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科技兴农发展农业论文

2022-04-30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是湖南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富民强省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湖南应从自身的现实基础出发,制定总体思路,确立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市场经济科技兴农发展农业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市场经济科技兴农发展农业论文 篇1:

西部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整体经济贸易的影响

摘 要:发展西部农业经济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西部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现状以及特点,并且分析了西部农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对于我国经济贸易产生的影响,为发展西部农业经济找准发展目标,提出具有创新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西部农业;经济贸易;发展;影响

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对于发展西部农业经济制定了一系列有效刺激政策,进一步调整西部地区发展布局,全面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和协调发展。因此,西部农业经济作为我国经济贸易十分重要的构成成分,面对这种新形势应该如何发展,如何找到发展突破口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文章重点分析西部农业发展的整体情况以及发展特点,积极构建有利于实现西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发展西部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1.发展西部农业经济是当地人口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西部区域农业生产整体发展基础是十分薄弱的,并且依靠自然界实现再生产的地方农业经济也遭受到了广泛地限制,很多地区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了。因此,在1978年联合国首次针对西部地区出现的干旱以及半干旱情况做出申报,在沙漠会议中指出解决西部地区人们的生存问题十分关键,当前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人口已经出现了超负荷情况,尤其是甘肃地区,干旱区域面积超载高达三倍之多。发展西部农业对于解决西部地区人们生存问题,缓解干旱问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整体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的农业发展阶段,基本上还维持着传统的生计农业发展水平,而且生计农业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导致西部地区人民的生存显得尤为困难。在很多比较小的农场以及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降雨量比较少的地区,农业产量非常低,尤其是在较为糟糕的年景中,很多西部地区的农民面临着极为严重的饥饿危机。西部农业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满足自己生存,农产品每年的商品率只有30%左右。另外,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难有投入,严重限制了第二以及第三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比较而言,西部地区的企业数量相比较东部地区而言整整少了50%左右,导致西部地区市场化发展程度非常低,西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较小,而且层次较低,数量较小,尤其是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速度整体非常缓慢。所以,发展西部农业对于缓解我国西部地区人民生存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西部农业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环境作为人类生存以及发展的必要处所,同时也是社会生产最为基本的根基,更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构建良好的环境对于人们追求较高的生活质量以及经济目标都是十分有效的。最近几年,人们过度追求不断增长的经济指标以及工业化发展进行,导致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时也使得生态环境遭受到了极大的灾难性毁灭。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原材料以及能源生产都支撑着我国的基础建设,因此获取能源也同样代表着架桥铺路、城镇兴起等等。我国西部地区的土地极为贫瘠,使得地方人民的生活遭受着较大的压力。此外,西部地区的人民生产技术手段十分落后,以至于形成了较为严重的产能落后的情况。因此,发展西部农业对于环节地方人民的生存压力,发展西部大开发以及实现民族繁衍等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西部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巩固国家安全有促进作用

当前我国西部地区边界全长高达30000余公里,出去东部三省以外,另外还和周边14个国家有接壤的地区,因此地区形势十分复杂。发展西部地区农业不仅仅指的是发展第一产业,更重要的是要实现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快速发展,要帮助更多西部地区的民众提升收入,进一步消除各个民族之间存在的严重的经济差异,发展西部农业对于强化民族团结以及保障社会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西部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整体经济贸易的影响

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发展农业经济十分重要的时期。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农业经济实现了平稳发展,并且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态势,农业经济发展关系也逐步呈现出市场化发展态势,西部地区农业经济也呈现出了持续增长态势,渐渐发展成了复合型的发展特点。由于当前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发展阶段,而且农业投入存在严重不足,尤其是对于市场信息的应用方面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对于发展西部农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针对这些问题,讨论研究有助于实现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措施,对于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发展我国整体经济贸易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优化和调整经济贸易产业结构

