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改革论文

2022-04-18

【摘要】人民币汇率改革利弊共存,本文回顾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汇率改革对经济两方面的影响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民币汇率改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民币汇率改革论文 篇1:

浅析危机后人民币汇率改革

摘 要 本文简单回顾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历史进程,进而分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所存在的缺陷,并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改革面临的内外压力,具体介绍了汇率改革的利弊。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改革 金融危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中国不仅遭受着外贸环境的恶化,而且遭受着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汇率陷入了僵局。为了平稳发展我国经济,为了提高我国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改革现行汇率制度应经破在眉睫。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历史进程

迄今为止人民币的汇率改革已经经历了一系列的进程,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2)1985年至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人民币汇率向复汇率回归。(3)1994年,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4)2005年,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二、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缺陷的具体表现

由于外汇银行、企业、居民不能随意持有外汇,中国的外汇市场具有封闭性垄断性、交易品种单一和外汇汇率波动空间狭小的特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目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事实上已经演变成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模式。人民币汇率的这种机制具有以下缺陷:

(一)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具有被动性

1994年结售汇制度的实行使得绝大多数国内企业的汇改收入必须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在这种制度下外贸企业不能持有外汇账户,只能无条件的将出口所得外汇卖给外汇银行。同时中央银行又对外汇指定银行的结售周转外汇余额实行比例幅度管理。上述管理办法,使央行干预成为必需行为。

(二)汇率变化缺乏弹性

在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的环境下,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人民币汇率水平不纯粹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自从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除了1994年升值3.5%,1995年升值1.6%外,其余5年都保持在1美元兑8.28元左右的水平,处于一种超稳定的状态,但是通过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人民币汇率的这种超稳定状态是一种制度约束所导致的。虽然汇率的稳定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我们所追求的稳定应该是反映市场环境因素变化的动态的稳定,而绝不应该是静态的固定不变。在过分的静态稳定状况下,人民币汇率并不能及时应对外部经济坏境的变化,这样不仅会丧失汇率的经济杠杆的调节功能,也淡化了交易主体的风险概念;同时为了维护汇率稳定致使中国人民银行被动入市收购外汇形成的巨额国家外汇储备,在欧元即将取代欧元区各国货币进而对国际货币体系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影响的情况下,央行持有的以美元为主的储备资产将会面临重大的汇率风险。

(三)外汇市场不健全

中央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批准大的外资金融机构、少量资信较高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是我国外汇市场的主体。因为许多中介机构没有外汇兑换的资格,导致我国外汇市场交易范围狭窄,交易品种稀少,交易方式单调。而且由于我国资本项目管制严格以及利率的非市场化导致外汇市场与短期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几乎是出于隔离的状态,人民币汇率与人民币利率、美元利率相关程度也极低。

三、目前人民币汇率改革面临巨大的压力

目前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贸易摩擦加剧,储备持续扩大,热钱流入增加,使得人民币汇率改革面临巨大的压力。

(一)内在压力

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同比增加23.3%,达到近2.4万亿美元,相当于日本的外汇储备2.3倍。人民银行买进外汇使得基础货币投放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提高了资产价格。在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下,国际投机资金进入中国,进一步提高了股市和房市。

(二)外在压力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美国、欧盟等主要国家和地区认为我国出口的大量商品对其本国的就业造成严重的冲击。他们认为人民币升值既可以改变中国高额顺差的局面,同时也可以为世界贸易平衡承担更多责任。

(三)保持较低的汇率会有较大的成本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因为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而变的更加紧张,从而产生了大量的低收入的外汇储备。较低汇率的长期保持还会使得消费转移到较高收入国家的居民手中,进而使得地区经济发展部平衡,同时也会让投资效率下滑。

四、目前人民汇率改革的利弊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践证明了人民币汇率改革把握了有力的时机,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成绩明显。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发表讲话,“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标志着我国将重启自2008年金融危机而中断的汇率市场化之路,预示着人民币将步入顺应时势的升值之路。但是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利弊考虑使得世界各国对此问题持有各不相同的意见。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有利的方面

1.有利于经济产业布局、结构的调整。在人民币汇率相对较高的环境下,进口商品的价格将比较便宜,国内将增加资本货品的进口,加快技术的进步。同时,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因出口减少、成本上升,将变得无利可图,结构调整进程加快,有利于我国实现经济从外向型到内外平衡型转变。

2.提高整体购买力,增加消费者剩余。人民币升值后,导致进口产品价格下降,我国个人对进口商品的消费能力逐渐增强,这促使而来国民对国外优质产品的消费额购买,进而增加了我国个人的财富效应。由于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进口一定消费品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缺口是国际分工和相对优势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可以缓解国内需求紧张,抑制通货膨胀的压力。

