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2023-04-06

第一篇: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信息技术应用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王东杰

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始广泛的进入社会的各个层面,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当前,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已经介入教育教学领域,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趋势,成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之一。

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教育必须进行创新改革。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成为教育信息化的突破口,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率先引进了直接配备到教学班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也加深了理解,进行了思考。

一、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开放性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素材保证。因此,多媒体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就恰当的反映出了人文主义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摆脱了以前班级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松散性、不确定性等,是对以前教学方式前所未有的一种新的尝试。

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教学,讲究情境的创造,尤其是文艺类的作品,一些语文综合研究性活动课程,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用武之地提供了绝佳场所。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用多媒体技术再现桃花源美丽的图景,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有利于对课文相关语段的理解和背诵,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活泼、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而语文综合性活动课则注重材料与各种知识的整合。例如《道士塔》研究性学习,教师可突破知识跨越时空的限制,把历史与名言、历史的故事、有关历史的成语诗文等内容,多角度的展示材料,突破原有的单块的知识体系,使条、线能有机的融合,从而客观全面地了解相关知识把握观点,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认知理解整合更加有序,合理。大大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也为更多掌握丰富的知识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语文教师在广泛获取网络资料的基础上,在幻灯片制作上下苦功夫,背景材料、相关内容、知识体系、教学重点知识、课堂练习、相关的影音资料等等都在课前做到课件上,大大节省了板书时间,明确了知识结构和重点,丰富了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以及内容的生动性。比如,对于徐志摩的了解不再仅仅限于教师的简单介绍,大量的背景和生平作品都可以在课堂展示给大家,从而增强了对作家及作品风格的了解,要比单纯的口述更多了直观性,效果自然要好得多。讲《祝福》《红楼梦》《雷雨》《阿Q正传》等作品时,在分析课文之后,放段影音资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作品和影视工作者的再创作,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件上能力。在做评论训练时,利用赵薇的“军旗装事件”展开讨论,直接把网络上的相关材料和评论观点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从而养成更客观公正的评判视角和心理,甚至可以直接用BBS论坛来进行网络的交流,对于引导那些紧跟时代的学生的世界观形成极有帮助。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了语文教师水平

随着时代的进步,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具有原先的录音机、幻灯机的教学功能,而且能利用教学软件制作出多媒体教学课件。语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是最能体现教师的才能和个性的,而这又首推教师的创新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情境教学时,在日常教学中注意积累,如录象、图片、影碟片、图画等素材,而不是在课件设计时才到处拼凑,做到临阵而不慌,这样,才能在教学设计中整合资源,使自己的课件紧扣语文教学要求,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日积月累的课件制作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在不断的提高,驾驭媒体的能力也就越娴熟,课堂教学的环节也就越合理,教学效率也就越高,创新能力也就越强。

同时,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师在知识储备、思想视野以及教学技能上都会有所相应的交流与提高,从客观上也为原本就是“知识杂家”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便利。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中的一些问题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加大了课堂容量,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但也造成了一些问题的出现,影响或冲击了教学。

①、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课堂的教学速度增快了,对学生的课堂 反映以及课前课后的复习自觉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挑战,加上不断丰富的教学形式也容易让学生眼花缭乱、乐不思蜀,课堂知识拓展的部分也容易喧宾夺主,课堂知识极容易被一些缺乏自辨力和控制力的学生淡化或者不知所从。而对于没有计算机的学生来说,课下复习的内容不能像有电脑的学生那样复制到软盘里回家复习,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何解决这方面的矛盾,让学生更加明确教学重点、紧跟知识点而又不影响课堂容量就要求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再细致些。

