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转化差生分析论文

2022-04-28

摘要:高一化学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学生面临初高中衔接、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方法转变等问题。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率,还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更有效学好高中化学知识。关键词: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心理问题;探究;教学;策略新课程改革已经在我省实验了好几年。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教学中转化差生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教学中转化差生分析论文 篇1:

不同阶段化学教材中电化学内容的衔接性分析

摘要:以人教版教材中“电化学”主题为研究对象,从内容广度、认知角度、模型认知层级和思维能力这四个方面进行从初中到大学阶段的衔接性分析,发现主要表现是内容广度增加,认知角度层层递进,模型认知层级逐渐丰富以及强化能力发展。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电化学;认知角度;模型认知层级;能力发展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1.11.018

衔接主要指不同知识点在某一阶段或相同知识点在不同阶段之间纵横交错的内在联系[1]。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各阶段的教科书编写以及目标要求差异,使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时,知识构建可能会出现偏差甚至断层的现象[2]。为了消除这种现象,更好地适应每个阶段的学习,教材的编排和教师教学应该做到更好的衔接。

“电化学”主题是理解化学学科、培养化学思维和形成化学观念的主要载体之一[3],还蕴含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多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电化学的知识建构过程中,对化学观念的形成和学科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电化学主题认识的连续性研究,主要是对教材呈现、课程标准等进行分析,关注教学内容知识的进阶,对初中和高一年级、高中和大学的教学内容衔接研究,很少将初中、必修、选择性必修、大学这四阶段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对学生认识角度的分析更少。因此,本文从电化学主题的进阶性和连续性的整体视角出发,梳理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下册[4](以下简称初中)、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二册[5](以下簡称必修)、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6](以下简称选择性必修)及宋天佑等学者编写的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大学无机化学)[7]中有关电化学的内容。

通过对于认知角度的三种表征水平和模型建构等方面来探讨学生在高中电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学生思维发展变化和能力发展变化,并且针对这一变化,提出相应的衔接教学策略。

一、内容深广度递增

学生在初中阶段了解到水的电解的宏观现象,掌握常见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形成感性认知,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启蒙性。高中必修阶段还会从单液原电池、常见化学电池等学习过程中,初步将原电池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结合起来,进行宏微结合的分析,高中选择性必修阶段学习了双液原电池盐桥、内电路、外电路,电解池,电解,金属电化学腐蚀等概念,侧重从微观角度去分析电池原理,开始书写电极方程式进行简单符号表征,帮助学生形成基础的电化学概念体系,内容逐渐转向复杂性和理论性。大学无机化学在高中的基础上从电池符号书写,电极电势计算,能斯特方程,分解电压,超电压,元素电势图,自由能-氧化数图等学习中,定量认识电极电势、分解电压等,形成系统完整的电化学知识体系。根据学习进阶理论将电化学的学习过程划分为初中阶段、必修阶段、选择性必修阶段、大学无机化学阶段这四个阶段(如图1)。其中原电池、电解池、金属电化学腐蚀这几个基本概念贯穿整个电化学的学习阶段。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电化学学习阶段的升高,电化学相关概念的内涵逐渐扩大。

二、认知角度层层递进

认知角度主要包括了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电化学的整个学习阶段中,教材中知识的认知角度呈现什么样的变化?以原电池概念学习和电解池的概念学习为例来进行分析。

1.原电池

在讲解原电池这个基础概念时,虽然四个阶段中原电池的概念都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给出的定义——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但是每个阶段对原电池概念的认识角度并不相同。

初中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主要是了解到铁生锈的现象是铁与空气中氧气和水发生的化学反应,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且从实验探究的角度让学生去探究锈蚀的原因,并且根据这些原因去进行防护,只是宏观上对锈蚀这个现象的认识,并没有深入去了解锈蚀的本质原因。

而到了必修中主要是以原电池的构成要素为核心,初步揭示了氧化还原反应为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初步掌握正负极的判断,通过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来分析溶液中离子的变化,将实验现象与原电池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和电子的移动相结合,除了引导学生关注宏观的感性认识之外,还引导学生将实验现象与电极上的反应结合起来,进行微观推理,初步培养学生宏微结合分析问题的意识,但是必修中引入了原电池的概念,主要以探究原电池的构成要素为主,在分析构成要素时主要以宏观实验现象为主,电极反应和电子移动方向的要求相对较少,相对初中阶段,增加了微观层面的分析。选择性必修阶段从离子移动的角度定性分析参与电极反应的离子并且给出了电极反应符号表征,从宏观、微观、符号这三个角度对原电池进行三重表征,而此时的符号表征要求相对简单,主要是在对电极反应和总反应式的书写上,逐步强调了微观层面上的离子移动,在原电池的学习阶段中逐渐形成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素养。

