判断四:供热行业将面临重大的战略转变与跨越式发展

供热领域实施碳中和战略,其核心就是实现能源低碳转型和系统节能增效,为此供热行业将面临供热系统的重构,我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的重大转变,并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一是供热将从单纯保障型供暖地位向担负国家能源低碳转型重要战略地位转变,承担更大义务责任;

二是供热将从传统燃煤、燃气化石能源结构向低碳非化石能源为主能源结构转变,实现能源低碳转型;

三是供热将从单一能源方式向以低碳能源为主,多种能源和方式互补的方向转变,实现保障能力提升;

四是供热将从传统行业封闭式发展向开放式、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方向发展,实现区域能源协同;

五是供热将从传统的“以热定电”的热-电模式向“以电定热”的电-热模式转变,实现热电协同发展;

六是供热将从条块分割封闭系统向资源整合、互连互通、联调联供运行模式转变,实现资源最佳配置;

七是供热将从传统的系统向安全、低碳、清洁、高效、经济、智慧现代系统转变,实现技术装备升级;

八是供热将从传统生产运行模式向舒适、个性、数字、智能、综合化服务型转变,实现经营业态转型;

九是供热将从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精准供热方向转变,实现智慧供热目标;

十是供热将从独家经营向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多元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供热企业应该顺应、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与方向,力求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实现跨越式发展。

确立供热在国家能源中的战略地位

再次,我认为必须清醒把握供热行业在实施碳中和战略中的基本方向。

第一是基本目標。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9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199.2亿吨标煤,碳排放总量342亿吨。其中,全球建筑能源消费总量占29%,碳排放占29%。

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测算,2018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47.2亿吨标煤,其中,建筑用能总量约9.9亿吨标煤,建筑约占21%、工业约占65%、交通约占9%;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碳排放总量为95.7亿吨。根据专家测算,其中,建筑碳排放总量约21亿吨,建筑约占22%;北方城镇采暖面积约150亿平方米,采暖用能总量约1.8亿吨标煤,采暖碳排放量4.9亿吨。

根据有关专业人士推测,未来我国的能源结构将以绿电为主,其中风光电将从目前能源结构中的6.7%,在碳中和下将提高到58.3%,以替代煤、气化石燃料,火电将从目前能源结构中的64%,降到12.5%;未来保留的火电主要用于电力调峰和应急保障,以确保电网的稳定性、灵活性、经济性,可靠性,其燃料结构也将由生物质能、燃气和煤碳组成。

第二是基本纲领。

一是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的能源消费。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增效贯穿供热全过程和各个领域,转变供热运营方式,构建以用户需求侧为导向的安全、高效、智能化的供热调控系统,完成供热从“生产运行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通过技术和市场手段,以及社会宣传引导,普及“热”的基本特性和供热采暖基本常识,积极倡导健康、适度、绿色、低碳的采暖方式,提升节能意识和节俭消费观念,培育供热能源节约型市场,在提升供热品质的同时实现节能增效。

二是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低碳高效供热体系。确立供热在国家能源中的战略地位,推进供热能源低碳转型和供热系统节能减排。推进绿电替代、工业余热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并充分利用国际能源资源,形成煤、气、核、氢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多元化供热能源供应体系,同步加强供电输配网络和多方式储能设施建设,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确保供热能源的供需平衡与安全;立足国内多元化能源资源与供应保障体系,构建区域能源一体化和热电协同供热体系,加快城市供热资源整合和系统管网的互连互通,合理配置供热资源,确保城乡供热能源资源、输配、调峰、应急、用能安全与保障;大力实施老旧供热系统更新改造、供热系统节能改造、供热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以及建筑节能与用能改造,全面提高供热运行安全和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供热系统效能和用户采暖质量,构建安全、低碳、清洁、高效、智慧、经济的供热系统。

三是推动能源技术革命,促进供热系统装备升级。把技术革命作为实施碳中和战略的核心驱动力,以绿色、低碳、高效、减排为方向,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全面提升供热系统技术与装备水平;把供热技术革命与相关产业培育结合起来,作为供热行业与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开放供热技术市场,汇集国内外先进技术,为实施供热碳中和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构建形成市场体制机制。深化供热体制改革,明确并正视供热基本属性以及基本特性,解决供热行业历史沉积问题,推进供热价格体系和供热投资体制改革,构建有序、规范、竞争的投资与运营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与供热价格的市场机制和政府补偿机制,转变政府对供热的监管方式,建立并培育公平供热市场,建立健全供热法治与监管体系,为供热行业和供热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五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各种资源。在立足国内资源的前提下,加强行业国际交流与合作,并积极参与供热领域有关事务,在有效利用国际技术与市场资源的同时,积极引导并拓展国外供热市场,提升我国供热行业在国际供热领域的地位,逐步缩短并赶超国际水平,在实现碳中和战略中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第三是遵循原则。