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态下,发展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经济显得十分重要,尤其的对于提升我国经济贸易发展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增加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优化和调整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结构。第一,实施多元化多样化的西部地区农业生产。进一步整合优化其他农业资源,将所有的资源都积极投入到发展西部农业中去,实现农产品产出提升。发展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对于促进我国整体经济贸易产业发展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经济产出较低,经济贸易占比不足的情况十分重要,发展农业经济能够有效提升其在我国经济贸易发展中的占比情况,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2.有利于促进经济贸易体系实现信息化发展

发展农业经济实现我国整体经济贸易发展水平的提升是未来趋势。建设信息化农业同样作为发展农业经济十分重要的内容,能够为农业发展供给各种所需信息,输送当前经济贸易发展方面的信息,对于促进西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信息参考作用。创建信息速报系统和信息监测系统,将当前我国整体经济贸易发展情况实施传输到西部地区。能够为发展西部地区农业经济提供各种有用的技术和信息资源,同时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创建适合农业发展和技术推广的信息系统,对于普及农业发展知识也十分有用,对于全面促进我国农业实现自动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西部农业经济能够加速实现农产品的销售和流动,尤其是能够改变我国传统经济贸易的服务体系,发展西部农业经济信息话能够改善我国劳动力就业困局,实现我国经济贸易增长模式不断优化和转化,对于提升经济贸易的发展效益和发展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持续推进经济贸易产业化发展

实现西部地区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对于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方式。全面推进我国经济贸易实现产业化发展能够有效抵抗市场风险对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同时对于提升西部地区农产品的附加值,全面提升西部地区经济效益,有效促进西部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发展西部地区农业经济,提升我国整体经济贸易水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如何不断推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不断提升我国农产品的整体效益以及农民收入,这些都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关键的一项措施。转变农业产业发展结构,全面提升农产品经济效益,逐渐成为我国提升农村经济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可是,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在进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时候,应该全面遵循我国市场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规律,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调整策略。因此,不断调整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市场发展,不断增加我国农民的收入,将成为我国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

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高新技术的结合在农产品优质化生产方面,要重点加快农业设施栽培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如渗灌、果实套袋、作物脱毒及生产调控等技术),尤其是在农作物的保护栽培方面,要研究光肥、声肥、微肥的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结构。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农学院等大中专院校的优势,聘请专家、教授组成顾问团,解决农产品生产经营中的科技难题,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科技含量。

四、总结

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经济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继续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促进农业的信息化和产业化发展,坚持科技兴农,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转化能力,增加资金投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此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必须加大农村人力资源投入。加大农村人力资源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是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擎,魏朗,张期翔.财政支农支出对西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15.11.

[2]袁久和,祁春节.西部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成长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3]任维哲,叶亮.西部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11.

[4]龚映梅.我国西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基于生命系统理论视角[D].昆明理工大学,2011.4.

[5]杨成章.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研究——基于建设模式及其发展要素的视角[D].西南财经大学,2010.10.

[6]焦方义.政府财政、金融资金支持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差异化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0.1.

[7]冉杰,王新宇.基于DEA的西部农业经济效率与技术进步率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0.1.

[8]胥巍,曹正勇,傅新红.我国东、西部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研究——基于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J].软科学,2010.5.

[9]黎翠梅.地方财政农业支出与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基于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1.

[10]刘建兰.制约湖南西部农业经济发展的人才因素分析——以农业产业链拓展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5.6.

[11]张晓燕.金融服务对工农业协调发展影响的比较研究——基于西部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D].重庆大学,2014.5.

[12]马晓勇.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县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山西省文水县为例[D].山西大学,2011.6.

[13]庞英,叶依广,张全景,高艳梅.生态环境建设对我国西部农业发展的贡献实证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12.

