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安排论文

2022-04-18

摘要: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配套措施。回顾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刻理解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而且有助于探寻汇率制度改革的未来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人民币汇率安排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民币汇率安排论文 篇1:

贸易模式、汇率传递与人民币汇率安排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73118)

作者简介:

梅琳(1976~),女,陕西宝鸡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

鲜于波(1970-),湖北武汉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计算实验金融学。

摘要:结合中国现行贸易模式的特点,文章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入手,采用了新政治经济学中关于汇率制度战略选择的研究方法,对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和汇率升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对汇率变动的反应弹性差异很大,不同国际贸易模式下的汇率传递系数是不同的。因此如果我国现行对外贸易依然以加工贸易为主,扩大汇率波动幅度在理论上并不会对我国社会福利产生严重影响。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加大汇率弹性更有利于丰富货币政策当局的工具选择范围,有助于国内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保持,也有助于推进出口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是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方向的合理选择。

关键词:贸易模式;汇率传递系数:汇率制度

文献标识码:A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梅 琳 鲜于波

人民币汇率安排论文 篇2:

人民币汇率改革与制度安排解读

摘要: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配套措施。回顾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刻理解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而且有助于探寻汇率制度改革的未来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汇率机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演变过程,首先对改革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改革;人民币升值;汇率制度

文献标识码:A

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采取适当的汇率制度,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国际贸易将会起很大的影响作用。

1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路径回顾

1.1 官方汇率与贸易内部结算汇率并存阶段(1979-1984)

改革以前,人民币汇率长期低于出口创汇成本,但是比国内外消费物价之比要高,为了促进外贸的发展,刺激出口,抑制进口,人民币需要贬值,但人民币贬值对非贸易外汇收入不利,所以,为了兼顾贸易和非贸易两方面的需要,1979年8月政府决定自1981年1月1日起实行官方汇率和贸易内部结算价并存的双重汇率。官方汇率是用于非贸易结算的汇率(1美元等于1.448人民币),实际是按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贸易内部结算价实际上是按全国平均换汇成本加上一定利润算出的(1美元等于2.8人民币,汇率)。因此,本阶段我国人民币汇率实际上实行的是计划内部的双轨制。

1.2 官方汇率与外汇调节汇率并存阶段(1985-1993)

双重汇率体制明显调动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也增加了国家外汇储备,但是这种体制也存在问题,造成了外汇管理工作的混乱,而且不能有效抑制进口。所以,从1985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内部结算价,恢复单一汇率,人民币汇率进入“官方汇率与外汇调节汇率”并存时期。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经过了几次大幅度下调,到1992年3月,人民币汇率已下调至1美元=5.74元人民币。外汇调节市场汇率主要按供求决定,但整个市场处于国家管理之中,必要时国家可采取行政手段对市场汇率进行干预。

1.3 实行汇率并轨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阶段(1994-2005)

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实现官方汇率与外汇调节汇率并轨。并轨后的汇率向市场汇率靠拢,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6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中国自12月1日起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虽然1994年以后我国实行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除了在1994年1月到1995年8月期间小幅度的升值之外,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亚洲金融危机后,如果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可能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将不利于出口增长,所以中国政府进一步收窄了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人民币成为了实际上的“盯住美元汇率制”,而事实证明,这种汇率安排是合理有效的。

1.4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7月21日至今)

2005年7月21日,央行发出公告,即日起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不再单一盯住美元,同时宣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

为了满足汇率弹性加大后国内经济主体的避险保值需求,汇改后,货币当局有计划、有部署地推出了一系列外汇市场的配套措施,包括:增强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完善人民币远期汇率定价机制,改革中央银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方式等。

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2.1 放弃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安排的原因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利于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已经无法正常反映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实际,且从长期看不利于金融稳定。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与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目标不相称。

2.2 “盯住”一篮子货币制度与我国“参考”一篮子货币制度的基本内涵

所谓参考一篮子货币是指国家根据贸易和投资的密切程度,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对不同货币设置不同的权重组成一篮子货币,设定浮动范围,允许本国货币在一篮子货币的范围内浮动,逐步扩大浮动范围,实行所谓的有管理的浮动。

选择篮子货币与权重设置的基础是着重考虑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权重,美国、欧元区、日本和韩国是与中国贸易最亲密的国家,因此这几个国家的货币会进入篮子,同时也要考虑外债来源的币种结构还有外商直接投资因素。

2.3 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判断

第一,是中国对外商品贸易状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对外贸易盈余,则人民币走强。对外贸易盈余,即出口大于进口,外汇供大于求,则外汇贬值,本币升值。

第二,我国物价水平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国内物价上涨,人民币对外贬值。

第三,资本的流入流出状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资本流出多流入少,外汇供不应求,则外汇升值,本币贬值。

第四,公众的预期。公众的预期也会直接影响着人民币的汇率走势。

第五,篮子里的货币走势。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所以篮子里的货币走势对人民币的汇率走势也有影响。

