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人才管理论文

2022-04-20

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我国森林资源管理是国家森林资源规划管理的基本要素,已经意识到森林发展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发展的观念,确保健康发展;合理的森林资源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的实施,确保森林快速发展,以确保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完善性,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我国科技人才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我国科技人才管理论文 篇1:

外国人才行政管理体制:现状、问题与改革路径

摘要:现阶段,我国外国人才管理行政体制在管理主体层面显现出职能分散与缺位的弊病;在甄别选拔层面存在着需求评估与分类机制缺失的问题;在激励考评层面表现出效力与针对性不足的流弊;而在法律制度保障层面则显现出相关法律政策的现实适用性不够。要革除以上弊象需整合管理职能,形成政府与社会管理合力;有效甄别人才需求,建立“项目制”人才引进机制;强化激励效力,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并进一步健全法规政策体系,实现外国人才管理制度化。

关键词:管理体制;外国人才;激励评价;法规保障

伴随着全球化、知识化与信息化社会的来临,知识、技术和智慧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而作为知识与智慧能动性载体的人才无疑成为了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国家“十三五”规划编制要求指出“须以全球化的视野和战略思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此,在考察我国人才现实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国外高水平人才,并建立良好国外人才管理体制是推动经济顺利转型,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举措。

一、 我国外国人才引进与管理现状

1. 外国人才引进的需求和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当下正处在社会转轨时期。经济结构的转型、文化产业的发展、自然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事业的繁荣都需要汲取大量的优秀人才,而全球化的浪潮为人才的获取的和交流提供了契机。首先,人才需求量的增加。截至2015年,我国外国人才引进规模已经达每年45万多人次。人才来源从最初的十几个国家扩展到80多个国家。其次,人才需求类型的多元化。我国外国人才引进从初期的集中于自然科学、科技应用等领域转向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医疗卫生、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再者,人才能力需求的复合化。外国优秀人才引进不仅考察其理论贮备、技术运用以及职业技能,而且更注重其创造性地解决本土问题的综合能力。这表明我国对外国人才质量的需求更趋于高端化,其应具备以国际前沿化的视野来有效解决中国本土问题的能力。

2. 外国人才的管理主体及职能。在中央层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成立国家外国专家管理局,由外专局专门负责外国人才需求的整合、人才引进标准与程序的确立、人才资质的考察、各项资金管理以及外国专家日常管理和服务的政策制度的制定。同时,商务部门、外事部门、公安部门亦對外国来华专家的各项资质进行审查和监督,从而与外专局相互协同,保障外国人才引进的顺利进行。其次,在地方层面,外国专家管理体制与中央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主要表现为设立各级专门性的外国专家管理部门,执行国家外国专家管理局的各项政策制度,并结合地方特殊性制定和执行本区域外国专家管理和发展政策。此外,地方外事部门、公安部门亦对来华外国专家的各项资质进行复核与审批,并保障其在我国法律界限内从事各项活动。最后,用人单位是与外国专家发生直接互动的机构,其负责与外国专家签署各项项目合同、给予资金资助、进行绩效考评、做出绩效激励,提供外国专家各项生活福利。总而言之,外国专家管理体制在横向与纵向的相互协调下保证了需求甄别、人才选聘、日常管理以及考评等环节的顺利实施。

3. 外国人才分类管理体系。所谓“无分类即无管理”,我国对外国专家的管理也贯穿着分类管理思想。一是基于来华服务时间的时效,将其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专家,不同类型的专家具备不同的资质和绩效要求。二是基于领域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文教类专家、经济技术类专家以及自然科技类专家。不同领域的专家划属于各自的归口管理部门,各部门针对特定领域的特殊性有制定了更为细致的管理服务规范。三是基于服务方式的差异,将外国专家划分为职业制专家、项目制专家以及交流制专家。其中,职业制专家意指具有岗位依托,并长期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项目制专家指参与特定项目的实施,为项目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的外国专家;交流制专家是指短期来华,就某些重大问题发表看法并提供智力支持的外国专家。针对不同类型的专家,选聘标准、资金配套以及绩效评价都有所分殊。通过分类管理,外国专家管理体系得以系统化,管理效率得以提升。

4. 外国人才的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是吸引外国人才并促使其绩效改进的引擎动力。现阶段,我国政府对外国专家的激励做出了以下改进:一是从单纯的物质激励转向复合式激励。一方面,政府和用人单位为外国专家提供了充足的项目资金支持、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便利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政府和用人单位更注重激发外国专家对工作本身的热爱,培养其组织认同感,从而促进外国专家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此外,政府和用人单位还不断提升外国专家周边服务水平。如积极解决其配偶职业、子女教育问题,简化其出入境程序等。二是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的综合运用。相关机构建立了定期考评制度,组织专业团队对外国专家的各项工作进行检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奖励-退出制度,从而不断优化外国专家人才队伍结构。三是注重情感激励,强化组织认同感。对于外国专家,政府和用人单位都予以充分信任,体现为对其价值的认同、技能的欣赏、行为的配合以及文化的包容,这就强化了外国专家的组织认同和归属感,从而充分发挥其专业技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科学、经济和社会建设。

