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费存在问题研究论文

2022-04-23

[摘要]目前,中国研究生教育的“超常”发展已呈现出明显的本科化倾向。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需要突破传统学术型人才的质量标准,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建立科学、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从研究生培养前、培养过程中和培养后体系中制订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使研究生教育在正常发展的条件下保证其教育质量得到稳步提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教育经费存在问题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经费存在问题研究论文 篇1:

国(境)外农业教育体系新论

摘 要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重大问题研究”从国际视野深入比较研究了美国、德国、法国、英国、荷兰、以色列、乌克兰、日本、韩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农业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成效。课题组成员通过对所研究国别的农业部门、农业教育机构以及当地农户进行访问和交流,提出可以通过完善农业教育法规、加大经费投入与补贴、严格职业资格准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农业后继者等措施,构建农业教育培养体系。

关键词 国别区域问题;农业教育体系;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比较研究

从国(境)外农业教育总体出发,有关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课题的比较研究部分立足问题意识,严谨务实地进行科研项目攻关,运用多语言检索一次文献,进行跨国跨文化的平行研究考察。课题组研究分析了农业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结合纵横维度比较了各国农业教育培养体系建设情况,总结了农业教育发展取得的进展与成效,收获了许多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新做法、新经验、新技术,并且实现了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成功转化与应用推广。

一、立足问题意識开展学术研究

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能够使人们形成共同感受力,即共通感,这一感观不仅仅是依附于探讨认定划界某一概念,而是其研究结论被认作带有知性性质的反思判断,包涵逻辑思维、辩证表述、批判精神等基本学术素养,能够发现问题并立足问题意识开展学术研究。由张晓山主持完成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的重大问题着手,基于问题意识就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背景和意义、培养路径与内容、条件保障和国家制度、国际经验及启示、政策建议等五方面进行了充分论述,系统回答了如何让农业人才愿意扎根农村并能够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问题。

总课题共分为五个子课题,其中,由刘杰牵头的子课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的比较研究: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2],从国际视野深入研究了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农业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成效,就上述问题提出了全新的学术观点和科学的解决路径。负责比较研究的课题组成员由来自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湖南农业大学等有关高校、科研和管理部门的研究人员共同组成,他们借助语言优势和专业素养,运用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从实践中提升认知层级,带着问题意识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可资借鉴的好办法、好建议、好政策,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课题组经过研究发现,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美国、德国、法国、英国、荷兰、以色列、乌克兰、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出现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下降,农业从业人员大幅减少,农民的知识和技能不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化的情况。课题组总结认为,为了应对此种变化,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完善农业教育法规、加大经费投入与补贴、严格职业资格准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农业后继者等措施和手段,构建了各具特色的农业教育培养体系。

二、严谨务实地进行科研项目攻关

(一)多语言习得助力国别区域问题研究一次文献检索

具备多语言习得与翻译经验的科研人员掌握了大量鲜活的一手资料,取得了详实可靠的研究数据,搜集、阅读并译介了多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英语、德语、希伯来语、法语、荷兰语、乌克兰语、日语和韩语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与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相比较,这种一级文献是根据实践经验而生成的主要文献,其直观性、实践性、独创性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以希伯来语文献为例,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希伯来语专业主任杨阳博士研究指出,以色列的农业教育体系相当发达,具有多层次的完备的学校农业教育体系和农民职业培训体系。学历教育层面,以色列各地共建有33 所农业教育农场,便于学校开展农业教育,在希伯来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本—古里安大学、特拉维夫大学、魏兹曼科学研究院,以及鲁平技术学院、特尔海学院等一些地区性学院都设有农业相关专业。非学历教育层面,以色列农业和乡村发展部的国家农业推广服务中心是最主要的实施部门,农民协会及各专业型农业协会也承担着实施农业教育的部分工作,与国家及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合作展开农业教育和培训,一些私营的农业研究机构、涉农企业,如化肥、种子、农业机械公司等也举办各类与其产品及技术相关的农业教育培训活动,有时甚至与国家农业推广服务中心形成竞争态势[3]。上述希语一次文献所提供的资料,确凿地表明了以色列农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直观阐明了以色列所形成的以政府农业推广机构为主,私营农业推广组织、农业专业协会和农业教育培训机构等社会相关组织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的非学历农业教育体系。

