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文学专业论文

2022-04-17

师德是师范生培养之基石,师范学校不仅要在师范生培养目标中突出师德,而且要在教师专业的教学中凸显、渗透师德教育;既要在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中彰显师德,又要在多元评价中规范、促进师德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师范生文学专业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范生文学专业论文 篇1: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内容摘要:探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师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确立明确的专业实践教学目标、调整理论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设置配比、设置专项专业实践类学分等)、建立师范生职业能力档案、健全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等,以此保证实践教学科学、有序的进行,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 人才培养 汉语言文学 实践教学

一.前言

2013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起,在全国部分省份试点新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并从2015年开始实行全国统考。随着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改革,全新的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传统意义上的中学语文教师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中学语文教师的培养实际,而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在此背景下也亟需改革,以培养新形势下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一环,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体会从“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的转换,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改革与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相适应的大学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体系,不仅是提高未来中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必然选择,也是作为师范专业的内在需求。因此,在改革过程中,要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这既符合专业发展的实际,也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存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

实践教学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延长实践教学时间,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是当今世界各国师范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1]当今,如何加强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如何提升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如何实现师范生与教师岗位的无缝对接,已成为解决汉语言文学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问题。但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比重较低;实践教学的总时长没有硬性规定;实践教学方案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以及因受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思想的影响,非实践类课程任课教师认为实践教学是对实践类课程教师的要求,在自身担任的课程中对实践教学较少关注;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参与度不是很高,因参即使参与了实践教学也没有看到非常明显的效果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常见的。因此,无论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还是学生层面,对实践教学都缺乏一定的重视。

(二)实践课程设置缺乏创新

受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响,课程设置存在理论性较强的现象。近年来,虽然通过老师们的不断改革,在传统实践课程上,例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微格教学等,任课教师都加上了学生试讲的环节,但因课时量的限制,老师们仍然会将课程的大部分时间作为理论的讲授,留给学生进行实践的时间就非常有限,无法实现试讲机会人人均等。同时,实践课程设置较为传统,缺乏创新。作为师范专业,除了课程教学论等专业必修课程,其他关于专业实践类课程很少,即使在专业选修课、专业任选课的课程中也很少见到专业实践类的相关课程,而关于教师职业生涯教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课程更为少见。占据大量学分的依然是常见的语言类课程和文学类课程,专业实践类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过少。

(三)专业实践缺乏连续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有由基础实践、综合实践、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四部分组成。[2]。專业实践是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头戏,是培养学生能否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关键环节。常见的专业实践形式包括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两项专业实践活动均被安排在高年级即大三和大四进行。但是,教师职业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虽然大一、大二重在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但是专业实践却出现“缺位”现象,缺乏教师职业的早期接触,缺失对教师职业的情感关照。在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中,作为实践教学体系中重要一环的专业实践缺乏了一定的连续性,忽视了过程性培养。

(四)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

传统的实践教学包括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对两项专业实践的评价往往是由见习、实习单位出具的评价意见,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给予更多的是最终结果的认定,但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却较少关注。实践教学水平能否较快提升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而现有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却缺少一定的过程性评价认定。同时,学生实习返校后,均要进行试讲,试讲结束后,老师会对学生的试讲情况进行反馈,虽有表现非常突出的学生,但是大部分学生的试讲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老师提出反馈意见,但大部分学生返校试讲只是为了完成一项教学实践任务,真正听取老师反馈意见并进行整改的学生却很少。实践评价机制中缺少了反馈跟踪环节,而学生教学能力的提升正是在查漏补缺的过程中体现的,但老师反馈后的整改再反馈却又是缺失的。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在制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根据社会的客观需要、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学生对专业的实际需求,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贯穿始终,突出实践教学模块的设定。首先,需要确立明确的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在原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定的基础上,增加应用目标,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调整理论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设置配比:包括适度增长原有实践类课程时长,让学生在传统实践类课程上,人人均有进行实践教学的机会。并且在专业选修课中加大实践类课程的比例,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再次,在学分分配方面,设置专项专业实践类学分,提高实践类学分的比重,以此加大学生对专业实践的重视。同时,还需要提高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除了专门的实践类课程,还要求其他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穿插一定的实践元素以及实践训练,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常态化开展,并结合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国考”的现实,改变原有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反思,例如:在所任课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所教知识学生未来在做中小学语文教师过程中是否可以运用到;怎样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的职业需要紧密结合等等。