二、 外国人才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外国高水平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为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我国外国人才行政管理体制仍凸显出诸多弊端,这主要表现在管理主体设置、甄别选拔机制、激励考评机制以及法律制度保障等层面。

1. 管理主体:职能分散与缺位。现阶段,我国外国人才引进和管理主体关涉外国专家局、公安、外事、侨办、教育、商务以及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职能的过于分散和部门间协调合作机制的缺失导致外国人才管理效率不彰。主要表现为人才选拔引进以及评价周期冗长;不同部门评价标准的分殊使得外国人才行为改进缺乏预期;职能和责任的分散招致推诿扯皮行为的惯常性发生;部门间的职能重叠导致了人财物力的无谓损失。此外,外国人才管理主体仅仅局限于政府机关亦造成了人才需求甄别的错位。即政府不能准确地澄清市场和社会对外国人才的需求强度。而在另一方面,社会评价和监督的缺失亦使得外国人才难以针对社会实际需求对自身行为作出调整与改进。外国人才的需求评估、甄选引进、岗位匹配、监督激励、公共服务以及业绩评价是一个连贯的系统工程。但这些职能却碎片化于不同的部门之间,这就招致了外国人才的引进和管理缺乏系统性和效率性。此外,管理主体的碎片化还体现在外国人才管理主体之间合作机制的阙如。譬如缺少信息共享平台与机制来实现外国引进人才质素能力、业务绩效等信息的共享;缺少部门间的耦合机制来有机整合外国人才选拔引进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总而言之,各部门都偏好于承担外国人才引进的前置审批性职能,而对外国人才的过程性服务、管理以及评价等义务的履行却没有足够的动力。

2. 甄别选拔机制:需求评估与分类机制缺失。外国人才引进类型与数量需与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与社会与公众需求相契合。但是,当前缺少一种有效的需求揭示与评估机制来对国家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做出准确地评估。需求评估机制的缺失导致了某些领域人才引进过剩,而某些行业领域则人才面临着严重缺口。因而,亟需建立一种有效的需求评估机制来达致人才资源的合理引进与配置。此外,由于外国人才身份、技能水平、行业领域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国家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水平不同。因此,需要依据外国人才身份、技能水平以及行业领域等属性进行分类引进与管理。然而,在当前的外国人才行政管理体制中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分类机制。另一方面,外国人才引进的资质条件缺乏动态性与共识性。具备何种资格特质的外国人才才能够将其引进——这是人才选拔引进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现有的人才选拔资格条件太过笼统模糊,且没有依据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做出适时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外国人才在水平和业务能力上参差不齐。事實上,外国人才引进亦属于劳动力市场调节的范围,而现行外国人才的甄别选拔以政府为主导,忽视了市场杠杆对人力资源的自发调节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外国人才在需求和供给结构上存在不均衡性;另一方面,尤其对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外国引进专家而言,其所面临的水土不服的现象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某些研究成果背离中国国情而无法付诸现实。这一弊象也与外国人才甄别选拔过程中某些标准的缺失有很大关联。

3. 激励考评机制:效力与针对性不足。激励与考评是促使外国人才不断进行绩效改进,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工具。当前,我国针对外国人才激励考评机制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考评主体单一且标准不一。社会评价主体的缺失使得外国专家评价结果有失公允,且多头管理的弊端招致了不同部门对同一专家的评判结果各异。二是激励方式单一,忽视保健性激励因素。现阶段,对于外国人才并未实施绩效弹性工资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外国专家进行绩效改进的动力。此外,对外国专家社会保障、子女配偶就业以及精神奖励等保健性激励因素的忽略亦弱化了其积极能动性。三是考评结果运用不足。现阶段,对外国引进人才的绩效评价更多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效力。意即并未针对外国引进人才的优良行为和失范行为辅以相应的正向或负向激励措施。四是没有设置完善的过程退出机制。现行外国引进人才在华服务期限大多以合同规定为依据,但是对于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一些失范或者绩效不彰的行为并未设立及时的退出机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国人才的绩效产出。五是外国人才的本土化程度不足。外国人才专家在文化习俗、价值认知等层面与本土文化有所差异,这易导致人际交往的社会隔离,难以培养外国专家的组织认同与归属感。故此,心理激励的缺失招致了外国引进人才不能全力发挥自身的智慧才能,或者难以将自身所具备的先进理念、知识和技术与中国情境相适配。

