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涿州基地管理处开发区供热系统从开展工艺安全管理、加强技术攻关和创新运行机制等方面入手,规范标准,强化管理,持续提高供热质量管理水平。本文首先介绍了开发区供热系统现状,然后分析了确保锅炉安全运行的先进技术,最后探讨了有关节能降耗的技术和对精细化管理进行创新运行机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热安全风险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供热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篇1:

供热供暖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的探讨

【摘 要】 我们国家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带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供热供暖企业要为千家万户供热,就要消耗很多能源,如何合理使用能源,不仅关系到供热的质量,更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存发展。许多供热供暖企业存在着许多技术通病,这些技术通病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将会大大影响供热质量,还会造成能源浪费,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主要分析了供热供暖系统常见的技术通病,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供热供暖系统;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前言:

加强供暖系统的管理,扎实的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系统的分析供暖系统的调整方式,科学的总结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与合理性。通过经验积累与基础技术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寻找供暖系统调整的最科学、最合理、最经济的方法。

一、供热供暖系统的组成

我集团公司住宅供热供暖系统可分成两个部分,电一集中供热供暖系统约310万平,集中供热锅炉房供暖系统约100万平。电一集中供热供暖系统主要由换热站及二网、三网组成,其热源为电一余热、换热站内主要设备是板式换热器及汽水换热器。集中供热锅炉房供暖系统主要由锅炉房及供暖外网组成,其热源为煤炭燃烧发热,锅炉房内主要换热设备是锅炉。大致上可以将锅炉房、换热站看做是供暖系统的热源与动力中心,管网将热能以水或水蒸汽为介质通过管路输送到各家各户。了解供暖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分析系统运行调整的基础。

二、供热供暖企业的技术现状

我国绝大多数供热供暖企业的供热供暖系统水平较低,技术落后,存在许多问题。虽然我国供热事业蒸蒸日上,一些地区的供热供暖企业引进了先进的供热供暖系统,但是,许多供热供暖系统依然很落后。如在小型和中型供热供暖系统中采取相同的直供不混水系统,对于中型供热供暖系统而言,已经不再适合这样的系统,如果继续沿用,不仅不会提高供热质量,还会增加能源消耗。

许多供热供暖系统的技术缺陷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且设备选择亦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因此造成投资高、能源消耗较大的现象。这不仅会影响供热质量,还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严重的威胁。

许多供热供暖企业的供热并没有达标,造成了许多低温用户的投诉。一些供热供暖企业处理问题的方式并不正确,结果不但没有有效提高供热质量,反而增大了能源的浪费。

三、供热供暖系统常见技术通病

循环水泵选型错误是常见的技术通病之一,由于循环水泵很常见,因此很难引起重视,殊不知,循环水泵恰恰是能源浪费最为严重的地方,一旦选型错误,耗费的电能将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解决循环输泵选型错误是各大供热供暖企业亟需面对的问题。

循环输泵的扬程设计与实际需求相差很大,主要是由于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准确的计算,或干脆按照自己的理解套用设计完成。甚至一些设计人员对于供热知识根本不了解,造成循环水泵扬程的水力计算结果严重偏离实际。由此产生的后果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设计人员对对水泵并联运行不了解,亦会导致大量能源消耗。

四、锅炉房热力系统常见技术通病

锅炉房的热力系统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锅炉循环水量超过额定值,从而增加锅炉本体的水阻力损失,使锅炉房热力系统的安全系数下降,并大大影响了供热质量。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忽视了采取措施,导致大量的电能浪费。

压力表太少亦是常见的技术通病,没有压力表就不能即使了解系统运行状况,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不利于问题的处理。通常,一些供热公司在关键位置都没有安装压力表,给系统的管理造成很大的不便,出现问题无法了解。因此,压力表的安装数量和位置要符合要求,这样才能为提高供热质量、解决技术问题起到了很好的支持。

五、热网系统常见技术通病

许多供热供暖企业对水力工况还缺乏必要的认识,设备陈旧,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对新技术了解甚少,缺乏专业知识,使供热出现很多问题。一些企业针对供热问题虽然采取解决措施,但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

