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问题分析论文

2022-04-26

我国货币政策问题分析论文 篇1:

我国稳健货币政策的特殊性

摘 要:我国货币政策提法不同于传统经济学教科书,从1999年开始,稳健的货币政策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常态。本文整理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提出、实施的措施,进而总结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特点,并进一步阐释稳健中性的货幣政策是稳健货币政策内涵的进一步发展,说明2018年将延续这一货币政策。

关键词:稳健货币政策;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经济增长

从1999年开始,除去次贷危机几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中国已经实施了十多年了,政策总体来说是立足于国情,大体达到了预期效果的,对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货币政策的研究不仅能够为更好的理解我国的货币政策提供理论基础,而且能够为未来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稳健货币政策的提出

货币政策在经济学教科书中并不存在“稳健”的提法,这种提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健的货币政策首次提出于1999年,有其提出的特殊历史背景,在当时也有其特定的内涵。

(一)稳健的货币政策提出的经济背景

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提出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危机发生后的1998年初,我国经济总体增长放慢,主要表现在投资和消费增长趋缓,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物价连续负增长,出口急剧下降,据统计,1998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对日本、韩国和东亚五国的出口增长速度分别从29%、21.4%、32.2%下降至-10%、-36%和-21%。①受出口下降的影响,1998年上半年出口影响工业生产增长减慢2.1个百分点,由此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减慢2.1个百分点,1998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更严重的是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从1997年10月持续出现负增长,1998年上半年为-2.1%,②我国经济同时面临经济下行和通货紧缩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矛盾突出,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经营困难,负债率高,实际有效贷款需求不足。金融风险高企,经过20世纪90年代初的房地产热和开发区热,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突出,化解金融风险任务严峻。当时我国货币供应存量偏多,经济问题主要是结构失衡而不是货币供给不足,而且如果此时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会使货币供给增加,进一步扩大潜在的金融风险和通胀压力。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涵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于1999年3月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他提出:我国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和管理货币增长速度,实施适时、适度的金融宏观调控,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银行不但要严格遵守商业信贷原则、保证贷款质量、规避金融风险,而且还要尽力提升金融服务的水平、扩展金融服务的范围,利用银行信贷的杠杆功能达到有效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增加对外出口、进而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

二、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容

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来源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特殊性,为突出我国货币政策的特殊性,本文将我国的货币政策与美国货币政策进行对比。稳健的货币政策表现在货币政策的实施上,通过政策实施的举措来总结稳健货币政策的特点。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特殊性

与美国兼顾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双重目标不同,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为单一目标。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界定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学界也有学者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为单一复合型目标,即稳定币值与促进经济增长不是并列关系,稳定币值是基础,促进经济增长是建立在币值稳定的基础上的长期目标。

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工具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公开市场操作已经发展为日常操作工具,此外存款准备金和再贷款/再贴现使用频率也比较高。公开市场操作是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美国也不例外,美国目前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政策使用频率并不高,公开市场操作是主要工具。中国依然高频使用存款准备金和再贷款/再贴现工具,存款准备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基础货币,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供应能力,调控货币供应量,再贷款/再贴现的作用体现在调控基础货币,而且有促进结构调整、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我国央行不仅常用这两个工具,而且进行了一些工具创新。我国善用这两项工具的原因与我国的银行体制密不可分,我国银行大部分是国有银行,这两项工具的使用效果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证。

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1996年以前,我国采用信贷规模和现金投放指标进行直接调控,1996年以后,采用货币供应量为中介指标进行间接调控。尽管我国一直采用的是数量型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价格型中介目标也在成长之中,我国利率市场化已初步完成,利率传导渠道将逐渐畅通,基准利率正在培育,目前全国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Repo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等货币市场利率越来越得到市场认可,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参考指标。美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选取经历了很多变化,曾经也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现在以价格型中介目标为主,即联邦基金利率。

我国货币政策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建立在我国的国情上。不管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还是货币政策的工具选取、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选择都是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着的,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而已成型的货币政策框架是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基础。

(二)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措施

我国的货币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直在变化,本文整理了从1999年至今货币政策的提法变化(见表一),可以看出,1999到2007年我国一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后来由于经济有过热趋势,2008年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后,2009-2010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稳健的货币政策一直实施至今。