②、课件的运用虽然经历了一个由彩艳多样到简练实用的过程已经较适合 课堂教学了,但在多数情况下还只是发挥着代替板书的的作用,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教学软件缺乏只能让教师自己动手去做,而如何让每节课都能发挥作用就要求教师的工作再细致些。客观的说,现代化教学技术简化方便了课堂教学,但也对课下功夫要求的更多了,备课量急剧增大而又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堂堂内容进行全方面的细致研究,仅从重复积累来解决时间与内容的矛盾是不可以的,而同行之间的分工合作也不能调和个性教学的差异和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差异。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掌握程度还不能完全跟上教学需要,一些教学软件不能按自己意愿加工,这些也是课件简单的一个重要因素。

③、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在方便教学同时也让一些教师有了依赖感,而 当机器设备有故障或停电时,课堂教学就会受到冲击。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备课中的功夫多下,对知识的掌握要细透,但由于忙于做课件而校内的计算机数量又不能满足要求,时间上却也很难有更深入钻研的余地。

④、现代化技术让学生感知了网络信息的神奇,但也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 有些学生在网上放纵自己,甚至影响了世界观的正确形成。有些时候,班级计算机被学生当成游戏机。家长和教师该如何引导和控制学生成了重要问题。

⑤、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现代化教学技术不能更多的应用到教学中。对于知识的延展、主题的创新、个性的发挥这些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极重要的方面受课时和考试的影响在课堂上是不可能多进行的,应试教育也不可能真正的变成素质教育。

加之个别教师现对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解有偏颇和排斥,有对此漠然视之不以为然的,认为那是花架子,或者嫌课件制作太费事。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了应试教育题海战术的有效载体。利用容量大的特点。有些教师纯粹的提供大量的习题,把多媒体的运用等同小黑板,成为现代化工具的奴隶。使多媒体失去原有的效能。

再先进的教育技术也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它无法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学过程是一个育人过程,它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人格。尤其是在和教师的情感交流过程中,学生能够受到崇高品格及美德的熏陶。这一点仅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教师要想适应网络教学必须加强自身修养素养,适应新型教学模式。

第二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安陆市陈店中心小学 夏心才

【摘要】文章通过研究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论述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途径、作用、策略与方法,并阐述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应用与实践

当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也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信息化资源。新课程理念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是师生平等对话互动的过程。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迅速、高效、生动地传播信息,实现个性化互动的交流方式,是摆在我们中小学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因此,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途径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能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组成在一起来呈现知识信息。它以其形象逼真、新颖别致、跨越时空限制的巨大优势,对学习者的各种感官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强烈刺激,创设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为其创造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刺激和内部感受的环境。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化媒体技术,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计算机等实施教育、教学的一种手段,运用电教的特性和功能进行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技术手段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扩大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率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形状、声音等发生变化,向学生展现出具体、形象的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比如一些立体图形、统计图表等画在黑板上也比较浪费时间,导致学生在教师操作的时候不注意听讲,从而降低课堂效率。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中,数学课件的使用可以在教师备课环节中完成画图等内容,这样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时间。

(二)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思维

信息技术的推广使数学课的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有利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联系。这样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克服的重点、难点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用传统手段,包括直观操作、投影演示等都很难把重难点讲清楚。而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方便地播放动画片演示。学生通过观察动态的过程,很容易地归纳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而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这样,既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增强了学生的互动能力和协作精神

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极大优势,就在于能围绕四要素服务,改变静态、被动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互动学习和交流合作的环境,以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实现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互动学习。在学生已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但尚未得出结论之前组织讨论,通过交流互相启发、分析综合,在掌握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抽象概括,从而得出结论。如教学低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拼出美丽的图画》时,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放手让每个学生大胆进行创造性地拼摆,再由每组学生代表在视屏展示台上展示,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相互合作,互相启发,创新意识得到显著增强,最后居然有几十种拼法,有的像人,有的像变形金钢,有的像小山,有的像房子,有的像路标……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了成就感,互动中增强了合作意识。这种交流与合作在多媒体状态下得以呈现,彻底优化了教学结构与效果。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与方法