热量的分配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尽管在设计的时候已经非常精确,但实际情况与设计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如管径、水力不平衡等因素都会影响热量的分配。改善水力不平衡的状态需要进行反复的调节,而且工作量很大,往往也只能起到改善的效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就可以采取自动控制进行调节。但是此种方法的成本较高,应用范围较为狭窄。

六、供热供暖系统故障消除方法

1、引进先进方法,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锅炉房由燃煤改造为燃气后,工艺技术及安全风险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展工艺安全管理,夯实“三基工作”、强化风险管理。工艺安全管理是有组织地应用系统的方法,辨识、评估和控制工艺危害,避免事故的发生。工艺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工艺、设备和人员,由工艺安全信息包、工艺危害分析和操作规程等14个要素组成。

2、建立锅炉房工艺安全信息包,规范资料管理

编写锅炉房工艺安全信息清单,收集天然气MSDS、锅炉燃烧化学原理、锅炉标准操作条件和偏离后果等资料,并按物料的危害性、工艺设计基础、设备设计基础三个方面进行归档,建立了锅炉工艺安全信息包,用于有效指导操作人员按标准操作、检查和保养设备,提升了锅炉房资料规范化管理水平。

3、开展工艺危害分析,制定整改建议措施

锅炉房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将燃气风烟系统和水汽系统分为6个节点进行工艺危害分析,识别、评估并制定措施来控制工艺过程中可能造成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人员伤亡的危害。我们从控制系统、管理体系、操作规程、培训、任务设计和组织和人体工程学六个方面讨论,人员与设备、系统及资料信息的交互关系;讨论设备布置情况,评估锅炉房是否为操作维修人员安置其中的功能设施提供了应有的保护,提出改进建议措施。

4、修订操作规程,优化操作步骤

收集原有锅炉、水泵、水处理设备等多项操作规程,针对工艺危害分析中提出的建议措施,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工作循环分析,修订完成了《KDZS20-1.25-Q型锅炉安全操作与维护规程》。新版操作规程主要内容包括总体工艺技术或设备描述、安全健康和环境控制、操作步骤、标准操作条件、安全系统、安全控制系统、维护准备和过程流程图等。新操作规程更加注重工艺过程,突出标准操作条件,明确了纠偏处理措施和方法,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显增强。

5、加强技术攻关,提升节能降耗效果

节能降耗是供热管理的关键,突出抓住影响供热供暖系统经济运行的关键题,加大技术攻关和改造力度,推进实现了供热设备运行高效率、冷凝水“零排放”。

5.1运行高效率是我们始终的追求

经过几年的有效实践,我们探索出了两条提高供热运行效率的途径。一是优化锅炉燃烧自控程序,提高锅炉热效率。我们修订锅炉燃烧自控流程和风气配比,实现了烟气含氧量参与燃烧控制和最佳风气配比,确保烟气含氧量监测值始终控制在4以内,燃气完全燃烧。二是科学优化热站供热参数与供热负荷的配比关系,提高热站运行效率。通过检测室外温度,自动调节热站蒸汽调节阀的开度,实现了热站出力与供热负荷的自动寻优;同时,通过时间控制方式,根据供暖不同时段及天气状况,自控系统在供暖曲线的基础上对设计的出水温度进行修正,实现分时段调整负荷,进一步保证供暖的经济性。

5.2冷凝水“零排放”是我们首要的目标

1)改造疏水阀排水管,回收蒸汽管道疏水;2)热站冷凝水箱增加降温水管。

6、创新运行机制,实现精细化管理

我们在发挥供热设备和技术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细管理,更加注重创新实践,着力在运行管理、成本管理、科技管理等方面强基础,提标准,上水平。

6.1规范运行管理

适应自身特点,配套完善了《供暖外网平衡调节流程》、《供热系统报修流程》和《冷凝水化验管理制度》等制度和流程,明确化验指标,将锅炉水碱度控制在20~24mmol/L范围内,提高冷凝水pH值,缓解冷凝水的氧腐蚀和酸性腐蚀,降低锅炉排污量,为推进供热供暖系统平稳运行奠定基础。

6.2优化成本管理

供热成本所占的比重大,挖潜空间也大。实践中,我们始终将“精细”贯彻始终,完善能耗统计,每日统计锅炉房和热站的水、电、气、汽及室外温度等数据,及时分析掌握供热系统能耗变化情况,进行锅炉机组、换热器、热站的横纵向对标,做到日计量、周分析、月总结,逐步找出了供热供暖系统成本控制的基础点、关键点和挖潜点。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与管理水平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学会系统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优良性能与作用。找到既能保证供暖质量又能尽量提高系统运行整体效率的最好途径。

参考文献:

[1]杨玉兰.供热供暖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4,01.