1999-2007年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措施。这段时期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1999-2002年,另一个时期是2002年到2007年。第一个时期是后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主要任务是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影響。在存贷款基准利率方面,从1998年到2002年共降息5次,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三次下调,准备金利率平均累计下调4.11个百分点,再贷款利率平均累计下调4.13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平均累计下调4.06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达到了50%。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方面,调整次数少,但调整幅度较大。在公开市场业务方面,央行操作规模不断扩大,1998年和1999年,央行频繁的业务操作净投放累计达到2621.2亿元,2000年之后经济出现过热情况,外汇占款急剧增加,央行适时进行回购交易,截至2002年,央行累计回笼基础货币1838.54亿元。经过这一时期货币政策的调整,不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而且2000年到2002年经济增速抬头,并保持良好势头。

2003-2007年主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存贷款基准利率方面,央行在2007年内共6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存款利率累计上调1.62个百分点,贷款利率累计上调1.35个百分点,同时大幅上调1年以内定期存款的利率,以引导居民增加短期定期存款减少消费,从而缓解物价上涨的压力。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方面,为了缓解流动性过剩压力,央行连续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仅2007年一年内就有9次调整,到2007年底已达17.5%的高点。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方面,2003年央行开始通过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回收流动性,分别上调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结合央行票据和特别国债进行正回购操作,延长央行银行票据期限。这一时期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央行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浮幅度最高扩大到70%,下浮幅度保持不变,建立报价制的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于2007年1月正式投入运行。

由于上一时期经济出现过热信号2008年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后由于次贷危机的爆发,2009-2010都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我国从2011年至今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时期世界经济不景气,我国也因为重速度轻结构的发展模式而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在存贷款基准利率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在下调利率的同时调整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浮动区间,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5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在存款准备金率方面,央行于2012年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 ,旨在增加商业银行可贷资金,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刺激投资需求,进而提振经济以消除外需疲弱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2002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十年来首次低于8%,实体经济表现不佳,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增幅明显放缓,比上年下降19.4%,CPI、PPI增长双双回落,存在通货紧缩压力,2003年GDP增速7.7%,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且结构性调整开始显露成果,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服务业发展逐渐加快。进入2014年货币政策效果开始显现,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2017年我国首次提出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入了新的内涵。

(三)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特点

稳健的货币政策有着丰富的内容,结合以上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措施,我们可以总结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按照传统的经济学教科书,货币政策只分为积极、从紧和中性三种,但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周期内,有可能包含这三种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是固定在积极或从紧的某一点上,而是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相机抉择,在经济未发生剧烈波动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只是对经济进行微调,在经济发生剧烈波动时,货币政策会加大力度,幅度拉大到积极或从紧。

第二,稳是经济平稳增长,健是经济的增长保持中高速可持续增长。从以往对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表述中,以及我国实施的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措施中可以总结,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稳健需要货币政策的稳健来达成,稳健的货币政策是经济稳健增长的基础。

第三,稳健的货币政策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具有中国特色,也更符合中国国情。我国作为后发展起来的经济体,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经济容易发生剧烈波动从而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一部分要发挥指导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建立政府信用,经济形势瞬息万变,若频繁转变货币政策会降低政策的可信度,而长期仅使用积极或从紧的货币政策会产生滞后性,无法根据经济的变动适时调整。

三、新时代稳健中性货币政策更突出中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涵也在进一步丰富,2016中央经济会议提出,已实行一年的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7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67.7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年末低3.1个百分点,全年现金净投放2342亿元,同比少投放2742亿元。银行资金运用更加规范,金融部门内部资金循环和嵌套减少,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

(一)对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理解

2016年中央经济会议首次提出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定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在《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表述为:“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更好地平衡稳增长、调结构、抑泡沫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部分学者认为,结合近年来其他表述,可以将“稳健货币政策”理解为“稳健偏宽松”,而“稳健中性”结合“防风险”、“金融去杠杆”等语境,可以理解为“稳健偏紧”。央行副行长对“稳健中性”的阐释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个中性的货币政策,我们会保持货币政策总体的稳健,他进一步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个中性的态势,而中性态势就是不紧不松。

