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职业教育论文

2022-04-17

答:文件规定: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的规定,自2015年起,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可参照高校毕业生享受相关就业补贴政策。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毕业生职业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毕业生职业教育论文 篇1:

高校美术类毕业生的职业心理探析及职业教育对策研究

摘 要: 高校毕业生职业教育与培养是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一个重要课题,关系着毕业生对职业素质要求的真正理解,有利于毕业生尽快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与职业目标。美术类毕业生的职业心理具有特殊性,影响和决定着他们的就业行为和结果。因此,分析其职业心理特征,研究高校对美术类毕业生的职业心理辅导和职业教育对策,对提高美术类毕业生就业能力和质量,促进美术类毕业生成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美术类毕业生 职业心理 职业教育

研究毕业生职业教育及培养问题,关键是分析毕业生职业心理特征和倾向。作为毕业生中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群体,美术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对来说较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更为严峻。从理论上探析美术类毕业生的心理特征和就业心理,有利于对美术类毕业生进行更有针对性,方法更科学,作用更显著的就业指导服务,从根本上提高美术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在此,通过对美术类毕业生的职业心理分析,研究对他们的职业教育与培养的对策。

一、美术类毕业生特殊的职业心理特征

美术类毕业生的个性内涵和特征是决定他们思想行为和就业心理的主导因素。主要表现在:追求个性化发展,自我意识十分突出,讲求个性表现;性格感性,对现实和未来充满理想化,考虑问题容易忽视现实,不切实际,思想和行为开放自由,具有浪漫色彩;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性;专业情结浓厚,专业时耗大;注重社会实践,能力较强,但易受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不能够辩证地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发展,思想深度不够;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不能正确地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组织纪律性不强。

特殊的个性心理特征使美术类毕业生具有特殊的就业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

1.美术类毕业生对就业的物质回报期望值较高。

美术类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学习过程中的投入较高,包括经济、时间、精力。这种高投入势必导致他们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个高回报的工作,以弥补学习的高支出。这种思想影响着美术类毕业生,择业时首先考虑条件好,待遇高的用人单位,但社会的用人成本大环境决定了高校毕业生的报酬限定,美术类毕业生的这种愿望很难实现。

2.美术类毕业生的精神期望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创作的自我实现难以适应现实情况。

美术类毕业生从事艺术学习研究,从精神上对现实存在理想化,主观意识很强的倾向。艺术是人们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是高于物质层面的,因此,美术类学生往往认为精神的东西高于一切,把理想与现实联系在一起,而当他们面对社会,选择就业,物质生活需要得到保障的时候,看到的社会需求并非如他们想象,他们的艺术创作精神和思想必须迎合社会的需要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才能得以生存。这样精神与现实产生的矛盾就会更加强烈,甚至会在一段时间里变成痛苦。因而,美术类毕业生在就业心理方面,精神与现实所产生的矛盾较其他类别、专业的毕业生更为明显,就业的压力较之更重。

3.就业形势的变化与心理调适的矛盾。

美术类毕业生往往具有较强的个性,对就业乐观,希望找到一份适合自己专业并且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职位。但当他们受到来自社会各种就业竞争的挑战时,较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更为情绪化,因为他们的个性更为细腻、感性。他们往往不能及时调整心理,消极面对择业,就业心理调适能力较差。

二、影响美术类毕业生职业心理的主要因素

1.美术类专业招生规模巨扩,社会需求增长缓慢,供大于求。

近年来,美术类专业招生规模一年比一年大,以江苏省美术类考生人数为例,2008年4.4万人,2009年激增至5万人,2010年4.8万人,如此规模的毕业生数势必形成一支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大军。

社会对美术专业的需求增长缓慢,能从事美术专业类职业的无非是广告业、装饰业或设计业,但这类岗位的需求与当地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对毕业生的美术专业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注重毕业生的基础专业水平,更注重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除了一部分家庭背景较优越拥有强大的社会关系的学生外,多数毕业生必须凭借自身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2.美术类毕业生就业的地域选择性明显。

用人单位所处的地理位置是美术类毕业生择业时重要考虑因素。艺术产业是高层次精神产业,艺术专业市场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有着密切联系,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对艺术人才的需求越旺盛,对艺术产业的质量要求也越高。因此,美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主要是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地区或其他大中型城市,这就决定了美术毕业生的择业定位有很明显的地域性,从而使就业竞争更为激烈。