[2]张昕.热水供暖系统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9.

[3]胡德生.热水供暖系统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4.

[4]谭佩杰,王建成,王乔.供暖系统运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信息,2011,14.

作者:党明

供热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篇2:

供热系统现状与供热管理新技术节能运行探讨

摘 要 涿州基地管理处开发区供热系统从开展工艺安全管理、加强技术攻关和创新运行机制等方面入手,规范标准,强化管理,持续提高供热质量管理水平。本文首先介绍了开发区供热系统现状,然后分析了确保锅炉安全运行的先进技术,最后探讨了有关节能降耗的技术和对精细化管理进行创新运行机制。

关键词 供热系统;工艺安全管理;工艺危害分析;操作规程;运行管理

1 开发区供热系统现状

开发区供热系统由1座百吨燃气蒸汽锅炉房、5座换热站组成,担负着开发区80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是东方物探矿区保障生产、服务生活、构建和谐的重要窗口。

开发区供热系统具有供热任务重,高风险设备多,技术含量高等特点。为实现供热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我们探索出一套有效控制燃气锅炉风险和供热成本的方法、途径,指导供热系统的管理和运行。

2 引进先进方法,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锅炉房由燃煤改造为燃气后,工艺技术及安全风险发生了很大变化。2011年我们开展工艺安全管理,夯实“三基工作”、强化风险管理。工艺安全管理是有组织地应用系统的方法,辨识、评估和控制工艺危害,避免事故的发生。工艺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工艺、设备和人员,由工艺安全信息包、工艺危害分析和操作规程等14个要素组成。

2.1 建立锅炉房工艺安全信息包,规范资料管理

我们编写锅炉房工艺安全信息清单,收集天然气MSDS、锅炉燃烧化学原理、锅炉标准操作条件和偏离后果等资料,并按物料的危害性、工艺设计基础、设备设计基础三个方面进行归档,建立了锅炉工艺安全信息包,用于有效指导操作人员按标准操作、检查和保养设备,提升了锅炉房资料规范化管理水平。

2.2 开展工艺危害分析,制定整改建议措施

锅炉房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将燃气风烟系统和水汽系统分为6个节点进行工艺危害分析,识别、评估并制定措施来控制工艺过程中可能造成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人员伤亡的危害。我们从控制系统 、管理体系、操作规程、培训、任务设计和组织和人体工程学六个方面讨论,人员与设备、系统及资料信息的交互关系;讨论设备布置情况,评估锅炉房是否为操作维修人员或安置其中的功能设施提供了应有的保护,共提出改进建议措施67条。

2.3 修订操作规程,优化操作步骤

我们收集原有锅炉、水泵、水处理设备等多项操作规程,针对工艺危害分析中提出的建议措施,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工作循环分析,修订完成了《KDZS20-1.25-Q型锅炉安全操作与维护规程》。新版操作规程主要内容包括总体工艺技术或设备描述、安全健康和环境控制、操作步骤、标准操作条件、安全系统、安全控制系统、维护准备和过程流程图等。新操作规程更加注重工艺过程,突出标准操作条件,明确了纠偏处理措施和方法,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显增强。

3 加强技术攻关,提升节能降耗效果

节能降耗是供热管理的关键,突出抓住影响供热系统经济运行的关键问题,加大技术攻关和改造力度,推进实现了供热设备运行高效率、冷凝水“零排放”。

3.1 运行高效率是我们始终的追求

经过几年的有效实践,我们探索出了两条提高供热运行效率的途径。一是优化锅炉燃烧自控程序,提高锅炉热效率。我们修订锅炉燃烧自控流程和风气配比,实现了烟气含氧量参与燃烧控制和最佳风气配比,确保烟气含氧量监测值始终控制在4以内,燃气完全燃烧。二是科学优化热站供热参数与供热负荷的配比关系,提高热站运行效率。通过检测室外温度,自动调节热站蒸汽调节阀的开度,实现了热站出力与供热负荷的自动寻优;同时,通过时间控制方式,根据供暖不同时段及天气状况,自控系统在供暖曲线的基础上对设计的出水温度进行修正,实现分时段调整负荷,进一步保证供暖的经济性。