4. 法律制度保障:现实适用性不足。大力引进外国高水平优秀人才,发挥人才在科技、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引擎效应是我国基本的政策导向。然而,人才的准入、退出以及日常管理都需要法律制度来将其规范化。当前,我国外国人才管理立法工作显现出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模糊缺乏操作性。即对选拔标准资质、外国人才的权利义务以及管理机构的权力义务等问题未作出详尽规定。二是法律制度的时效性不足。法律制度应根据国内社会发展以及人才需求状况作出适时调整。这显然是我国当前的相关法律制度还未实现的。三是法律制度的价值定位的偏差。法律政策不仅要发挥监督和控制主体行为的功效,其更应该激励外国人才专家自发性的符合一国政府和公众预期的行为。这种法规政策的发展性价值观是我国相关法律规章所欠缺的。四是系统的法规群系尚未形成。外国人才的甄别选拔、福利保障、激励发展以及评估退出等均需要相关法规制度作出规定。然而,当前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法规群体对外国人才引进进行详尽系统的规范。

三、 外国人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策略

1. 整合管理职能,形成政府与社会管理合力。破除外国人才管理政出多头局面,建立整合式的外国人才管理体制势在必行。依据外国人才管理的特殊性以及现阶段外国人才管理的职能分配,将外国人才整体供需结构评估、资质认证、登记注册、信誉评价等职能纳入到外国专家管理局;并将项目支持、福利保障、激励评价等职能纳入到各级外国人才聘用机构。这种垂直和相对独立的运作方式可规避责任分散而导致的部门推诿、效率低下等弊象。另一方面,各管理部门之间应建立横向协作机制。包括外国人才的资质、业务能力和业务绩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人才甄别选拔、合约签订、岗位匹配、服务监督以及业绩评价的职能耦合机制。此外,社会和市场作为外国人才管理的重要主体,也应有发挥功能的空间场域。首先,培育专业性的社会组织来进行人才需求分析与人才供给预测,并对外国人才工作绩效做出专业客观的评价。其次,劳动力市场作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外国专家的选聘和日常管理中注入竞争机制,以实现优胜劣汰,提高人才引进与管理效率。总之,在外国人才的管理过程总,政府要适当放权,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从而以政府社会之合力有效地进行外国高水平人才的引进与配置。

2. 有效甄别人才需求,建立项目制人才引进机制。考察特定时空内的人才需求,甄别一国社会发展的稀缺人才是充分发挥外国人才效用的基础。故此,建立有效的人才需求揭示机制迫在眉睫。首先,人才需求应契合我国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且应是社会公众需求的最优曲线。其次,人才需求的揭示应当实现自上而下的政府权威甄别和自下而上的社会公众揭示的相结合。再者,要积极利用劳动力市场机制来进行人力资源的优胜劣汰和有效配置。另一方面,建立精细的人才分类管理体制,并依据外国专家人才的业务领域、专业技能等资质进行分类管理,以提升管理的适应性和效率。此外,应打破常态的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和不断完善项目制人才引进机制。意即根据特定时期科技、经济以及社会重大项目的人才需求来实施人才选拔引进。此外,外国人才引进需要尊重市场对人力资源的调节作用,依靠市场供需机制与竞争机制来甄选最佳人才,实现外国人才的本土最优化匹配。

3. 强化激励效力,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客观的评价和有效的激励是不断促使外国人才进行绩效改进的引擎动力。一方面,建立双重的复合式评价机制尤为必要。即由服务单位和外国专家管理部门对引进人才共同进行考评。其中,服务单位侧重与对其工作实绩和对组织实际贡献的评估;而外国专家管理部门则侧重于对其宏观层面的职能承担和义务履行等方面的考核。其次,丰富激励方式。建立弹性绩效工资制,充分激发外国专家人才的积极能动性,并对一些表现突出的外国引进人才专家及时开展荣誉表彰,以强化其受期待行為的发生。再次,善于利用保健性因素的激励效用。如完善外国专家人才的社会保障服务、为其配偶和子女的就业教育提供便利条件、开展语言文化习俗培训等。最后,强化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基于绩效考评结果,外国人才服务单位以及外国专家管理部门要对其实施正向和负向激励,并建立外国人才专家绩效评价数据库。另一方面,外国人才管理机构需要对引进人才进行文化沟通的培训和教育,强化对服务单位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 健全法规政策体系,实现外国人才管理制度化。首先,法规政策应贯穿发展性原则和导向。相关法规政策不应只发挥规制外国专家人才以及管理部门行为的功能,其更应发挥激励外国人才专家契合社会期待的行为,使其在服务于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达致自我实现。其次,相关法规政策应对外国引进人才的资质、程序以及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和互动关系做一清晰的规定,从而使得外国人才的各项管理行为都有法可依。再次,法规政策体系应依据人才需求以及本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动态调整,进而更契合社会需求。最后,应仿照西方发达国家,探索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移民法》,对有意在我国长期居留或定居的外国人才专家提供各项无差异的社会福利,从而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强化人才吸引力。另一方面,外国人才的行政管理从源头的需求甄别到过程中的福利给予、监督激励,再到评估退出应由一个系统的法规群系做出详尽地规范。

参考文献:

[1] Owen E.Huges. Public Management & Administration: An Introduction(4th Edition), Printed in CPI Antony,2012.

