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发展农业科技论文

2022-04-18

摘要在分析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旨在探析农业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的发展思路。农业科技期刊要根据自身发展优势,精准定位期刊办刊宗旨,提高内在质量,拓宽发展思路,整合有效资源,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期刊发展农业科技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期刊发展农业科技论文 篇1:

媒介融合背景下农业科技期刊发展路径探析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媒体行业有了高速的发展,特别是各种新媒体不断发展壮大。当前时期,各种媒体之间互相融合。农业科技期刊等传统媒体都受到了媒介融合的影响。文章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农业科技期刊的现状,探索未来发展的路径,希望能够促进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

关键词  媒介融合;农业科技期刊;发展路径

农业科技期刊记载着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并向全国农民传播这些重要信息,对我国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农业科技期刊随着农业科学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迅速。

1 农业科技期刊遇到的问题

1.1  农业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程度低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智能手机的不断更新,新媒体迅速发展壮大,并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与电视、电台、报纸期刊等传统期刊不同,新媒体具有观看方便、新闻时效性强、存储时间长、受众范围广等多个优点。新媒体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发布消息、居民知识搜索、大众休闲娱乐的第一选择。因此很多传统媒体选择与新媒体进行融合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如很多电视台都通过微博与微信进行节目预告、与观众互动,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来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有许多报纸、期刊将精彩内容在微博、微信中预告,开设报纸期刊的订阅和电子付费阅读渠道,既提高了发行量也增加了收益。我国的农业科技杂志在与媒介融合方面做得不够好:大部分的农业科技期刊没有自己的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号;少量农业科技期刊虽然有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却没有精心维护和运营,更新不及时,有的甚至处于休眠状态。推送的内容专业化较强,对于读者来说容易感到枯燥和不易理解,读者不感兴趣。

1.2  农业科技期刊的内容偏离实际,没有特色

新媒体快速发展并受到广泛欢迎的原因之一就是拥有先进的理念,制作出的内容与受众关注的热点话题紧密相连。同时许多新媒体都拥有自己的特色,可以吸引众多的人群。如新浪微博,人们可以将刚刚发生的新闻发布到微博上,通过微博用户的转发能够引起更多的关注,引发社会热点话题。农业科技期刊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期刊内容也应当与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紧紧相连、息息相关,真真正正地为农民服务。

反观现在的农业科技期刊,大部分农业科技期刊在选取稿子时出于自身的考虑会选择本科生与硕士生毕业论文、各类科研人员的科研论文。毕业论文与科研论文的理论性较强,对于农民的农业生产的指导性不强。还有一部分农业科技期刊过于追求杂志社的经济效益,将一些质量并不高的文章,还有一些农产品广告都刊登出来。这样的话,农业期刊的内容脱离了期刊的创办理念,脱离了基础农业的生产和生活。对读者来说农业科技期刊的内容不再具有指导意义,继而关注其他新媒体来寻求帮助。

1.3  农业科技期刊的人才缺失

进入21世纪,无论是哪个行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发展壮大,人才都是最关键的因素,对于农业科技期刊来说也是如此。当前农业科技期刊的发行量江河日下,对读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归根结底就是期刊内部编辑人才的缺失。现有的期刊编辑人员对于新媒体的掌握使用不熟悉,无法利用新媒体宣传和推广期刊影响力,使得农业科技期刊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失去了竞争力。

2  媒介融合下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路径

2.1  提高期刊的质量,紧跟国家政策

农业科技期刊想要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谋求发展,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就必须提高期刊的质量。农业科技期刊要把为“三农”服务作为创办期刊的宗旨,拒绝高效收益的诱惑,始终把期刊内容质量放在第一位。编辑要了解农民的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关心农民经常遇到的各种困难,还要及时了解农业科技中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这样编辑在进行稿件选取时就能够具有针对性地选择,选择农民关注的、对农业生产有帮助的、能够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的优质稿件。尽量减少各类广告和评职称论文的数量。

期刊要与时俱进,紧跟政府政策。编辑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要及时了解国家的政策和方针,给予农民指导和帮助。针对当前国家重点实施的农村发展项目,如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体制改革、农业资源环境治理等项目要给予详细的报告和解释。也可以设置读者信箱,解决农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推广新型致富农业项目如养殖、水产等,提高农业科技期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2  引进和培养优秀的人才