3.美术类毕业生的生源专业素质逐年下降,就业竞争力较弱。

连续多年的“艺考热”使得潜藏的就业风险和就业竞争日益加剧,美术类专业最大的特点是技能性强,高考文化素质分数要求不高,导致美术类成为艺术招生报考大户。许多学生因中学文化成绩不高,经过考前强化突击专业基础训练即成为艺考中的一员。或是为了寻找一个上大学的跳板而遵循父母之命“半路出家”。很多美术类学生对学业应付了事,专业素养得不到提高和发展。在高校美术教育过程中明显暴露出,学生的专业基础和修养一年比一年薄弱,可教育性和可塑性越来越低,教育难度越来越大。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较弱,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4.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适应,就业指导不到位。

如今社会对美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方向在改变,一些传统的美术专业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如企业文化师,家用纺织品设计师,游戏美术设计师,玩具设计师等涉及美术专业领域的职业,目前与之对口的相关专业在高校中才刚刚起步,甚至还没有。高校对美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往往停留在普通的就业政策法规、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既没有根据美术类学生的职业心理特征进行辅导和教育,又没有根据劳动力市场的用人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导致美术类毕业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要求概念模糊,职业无规划,就业无方向,使他们形成特殊的职业心理。

三、高校对美术类毕业生职业教育与培养的对策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拓美术类毕业生就业新领域。

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艺术市场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精神生活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例如,在生活中,人们对商品和工业产品等的美观程度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质量的要求之外,外观的要求已经从实用为主的观念转变为具有各种品味。媒体宣传、娱乐活动等,对美术的需求更高更迫切,可以说,美的理念和艺术设计体现于人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因此,高校应首先掌握市场对美术人才的需求动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行业及岗位的需求为参照设置专业和课程,了解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准入门槛,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贴近经济、社会、生活。同时,进一步拓展新的学科领域,发展新专业,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实现艺术与人文科学的融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和课程的设置认真地做市场调研,对历届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使用情况跟踪调查,确保专业设置的前瞻性,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及科学性。

2.以美术类毕业生职业心理的调适辅导为支持,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

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美术类毕业生的职业心理比较特殊,对他们的职业教育应该有的放矢。一要帮助学生客观评价自我,树立积极正确的职业观,这样才能有一个恰当的自我定位;二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明白职业的具体内涵和对人才的要求,端正社会现实中职业的认识和判断;三要帮助学生客观认识竞争,保持良好心态。要明白,美术类毕业生是具有特殊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社会经济越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越高,对美术类人才的需求量就会越大,一定会有用武之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每个人最终都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都会有自己相应的位置。失败和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自卑,应把失败当做锻炼的机会,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扬长避短,突出优势,最终达到成功就业的目的。

3.以培养美术类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为立足点,实现就业指导全程化服务。

高校应该在彻底掌握市场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前提下,进行全程式的职业素养教育。从大一新生开始,帮助学生明确学业与职业方向,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学生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高校老师应该及时指导他们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大二、大三的学习中,根据职业规划的完成情况做出相应调整,目的是不断审视自身与市场需求的差异,提高基本素质和综合实力,缩短与市场接轨的时间。大四要注重更进一步了解掌握就业形势,老师要帮助美术类毕业生正视现实,发挥自身优势,熟练掌握就业技能,及时针对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进行就业心理调适。高校应该最大限度地为美术类毕业生开拓就业市场,推荐就业,发挥每位老师的作用,形成人人关心就业,人人为就业出力的积极意识。

4.以培养美术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入手,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美术类毕业生个性鲜明,追求时尚、自由、纯粹,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思想活跃,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却不愿意受到用人单位的约束和管制,不愿固定在一个单位里墨守成规,对未来进入用人单位就业的前景不乐观,比较担忧,甚至逃避就业。他们更愿意发挥自身专业技能和个性优势,进行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用他们的一技之长在社会赢得一席之地。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扶持。因此,高校应尽早为美术类大学生进行创业意识的引导和知识培训,为有志投身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出谋划策,协调关系,创造良好的创业条件和环境,帮助其成功创业。

5.以提高美术类毕业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重点,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就业。