[2] 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 谢辛.基于信息化视角的专家管理问题研究[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3.

[4] 高英学.新形势下国外文教专家管理工作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5] 孙锐.中国人才战略规划区域实施效果评估测度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9).

[6] 吴江.尽快形成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J].中国行政管理,2011,(3).

作者简介:吴鹏(1972-),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政府改革与行政法;马子博(1991-),男,回族,甘肃省天水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政府信任与公共治理。

作者:马子博 吴鹏

我国科技人才管理论文 篇2:

关于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的探讨

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我国森林资源管理是国家森林资源规划管理的基本要素,已经意识到森林发展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发展的观念,确保健康发展;合理的森林资源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的实施,确保森林快速发展,以确保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完善性,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森林资源管理的目标如下:森林的增长与良性循环中森林资源的消耗有关,这是验证林业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标准。资源管理是一个涉及所有林业工作的系统工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值得各级领导和普通公众认真研究的工作。

1、森林资源管理现状探究

进入了新的经济时代以后,我国对林业发展更加重视,一直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的重点和核心内容,虽然我国目前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一直在稳步推进,但是还是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①林业资源整体不足

目前我国的森林总覆盖率和全球的森林总覆盖率相去甚远,仅占全球平均资源量的三分之二,在世界上处于落后位置。森林面积人均0.145公顷,仅占全球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人均蓄积森林10.15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蓄积量的七分之一。此外,我国乔木的生态指数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虽然我国目前森林总面积有所增长,但是总体生态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善,从总体上来看,林业资源短缺问题仍然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改善林业资源整体不足的状况,才能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②林业资源总体质量不高、分布不平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每公顷的乔木林积蓄量约为85.88立方米,仅占世界乔木林蓄积量的78%,森林资源可使用的资源少,导致木材市场供不应求,供需矛盾逐渐加剧;我国的林业资源目前呈集中分布状态,大多分布在东北地区和南部的川南、藏东南地区。目前全国现有的用材林和成熟林相对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来说,总量减少了51%。由于毁林现象严重,造林周期过长,森林总覆盖率增长缓慢,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2、林业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①加大种苗力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地开垦和侵占林地,导致林业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很多林木资源被砍伐。因此对于加强林业资源的管理工作,首先,应加大依法种苗力度,保证种苗健康发展。强化种苗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种是林木种苗健康发展的基础,只有林木种苗健康持续发展,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林业资源管理水平。其次,应制定出种苗管理办法,建立提高科学、系统、负责的决策机制,使种苗建设做到生产基地化、品种优良化、质量标准化等。最后,应落实造林与种苗生产的衔接工作,在种苗之前应做好造林计划,推行定向订单培育种苗。

②在林木种苗发展中,人才队伍建设是种苗的关键。如果在种苗工作中,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则无法保证林木良种的基础,也无法做好林木种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因此,林木种苗发展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林木资源管理水平。首先,林业资源管理部门应充实种苗科技人才,并加强种苗技术培训。其次,应转变种苗管理部门职能,种苗管理部门不仅需要加强种苗质量监督职能,也要及时为广大苗农提供政策以及市场信息等服务。只有不断地提高种苗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才能进一步加强林木管理工作效率。最后,应大力扶持各级种苗苗农以及种苗协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林木种苗建设,各级领导也要加强引导、逐步规范,在扶持苗农以及种苗协会的同时,使他们成为政府林木种苗的好幫手。

3、强化林地保护管理

①要切实加强林地地籍管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林地资源严加规范与管理,无论哪种类型征占林地,都必须严格审批程序,明确责任。任何单位和部门征占林地都要进行事先评估。实行林地总量控制和用途管制制度,对各类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要做到提前介入,对征用占用林地选址状况、用地规模实行预先认证,建设过程中要进行跟踪管理,项目完工后对占用林地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坚决杜绝林地流失尤其是有林地的流失,扭转有林地慢慢地逆转为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无林地的局面。实施林地用途管制,确保林地面积只允许增加不允许减少。

②做好森林防火管理工作

如果林木发生火灾,将会对林业资源造成严重的损失。林木发生火灾时,会导致大量的森林资源被烧毁,甚至使林木中珍稀植物受到破坏。因此,为了提高林业资源管理水平以及保护林业资源,应高度重视森林火灾问题。做好森林防火管理工作,彻底避免火灾对林木资源构成的威胁,以及减轻对人类的不良影响。在森林防火的预防和管理中,首先应当了解造成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在一般情况下,火源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其中火源分为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其次林业管理人员在了解引发火灾的原因之后,应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出管理办法和防治措施。其具体管理措施可以加强森林防火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还可以建立健全的深林火灾预报和防治体系,实现深林火灾的预防和全面管理。