优秀的人才可以帮助科技农业期刊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升期刊质量,促进期刊的发展和壮大。农业科技期刊一方面要积极引起具备农科专业知识的新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既有人员的培养。农业科技期刊可以组织内部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参观农科院,及时了解新的农业科技技术与新型农业产品并通过期刊向农民推广;还要实地考察农村农业发展,了解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解决农民的疑惑和困難。对于新媒体技术,农业科技期刊要积极地组织培训和学习,确保相关人员能够熟练地操作和运营,为适应新媒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与新媒体进行积极融合

1)做好软文宣传工作。当前的网络宣传中最流行的宣传方式就是软文宣传,又被称为“新传播软文传媒”。软文的本质就是广告推广,但是与传统的广告却存在着许多不同。传统的广告比较直接、篇幅比较短小、内容枯燥、可信度比较低。软文对广告进行包装,使得广告不再过于直接,不会引起受众的反感;文章中增加了许多趣味性,能够吸引众多人群;软文内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增加了受众对于广告的可信度,这一系列的操作可以大幅提高广告的转化率。目前,我国已经有不少的农业科技期刊开始使用软文来宣传自己。精心选取软文题材,配以具有吸引力的题目和精彩的插图,将期刊的价值观和基本内涵直接地传达给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微博、微信平台的宣传。近些年来,微博和微信成为期刊宣传的主要平台。微博和微信共同的特点如下。(1)普及率高。几乎人人都有微信和微博。(2)传播速度快。通过微博转发和微信朋友圈转发可以使信息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引发社会热点话题。(3)互动性强。通过留言功能可与读者进行在线沟通,及时解决读者疑问。期刊可以在每次出刊之前,将本期的内容在微博上进行摘要发布,增加读者的关注与期待。通过微信,期刊可以完成内容预告、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布、期刊预定、读者调查等。

3)电子目录的宣传。电子目录也是农业科技期刊宣传发展的一个主要方法。电子目录就是编辑制作的包含的期刊内容的网页和HTML文件,通过点击相应的连接方式就可以进入指定的网页浏览关注的内容。编辑将期刊内容制作成电子目录的形式,通过邮件、微博、微信等形式推送给读者。读者阅读电子目录,发现自己感兴趣就可以通过链接了解到具体内容。

4)利用网站、网页进行宣传。虽然有微博和微信,当人们想要进行知识检索和阅读时,网络平台仍然是第一选择。农业科技期刊中包含了大量的农业新技术和新产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更应该加强网站和网页的建设。农业科技期刊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或者网页,将期刊内的优秀文章挂在网上供读者阅读。也可以推出电子期刊,采用付费阅读的方式,鼓励读者网上阅读。通过对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将农业科技期刊的特点与风采展示给更多的读者,吸引更多的读者阅读购买。

3  结束语

农业科技期刊在促进农业发展,帮助农民朋友开展农业生产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对媒介融合背景,农业科技期刊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质量,引进优秀的人才,积极地与新媒体进行融合,才能有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珂,徐世艳,杜鹃,等.农业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路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2):209-211.

[2]屠晶,程碧軍,龙小玲,等.省级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以《湖北农业科学》为例[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8(3):84-88.

[3]陈文静,王超,李晗林,等.基于科技期刊视角的农业科技知识服务应用创新[J].台湾农业探索,2016(5):89-93.

作者:陈章 杨红 黄颖 郎伯涛

期刊发展农业科技论文 篇2:

新媒体时代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思路探析

摘要 在分析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旨在探析农业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的发展思路。农业科技期刊要根据自身发展优势,精准定位期刊办刊宗旨,提高内在质量,拓宽发展思路,整合有效资源,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农业科技期刊;现状;瓶颈;发展思路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8.05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tech Journals in the New Media Era

HE Jin-yu,NIE Lei-yun (Institute of Pomology,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Shanxi 030800)

Key words New media era;Agricultural sci-tech journals;Status; Bottleneck;Development ideas

