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检验研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目的:探究肾病患者应用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检验联合诊断的效果及敏感性。方法:选择59例于我院接受检查的疑似肾病患者,纳入时间为诶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分别予以尿红细胞形态、尿蛋白定量检验,对比2种检验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全部59例疑似肾病患者病理检验结果显示,阳性54例、阴性5例。联合检验诊断阳性55例、阴性4例。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肾病检验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肾病检验研究论文 篇1:

体质类型与慢性肾病中医证候及临床检验指标相关性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病临床检验指标及中医证候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慢性肾病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依据体质类型,分析与临床检验指标及中医证候的关系。结果:本组100例中,最常见的为气虚体质、阳虚体质、平和体质。不同体质类型,检验指标存有差异。结论:体质类型与慢性肾病中医证候及检验指标有密切相关性,综合考虑,针对性治疗,可改善临床疗效。

【关键词】体质类型;慢性肾病;中医证候;临床检验;相关性

中医因其“因人制宜”、“治病求本”等观点,在慢性肾病治疗中优势显著,患者体质是病理生理基础,为中医治疗的依据和治病之本,分析临床检验指标和慢性肾病中医证候,对非气虚体质和气虚体质情况进行观察,对中医相关治疗数据进行记录,对疾病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本次研究选取相关病例,就上述内容展开探讨,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慢性肾病患者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17-61岁,平均(37.6±12.5)岁。体质量40-100kg,平均(64.1±13.5)kg;身高155-190cm,平均(165.3±7.6)cm;病程1-20个月,平均(6.1±4.2)月。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并排除机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

1.2 方法 本次依据原发性肾小球分型及诊治标准,分析患者发病之本和体质,并做出判断,标准和积分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2009年制定)。将人的体质按9个类型划分,采用问卷发放方式,对患者体质进行调查。问题均来自《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附录),按5级评分单项问题,计算转化分及原始分,依标准对体质类型判定。计算方式:各条目分值相加,为原始分值。后对转化分数进行计算,即[(原始分-条目数)/(条目数×4)] ×100公式,可依据数据评估患者体质。中医证候辨证标准参考《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辨证分型试行方案》评定。

1.3 评估标准 平和体质:是:转化分≥60分,其它体质转化分在30分以下;基本是:转化分≥60分,共它转化分均在40分以下;否:上述条件未满足者。偏颇体质:是:转分分≥40分;倾向是:转化分30-39分;否:转化分<30分。

2 结果

本组100例中,气虚体质27例,占27%;阳虚体质25例,占25%;平和体质22例,占22%;气郁质8例,占8%;温热质6例,占6%;痰热质5例,占5%;阴虚质5例,占5%;特禀质和瘀血质各1例,均占1%。不同体质类,检验指标存有差异,以平和质和气虚质为例,前者肌酐(70.2±19.1)C/μmol·L-1,尿素氮(4.6±1.3)C/mmol·L-1,尿素(350.1±84.9)C/μmol·L-1,白蛋白(34.6±6.9)C/g·L-1。后者为肌酐(75.7±19.6)C/μmol·L-1,尿素氮(5.2±1.4)C/mmol·L-1,尿素(331.9±113.2)C/μmol·L-1,白蛋白(39.3±8.1)C/g·L-1。

3 讨论

在选取病例中,因体质不同,中医选取的治疗方案也存有差异。不同的体质,有先天遗传和后天因素共同所致,体质以生理功能、心理结构、形态结构等方面具相容性为主要表现,并非绝对[2]。个体不同,体质不同的人群所患或易感染疾病有一定差异存在,而在不同人群慢性肾病诊治时,有一定差异存在。依据患者体质,可对合适的中医治疗方案进行选择,才可获得理想预防。本次以气虚体质、阳虚体质、平和体质最为多见,前两位为虚体质,为原发笥慢性肾小球疾病病机和发病根本[3-4]。但虚包括气虚和阳虚,阴虚比例居较低水平,而在实性体质中,与其它体质比较,气郁体质比例较多。故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与体质有密切相关性,正常身体水液代谢,在气运行不畅时出现异常,郁结而发病。中医证候不同,临床检验指标也存有差异,故依据患者体质对治疗方案进行制定,参考临床检验指标,可获得理想预后。

综上,体质类型与慢性肾病中医证候及检验指标有密切相关性,综合考虑,针对性治疗,可改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王琦.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47.