大学无机化学是对同一原电池的反应本质进行宏、微、符号的三重表征,并且可以在这三个表征水平中灵活切换,主要通过对电极电势、分解电压这些特征化参数进行定量化计算,学会运用相应图表来快速判断原电池是否形成来体现。从整体上来说认识角度不断扩大,从单一的宏观现象到微观的工作原理,再到电极反应的符号表征,最后通过计算电极电势判断原电池的输出电能的能力和离子放电顺序,以及运用图表分析从本质上了解到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层层递进,形成系统的原电池概念体系,如图2。

2.电解池

在讲解电解池这个概念,初中阶段和必修阶段只有一些电解池的简单应用,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直到选择性必修阶段才系统地讲解了电解池。初中阶段虽然在探究水的组成那一章节中已经给出电解水的装置,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电解池,但是教材中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住负氢氧正2∶1的简单结论,讲解的侧重点在实验现象上而不是实验的原理,关注实验的宏观现象。

必修阶段关于电解池的内容也比较少,介绍了一些电解池的应用,不过都分散在不同的章节,比如必修一离子反应中试验物质导电性的装置就是电解池装置;二次电池中充电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利用电解法来制备活泼金属,这些都是电解池的应用,只不过在必修中并没有提及电解池的原理,主要还是留在宏观层面上观察生活中电解池的实际价值。选择性必修阶段利用电解氯化铜的装置讲解电解池概念,分析离子移动和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并且详细讲解了电解原理的应用,氯碱工业和电冶金等。从宏观、微观、符号这三个角度对电解池进行三重表征。

大学无机化学阶段主要是以认识分解电压,超电压,利用能斯特方程进行定量计算来判断某一反应的分解电压和離子的放电顺序,运用图表分析从本质上了解到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整体来说,电解池的概念在教科书的编写中并没有像原电池认识的角度逐渐增大,选择性必修中刚刚接触就要求学生掌握宏微符三重表征,这一看好像十分困难,但是在选择性必修讲解电解池时,学生已经较好掌握原电池的知识,此时再引入电解池的概念,原电池的知识对电解池的内容起着正迁移的作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电解池的原理以及电极反应。必修阶段主要讲解原电池,此时增加了电解池的讲解怕引起学生认知的混乱,因此必修阶段弱化电解池的内容也是合理的。大学无机化学中同样也是先利用原电池讲解了电极电势,用电极电势来判断离子的放电顺序后,再提及分解电压,描述分解电压的内容很少,但是原电池的电极电势详细的讲解过程,为理解分解电压打下了基础,如图3。

根据以上分析,电化学的整个学习阶段中,教材中知识的认知角度发展顺序是从宏观的单一角度到宏微结合的视角,再到宏微符三重表征,学生的宏微结合的思想以及符号书写的能力不断发展。这也是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过程。这一认知角度的顺序也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

三、模型认知层级逐渐丰富

必修中关于原电池这一概念模型的认识是需要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有电极材料,形成闭合回路,其中氧化剂、还原剂直接接触发生电子转移形成了原电池,在课标中学业要求(如表1)则要求能够辨识简单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分析简单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说明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简单原电池的概念模型。而选择性必修阶段对于原电池的装置中增加了盐桥,使得氧化剂和还原剂隔离开,在不同的区域之间通过盐桥或离子交换膜实现了电子的定向转移,使得原电池能够更加稳定,持续地产生电流,丰富了学生对原电池这一概念模型的认识。学业要求(见表1)中则要求能够分析、解释原电池工作原理,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利用相关信息分析化学电源工作原理,从辨识(认识模型)到解释(理解模型)再到设计(运用模型),学生对于原电池这一模型的认识逐渐深入并且不断运用模型去解决问题,而且原电池的这一模型对后面学习电解池这一概念模型也起着正向迁移的作用,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到了大学无机化学阶段,形成了对复杂原电池认知模型和理解模型,并且对应用模型的要求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首先对于认知模型和理解模型更加全面化,由于在中学阶段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但是原电池和电极是多种多样的,仅靠这种办法去判断是不够的,而且往往随着反应条件和环境的不同,放电顺序是不相同的,因此在大学阶段引入了电极电势的概念进一步学习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并且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电极,并且补充了原电池的另一应用——可以用来计算反应平衡常数。习题中大多数的题目都围绕着电极电势的计算,需要根据前面所学的原电池的知识,来书写电极方程式和能斯特方程。前面的模型建立是后面大学化学中对电化学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在模型熟练应用下,更好地进行电极电势的计算。由此可见在学习电化学的四个阶段中模型认知层级是逐渐丰富的,四个阶段中对模型的现象和认知是不断完善和增强的,并且逐渐接触模型的本质和运用这些知识去解释应用。