(二)2018年我国将继续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2018年2月14日,央行发布《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不仅总结了2017年的货币政策工作,而且对2018年的货币政策做了规划。总体来看,2017年稳定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2017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7%,比年初增加13.5万亿元,同比多增8782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12 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74%。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同比增长 8.2%,主要体现了金融体系抑制内部杠杆的成效。

2018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有望增强,但国际上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经济金融领域的结构调整虽然出现积极变化,但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下一阶段央行将“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创新金融调控思路和方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管住货币供给总阀门,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2018年2月5日至6日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中将防范金融风险放在了更靠前的位置,去泡沫、防风险、严监管将成为政策实施的重要领域。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将是结构性的紧松,在房地产金融等领域从紧的政策暂时不会改变,但在普惠金融等领域将比较宽松,这样的结构性紧松政策不仅能够引导资金流向,而且能够提高货币成本,去杠杆的同时防范金融风险,引导货币的脱虚向实,更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若愚.“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和内涵[J].清华金融评论,2016(6).

[2]黄中文,陈雪红.对稳健货币政策的分析与评价[J].商业研究,2006 (15).

[3]张小雅.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目标协调性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工商管理专业,2016年.

[4]朱恒.浅析稳健的货币政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8).

[5]中央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R].中央人民银行,2017年.

[6]中央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執行报告[R].中央人民银行,2018年.

注:

① 余永定:动荡的国际金融环境下的中国经济,《国际经济评论》,1999(1)。

② 丛明:正确认识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4)。

作者:吴欢

我国货币政策问题分析论文 篇2: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减弱的原因分析

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有效性不尽如人意,可以说是基础货币可控性降低、货币乘数不稳定及货币流通速度趋缓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期还不宜改变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需要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等措施来增强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有效性。

关键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自1994年, 中央银行取消了对货币信贷总量的规模控制,货币供应量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逐渐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中介目标的选择都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但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中发生的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表明,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已经逐渐减弱, 适宜性已经大大降低。我们认为,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下降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货币供给角度说,主要表现为货币供给本身不好控制,即由于受基础货币难以控制、货币乘数不稳定影响产生的供给不稳定;从货币需求角度去考虑,则体现在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导致货币供应量目标效果不佳。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抑制了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有效性的发挥。

一、基础货币可控性降低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极不稳定,增长最快的是1993年,基础货币的增长率达到32.45%;增长最慢的1998年,只有2.29%。如果货币乘数不稳定的话,显然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不稳定。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与再贴现等。一般来说,被赋予货币政策工具独立性的中央银行就有能力依靠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来控制基础货币,为什么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会出现如此大的波动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由于我国的汇率制度引起的。我国的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是盯住汇率(盯住美元)。由于我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举足轻重,所以我国对汇率的稳定特别重视。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以慎重态度来对待也说明了这一点。由于汇率目标的实现在我国获得了事实上的优先权,这给货币供应量目标造成了很大困难, 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基础货币的投放。当外汇市场供求失衡时,人民银行只能放弃对基础货币发放的完全控制权, 通过被动的外汇买卖来维持供求总量的平衡,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了基础货币投放的大幅度波动。

其次,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不稳定还与我国的结售汇制度有关。1994年后实施的结售汇制度是我国外汇管制的重要手段。所谓结汇指的是外汇收入所有者,一般指出口企业将所得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 所谓售汇则是指外汇使用者,一般指进口企业用外汇时向指定银行购买。 在现行结售汇制度下,只要有外汇流入,中央银行就得拿出人民币收购。由于有的企业出口未收汇,收汇后未及时结汇,甚至不需要结汇,而有些企业却进口不付汇或使用自由外汇,致使银行贸易结售汇差额与企业进出口差额有一定出入。 在正常情况下,一国结售汇差额应该大体反映进出口差额, 但是, 从表2可以看出,在1996年到2006年间,我国大部分年份的结售汇差额与进出口差额都有很大出入,其中原因,专家学者们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是非正常的资金波动,也有人认为是由于企业持汇购汇的意愿发生变化,还有人认为是银行结售汇制度这个根源所致,但不管什么原因,有一个事实却不容否认,这就是我国有大量外汇未经正常的贸易途径就直接被银行所消化,转为外汇占款,这也就间接造成了我国的外汇储备激增。由于国内企业和个人在银行的结售汇行为形成结售汇顺差,再由银行卖给中央银行,同时,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流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使得结售汇制度所形成的外汇占款实质上成了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形式。这样一来,结售汇行为的变化就自然而然导致了基础货币投放的波动。