作者简介:杨婧(1986.01— ),女,汉族,江苏人,经济师,本科,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作者:杨婧

市场经济科技兴农发展农业论文 篇2:

加快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是湖南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富民强省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湖南应从自身的现实基础出发,制定总体思路,确立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现代农业;湖南;对策

发展现代农业,从国家层面来讲,无论是保障粮食安全,还是促进农民增收,无论是应对国际竞争,还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解决农业的深层次问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富民强省的传统农业大省——湖南,应充分利用这一发展机遇,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同时,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现代农业的含义与特征

与传统农业相反,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要素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发达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现代农业属于农业的最新最高阶段。现代农业的特征非常明显,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第一,生产条件现代化。即在农业生产中拥有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工具、设备和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条件。凡是能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工序,都完全使用了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设备,代替了人畜力的工具。电力在农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计算机等自动化设备在农业中广泛普及,使农业生产逐步走向工厂化、自动化。

第二,生产技术科学化。即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生产技术,代替了单纯依赖经验的传统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如种子、肥料、农药、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水利建设等,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业生产已经越来越需要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农业生产由经验转到了科学,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第三,生产过程社会化。即农业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范围越来越广泛而密切。一方面,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展,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另一方面,原来在农业生产中的许多生产过程,如繁育良种、肥料制作、饲料加工、农机具修理、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不断地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一系列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产前和产后部门。产中与产前和产后部门的广泛联系,又形成了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即农业综合经营。生产过程的社会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商品化水平,农业已经成为一个几乎完全商品化的产业。

二、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农业的关系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本国工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的一条现代化之路,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这是一种创新。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农业客观存在着一种相互联动的发展关系,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在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势必给农业开辟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新型工业化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战略,将促进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众所周知,在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先进技术。其中,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部门的各个环节,也将使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跨越式变革。其次,新型工业化突出科学技术进步,强调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它将带动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产业化。当今世界的农业竞争集中体现在高新技术在农业的应用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水平上。目前,发达国家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平均达到70%左右,湖南省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是57%。再次,新型工业化强调正确处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即在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要求发展能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产业,这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土地的集中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基础与总体思路

(一)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基础

湖南是一个传统农业大省,长期以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该省农村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显著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持续稳增的历史性转变。当前湖南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机械化逐步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出现了一些现代农业的范例和雏形,这为该省现代农业建设奠定了较好基础。湖南发展现代农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着湖南农业的继续发展。一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困难,土地经营规模小;二是农业收入低,农民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农业人力资本缺乏,农业科技提升困难;四是农民分散经营,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五是投资效益欠佳,农业资金匮乏。

(二)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

通过对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农业两者关系的探讨以及对发展湖南现代农业的现实基础条件的深入分析,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应是: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继续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壮大湖南的食品加工业,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群;立足中长期内以农户小规模经营为主的客观现实,大力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具备完全市场能力的经营主体;加大政府无偿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农村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供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条件;着力推广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发展应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能力;搞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方向

(一)大力推进湖南农业标准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切入点

标准化集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于一体,具有科技推广和科技管理的双重性,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十分重要,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当前,湖南推进农业标准化要从标准制定、组织实施和体系建设3个方面同步展开:修订农业地方标准,建立与国际、国家标准基本配套的标准体系;加大农业标准的实施力度,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培育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业标准化组织体系建设,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农业标准化研究和服务队伍。

(二)依托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集群

提高加工深度是增加农业效益的根本措施,强大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带动力量,没有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就不可能有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必须把发展精深加工和培育龙头企业放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对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按照市场运行机制,尽快形成一批像正虹科技、亚华种业等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带动能力强、多种类型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坚持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一起上的原则,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使更多的龙头企业进入省级和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

(三)革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现代农业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转变传统小农意识,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应鼓励个人、集体、单位、社会团体创办各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探索多渠道、多区域、多层次的联合与合作。支持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建成有经济实力的独立法人实体。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农业企业化等试点,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营组织的新形式。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以长株谭为中心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批发现货和期货交易中心,在环洞庭湖等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辐射能力强,有特色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交易和管理机制。加强农业企业内部管理,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公司制改造,创建农业企业品牌,发展合作农场、农业股份公司等有规范产权组织的公司型农业,实现从生产者管理到消费者管理的转变。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条件