教育教学过程是传播教育信息的过程,是传导者(教师)借助一定的渠道(媒体)向学习者(学生)传送一定的教育信息,从而引起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根据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及教学策略,找到应用信息技术的切入点,并结合教学的各个环节来展开,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一) 结合知识点应用信息技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可切入的知识点甚多,教师应充分利用可切入的知识点,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进行有效的整合教学。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该课知识点包括面、棱、顶点三方面,而将长方体、正方体制作成在电脑上可以进行拼凑、拆解的动态过关游戏,把游戏活动设置为“棱长”、“顶点”和“面”的认识三道关卡,每道关卡设置对应的认知操作,电脑会根据操作完成的情况判断是否过关。在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分组竞赛,以小组全体成员过关获胜。这样让学生亲历了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有了深入的认识。这样利用知识点切入进行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整合教学,既节约教学时间,又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互动营造激励氛围

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利用网络信息环境,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智力激励,要求学生对问题情境积极动脑筋思考,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通过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等有效的手段,引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认知过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通过多媒体演示,先让学生观看生活中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等的轮子,然后将它们的轮子依次换成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正六边形等形状,同时提问“为什么这些轮子是圆形,其它的形状可不可以呢?”在教师的启发下,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对圆特征的认识就变得水到渠成了。这种借助具体的生活原型,搭建脚手架,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其实就是整合数学课程资源的过程。它不但能触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启迪思维;还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索,解决遇到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课程资源,为学生构筑情境型学习平台是非常有效的整合思路。

(三)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实践平台

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课本中有些要求实践的教学内容不能实现,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进行整合教学,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学会在信息学习环境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主动构筑自己的学习经验。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认识“年”、“月”、“日”及“闰年”的产生和形成对小学生是一个极其抽象的认知过程,假如不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单凭教师的说教是很难启发学生思维而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秘;又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如果不用多媒体演示将圆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靠学生动手剪、拼、组合或凭空想像是难以完成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的。很多教学事实证明,借助多媒体不但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人”、老师的“面”,还能知道老师的“心”;数学课程资源中的抽象性、逻辑性思维也就被简洁而又准确展现出来了,在数学思维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正是多媒体技术整合数学课程资源特有的优势,才为学生构筑了智慧型的学习平台。

(四) 创造生动的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其辅助手段一般是出示卡片、模型、挂图或实物等,即以静态形象为主,难以再现事物的客观属性。而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采用化静为动策略,既能活现教材内容,又能再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即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如教学行程问题的解决问题:一列火车长180米,若以每秒25米的速度通过一座1620米长的大桥,要用多少分钟?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铁路、大桥以及背景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接着有一列火车开来,在车头到桥头时及车尾刚过大桥时,让学生观察用不同颜色闪烁的火车和大桥的线段图,分析火车通过大桥的距离和大桥长度的关

系。学生通过观察火车过桥的动态演示,与直观的线段图构成对应的整体,可以根据需要,重复演示火车通过大桥的情景,使题目中提供的信息、问题以及数量关系动态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和认识,逐步得出结论,使之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传送到学生的桌面。学生接受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开展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该策略主要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新整合、加工和再应用。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如教学《角的度量》时,利用摄像机对每个合作小组度量角的过程进行再现,学生通过现成的资源自主探究角的度量方法,从而掌握度量角的正确方法,同时找到了造成度量误差的原因。

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确为数学课堂提供了很多服务,但是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信息技术。教师要具有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理念,培养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的能力,找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最佳切入点,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只是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不可盲目夸大其作用。它是不能替代教师讲授的,师生互动交流是最有效的教学途径。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不能过于依赖现代信息技术,忽视了其他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第三,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要给学生正确地引导,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能够在和谐的状态下出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方协作,双向整合。只有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才能使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达到最优化。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广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快教学节奏,提高课堂效率,拓宽学生知识面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主动探究、获取知识。但教师要认真备教材,让教材内容和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不能因为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而盲目地把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草率拼凑,模糊教学目标,忽视教学重点、难点。

