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教育技术论文

2022-04-21

[摘要]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心理学的许多主干课程联系紧密,是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该研究针对心理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该课程与其他心理学课程的关系,了解学生的特点,从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改革等方面探索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运动生理学教育技术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运动生理学教育技术论文 篇1: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理学实验中的应用与实践

[摘 要]在我校医学生验证性生理学实验课中尝试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通过缜密的形成性评价设计结合综合性评价发现其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别。结果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实验成绩和生理学理论考试成绩,对新教学模式的综合评价也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可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契合了生理学实验课对医学生的基本培养目的,值得广泛推广用于其他机能学实验课。

[关键词]翻转课堂;生理学实验;任务驱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Flipped Classroom Model)将传统的学习过程进行翻转[1],其实施全程是教师不断设计学习目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主动探索式学习[2]。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3]。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课的主观能动性,将全方位的实现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目的,提高医学本科生的基本素质[4]。本研究在生理学实验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法,并严密追踪评价整个教学过程,结合制定的成熟的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体系、实验课综合性评价和生理学理论课综合性评价等[5],全面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法是否可以更好地实现生理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培养目的。

一、对象与方法

生理学实验在我校的开展以实验室为单位进行。每个实验室可容纳20人,由一位教师授课。20位学生可分成4小组,每小组组员一起完成生理学实验。学生按照学号结合性别分配实验室。本次研究在经典的生理学验证性实验中执行,实验内容包括:蛙神经干动作电位、蛙心灌流、家兔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和家兔尿生成的调节。研究进行过程中密切评价实验课的实施过及效果,并结合实验课结束后实验课考核成绩和生理学理论课综合成绩考核结果,全面剖析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生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5级预防专业和2016级临床专业学生。随机选择一组20位学生作为实验组,随机选择另一组同年级同专业、同时进行实验课的20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二)研究方法

1.对照组授课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该教学法流程包括:(1)实验课前学生自主预习;(2)实验课实施:①教师15~30分钟讲授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基本手术操作过程和实验项目;②15~30分钟教师示教手术操作过程;③60~90分钟学生分组完成实验,获得实验结果;④教师用30分钟总结实验结果并分析机制。实验过程的追踪评价、实验课综合评价、调查问卷和生理学理论课综合性考试评估同实验组。

2.实验组授课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课程开始前教师发放学习者特征问卷调查表,根据学习者特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认识翻转课堂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包括:(1) 课前学习。①教师工作:拍摄高清手术操作视频,依据每次实验课的具体实验内容制作微课;根据生理实验教学大纲和基本学生培养目的制定课前学习任务;通过QQ交流平台提前一周发布微课和学习任务给学生;发布针对课前学习任务进行的小测试(10分钟);根据学生自评和小测试分析可能的难点,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惑进行必要指导。②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微课和学习任务进行课前学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实验基本操作、实验项目和结果预测;发现问题并和同学进行讨论学习或向教师反馈;完成教师发布的小测试;填写《生理学实验课前学习效果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2)实验课实施,实验实施过程中教师记录实验实施基本情况,完成《生理学实验课程实施过程教师记录表》;学生对实施过程的现进行互评,完成《生理学实验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互评)表》。①30分钟小组讨论学习:围绕试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实施步骤和实验项目结果预测进行交流;教师针对每组讨论有争议性的环节进行指导。②60~90分钟内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完成实验操作,获得实验结果。教师记录实验实施基本情况。③30分钟小组讨论:分析预期实验结果和机制;针对真实结果和预期结果差异进行分析,寻找可能原因;教师针对討论有目的地进行指导。④ 30分钟组间分享讨论:讨论围绕实验项目结果和分析进行。(3)所有实验课结束后对生理学实验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总体评价。以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和实验报告书写的评价作为实验课的综合性评价得分;学生填写《生理学实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学生调查问卷表》;结合生理学理论课综合性考试成绩综合评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理学实验课教学中的效果。

(三)评价指标

如上研究方法所述,实验课前、课程中和课程后都需对实验课进行评估,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两部分。形成性评价包括实验课前学生自我评价《生理学实验课前学习效果评价表》和小测验评分、实验过程中教师填写的《生理学实验课程实施过程教师记录表》和学生填写的《生理学实验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互评)表》。综合性评价包括实验报告评分、实验操作考试评分和生理学理论课综合性考试得分。此外,学生填写《生理学实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学生调查问卷表》,进一步综合评估学生对课程的综合认识和满意度。