③稳定森林资源管理机构,壮大管理队伍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森林资源管理队伍肩负着贯彻党林业方针政策,依法对森林资源培育、利用、保护、管理、监督的重大责任。我们要保持森林资源管理机构的稳定,不断引进人才充实力量,加强上岗、在岗培训,强化理论武装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努力培养一支政策熟、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的森林资源管理队伍。

④建立森林资源管理的绩效评价机制

森林资源管理情况的评定影响管理的落实度,要保证基层森林资源管理收到预期效果,必须建立可行、可靠的森林资源管理绩效评价机制。首先,评价机制必须公正、公平。评价机制要涉及到绝大数人的利益,适应绝大数人的要求,评价必须严格依照相应的标准,以提升评价机制的有效性。评价机制必须全面,应涉及到森林管理工作绩效、森林状况、员工表现等。评价机制必须实用,不能偏离本林区、工作人员实际。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管理是一项在林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性和实践项目。为确保合法和合里地管理森林资源,有必要确保森林资源管理中的科学发展概念,在林业部门的支持下,确保森林资源管理框架的数字化和森林管理信息化,加强人员管理实践水平,促进林业资源管理有效进行。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尚志市苇河林业局)

作者:刘书呈

我国科技人才管理论文 篇3:

我国学术期刊发展困境和成因研究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学术期刊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的原因,论述了我国学术期刊发展困境和加快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在分析国际学术出版发展趋势基础上,用比较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我国学术期刊发展困境的成因。

关键词:

学术期刊 管理体制 改革

中国新闻出版业改革始终走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前列,近几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图书、电子音像出版单位和印刷、发行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改革给新闻出版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在相继完成图书、电子音像出版单位和印刷、发行体制改革任务后,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重点逐步集中到包括学术期刊在内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上来。2011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明确了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标志着我国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和最后的攻坚期。但学术期刊体制改革内容并不包括在这个“路线图”和“时间表”中,体现了学术期刊改革的特殊性。

一、学术期刊改革进展缓慢的原因

第一,学术期刊的社会效益具有不可替代性。在知识创新和积累逐渐成为国家实力象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学术期刊具备的文化选择、积累和继承功能更加重要,其社会效益愈加突出,对我国这样的世界大国来讲不能考虑由国外出版机构完全取代我国学术期刊情况的出现。目前,我国学术期刊按照市场方式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将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这是各方面都不愿看到的。

第二,我国学术期刊的主办单位主要是高校,独立的科学研究机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研究与学术机构,极少学术期刊由其他性质的单位举办。由于举办单位社会职能和学术期刊文化功能的内在一致性,上述高校等学术研究型机构对创办学术期刊有强烈的愿望,支持学术期刊的长期存在。

第三,我国学术期刊风险承担能力低。不同于其他出版物,学术期刊能取得的经济效益极小。目前我国的学术期刊出版机构一般规模小、实力弱,难以具备独立的经营生存能力,不足以抵挡市场风险。

第四,管理机构多、条款多,有实力和潜力的期刊出版单位没有机会迅速发展壮大。

第五,对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活动规律认识不足。例如我国对学术期刊分型问题的研究尚待加强,对学术期刊分类问题没有足够深入的研究成果,目前把学术期刊分为学术类、科普类和指导类的分类方法过于简单,不足以指导期刊体制的改革。

二、我国学术期刊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必要性

(一)我国学术期刊发展困境

第一,学术质量出现下滑趋势、学术泡沫涌现。主要表现是学术期刊数量多,重复发表问题严重,刊发论文创新度低,在学术界和国际出版界得到认可的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少。期刊發表论文数量多,但能得到国际同行认可的高质量原创成果比例持续降低,高被引文献数量获得国际奖励的文献绝对数量少且比例低。

第二,学术期刊经营呈现小、散、弱状况。我国学术期刊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出版单位分散和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弱等严重问题。全国共有报刊11833种,涉及出版单位4591家,平均每家的报刊出版物种类仅2.58个。我国学术期刊的情况与此大体相同:除哲学和社会科学类期刊外,大部分传统介质期刊的发行数量持续下降;除应用性强的技术类、医学类期刊外,我国学术期刊的发行对象狭窄,盈利渠道单一,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