作者简介 贺晋瑜(1974—),女,山西太谷人,副研究员,硕士,从事期刊编校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6-12;修回日期 2020-07-30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是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体系下,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智能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1]。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给传统期刊行业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报道农业新成果、推广农业新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农业科技期刊来说,如何在新媒体时代顺应潮流,扬长避短,从而能在与新媒体融合中找到自身发展的思路,是新一代编辑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新媒体时代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分析

1897年4月由上海农学报馆创办的旬刊《农学》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农业科技期刊的正式创刊[2]。据统计,我国目前出版发行的科技期刊约为5 000种,其中农业类科技期刊有1 000多种[3],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随着近年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逐步融合,传统农业科技期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1 同质化严重,信息传递滞后 農业科技期刊多数创办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创办主体大多为科研院所,从而使得其管理普遍实行了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期刊存在栏目设置同质化明显,缺少新意和个性,刊物对报道内容缺乏有针对性的深度挖掘等问题。多数的农业科技期刊属于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相较于有良好稳定作者群的国家级农业科技期刊而言,对作者的吸引力相对较弱,难以吸引到高质量的稿源。有限的编辑资源导致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与同类期刊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加之纸质期刊出版时间长,使得信息传递在现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显得相对滞后。

1.2 发行量下滑,广告业务萎缩

在传统媒体兴盛的时期,发行量是农业科技期刊赖以生存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是农业科技期刊发行最为辉煌的时期。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发多样化,互联网因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畅通的信息渠道也影响到传统纸质期刊的发行量,农业科技期刊发行量逐年下滑甚至是断崖式下滑。在广告营业额方面,随着数字化广告平台的广泛使用,使得传统期刊的广告业务严重萎缩。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9年)》统计,期刊广告收入2014年为33.5亿元,2015年为26.9亿元,2016年为22.5亿元,2017年为18.3亿元,2018年为16.7亿元[4]。由数据看出,广告收入额呈逐年下降趋势,近年来,有的期刊广告收入甚至为零。对于传统农业科技期刊而言,发行量下滑,广告业务萎缩,造成办刊经费紧张,许多期刊为亏损经营,有的甚至停刊。

1.3 逐步启用新媒体,改变出版发行的单一模式

在以数字化、网络化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新媒体技术已经影响到期刊的各个方面。2010年,中国知网推出了“优先数字出版”服务,2012年,万方数据库推出了“万方数据优先出版”服务,已经实现了以纸质版稿件为出版内容,以单篇定稿和整期定稿两种方式出版,先于纸刊出版的数字化优先出版模式。农业科技期刊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出版发行模式(收稿—审稿—录用—加工—出版—发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载体不断更新,农业科技期刊也在不断地丰富传播方式,其中,利用率较高的为QQ群、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最少的是云出版和语义出版[5]。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应力求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寻找共生之道,不断创新,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2 新媒体时代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的瓶颈

新媒体时代,给农业科技期刊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目前,农业科技期刊发展主要存在着缺乏个性的内容设置、缺乏高素质的编辑队伍、缺乏有力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等瓶颈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取得突破性发展,是农业科技期刊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缺乏个性的内容设置

纵观农业科技期刊的总体结构,尤其是针对性较强、范围较窄的地方性农业期刊,其主体模块都类似,由于共同的读者群的定位,使各农业科技期刊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加上近年来科研人员重科研以及体系内政策的导向,许多专家学者为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投稿的意愿不强,致使地方性的农业科技期刊缺乏高质量的稿件。同类型期刊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同质化严重,个性特色不够鲜明。

2.2 缺乏高素质的编辑队伍

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办好刊物的根基,在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化进程中有重要作用。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除了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对编辑出版业务娴熟。而农业科技期刊中的绝大多数编辑都只能毕业于农业院校,对农业专业知识较为熟知,对文字加工、编辑规范、编辑实务等编辑专业知识以及出版印刷业务都只能在实践中获取。近年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编辑每年有72学时的继续教育学习,意在拓展编辑各方面的学识,但多数编辑人员对继续教育的实质内涵不够重视,缺乏提高自身编辑业务水平、开拓创新、增强竞争力的意识。