[参考文献]

[1]赵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牛世宝.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3]魏彩萍.多媒体教学现状与改进的思考

[4]冯文忠.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

第三篇:浅谈机关幼儿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2011年市现

代教育技术

参评论文

浅谈机关幼儿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资源以其全面、时尚、丰富、共享的特征给生活带来多彩和便利,同时也冲击着我们幼儿园的教学课程内容。多媒体电脑、电视、录像、投影、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现代化教学媒体在教学中以其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使得那些看似独立的、静止的事物变得活动起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使幼儿在欢快、愉悦、充满情趣中获取知识,大大提高了教学现代化的水平和效果。

这几年机关幼儿园在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实践中,逐步建立了幼儿园网站、园内局域网,设立了多媒体电教室,把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去,合理的优化教育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了教育质量,推进了幼儿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下面我们主要谈谈近年来机关幼儿园在这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一、建立信息化的校园环境及管理模式

1、让电脑进入办公室,为老师配备了独立的电脑备课室;建立园内局域网络,使教师之间成果共享、方便交流;拉入10M教育网光纤,提高教师上网的速度与效率,有效扩大了教师获取资源的途径,促进教师多方面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2、建立幼儿园网站,搭建一个让世界了解我们幼儿园的舞台,上传幼儿园环境创设照片、各类活动比赛视频照片、育儿知识、获奖文章、优秀活动案例等等,并全面开通幼儿园班级博客,拓宽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社会之间的交流渠道,使我园的

保教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3、请进专业的电脑教师为幼儿园网络管理员,全面负责管理幼儿园的网站、幼儿园电脑等数字化方面的各项工作,并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技术服务支持。

4、重视教师信息化使用能力的培养,采用层层培训的方法(网络管理员-青年教师-其他教师),帮助教师逐步提高信息化使用能力。同时,幼儿园还派送一些教师外出参加计算机培训,鼓励全园教师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大部分教师都已拿到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证书。

5、逐步建立一些信息化工作的使用制度、管理方法等,让信息化管理慢慢走上正确的轨道。

二、实现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应用。

1、在教学活动中科学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教学活动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现代化教育手段是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果与课程活动相结合的。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证明:运用现代化教学具有传统性教学所不具有的特殊优势,它充分显示了生动直观的优越性,为幼儿所喜爱。例如,去年十月份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是“爱家乡”,重点让幼儿了解家乡泰顺的景点及各类风味小吃,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幼儿园的老师们用数码照相机拍摄了家乡的景点:泗溪廊桥、仕水矴步、胡家大院、乌岩岭自然保护区„„泰顺特色风味小吃:九层糕、米面层、泥鳅汤、绿豆腐„„将这些照片存入电脑,进行剪辑、制作,配上轻音乐,又自编了解说词,一幅幅的画面,伴随着优美、悠扬的音乐旋律和声情并茂的讲解,

出现在小朋友的眼前,“美丽优雅的泗溪廊桥、充满童趣的仕水矴步、古老幽静的胡家大院、风味独特的各类小吃”等等,孩子们通过观看图片,倾听解说,活跃了思维,纷纷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爱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

2、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合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就是综合实践活动了。升入大班,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明显增强,他们总是喜欢围着老师问为什么。在开展“动物”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对“动物的过冬方式”非常感兴趣,他们从家里带来了一些有关动物的书、动物的光盘资料等。在活动区活动时,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一边看光盘一边讨论。为了继续激发幼儿的探索欲,也为了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老师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将查找结果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交流;同时也从网上下载了有关“动物过冬方式”的科普动画,孩子们非常喜欢FLASH中的小旅行家,因为他以诙谐有趣的方式使幼儿了解了不同动物的各种不同的过冬方式。