3.平衡、缓解各国的贸易矛盾。中国政府适时调整人民币汇率制度,不仅考虑到与国际上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也为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谈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人民币升值虽然不能解决中美贸易巨大的差额问题,但是也会间接地起到缓解与美国、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国在低价反倾销上的贸易摩擦作用。汇率制度改革以后,汇率受市场供求关系以及极大主要货币汇率变动的影响程度的提高,将缓解多边贸易争端。

(二)人民币改革不利的方面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民币在资本账户下不能自由兑换,意味着不是由市场决定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的改变没有意义。

2.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中国的通货紧缩压力增大。

3.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减少。

4.人民币升值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伤害。

5.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企业的利润率下降,就业压力增大。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最终将何去何从,从短期来看,要坚决顶住压力,明确稳定预期;从中长期来看,在经济形势企稳后,可以采取阶段性阶梯式的升值,避免一次大幅升值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也可以避免缓坡升值带来的热钱加速流入的问题。由于存在“不可能三角”理论,即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汇率的稳定性三者不能同时实现,故而,在资本管制逐步放开的中国,若实行固定汇率,则中央银行必须放弃货币政策的自主权。总之,应更注重参考一篮子货币,短期通过将人民币与一篮子货币挂钩来稳定市场预期,中长期则增加汇率灵活性从而建立浮动的汇率制度。这才是人民币市场化的最终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润中.人民币汇率改革:利弊权衡.中国金融.2005(12).

[2]朱江溶,余意,笪莉娜.浅谈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影响.华商.2008(07).

[3]陈东琪,张岸元,王元.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挑战和前景.宏观经济研究.2008(12).

[4]孔繁荣.当前人民币升值的成因、影响及缓解对策分析.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作者:朱雪

人民币汇率改革论文 篇2:

人民币汇率改革对经济影响的分析

【摘 要】人民币汇率改革利弊共存,本文回顾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汇率改革对经济两方面的影响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经济;影响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主要内容

2010年6月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国际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央行发表声明:“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人民币汇率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不再紧盯美元。”表明中国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次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内容可以概括为:(1)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美元,重回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举措;(2)人民币与美元的币值可能有所升值;(3)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太,不存在大幅变化的基础。人民币升值应当是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依据贸易顺差国货币对贸易逆差国货币升值的国际经济规律,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进出口贸易的大幅增长,多年为贸易顺差,形成巨额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

二、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人民币汇率改革对经济的有利影响

(1)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汇率改革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所以人民币存在升值的可能。人民升值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高,中国人手中的人民币资产的价值更高。

(2)调结构

人民币汇率改革有利于调整产业布局,完善产品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过去我国经济对出口过度依赖,在国际分工出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低,且以出口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人民币在汇改中适当升值,有利于推动出口企业改进技术,完善产品结构,促使传统产业向内地转移,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3)抑通胀

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减少、抑制对人民币投机行为,对于抑制资产泡沫,抑制通胀有积极影响,也有利于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动性,提高宏观调控措施的效益。

(4)对外贸易关系改善

对外贸易关系上,人民币汇率改革有利于改变我国近几年来由于贸易顺差不断增加,与主要贸易伙伴间的贸易争端、贸易纠纷不断的情况,有利于缓和与主要贸易伙伴间关系,为与其他国家进行友好协商、谈判创造良好的合作基础。

(5)有利于进口

人民币升值最直接的变化就是人民币相对更值钱,进口商品的人民币价格将会降低,无形中国内消费者的购买力相对增强。因此,国内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会随着进口产品价格的下降而有所增加,有利于进口扩大。

2.人民币汇率改革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1)出口受挫

相对于进口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影响是不利于出口,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民币升值,中国产品的外国货币价格就会提高,出口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产品丧失价格优势,特别是中国出口产品缺乏竞争力,长期以来价格优势,因此短期内会大大影响我国出口贸易,从而引发国内经济不景气。

(2)外贸企业竞争力下降

中国出口企业和出口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缺乏竞争力,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长期以来只能依靠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点份额,但是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人民币升值会使得外贸企业丧失价格优势,竞争力薄弱的问题更加凸显。

(3)金融潜在风险增加

人民币升值导致向国内投资的成本大大增加,造成国内投资环境的恶化,同时,人民币升值又可能引发热钱进入,扰乱国内金融秩序,进一步破坏投资环境。投资减少,投机增加,使我国金融面临巨大的潜在风险,形成货币危机的隐患。