再次,“倒逼机制” 效应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除。我国的“倒逼机制”是转轨时期体制缺陷和结构矛盾双重因素的产物,它所展示的货币供给过程具有明显的内生货币供给性质,在此过程中,因果关系是按照“贷款增加—货币数量增加—基础货币需求增加—货币当局扩大再贷款”的顺序推进的。究其根源,主要是在通过货币进行资源分配中出现了政府、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底层合谋”,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和企业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借口,迫使商业银行挪用政策性贷款资金,将“硬缺口”留给央行,中央银行为保证政策性贷款实现,不得不对商业银行进行再贷款。1994年,三家政策性银行成立, 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基本分离,使“倒逼机制”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得到一定控制,减少了金融产权不清所导致的“外部性”与“机会主义”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损失,但它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货币供给“倒逼机制”以及由此产生的基础货币上下波动。

最后,制度安排上的关联作用也对基础货币供给造成影响。我国的邮政储蓄全额转存制度、证券交易保证金制度、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和初步建立的公开市场业务制度也是导致基础货币投放不稳的四个重要因素。(1) 当货币当局意图增加基础货币以扩张货币供应的时候,不断增长的邮政储蓄存款却持续不断的从商业银行分流存款,使资金向中央银行回流,间接导致基础货币减少。由于事前难以预测邮政储蓄存款的变动幅度, 因此只要现行的邮政储蓄存款制度不作调整,基础货币投放不稳的问题就几乎无法避免。(2)证券交易保证金制度规定投资人在进行股票交易时,必须预先向证券交易机构缴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以防范过度投机,规避风险。这些保证金被证券交易机构以活期存款形式存入商业银行,并随股市的涨跌上下波动,由于我国股市属于特有的“投机市”,股市变化无常,因此这笔保证金频繁在股市和商业银行之间流动,使得货币当局无法准确预期流通中的现金流量与商业银行流动性情况,导致基础货币难以驾驭。(3)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货币当局加强了金融监管,以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但由于财政公共资金极度匮乏,这些动辄数十、上百亿的巨额开支基本上是由我国货币当局承担的,这本身构成了我国基础货币吞吐的一条重要渠道,然而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与发展十分复杂,往往无法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与预测,因而必然影响基础货币投放的稳定性。(4)我国初步建立的公开市场业务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础货币吞吐的平稳。1998年以前,我国公开业务市场只进行了数量极少、笔数有限的操作, 对基础货币投放微乎其微,1998年操作金额(采取证券买卖形式)增加702亿元,1999年则进行了60次操作,累计向商业银行融资7076亿元,是1998年的4倍,净投放基础货币1920亿元,比1998年增加1218亿元,占全年基础货币增加额的52%。而从全国来看,1997年金融机构债券余额仅占其总资产的4%,到2000年6月也只占到11%,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增长超过了金融机构参与交易的能力,这容易造成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投放的基础货币起伏不定。

二、货币乘数不稳定

从表3可以看出,1996年以来狭义货币乘数m1先降后升,1998年达到最低点;而广义货币乘数m2则基本上保持一路上升势头。尽管我国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时间尚短,很难判断从长期看货币乘数是否会趋于稳定,但至少1996年以来的情况表明,现阶段我国的货币乘数是不稳定的。当然,货币乘数及其决定因素发生变化是正常的现象,问题是货币当局能否预期这种变化。 先看通货比率k, 它直接取决于存款的实际利率,两者之间反向相关。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伴随着通货膨胀而来的实际存款利率下降将导致居民的存款意愿下降,从而使通货比率增大;而在通货紧缩的环境下,实际存款利率的上升会使居民的存款意愿上升, 从而使通货比率下降。结合表3、4可以发现, 过去几年我国通货比率的变化符合这个规律, 这也就意味着对通货比率的变化趋势还是可以预测的。 再来看存款倍数t,它反映了居民(包括企业和个人) 以流动性较低的金融资产替代流动性较高的金融资产的意愿程度。 在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 由于非企业居民只能在现金与储蓄存款之间做出选择,因此,伴随着通货比率的下降必定有存款倍数的上升,而在实际利率上升与缺乏适当投资机会的双重作用下,企业存款也必然会朝着定期存款比重增加的方向发展。这种转化也许不会产生明显的宏观经济效应,然而在我国这样正处于转轨时期的经济体系中,却会对货币政策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它会导致t的变化方向事前难以确定。