以德语文献为例,上海外国语大学德国教育科学政策信息研究中心苗晓丹博士、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刘立新博士等提供了德国联邦农业部、德国联邦统计局、《农业一览》报告等德语文献中的统计数据。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德国“双元制”模式下农业方向在校生占职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在25%上下浮动[4],规模基本保持稳定。2010年,德国69%的农业企业管理层接受了职业教育,其中,具有农业高等教育学历的占10%,具有职业进修教育学历的占59%,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学历的占31%,持有专业资格证书或师傅证书的人数达到了22%[5],注重提高文化程度,积极参与教育培训。2012年,德国有116所农业高等专科学校,8所葡萄园中职高等专科学校,23所蔬果园林种植高等专科学校,20所林业经济高等专科学校,3所牛奶加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在校生数量分别为4790人、279人、1073人、24人和84人[6]。五大类德国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共计170所,占总数的68% ;学生人数达6169人,约占在校生总数的76%[7]。2013年,德国农业从业人数102.05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2.4%[8]。这些德语一次文献中的数据,真切地反映了德国农业教育的情况——在经过长期发展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而农业职业教育在其教育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位置。

(二)跨国跨文化视域下发现农业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

跨国跨文化研究需经田野调查取得确凿的实证论据,从互动关系层面——消融各种文化冲突,平衡强弱语境差异,修正价值两难分歧——继而探求学术理性的制衡点。

从人类文化学视角来看,古代农业文化印证了人类文明前进的足迹。源自古希腊的酒神精神成为西方农业文明庆典的象征。那些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和祭祀仪式,集中表达了人们祈求丰收的美好愿望,约定俗成的规则或被加以禁止或得到维护,并建制留存下来。这对后来的城邦文明乃至工业文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比较之下,古代东方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迦南地的希伯来文明以及埃及文化圈又呈现别种农业风俗。重重沙漠笼罩下,仅有的肥沃的新月形地带成为农耕的必争之地。这里大部分地区土地贫瘠,农业依靠“运河淹没-人工排水”的巨大灌溉系统来维持农作物生产。而今以色人先进的农业滴灌技术在世界范围得以推广与应用。

从采集渔猎到精耕细作,古老的中华农业文化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向种植农业过渡的进程,氏族社会遵从自然法则,南稻北粟,有“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也有先进的24节气历法,还有像“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样的中国农谚流传至今,仍能够用以指导农事。

综合考量研究对象国别所涉及的各种迥异的文化因素,课题组取得了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在跨文化语境下,课题组有关研究人员又通过对所研究国别区域的农业部门、农业教育机构以及当地农户进行访问和交流,发现了现有农业劳动力存在的一些问题,找到了各国发展农业教育的普通规律,比较了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差异与共同之处。

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养,为优秀农业文化的代际传承创造了条件。研究表明,鉴于不同国情和文化特点,平行比较世界范围内的职业农民培育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教育类型和形式各异的培训方式。虽然农业环境的客观条件各异,但是这些国家却都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农业强国。而且,大多数国家基本都遵循“教育培训—资格认定—政策扶持”的过程,来培育职业农民,使其对传统农业文化有所了解和认知,并通晓现代农业文化以及相关法规、政策和技术。

(三)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农业教育培养体系

纵向维度考察:英国历史上代表性时期的农民培养途径。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查明建博士,与高健博士、李冠杰博士纵向比较研究了英国农民职业化经历的四个阶段:第一,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早期。英国农民内部的分化日趋明显,一批富裕农民,也就是“约曼农”从中脱颖而出。第二,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一直到19 世纪中下旬,大土地所有制下的租佃农场制不断发展和成熟。第三,19 世纪70 年代到20 世纪上半叶,英国农业结构进入调整期,租佃农场主数量减少,而自耕农的数量则迅速增加,与此同时,国家对农业的干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第四,从20 世纪中后期至今,英国政府致力于建立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农业,需要吸引更多青年人加入到农场主的队伍之中[9]。纵向比较研究结论显示,英国农民经历了从富裕的农民投资农业,到圈地运动时期佃农的发展,再到政府干预下大农庄的发展,最后到当前吸引青年农民到土地中去的转变,而英国当代农民在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朝着精准农业方向稳步发展。

横向维度考察:我国台湾地区近年来的农业教育概况。湖南农业大学职教学院副院长夏金星教授研究指出,台湾地区的农业教育分为高等农业教育、高级农业职业教育、农科实用技艺教育和农业推广教育。其中,高等农业教育分为研究所教育、专科教育和大学教育;高级中学教育分为高级农业职业教育、高级农工职业教育、综合高中农科;农科实用技艺训练和农业推广教育属于非正规的农民技术教育。其农业科学包括:一般农业学类、畜牧学类、园艺学类、植物保护学类、农业经济及推广学类等12个学类[10]。横向比较研究结论显示,为保证农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台湾地区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农业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各个层次都有相应的农业教育政策条例。同时,台湾地区非常注重教育经费的投入,作为教育部门拨款的补充渠道,农业职业学校的农林场和工厂生产收入也用以支持学校办学,还可以通过各级农会各类事业的盈余提拨、推广事业收入、募集收入等途径获得办学经费保障。

