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阅读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21

摘要: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和落实,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其教育方向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堂阅读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堂阅读教学管理论文 篇1:

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运用

摘 要:在我国教育领域所提出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标准下,对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英语教学任务中的核心就是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英语教师应该通过阶段性的引导,为学生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教师应将科技手段与实际课堂教学相融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与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51

英语阅读能力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核心能力。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阅读教学的设计,构建高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与系统性思维。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阅读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与爱玩心较重,并且自控能力与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都还不太成熟。如果英语学习环境的设置不合理,很容易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抵触心理。并且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知识接受能力,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一旦遇到较难的问题,就会焦躁不安,甚至直接放弃,难以有效提升英语阅读能力。

(二)教学手段落后

部分英语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依旧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手段进行知识的传授,这并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中缺乏创新思维,思维的活跃性不强。并且,教师只关注学生对英语单词与短语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时过于死板,难以抓住阅读文章的中心内容进行全面思考。教师没有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导致学生难以完全参与到课堂进程中,英语阅读学习效率自然难以有效提高。

二、英语阅读教学的构建与应用

(一)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英语是初中课程中的重点科目,而在英语学习中,阅读理解是难点,也是重点,在英语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重相对较大。因此,学生掌握了英语阅读理解方法,就相当于掌握了英语学习的重心。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在明确这一点的基础上,采用合理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英语教师是英语课堂的主导者,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源头。因此,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质量。为了创建高效的英语阅读课堂,首先应该加强初中英语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准,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与职业道德。虽然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但是教师的指引与点拨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是有效提升学生各项能力的重要推动力量。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能力,教师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就必须达到标准。校方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向教师传达有效的职业道德精神,只有教师能力不断提升,才能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带动学生进行阅读研究,全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二)改善教学方式

学生是知识的主要汲取者,为了将英语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式,增加学生英语阅读知识储备量,帮助学生减轻大量背诵英语单词的压力,提升阅读能力,更好地形成英语思维。现阶段,我国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不外乎是自身的英语知识储备量过低,英语知识在脑海中无法形成合理的系统。英语教师应该根据这一状况,加强实际教学课堂中英语文章的阅读量。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得出:近百分之八十的初中學生认为英语属于外来科目,与母语的学习之间存在壁垒,无法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做到自然融入。因此,大部分学生在课后或者课余时间自然不会主动进行英语课外阅读,英语思维也就很难有效形成。对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增设对英语文章的赏析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中积累英语阅读中的词句;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规定学生读背一篇完整的英语文章,以及在早自习等时间进行英语口语交流练习,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感。上述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减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排斥感,完善学生的课后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素材积累以及英语单词等知识的储备量都会有很大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英语语感也会逐渐形成,对英语的排斥感与陌生感也会逐渐降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使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加强小组合作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学习中离不开有效的交流、写作、合作。要想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就应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可以采用班级中的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英语阅读学习情境的模拟,利用学生互相沟通的方式进行英语阅读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合作学习,不仅能提升学生参与英语课堂的积极性,还能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与英语口语交流能力。阅读与沟通是分不开的,学生想要在英语考试中正确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题目的解答,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与英语思维。想要有效形成学生的英语思维,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指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英语沟通。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再经过对自己所储备的英语知识的分析,可以有效促进自身英语理解能力的提升。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提高,可以大幅度提升阅读能力,从而在考试中做到游刃有余,掌握阅读文章的深层含义。

(四)利用信息技术

现阶段的社会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等手段进行高效教学。积极利用先进科学技术,通过视频、音乐、图片等形式进行知识展示,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并掌握知识。英语阅读是枯燥的,需要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而科技手段的加入,可以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枯燥的知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并且,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授课,还能减少教师的板书时间,为教师减轻教学压力,从而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种,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西方思想元素,其开放性、多元性都在英语学习中有所显现,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点,将科技手段有效融入其中,通过有效的知识链接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思考与理解,提高英语阅读兴趣。在新科技手段的帮助下,学生更容易接受单调的英语阅读知识,理解多元化的思想认识,从而提升英语阅读能力。