一是因地制宜,精准施政的原则。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与经济社会条件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实施碳中和战略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必须在国家总体战略规划与科学布局下,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和市情行情,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宜的战略目标、技术路径和实施方案,科学决策,精准施政,特别是供热设施改造是重资产投资,因此,决策“宁可慢一点,也绝不能失误”,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二是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的原则。能源安全是制定、实施碳中和战略的底线,务必确保万无一失;经济可行性事关碳中和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从既有能源以及供热资源出发,充分利用并整合现有热源、用地、设施、负荷、人力综合资源,降低改造成本,提高既有资源利用率,为确保能源安全、低碳、高效、经济运行和供热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三是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供热碳中和战略事关供热行业的长治久安和供热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自上而下引领和自下而上支撑的合力,需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

为此,一方面要与国家能源发展与碳中和战略相协调,在国家总体政策统一指导下,结合各地实际进行规划部署;另一方面要以科学态度做好调查研究和顶层设计,对人口、资源、环境以及能源等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正确处理安全与转型、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着重围绕供热碳中和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决策,使供热碳中和方案更符合实际,绝不能脱离实际,急功近利,盲目推进。

四是共享资源,协同发展的原则。碳中和战略将加速我国经济向区域化、系统化、集约化、高质量方向发展,能源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地区经济的差异性,决定经济的一体化首要的是资源与能源的一体化,必须打破区域割据和行业壁垒,通过体制创新,打开绿色通道,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供热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发展。

五是科技创新,体制保障的原则。能源技术革命是实施碳中和战略的核心驱动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全面提升供热系统技术与装备水平,这是实施供热碳中和战略的重要支撑;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深化供热体制改革,明确供热基本属性以及基本特性,解决历史沉积的价格以及投资体制问题,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供热价格的市场机制和政府补偿机制,建立公平的供热市场以及法治与监管体系,为实施供热碳中战略和保障供热事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六是统筹协调,综合治理的原则。碳中和战略涉及人口、资源、环境、安全、技术、经济以及消费等社会的方方面面, 绝非一城一池、一行一业之事,要坚持全局与系统观念。一方面,需要自上而下的引领指导和自下而上的配合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横向的综合协调与协同作战,分步实施,决不能搞“单打一”,孤军奋战,特别是在涉及电力资源安全保障、热电协同发展、建筑节能降耗、技术装备升级、社会节能响应,供热资源整合、智慧城市、智慧能源以及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等方面,都需要资源共享、统筹协调,综合治理,融合发展。

第四是基本思路。

坚持因地制宜,依据区域及本地能源资源发展规划和供热设施基础条件,本着安全、低碳、清洁、高效、智慧、经济的基本要求,围绕“能源低碳转型和系统能效提升”两个目标,充分利用现有供热系统以及土地、设备、人员等资源,提出符合实际,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的技术路径和实施方案。从政府行业规划方面,应把握两个方面的要点:

第一个要点:供热碳中和主要路径与技术支撑

一是能源低碳转型替代。

绿电替代化石燃料方面:应重点关注电力行业绿电资源的保障能力、冬季调峰能力与和应急状态下的保障能力;关注城市各区域电力输配能力的提升与安全运行保障问题,确保电力运行的稳定性、灵活性;重点比较基于全面电气化情景与基于余热利用多能源互补情景的安全性、经济性、可操作性。

主要资源与技术支撑:水电、风电、光伏、核能、调峰应急煤、燃气电厂、蓄电蓄能储热、氢储以及大型跨季储热、用电需求侧精准调度与调控、建筑柔性用电方式,构建城市“虚拟电厂”等。

余热利用增效替代化石燃料方面:高度关注本区域热电厂资源以及热电协同、燃煤(气)调峰的可行性;关注区域性供热余热资源的利用与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关注区域性工业余热、数据中心等余热利用的可行性。

主要资源与技术支撑:跨季节蓄热、降低回水温度低品位热能利用、大温差+长输供热、热电解耦、电热泵+储热、电厂乏汽余热回收、烟气余热回收、工业余热利用,移动储能供热、核电海水淡化余热单管水热同送技术等。