四、能力发展要求不断提高

教材中的实验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化学理论知识提供了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是化学学科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科书中关于电化学模块的能力培养是什么样的呢?以原电池为例进行分析。教科书中关于原电池的实验,见表2。

在初中的教材中,将铁钉放在不同的环境下,要求学生每天观察铁钉的生锈情况,从感官上感受铁钉的锈蚀程度,总结出铁钉锈蚀的条件。在必修中实验6-3中锌铜原电池的构建分为三步操作步骤,观察每一步操作的现象,根据现象概括出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实验活动6实验目的为认识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及作用,学生通过控制变量法,观察采用不同电极材料和不同装置的实验现象,根据现象归纳出原电池构成要素。这一系列的操作与现象结合,让学生直观地对原电池装置构成要素形成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抽象思维,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原电池这一概念。在选择性必修中,思考与讨论栏目就已经要求学生根据实验4-1的图4-1锌铜原电池装置来绘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这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在实验4-3中是铁钉吸氧腐蚀的实验,是在初中化学实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原电池来分析金属的锈蚀中最典型的一种——吸氧腐蚀。在后面的实验4-4中,也是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原电池的原理来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这跟在必修中只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条件来归纳总结所要求的能力更高。而到最后实验活动5中,实验目的要求学生要设计和制作一个氢氧燃料电池,这样设计性的实验,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进行迁移,并且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应用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在电解池这一节中出现的方法引导栏目——电化学过程中系统的思想与方法。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去比较电解池与原电池的同异,由此可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中,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很重要,教科书同样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大学阶段无机化学中主要讲解的都是理论知识,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严密的推理和能够进行三重表征,但是书本中主要的实验活动几乎没有,主要是因为到了大学期间无机化学会开设专门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实验的内容和数目增多,并且在高中所进行的实验形成的实验技能,都为了大学进行铺垫,故在这里不进行比较。

可见,教科书中关于电化学的实验活动要求逐步增加,由感官对实验现象形成的感性认知到研究电化学的一般方法,都在逐步地培养学生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能力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高中电化学内容教学建议

针对以上电化学在各学习阶段的衔接特点,教学上更要把握好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知识层次,选择合理恰当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更好地构建电化学这一核心概念知识的网络体系。以下几点建议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1.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合理扩展教学内容

在电化学的教学中,在九年级阶段主要建立感性认识。运用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入主题,比如利用常见的共享单车长期在外面风吹日晒为什么生锈情况并不是很严重这一现象,引起学生思考,进行对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在必修阶段可以运用探究栏目中水果电池的制作,引起学生兴趣,进一步探究水果电池能发电的原因,最终形成对原电池的初步认识,选择性必修中可以继续利用水果电池这一情景,提出为什么水果电池能使灯泡亮起来的时间很短,引入盐桥的概念和作用。这一教学过程符合学生认知发展。但是不过度讲授知识并不是一点知识都不延展。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学习原电池中为什么会在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电流,为什么锌电极上失去电子要通过导线流向铜电极,可以类比物理中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位差,电子从锌流向铜是因为这两个电极之间产生了电势差,可以让学生先初步将物理中的电势差类比到原电池上,为后面大学学习电极电势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