(四)统计分析

应用Sigmplot 10.0 软件对本研究形成性评价评分和综合性评价评分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验考试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 检验,P <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手术操作技能

实验组学生手术操作考试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手术操作时间缩短(见表2,以经典实验“家兔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和“蛙神经干动作电位”为例)。实验组学生间成绩差异显著低于对照组。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报告成绩和生理学理论考试成绩

实验报告评分有显著性差异但分值差异不大,实验报告优秀率(实验报告评分90~100分)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实验组生理学理论考试综合性笔试考试中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3):记忆型题目得分无差别,理解型题目和应用型题目得分显著提高。得分在对照组学生间差异明显大于实验组。

3.形成性评价结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明显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并积极推动学生的思考。师生互动的生理学及相关科学问题显著提高(见表4)。传统教学模式缺乏术操作前讨论,所以不能提供完整的评分结果。

4.调查问卷结果

实验组学生更加认可新教学模式,主观上更喜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见表5)。

二、讨论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生理实验课真正的执行者

验证性生理实验课要求学生完成基本手术操作、实施实验项目获得实验结果,并利用基础生理学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实验课全程学生参与度极高,看似学生是实验课的主体,但由于实验操作能力不足、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以及实验课学时相对有限等原因,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得不花费很多的时间完成手术操作和实验项目,没有充分时间思考实验结果,导致实验报告书写同质性很严重。而机械简单地重复教师示教的手术操作,也导致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无法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前任务学习单驱动下,针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和实验项目预测与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在实验课实施过程中完成小组讨论、组间讨论以及学实验实施等教学活动,使得学生成为生理实验课的真正执行者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教师的行为。小组讨论和组间讨论使得学生也成为学习过程深入进行的推动者。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完美契合生理学实验教学对医学生的基本培养目标

大学生自身已具备最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任务单等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的引导下,可进行更有效的实验课前学习,熟悉基本手术操作理论知识,从而显著减少实验实施时学生手术操作时间,让学生有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实验课程产生的科学问题,并有机会和同学及教师进行交流沟通,这可以让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并利用基础知识解释实验现象。这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可见,转课堂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实验报告书写质量,学生的手术操作、考试成绩也明显提高。

更值得注意的是,实验课实施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互动的问题核心是科学问题,而不是手术操作如何进行。这在生理学实验课中非常重要,极佳地体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契合生理学实验课对医学生的基本培养目标:提高手术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和团队合作意识

翻转课堂应用于生理学实验,教师教授的内容提前出现在课程之前和教室之外,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掌握自己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速度以及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互动和师生互动变得更加生动、更有意义,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传统教学模式下,接受能力强、主动和胆大心细的学生往往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而为了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其他学生仅起到辅助作用甚至只能围观。这使得学生在实验课完成后手术操作技能的差异进一步扩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任务是引导所有学生提前熟悉整个实验操作过程,这提高了操作技能相对较弱的学生动手的决心。这样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所有组员都可以参与到手术操作过程当中。加上实验实施前后的小组讨论和组间讨论分享,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总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解决了传统教学的相对不足。调查问卷结果也显示,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的满意度以及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都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这说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其亮,王爱春. 基于“ 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4(4):27-32.

[2] 郑健英.计算机应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效果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0):99-100.

[3] 王金红. 验证性实验中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探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13-14.

[4] 刘文彦,武菲,辛青,等.活动教学法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0):113-114.

[5] 梁华敏,郑云洁,宋元龙,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生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应用效果评价量表制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78):364-365.

[责任编辑:劉凤华]

作者:梁华敏 朱敏洁 郑云洁 宋元龙 何西淼

运动生理学教育技术论文 篇2:

心理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讨

[摘 要]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心理学的许多主干课程联系紧密,是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该研究针对心理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该课程与其他心理学课程的关系,了解学生的特点,从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改革等方面探索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心理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门课程[1-2],是心理學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必修课。学生通过对此课程的学习,应掌握人体各个部分的结构、形态和位置,掌握人体各功能系统和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人体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体功能活动与心理活动之间的一般关系,从而更进一步理解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的机制,促进学生对心理学专业课程的掌握。然而,人体解剖生理学包含的内容广泛、复杂抽象,涉及大量的名词概念和内在的物理、化学和电的机制变化过程,使得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普遍感到难学。这门课又开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无疑使许多学生难以适应。如何上好这门课,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的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本文结合笔者在过去七年讲授人体解剖生理学过程中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讨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明确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与心理学的关系