3、在生活环节中渗透现代化教育手段。

教育契机存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会出现问题,午餐环节也不例外。如:开学初,班级中总有相当一部份孩子吃饭不认真,喜欢东张西望,经常满桌掉饭粒。为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在网上浏览下载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动画,在午餐时间播放给幼儿观看。孩子们看到了里面的小朋友吃饭掉饭粒的样子,知道是不对的,马上想到自己不好的行为,并开始

讨论该怎样吃饭,渐渐地,幼儿能主动地、有意识地按正确的方法吃饭了,东张西望、讲话掉饭粒的现象减少了。

三、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教师备课创造良好环境。

教师在电脑备课室备课过程中,能在网上搜集有关图、文、声、像资料,即时下载各种图片、音像资料和动画、视频资料剪辑等,进行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这种备课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尽量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教师反思教学搭建有效的平台。 在一个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教师开展有效指导的前提,然而平常教育活动中有些孩子的行为是转瞬即逝的,老师通过肉眼的观察根本不能顾及到全部,也不能透彻得分析孩子存在的问题或者是执教者在指导中存在的偏差等等。所以机关幼儿园近年开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以教学实录、活动过程抓拍照片等手段帮助教师抓住转瞬即逝的行为表现。在园本教研活动中集体剖析、反思教师的指导策略,有效提高了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和指导策略的研究效果,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扩展教育空间,构建家园桥梁。

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各有优势,无法替代,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而血缘、亲情等又令家庭成员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幼儿园、家庭与社区密切合作已成为当前教育的发展

趋势。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幼儿园教育的开展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紧密及时的信息增进了家长与教师间的相互配合,有利于家庭、社区与幼儿园的相互促进,提高各方的教育水平;教育资源更大程度的善用,使幼儿教育不再局限在幼儿园内,还可看到外面更开阔的世界,有效扩展了教育空间。

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园网站上的最新校园新闻等内容,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小朋友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方便教师与家长沟通,更好地开展双边教育,同时网站上提供的各种育儿知识、健康食谱、均衡营养调配等知识可有效地帮助家长解决一些育儿难题;通过互联网络,家长、幼儿、老师、第三方的幼儿及其家人共同开展游戏或活动,从而促进亲子互动与人际关系的发展;家长与幼儿园可引导幼儿通过互联网浏览各种资源库,提供给幼儿更好地体验和学习„„可以说幼儿园网站给家长打开了一扇走近幼儿教育的窗,真正让家长融入了幼儿教育,使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更具深度。

五、仍需努力的方向

1、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

熟练的使用多媒体计算机是发挥多媒体教材的先决条件。如果不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将会寸步难行。如果我们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那么在教学活动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更游刃有余。

2、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部分教师认为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就是在课程中用多媒体设备来放一段音乐、照片、录像或动画,仅此而已。这样就难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功能,与传统媒体在教学效果上相比也只是量的变化,而没有质的提高,同时也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恰当的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以达到单位时间内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现代化,对于我们幼儿园老师来说这仍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21 世纪的教育是一个从观念、思想到方法、行为都时刻处于不断动态发展的状态,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教师, 我们必须占领现代教育技术的至高点,使幼儿教育真正迈向现代化、信息化、素质化的轨道,使每个孩子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出类拔萃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王珠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

2、《多媒体教学——教学电脑化.网络化》韩保来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第四篇: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东风小学 王变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当今社会,不掌握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是很难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科目之一。为了更好的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下面就我们学校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引入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的拼音打字时,要先学习指法。为了让学生能正确使用并准确记忆指法要点,我校信息技术学科小组采取利用《金山打字》软件进行打字比赛的方法进行教学,看谁的成绩好准确率更高。在这种情况下,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很认真,一节课下来,学生指法也轻松掌握了,同时,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课学习主要不是学习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它不能完全依靠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与过程。当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接受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适用于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的掌握,但对于策略性知识、价值、态度和情感类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这些知识和学习只有通过自主性学习,才能内化成学生自身的经验体系。 所以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多布置一些适合学生自主制作、设计的学习内容,每节课只安排少量时间用于教师讲授新课,教师在讲授新课时,也应注重讲授事实性的及基本操作方面的内容。对于由基本操作延伸出来的提高的操作能力,可由学生自己地探索发现。学生在学习操作过程中除了掌握课本知识外,肯定会再所难免的遇到新的、超出课本知识以外的难题,所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还包括教会学生如何搜集资料、信息,利用信息。