(二)建立师范生职业能力档案

为了强化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提升,从大一开始,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专门建立师范生职业能力档案,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记录。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教育实践类的课程逐年逐学期分步开设,并要求任课教师对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实践参与的事实性记录;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贯穿每个学期,不仅包括校内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展示、教学活动组织与策划、邀请校外知名一线语文教师进行经验交流,还包括去校外开展“中小学语文教学调查”、去见习、实习基地进行教学体验等等。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注重过程感受,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要求教师着重记录学生活动参与前后的能力变化,并要求学生撰写活动后感受,进行自我反思;强化学生教师职业意识的情感培养,加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早期接触,通过常态化的实践教学与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不仅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不断加深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与理解,不断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情怀,为学生日后走上教师岗位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打好基础。通过建立汉语言文学师范生职业能力档案,不仅用客观的文字记录学生职业能力成长过程,也为日后用人单位的招聘提供良好的依据。

(三)健全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完备的评价机制是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科学鉴定的有力保证,但现实情况是,“由于教学活动的实践和场所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实践教学相对理论教学而言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对实践教学质量不能进行有效的监控。”[3]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实践教学的评价还存在许多弊端和不足,但在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构建过程中,应当突破对原有理论教学的评价机制,避免使用一元化评价体系以及单一性的评价标准,因为实践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动态化过程,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活动采用可量化也可定性进行灵活评定的依据,制订模块化的参考标准和执行细则,根据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不同表现给予更多客观事实性评价、过程参与性评价、以及能力提升化评价。同时,对学生实践教学能力评价机制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还需要增加结果反馈性评价。因为学生只有在实践学习、能力提升得到评价后进行积极的反思,对实践教学的成果进行有效的内化,才能为下一步职业能力的提升做好准备。

综上,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国考”的大背景下,将用人单位对教师岗位的客观需求以及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出发点,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尤其对师范生的培养,对实践教学的改革更为关键。只有建立全方位、分层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科学、有序的进行,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大钊,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新探[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2]巫晓燕、赵惠平,基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3)

[3]刘井飞、郝佳彤,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问题与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15(9)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2018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項目“教师资格证‘国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8-JSJYYB-0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戴芊卉,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文化传播)

作者:戴芊卉

师范生文学专业论文 篇2: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师德培养探析

师德是师范生培养之基石,师范学校不仅要在师范生培养目标中突出师德,而且要在教师专业的教学中凸显、渗透师德教育;既要在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中彰显师德,又要在多元评价中规范、促进师德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师德的培养,要充分利用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中汲取养分,通过阅读积累获取科学的个体意识、为人处世之道、为师之道、国家民族意识等真知灼见,全面提升为自己的修养与智慧,并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自觉的实践能力。在坚守中华文化师德传统的同时,又要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文化的需要,不断创新,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落实素质教育进行持续探索,并形成一套科学、系统并不断完善的培养体系。

国家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血液主要来源于师范生,因此,师范生的培养关乎国家教育发展的未来。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师德的培养,关系到民族的未来,文化的传承,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谓任重道远。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加上师范生扩招,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出现了“以教谋利”“急功近利”等不良状况,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甚至是违法乱纪的现象。2012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尤其是要强化教师的师德建设。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明确指出师德需要教育培养,应强化师德教育,坚定教师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1]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传统色彩浓厚的专业,受市场经济冲击尤为明显,面对金钱和利益的诱惑,认为专业知识是“实”,而师德相对空泛的“德空业实”观念趋于普遍,致使师范生中存在明显的“学而无用”论等消极倾向,师德教育亟待加强。