第三,学术期刊市场化收入渠道不畅。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主要收入来源有6个:①财政投入和补贴,主要特点是维持运转,但不会满足实际需要。②发行收入,即利用期刊的商品属性向市场要效益,小众化的消费群体决定了学术期刊不可能取得满足发展所需的经济收入,无论国内国外学术期刊都基本如此。③利用自有刊物发布商业广告,是利用期刊的商品属性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商业广告的数量和价位主要取决于期刊的发行量和时效性,我国学术期刊的短板就是发行量有限,出版时滞过长,除少数应用性强和学科影响力大的期刊外,我国学术期刊基本没有广告刊发。④拓展经营的业务范围,利用其他业务收入补贴学术期刊。目前,我国出版管理制度基本不允许出版单位拓展业务范围,这正是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重点和理论基础,通过把期刊推向市场,实现学术出版主体的转型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思路。但是转型后的学术期刊将很难保持纯粹的学术特征。组建出版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此问题,用其他类别出版产品利润补贴学术期刊,其性质和第一种收入已经无异。⑤获得各种赞助。从我国存在的实际情况看,学术期刊获得的赞助既有公益性质的,也有合作各方互利性质的。但学术期刊能获得赞助的机会少,数量有限,基本不会对我国学术出版产生明显的影响。⑥著作者和成果发布者提供的发表费用,仅有少数期刊可以依此补贴出版费用差额,绝大多数期刊则难以做到。总之,我国学术期刊创办费用及收入存在费用不足和结构失衡的问题,影响了期刊的长期良性发展。

第四,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数量少。虽然,我国相关部门先后实施了多项积极的促进政策,激励学术期刊做大做强,做成品牌期刊和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名刊,但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大量优质稿件流向国外名刊的趋势没有缓解,得到国际同行和学界认可的国内学术期刊数量没有显著增加,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的期刊数量仍然和我国的科研实力不相称,国内学术期刊刊发论文获国际知名学术奖项奖励的数量和比例出现双降低的局面。在国际学术出版界和学术界的话语权、影响力、存在感没有明显提高。一定程度上说,我国学术期刊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不是赚取多少利润,而应是支持学科发展潜力大、学术影响力强的期刊尽快具备Nature和Science一样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地位。

第五,学术期刊缺乏学术团队建设能力。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学者办刊是学术期刊取得良好发展前景和影响力的最佳渠道,学术期刊总是和知名学者、学术实力同时成长的。例如美国的Science杂志的编辑团队现已发展成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团队。现代意义上的学术期刊发轫于学术团队的互相交流,缺乏学术团队建设能力和学术团队支持的学术期刊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美好的发展前景只能是空中楼阁。我国学术期刊虽然多数挂靠学术单位,但仍然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办的刊物,学者在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过程中一般只担任审稿专家。根据我国期刊编辑资格相关管理条例规定,学者一般是没有编辑资格担任学术期刊的编辑和主编的,学者的参与度、影响力有限。

第六,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尚需论证。关于学术期刊乃至学术出版体制改革一直存在市场化方向和事业化方向的争论,目前市场化的意见占主导地位,学术期刊的市场化改革似乎不可避免,当前主要是根据国情找到契合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方案与改革措施。必须看到,国外的学术出版行业中的一次文献出版大多并没有市场化,实现市场化的主要是二次文献出版和逐步走向垄断的学术文献网络化出版与传播、学术信息搜索与分析渠道。例如美国学术期刊只有大约40%是商业化

的学术刊物;在承担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网络出版商对付费作者和机构知识用户实行免费开放阅览政策,其实质是学术商业化对学术公益属性的妥协。我国的二次文献出版和学术文献网络传播的市场空间和利润也同样可观。完全市场化的改革预期和可能到来的改革措施将对我国科研创新和学术出版产生深远影响,必须谨慎深入论证,只有明晰我国学术期刊市场化的范围、期刊类型等,采取有效措施,才能确保改革的成功。

在网络化传播和数字化使用条件下,学术期刊和学术出版的利润主要存在于知识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中,网络化是实现利润的基本手段和今后利润增长的主要空间所在,我国学术期刊的市场化改革必须有利于期刊的集团化、综合化、专业化和网络化发展,也应主要适用于能实现垄断经营和网络传播的期刊。

(二)对我国学术期刊发展困境的两个新认识

第一,发行量下滑的幻象和显著增长的实际发行利润的网络化转移。我们对我国学术出版空间的增长的信心不容置疑,因为我国的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科研基金和研究课题经费迅猛增加,学术成果数量快速增长,意味着研究成果发布需要和学术成果查阅检索需要都应有大幅提高,也意味着我国学术出版市场增长空间巨大。但是网络技术改变了学术出版的发行模式和利润分配方式,Wilian Gibson说:Futrue is here,it’s just not evenlydistributed yet。可以说,我国学术期刊出版发行业出现了发行量下滑的幻象和显著增长的实际发行利润的网络化转移。直白地说就是传统的学术期刊的利润被转移到了网络化经营者的手里。