2.找准知识的衔接点,建立内容的前后联系

在电化学的学习阶段中,会存在一些连接点,重复点,把握这些重复点和连接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在必修第41页练习与应用第6题图1出现了两个电极分别在两个装了稀硫酸的烧杯中的示意图,对应的问题是图1所示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显然这里主要考察的是原电池的能量转换,但是却涉及了类似双液原电池的装置。我们可以在选择性必修中双液原电池的教学开始前,可以先利用这道题目帮助学生回忆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帮助学生回忆起前知识,在利用这个装置中不会有电流流过,与选择性必修中锌铜双液原电池进行对比,学生很容易发现增加了盐桥这一装置溶液又可以导电了,带着这样的好奇心进行接下来的学习。另外燃料电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衔接点,在必修中先是在科学·技术·社会这一栏目中介绍了发展中的燃料电池,了解到燃料电池的原材料和优点以及用途后,在研究与实践栏目对车用电源进行了讨论,认为燃料电池作为车用电池污染小,能量转换高。到了选择性必修中燃料电池那一小节中增加了车用燃料电池的示意图,认为它是绿色发电站,最后又在实验活动4中让学生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到了大学阶段为了测量电动势,引入了标准氢电极,标准氢电极的反应就是燃料电池中负极,属于气体-离子电极,是大学学习多种电极的其中之一。因此可以利用车用电源这一素材进行原电池的学习,增强各个学习阶段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好地衔接。在学习电解池中也可以利用电冶金这个衔接点,在必修化学课持续发展有講到一些金属十分活泼只能采用电解法冶炼,并且在思考与讨论栏目中提到了生产1mol铝消耗的电能,也有铝生产原理的示意图,但是必修中关于对电冶金的原理不作要求,可以利用这个作为学习电化学的连接点,作为选择性必修中引出电解池的学习。

3.关注中学与大学相异性知识

在中学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还不算特别高,电化学相关知识为了避免繁难偏旧,很多知识点的归纳都不够全面,如果教师一味注重学生对电极反应的书写,离子放电顺序等知识的记忆,就会导致学生在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习产生断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大学期间对电化学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在必修中探究栏目,建议电池的设计与制作进一步体会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其中“问题与讨论”中原电池的构成要素不要让学生简单直观地得出结论——“一定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电极”,这样显然和后面学习的燃料电池中相同的电极材料及大学将要学习的几种电极类型不相同,会引起学生迷思。应该引导学生简单概括为形成闭合回路,有电极,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学阶段大多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和离子的放电顺序,但是原电池和电极是多种多样的,仅靠这种办法去记忆判断是不够的,因为随着反应条件和环境的不同,放电顺序是不相同的,需要根据电对的电极电势来进行判断,但是中学并没有涉及到大学无机化学电极电势的概念和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因此在中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讲解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时,一定要强调只是在一般情况下,这种顺序并不是绝对的,以免学生对这个放电顺序形成绝对化的观念,也从侧面让学生认识到环境和条件对结论的影响。

总而言之,在电化学的四个学习阶段中,内容衔接紧密,认知角度,模型认知层级、学习能力随着电化学内容的深广度的增加逐渐发展完善。在教学中,教师充分了解各阶段的衔接特点,并且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才能帮助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电化学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韩水霞,王喜贵.人教版化学教材中关于烃的衍生物的衔接性分析——以“醇、酸、醛”为例[J].化学教学,2016(3):19-22

[2]赵国敏,孙可平.概念转变理论指导下的高中电化学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J].化学教育,2014,35(13):11-15

[3]单媛媛,郑长龙.我国高中“电化学”主题教学研究现状——基于2008~2018年国内硕士学位论文的分析[J].化学教学,2020(4):28-32

[4]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5]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二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6]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7]宋天佑,程鹏,徐家宁,张丽荣.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作者:陈文莉 项生昌 郑柳萍

化学教学中转化差生分析论文 篇2:

高一学生学习化学心理问题探究及教学策略

摘 要:高一化学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学生面临初高中衔接、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方法转变等问题。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率,还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更有效学好高中化学知识。

关键词: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心理问题;探究;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已经在我省实验了好几年。教学中发现,高一新生开始都是充满热情、带着渴望的眼神听课。但是经过几次考试,特别是高一上学期半期考后,学生学习化学明显出现“两极分化”。化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显得更自信、更积极,成绩较差的学生则是眉头紧锁,很吃力的表情。这种现象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出现一部分学生只能逃避,放弃学习化学。学生学习化学的表现不同,实质上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问题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师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就能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问题

笔者通过对高一年段4个平行班共208名学生问卷调查,随机抽样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对一些老师的访谈。总结出高一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1.自我定位的心理

刚上高中时,学生总体有一个自我定位。有的学生比较自信,认为初中化学很好学,高中化学也只要听懂课、考前复习一下就行,存在放松的思想。有的学生原本化学成绩就不好,平时也听说高中化学很难,认为自已化学肯定学不好,就会产生畏难心理。