3.2 冷凝水“零排放”是我们首要的目标

开发区供热系统冷凝水日均产量50吨以上,回收率不足70%。为此我们成立科技攻关小组,分两步实施。1)改造疏水阀排水管,回收蒸汽管道疏水;2)热站冷凝水箱增加降温水管。

4 创新运行机制,实现精细化管理

我们在发挥供热设备和技术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细管理,更加注重创新实践,着力在运行管理、成本管理、科技管理等方面强基础,提标准,上水平。

4.1 规范运行管理

适应自身特点,配套完善了《供暖外网平衡调节流程》、《供热系统报修流程》和《冷凝水化验管理制度》等制度和流程,明确化验指标,将锅炉水碱度控制在20~24 mmol/L范围内,提高冷凝水pH值,缓解冷凝水的氧腐蚀和酸性腐蚀,降低锅炉排污量,为推进供热系统平稳运行奠定基础。

4.2 优化成本管理

供热成本所占的比重大,挖潜空间也大。实践中,我们始终将“精细”贯彻始终,完善能耗统计,每日统计锅炉房和热站的水、电、气、汽及室外温度等数据,及时分析掌握供热系统能耗变化情况,进行锅炉机组、换热器、热站的横纵向对标,做到日计量、周分析、月总结,逐步找出了供热系统成本控制的基础点、关键点和挖潜点。

4.3 升级科技管理

立足“数字”供热,我们依托生产指挥系统信息化平台,实现了锅炉房、热站自动化运行和重点生产要害部位视频监控功能。一是应用DCS控制系统,实现锅炉中控室和调度中心在线监控锅炉、换热器、机泵所有运行参数,以及供热负荷、机泵启停的自动控制,真正实现数字实时监控。二是实现供热系统关键参数超限报警功能。DCS控制系统运行报警后,客服系统同步弹出报警工单,通知值班人员进行报警处理,保证供热设备的安全运行。三是重点生产要害部位应用监控系统。通过烟感、温感、监控摄像机,对锅炉房和换热站的生产服务行为进行过程监督管理。

5 取得效果和体会

1)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开展工艺安全管理,解决了影响锅炉房安全的薄弱环节,降低了燃气锅炉风险等级,初步实现了“预安全管理”模式,提升了锅炉安全管理水平。

2)节能降耗效果明显。通过锅炉燃烧曲线修订、热站自控等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提高了锅炉热效率,单吨蒸汽耗天然气量由83.9立方下降到72.3立方,三年共计节约燃气成本178万元。

3)员工素质得到优化。通过实施工业自控和重点部位监控等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手段,部分岗位实现了无人值守,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

总之,通过新工艺、新方法在锅炉运行管理中的应用,提升了供热管理水平,提高了员工素质,实现了供热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带动了服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赵旭东,史兆宪.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2]许兴伟.低压锅炉水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会,1991.

[3]沈元令.工业锅炉安全附件电气控制保护装置[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作者:刘淑静

供热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篇3:

风险管理框架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摘 要: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采取各项措施对自身各方面进行升级优化,从而防范各类可能出现的风险已成为各个企业经营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本文针对风险管理框架下企业内部控制加以研究。本文首先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基础概念分析,进而结合我国各城市大型企业实际状况整理了目前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了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以期为未来企业提升内部控制水平,有效防范各类风险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

1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基础概念分析

1.1 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即企业通过对自身人员结构、成本控制、财务管理、信息沟通管理等采取一系列措施,完善内部各方面不足,最终保证经营生产管理活动平稳高效运行。

1.2 企业风险管理

企业风险管理即通过一系列信息收集,识别可能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风险,并对风险因素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估计,进而及时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防范风险。一旦风险不可避免时,执行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企业损伤。