(五)提升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学生在英语阅读的学习中,只有对英语文章产生阅读兴趣,才能积极开展阅读探究活动,最终实现提升阅读学习质量的目的。教师应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阅读中,加强对学生在英语阅读中思考能力与体悟能力的培养,并且为学生提供优良的阅读学习内容,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英语情境氛围与英语钻研氛围中,树立起科学有效的英语学习观念。英语教師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能力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并且通过英语文章的阅读,获取重要的知识点,利用英语文章阅读来了解西方社会中的事物与现象。学生也要以自身的实际能力为基础,进行知识拓展。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也要注重筛选具有较高质量的英语阅读文章,促使学生在阅读中逐步提升知识积累,开阔眼界。在进行英语文章的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将文章的写作背景知识以及文章的深层含义介绍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兴趣,使学生在英语阅读与思考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与阅读理念,这对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与英语阅读理解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养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也要注重在英语阅读中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思维能力还稍显欠缺,很难正确理解英语文章中较为复杂的句型句式,并且,初中学生在长时间进行英语阅读学习时,面对大量的生词与不熟悉的短语,很容易产生排斥感与抵触感。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思维与心理进行有效的疏导与开解,提高学生的心理水平,完善学生的英语素养,促使学生在具体的英语情境中开展英语阅读研究,领悟英语学习的核心理念。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减轻心理负担,以一种较好的状态投入到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之中,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阅读学习技巧,以轻松的心态面对枯燥的英语学习,提升英语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英语阅读能力是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核心,只有加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与英语核心思维。教师应该重视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在实际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水平,在教学中不断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做出及时的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能力进行科学技术手段的引入,从多个角度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分析与研究,创设活泼轻松的英语阅读学习氛围,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提升英语交流能力的同时,增强英语阅读理解水平。教师要有效地进行阅读技巧的传授,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有效促进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与英语思维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唐霞.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途径研究[C].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一),2019.

[2]马瑞.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C].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2020.

[3]许研.以“读—思—言”教学模式构建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课堂文化的实践[J].校园英语,2020(15).

[4]王旭.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17).

作者:周伟成

课堂阅读教学管理论文 篇2:

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与群文阅读”的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和落实,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其教育方向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在当前教育体系优化调整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点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和优化,注重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而将“单元整合”理念落实在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是展现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重要体现,转变以往固化的教学思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强化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结合单元整合视角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展开研究,并制定出几点对策,以此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单元整合;方法策略

若想切实转变和优化小学生语文阅读方式,增强阅读教学的创新性,首先教师需要进行单元整合、群文阅读这两者的有效融合。所谓基于单元整合视角下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简单而言就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科学处理,在教材实际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利用这种方式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扩展学生的认知范围,激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思考。同时只有加大学生的语文阅读量,深化学生阅读知识积累,学生自身阅读能力才会逐渐提升,这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转变阅读教学思路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若想有效实现这一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教师应当首先从自身教学思路上进行转变。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尽管在表面上开展了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但自身的教学思路始终没有转变过来,进而导致群文阅读教学仅仅停留在表面,未能完全深化其价值,反而会增加学生的语文学习难度。

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以下几点教学思路进行调整。首先,群文阅读作为一种高效的阅读教学方式,其自身具有的知识体系与教育内涵需要教师紧密结合实际教学活动,围绕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成长规律,注重小学合作互动模式的开展,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其次,教师应当深知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是基于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应当及时调整自身教学思路,避免过多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性阅读活动,实现学生与文本内容之间的思想互动,使学生能够与文章及文章作者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最后,教师应当首先明确自身教学定位,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過程中,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启迪者,利用各种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探究。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倘若教师没有及时转变自身教学思路,学生则会被动的跟随教师的教学安排开展学习活动,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围绕学生这个课堂学习主体而开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工作中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围绕单元整合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阅读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