3 人民币汇率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

人民币汇率制度主要包括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外汇市场和外汇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和规范,而当前,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是在我国强制性的外汇结算制度方面,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实效性受到现有外汇管理制度的制约。我国强制性的外汇结算制度的后果是导致国家在外汇资金已经相当充裕的情况下,仍然不得不吃进大量真实贸易项下和投机人民币升值项下的双重外汇流入,被动地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造成流动性过剩,一方面为了减轻流动性过剩又被迫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或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方法收回流动性,如此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降低了政策的执行效率。

第二点是关于汇率未来走向的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往往造成左右为难的局面。比如当前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人民币当前的升值预期有增无减,面临着国内外的巨大压力,但是如果现在大幅度升值,对我国外贸出口必然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会造成外汇储备的巨量减值,同时也会影响到持有外汇的其他人群和机构,而更为严重的是大幅度的升值还会人为的造成人民币汇率拐点的出现,很容易引发资金外逃,造成金融的危机。但是如果抑制人民币升值或者采取当前缓步升值的方法,经济生活中还会频繁出现很多问题。

第三点是人民币汇率经过改革之后,美元对人民币的影响有所消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影响仍然是决定性的,客观上为美国向中国输出通货膨胀、转移经济成本提供了通道。

4 人民币汇率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复杂性,若处理不好而带来的消极影响的严重性,温家宝总理强调,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

主动性,就是根据我国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决定汇率改革的方式、内容和时机。汇率改革要充分考虑对宏观经济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考虑金融体系状况和金融监管水平,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对外贸易等因素,还要考虑对周边国家、地区以及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

可控性,就是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要在宏观管理上能够控制得住,既要推进改革,又不能失去控制,避免出现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大的波动。

渐进性,就是有步骤地推进改革,不仅要考虑当前的需要,而且要考虑长远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

5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再平衡,从而实现向内需驱动型和非贸易部门驱动型增长模式的转变;有助于增强一国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以及宏观经济的灵活性。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增强汇率弹性,扩大汇率浮动区间。从长远来看,增强汇率的弹性和灵活性,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逐渐放松对资本和外汇的管制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在改革中应该把握的原则是:真正的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采用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适当扩大利率的浮动区间。

第二,加强对国家游资的管理和监控,防止汇率波动带来严重冲击。国际游资为了追求高额投机利润而在全球金融市场中频繁流动,在房地产、股票、期货等投机性大的市场上,巨额游资可以轻易地在较短时间内吹起经济泡沫,引发市场的暴涨暴跌。

第三,调节外汇储备规模,减少人民币升值压力。我国当前外汇储备充足并且一直保持着增长的态势,有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资,降低国内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企业的对外信誉,增强海内外对我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有利于维护金融系统稳定,应对突发事件,平衡国际收支波动,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但是巨额的外汇储备也表示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应该由过去的“藏汇于国”向“藏汇于民”转变,这种转变意味着民众与市场也要分担承受汇率风险,这就要求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外汇市场,有多样的风险对冲工具,还要让企业和个人有较多的外汇投资领域和投资品种。为了达到“藏汇于民”加快资本项目改革的目的,就要健全外汇市场,丰富外汇投资领域和投资品种。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网站[EB/OL].

[2]杨雪峰.开放进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解读[D].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2009,(3).

[3]姜波克等.汇率制度与政策[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沈国兵.汇率制度的选择[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张小会.浅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09.

作者:马维思

人民币汇率安排论文 篇3:

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2005年6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指出: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这是国际上的共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从单一盯住美元到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要求,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年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实践证明,适当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贯彻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提高金融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改善贸易条件;有利于保持物价稳定,降低企业成本;有利于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效果;有利于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国际金融稳定和贸易发展。种种情况已经表明,汇改取得了初步成效。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刚刚经历了一周年,面对国际国内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未来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总结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一年来的经验,在未来的改革进程中必须更加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人民币汇率改革要超越汇率形成机制本身,必须放在全球经济失衡的大背景下来考量。从长远看,最好的路径是寻求经济的自稳定增长。从世界经济史和大国兴衰史看,内需主导型战略是大国经济的基本制度安排。只有实现经济转型,才能真正掌握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自主权。

人民币汇率既要合理升值,又要相对稳定,有利于稳定通货和保持中长期国际收支平衡。具体而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国内货币政策实施要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工具,要有统一的目标和两者的搭配使用。

人民币汇率改革路径的选择及汇率水平的调整要充分考虑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随着我国外资流入的不断增加,资本流动规模和结构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日渐显著。此外,我国对外投资也将快速增长,新的资本双向跨境流动的形势,要求我们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中,适当增加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权重,汇率政策目标应由贸易平衡扩大到国际收支总量及结构的平衡。

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市场化。合理的汇率水平和汇率机制的市场化是货币可兑换的前提条件,实行人民币自由可兑换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方向,我们应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与此相适应,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也要逐步完善和改进。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要在实现国内目标与区域性目标之间有所权衡。未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调整可以以国内政策的目标为主,兼顾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前景,适当考虑人民币作为区域主导货币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建立人民币汇率的监测机制。在人民币汇率机制市场化日益提高的同时,建立人民币汇率的监测机制,目的是监测人民币汇率水平是否合乎实际,符合国家中长期政策目标,以便为国家制定和调整汇率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本刊特约评论员

上一篇:半导体电子器件论文下一篇:历史情境教学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