农村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物质基础,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体现。没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施,就不可能建成现代农业。应从农村公路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网改造和信息化建设、乡村清洁工程等方面,着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现代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要积极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和通达工程,争取5年内实现所有的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7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逐步改造中低产田。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建立完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体系。全面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和新农村电气化“百千万”工程,改造农村电网。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资源,积极实施“百乡千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和“通信扶贫”工程,使广大农民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生产生活中的各类信息。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为核心,大力实施农业生产清洁、农村生活环境净化、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提升3大工程,建设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五)加快重大科研成果转化推广,提高农业效益

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生产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小,未来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必须依靠生物技术,以生物技术的突破来带动农业效益的提高。湖南应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兴农力度,依托隆平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重点支持水稻、棉花、柑橘、畜禽等主导农产品的良种繁育、生产加工技术研发。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推广超级稻、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成果,提高该省农业科技贡献率。

(六)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信息技术是第3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只有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才能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新飞跃。湖南要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强对国内外农业生产与加工信息的收集、整理,运用网络、媒体、电话、中介服务等多种手段及时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改造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加快县级信息服务平台和乡镇服务站建设,不断拓展信息服务新领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搞好农作物估产、土壤监测、灾情预报等工作,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加强农业资源管理,提高计算机技术在节水灌溉、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反季节农产品生产等领域的应用水平。加快湖南省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大力发展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利用各种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支持农业科学规划与经营管理,沟通产供销渠道,促进农业现代化。

(七)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代农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追求经济效益,还要建设良好的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湖南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要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一项关键任务,努力实现生产与生态的共同进步。要坚持需求导向、生态优先,生态和产业相互促进,加快培育公益林,大力发展商品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营造良好生态,建设绿色湖南。

参考文献:

1、卢良恕.论新时期的中国现代农业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3).

2、陶武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J].中国农村经济,2004(3).

3、冯海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新华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研究所。作者为助理研究员)

作者:周 丽

市场经济科技兴农发展农业论文 篇3:

“科教兴农”视角下的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探究

摘要:“科教兴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业“科教”的发动机和源发地,其人才培养状况直接牵系着我国农业发展的根基。从“科教兴农”视角出发,科学分析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剖析并进行归因分析,进而探索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归因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调查报告:2013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2‰[1],以此类推,预计到205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与人口的不断增长相对应,我国的耕地面积却没有“与时俱进”,相关研究结果显示,2005-2020年我国耕地面积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并且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在加速[2],即假使在耕地面积维持不变的情况下,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仍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农业推广是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3],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核心在于农业人才,其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农业“科教”。高等农业院校因其在农业领域专业性和针对性的科研及人才优势,既是实施农业教育、培养农业人才和农业科研的重要阵地,也是农业科技转化、推广,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导力量。作为“科教兴农”的实施主体,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状况是最关键的环节和影响因素,直接关乎我国的“兴农”大计。

一、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问题

根据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招生272334人,在校生958124人,预计毕业生数达254566人。与此同时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的能力也大幅提升。以江西某农业大学为例,仅在“十一五”期间立项与结题的省级以上农科类科研项目达138项,先后推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多个优良品种及大批现代农业技术,直接创益70多亿元,通过间接或直接的知识、技术支持、扶持,为江西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研支撑。然而“科教兴农”是一个系统的长期性工程,虽然与社会、政府、企业、家庭、文化环境等因素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主要影响因子是高等农业院校人才本身。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在“科教兴农”的具体行动中仍存在着以下几大问题。

(一)高等农业院校的生源状况

1.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模偏低。如表1所示,数据显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模大致占到总数的4%左右,对于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来说比例偏低,而这之中涉农专业学生规模一般在30%以内。

表1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规模情况(单位,人)

数据来源:2012年教育部统计数据。

2.高等农业院校生源不够理想。综合分析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考生报考高等农业院校的积极性不高。受传统文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影响,多数考生在院校选择上更倾向于非农业院校。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城市居民倾向于报考高等农业院校的只有1.6%,农村居民把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子女首选学校的不到13%[4]。二是高等农业院校在优质生源获取中处于长期性的劣势地位。以江西某农业高校为例,尽管学校的办学底蕴较深,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凸显,但由于考生和家长对农业高校的认识问题,2010年到2013年连续四年中的文理科录取最高分数均低于同时期的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南昌大学。老牌农业高等院校由于“农”的校名所限难以摆脱吸引优质生源方面存在的困难。