许多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接触这门课程时都感到疑惑: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这门课程,它与心理学有什么关系?针对此问题,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初就要在引导学生了解该课程的性质和主要内容框架的基础上,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在心理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及其与心理学各学科之间的关系。

人体解剖生理学作为心理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由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专业性质及发展趋势决定。从心理学发展历史来看,生理学在感觉、反射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不仅为科学心理学研究提供借鉴,其在研究方法上的发展也直接促进了科学心理学的产生[3]。从学科性质和特点来看,生理学与心理学均以人为研究对象,生理学研究人的生理结构和功能,而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人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相互影响、密切相关。因此,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普通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咨询心理学、心理治疗、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课程均与人体解剖生理学密切相关。从心理学学科发展趋势看,随着心理学的发展,研究者不满足于探讨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社会原因,越来越关注心理的生理机制和脑机制。心理学与生理学相结合产生了生理心理学,与脑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并成为目前心理学研究发展的前沿[4]。随着心理科学的迅猛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本科培养阶段就开设了认知神经相关的理论和实验课程。因此,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在理解了这层关系之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明确方向。

二、分析课程教学的重难点,细化教学计划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庞大,除了绪论、人体基本结构概述,还包含了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等九大系统的内容,甚至有些教材包含的内容更多[1-2]。但大部分高校心理学专业开设的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只有54学时或者更少。如果每个内容都作为重点详细讲授,学时必然远远不够。因此,教师需要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心理学专业的特点和后续开设的专业课程的需要突出重点,对课程内容有所取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其进度,细化学时分配。从课程内容框架来看,对于学生在高中已经有一定了解的生命基本特征、人体结构基础的内容,可安排较少的学时;对于心理学专业非常重要的神经系统方面的内容,要保证充足的讲授时间,特别是关于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及高级功能方面的内容,要重点细致讲解;对于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感觉器官、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与心理活动联系密切的内容,也要较详细讲解;而对于运动系统、血液、营养代谢、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与心理活动联系相对不怎么密切的内容可简要讲解,甚至可将其部分知识点作为自学内容。在同一章的内容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目标也有所不同。对于各人体功能系统的组成、结构、位置,要求学生重在理解;对于各个系统的生理机能及与心理行为的关系,要求学生重在掌握。即以结构为辅功能为主,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教师在这门课程教材的选择上也要突出重点。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大部分教材均可用于生物、医学、教育、心理等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但不同的教材其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可以考虑那种重点突出与心理学密切相关的生理学知识的教材。

三、了解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包含“教”与“学”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要提升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特点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重要。

首先,教师要了解所教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大部分高校心理学专业的生源为文理兼招,这就导致同一个班级内学生的课程知识基础存在差异,理科生有更好的相关知识的基础,而有些文科生几乎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实考虑学生在课程知识基础上存在的差异,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包含诸多概念,其所涉及的人体结构、生理过程抽象且晦涩,学生学习有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深入浅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其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将要学习的知识与学生自身的经验联系起来。人体解剖生理学阐述的是人体的结构和功能,讲述的就是我们的身体结构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生理现象和过程。例如,教师在教学运动系统时,可以引导学生逐一地触摸、认识和体验自己身上的骨骼分布、形态和特点;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表演来认识运动过程中关节、肌肉、骨骼的作用和变化,以及营养、运动、年龄、习惯等因素对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形态的影响。又如,教师在教学视觉器官时可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视觉过程(如看远处物体和近处物体)来理解折光系统的工作过程,通过近视、远视、散光、老视等常见视觉问题来阐述视觉异常的表现、原因和矫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改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一)丰富教学素材与教学手段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虽然讲授的都是人体的组织结构,但许多系统结构和生理机能发生过程难以通过肉眼从人体表面观察到,比如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信号的传递过程对于我们来说既神秘又抽象。这就意味着单纯通过文字的描述或语言讲授难以让学生直观理解。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素材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强化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直观印象,进而使其更易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常用的辅助手段之一,但是多媒体的教學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是否充分地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收集课程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功能系统模型等素材,对素材进行合理编排后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多样化的刺激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3D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可以模拟出逼真的人体系统的功能过程,其直观、形象和可操作化的特点不但可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演示和操作,更可促进学生对人体各系统抽象的结构和生理机能的掌握。