2.依赖老师的心理

初中时,老师可能会帮助学生分类归纳总结,学生会背,按模板解题就可以取得好成绩。但这样也使学生普遍存在依赖老师的心理。到了高中,学生也希望这样学好化学,对老师过度依赖,缺乏对化学知识的自主总结、梳理,不仅不能理解知识的本质,而且无法掌握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3.自卑的心理

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在个体的行为动机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能力,而是个体对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该任务的知觉,即自我效能感。”随着考试次数的增加,有的学生化学成绩达不到预期,甚至是不及格,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这种“低自我效能感”促使学生采取拖延、应付、回避的方式来对待化学。与周围同学比较,这些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4.厌学心理

当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一直感到很失败,体验不到成就感,来自老师、父母、自已的压力又越来越大。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疏导,最后会迫使学生对化学彻底失去信心,产生厌学心理。

二、产生上述心理问题的原因探究

1.高中化学知识难度和要求相比初中跨度太大

新课改后,初中化学大多只要求了解、识记,一些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化学计算要求不高,而高一化学《必修1》中有许多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比较抽象。如: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离子方程式书写、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学生不仅要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还要尽快熟练运用,高一学生会感到很不适应。《必修1》中还有高中阶段要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多而繁,学生短时间很难记住那么多的方程式,难以应用,更无法形成知识网络。

2.高、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的差异

初中化学教学以形象思维和机械记忆为主,学生记住有关知识,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而高中化学教学更注重概念的理解,原理的推导,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综合应用和知识迁移。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常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有一个过程。而且由于课时紧,教师经常采用多媒体课件上课,上课容量大,思维强度高,学生有时要整节课保持注意力集中,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如果某个内容没听懂,可能后面就会是“云里雾里”了。各科都要求高强度的学习,学生听课时很容易出现思维障碍,从而产生学习心理障碍。

3.教师的原因

有的教师对高一新生化学基础不清楚,没有做好初高中衔接工作。有的教师“经验”丰富,对高中化学知识非常熟悉,往往采取“一步到位”的教学方法。如:讲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时,把各种类型的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书写进行归纳总结,甚至是“量不同”型、“滴加顺序不同型”也讲。这样高门槛的教学,脱离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改要求重视化学实验教学,但很多老师仍是“一言谈”,采用叙述、动画、练习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使化学变得枯燥,失去了活力,学生对化学学习越来越没兴趣。

4.学生的原因

在心理上,高中阶段是学生逐步走向独立性、自觉性的成人化的关键时期,学生自信、自强、自立、自我的心理品质迅速发展,学生自尊心、好胜心、求知欲都较强。学生期望在高中能取得好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是“理想与现实有差距”。由于学习环境的改变,教学要求的提高和青春期的发育,使许多学生感到不适应。面对学习中的困难,若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坚强的意志,就会出现许多心理问题。

在学法上,有的学生认为学习化学就是记忆,缺乏自主学习、自我消化、自主钻研的精神,知识教得越多,掌握得越乱。而高中化学考试强调能力要求,题目的原理不变,但背景、面貌会变化,只靠记忆的方法去考试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很强,上课内容都听得懂,但是过度自信,眼高手低,学习浮躁,没有科学的学习习惯,同样也无法学好化学。如: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要求学生多练习进而掌握。随着考试次数的增多,学生无法掌握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就会逐渐失去信心,产生畏难厌学心理。

在学习动机上,有的学生是因为高考才学化学,并不喜欢化学;有的学生家里条件好,不想学习太辛苦;有的学生受环境影响,经常玩电脑、手机,无心学习;有的学生目标是文科,必然会把重心花在文科学习上。以上各种原因都会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化学,当成绩较差时,更会促使他们产生厌学的心理。

三、对高一学生学习化学心理问题的教学策略

经调查,我校高一新生80%以上对化学感兴趣,绝大多数学生都期望在高中能有更好的表现,将来考上理想的大学。但随着教学的深入,期望值下降,学生出现“两极分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从中也启发我们,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应当在各个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策略。

1.新生入学时的指导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笔者第一堂课会先简要介绍高中化学教材的内容和安排;再介绍本校化学成绩在全省的水平,给学生一针“强心剂”,让学生相信: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会取得好成绩。同时也明确指出,如果没有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一个月内就会跟不上。然后介绍高中化学的要求和学习方法,主要是:课前预习要求,认真听课并针对性做好笔记(不是整堂课都在做笔记),课后要及时复习、消化、总结归纳和提问。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跟踪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抓好初高中衔接教学