三、实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一)着力构建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

农业教育的演进发展,同时,也是农业教育体系构建并不断完善的过程。课题组指出,综观国(境)外农业教育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是农业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教育体系普遍具有相对完整的层次和类型结构,具有衔接性、开放性与特色性的突出特点。主要经验和做法:一是形成政策保障机制,出台、规范、修订与完善相关政策和立法工作,来实现农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二是要求资格证书准入,促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农业教育间的融通、互认与衔接,用以保障教育与培训的标准和质量;三是开发涉农教育资源,帮助新型职业农民通过信息化手段接受农业教育与培训,来提高农业技术应用水平;四是推广国际农业教育,拓展海外农业教育市场,推进农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用以传播和提升国际影响力。

(二)用制度保障来落实教育培养策略

鼓励与支持政策及经费投入机制是政府體现其主导地位的核心途径和手段,充分调动行业组织、农业企业、民间组织社团的力量开展更为广泛的农业教育与培训也是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研究表明,美国先后通过《莫雷尔法》《哈奇法》《史密斯-利费法》等农业法律,其目的就是为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保证农业后继有人[11];法国农业部以《教育法》和《农村及海洋渔业法》两部法律,对农业教育从宏观层面进行规范和保障[12];韩国的《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金法》规定对农渔民后继者提供援助资金,提供精神教育和技术教育[13];荷兰制定“知识型农业”政策旨在强化农业教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14];日本实行理实交替的教育与培训方式,提高了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知识与技能[15];乌克兰颁布的《农业教育科学改革与发展方针》完善了农业高等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国家标准[16]。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都是在政府主导一系列政策与计划、项目下,社会多方积极参与开展起来的。

(三)创新应用比较研究成果

注重推进“教育-实践-科研-推广”也是一些国家农业教育发展的典型经验[17]。在我国,教育部出台的《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18]。各地在农民教育实践中也摸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培训形式,例如,田间学校、送教下乡、流动课堂、农民实训基地等,这一系列措施创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教育环境。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重大问题研究”所设计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路径的建议,已被写入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教职成厅[2014]1号)。课题组其他有关研究成果和对策建议,被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各部委等出台的有关农业方面的政策文件所采纳。这些科研成果得以有效转化与应用,为解决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重大问题和地方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好方法,也从现实层面破解了农民继续教育培养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张晓山,等.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刘杰,等.国(境)外农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3]杨阳.以色列农业教育概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0):78-80.

[4][8]苗晓丹.德国农业教育体系概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0):53-56.

[5][6][7]苗晓丹,刘立新,刘杰. 德国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及其主要特点[J].中国农村经济,2015(6):85-95.

[9]查明建,高健,李冠杰.现代职业农民培养的英国经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0):80-81,86.

[10]夏金星.台湾地区农业教育概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0):73-76.

[11]李方红. 美国农业教育体系概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0):66-69.

[12]肖云上,薛晟.法国农业教育体系概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0):57-60.

[13]李春虎.韩国农业教育体系研究概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0):61-63.

[14]陈琰璟.荷兰农业教育体系研究概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0):63-65.

[15]张建,陆素菊.日本农业教育体系研究概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0):70-73.

[16]梅穎,那传林.“乌克兰农业教育体系研究”概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0):76-78.

[17]刘立新,刘杰.国(境)外农业教育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2):20-29.

[18]朱启臻,胡方萌.新型职业农民生成环境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16(10):61-69.