(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首先,教学方式要多样化。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要脱离黑板和讲台,走到学生当中,接近学生和关注学生的表现,这样做一方面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可对学生的反应进行更有效的反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将板书和幻灯片相结合,将重点和核心观点通过板书的形式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其次,善用微课教学。微课可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丰富素材。在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一些重点难点内容分解成单一的知识点并录制成微课来辅助教学。比如,可将动作电位的离子机制这个难点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使学生能自由地反复地自学、理解和巩固。

再次,善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方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其身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5]。启发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是教师在每个课程内容教学之前创设问题情境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旁指导,并将问题情境穿插在知识点中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比如教师在学生学习完循环系统后可以提出“为什么长期处在高压下的人们更容易得冠心病、高血压”这个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答现实问题。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情境中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联系起来,促进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逐渐适应大学课堂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建设学习资源库,建立自学机制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校园网络平台、实验教学平台逐步建设到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课程中心和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教师可将相关的教学材料上传到课程中心或实验教学中心的系统,建设资源库,方便学生随时进行课后复习和课堂笔记的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系统的浏览、下载、讨论等情况的记录来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学生在复习、自学过程中若遇到问题,也可在系统中进行讨论、向教师提问,教师定时登录回答,及时反馈,建立学生的自学机制。

六、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采用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是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对于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学习效果,不能仅仅根据期末考试的成绩来衡量,而应该根据课程教学计划对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考核目标进行改革。在考核内容上,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参与情况、期末考试成绩、实验操作表现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考核目标上,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了解、理解、掌握等目标来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除了考核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还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考核方式上,教师要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6]。对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进行考核,获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的成绩;通过对学生期末的总结性学习汇报或期末考试,获得对学生在本课程学习的终结性成绩;最后,结合过程性评价成绩和终结性评价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出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七、结语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由于其内容广泛、体系复杂、理论难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较大的难度。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该课程在心理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分析教材和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细化教学计划;分析学生的特点,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认真备课,善用图片、视频、动画、模具等教学素材,结合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和学习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同时,善用微课教学,建立学习资源平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考核方式和考核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期末的考试,同时还要强调过程性的考核,结合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主动学习情况及期末考试情况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

[[ 参 考 文 献 ]]

[1] 王雁. 人体解剖生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09.

[2] 左明雪. 人体解剖生理学[M]. 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3] 叶浩生.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4.

[4] 叶浩生, 杨莉萍. 心理学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5] 张帆, 王孔伟. 设问、启发式、探讨式教学方法与创新思维的形成: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与体会[J]. 大学教育, 2017(9) :171-173 .

[6] 刘建平, 贾致荣. 混合式教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7(21): 42-44.

[责任编辑:庞丹丹]

作者:唐文清 刘延云

运动生理学教育技术论文 篇3:

高职检验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 在检验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重点,精于归纳,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结合,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检验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六个方面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按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包括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两部分内容,前者注重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后者注重研究人体内部正常生命活动过程及其功能机制的规律[1]。该课程的学习不但为学生提供较为系统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而且为后续课程(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等)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是检验专业学生主要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占重要地位。但是,该课程理论性强,涉及内容广泛、复杂抽象,而且教育体制改革后,课时量不断缩减,使得教学时数偏少、教学内容偏多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是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我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认为提高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六方面做起。

1.精炼、合理安排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内容

由于人体解剖生理学由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组成,教学内容较多,教师要想面面俱到,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所以需要认真处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检验专业的需要、学生的特点,同时钻研教学大纲,与后续课程教师沟通后,我们合理分配授课时间,调整教材内容中繁、难、偏、旧的内容,对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比如,解剖学里面运动系统的大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只讲解了部分与检验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对于血细胞的形态、分类、作用等内容,以及血型鉴定的实验,因为后续的专业课血液学检验中要详细讲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没有涉及该部分的内容。在该课程中,细胞基本生理功能、循环系统生理、尿的生成与排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生理等章节是重点和难点章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重要概念、生理过程和原理等知识点提炼举要,这样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做到条理清晰,心中有数,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畏难情绪。

2.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过程教学中,可以根据知识点的具体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其易于理解和记忆。