1.3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概述

从本质上讲,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目标一致,是从企业战略目标的较高位置审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方面细节,从战略层面对风险进行识别,对风险发生后的影响进行估量,进而制定相关补救措施,最大程度避免风险的发生。

2 目前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人力资源管理存有缺陷

企业涉及民生工程,企业规模大,大多属于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有较强的行政色彩,高层领导大多采取直接任命方式,中层干部主要由高层提名任免,基层员工主要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在这种较为僵硬的人力管理模式下,组织结构人员配备上缺乏活力。由于热力企业供热服务保障关系城市民生问题,所以存在一定的政府补贴,使得企业在员工薪酬管理体系中绩效奖惩力度不足,薪酬缺乏弹性,难以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另外,在绩效考核指标构成上,定性化指标过多,难以反映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企业中有大量的收费人员,在目前的薪酬体系下,其薪资构成与收费额度和收费比例完成情况挂钩不足,致使员工收费时缺乏紧张感,进而容易造成热费不能应收尽收,严重时会导致企业正常资金运作困难。

2.2 安全生产预警机制不够成熟

企业针对安全生产颁布相关的办法条例,但目前所颁布的办法过于理想化与形式化,与实际生产中的问题联系不够密切,难以在真正的生产中起到效果。由于企业下设部门众多,各部门对于企业安全状况了解深度不一,整体的安全队伍建设存有缺陷,安全投入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供热成本控制不稳定

供热服务关系民生保障,其生产成本受到原材料及燃料价格的影响巨大,加之目前的市场竞争压力和用户对供热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使得企业缺乏主动的成本控制机制。首先,由于前期的供热基础设施建设和維护都由企业承担,加重了企业经营成本负担。其次,供热服务涉及用户众多,情况复杂,用量不一,加大了管网的损耗维修。最后,存在着一定比例的用户因各种原因拖欠热费,但由于涉及民众民生和管线敷设原因,企业无法采取强制断热等极端方式,并且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维护企业利益,从而严重加大了企业的成本。

2.4 供热费用收缴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热力收费依据仍为房屋面积,热计量收费尚不成熟,容易产生用户对于收费不公的质疑,影响收费进程。信息化网络缴费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收费入账与企业内部财务入账同步性上有待加强。

2.5 内部信息传递机制不通畅

受企业规模和企业性质的影响,热力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复杂,信息自上而下传递中需要经过层层审批,传递速度十分低下,且时常出现信息在组织传递过程误传、漏传,内部信息传递机制不够通畅,造成了企业经营潜在风险。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信息缺乏整合,分享,不利于对所有用户进行统一化管理。

3 推进风险管理,增强企业内部控制措施研究

3.1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针对高层领导实施责任负责制,开展年度绩效考核,在考核标准上应当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为经济绩效指标考核,涵盖企业经营收益、人均生产产值等财务内容指标。另一方面为管理绩效指标,包括供热质量、安全生产、人均管理面积等内容。其次,对于中层人员,应当缩短考核周期,实施季度考核,个人阶段性工作目标相结合,检查管理人员责任落实情况,避免企业在经营中尤其是供暖季出现重大疏忽。最后,对于基层工作人员,在考核指标设置、评判人员选择上都应实现全面化,在考核指标上不仅要包含业绩成果、工作效率、收费率等工作能力指标,还要包含客户满意度、工作积极性等工作态度指标。在评判人员安排上,既要包括上级领导的评定也要有同级及下属员工的评判意见,保证评判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普通员工的工作水平。

加强对于内部员工的培训教育,首先,增强对于企业文化的宣传推广,促进员工与企业建立充分的归属感。其次,增加员工关于工作技术技能与最新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供员工的专业素养,促进企业业务顺利开展。对于热力企业中的收费人员,加强服务技巧与服务态度的培训,提高收费率。健全年度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员工展开培训,除了安排供热相关能力培训内容外,增加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内容的学习,促进员工由专业化向全面化发展。