2.3 缺乏有力的市场竞争力

大部分农业科技期刊的主办单位隶属于农业科研院所,性质为事业单位,多为自我生产,自我发展,各期刊社各自为阵,分散办刊。这种“小而全”的办刊模式在新媒体时代,重复办刊现象突出,集团化建设步伐缓慢,市场化程度低,限制了期刊的发展[6]。大多数的农业科技期刊发行量小,广告收入下滑,办刊经费紧张,创收能力弱。另外,农业科技期刊对刊物自身宣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同时各大数据库给期刊所提供的宣传界面模板设计大体相同,在设置上受到一定的限制,模板单一,缺乏特色。宣传刊物的渠道形式单一,以致很难提升自身在同类期刊中对读者的影响力[7]。

2.4 缺乏拓展的新媒体服务

现阶段,农业科技期刊的新媒体发展较为缓慢,期刊社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会选择加入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等数据库。但各大数据库仅限收录并同步发行電子版,只是期刊印刷版的重复,是纸刊的一种完善和补充,对纸刊内容和信息缺乏深加工或再整合,创新性不足,增值性不强。现阶段,有的期刊社建立了自己网站,但网站形式雷同,包括的内容大多为刊物介绍、投稿须知、过刊浏览、在线投稿、专家审稿、作者互动等栏目,编辑部各项业务往往仍遵循传统的流程[8]。

3 新媒体时代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的思路探析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农业科技期刊仍有其发展的广阔空间,一是纸质期刊仍然是农业信息与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二是纸质期刊在广大科研人员职称晋升中仍起重要的作用;三是纸质期刊已有一套严格的审稿制度和专业化的审稿队伍,以及成熟的发行队伍,纸质期刊相比于网刊仍有其较高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新媒体的发展在对纸质期刊形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充分证明了只有与新媒体融合,利用好新媒体的传播快、覆盖面广等独特优势,科技期刊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广阔的发展。石峰[9]认为期刊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期刊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农业科技期刊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精准定位期刊办刊宗旨,提高内在质量,拓宽发展思路,整合有效资源,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做强做大。

3.1 找准目标,精准定位期刊办刊宗旨

办刊宗旨实质上是科技期刊独特的社会价值追求,是其与众不同的社会价值体现[10]。办刊宗旨决定了科技刊物提供科技文化服务的群体。在新媒体时代,农业科技期刊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精准的定位是关键。作为传播农业科技信息、交流农业科技成果的农业科技期刊,需要精准定位期刊办刊宗旨、服务对象以适应新媒体时代传统农业科技期刊转型的需求,从而更符合新媒体时代对农业科技期刊的要求,确保期刊全面健康的发展。

3.2 提高质量,合理调整期刊结构

期刊业是重在内容质量的产业,“内容为王”在新媒体时代仍然是期刊发展的主题[11]。要提高刊物质量,编辑不能坐等来稿,尤其是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也难以等到质量上乘的稿件。编辑应该走出去,多参加行业内的专题论坛、交流会等,多与读者沟通、交流,以便及时了解科研人员的需求以及基层科技工作者的生产所需等现实问题,然后向本行业的专家、学者有针对性地约稿,以增进刊物内容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为读者和作者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赢得社会的认可。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必须紧抓重点栏目,拓宽特色栏目,构建新兴栏目,以不断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满足读者口味的变化。同时,根据刊物自身专业化和个性化的需求,细分市场,调整期刊栏目以提高期刊的专业化水平和实用价值。通过栏目直接体现刊物的定位和特色[12],从以数量优势取胜转为以质量优势取胜。

3.3 拓宽思路,培养高素质编辑队伍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首先是人的融合。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关键靠人才。一个优秀的办刊队伍是高素质编辑的集合,只有提高编辑的个人素质,才能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优秀集体[13]。新媒体时代要求科技期刊编辑要有优秀的职业素养、强烈的责任意识、熟练的编辑技能、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综合的业务能力。

首先要提升职业素养。编辑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充分认识到自身不仅是先进科技的传播者,而且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14]。恪守职业道德,弘扬职业精神,严把刊物的质量关。要有精益求精、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

其次,编辑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农业科技期刊,尤其是农业专业领域的期刊,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第一,厚化本学科知识。学科专业素养是编辑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要多了解行业发展情况,把握行业前沿成果,提高专业水平,并运用到平时的组稿工作中。第二,丰富知识面。新媒体时代要求编辑除了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熟练的运用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能力。要求编辑既是本行业的“专家”,又是涉猎广泛、知识渊博的“杂家”。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新媒体时代对编辑的要求。第三,深化创新能力。农业科技期刊的创新在于创新型的编辑人才,这就要求编辑要多参加实践活动,以增强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综合性思维能力[15],成为符合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新型复合人才,成为既懂本专业知识又懂高新技术的“多面手”[16]。