网络出版对学术期刊市场的冲击主要是通过读者阅读方式和知识信息归集方式的改变实现的。随着网络出版技术和浏览技术的成熟,我国学术研究人员已经习惯利用商业学术出版商的网络技术手段在各种数字化的学术信息中穿梭,通过对多种知识信息的交叉获得新的分析视角、知识创新的灵感和个性化信息储备。此种背景下,传统媒介的学术出版物销售量出现大幅下降并不意外,也不意味着学术期刊发行量、影响力和利润空间的降低。

据现有数据统计,我国某知名的数字化学术传播机构2009年实现10亿元的销售收入,平均到其收录的7000多种学术期刊(包括部分目前已经停刊的学术期刊),每种期刊的发行收入近15万元,按其正发行的期刊计算可达20余万元。这比绝大多数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单位通过传统发行渠道(邮局、邮寄零售、单位寄售、书店和图书馆代售、网络销售、自办发行期刊的其他发行渠道)取得的发行收入高出很多。网络出版商销售收入主要来源于消费者对学术期刊刊发论文的有偿下载和出版社对学术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

据此,现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我国学术期刊的发行量的计算是否到了应该以下载量作为依据的时候了。如果用下载量替代发行量的观念可以成立的话,那么,我国学术期刊发行量下滑其实不过是个基于传统发行概念的幻象。实际情况是:基于下载量的我国学术期刊发行量不仅没有下滑,而且发行收入也一直显著增长,不过源于学术期刊的显著增长的发行利润被转移到了网络传播机构。值得指出的是,对目前隐约可见的“有网络(传播)无期刊(生存状况改善)”现象的出现对我国学术期刊出版行业意味着什么,需要学界和业界跟踪研究。

第二,对学术期刊质量是否下滑需要客观评价。评价学术期刊一般有四个质量标准:政治质量标准、编校质量标准、印刷质量标准和学术质量标准。我们主要还从两方面分析。

首先,随着编辑、校对和印刷技术手段的改进,我国学术期刊的编校质量和印刷质量在整体上不断提高应该是共识。

其次,对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要一分为二看待,可以说整体质量不断提高,但同时存在严重问题。①我国学术期刊刊发的高质量的论文的绝对数量大幅增加,質量不断提高。主要原因是,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的壮大和科技队伍人才结构的改善。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科技人才队伍,更重要的是近年来我国大量引进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归国留学人员数量持续快速增长,拥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数量和比例大幅提高,他们研究能力强、视野宽、研究进展快、科研成果丰富,多数研究成果还是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的。另外,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我国科技主管部门、高新技术企业等科研主体的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紧跟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适应我国实际需要的高精尖研究项目数量显著增加,相关研究成果也主要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两方面的因素共同保证了我国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准。②我国学术期刊刊发的论文还存在一些严重问题。主要有学术泡沫涌现、重复发表现象严重、发表的论文创新程度降低、优质稿件大量外流、假冒学术期刊没有完全被杜绝等等。我们必须承认,这些现象确实一定程度地存在于我国学术期刊界,也是我国学术出版行业发展的痛处。但应该看到,我国过度偏重论文数量、期刊级别、网络认证等显失科学性的学术评价机制和学术研究管理机制是导致上述不良后果的主因。例如,学术期刊涌现学术泡沫实质是学术需求泡沫向期刊传导的产物,如果一切后果都由学术出版行业承担显然有失公平。值得关注的是学术道德的下滑对期刊的冲击是直接的,严重影响学术期刊的学术形象。③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与综合国力不相称。我国学术期刊管理和办刊方式落后导致其学术影响力减弱应是不争的事实,提高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正是我国学术期刊管理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三、我国学术期刊发展困境的主要成因

(一)科研管理体制和学术评价体制不科学

我国涉及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管理与评价的部门众多,主要有科技事业主管部门、国家和各级地方的科研基金设置和管理机构、人事部门的职称改革管理机构等。上述部门在课题立项和研究成果评价过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偏重数量、偏重国外获奖和国外期刊、偏重期刊级别、偏重网络认证。从学术期刊发展的角度看,其导致的不良后果是优质稿源外流、学术评价以数量取代质量渐成趋势、国内学术期刊的公信力和学术影响力难以提高。例如,近几年在人事部门开展的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过程中,出现了国内学术期刊刊发的学术论文必须通过网络检索认证的怪现象。这一方面直接严重降低了学术期刊的形象和地位,另一方面被网络检索机构利用进一步挤压了学术期刊的话语权和经营空间。

(二)出版管理体制不尽合理

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逐步建立起了适合国情和比较完善的出版管理体制,为促进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现在看来当时的管理制度仍然既是重要的又是必要的,在维护出版秩序、净化学术空气、为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舆论和出版环境、促进新闻出版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网络时代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剧变,这也正是近