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德之培养应居首位,亦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之所在。从《大学》中的“德者,本也”,孔子的“诲人不倦”,以及刘备的“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李白的“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到陶行知的“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中国文化一直强调德在立人、为人处世中的重要性。德乃人立身之本,人之言行举动无不为德之外现。因此,要强化德育不是空洞的口号或流于形式,而应融入日常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德之提升必须结合“识”之习得,依托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弘扬,将德育的培养同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发展融为一体。

一、德之本在于为人,人的存在是根本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存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2]P487的存在。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和个人存在的基础和共同要求,因为“人类社会本体最基本的存在是人的存在,即社會存在首先是人的存在,因此,只有以人作为出发点,才能科学地揭示、解答社会及政治本体中的诸多问题”[3]。首先是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引导师范生树立科学观念、科学品性,形成科学的健康意识、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尊严意识和法律意识,并且能够将这些观念和意识转换成为实践行为能力,沉淀为修养与智慧。这种沉淀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学习与积累,积累必须从阅读开始,也惟有阅读才能达到。中国教育自古便倡导从阅读诗文中获取真知的学习方式:“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4]P650阅读既要广泛又要有方向性和针对性,广泛阅读中华文化经典著作,从经典中获取对人及人类、社会、历史与文化等方面的“识”——真知灼见,如自由与平等意识;同时,还要注重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对师德的认识,学习并转化为自我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修养和认识。

二、德之要在于处世,恰当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离开了群体,不可能孤立存在。懂得与他人相处之道,个人才可能融于群体之中,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师范生惟有在端正个人品行,并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和智慧的基础上,具备同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与素养,才能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影响未来学生的成长,为之树德,助其立德。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更应该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智慧,学习为人处世之道,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内化为素养”[5],从而为以后的教育实践做好充分准备。如读《论语·子路》,孔子极为注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6]P134的言传身教,可以从中学到孔子如何为师、以身作则教育弟子的教育理念;孔子的“当仁,不让于师”[6]P167,主张在仁义道德面前师生平等,可以在以后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借鉴他平等教育的理念;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6]P145,提倡教师应对学生给予极大热忱,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持续不断地将极大的热忱投入教育事业,方能成就“百年树人”之大业。

放眼长远,更应站在德以兴邦的高度,凝聚众人之德以实现国之长治。个人离不开社会、国家和民族,个人的发展以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为前提,同时又要服务于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核心素养是所有个体达到自我实现和发展、成为主动的公民、融入社会和成功就业所需要的那些素养。”[7]因此,师范生作为师资后备的主力军,必须对家与国、个人与民族的关系有科学辩证的认识,才有可能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科学地教育学生服务社会,服务国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家国情怀、家国传统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精髓。从《左传·昭公元年》中的“临患不忘国,忠也”,屈原《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礼记·儒行》中的“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至陆游《病起书怀》中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宋史·岳飞列传》中的“精忠报国”,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情怀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亦可成为将为人师者及已为人师者教育理念方面的滋养。

师德培养,应立足于个人的健康与长远发展,兼顾个人与他人关系之和谐,同时面向社会,面向国家与民族,以服务学生、服务社会、国家与民族为目标。三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而中华优秀文化宝库,也正是正确、科学的德育理念孕育滋长的沃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更应该有效借助专业知识,发挥专业能力优势,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营养,汲取历史的智慧,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修养和智慧。捕捉美之转瞬,融汇爱之涓流,品尝人生百味。阅读并汲取智慧,思索并享受乐趣,在创造中拥抱自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应该以阅读提高自身才识,以阅读提升自身德品,树立健康发展的观念,形成与他人和谐相处、服务社会与国家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从而能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将之提升为一种自觉的实践能力,“知识、能力、思维方式三者之间是进层关系,知识的丰厚助推着能力的产生与提升,丰厚的知识是正确科学思维方式的基础”[8],在阅读中应注重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升,更应注重正确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