作者:李瑶

教育经费存在问题研究论文 篇2:

论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问题和质量保证体系

[摘要]目前,中国研究生教育的“超常”发展已呈现出明显的本科化倾向。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需要突破传统学术型人才的质量标准,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建立科学、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从研究生培养前、培养过程中和培养后体系中制订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使研究生教育在正常发展的条件下保证其教育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质保体系

自1999年中国高等学校连续扩招以来,包括博士研究生在内的研究生教育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1998年全国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仅为7.2万人,2003年达到了26.9万人,招生规模增加了2.74倍,年增长率已连续5年超过20%。尔后一增再增——2004年招生规模达到32.6万人,2005年招生规模为36.7万人,2006年招卡规模竟突破了40万人,招生规模的增长率仍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可以说中国研究生教育已进入到一个空前繁荣的快速发展时期。而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研究生教育质量也备受人们关注。

一、研究生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影响到一个时期内所培养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以及研究生择业竞争力和学校的声誉等各个方面。目前中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不仅给研究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一)教育人均资源投入大大下降

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研究生教育规模增长的根本动因。房欲飞等分别比较了工业发达国家美、日、英三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认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需要以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综合国力作为支撑条件。同时认为,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发展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并与培养单位整体规模有着密切关系。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确实出现了经济腾飞的良好局面。而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是新形势下的基本要求,符合国际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但目前中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急速持续扩大与经济发展速度存在严重的不适应,有关教育界人士把目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看成是“超常”发展阶段,认为研究生教育已呈现出明显的本科化倾向,这使得教育人均资源投入大大下降。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家拨付的研究生教育经费只能覆盖实际在校研究生培养费用的50%左右,研究生教育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其培养的基本要求,从而导致研究生的工作、学习和研究所需要的资源都难以得到保障。同时研究生教育资源投入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这就使得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项目无法进行深层次研究,自然也就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另一方面,由于扩招使得研究生个人成本补偿成为现实,研究生经济负担不断加重,从而也相应制约了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从目前情况来看,研究生教育投入的不足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并且已成为制约导师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瓶颈。

(二)研究生指导过程的链式结构

研究生导师既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目标、知识结构的设计者和构建者,也是研究生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者,这充分说明了导师对研究生指导过程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目前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大幅度上升,而研究生导师数量的增长远未跟上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发展速度,再加上相当数量的研究生主要集中在个别热门专业,从而导致部分研究生的指导过程呈现明显的链式结构,即导师本人指导博士研究生,而博士研究生指导硕士研究生。樊明成通过对1998—2004年中央部委研究生教育师资情况统计说明:6年来导师数量增幅为49.76%,而平均指导学生数增幅达到了131.03%。有的导师指导在校研究生竟超过了15人,这个数目已远远超过研究生教育发达的美国所规定的范围。表面上看来,研究生指导过程的链式结构是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过程特有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由于部分导师承担多种工作或担任多种职务,几乎很少直接参与本专业的科研工作,一时对博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也难以顾及,有的甚至基本丧失了实际指导能力,让博士研究生自己“指导”自己,从而导致研究生指导过程的链式结构也存在严重缺失。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程耿东曾撰文指出:“如果导师自己做的不是前沿工作,甚至导师本身都不知道这个学科的前沿在哪里,怎么可能把学生带到前沿领域。”如果说博士研究生以前的培养过程是在这种非正常链式结构环境下进行的,很难想象其培养质量是怎样得到保证的。

(三)多规格培养制度的扭曲所形成的怪圈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研究生教育除了出现快速增长的特点外,还呈现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特征,即通过联合形式培养工程研究生、在职研究生等方式发展研究生教育事业。应该说,这是新形势下中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但目前由于多规格培养制度尚不完善,从而导致部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了种种怪圈。如部分研究生班或跟正规班旁听课程的研究生,采取“先上车后买票”的方式顺利通过了所有课程考试,这就意味着他们已具备了研究生的水平,但研究生基本入学考试总不能过关,从而缺少一个“入门证”,这又意味着研究生课程读完时的专业水平还达不到入门时的基本水平。还有部分领导干部因“工作需要”,通过三年在职完成硕士论文工作,又通过三年顺利获得博士学位。而通过正规入学的研究生在全脱产条件下往往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获得相应学位。这些怪圈实际上折射出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更深层的问题,即研究生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的错位,严重扭曲了多规格培养制度下人才培养的基本宗旨。更为严重的是学位、学历和官、商挂钩,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变相买文凭和送文凭现象,大大玷污了科学研究领域这块净土,也为学术腐败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导致具有学术标志的学历和学位真假难辨。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说人才培养出现了种种怪圈,倒不如说研究生教育出现了新的“游戏潜规则”。

(四)社会环境对研究生教育的冲击

随着高等院校本科生大众化教育步伐的加快,就业压力日益凸显,大学的理念与研究生价值观的多元化正形成尖锐的矛盾。这也使得部分报考研究生的人动机趋于复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了扩大选择工作范围而获取一块“敲门砖”;二是为调换专业提供重新工作的机会;三是改变现有工作状态等等。报考研究生动机的复杂化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研究生入学后学习目标偏离和研究动力不足。这表现在个别研究生进入学习阶段后,往往从思想上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缺乏刻苦钻研的