[2]万延信,赵著华,姜敏,等.IgA肾病免疫病理与中医辨证关系研究[J].中医研究,2010,23(12):30-33.

[3]禹长杰.中医辨证治疗IgA肾病的研究概况[J].吉林中医药,2008,28(1):68-70.

[4]罗月中,温利辉,于青.多元分析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3):1706-1707.

作者:麻静敏 麻广宇

肾病检验研究论文 篇2:

尿红细胞形态联合尿蛋白定量检验在肾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 敏感性影响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肾病患者应用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检验联合诊断的效果及敏感性。方法:选择59例于我院接受检查的疑似肾病患者,纳入时间为诶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分别予以尿红细胞形态、尿蛋白定量检验,对比2种检验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全部59例疑似肾病患者病理检验结果显示,阳性54例、阴性5例。联合检验诊断阳性55例、阴性4例。尿蛋白定量检验诊断阳性45例、阴性14例。2种检查方式特异性未见显著差异有(P>0.05),联合检验诊断敏感性(98.15%)、准确性(94.92%)均高于尿蛋白定量检验(77.78%、74.58%),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检验联合诊断肾病的敏感性水平较高,能够有效提升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应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尿红细胞形态检验;尿蛋白定量检验;肾病;敏感性

肾病包括肾结石、肾炎、肾囊肿、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多种疾病,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和血尿,一般在临床检验中均针对患者尿液予以红细胞或尿蛋白检验[1]。本研究针对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检验联合诊断肾病的效果予以分析,希望提升临床肾病诊断的准确性。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疑似肾病患者59例,分别予以尿红细胞形态、尿蛋白定量检验。其中,男性疑似肾病患者35例,女性患者24例。最小年龄35周岁,最大年龄77周岁,中位年龄(56.94±11.67)周岁。纳入标准:(1)了解本研究内容,自愿参与;(2)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肾病症状。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2)语言能力缺失;(3)检查结果不全。

1.2方法

全部疑似肾病患者均行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检验,其中尿红细胞形态检验:采集患者10ml晨起尿液中段样本,将其放置于检验试管之中予以离心处理,速度:1500r/min,离心时间:5min[2]。取上层清液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患者尿液中红细胞形态及数量,并计算尿液样本红细胞量与异常细胞比例。尿蛋白定量检验:尿液采集及离心处理同红细胞形态检验,将上层尿液清液置于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器中检测其尿蛋白含量[3]。

1.3观察指标

统计病理诊断、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检验联合诊断、尿蛋白定量检验诊断的阴性、阳性患者数量,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59例疑似肾病患者相关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对比分析,2种检查方式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情况行X2检验,采用(n%)表示。差异性较高(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疑似肾病患者采用2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

全部59例疑似肾病患者病理检验结果显示,阳性54例,占比91.53%;阴性5例,占比8.47%。联合检验诊断阳性55例,占比93.22%;阴性4例,占比6.78%。尿蛋白定量检验诊断阳性45例,占比76.27%;阴性14例,占比23.73%。

2.2疑似肾病患者采用2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性比较

联合检验诊断敏感性为98.15%,尿蛋白定量检验诊断为77.78%,组间对比X2值为10.5814,P值为0.0011;联合检验诊断特异性为60.00%,尿蛋白定量检验诊断为40.00%,组间对比X2值为0.4000,P值为0.5270;联合检验诊断准确性为94.92%,尿蛋白定量检验诊断为74.58%,组间对比X2值为9.4400,P值为0.0021。对比疑似肾病患者采用2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性情况,2种检查方式特异性未见显著差异有(P>0.05),联合检验诊断敏感性(98.15%)、准确性(94.92%)均高于尿蛋白定量检验(77.78%、74.58%),两者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肾脏疾病患者临床表现除了蛋白尿之外,部分患者可见血尿,单一予以尿蛋白定量检验难以全面了解患者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及形态,从而极易造成误诊现象。因此,本研究针对肾病患者实施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检验,尿蛋白丁连检验主要针对患者尿液中蛋白含量予以检测,并分析患者尿蛋白性质,健康人群尿液中蛋白含量极低,24h尿液总蛋白不超过150mg,而肾病患者肾小球或肾小管受到损伤,导致其蛋白滤过能力下降,进而发生蛋白尿现象[4]。在此基础之上联合应用尿红细胞形态检验,综合分析患者尿液成分,如果患者变形红细胞比例超过90%,说明患者肾小球功能受到影响,包括急性肾炎、肾小球动脉硬化疾病、糖尿病腎病等等,均会导致患者变形红细胞比例≥90%,所谓变形红细胞也称非均一性红细胞,表现为红细胞体积差异性极大,且外形变化较大。而尿液中可见均已红细胞则是非肾小球疾病,包括膀胱肿瘤、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等,患者尿液中一般呈现出均已红细胞状态,即红细胞体积和外形均正常。通过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联合检验能够了解患者尿液中红细胞及蛋白情况,是肾病诊断的关键指标。