发展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方面:主要发展生物质能、垃圾能和光伏利用等。

资源与技术支撑:各种类型燃烧处理技术+多能源互补+适宜运作方式;各种类型热泵+储热+多能源互补+智能化技术。

二是能源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

推进供热资源整合,热力与区域管网互连互通;推进建筑节能改造,提升按需、精准供热能力;推进老旧设施改造,实现供热装备的换代升级;深化系统节能改造,提升供热全系统运行效能;推动智慧供热建设,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系统;推动农村能源建设,提升农村及南方管控能力;推动设计环节节能,为实现低碳增效目标助力。

资源与技术支撑:环状管网优化设计技术、多网运行联调联供技术、系统调平衡技术、智慧供热技术、PE管二次管网敷设技术、新型管网保温技术、管网末端混水+热泵技术、二次网自吸式喷射泵调平衡技术、锅炉集控技术、智能换站技术、烟气冷凝回收技术、系统自控与变频技术、分时分区系统优化技术、供热计量技术、用户室温数据传输与系统智能化调控技术、现代水处理技术、供热气候补偿技术、循环水泵超常规节电技术、移动储能供热技术、数据中心余热利用技术、新型材料增效节能技术,等等。

第二个要点:供热实施碳中和的体制与机制保证

体制保证。深化供热体制改革,明确供热行业基本属性和市场定位,解决历史沉积问题,积极培育、规范供热市场;加快供热立法,依法建立市场监管体系,规范各方行为,维护各方权益,为维护市场秩序提供法律保障;推进供热基础设施投资体制改革,确定投资主体和回报机制,建立投、建、运、管一体化特许经营制度;建立城市的能源运行集中调度指挥体系,统一协调能源供需两侧的安全运行和利益关系,实现联调联供;立足区域性能源一体化,打破行政区域割据,统一开发、整合供热资源市场,共同分享供热发展的利益;打通供热上下游利益通道,实现热电融合,为从“热-电”向“电-热”的转变,提供协同发展的体制保障。

机制保证。开拓供热行业的碳交易市场,建立供热行业第三方服务机构,助力供热企业通过减碳分享碳交易的成果;建立有利于城镇多能源互补的鼓励性价格补偿机制,充分调动热电企业挖掘供热(冷)资源潜力的积极性;建立城镇能源资源与供热设施应急保障机制,根据应急保供预案的要求建立相应的储备制度和备用设施;建立供热系统及专项设备效能认证制度和效能标识制度,通过对标、检测、认证倒逼企业实施增效提升;开展供热企业安全、低碳、技术、装备、效能、经营、服务管理综合评价,全面提升供热行业基本素质;完善供热安全标准化工作,根据供热低碳转型的要求,完善、提升各项安全标准,为运行提供安全保障;提升行业整体素质,注重人力资源开发,转变企业用人结构,为供热行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建立并实施企业与个人诚信制度,形成供热企业和用户自我约束机制,为维护供热、采暖市场提供保障。

碳中和成败在于各级政府的智慧与能力

最后,我想再谈一谈实施供热领域碳中和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我国碳中和战略的实施具有艰巨性、复杂性、紧迫性,不仅仅在于技术与经济层面,而是一场深刻的体制与机制性革命,其成败也不取决于路径与资金,而是取决于各级政府的智慧与能力,特别是各级政府的认识与站位高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区域间、部门间、行业间的大局意识与合作精神以及勇于创新和担当的魄力等,这都关系到碳中和战略实施的成败。

第二, 碳中和戰略在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方案制定的过程中,既要积极,又要慎重,特别是在涉及技术路径和数据标准方面,要做到“想明白了再说,算清楚了再干”,精细设计,精准推进!为此,要解决我们在数据与对标方面的软肋,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科学、透明的统计体系,这是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基础,也是实现供热碳中和的前提与必要条件。

第三,供热行业实施碳中和战略,应依法建立统计制度,规范、统一数据统计内容与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严谨、规范、完整的考核与认证体系,建立并完善组织机构、认证标准、规程与方法、测试平台等基础性工作,为供热企业和主管部门提供真实、有效、完整的数据,这是实施碳中和战略的必要条件,也是推进供热领域碳中和的重要手段。

第四,高度重视碳交易在实施碳中和战略中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供热行业的特点,发挥协会或联盟以及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的作用,搭建供热行业碳交易服务平台,指导供热行业在实施碳中和战略过程中,运用碳交易的手段促进供热碳中和。

(作者为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供热管理办公室原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政公用行业专家委员会城镇供热专家组专家)

作者:郭维圻

上一篇:硖石灯彩文化艺术论文下一篇:我国医疗保险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