学习精神。依据教育学的一般规律,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而研究生本身是培养质量的主体和载体,如果说研究生本人对其研究工作缺乏热情,那么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创新能力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五)非正常管理对研究生质量的影响

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自学位制度建立以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管理措施,研究生教育已基本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但由于目前尚未建立完善、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在研究生教育“超常”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管理形式。如有的导师和研究生各处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的国家,其指导过程采用“远程遥控”,这种非正常管理使导师对学生在教育投入和情感投入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有的研究生培养单位规定毕业研究生在答辩前需要在相关刊物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其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能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但实际上部分导师只关心论文是否发表,而对其学生发表的论文质量关心较少,从而造成大量的低水平学术垃圾、学术泡沫充斥学术市场,有的甚至出现了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严重的学风问题。近几年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频频暴露出的种种“学术失范”、“学术不端”等不良学术现象充分反映了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管理机制存在严重漏洞,阻碍了学术创新和学术进步。就现实而言,目前研究生论文评审制度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种种“弊端”,如导师之间对学生论文采用流于形式的“互评”方式,外聘非内行专家进行评审等,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控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研究生论文答辩过程形同虚设,从而也导致部分研究生不思进取,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赵婷婷等对某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1.6%的研究生从未参加过学术交流活动,33.5%的研究生很少参加学术交流活动,74.4%的研究生从未在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相关文章。这意味着部分研究生教育过程实际上处于非正常管理状态。难怪社会上有人戏言:部分研究生教育已形成了“被录取研究生就等于获得了学位,获得了学位就等于是高层次人才”这种可怕局面。

二、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构建

目前,中国研究生教育过程存在的种种问题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质量已成为研究生教育领域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保证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一方面需要教育政策的宏观调控,同时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这也是中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各相关培养单位就研究生质保体系进行了不同内容的改革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大多数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强调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内部质量保证,而单纯从传统学术型人才的质量标准出发制定保证质量的措施,其观念与措施存在双重错位,严重妨碍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实际上,研究生培养过程类似于工业部门制造产品的过程,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标准。ISO9000标准中的质量观就突出强调了“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应具有满足顾客相关方面要求的能力”。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的主要功能在于组织有关教育管理的各种活动,对其教育质量做出合理的评价,通过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实现对培养过程的调整及控制。但由于研究生教育作为一个特殊产业,既具有与一般产品或服务相同的一面,同时又涉及不同主体的多种需要,呈现多维性特征。据此,笔者尝试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构建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

(一)培养前的质量保证

一种产品在制造前往往需要通过相关设计和制造前的准备工作。产品的设计思想代表着质量保证的基本理念,这需要设计者把握好统筹安排、综合平衡的基本原则。而产品制造前的质量控制目的在于创造各种条件预防或减少产品出现缺陷的可能性。据此类推,研究生培养前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培养前基本条件的落实、培养目标和方案、生源质量控制、指导教师资格审核和学科队伍质量控制等。

由于研究生教育是建立在大学本科教育基础上的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教育,因此学科队伍整体水平和研究条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非常重要。在导师的数量与研究生教育人均资源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过度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将直接导致在校研究生师生比严重失调,这一政策本身也导致了研究生教育的本科化倾向明显加剧。研究生教育的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原则应体现为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保证研究生教育资源投入和加强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这也是研究生培养前的基本条件。为了拓宽研究生教育投入渠道,一方面应加大研究生教育改革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成本分担机制的配套措施,使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真正成为研究生教育机制的一种改革创新,通过国家财政、指导教师和研究生个人三者共同投入的方式支持研究生教育经费;另一方面要使研究生教育实现资金来源的国际化,形成开放的教育体系,使研究生教育具有较强的输出和吸纳能力,做好国内外留学生市场。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政府建立健全高等教育体系,创造良好的研究生培养制度环境。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但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需要得到稳步发展。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确定合适的导师队伍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不能一味地追求扩大导师队伍而导致其质量的降低,从而进一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导师的工作与水平、接近学科前沿的程度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研究生今后的学术起点。因此,应严格遵循学术标准遴选合格的导师,并控制导师招收研究生的数量,避免研究生指导过程中出现链式结构或非正常管理现象。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教育的“蓝图”,它确定了一个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学科方向、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其所有的教学活动。科学地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而合理的课程设置影响到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规范培养过程对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生源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的重要基础,这就类似于产品制造过程前购置原材料一样,是产品质量最初的保证环节。李华静等通过不同生源的学位论文成绩的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入学方式的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成绩存在显著差别,而单独考试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成绩表现为明显的参差不齐。因此,选拔合格的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第一关口,这需要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通过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择优录用优秀人才进入研究生队伍。