面对中华民族的师德传统,培养师范生师德素养,既要继承坚守又要大胆创新,在坚守传承中充分发挥厚重师德文化底蕴的力量;同时,在坚守基础之上,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融时代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于其中,在师德传统基础上不断探寻生长点,适时进行创新创造,从而促进21世纪中国师德文化的丰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全面推进中国教育实现科学、健康的高水平发展。在丰富师范生的学识,塑造并提升其品性的同时,需紧跟21世纪课程改革的新步伐,树立教育教学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并重的理念,以教育教学科研引领、引导教育教学实践,以教育教学实践深化、丰富教育教学科研,将两者辩证统一于人才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过程。对汉语言专业师范生的师德培养,要具有开阔性的世界眼光,针对世界趋势、国家政策、课改方向,以及高考和中考新形势、新变化,制定系统且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不仅要力争自身全方位地做好育人工作,而且应力求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将德之培养同全面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思想建设,现代化课程体系建设,现代化育人模式建设,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教学技术与艺术建设有机结合,从而确保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培养的一流水平,并积极争创全国师范生培养模式一流特色品牌。

在师范生培养目标中突出师德,而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落实无不直接影响着师范生师德培养的成效。《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指出:“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师范生教育实践不断加强,但是还存在着目标不够清晰,内容不够丰富,形式相对单一,指导力量不强,管理评价和组织保障相对薄弱等问题。”[9]鉴于此,高等学校须针对师范生群体制定完善的师德培养目标方案,将年度目标制定与长远目标的实现科学地结合,教师培养目标任务才可能有效落实。培养方案的制定还要结合国家教育部及省市的各项政策和方针策略,逐步逐项全面落实,同时,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建设,在学校广大师生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努力以师生和社会认可为目标,形成团结务实、作风优良的师范生学习成长环境。学校对汉语言专业师范生的培养,应具备明确的培养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社会整体进步育人;坚持立德树人,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培养氛围的活力。无论是西方的苏格拉底,还是东方的孔子,无不强调教育的根本在于追求“有教無类”,因此必须坚持教育公平,树立人人生而平等的教育理念;坚持协调发展,促使不同程度的师范生在竞争互助中和谐发展,互促共进。与此同时,高等学校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还应特别注重特色鲜明的文化传承,继承传统,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将课程育人、制度育人和环境育人相结合,将文化育人、法治育人和德品育人相结合,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培养纳入持续良性发展轨道之中。

此外,各学校还要充分重视通过多元评价途径规范、促进师德培养,加强对师范生师德素质教育的评价与督导工作,不仅要认真细致地进行年终的综合性自查,而且应注重平时的过程性督导督查,对日常教育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正与调整,须针对2016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开展大量有针对性的改进与提升工作,力求通过多元评价促进优良传统的坚守,并跟进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与创造。应依据参照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切实制定好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新的五年计划和年度工作目标,并健全师德培养的督导评价机制,用科学严谨的评价体系、评价机制,引领、规范、促进各高等学校的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师德培养过程中,国家和相关各高等院校必须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保持优良的师德师风,全程全员育人;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要彰显师德内容;师范专业的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突出渗透德育内容;应将阅读中华文化优秀典籍作为师德自我养成教育的重要渠道,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才识德品;必须保持先进的科学理念,紧跟时代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步伐;保持科研和教学实践并重,力求核心素养的落地与落实;保持良好的自查、督导和评价机制,将德育的培养融于课程育人、课堂育人的一系列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真正实现师德培养的科学、有效,高效、长效。

注: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6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师范生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培养研究”(2016-JSJYYB-013);河南大学2016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师范生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培养研究”;河南大学民生学院2016年度教育教学研究改革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师德培养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8).

[2]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王银辉.卢卡奇人学思想中的人民性理论初探[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6,(1).

[4]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张元双.追求课堂育人功能最大化——教师建构与审视课堂的“五维度”论[J].课程·教材·教法,2016,(12).

[7]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

[8]张元双.正确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应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J].语文学刊,2016,(9).

[9]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10/s7011/201604/t20160407_237042.htm,2016-03-17.