3.2 完善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强化风险管理

建立日常隐患监督排查机制,加强对热力设备的定期排查,制定并演练应急抢修预案措施,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将损失尽最大可能降到最低。加强对排查中发现的隐患总结归纳,从而提升日后工作的识别监管能力。实行责任落实制度,热力设备安全隐患责任到人,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对相关负责人进行惩戒,提高全体员工的责任警戒意识。热力企业供热过程中对用户积极开展安全防护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体用户的安全隐患排查意识,有效发挥出广大用户的个人力量,提高安全检查的全面性。在企业总部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责任部门,对于企业各服务片区、各下属单位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制定整改措施,有效提高企业整体的安全监控能力。

3.3 建立适应企业特点的成本控制机制

根据热力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发热燃料等原材料成本对于企业的经营利润有着重大影响,因此要对原材料采购工作格外重视。建立采购价格审核机构,对于各厂商原材料的价格以及品质进行严格对比,寻找到最具性价比的供应商。同时,审核机构对于采购部门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确保原材料质量具有保证、价格低廉,严防不合理采购行为的出现。除了原材料之外,水电成本也在热力企业经营成本中占据较高比例,该成本主要与水电装机的规模和供热面积有关,因此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出发,结合企业实情设置相关能耗指标,一旦超出指标标准值时,及时探明原因,采取对应措施。管道以及换热设备维修费用占据了企业一定比例的成本,要加强巡检和维护记录,根据记录找出容易出现问题的设备及管道故障段,防止出现大面积停热事故,加重维修费用支出。

3.4 健全热费收缴管理机制

首先要明确热费收缴部门,实行统一收缴费用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缴费情况能够清晰掌握。针对热费难以一次性收缴以及存在大量欠费的情况,应当设置专门的欠款清缴小组,对欠费的具体数目仔细核实,将双方供热合同、催缴记录等相关文件整理明晰,结合用户的信用状况将各个欠费客户分为不同急缓类别,根据急缓程度采取合法手段积极追讨,必要时借助相关法律手段维护企业合法利益。对于收费部门的监管,一方面利用好微信公众号平台同广大客户进行沟通交流,核实收费人员是否尽职尽责对每户尽到收费提醒工作,保证收费工作落实到各个客户。另一方面,利用财务部门的核算工作对收费人员的费用收取入账进行检查,确保收费人员工作正规合理。除了实体缴费网点之外,热费缴费工作应加快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现行的互联网金融软件合作,除了供暖费网上缴费外,加快推进生活热水网上自助缴费。在缴费系统中,除了设置缴费环节外,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对用户以缴纳资金、未缴纳资金进行清晰记录,实现信息与费用保持一致,同时有助于后续催缴工作的开展。

3.5 暢通内外部沟通交流机制

加强企业信息收集整理工作,有助于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在企业内部,加强关于财务信息、人力资源状况、战略目标执行状态等信息的搜集。在企业外部,加强关于客户需求、原材料价格变动、行业最新技术发展状况、竞争者动态等信息的收集整理。通过对内外部全面信息的收集,结合广大用户需求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及时作出反应对策,保持企业竞争力。热力企业主要的供热业务面向的用户人群广泛,一定程度上属于服务型行业,所以要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设置专门的客服热线中心与市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平台融合,多渠道的,实现用户将自身诉求意见和建议与企业沟通交流,企业根据用户的诉求,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降低自身经营风险,通过收集客户关于服务及收费人员的不满,可以对内部人力结构及时培训改善,以提供更好的服务,最终使客服热线既起到降低经营风险又起到对内部监督的作用。加强企业办公中现代信息化技术水平,在企业内部搭建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各个分公司、各个地区的信息数据收录进此系统内,实现信息数据贡献,从而有助于总部利用所有信息数据加以分析,整体把控企业风险,提高内部控制能力。利用信息化系统加快上下之间信息传递的速度,摆脱传统组织架构复杂引起的信息传递滞后,有助于决策内容快速执行落地,提高了企业内部执行能力。

4 结语

未来企业发展中,要不断完善成本控制、内部安全预警机制、热费收缴管理、内外部沟通交流等机制,从而有效防范企业经营中潜在的各项风险,保持企业持久竞争力。

参考文献

刘玉廷.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J].会计研究,2010(05).

池国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机制构建:战略导向与系统整合[J].会计研究,2009(09).

李晓慧.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衔接研究[C].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论坛,2008.

作者:张妍

上一篇:保险工作研究管理论文下一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