例如,在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相关的阅读主题,为学生串联多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活动,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其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刚刚接触文章阅读,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因为自身缺乏相应的阅读技巧,导致自身阅读效率难以提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当对自身教学思路进行调整和优化,比如引导学生掌握精读、段落阅读、速读等阅读技巧,并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知识积累,将自己喜爱的段落、语句、字词记录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应当重点关注课堂阅读教学工作的技巧及方法。首先,教师应当基于单元要素为基础开展群文阅读,对比每篇文章之间的含义。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整合单元主题思想,借助问题导入、比较分析等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章中心进行思考与探究。而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缺少比较和分析,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将会失去其教学意义。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避免过多的说教,利用比较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的细节差距,并借助问题的导入启发学生思维,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开展阅读教学活动,通过学生不断思考及探究,切实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首先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为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注重对学生阅读学习兴趣的培养,最终实现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课内外资源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华.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8,13(13):128-129.

[2]王玲.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3(20):13-14.

作者:陈美英

课堂阅读教学管理论文 篇3:

陶行知的“新教育”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启示

【摘要】陶行知先生在阐释其“新教育”观点时,对“新教育”的释义、目的、方法均有清晰独到的论述,这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教学目标应符合时代与学生的发展,课堂阅读教学要改进提问和评价策略,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新教育;初中英语;课外阅读

【作者简介】王博涵,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基金项目】本文为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形成性评价研究”(课题编码:20191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教育理论是结合中国实际的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当下的教育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显现英语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并凸显其育人价值,对于具体展现和落实核心素养的本質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外阅读是初中英语阅读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优秀的课外阅读读物在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陶行知先生在阐释他的“新教育”理论时指出了“新教育”的释义、“新教育”的目的、“新教育”的方法等观点,这些教育观点对于当下我国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有着宝贵的启示。

一、对设定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目标的启示

1.教学目标应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当前我国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育目标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而导致课外阅读“不能很好地实现激发兴趣、因材施教、科学分级和培养习惯的目标”。师生将大量时间花在应试准备方面,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词汇、语法的讲授上,对课外阅读不够了解和重视,缺乏指导经验,在指导缺位的情况下,学生的课外阅读动机不强、能力不足、素养不够。陶行知在他的《新教育》一书中指出:“所以现在所需要的,是一种新的国民教育,拿来引导他们,造就他们,使他们晓得怎样才能做成一个共和的国民,适合于现在的世界。”

“杀鸡用鸡刀,杀牛用牛刀,这就是适合的道理;教育也要对着目的设法。”陶行知先生这样指出了他对“新教育”目的的看法。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在此基础上,《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将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这对初中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目标应设定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2.教学目标应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根据对某校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调查问卷统计得知,很多初中学生对英语阅读没有兴趣,而且这一比例呈上升趋势。不容否认,课外阅读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部分学生也对此持肯定态度。但就是这样,他们也对课外阅读兴趣索然。同时,调查显示,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超过半小时的学生只占被调查学生的28.29%,只有8.29%的学生阅读了超过10本以上的英语课外读物,26.56%的学生一本课外读物都没有读过。

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中写道:“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学校里面先生都有笑容,学生也有笑容。有些学校,先生板了脸孔,学生都畏惧他,那是难免有逃学的事了。”

因此,课外阅读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目标的确定是以学生的学习成就为依据的,也就是说,目标的确定包括前期教师连续收集信息、学生连续提供信息的系统化过程,这一过程能够保证所确定的目标是符合学生当前需要的,是贴合学生生活、吸引学生兴趣的,这样课外阅读的教学目标就是有实践意义的,就是能够切实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

二、对改进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的启示

1.要改进课外阅读教学的提问策略。提问对于教师来说是十分常见的教学行为。研究表明,教师每天的教学伴随着问题,一名教师每天可能要问300-400个问题,每年要问近6万个问题,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大概要问近200万的问题。但课外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存在如下问题:(1)所有互动都必须由教师控制;(2)学生只能在教师要求时说话;(3)教师决定什么知识有价值;(4)教师把控课程的节奏;(5)学生的回答非对即错,教师没有提供信息量丰富的反馈。这就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兴趣不浓,无法充分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核心素养。