3.4 更新理念,创新期刊发展模式

截至2019年底,全国4G用户总数达到12.8亿户,占比达到80.1%[17],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和4G的普及应用,期刊的载体形式呈现多样化特征。作为新型的阅读载体,手机、ipad、阅读器等正被人们广泛接受,与此同时,许多APP应运而生。中国知网开发了手机知网APP、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开发出了“中文科技期刊”APP、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制出“核心学术期刊(ipad版)”。这些APP的运营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了文献集成检索和移动阅读服务平台[18]。

新的理念必然会对传统期刊的出版模式形成挑战,但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有期刊研发了刊物的APP,也有期刊实现了微信公众号的出版模式,且为免费开放获取。数字出版是技术的进步,也是观念的进步。农业科技期刊应积极与网络平台合作,相互作用,有机交融,深层次合作。在多媒体时代,农业科技期刊将通过数字化方式寻求自身的发展模式。刊物从单一的纸质期刊出版向多媒体出版转变,在内容的制作上实现与多媒体的立体融合,实现纸质版、网络版的互动,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服务,利用各自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期刊的竞争力[19],实现纸刊内容的N次销售。

3.5 风格定位,突出期刊自身特色

特色是期刊的灵魂。著名的出版家邹韬奋曾说过“没有个性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希望了”。农业科技期刊必须树立自己的理念和风格定位,形成属于自身的风格。期刊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读者的阅读习惯,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创造性实践、强化和积累,形成在内容和形态上都相对稳定的特色,每本期刊都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魅力,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风格是期刊成熟的标志,独特的风格会使期刊在市场竞争中居领先地位,成为期刊的一种无形资产。

期刊要保持自己的独特风格,首先在封面装帧设计上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其次在期刊内容上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就要求新时代的编辑人在办刊过程中对独特的内容风格和形态风格要有执著的追求,突出期刊自身的特色。

3.6 铸造品牌,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

品牌是期刊的效益,期刊品牌就是一种区别于他刊的标记和符号,是自身区别于他刊的鲜明特征[20]。期刊的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不断创新,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新媒体时代,农业科技期刊应不断突出自身内容产品的商品性质、专业性和特色化[21]。要充分利用好媒介融合这个大平台,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的期刊品牌。

质量是品牌的基石。一本高质量的期刊区别于他刊的最大標志就是有自己的品牌栏目。品牌栏目是期刊形象的象征,具有强大的差异性和排他性。品牌栏目在内容上应是领先水平的精品,或是独具风格的普及读物。随着新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农业科技期刊也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22]。在发展中努力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以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4 结语

农业信息化发展要求农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农业科技期刊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互联网与农业科技期刊深度融合后,新的技术,新的信息将会快速传播扩散,更快地推动农业发展。在新媒体时代,农业科技期刊要找准目标、拓宽思路、更新理念、整合资源,挖掘自身的潜力,加快数字化、网络化的进程,为农业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覃圣云,钟声贤.科技期刊新媒体的发展与应用:以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科技期刊新媒体发展为例[J].科技传播,2015,7(6):134-136.

[2] 黄华宁.浅析中国农业科技期刊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26(5):162-165.

[3] 张瑞麟,张韵,高峻,等.移动互联网与农业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8(7):144-147.

[4] 2019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EB/OL].[2020-03-21]http://www.sohu.com/a/336322248197694.

[5]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14)[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60-161.

[6] 张爱华.网络时代传统涉农科技期刊的发展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25(10):137-139.

[7] 高宏.数字化出版时代农业科普期刊的发展思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18):3-6.

[8] 杨红,杜辉,陶雪娟,等.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编辑学报,2015,27(S2):6-8.

[9] 石峰.中国期刊协会长石峰致辞[EB/OL].(2015-01-16)[2020-03-21].中国出版网.http://www.chuban.ci/rdjj/99kcx/fayan/201501/t20150116-163241.html.