(二)高等农业院校实践育人状况

高等农业院校因其专业特性,在人才培养环节极为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从1902年我国最早一所高等农业院校河北农业大学“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到生产与劳动相结合,再到后来的实践育人,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不断的尝试、探索、改革、提升,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已经形成具有特色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但与当前社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相比,高等农业院校在实践育人上仍旧存在以下问题:

1.学校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对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师素质和相关硬件设备有特殊的要求。而高等院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大多是博士刚毕业,缺乏在实践中工作的经验,这严重影响了应用型农业人才的培养。

2.学校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还急需完善。据调查某农业高校的基地情况,42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中,有22个基地只能开展观摩性和认识性的学习,且平均每个基地面积仅为50平方米。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由于多种原因也存在运行不顺畅且利用率低的问题,远远不能够满足涉农人才培养的需求。另一方面,校外多数实践教学基地运行机制不健全,缺乏与企业间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实习效果不佳,直接影响了学生实践教学开展的深度和持续性。

(三)高等农业院校人才服务社会状况

随着高等农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但相比而言,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科教兴农”的具体行动中仍存在一定差距:

1.从事农业及相关专业人员比率低且稳定性差。以某农业高校为例,2006年到2010年期间本专科毕业生总数达19341人,其中在涉农单位工作的为1260人,到农村就业的人数1147人,两项综合也只占毕业总人数的12.45%[5]。就人员稳定性来讲,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2010届本科各专业门类中,农学的毕业半年内离职率最高,达到31%[6]。

2.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其转化率仅为30%-40%,“十一五”期末52%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也比欧美发达国家低30%[7]。不管是服务农业的人口基数来讲,还是总体的贡献率,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在满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需求中都存在很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

二、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问题归因分析

综合分析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存在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思想观念的滞碍

1.传统的官本位。台湾著名学者钱穆先生说到“中国的读书人,无有不乐意从政的,做官就是他们的宗教[8]”,受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不少家庭、学生对农业院校存在着近乎偏执的认识,甚至不少农村家庭学生从小的教育价值观就“飞上枝头做凤凰”,脱离农村的一穷二白,缺乏对农业院校的全面和准确的定位。不管在院校选择还是专业发展中,都以农业为最后的“选择”。

2.观念错位。不言而喻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农业高校是以农业类专门人才培养为出发点。由于农业高校与企业在利益点的区别,直接影响了校企合作育人实施。此外由于校外实践中客观存在的时间、管理、费用等成本,多数企业在以企业发展力求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为目标及行为导向的情况下,很难摆脱其固有的发展轨迹,外加高等农业院校的特色限制,多数企业缺乏与高等农业院校达成一致的长效合作意愿。

(二)教育经费的制约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国民经济的发展又是教育实施的基础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了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的资金及相关物质支持与扶持,我国的高等农业教育也是举步维艰。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投入关注和支持力度,然而对高等农业教育来讲,目前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相关教育经费的缺失。

1.对教育投入总体基数少。2012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18942.11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28%,比上年的3.93%增加了0.35个百分点[1]。从这个数据来看我国成功实现教育经费投入占国民GDP的4%,但从世界发达国家在1985年就已经达到5.2%[9]的情况看,我国教育投入的总体额度不仅相对较低还比较滞后。

2.经费分配的公平性相对性缺失。在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中存在着马太效应,即越是发达地区,越是好的学校在教育经费的分配中越占有主动权,教育经费在校际之间的拨款存在集聚现象。如2007年32所985高校的经费额度占据了当年76所教育部属高校的67.49%,仅排名前十的985高校就站33.12%[10],而985高校中农业院校只有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大学两所,整体上我国高等农业高校在教育经费的划拨中地位被动。

3.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且使用中财权分离。尽管国家多方倡导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但就目前来讲,国家的专项财政拨款和专项补助仍旧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经费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农业高校的办学成本相对较高,缺失相应的专业、专向财政支撑和经费来源的单一,外加具体的经费使用中管理与使用权的分离,导致经费的科学规划和使用并不那么顺利。