(王银辉 河南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475001)

作者:王银辉

师范生文学专业论文 篇3:

英语专业免费师范生英美文学课程学习调查分析

摘要:英美文学是英语专业主干课程,在提升英语专业免费师范生的语言技能和人文素养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调查表明,英语专业免费师范生的阅读能力有待提高,对文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依赖于课堂教学,主观能动性较弱。需明确培养目标,提高教学的示范性和研究性。

关键词:英语专业免费师范生;《英美文学》课程;培养目标与策略

英美文学是专业主干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技能。通过对2013级英美文学课程的学习态度和动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等方面进行调查,采用文献资料法、抽样问卷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反映了学习中的现状和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学习动机:提高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英美文学课重在介绍和讲授英美文学发展阶段、流派、思潮、运动、主要作家及作品,进行作品分析和欣赏,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人文思想,欣赏、学习、模仿优美的语言,陶冶情操,激发情感、想象和联想力,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理解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英语专业免费师范生已具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储备和鉴赏能力。知识储备方面,“中国文学”占88%,而“外国文学”仅占12%。对外国文学的了解程度相对来说非常低。

赵文书指出,目前众多学者呼吁英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新的业务培养要求体现了人文取向。在这种培养多层次多元人才的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定位显得相对明确,目标就是培养基础英语教育专门人才,满足英语教育的教学、人文和社会需求。调查表明,免费师范生对英美文学课程“感兴趣”的人数占91%,“不太感兴趣”的占9%。学习动机调查表明,认为该课程可以“提高文学修养”的学生人数占40%,“出于兴趣”而学习的占42%。这表明英语专业免费师范生对于学习目标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同时也达到了《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英语授课教师的要求。

程爱民指出,英美文学课的首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而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或是英语水平。调查显示,学生学习英美文学课的动力来自不同方面:22%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上课精彩,故努力学习;33%的学生认为是课程内容丰富精彩而促使他们有了学习动力;26%的学生认为是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所驱动;19%的学生认为学习的动力就是为了通过考试。显然,81%的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教师授课、课程内容和人文素养,这说明英美文学课程已经在人文素养、思辩能力培养、扩充视野等方面显示出其特有的功能。

二、文学阅读:多样化和实用性相结合

教师通常会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鉴赏等方式学习本课程,这种方式需要大量深层次的阅读,而阅读和学习方式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自我评价统计显示,67%的学生认为自身文学阅读能力比较差,这主要是文化背景、词汇量、审美经验、阅读技巧等欠缺或匮乏。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通过提前布置问题、指定相应参考书、课堂讲授与讨论等方式进行。学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课前预习、合作学习、扩充词汇量、学会听课等方面进行知识架构的扩充和问题的思考,改变接受模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介入,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文学名著阅读数量调查显示,17%的学生阅读了“1~4本”,33%的学生阅读了“5~8本”,22%的学生阅读了“9~12本”,28%的学生阅读了“13本以上”。只有50%以上的学生阅读了5本以上的文学名著,数量偏低。在文学作品样式的选择中,64%的学生喜欢阅读短篇小说,21%的学生喜欢阅读长篇小说,诗歌和戏剧阅读比例分别是10%和5%。学生文学作品阅读呈现快餐化趋势,短小精悍的作品比较受欢迎,而诗歌和戏剧对学生来说相对艰涩难懂。

当代学生最喜爱的文学类别中,阅读经典文学名著的学生占40%,观看当前流行影视作品的学生占36%,24%的学生喜欢阅读通俗文学。在经典文学原著和根据文学原著改编的电影之间选择,选择阅读文学原著的学生占33%,而52%的学生更趋向于观看电影。因为电影为学生学习文学提供更为方便、直接的输入。对于戏说、改编和大话经典的文学现象,10%的学生认为这是对经典文学的亵渎,57%的学生认为仅供消遣娱乐,无文学价值,31%的学生认为戏说类影视作品比经典名著本身更有趣味性。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文学经典的审美定位、文化价值观、自我素养提高的互动关系方面有着明确、理性的价值判断和取向。