[10] 方熠.新办科技期刊的四个定位[J].出版科学,2007,16(6):41-43.

[11] 章映.媒体融合仍需“内容为王”[J].中国报业,2016(12):56-57.

[12] 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等.我国科技期刊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467-474.

[13] 曹兵,蒋伟,佟建国,等. 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科技期刊质量的保障:《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的编辑素质培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1):157-160.

[14] 刘洁.编辑工作者需培养工匠精神[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6):284-285,241.

[15] 田中雨.试论编辑工作者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途径[J].黑河学刊,2006(3):29-31.

[16] 金雯.期刊数字化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初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105-106,108.

[17] 通信世界网.2019年中国4G用户增长回落,蜂窝物联网呈爆发式增长[EB/OL].(2020-02-28)[2020-03-21].http://www.cww.net.cn/article id=466038.

[18] 钱筠.APP时代学术期刊的发展策略[J].编辑学报,2015,27(1):71-74.

[19] 高宏.农业科普期刊如何应对数字化出版浪潮的冲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602-605.

[20] 李少博. 浅议期刊品牌的创新策略[J].传媒,2014(16):43-44.

[21] 吉海涛,郭雨梅,郭晓亮,等.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发展新模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60-64.

[22] 李侠.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今传媒,2015,23(3):116-118.

作者:贺晋瑜 聂磊云

期刊发展农业科技论文 篇3:

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摘 要:在期刊业由规模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型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急剧变化的新形势下,地方农业科技期刊普遍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分析了当前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办刊主体分散,期刊同质化明显,期刊经营的策划和管理滞后,等等, 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地方农业学术期刊;刊物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期刊数量的快速增长和学科门类的日益健全,农业科技期刊已成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科技支撑和信息来源。据有关资料显示,1995年我国正式出版有CN号的农业科技期刊共563种,到2006年有农业科技期刊815种,期刊种类及内容覆盖农业的主要学科领域。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科技期刊国际化趋势的加速,农业科技期刊发展既面临着同类期刊日趋激烈的竞争,又面临着科技信息传播环境条件变化带来的压力,而对于农业科技期刊中为数众多的地方农业科技期刊来说,其生存与发展的挑战更为严峻。笔者结合在陕西农业科学编辑部的工作实践,重点从影响地方农业科技期刊质量的问题分析入手,以期探讨促进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二、当前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近年来,我国地方农业科技期刊以专业性、区位性优势,在推进当地农业科技创新与学术交流、支持特色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新闻出版业改革全面深化和期刊业由以规模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的转型过程中,农业学术期刊的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矛盾,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办刊主体分散,期刊同质化明显

目前地方农业科技期刊以各省的农科院、农业专业学会、农业主管部门及所在地的农业院校合办或单独创办为主,形成了各自独立的编辑部办刊模式,期刊编辑部大多数都是主办单位的一个部门,缺乏自主决策权和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激发编辑队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据陕西省学术期刊统计情况分析,全省有学术期刊主办单位168家,其中有135家主办单位各主办1种期刊;有期刊出版单位248家,出版期刊268种,平均每家出版1.08种[1],这种严重分散的办刊模式,靠有限的编辑人员不仅要处理约稿、组稿、编校等大量的事务工作,而且更重要的是编辑人员要面对多个学科的稿件,难于准确地把握稿件的质量,并筛选出优质稿件。

同时,在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发展过程中,不少期刊盲目追求学科内容的扩大和信息的全面性,带来综合性期刊多、专业性期刊较少,且综合性期刊普遍存在栏目设置同质化明显,缺少新意和个性,面对高质量稿源的有限性,相互间难免产生争稿源、争读者、抢市场的问题,加之,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员绩效评价导向机制和政策的变化,相对于国家级农业科技期刊有良好稳定的作者群而言,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对作者的吸引力降低,优质稿源流失问题日益突出,进而也难以保证期刊的内在质量。

(二)期刊经营的策划和管理滞后,影响着期刊竞争力的提升

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多数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的市场经济探索时期,创办目的是将期刊作为政府科技服务职能的延伸和拓展,从而使得农业科技期刊管理普遍实行了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一方面财政支持有利于期刊稳定发展,另一方面,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期刊竞争趋于激烈的新形势,期刊管理者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出现了一些期刊管理者不懂期刊经营的状况,同时现有农业科技期刊工作队伍以农业科学及其相关专业本科为主,具有较好的专业背景和编辑水平,但是缺乏具有出版、传媒等专业特长的期刊经营人才,在期刊策划、品牌经营等综合谋划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期刊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2]。