(二)培养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包括课程学习阶段质量控制、文献资料查阅和开题工作质量控制、中期考核和各阶段研究计划的质量控制等。但由于每个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学习课程各不相同,

研究生本人条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导致培养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其质量保证体系除了应遵循需要性、创造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一般性原则外,还应考虑到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科学发展这一特殊性原则。

研究生培养是以培养人的研究能力为宗旨的高级教育,因此,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实际上需要导师全身心引导学生进入工作状态,监控学生的研究进程,通过具体指导过程培养学生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作为导师,首先需要注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研究生的思想特点,加强对研究生的引导工作,使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和研究。课程体系是由若干相对科学与合理的课程组成的有序集合,它影响研究生知识结构,导师应在指导学生不断拓宽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对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课题研究工作背景,需要导师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不断开阔视野,拓宽专业知识面,以便准确把握所研究的方向,从而确定合适的科研选题,这也是高水平论文的基本前提。科研选题一方面应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为学生提供创造成果的机会,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导师发挥指导作用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保证科研选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加强开题报告的管理,应建立学科小组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综合评估。

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为了使人才培养过程处于有效的受控状态,研究生应制订详细的个人培养计划,即研究生个人在导师的帮助下,根据专业的培养要求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需要,结合研究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学习与研究计划,这也是研究生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导师对研究生能力的培养就是在指导他们进行科研中实现的,这当中的智能开发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内容。但鉴于每个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不同,在智能发展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指导过程也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善于思考的学生,应鼓励他们认真抓住一些问题深入进行研究,做些踏踏实实的工作;对勤于工作的学生,应引导他们在工作中多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使研究工作具有开拓性。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导师要认真处理好“放手”和“指导”的关系,“放手”是在学术上给学生提供一种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跳出导师的引导空间,以形成标新立异的思维模式,这有利于他们独立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但“放手”决不是“放羊式”的撒手不管,而是需要导师根据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经常与学生交流,并参与实际的研究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并为学生指点迷津,使他们不断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对研究工作的热情。

研究生中期考核实际上就是对研究生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和检验,促进教与学的宏观管理,提高质量意识。实行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是完善淘汰机制的重要质量监控手段,也是保证学位授予质量的具体措施。通过中期考核可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研究生的学风建设,同时可及时发现教、学和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师生自觉地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而研究生的考核筛选工作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前途,也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研究生中期考核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组织,确定合理的考核方式,增强考核的透明度,从而实现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有效宏观管理。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才,因此在指导过程中导师要端正观念,始终坚持把教书育人放在首要位置,做到为人师表。这就要求导师不仅在业务上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而且在思想上要多关心研究生,避免他们出现浮躁情绪,要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倡导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艰苦奋斗的治学精神。对研究生论文工作要给予认真指导,如写作思路、论文规范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应提出具体建议,督促学生按高标准进行反复修改,并引导学生不要轻易放弃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刻意创新和追求完善的科学态度。对于研究过程中的论文发表,导师要给予正确引导,一方面应鼓励学生发表取得重要成果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同时要严格规范所指导研究生的学术行为,避免出现低水平学术垃圾和学术泡沫,使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健康成长。

(三)培养后的质量保证

研究生毕业前完成论文工作后,需要进行论文答辩,这是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的一次检验。同时,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向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其培养质量最终还需要经过用人单位直接的、长期的检验。

学位论文是反映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其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如果学位论文的评定过程由培养单位全盘控制,这就类似于产品制造单位给自己的产品开出“合格证”一样,其产品质量指标有可能大大缩水。特别在多规格培养制度下,需要研究生培养单位端正办学思想,提高教育管理质量意识。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但文凭却不能通过市场进行价格交换。文凭获得中的不正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教育腐败,并冲击劳动力市场,影响研究生教育的正常发展。曾钊新教授曾撰文指出:“腐败教育是与教育腐败直接相连又相区别的心灵污染和文化毒瘤。教育腐败为腐败教育提供支撑,腐败教育为教育腐败推波助澜。”遏制腐败教育必须从清理教育腐败着手,实现学术自治,净化学术环境,从而使研究生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了严格控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目前各相关培养单位在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采用“双盲”评议制度、外聘专家、公开答辩制和学位授予公示期等,这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后监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要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真正意义上的专家评议制度和严格的学位授予标准,要用“质量砝码”冲破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种种怪圈。