(4)国际投机增加

人民币升值后,以美元表示的国内资产迅速升值,尤其以证券市场和房地产为代表。这会对国际投机活动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导致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泡沫进一步膨胀,不断形成新的泡沫。

(5)通缩

人民币升值一方面有利于进口增加,而另一方面进口产品价格相对下降,挤占国内市场,给国内企业造成巨大压力,迫使国内产品以牺牲价格来与之竞争,维持在市场中的地位,总的来说就可能会造成国内产品价格的普遍下降,从而形成通货紧缩压力。

(6)就业压力加大

从出口的角度看,中国出口企业多是劳动密集型,因此能为国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然而随着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形成不利影响,从而导致许多出口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严重受损,引发企业生存危机。大量中小出口企业的破产倒闭,也使得众多劳动力失去工作。从外来投资的角度看,人民币升值使得外商对华投资成本增加,挫伤外商投资的积极性。另外,外商来华投资主要是看中中国大量廉价劳动力资源,然而随着人民币升值,劳动密集型行业优势不再,减少了来华直接投资的经济动力。外商直接投资减少,来华设立的工厂或撤或搬,引进新增直接投资更加困难,国内丧失了不少就业岗位和新增就业机会,从而进一步加大就业压力。

三、结语

人民币汇率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即可能对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也可能在短期内引发风险,造成不利影响。关键在于,直面人民币汇率改革,正视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采取必要措施,化压力为动力,以此为契机推动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升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李伟,邓斌.浅谈人民币汇率改革.中国外贸,2010(12)

[2] 赵昌会.汇率改革凸显中国智慧.中国经贸,2010(13)

作者简介:

朱丽娜(1992—),河北省昌黎县人,东北农业大学,研究方向:金融。

作者:朱丽娜

人民币汇率改革论文 篇3:

关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探讨

摘要:自2005年我国实施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就一直不断,尤其是在美国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时候。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到底是什么,是机制体制的问题,还是汇率水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在哪?本文借鉴日本汇率改革的经验,以期对我国汇率改革的方向、条件、措施以及注意事项做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人民币 汇率 改革

人民币汇率问题自从被提出以来,国内国际对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就一个国家经济体制而言,汇率是个调节经济的杠杆,这就决定了人民币汇率改革要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下配套进行,其改革的进程主要根据主题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对他的要求和所提供的条件而定,而不能独自的就汇率改革而改革,否则汇率改革就失去了方向和基础。

1 概述

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无非集中在两点:人民币汇率制度和人民币汇率水平。1994年开始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人民币采取事实盯住美元的制度是在1997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才形成的。目前,人民币汇率的改革目标——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是十分明确的。这样,对我国来说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我国合理(均衡)的汇率水平在什么位置,以及汇率如何从当前水平过渡到合理水平。我国从2005年7月21日起,实施人民币汇率改革,实行参考一揽子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2008年因金融危机实行了短暂的紧盯美元后很快就恢复了汇率浮动机制,并在2012年4月14日将浮动幅度由0.5%扩大至1%。很多人认为我国应该完全放开人民币汇率管控机制,使其自由浮动。当前人民币汇率真的需要自由浮动吗?人民币大幅升值对我国出口和投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2 均衡汇率的理论分析

目前人民币汇率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人民币有没有被低估,如果被低估,那均衡汇率应该在什么水平。计算均衡汇率的传统方法是购买力平价理论(PPP),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长期均衡汇率可以通过相对购买力平价的方法计算。实际汇率计算公式是:e=(Plf/Pld)*E,其中e为实际汇率,Plf为外国的一般物价指数,Pld为本国的一般物价指数,E为名义汇率。相对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均衡汇率需要确定基期汇率水平,这里假定基期实际汇率为均衡汇率,然后通过相对价格变化对基期汇率的调整,可计算出以后各期的实际汇率。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当经济基本面发生变化时,长期均衡汇率将偏离PPP确定的均衡汇率。

1978年以来,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实际汇率、贸易条件、非贸易品与贸易品的相对价格等经济因素都有了很大变化,已导致长期均衡汇率偏离PPP均衡汇率。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认为,经济快速增长国家的贸易部门生产率提高速度高于非贸易部门提高速度,由此导致贸易部门工资的提升。但由于工会等非经济原因,非贸易部门的工资也会跟着提高,可非贸易部门生产率不能够跟上,就会导致非贸易部门的产品价格相对要高于贸易部门的产品价格。根据购买力平价法汇率计算公式可知,经过价格指数的传导最终会导致实际汇率的上升,我国经济发展基本印证了这一判断。