些年我国加快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因。从参与国际学术竞争看,目前我国出版管理体制对学术期刊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第一,不利学术期刊实现集团化发展。原因是对刊号管理过紧过严、刊号资源分散、跨媒体经营存在技术和政策障碍。在这种管理环境下,我国有实力的学术出版机构难以按照市场需要和经营管理的比较优势实现规模扩张和集团化发展。一号多刊情况的出现实证了我国学术出版资源分配结构不够优化。学术出版行业发展的集团化不仅是学术期刊的重组和兼并,更多的是实现学术成果的全媒体出版和学术出版平台的整合。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出版业的发展明显呈现出集团化、网络化、综合化和专业化的特点。这些特点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出版商的垄断地位,垄断经营是国际出版商获取利润的主要手段。学术出版商的垄断经营是双向垄断,一是对出版平台的垄断,出版商通过大量整合期刊资源,集中学科出版平台,增加学者出版难度和代价,收取不菲的发表费用。现在不少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的发表费已经很高,如果计算版面和图表费,个别期刊平均每篇论文的发表费用可达几百美元,严重背离了学术出版公益性初衷。二是对发行平台的垄断,出版商通过学科细化出版和综合发行的措施垄断学术资源的数字化传播平台。现在部分垄断经营的学术出版商的网络传播价格已经严重超过传统纸质发行价格,且有不断提价的倾向,获取达到30%以上的超高经营利润增长速度。

第二,不利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建设。首先,限制,至少是影响了学者办刊。编辑资格考试制度和登记制度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但其弊端是一定程度上限制学者自由进入学术出版领域,对以学术期刊经营和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学术团队建设产生不利影响,没有强大的学术团队支撑,学术期刊就很难建设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其次,现行学术期刊挂靠法人单位的主办和管理方式一定程度限制了学术期刊发展资金来源的多样性和业务范围拓展的灵活性。全媒体出版是出版的未来发展趋势,这种新的出版发行方式是否适合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尚待探讨,但网络出版商已经大胆尝试。囿于政策限制,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单位实现期刊的全媒体出版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再次,学术期刊刊期调整手续繁杂不利学术期刊主动参与国际行业竞争。有研究显示,国外学术期刊出版周期多数不长于30天,以月刊、半月刊、旬刊和周刊居多。国内学术期刊多为季刊、双月刊和月刊,对国际研究人员缺乏吸引力,对国内重要研究项目成果的及时发布不利,也导致部分优质稿源流失,削弱了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期刊参与国际行业竞争的主动性。

(三)学术期刊的自身特点决定发行量和业务范围狭窄

学术期刊的作者和读者对象一般是固定的,而且在数量上拓展的空间不大。这是学科建设特点和学术发展规律决定的,不少学科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人员也不过几十人甚至更少,与其相关的学术期刊的发行量就可想而知了。

網络化的学术出版商并没有提高学术期刊的发行量,其超高的经营利润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通过垄断经营学术期刊的数字化的网络传播,提高学术信息的售价赚取垄断利润,提高学术期刊经营的利润率;二是利用网络的学科交叉的便利性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引导网络资源使用者发现新的知识增长点和产生对知识资源新的需要,通过向读者提供精准高效的个性化服务拓展学术信息的利润增长点。

(四)网络传播挤压利润空间

网络技术对社会影响的深广程度远远超过人们的预

(下转第59页)

(上接第55页)料和实际感受,并且将结合其他新技术的发展不断深化。学术信息的网络传播的影响到现在为止我们还难以看得全面,明确的是对学术期刊的数字化传播已经极大影响了学术期刊的经营管理模式,近20年出现的学术出版商集团化和垄断化经营趋势都是借助网络技术实现的。集团化和垄断化经营产生的利润集聚效应在淹没学术期刊的同时,挤占了学术期刊的本就极小的利润空间。国内的情况是,按全部期刊数字经营利润的平均值计算,学术期刊数字传播机构用于购买作者作品数字传播权和支付给期刊编辑出版单位版权的费用保守计算不足其利润的5%,传统的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单位的利润被转移到了网络化经营的学术出版商那里。

(五)国外期刊对我国出版市场的蚕食

国外学术期刊凭借资本是技术优势,利用我国不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在与我国学术期刊竞争中抢得先机,在我国取得了大量优质稿件和重要学术成果的首次发表权,进一步强化了国际期刊的优势地位和学术影响力,削弱了我国学术期刊的比较优势。

四、结束语

虽然,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只要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机构主动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大胆尝试新的出版技术手段,以提高学术质量为基础,就能不断提高我国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开创学术出版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月红,陈妍.21世纪出版行业的困惑和探索——2008年全球学术出版协会(ALPSP)国际研讨会纪实[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6):1073-1075.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作者:赵枫岳

上一篇:公开审判制度研究论文下一篇:经济发展铁路运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