社会需求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出发点,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教育供给才是有效供给。长期以来,人们把研究生教育的任务控制在培养单位内部,而忽视了社会需求及其变化,这一方面导致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的错位,同时也导致教育质量观的错位。这种双重错位已成为制约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目前部分研究生就业困难也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其教育质量与大众化环境下的本科教育质量相比没有明显优势。适应社会需求应该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研究生参加工作后,受到社会对其质量的实际检验,这需要培养单位建立有效的研究生信息反馈机制和监控体系,经常了解研究生的工作情况,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定位、修改培养方案。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愈高,提高质量带来的效益就愈大。

三、结语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是研究生教育永恒的主题,也是研究生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问题的方方面面。研究生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质就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建立质量监控系统和管理制度,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所有可控环节进行有效监控,及时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并保证质量逐渐提高。因此,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呈现出全过程性、全员性、全面性、系统性、周期性和进步性等多方面的特征。在新形势下需要积极探索和建立新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并使其相关措施落到实处。从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出发,不断改善实验研究设备条件,提升学科整体实力,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合理构建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并突出培养特色。这些方面的措施对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夏畅兰]

作者:雷 毅

教育经费存在问题研究论文 篇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研究述评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管理是课程价值达成的重要保证,相关研究分析了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因应的对策、探讨了管理的策略与模式等,但研究还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问题与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课程实施至今,已取得积极进展,其重要性及意义已得到广泛认同。“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这一课程领域的研究和管理,使其得到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达成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为了分析了解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管理方面的研究所取得的进展,笔者以“综合实践活动管理”为关键词,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系统收集梳理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现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作用。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作用,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是保证其实施过程正常运行的基础;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发展与提高;有利于发挥教师个体和集体的能量。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研究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研究者有的从宏观、有的分不同层面、有的结合具体学校等不同角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课程内容配置不合理;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师缺乏课程开发能力;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监控。

有研究者通过对当地一所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在课程管理上存在严重弊因,如农村地区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源匮乏、课程资源开发不足,难以满足众多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多样化需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安全问题的过分当心和忧虑;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乏味、形式单一而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教育效果有限;没有建立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评价导向存在偏差;农村中学普遍教育经费及师资不足,缺少专职教师,综合实践活动缺乏有效指导;学校、家长与社会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足。

有研究者从学校层面上分析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师资队伍不理想,影响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课程管理不到位,阻碍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开展;评价指标不明确,偏离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导向。

有研究者从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实施管理两个层面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课时管理的生硬;管理评价的迷茫;师资培训的乏力;学校实施管理存在的问题:课时管理安排的刚性;教师管理的涣散;管理机制的不足;评价取向的偏差;安全管理的隐忧。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的角度各有相同,有的从宏观层面,有的区分不同层次,所提的问题也比较零散,问题之间缺乏逻辑关联,有些甚至不属于管理的范畴,如家长和社会的观念等。笔者认为,相较而言,从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实施管理两个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的方法比较合理。可以将其梳理为:在教育行政管理层面上,存在着课时管理、学校评价以及师资方面等问题;在学校层面,存在着内容设置、师资配备、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安全教育等问题。

3.因应的对策。针对综合实践活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因应对策。

从宏观层面,有研究者提出:建立有效的课程实施评价机制;建设丰富的课程案例资源库;实施灵活的课程管理常规。

有研究者认为:转变教育观念,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学校办学行为;加强课程管理,按新课程要求落实学校课程计划;以校为本开发课程内容,以融合的方式处理各领域之间的关系;优化师资配置,以专兼职相结合的形式组建教师指导小组;重视评价功能,从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角度完善评价制度。

有研究者主张:建立学校管理组织与制度;加强实验教师的配备和培训;科学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加强对外宣传与联系。

有研究者从实现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的措施,认为:加强统筹协调,层级管理有序;注重自主探究,开展课题研究;关注目标生成,丰富课题内容;组织交流展示,进行多元评价;重视教师参与,注重过程管理;重视教师参与,注重过程管理;重视资料积累,注重成果转化。

有研究者提出,应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系统,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管理。学校要率先完成课程计划和方案的设计;设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门机构和人员,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或保障措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开发利用多种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队伍管理。明确对指导老师的基本能力要求;指导老师的来源与构成;教师培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管理。