(三)相关法律政策的缺失

我国是法制化国家,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样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也需要国家政策法规的引导和规范。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推进,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也受到了党和国家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自1982年到2014年的32年期间,中央连续16年以“三农”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对高等农业院校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及科技成果转化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扶持。但必须面对的一个现状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中仍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是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缺失。

1.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健全的法律体系是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有法可依有序运行的前提,然而在目前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中,高等农业院校投资、办学、招生、专向科研经费分配和使用尤其是高校知识产权的归属及认定等方面法律仍有所欠缺,体系性的法律建设有待完善。

2.政策导向的滞后与缺失。国家的政策导向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不可缺失的因素。但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国家的政策性引导和宏观调控明显不足,尤其是院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方向等指导和规范缺失。

3.保障性措施不到位。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与科教兴农有效对接需要国家及政府给予支持和提供外部保障。但就目前来讲,尽管国家一再大力倡导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兴农、鼓励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农村工作,但由于相应的激励、保障和引导措施的不到位,尤其是在高等农业院校的招生、就业、科研经费分配问题上,严重滞碍了科教兴农作用的发挥。

(四)办学理念相对陈旧

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理念对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有着积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直接关系着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取向和办学成效。当下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理念趋向“腐化”,是高等农业院校在科教兴农实施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1.在高校内涵建设上表现为:办校中追求“高大全”,过分注重外在硬件设施建设和向综合型大学发展,追求规模化建设,误把大学等同于大楼。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硬件设施建设,但是这种建设是建立在农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的,更加注重的是硬件设施的实用性。相比较而言,农业院校占地面积广,学校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才能避免“庸俗化”,是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人才培养过程中表现为:受传统学校教学方式的影响,课堂教学仍旧是高等农业院校教学的主要实施手段。外加实践环节在物力、人力、时间等方面的成本大,不少高等农业院校在实践环节仍旧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与缺陷,没有正视与专注专业教学的特色化发展,教学中的脱离基层实践,也是阻碍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专业继续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人文农业教育的缺失

良好的人文农业素质是一种良好的价值观念,也表现为一种良好的行为方式。高等农业院校人文农业教育既是以人为本追求幸福人生的教育,也是农业类大学生热爱农业,增强自身责任感、使命感,进而自觉主动投身到“三农”事业中去的教育,更是激发高等农业院校学生专业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内在动力。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人文农业教育的缺失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高等农业院校、自身专业及“三农”的科学认知,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空间并牵制了农业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六)人才培养工作的滞后性

亲农、爱农、扶农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高等农业院校,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是培养优质农业人才的前提和基础力量。兼备农业知识、创新能力、高技能的高素质农业人才离不开高等农业院校的良好发展和优越师资等条件的辅助。自从1978年高考恢复以来,尽管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在办学规模与质量上都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尤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也把握机遇,在为农业振兴、三农问题解决中做了历史性的贡献。但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仍旧存在着相对的滞后性,即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发展规模低于全国的同期增长水平,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满足农业科技需求相对滞后。

三、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既存问题的相关对策

人类活动归根揭底是“需求驱动-观念导向”下的一种行为指向。就当下来讲提升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的能力,实现科教兴农,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求,而如何实现“科教兴农”,更好实现高等农业院校的职能发挥,也必须从观念、行为及相应的外部保障三个角度入手。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不但是高等农业院校单因素的培养,需要高校、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推进,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科”“教”发展为纽带,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企业和政府在培养“兴农”人才中的作用。

图1 高等院校、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高等农业院校要理清思路、准确定位、特色发展