上述分析表明,且不谈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变化难以被中央银行预期与控制,因为它取决于资金成本、信贷机会多少、风险高低甚至银行支付体系的现代化程度等因素;即便是相对比较容易预期的通货比率和存款倍数,由于物价趋势、证券市场发展等诸多变数的存在,也很难事前做出判断。

三、货币流通速度趋缓

表5显示,1996年以来的我国各层次货币流通速度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货币持有成本的变化。 持币成本不仅会影响通货比率,而且也影响到居民的消费意愿。1996年以来, 我国通货膨胀率急剧下降,甚至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持有货币资产的机会成本随之迅速下降。受其影响,居民持币待购的心理不断增强,货币流通速度难免下降。二是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就业压力加大的双重影响,居民普遍感到未来经济走势与个人经济状况的不确定性增加。不确定性的增加会导致居民的预防性持有货币增加,居民的货币需求函数向右移动,使得实现同样的GDP规模需要更多的货币存量,表现为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三是由于我国的货币化进程尚未结束,大量货币作为给不断扩张的市场领域提供必要的交易媒介而被实体经济所吸收。对于改革以来出现的货币高速增长,一般认同所谓的经济货币化进程的解释。实际上受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加大的影响,我国的经济货币化进程不但没有停滞反而加快,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近年来的货币扩张效应。

综上所述,决定基础货币、货币乘数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众多又不易预测与控制,这使得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正在不断降低。而在经济结构波动剧烈的转型期,一方面,金融市场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另一方面,企业、居民不断对其经济行为做出调整,货币需求和供给函数都非常不稳定,进一步加大了控制货币供应量的难度,也使得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适用性不断地降低,仅仅依靠货币供应量指标所反馈的信息来指导货币政策的操作显然会使货币政策的效果不尽人意。因此,用其他更具指导性的中介变量来取代货币供应量的中介目标位置只是时间的问题,但关键是如果我们现在取消货币供应量目标的话,又用什么变量来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任呢?

四、结论与对策

我们分别从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及货币流通速度三个方面探讨了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中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有效性减弱的主要原因。改进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渐进性过程,它需要充分借鉴国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经验与教训,并结合我国经济金融环境与货币政策实践。在我国现阶段,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宜性已经大大降低,利率比货币供应量更适宜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具备了采取利率指标的条件;同时,尽管货币供应量已不适合继续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也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这个指标。由于我国目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还没有完成, 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还有一定的困难。因而,在我国现行的经济金融条件下,对于中介目标选择的一个可行思路是:近期宜继续采用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并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扩大货币供应量目标的浮动范围及提高对货币乘数变动的预测能力来加强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同时,必须通过改善利率中介目标的微观基础、大力发展货币市场与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等措施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与配套的金融改革,渐进实现利率中介目标的制度安排,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让货币供应量“拱手让贤”,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

参考文献:

[1]夏斌,廖强. 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 经济研究,2001(8):33-43.

[2]王大用. 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问题[J]. 经济研究,1996(3):13-20.

[3]周骏. 货币政策的几个问题[J]. 金融研究,2001(5):20-27.

(责任编辑:郄彦平;校对:李丹)

作者:熊 鹏 王 飞

我国货币政策问题分析论文 篇3: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素及对策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但一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效果都不够理想。本文主要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我国的城乡差距和利率市场化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提出了有效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金融市场;对策

世界范围内的变化趋势是因为其市场的不断完善,而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还远未完成,市场机制本身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由于货币传导机制不完善、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够、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等因素,也制约和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因此,必须通过健全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利率市场化程度等措施,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1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