陶行知先生指出:“要注重启发。在学校里并非一面教人, 一面受教, 就算了事。要使学生的精神意志和能力,渐渐的发育成长”,“使他不得不愤, 使他不得不悱”。这就意味着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改进自身的提问策略,使学生专注于思考专门的内容知识,同时使用认知处理策略帮助其进行深层理解和对内容的长期记忆。教师提出的学习问题应该帮助学生澄清或拓展理解,并通过自我评价和形成性反馈的使用监控学习进度。通过思考问题,学生们可以发展个人回答问题的能力并建立尊重思考的课堂学习团体。

2.要改进课外阅读教学的评价策略。评价是影响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科学的评价可以极大地激活学生的认知潜能。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切不可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统一。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存在对课外阅读重视程度不够、兴趣不浓、接触机会不多、阅读策略不了解等问题,而教师迫于应试压力,将教学重点放在课内知识点讲授和练习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组织课外阅读教学活动。单纯应试导向的教育评价无疑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和目前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理解不充分、贯彻不彻底有一定的关系。

陶行知先生指出“新教育”要“自新”“常新”和“全新”,这正是形成性评价需要注意的几个原则。第一,课外阅读教学的评价要强调形成性的目的。打分、评级等终结性评价手段常常引起学生、教师的焦虑和防御心理,这不利于课外阅读发挥其本质作用。形成性评价作为教与学过程中发生的系统性评价,关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产出,这些产出将作为反馈作用于师生自身,帮助师生作出教学的判断和调整。第二,课外阅读教学的评价要强调开放的评价体系,可以采用传统纸笔测试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口头或书面表达、肢体动作、检查表、同伴对话、日志等形式。形成性评价的任务形式丰富多样,旨在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阅读的意义,培养稳定的阅读习惯。第三,课外阅读教学评价强调教学调整要基于学习证据,教学反馈要被学生使用并对师生行为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连续地收集学生的阅读证据,以此作为评价的基础,从而提供系统的阅读反馈。而反馈并不是形成性评价的终点,学生必须使用反馈并产生学习效果。而对课外阅读效果的判断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其大小、好坏,师生行动是否受到影响,无法在短期内有充分的体现,这就需要教师真正理解形成性评价的精神,具有开放的理念和长远的眼光。因此,教师真正落实形成性评价的过程就是教师真正体会课外阅读意义的过程,就是教师真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

三、对提升初中英语课外阅读中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启示

让学生参与到阅读学习和评价的过程中,会让其提高学习效率。高效的阅读者会有意识地监控、分析自己的表现并形成一系列有效的阅读策略。学生的自主阅读计划不仅缩短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还可以降低学生在英语课外阅读中面临的焦虑、挫折和疏离感,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尤其是整本书阅读的接受性。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让学生在学问方面或道德方面,都能够“自治自修”。这对课外阅读教学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成功标准的理解不是教师向学生传达的单向过程,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学生在不断思考、实践以及与他人的交流中逐渐构建起来的”,因此,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度和同伴参与度。比如,可以在阅读分享课上让学生来主导讨论。在上课前,教师指定一个学生作为本堂课的报告人,在规定的下课前10分钟停止授课,请学生报告人总结这堂阅读课的要点,并回答其他学生的问题。如果报告人不能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忙。一开始学生对做报告这件事犹豫不决,但是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这是一个促进全班同学学习的好机会,可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参与度。

“我们做教员的,不但教学生,又要想法子使得社会上的人对于教育认为必要。”“虽然有些困难的地方,我们总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战胜他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困难需要克服,教师应该从陶行知先生的“新教育”观点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充分发动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力量,让学生热爱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切实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通过阅读,走上更高更远的英语学习之路。

参考文献:

[1]王蔷,陈则航.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2]罗少茜,黄剑,马晓蕾.促进学习:二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3]陶行知.新教育[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4):4-7.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作者:王博涵

上一篇:新形势下农村经济论文下一篇:保险合规风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