有研究者结合农村中学实际,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建议,建议回归生活,整合社会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建议制定相应的学生安全保障制度;建议丰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建议制定系统的、有指导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和评价指标;建议建章立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笔者认为,在因应的对策方面,虽然研究者的角度各有不同,但都提到了要加强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建设等内容。相较而言,“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系统”的观点更为全面。

4.管理策略与模式的构建。除了因应的对策外,一些研究者还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从构建科学的管理策略和模式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有研究者提出,应建立和完善管理规范,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能够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和科学化。可以建立“环环相扣”的管理网络,包括课程领导小组、课程实施小组和课程研究小组;“逐年推进”的教学目标定位;“课内外结合”的课时管理;“人人参与”的教师网络;“全面配套”的资源保障,包括后勤保障、社会支持、学生资料存档等;“周到有效”的安全管理;“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包括奖励制度、教研制度、工作量计算等。

有研究者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特征出发,提出了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模式,即以校为本,建立基地,制订和完善课程实施方案;组建管理组织网络,全员参与;以评促管,促进课程的常态化开设。

有研究者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策略,认为可以进行“分层管理”,即“一个中心、五个层级”,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为中心,以及校长室、教导处、指导老师、学生活动小组五个层级;多元管理策略,包括管理主体的多元、管理内容的多元、管理方式的多元;激励管理策略,重视需要激励、强化目标激励、树立榜样激励;自主管理策略。

有研究者提出应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管理,即多元开发,变课程资源有限为无限。包括主题轮换、角度多元、资源共享;合理规划,化课程管理无序为有序。包括规范管理,实现课程的计划性;自主创新,凸现课程的特色;立足本土,注重课程的校本性;依托学科,实现综合实践与学科的整合。

课程管理模式与策略的探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从“问题——对策”的单一角度引向了更深层面的机制研究,研究中所提出的“实现分层管理”、“构建管理的网络”等的观点,对于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质量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相关研究解决了课程实施中遇到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尤其在加强制度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整体规划、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形成了基本共识,为课程的推进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但由于研究者对于课程管理相关理论的学习认识不足,加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身尚处在不断探索与完善中,因此,相关研究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现象。

1.宏观论述多、微观研究少。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问题与对策”方面,所提出的问题与策略也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上,如管理制度的建设、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制度的完善等。真正能够结合具体的学校或案例进行微观分析和研究的则较少,在笔者所搜索到的相关论文中,仅有个别作者能分别从“课题的管理”以及“农村中学”个案的角度对课程管理问题进行具体化的研究。

2.经验总结多、理论分析少。从研究的成果中可以看出,一些研究明显带有经验的色彩。研究者多从一些表象或事例出发推断出自己的结论,缺乏学理依据,一些提法明显过于随意,科学性不足,而真正能从课程理论的高度或运用管理学原理加以分析和探讨的极少。事实上,在上述领域中仍存在诸多尚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如:从课程或管理学的角度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管理应如何界定?包含哪些内容或层次?如何将管理学原理加以运用?如何实现目标管理、组织管理等。如果不能在理论上予以思考,那么,相关研究就有可能一直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上而缺乏科学性和研究价值。从另一个角度上看,相关研究论文能够发表在CSSCI收录的教育类核心刊物的较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研究的整体质量水平尚待提高的现状。

3.重复研究多、突破创新少。从研究的内容和成果上看,重复性研究的现象比较严重,笔者做了粗略统计,在现有的成果中,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几乎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而所提的问题与策略,基本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开发和评价体系构建等几个方面,虽然角度有所不同,但并无实质上的差异,真正有创见和有新意的观点不多。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鼓励研究者在提高理论素养的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寻找新的研究视角,同时,要深入一线,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研究和解决问题。唯有如此,才能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相关研究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7.

[2]戴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初探[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3).

[3]殷雅竹.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课程,2005,(2).

[4]邱伯聪,黄见良等.审视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弊因[J].新课程研究,2009,(9).

[5]乐素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实施层面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7,(1).

[6]陈世滨,陈进兴.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管理上的误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

[7]刘玉梅,孙国.试谈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管理[J].当代教育科学,2003,(20).

[8]陈伯良,张如春.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实现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教育导刊,2005,(12).

[9]杨向群,单和好,陈妙娟.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课程管理机制研究[J].网络科技时代,2006,(1).

[10]殷世东,孙华.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模式的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08,(6).

[11]黄利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策略初探[J].教育管理,2004,(5).

[12]甘海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管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6).

作者:张俊峰

上一篇:孩子作弊家长态度教育论文下一篇:高校多媒体教学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