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造就具有实践创造能力,具有较高动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社会对绘画、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装潢装饰、舞台美术等专业的人才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因此,高校美术类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该测重于强化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训练,鼓励学生多进行艺术实践,提高学生电脑设计应用水平,学习熟练运用电脑美术类软件,提高数字化设计技能,促进学生尽快就业。高校要尽量安排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走向市场,进广告公司,走进设计院,利用社会大学堂中丰富的实际经验和时尚前沿信息完善课堂所学,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做到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能力。

6.以提高高校美术类教师及就业工作人员素质为前提,保证教学教育质量。

一支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美术类专业教师队伍是培养优秀美术类人才,提高就业成功率和就业质量的关键。美术类行业的技能日新月异,高校美术类教师必须时刻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学习和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将市场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素质,建立较为完善的就业信息平台,做好美术类学生的就业推荐工作,形成稳定的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基地。同时,利用美术类专业教师与市场有较深入对接关系的优势,动员一切可利用的关系网资源,介绍推荐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赵书红.高校美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09.3,(133).

[2]秦菊英.高校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美与时代,2006,(4).

[3]李华平.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及对策.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VOL24,(1).

[4]于翊平.艺术类毕业生择业心理特点及辅导——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6).

作者:陈新

毕业生职业教育论文 篇2:

天津市刘宇佳问: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可参照高校毕业生享受相关就业补贴政策吗

答:

文件规定: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的规定,自2015年起,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可参照高校毕业生享受相关就业补贴政策。为做好政策落实工作,经商财政部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将高校毕业生享受的就业见习补贴和求职创业补贴政策扩大到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

二、现行促进包括符合条件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劳动者就业创业各类政策措施,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均可按規定参照享受。”

“具体包括: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做好技师学院、特殊教育院校部分毕业生同等享受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73号

毕业生职业教育论文 篇3:

妥善安置毕业生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1979年,天津市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开始起步,当.年办起四所职业学校,招收学生五百八十九名。六年之后,人们看到,天津市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鼓舞人心的进展:

1984年,市区职业学校已达四十七所,开设专业七十个,在校学生人数达一万零七百二十三名,连同中专、技校在内,全市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人数,占全市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44%。

1985年,天津市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出现新的势‘头,市区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人数,超过普通高中招生人数。

天津市职业技术教育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关键的一条,是做好了职业学校毕业生安置工作。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一靠政策,二靠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

靠政策打通渠道

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发展与各项建设事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既赋予职业技术教育以强大的生命力,又使它存在一系列需要综合解决的问题。

比如职业学校毕业生安置问题。1982年,天津市职业学校开始有第一届毕业生。如果单从理论上估算,安置些许职业学校毕业生并不成问题。不是就需要.“劳动指标”吗?天津市每年都要从社会上录用几.万名待业人员,补充到职工队伍中去,录用千把名职业学校毕业生不算什么。

然而,实际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第一,大批高中毕业生等待就业。1978年到1982年,天津市有高中毕业生四十四万一千一百人。其中,大专院校录取三万三千五百人,还有八万四千六百人转入中专、技校。除去这两项,余下三十二万三千人等待就业。

第二,返城知识青年急需就业。1978年以后,大批下乡知识青年返城,他们都是二十大儿、三十来岁的人了,有的还拖家带口,急需解决就业问题。

第三,有些单位片面地照顾职工困难,千方百计把本单位职工子女吸收进来,“顶替”、“接班",做为劳动力补充的重要来源。显然,这样的单位,对职业学校毕业生有很强的排斥作用。

第四,对职业学校这样一个新生事物,有人看不上眼,觉得它“不三不四”,怀疑它的质量,对招收它的毕业生不感兴趣。

以上四个问题交织在一起,阻塞着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渠道。

这些问题都是非常现实的,具体的。在当时的形势下,天津市委和市政府决心冲破这些困难,为刚刚兴起的职业教育打通渠道,表现了很高的认识和气魄。要打通渠道,保证职业学校毕业生顺利就业,靠什么?天津市人民政府认为,对于这项复杂的工作,不能靠一般行政手段去解决,首先要有正确的政策。

1982年春,在市政府直接领导和部署下,由市计委牵头,召集市人事局、劳动局、财政局、教育局等部门开会,共同制定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大政方针”。

会上,对职业学校毕业生安置问题,提出了三种意见:国家统包分配;部分由国家统包分配: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经过近两个月的讨论,最后意见统一下来——对职业学校毕业生,国家不包分配,实行“三优先”择优录用的政策。这项政策,由市政府以“158号文件”形式,下发各区、县、局,要求遵照执行。