综上所述,肾病患者予以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检验联合诊断准确率及敏感性较高,加之上述两种检验方式价格低廉,检验速度较快,且具有无创性特征,受到患者与临床医师的青睐,成为目前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因此,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联合检验在肾病诊断方面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茜,朱红强,邵杰,等.尿红细胞形态联合尿蛋白定量检验在肾病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3):515-516.

[2]汪伟,王艳,方华.尿液红细胞形态筛查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5):617-618.

[3]徐晓晶.尿红细胞形态检测对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合并IgA肾病鉴别诊断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3):190-191.

[4]邓莲.尿液红细胞位相检测在肾病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6,27(6).

作者:张佳

肾病检验研究论文 篇3:

血常规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血常規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早期鉴别诊断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共收治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接受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组受检者的诊断效果。结果:与B组比较(血红蛋白Hb、血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除WBC及PLT外,其他检测指标相比较,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早期鉴别诊断中,实行血常规检查,可准确获得患者的血红细胞信息,做好糖尿病肾病的鉴别诊断工作,存在临床方面应用、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糖尿病肾病;鉴别诊断

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当前我国该病的发生率较高。因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代谢异常,所以如果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诊治存在较大的挑战性[1]。遗传、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高血压等因素,均会引发糖尿病肾病。本次研究,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健康体检者作为试验对象,对比采用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

1.资料情况、处理方法

1.1临床资料分析

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了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A组;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B组。两组均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心肝疾病者、高血压者。A组中男性和女性各28例、22例;年龄为55~79岁,中位年龄为(67.6±4.5)岁。B组男性和女性各29例、21例;年龄为57~80岁,中位年龄为(68.5±4.7)岁。A组和B组受检者的上述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性均不存在,有临床对比的意义,P>0.05。

1.2方法

糖尿病肾病患者均通过糖尿病诊断标准,早期进行糖尿病诊断分期标准,对患者近12周内连续3次尿微量蛋白排泄率实行检测,其中2次尿微量蛋白排泄率为每分钟100ug。两组均接受血常规检查,采取受检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在0.5h内进行检验。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受检者的诊断情况(Hb、RBC、HCT、MCV、MCHC、WBC、PLT)。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A组和B组受检者的临床相关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计量资料、两组Hb、RBC、HCT、MCV、MCHC、WBC、PLT的对比,均使用X±S代表,运用t检验处理。如果两组间的数据对比为P>0.05,则说明——差异性不显著;反之,两组间的数据对比为P<0.05,则表示——差异性存在。

2.结果

A组、B组Hb、RBC、HCT、MCV、MCHC、WBC、PLT情况进行对比,除后两者外,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均具有对比差异,P<0.05,如表1。

3.讨论

糖尿病肾病,为临床方面发生率较高的疾病,容易引发全身微血管异常情况,并累及多个肾脏功能,主要表现: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且可见透明样物质沉积。这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受到直接影响,促使肾功能下降。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因为多种血液细胞丢失,故此发生贫血改变的概率增加,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2]。本次研究,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采用血常规检查,以此评判病例血细胞改变状况。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受检者在Hb、RBC、HCT、MCV、MCHC、WBC、PLT方面比较,除了WBC和PLT外,上述各项指标相比较,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由此能够看出,实行血常规检验,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3]。所以,临床方面建议进行血常规检查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将血红细胞相关指标作为评判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指标,以便结合诊断结果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切实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

总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进行血常规检验,能获得患者血红细胞的相关指标情况,客观评判患者的病情,为更好的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照,存在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成泉,李振.用血常规检验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2):180-181.

[2]董哲毅,王远大,邱强等.血尿在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6):491-494.

[3]谭群英.早期糖尿病肾病血常规指标变化对临床诊断的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6):2248-2249.

作者:万宇

上一篇:公共价值政策论文下一篇:幼儿心理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