新课改初高中化学知识跨跃较大。开学初,要先了解学生的化学水平和初中化学要求,适当复习一些必备的化学知识。更多的初中知识可以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进行融合复习,让学生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如:在《物质的分类和转化》教学中,可以复习氧化物、酸、碱、盐、正盐、酸式盐的概念,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3.充分利用化学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并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因此,教材中的实验尽量进行演示,学生能做的实验尽量安排随堂分组实验,一些简单、安全的实验可以指导学生在家完成。如: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钠与水反应可以进行分组实验,胶体的丁达尔现象可以用生活中的物品(如:果冻)进行实验。尽量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进行联系,既能体现化学的实用性,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原电池原理及应用》时,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干电池、蓄电池、纽扣电池、手机中的锂电池等例子进行分析,可以先布置学生在家做铁生锈的实验,再分析电化学腐蚀原理。

4.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转变观念,避免“包办式”教学。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多设置一些探究性学习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积极性评价,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手段上,要将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知识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5.跟踪做好每一次考试后的学生心理辅导

调查发现,每一次的化学考试后,学生的心理问题会更加突出。教师要跟踪记录好学生每一次的化学成绩,分析学生的成绩变化与学习表现,跟踪进行心理辅导,避免心理问题加深,影响后面的学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化学考试,一方面,高中化学成绩不可能象初中那样都是90分以上,80分一样很好;另一方面,学会用平常心对待,认识到考试的目的是检验学习的成效,找出不足,争取更大的进步。最后,要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养成学习化学的习惯。

通过探究,教师若能关心、关爱学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化学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可以更有效促进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路石.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及相应的教学策略[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11).

[2]李忠元.新课程下高中生化学学习心理问题研究[J].化学教育,2012(3).

[3]陈隐婷.高一学生化学学习两极分化的心理特征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1(75).

作者:梁少河

化学教学中转化差生分析论文 篇3:

津津有“味”培养化学核心素养

【摘 要】本文选取生本“味”、生活“味”以及化学“味”为切入点,论述三“味”式教学的具体实践,以有效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 生本味 生活味 化学味 核心素养

要想打造一个津津有味、生动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一是以生为本,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深入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二是以生活为本,让化学走进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三是学科特色,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优势,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科学素养,深化化学思维。

一、生本“味”,尊重主体地位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创设情境是指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展开思考和探究,获得知识。这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其中有两点需要教师明确,一是情境的创设要基于学生的知识积累程度和认知发展水平;二是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为教学服务,促使学生参与知识的认识、探索过程。

例如,在教学“生命的基础—— 蛋白质”这节化学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将学生熟悉的食物导入课堂,以学生每天的食物摄入情况创设为蛋白质知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思考我们每天究竟需要吃多少克蛋白质?哪些食物含蛋白质更丰富?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大多会认为鸡蛋含蛋白质更丰富。教师由此引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系统的学习和认识蛋白质的过程中验证自己课前的看法是否正确。利用熟悉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这样教师再进行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等知识点的教学就比较顺利了。

教师在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要遵循创设情境的基本原则。首先是诱发性,由情境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从情境出发积极思考;其次要符合接近性原则,立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情境中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新情境中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展开探究,并于探究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二)尊重差异,关注过程

以学生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立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因此,化学教学要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参与以及个性培养,让教学真正突显出生本“味”。

针对一些较为复杂、抽象的化学知识点,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设计不同的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讲授“分子的立体结构”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班上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从 A 到 C 依次向下提出和设计相应的要求和任务。A 类学生要能用 VSEPR 理论解释并推测简单分子的立体结构,B 类学生要能用键角描述分子的立体结构,C 类学生则需要了解 CO2、H2O、NH3、CH2O、CH4 等简单分子的结构模型。这样的教学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自己可接受的程度中实现最大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套用同一套标准和要求。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逐步引导他们实现更高一层的目标。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正因为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作为教师,我们要看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差异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方法个性化,保护和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有差异的发展。

二、生活“味”,解决实际问题

(一)结合生活案例,理性升华

生活“味”体现的是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师可以把化学的教学活动与现实的生活背景相结合,引导学生从与化学密切相关的生活现象中认识、理解化学知识,并从中获得理性升华,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结合生活案例的方式就是建构生活“味”化学课堂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