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实验课进行教学。有些解剖学内容直观、形象,在理论教学中不介绍,放在实验课上介绍,效果更好。例如:消化系统的教学,理论课不介绍,让学生先带着问题去预习,上实验课时,借助于实验室的标本、模型等教具,以谈话式、提问式等教学方法,直观、形象地向学生介绍消化道及消化腺各器官的位置、形态,这样,既能节省理论课时间,又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举两得。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身活体标志辨认,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因而每位学习者自己就是最好的“活标本”。通过对自己某些器官的位置、形态、体表标志的观察和触摸,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书本中抽象的描述。如讲授扁桃体结构时让学生张口互相观察扁桃体的位置,并告诉他们如何确认扁桃体发炎;讲授舌的结构时提示同学伸舌互相观察舌系带、舌乳头……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和触摸的体验,交流各自的体会,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使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使其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而对于比较分散的、容易混淆的内容,可进行列表比较,简明扼要地理清不同内容之间的异同点,使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记忆。如可分别比较三种肌组织的分布、细胞形态、细胞核、横纹、闰盘,从而帮助学生对该知识点有清楚的认识;其他如细胞跨膜物质转运的三种方式、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等知识点,都可用列表比较的方法使内容一目了然。

同时,授课中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点具有趣味性。生理学知识虽然抽象,难理解,但每一章节的内容都与人体本身密切相关,各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到,甚至对某些病理现象也很熟悉,所以只要把生理学知识和学生所熟悉的临床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所学的基本原理,使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例如:在讲刺激与反应时,可以结合临床上“两快一慢”的无痛注射法;讲血浆渗透压时,可以结合临床上肝硬化的患者出现水肿、腹腔积液;讲体温时,可以联系临床上高热昏迷的患者利用冰袋、冰帽降温;讲内分泌时可以提出为什么临床上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不能突然停药;在讲神经系统的胆碱能受体时可以结合临床上有机磷中毒,等等。

3.结合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解剖、组织、生理学科的浓缩,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完成教和学的任务需要采用高效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以其独有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和实效性等特点,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技术[2]。人体解剖结构复杂,很难口述清楚,而模型或挂图则因体积、版面较小,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演示效果不太理想,如应用多媒体教学,图解更加清晰和直观,可以更好地展示各部分形态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把许多枯燥、抽象的东西变得易于接受,对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观察都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同时,生理学中有很多相当复杂的生理过程,可以利用电脑将抽象的生理过程用立体的动画呈现出来。例如,在讲解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时,可以利用动画效果模拟各种物质进出细胞膜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该知识点,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进行多媒体化教学时,也应注意输出教学信息的节奏,避免过快,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感知,使教与学达到和谐,形成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

4.及时有效的课后总结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是反思性的实践者[3]。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和升华,才能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所谓课后教学反思总结,就是教师在一堂课上完之后,对自己讲过的课进行回顾与评价,仔细分析自己讲课的得失与成败,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再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使以后的教学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教师能够注意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弥补不足,日积月累,就一定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

5.采用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法

考试是教育效果测量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学达标的重要环节。它具有显示功能、反馈功能和导向功能。考试也是个指挥棒,“考什么”和“怎么考”,直接关系到考试结果及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师生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影响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有什么样的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法和学法。针对人体解剖生理学这门课,我们采用了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每章节结束,都会采用复习课进行口试考查,不仅使学生明白哪个知识点应该掌握,哪个知识点应该了解,而且使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便于考查学生对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期末采用闭卷考试,题型有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题等。通过考试,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工作奠定基础。在课余时间,我们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撰写一篇科研小论文,作为考核的一种方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并为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教师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做到备课充分。在课堂教学之前,应将所讲章节中内容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吃透教材,抓住重点及难点,总结章节、学科间知识中的普遍联系。然后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扩展补充课堂教学内容。其次,要注意语言表达艺术。要具有科学性,再加上语言的幽默、和谐、通俗易懂,语调的抑扬顿挫、缓急有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要培养出综合素质优秀的药学生,教师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药学学科的发展是长远的,如果仅停留在原来的知识体系,必然落伍,因此要加强知识的更新,还要不断地研究教学方法,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同时争取主持科研课题,以科学研究的成果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还应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提高业务水平,丰富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质量。

在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过程中,除了应用上述教学方法外,我们还注意和学生多交流,及时获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反馈,做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我们将不断努力,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积累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王维洛.人体解剖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吕昕.解剖生理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2):56-60.

[3]李宛青,邢华燕.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1):79-81.

作者:叶蓓 张立光 陈建珍

上一篇:经济学双语教学探索论文下一篇:统计方法对汉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