3 历史经验:日元升值的日本经济形势与我国目前经济形势的比较

日元升值是在1971年开始的,到1973年已经实行了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且在此后的20多年一直处于升值状态。这里简要对比一下日元升值时日本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形势,并就日本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进行探讨。

3.1 目前我国经济实力与当时的日本不同 一国的汇率水平根本上是由该国的经济实力决定的,与1971年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相比,我国经济实力要落后许多。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2005年中国GDP总量为1.77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经济总值的4%,大约为美国GDP总量的14%。同样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人均GDP为1706美元,居世界第106位,而同期美国人均GDP为42076美元,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比较低,处于世界中下水平。可见,虽然我国目前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是仍旧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与1980年代的日本经济实力相距甚远。

3.2 我国对外贸易形势与1980年代日本不同 首先,我国商品出口世界占比小,对外贸易依存度高。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对外贸易2005年达到14221.2亿美元,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3%,出口影响力还很小,而中国贸易依存度却达到了66%。日本1984年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时,其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仅为20%左右。对我国而言,过高的贸易依存度使我国经济面临很大的风险,尤其是汇率变动对经济产出的影响。其次,我国出口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或低附加值产品。1984年,日本出口额占据世界首位,达到2579亿美元,而且主要是电子、汽车和机械产品等高附加值工业制成品,汇率变动对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影响较小。而我国出口贸易主要是加工贸易,以2006年前四个月来看,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2454.6亿美元,占同期进出口总额的47.7%。可见我国目前贸易结构中,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此类产业利润低,受汇率波动影响很大。最后,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贡献度较小。从出口对本国经济影响力大小的角度来比较,虽然出口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年增加,但是来料加工的贸易模式使得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度并不大,而从长期来看,中国国内广阔的市场仍将是带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这和当时日本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是完全不同的。

3.3 中国国内经济环境与当时日本不同 首先,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是依靠固定投资。2003年以后,制造业投资增速超过30%。而个人消费,尤其是农村消费不足,产能过剩只是结构性的。日本高速增长时期,政府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很小,而且资金利用效率很高;与此同时,日本个人消费对日本经济的贡献度在一半以上,这种以内需主导的经济能够很好的抵抗日元的升值所产生的不利冲击。其次,我国农业人口占比较高。日本上世纪70年代农业人口为总就业人口的19.3%,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已上升到46.6%;日本早在60年代初期就消除了因起始于1955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而产生的城乡收入差距,国民的富裕使得日本在应对日元升值时更为轻松。而我国农业就业人口比例过高,农业领域的生产者收入比较低,同时城镇人口实际失业率较高。不合理的就业结构和高失业率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造成低收入人口主要在低利润行业企业工作,而此类行业企业在人民币升值时便首当其冲。最后,中国的金融体系及其功能远没有当时日本的金融体系稳健、完善,日本银行虽然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以引导资金的配置。但是并没有直接对银行的信贷进行干预,商业银行主要是根据商业利益进行贷款决策。我国则不同,即使现在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决策时,还是会受到政府的干涉。我国利率还没有市场化,信贷规模的变化对利率并不敏感,政策性贷款更是如此,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够畅通。

4 结论

根据以上理论和历史经验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①我国目前不应该实行完全自有浮动的汇率制度,应逐步进行人民币汇率升值,并逐渐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目前,我国第二产业存在着过剩的投资压力、过大的收入差距以及比重较低的第三产业等问题,汇率自由浮动将会给我国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②我国实行人民币大幅升值和完全浮动之前,应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竞争力培育,努力进行技术变迁,培育高附加值的出口产业。同时,还应该抑制固定投资的快速增长,缩小收入差距和启动国内需求,以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这些才是回应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治本之道。③中国在实行人民币升值时,应该选择国内外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时机。良好的外币经济环境可以增加我国的产品出口;另一方面,良好的国内经济条件也会减少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降低因人民币升值而引致企业进行产品调整的压力。④我国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逐步地进行汇率改革,在建立强大的产业竞争力和合理的产业机构之前,绝对不能签订与《广场协议》类似的国际协定。

参考文献:

[1]安场保吉,猪木武德.日本经济史——高速增长[M].三联书店.

[2]冯昭奎.日本经济.

[3]潘国陵.国际金融理论与数量分析方法.2000.

[4]吴念鲁,陈全庚.人民币汇率研究(修订本).2002.

[5]张斌.人民币均衡汇率——简约一般均衡下的单方程实证模型研究.2003.

作者:刘耀宗 曹闫洁

上一篇:实践科学发展观论文下一篇:惯性力学三定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