实施“科教兴农”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振兴农业发展,实现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战略。对于高等农业院校在科教兴农中的战略地位、作用及人才培养方向和兴农的必要性,高等农业院校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思路。第一,要认清高等农业院校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高等农业院校主要是为我国农业发展培养农业知识与技能兼备的专门人才,培养的是服务三农,科技兴农的主力军。这就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学生对农业专业、农村、农业的认识,培养学生树立强力的责任和使命感,从观念上做到亲农、爱农、扶农。第二,院校历史和特色是院校发展的根源和存在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首先要了解和深刻认识院校的历史传统及特色,明确自己的发展轨迹和自身的优势所在。以院校特色为中心,明确办学理念,以强化学科发展为中心,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以时代发展要求为导向,以强化学科特色发展为中心,以自身优势求发展。第三,要清楚的认识到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不单是高等农业院校自身的事情,要树立协同发展的理念。在与院校的合作中要摆脱传统的高校本位主义,关注企业及学生自身的发展诉求,把院校的发展与企业及学生个人的成长相结合,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企业要高瞻远瞩、深入合作、协同发展

盈利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大背景下,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必须积极寻求和高校的合作。第一,要能够认识到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科研、科技转化、专业特色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不能因为农业院校特色而忽略农业院校其他优势学科和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在寻求校企合作中,要客观评价院校实力,给予高等农业院校有全面地认识和综合评价。第二,农业科研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投入大、周期长。这就要求企业要转变旧观念的狭隘,摆脱短时期经济、时间、管理费用成本牵绊,在与高等农业院校合作中摆脱急功近利观,注重企业及社会的长久发展,树立长期合作的愿望,并积极寻求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第三,在合作深度上,企业要跳出校企实习合作浅层次合作的痼疾,加强与高校的深层次合作。一方面要注重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和训练,关注学生的综合成长与发展诉求,并以此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寻求最合的潜力人才,建立企业的人才储备及培养体系。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高校在科技及课程成果转化方面的优势,注重科技研发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实际应用。在发展中要高瞻远瞩,积极寻求合作契合点,以充分利用各方的优势协同发展。

(三)政府要深化认识、完善法制、促进发展

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作为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成效。这就要求政府要转变和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不仅要支持还要积极扶持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第一,“科教兴农”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科教”和“农业”作为“科教兴农”的两面,这就要求政府在加大对农业发展投入力度的同时也加大对高等农业教育的侧重和投入,不可偏废一侧。政府要深入了解高等农业院校在科教兴农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积极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公共平台,加大提升对农业科教的宣传,在整个社会层面深化对高等农业院校发展必要性的认识,为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及舆论环境。第二,要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制法规建设。就农业院校的招生、经费分配及就业问题,政府要给予更多地优惠及政策扶持,保证政府对高等农业院校的经费投入,加大对农业院校招生及就业问题的引导,如通过学费优惠、降低继续深造成本、提供就业补贴、岗位最低工资限定等手段,引导并提升学生报考高等农业院校、从事涉农行业的积极性及信心。第三,政府要积极鼓励并支持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大落实对科研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积极促进高等农业院校科研与企业科技研发的对接及合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机制。通过人事、资金、奖惩、考核等方面给予企业与高校更多地优惠积极引导与鼓励企业与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合作。

参考文献:

[1]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2014.

[2] 赵永,刘旭华,孙腾达.基于空间自回归模型的中国耕

地面积变化预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3(8):

1-5.

[3] 曹雅萍,李友生.农业院校服务现代农业的因素分析及

政策建议[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学者论坛),

2011,(1):28-42.

[4] 赵军.高等教育社会角色的置换研究——基于城乡二元

结构转型的理解[J].教育与现代化,2006,(3):38-44.

[5] 张继河,曾素芳.地方农业院校为农培养应用创新型人

才的探索[J].教育学术月刊,2012,(5):29-31.

[6] 麦可思研究院编著,王伯庆主审.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

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 岳福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制约因素及转化模式研究

[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8] 刘道玉.高效之殇[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118.

[9] 李伟东,潘伟明.关于财政投入支持高等农业教育发展

的几点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0,(8):290-291,

301.

[10] 魏扣,熊家国.高等教育经费分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

策[J].教育学术月刊,2011,(4):32-34.

作者:杨霞 张继河 杨娟

上一篇:西部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措施论文下一篇: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