关于参考书的阅读需求方面(此题可多选),36%的学生认为需要阅读提升赏析能力的参考书,29%的学生认为需要阅读增强阅读能力的书籍,48%的认为需要阅读关于作家生平轶事的书,55%认为要读关于英美文学作品背景知识的书。可以看出学生需求排序为:背景知识、作家生平、赏析手法和阅读能力的增强。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时代背景、文化思潮和运动、风俗习惯,顺利构建文本学习中知识获取的连贯性和因果性。

整体来看,免费师范生外国文学知识贮备相对欠缺,在数字文化和视觉文化的当代,他们的阅读方式多样化,阅读了一定的量。但阅读能力弱。倾向于通过影视作品来了解经典作品,对经典作品审美有理性把握,需要背景知识的输入。

三、课外学习和课堂教学:示范性和研究性

优质课程的建设需要根据培养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调查显示,68%的学生对课时安排感到满意。在课程设置难度方面,“可以接受”的学生占74%,认为“很难”的学生占21%,认为“容易”的学生占5%。整体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设置方式在他们学习、理解、接受的范围之内。

文学课程的学习不能仅局限于课堂的习得,还需要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调查表明,学生平均每周用于英美文学课在“5小时以上”的为7%,“2~4小时”的为76%,“1小时以下”的为17%。显然大部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时间非常有限。课外和同学交谈对文学作品的学习体会比例显示,“经常交谈”占12%,“复习时交谈”占46%,“特殊情况下交谈”占33%,“基本不交谈”占9%。74%的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上提供的文学资源,访问文学网站主要是为了考试和撰写论文,分别占59%和62%。这些数据说明,课外学习时间付出相对较少,大部分学生的课外学习和交流有可能是为了预习、完成作业、讨论、复习考试,目的性非常明确。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率和课堂气氛的活跃对学习文学也有一定影响。调查显示,文学课程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很积极”的学生比例为9%,“比较积极”为57%,“不太积极”31%,“不积极”为3%。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参与小组讨论,积极进行观点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思辨和创新能力。调查显示,94%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的活跃非常重要,这取决于教师课堂的组织艺术和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气氛的活跃性。59%的学生认为“有一些经典故事片断,使课堂气氛活跃”。在课件制作中,必要的音频和视频相结合,注重图文并茂,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王军和石瑞指出,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和理念,为培养21世纪人才提高自身内涵,通过信息技术辅助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文学课的内涵。教学方法调查显示,43%的学生喜欢“讲授式”教学,即以教师讲授为主。认为这样较易掌握文学史知识及其发展脉络,可以节省阅读时间,利于突破重点。28%的学生支持“研究式”教学,即教师出示议题,学生准备材料,进行课堂讨论。认为这种方法便于活跃思维,提高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22%的学生支持“摘桃式”教学,即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进行点拨和答疑。学生自学教材,教师在关键的知识点、学术争议处适当点拨即可,或只答疑即可。只有7%的学生支持“讲座式”教学,即由老师就某一专题进行讲座。

综合来看,49%的学生希望教师能给学生机会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学术能力的提升训练。除了传授具体的英美文学知识和概念,还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鉴赏能力、艺术感受和审美情趣,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认可,目的性非常突出。这同时说明,学生初步具备问题意识和科研意识,对提高科研能力非常有帮助。为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奠定了基础。显然,教师需要关注免费师范生在知识、素养、创新等方面的训练和提升,还要结合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定位,更多关注课程授课的示范性、方法的实用性以及和中学教学的关联性。

四、结语

英语专业免费师范生将成为中坚力量,个人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对基础英语教育非常关键。虽然英美文学课面临着边缘化情境,但是,它是一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思辩能力的专业必修课。教师要在新形式下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和多元评价模式,增强教学的示范性和研究性。

参考文献:

[1]赵文书.从学科内涵看英美文学教学与研究[J].外语研究,2014,(4):51.

[2]程爱民,徐劲,柯可,唐晓忠.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17.

[3]王军.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J].同济大学学报,1999,(1):76-80.

[4]王军,石瑞.英美文学教学与21世纪人才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3):4-5.

作者:张亚婷

上一篇:物联网电子信息论文下一篇:小学生评价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