例如,在教学“硫和氮的化合物”中关于二氧化硫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酸雨的生活案例,播放关于酸雨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酸雨对环境、动物生存、建筑物及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结合视频,教师要让学生思考酸雨是如何形成的?产生的危害有哪些?酸雨的主要成分有什么?基于这些问题,便可引出这节课的学习重点: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 SO2。在课堂上,学生需要掌握 SO2 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讲到物理性质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毒性、溶解性方面去研究。在化学性质方面,由酸雨的生活案例导入,学生自然得出 SO2 是酸性氧化物。教师再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 SO2 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酸性氧化物可以和碱反应,和碱性氧化物反应,和水反应,等等。

也就是说生活“味”的高中化学课堂要求教师为学生建构化学知识结构与生活的联系,结合生活案例,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从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将新的化学知识与原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结,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从而生成新知识,学习和掌握课堂要求的化学知识内容。

(二)回归生活原点,学以致用

从生活中分析化学现象、提炼获取化学知识是生活“味”课堂的一种实现方式,那么从生活中来,自然还要回到生活中去。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把化学知识用回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目标。

例如,由酸雨的生活案例导入,学生掌握了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 SO2,并系统地学习 SO2 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从视频、讲解中认识到了酸雨的危害。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围绕 SO2 查阅、收集信息,分组合作,分析酸雨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酸雨的措施。在学生完成的作业中,学生总结出 SO2 形成酸雨的完整的反应过程,提出脱硫以及在燃煤中加入生石灰或熟石灰等用于硫的固定、開发等办法,提出使用清洁能源等防治对策,增加教学效果。

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是建构生活“味”课堂的重要依托。教师要与学生共同交流、探讨、分析,将综合的、复杂的实际生活问题转化和抽象成学生熟悉的化学问题,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充分地调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对培养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化学“味”,强化实验拓展

(一)改进演示实验,另辟蹊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化学离不开化学实验,这也是化学“味”最浓厚的体现。也就是说,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实验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要在改进、优化、创新演示实验上多下功夫,勤加思考,另辟蹊径,更好地帮助学生借由实验去获取化学知识、检验化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实验素养。

例如,高中化学教学中有《钠的燃烧》这一实验。在教材中,这一实验过程是在坩埚或者是蒸发皿中进行反应的。这存在一个弊端,学生很难直观、明确地观察到钠块的熔化过程和燃烧的反应,实验效果一般。为了改善实验效果,教师可以用硬铁皮来做这一实验,让化学反应在固定好的硬铁皮上进行。通过酒精灯加热铁片上的钠块,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钠块熔化的过程,钠燃烧时火焰为黄色,并生成淡黄色过氧化钠固体的整个过程,避免了使用石棉网易烧毁又浪费的缺点,这样的实验是非常成功的。

改进演示实验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并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改进演示实验可以从改进实验器材、简化实验装置、节约实验时间、创新实验思路等多个角度进行探索和思考。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改进、优化、创新的过程中来,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探索及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参与实践,认识环保

参与实践也是凸显和感受化学教学的化学“味”的一种重要方式。基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可以适当地渗透环保教育。选择特定的主题,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从而促使学生强化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并自觉采取环保行动。

例如,在教学“获取洁净的水”这个知识内容的时候,学生学习到水的净化的多种方法。水污染的问题是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个很大的环境问题,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以“水污染的净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本地水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区采集一定量的污水,利用自己学到的净化水的化学知识进行净化污水的实验。我们知道,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参与污水治理、进行环境保护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在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环保观念。

津津有味的化学课堂的“味”,是教师对提高化学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思考。这个“味”可以是我们上述提到的生本“味”、生活“味”、化学“味”,也可以是情景“味”、逻辑“味”、绿色“味”,等等。教师要从新课标理念出发,积极践行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提高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场所,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也就是说,我们对化学教学生本“味”、生活“味”、化學“味”的探讨,是想让课堂这个空间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感悟道理、体验情感的平台。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化学教学的更多“味”、更多可能性,建构津津有“味”、生机勃勃的高中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许洪潮.也谈高中化学教学“三味”[J].新课程导学,2014(10).

[2]牛刚平.创建富有“生活味”的高中化学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5(11).

[3]黄亚伟.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5(01).

(责编 卢建龙)

作者:项云

上一篇:ASP技术动态网站设计论文下一篇:化学教学视野下创新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