(三)读者群萎缩,发行量下降

近年来随着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和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快速转移,青壮年务农人数大量减少,同时面向农村市场的报刊种类日益增多,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逐渐渗透到了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愈来愈便捷,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经营者作为地方农业科技期刊主要读者群的严重流失和分化。

另外,受目前单纯追求论文发表期刊层次及影响力的学术评价机制的影响,众多科教人员及研究生在文献阅读及论文发表时更多地关注国家级甚至国际性的科技期刊,使地方农业科技期刊的读者群日益萎缩。

此外,多年来绝大多数农业期刊通过邮局代理发行,自己除了利用自身刊物与其它刊物互换征订广告外,缺乏多渠道、多形式的刊物宣传推广,出现了发行量减少趋势。据有关资料统计,与20世纪 90年代相比,多数地方农业科技期刊的发行量减少了30%以上。以陕西为例,目前科技期刊的平均期印数多数在1000份左右,超过2000份的很少。如此少的发行量,期刊对于涉农组织的广告经营也就难以做好。

(四)期刊出版周期较长,影响优质稿源的增加

一般而言,科技期刊决定一篇稿件可以发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出版时滞或论文发表周期,同时编辑工作效率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着科技期刊的“出版时滞”,而刊期也是影响论文发表周期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现约有综合类农业科技期刊383种,其中,半月刊6种,占总数的1.5%;月刊82种,占21.4%;双月刊168种,占43.8%;季刊 124种,占32.3%;年刊3种,占0.8%[3]。另据陕西省新闻出版局登记的涉农科期刊信息统计,目前全省有26种涉农科技期刊,其中,月刊5种,占19.3%;双月刊17种,占61.6%;季刊5种,占19.3%;半月刊、旬刊为零,数量较多的17种双月刊平均每期仅为147页码。

由此可见,我国农业科技期刊仍以双月刊和季刊为多,半月刊、旬刊和周刊较少,造成了农业期刊的论文发表周期偏长,限制了期刊的论文刊载量,增加了稿件在编辑部的滞留时间。

这种状况既降低了对作者的吸引力,而且与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信息时代科技创新及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一项科技成果转向转化为生产力有一定的时效性,如果一篇很有创新的论文,因延迟发表,其价值也会下跌,加之目前的论文作者投稿中有相当部分是因为课题总结结题、评定职称或毕业申请学位在即,科技期刊的审稿时限过长,势必会产生一稿多投的现象,同时还可能产生版权纠纷,影响期刊本身的声誉。

三、促进地方农业科技期刊持续发展的对策

针对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存在的诸多问题,要实现其健康发展,必须转变办刊理念,突出特色,提升质量,重点要采取四方面措施。

(一)树立现代办刊理念,明确期刊的功能定位

科技期刊具有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科技交流、信息传播和政策导向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地方农业科技期刊的社会需求既来自科研活动、农业行政管理又来自生产经营实践,由于农业科研与生产经营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其定位也应在科研与生产结合的位置。

所以,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应当摒弃过去为办刊而办刊,重视作者忽视读者的传统做法,牢固树立以读者为导向,作者为主体,全方位服务的现代办刊理念,坚持以服务于“三农”为办刊宗旨和发展方向,以科学性与适用性相结合,提高学术水平与普及科技成果相统一为重心,既要服务于广大科技人员,更要发挥期刊为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的作用。

围绕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和地方现代农业建设目标,在充分考虑农业多学科性、季节性、政策性等特点的基础上,以国家尤其是地方重大科技创新行动和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为切入点,做好期刊的选题策划、栏目策划、报道内容及组稿策划,体现期刊的独特性,并按照“基础理论研究必须密切联系科研生产实际、应用技术研究必须既先进又实用、科技示范推广必须兼顾科技理论知识传播”的标准[4],精心筛选和组织稿件,增强期刊的新颖性、时效性和可读性,以扩大期刊的受众范围和发展空间,使期刊真正成为科技与经济融合的重要力量。