“三优先”具体来说,是:今后各企事业单位从杜会上招收技术工人和中、初级管理人员,首先要优先揶优录用专业对口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办学单位要优先录用自己办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对职业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必须优先录用。

“三优先”择优录用政策的核心,是把待业人员中,受过职业训练的人和没有受过职业训练的人区别对待,为受过职业训练的人早日就业提供条件。

实行“三优先”择优录用政策,使职业学校毕业生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提高了企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增强了录用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积极性。例如,塘沽区第一职业中学1982年和1983年共有财会专业毕业生一百六十七人,其中一百六十五人被四十三个单位对口择优录用。在1982届七十八名毕业生中,有二十人参加全市技术职称考试,及格率达95%(全市平均及格率为40%)。被区财政局录用的于国伟同学,参加工作不到一年,就独自承担了全区总预算工作,受到好评。这批学生的质量,引起全市的关注。1984年,市里仅有财会专业毕业生一百八十六名,而用人单位申报需要达一千二百四十一人。

靠协作打开局面

几年来,天津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呈上升状态:1982年是70%;1983年是92%;1984年是98%。今年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安置工作虽然还没有开始,但据有关部门介绍,前景也很樂观。

安排就业,是件很复杂的工作,其涉及面之广,难度之大,是可以想见的。用人单位要不要,主管部门批不批,劳动人事部门给不给指标,这些事情一环扣一环,无论哪一道关口卡住,职业学校毕业生就无法走上工作岗位。而打通这些关卡,单靠教育部门是难以办到的,要靠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

在天津市,人事局、劳动局都采取了积极、扶持和协作的态度。

以市人事局为例,他们对职业学校干部类毕业生的录用,采取了合署办公,一条龙录用的办法。每临职业学校毕业生毕业之际,市人事局就把各区、局劳动工资处的同志、市教育局的同志召集在一起开现场办公会。会上,由教育局介绍本年度干部类毕业生的专业种类、毕业生数量;由用人单位申报所需人员的专业及数量。这样,人才供方与需方之间的渠道畅通了。在明确了职业学校有些什么专业的毕业生之后,人事局、教育局、用人单位联合发出招干公告,把招千单位集中列出,由职业学校毕业生选报志愿(每人限报三个单位)。最后,人事局把用人单位申报的用人数字和职业学校毕业生填报的志愿书汇总起来,进行综合平衡。综合平衡之后,人事局就下达招干指标,用人单位直接到学校接人。一项很复杂的招千工作,几天之内就能圆满完成。

市劳动局、人事局在全市招工、招干工作中,始终坚持贯彻“三优先”择优录用的原则。他们坚持把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招工、招干考试和社会待业人员的招工、招干考试分别进行。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招工、招干考试突出考查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这项措施,保证了技术工种和技术、管理干部岗位首先接纳职业学校毕业生。今年,他们进一步简化手续,把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毕业考试和招工、招干考试合并进行,考试成绩做为用人单位的录用依据。

除劳动人事部门外,其它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也是很要紧的。

例如,学历问题对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有一定影响,有的单位怕录用职业学校毕业生后,学历问题纠缠不清,因而采取尽量少用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态度。针对这个问题,天津市计委提出,职业学校在达到一定要求后,可以转为职业中专。职业中专培养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既有学历又项用的合格人才。在计划、教育及其他部门共同协商后,今年市里共成立五所职业中专。市政府在《关于建立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

承认其中等专业学校学历。这下就解决了学生学历问题。

又例如,学生要有出路,决定于所设专业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天津市有关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收集社会上人才需求的信息,提供给教育部门,做为教育部门办学的依据。天津市红桥区财会职业学校连续办了几届商业会计专业,市人事局了解到商业会计人员,社会上不是太缺。当他们把这个信息告诉教育部门后,教育部门缩减了这所学校商业会计专业的招生。

事实告诉人们,办好职业技术教育这项事业,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在这诸多方面的条件中,特别有一条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要重视职业学校毕业生毕业后的工作安排。天津市抓住了关键的这一环,推动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由市政府制定出相应政策或规定,发布指令性文件,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同时探索教育体制与劳动人事制度的同步改革,这些就是天津市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也是我们调查的结论。

作者:喻让

上一篇:循环型生态农业论文下一篇:城市房地产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