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以生为本的实践与研究

2022-09-10

小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在大多数人眼中只是一门工具课, 是为各学科服务的, 我并不否认信息技术学科的这个功能, 但是如果仅仅是工具, 那小学完全没有开这门课的必要。要想打破这个传统认识, 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一起给这门课注入生机和活力。现在全国都在提“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开县中和小学所奉行的教学理念也是“生本教育”——充分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 充分依靠学生,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也能像语数等课堂那样充满生机, 让信息技术的知识落到实处?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设想与实践。

一、自主探究,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习充满生命活力

传统的课堂, 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的进程是完成教案, 而不是“节外生技”。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 若不, 就努力引导, 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 其中最出色、活跃的是少数好学生。于是, 我们见到这样的景象:“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 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 让他们围着它转;课堂成了“教案”的“舞台”, 教师是主角, 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 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 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

要改变上述状态, 我以为, 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 充分依靠学生,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案例分析:忍一忍的收获。学校举行教育教学研究月, 学生在紧张地准备半期考试。虽然我们信息技术学科并不是特别受重视, 可我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检查。所以, 我决定要对孩子们进行半期的能力检测。

上课初, 我和学生一起对开学到现在以来所学过的知识技能进行了一系列的回顾, 然后提出了半期的作业:

“Flash设计奔跑的小车”——要求小车奔跑, 轮子转动。风格不限。

在《白云追月》中学过移动, 在《转动的风车》中学过转动, 学生们都做得很好, 绝大多数的学生可以完成规定作业。我想设计奔跑小车应该不会难住他们。

在设计之初, 我也提醒学生们注意结合这两课来开展设计。可是我在巡视的过程中, 发现了很多问题。他们都很积极地在翻书和讨论设计, 可是效率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快。原来是我高估了学生的能力, 他们的举一反三能力好像并不太好。

我有点着急了, 要给他们示范吗?我犹豫着, 再忍忍吧。我继续观察孩子们的不断尝试。可我看到的作业不是车子能动, 而轮胎在原地;就是轮子转动了却不能和车同时动;要不就是轮子乱动, 就像两个轮子间有个轴, 而轮子围绕轴乱甩……我正在犹豫是不是该我出马的时候, 一个洪亮的声音出现了——

“唐老师, 钟鑫做好了!”说话的是坐在钟鑫旁边的同学, 我凑过去一看, 虽然还不是很漂亮, 但他真的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了。我悄悄问他:“你是怎么想到的?”他说出了他的想法, 这个非常不善言辞的、上课从来不和同学说话的害羞男孩儿的逻辑思维很让我感到吃惊。于是, 我决定在全班展出他的作品, 并请他来讲讲他的设计思路。孩子们都张着忽闪忽闪的眼睛注视着他, 听他讲他的设计思路:

“我是这样想的, 第一个图层用来做背景;车身和轮子都要移动, 那么至少应该再多两个图层, 车身一个图层, 车轮一个图层;然而, 我做出来的样子是两个车轮乱转, 不是单独转动。我就想, 一定是中心点出现问题了, 要想两个轮子都按照它自己的中心来做中心点转动, 那么就需要两个图层来做车轮, 于是, 我就又新建了一个图层, 现在就变成了四个图层。我分别把车身、两个轮胎都转化为原件后, 对车轮创建补间动画, 用到了《转动的风车》里学过的旋转, 这时候车子只是原地跑动。所以, 我在结束帧20帧这里把车身拖到了背景外面, 然后把车轮也拖动到相应的位置, 就完成了。”全班在没有我“领掌”的情况下, 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多么完美和清晰的设计思路和语言, 这小家伙俨然一副权威的分析架势。我也跟着鼓起掌来。后来很多同学在他的“分析思路”下完成了他们的“设计”, 还有好多学生画出了“奔驰”、“宝马”等名车, 真是漂亮!

后来我反思了, 如果同样是这番话换成我给孩子们说, 可能完成作品的孩子更多一些, 可是或许并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我这样“忍一忍”的做法, 所带来的直接好处是培养了这个孩子的自信和表述能力, 而且往往孩子之间的沟通比老师和孩子的沟通来得更快一些, 这是学生之间的密码。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只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让学生“活起来”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 焕发生命活力。

二、小组合作, 感受互助的愉快

(一) 小组的概念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中, 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式之一。对合作学习在教学中使用的策略, 一线的教师, 人人都有自己的妙招。但在谈及科学建组, 如何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时, 竟然是惊人的一致, 认为必须遵循“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我们根据学生的组内差异情况把它称作“异质型合作小组”。在分组的时候, 通常3-6人较为合理。

(二) 小组合作的课堂实践

在生本课堂中,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 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 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 通过相互合作, 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 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 提高了教学效率, 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近年来, 我国一些地方学校改革课堂教学, 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应用与研究。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 都验证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

(三) 小组合作形式对于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在我们已有的实践中, 小组合作学习对接受性学习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证明。研究性学习同接受性学习相比, 在教学目标、学习内容、信息来源、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 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效果更适宜于让学生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 更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 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 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 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三、评价激励, 享受成功的乐趣

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 研究课程评价体系是促进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 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信息技术课程不断完善的信息技术评价体系, 体现评价内容、主体和方法的多元化, 既要关注评价结果, 更要关注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信息技术评价必须应注重学生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科学技术常识和信息能力的全面评价。信息技术评价应有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全面发展, 要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的考试评价方式, 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意识, 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关注个别差异,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 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信息技术 课程的评 价 , 更看重评 价的过程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综合任务的完成没有归一的答案, 结果是多元化的, 在评价的过程中, 要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以支持和帮助, 使之在评价过程中逐步掌握获取信息、筛选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 才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测评, 是评估学生对所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用于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作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是信息技术学科的重点培养的目标, 也是信息能力迁移到其它学科学习,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给出任务以驱动学生积极性, 由教师尝试学科整合的课堂设计, 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实现生生互助, 得到知识, 享受成功。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在大多数人眼中只是一门工具课, 是为各学科服务的, 我并不否认信息技术学科的这个功能, 但是如果仅仅是工具, 那小学完全没有开这门课的必要。要想打破这个传统认识, 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一起给这门课注入生机和活力。本文基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运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评价激励等学习方法, 实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将被动“要我学”转换为“我要学”和“我爱学”。

关键词:以生为本,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科整合,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上一篇:建筑安装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下一篇: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