(二)加强作者队伍建设,多渠道拓展稿源

稿源建设是科技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获得优质稿件的重要渠道是建设相对稳定的作者群。为了扭转近年来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存在的一般稿件过多、优质稿件不足的问题,要变办公室被动等稿为走出去主动寻稿、约稿。

一方面,要按照期刊的定位和报道方向,对已有的作者群和潜在的作者群进行有效的细分,形成目标作者群库,通过建立期刊与作者的经常性信息沟通和联系机制,争取优质稿件的动态来源。

另一方面,要依托期刊所在地的社会资源,采取多种方式,跟踪当地的农业高校、科研单位及政府科技推广部门承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进展情况,主动向课题组专家、学者约稿,及时报道项目的科技创新成果,同时,也要加强与当地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的长期性合作,通过其科技示范推广实践的总结凝练,宣传报道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和典型示范推广模式。

以陕西农业科学为例,近年来该期刊充分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教优势,通过调整期刊定位,增加特色栏目,紧跟学校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进展和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活动,为期刊争取了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论文,既保证了期刊的学术质量,也改善了期刊的作者群结构,从而保证了期刊的稳定发展。

(三)加强高素质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质量和效率

编辑素质是提升期刊质量的重要保障,没有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就难以办出精品期刊。目前,地方农业科技期刊编辑人员既面临着学科分化与交叉不断加深及期刊来稿复杂性对其专业知识要求提升的挑战,还要面临着掌握和应用电子化、网络化等现代期刊编辑出版手段的压力。因此,地方农业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必须树立现代编辑意识,加快知识更新,提高对稿件质量的分析判断能力。

一是编辑人员要通过积极参加行业相关的各种学术会议、期刊培训活动和自学等多种方式,了解期刊出版的政策法规,熟悉专业科技的发展动态,掌握编辑的先进手段,提高编辑综合业务素质,使期刊编辑人员不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编辑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能够熟悉计算机、传媒等相关知识的应用,形成复合型知识结构的编辑队伍。

二是编辑人员要坚持对作者和读者双重负责的原则,以质量为本,严格按照办刊宗旨和报道方向,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客观公正地评判每一篇稿件,遴选优质稿件,杜绝人情稿,并做到精选、精编、精校的有机结合,从内容上保证刊物的质量,形成高质量期刊与高质量稿源的良性循环。

三是在坚持“三审一定制”的前提下,结合期刊本身的实际,不断探索编辑初审、专家评审、主编复审与终审之间的有效对接方式,从稿件的编辑初审、审稿专家选取、审稿意见的分析利用、向主编提供信息等多个环节,不断强化责任编辑在审稿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优化编辑工作流程,提高编辑质量,缩短期刊论文的发表周期。

(四)转变办刊思路,创新期刊经营机制,增强期刊活力

结合地方农业科技期刊版面费低、发行量少、广告经营困难的实际,必须创新期刊经营管理机制,一是要加强与地方其它农业期刊的交流与协作,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建立稿件互荐、经验共享、宣传互换等方面的合作机制,积极探索编辑部之间有效联合的办刊模式,促进期刊集约化发展;二是在适当增加期刊出版数量的同时,通过缩短出版刊期或增加页码的办法,将刊期结构由现在的以双月刊为主逐步调整为以月刊、旬刊为主,增加作者发表文章的机会,以满足读者对农业信息的需求;三是要在争取主办方强化对期刊支持的同时,积极吸纳当地涉农组织作为期刊的协办单位,并多途径争取涉农企业利用刊物进行广告宣传,这样既可以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又增加办刊经费来源;四是期刊除了通过邮局征订、与相关刊物互登征订广告外,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效率高的特点进行自我宣传和征订发行,此外,还可以利用相关的学术会议、技术推广活动等渠道,向科技人员赠送刊物,提高刊物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张治国.以陕西为例看学术期刊转企改制面临困难与出路[J].中国出版,2012(8).

[2]边全乐.我国农业期刊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学通报,2002(10).

[3]曹淑华.论缩短农业科技期刊论文发表周期[J].安徽农业科学,2005(10).

[4]高春新,张颖.中级农业科技期刊定向与定位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99(2).

[责任编辑:传馨]

作者:李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