1.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够完善,因此,存在比较明显的滞后效应。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主要是通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三大法宝来调控商业银行的信贷情况。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存在诸多问题未得到有效的解决,且贷款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资金主要是贷给国有企业以及对经济增长作用比较低的企业,从而使得我国的具有比较大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等获得的贷款资金比较有限; 另一方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定了严格的信贷管理制度,从而使得银行信贷业务任务考核压力沉重,且相应的激励措施不够完善,信贷人员工作只求不出差错,考察项目的积极性较差。另外,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局面以及国有独资的产权结构所形成的治理方式缺陷,使得它们运行处于高成本、低效率状态,从而产生了偏爱于向即使效率很低的国有企业贷款的“逆向选择”。

1.2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够

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德国联邦银行、瑞典银行等相比,尽管我国2004 年2 月1 日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确定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和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但我国的央行独立性还是不够的。从法律上来讲,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是国务院领导下的宏观调控部门,这说明了我国央行的独立性是不够的。从实际运行来看,一方面,总行赋予分支机构相当大的贷款权,从而央行分支机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和地方政府三者合谋,形成地方政府通过商业银行向央行分支机构贷款,分支机构向总行贷款的“倒闭机制”,进而导致中央银行被迫发行更多的基础货币,降低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另一方面,政府为了弥补巨额的财政赤字而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从而导致了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局面,也降低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1.3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我国的经济非均质特征表现的越来越明显。由于城乡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贫富差距比较大,差异明显。

1.3.1我国的东西部地区差异明显

在经济发达、货币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货币政策效果明显,而在经济欠发达、货币化程度低的西部地区,货币政策效果则不够显著,从而表现出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有更高的投资率、更快的资金回报率和更大的经济增长率。

1.3.2我国城乡差异明显

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收入增长率远比乡村居民高很多,且乡村居民的储蓄观念远比城镇居民高得多,从而造成我国的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缓慢。我国社会收入差异越来越明显,使得我国以扩大内需为目的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降低。

1.4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利率未市场化

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依赖于金融市场,而金融市场的发育成熟程度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总体来说,我国金融市场具有发展层次低、市场规模小、功能残缺和运行效率低等缺陷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速度而产生了较大的外部时滞效应。

2 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2.1健全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健全和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降低外部时滞,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国有企业要加快改革步伐,尽快消除高成本低效率的经营方式,真正保证能够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建立起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2)现有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加速“产权多元化”,并依据“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原则实行“准入与退出”,商业银行要积极配合货币当局实行的货币政策,尽快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

(3)要加快经济发展,引导社会公众预期向好的方面看,提高消费和投资的利率弹性,改善货币传导环境。

2.2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要加强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促进货币政策的规范化、透明化,必须从制度上根本地改变我国人民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1)从法律上提高央行的政治地位,将目前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改为中央银行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负责。

(2)逐渐改变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成员构成,减少政府方面的代表而增加市场方面的代表。

(3)要尽快明确货币委员会的职责与权力,确实发挥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作用。

(4)要加大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的监管力度,各部门、各地方要克服本位主义,更加规范货币政策的实施,加大货币政策的透明力度,使我国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压缩至最低。

2.3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加快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加大西部大开发的力度,减轻经济非均质状态,缩小东西部差距,政府要制定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相关的政策,如税收减免、投资抵免、低利率贷款等,从而鼓励投资和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农村集镇化等手段,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推行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的比重,政府应该利用相应的财政政策缩小社会收入的差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4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提高利率市场化程度

(1)发展国债回购市场,建立国债回购的一级交易商制度。这不仅完善了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而且还为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交易对象和交易场所。

(2)要扩大全国电子联网,完善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电子交易系统和结算体系,为银行业和债券的发展提供方便和基础。

(3)加快商业票据的发展,实现企业间的资金融通,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三角债”问题。

(4)扩大交易主体、开发交易工具,创造出更多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

(5)采取措施提高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

结语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货币数量与实体经济的关联逐渐变得散漫而不确定。货币政策作为中央银行调控经济,是为达到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最终目标而采取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 “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露霞.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及建议[J].经济论坛,2009,(13).

[2]杨晓妮.浅析货币政策时滞问题兼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J].江南大学学报,2003,(6).

[3]张冲.国货币政策效应偏低原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357).

作者:沈桂英

上一篇:供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论文下一篇:机构投资行为扭曲原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