例如:在WINDOWS操作系统及各种软件的使用教学中,教会学生使用"帮助"。我们知道,几乎所有成功的软件都会设有"帮助"功能, 在"帮助"功能中有详细的有关该软件的使用方法,操作指南及疑难解答等,学生在制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几乎都可在"帮助"中得到解答。

另外在"帮助"功能中,还可通过输入关键字,运用"搜索"命令来快速查找到相关的内容等。学生学会了如何利用"帮助"来帮助自己完成任务,那么他们的才能发挥就不会仅仅局限于学校、书本了。

3、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在信息技术课中问题解决的学习,学生面临的是一系列的综合性问题,如信息的搜集、功能的实现、颜色的搭配等,这都需要依靠学生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这时,协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协作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与此同时,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还要学会如何交流和协作,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等。

4、重视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在个性发展及特长爱好上的发展上都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爱好和知识需求,在课堂上我们会发现总是有少部分学生对一些学习内容兴趣不大,如果再施加给他们高要求的学习任务,也只是徒劳的。为了实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我们对这少部分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降低目标标准,使这些学生只要按照课本、教师的要求去做就能完成任务,让他们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小报排版制作教学中,对于小报制作兴趣大,电脑操作基本功好,美术基础好的学生,我们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制作主题小报,学生们设计制作出了如:"我的未来"、"爱护环境"等主题小报,通过对这些小报的设计制作,丰富了学生的百科知识。而对于少部分对该部分教学内容学习兴趣不大的学生,我安排他们只要完成书本上的例子的制作。由于难度不大,又有范例仿造,降低了小报制作在他心中的高度,所以这些学生基本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在这一小部分学生中,有的因为有了制作的成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为他们继续努力学习后面的课程提供了动力

5、及时做总结,写反思

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及时总结课堂上的不足,以便能及时更正。只有不断反思,才有不断进步!

在抓好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我们也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学习信息技术和运用信息技术,如:要求中青年教师取得教师信息技术中级证书,学习并掌握课件制作,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进行远程继续教育培训等。几年来,单位、教师和学生在市、县级比赛中多次获奖。如:夏珊珊获市级课件比赛一等奖;学校获得县信息技术先进单位;刘苗苗、黄芳曼分别获县信息技术科幻画、小报制作

二、三等奖……等。

回顾这几年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开展,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工作中我们有了欣喜的收获,也发现了不足。我们一定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不断开拓创新,寓教于乐,让学生能愉快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能,教师也能从这一节现代教学手段获益。

第五篇: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反思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就是为了能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难点、重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老师们大多以制作多媒体演示课件来辅助教学。这样显得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单一化,而在有的课例中又显得不太恰当。利用课件辅助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体现方式。

教师应认真备课,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利用这些信息化手段解决教学问题。忌“滥用”,无论什么课都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如果这样,不但不会提高教学效率,反而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对学生而言,只会耽误他们的学习时间,学习能力又不能得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活动,不是什么高级产物,忌“穿新鞋,走旧路”,应走入教师的实际教学。不要认为信息技术是公开课、优质课中才能使用。这样纯粹浪费教学资源,更不能促进教学发展。

综上所述,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先解决问题: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才能利用好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

当然,要使教育真正信息化,是一个艰巨漫长过程。要解决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才能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上一篇:学习焦虑心理咨询案例下一篇:信息机房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