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研思想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政研思想范文

[09省政研会优秀研究成果]转型期公务员思想变化特点与规律调查研究

河北政工网时间:2010-10-11 11:03:00

戴喜梅王继东 徐静英 杨彬

公务员是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代表党和政府形象的重要角色,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的重要桥梁。其思想状况、行为状况直接影响党的政策实施效果,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党政部门的评价。因此,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掌握公务员的思想变化,寻找特点和规律,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9年在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资助下,我们采用自行编制的《公务员思想状况调查问卷 》对秦皇岛市十几个单位的公务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座谈。其中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7份,有效回收率为85.67%,座谈、访谈不同部门公务员236人。本文根据调查情况,结合访谈结果和文献材料,对当前公务员的思想特点进行初步分析,供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

一、公务员的基本思想特征

1、政治思想严谨但有些僵化;工作作风扎实但有些惰化。

党政机关的工作环境培养了公务员严谨的政治思想,在重大事件面前、在社会敏感时期他们表现出了与党和政府的高度一致,主动关注、了解、领会党的方针政策信息,非常关注和较关注的占79.1%,很少关注和不关注的仅占20.9%。2009年河北省委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全省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调查数据显示:96.88%的公务员认为“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非常具有时代意义,教育成效显著,尤其是在提升干部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廉洁自律三个方面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86.36%的干部认为“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应该常抓不懈,今后改进的方向应集中在加大宣传力度、狠抓措施落实、重点解决实际问题三个方面。95.72%的公务员支持目前正在开展的消减行政审批事项的做法,认为此项举措提高了审批效率,提升了政府形象,改善了投资环境,方便了广大百姓,19.36%的公务员认为消减行政审批事项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应进一步规范化,以避免出现大的审批纰漏。但也有33.02%的公务员认为自身晋升无望,力求工作不出大的错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因循守矩,贪图享乐的思想也较为严重,其在工作作风方面的典型表现就是做事畏难情绪严重,畏首畏尾,光说不练、或者避重就轻或者推一推,动一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43.89%的公务员对“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长期性和落实效果心存疑虑,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和实效性成为干部教育培养的关键问题之一。

2、创新意识增强但改革劲头略显不足;服务意识增强但对上对下服务态度差异较大。86%的公务员认为中央大力倡导创新,并通过改革为公务员创造了有利于创新的种种环境和条件。公务员创新意识的增强主要表现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具体的表现是各部门各领域不断涌现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新设想、

新举措、新方案,这对推动党委政府部门的各项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仍有部分公务员思想不够解放,不能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创造性的做好各项工作,愿意守摊子,保位子,怕碰钉子,怕担责任。上级反复强调、多次部署的工作,迟迟没有进展、见不到明显成效。如调整经济结构、节能减排和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农村新民居建设等,基础条件相当的地方,工作进展差距很大,充分显露了领导干部改革的劲头和决心的大小。

干部作风建设活动推动公务员总体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但突出的问题是对上对下的态度差异明显,官僚作风依然较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状况依然存在。在访谈中部分公务员对此作了深入的剖析:一是考核机制不够完善,能上不能下,干好干坏一个样;二是政府组织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 比如某些职能机构的缺失, 某部门工作重复, 多头领导, 对工作的权利和责任划分不明确等等,导致公务员角色模糊, 责任不明,相互推诿,效率低下;三是部分岗位工作单调、枯燥、重复,缺少创造性和挑战性,个人的才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个人成就感缺失,工作热情下降,责任意识降低。

3、工作态度兢兢业业但怨言较多;工作压力日益增大但排解不畅

公务员对于本职工作的态度比较认真,对于工作业绩和工作反映较为看重,随便应付工作的态度越来越少见,责任感、使命感强烈,非常清楚自身的权利与相应责任的对等性,绝大多数公务员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公正廉洁、追求奉献。但调查结果也显示:64%的公务员对所处的环境不满意,怨言较多。不满意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薪酬不合理, 公务员的薪酬体系还采用比较传统的形式, 更多的是按照职位高低和工作年限来衡量,忽视了公务员本身工作量的大小和多劳多得的原则, 56.28%职位低、新进的公务员对此有强烈的不公平感, 认为自己的付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80.27%公务员认为其所得薪酬与其所付出的努力和社会地位不成正比。二是职务晋升的潜规则依然严重,59%的公务员最痛恨那些通过金钱拨动权杖,名正言顺地在某些领导的“职权范围内”、无懈可击的“正常程序”下实现晋升目标的人。个别领导的好恶依然对评判标准有着不可估量的干预作用,个别的形成裙带之风,帮派主义。

78.39%的公务员“经常感到压力”和“感觉太累”,0.95%的人有时甚至会想到自杀。公务员的压力来源于:不必要会议过多(61%)、工作应酬必须喝酒(58%)、升迁的希望很小(50%)、承担角色与责任过多(47%)、担心工作不能令领导满意(43%)担心下属完不成任务(37%)、被迫执行领导不切实际的决定(34%)、不得不说假话(31%)等等。从调查显示的缓解压力的途径上看,56%的公务员选择“自我安慰和心态调整”,24%的公务员选择运动作为缓解压力和烦恼的方式。单一的缓解压力和疏解不良情绪的途径和方法为公务员压力的累积埋下了隐患。

4、个人发展愿望强烈,但选择方式不当;交往需求强烈但又恐惧交往。

89.26%的公务员都具有各种各样的抱负,不满足于应付工作和“混日子”,希望在岗位上顺利发展,并且做出优异成绩体现自身的价值。干部选拔中存在着一些人为因素,个别领导

干部按照个人的喜好及关系的亲疏选拔干部,64.39%的公务员认为自己的升迁掌握在领导手中。为了得到领导的赏识,有的公务员不得不想方设法和领导靠近,有时甚至会采取投其所好,陪玩、陪练等方式。为了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一些公务员含蓄内敛,在与别人交往时,总是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掩盖起来。“沉默是金”成为大多数公务员信奉的行为准则。公务员感觉在工作上自己的最大优势是工作能力(79.5%)、独立性(44.5%)、性格(42.6%);自己的最大劣势则是社会关系(67.1%)、工作经验(48.6%)、人际关系(37.8%)。公务员普遍认为处理许多事情并不是简单依据道理、规则,而是兼顾许多潜在的关系、利益、暗示、默契,自己稍不注意就吃亏。包括 “组织考察”、“群众评议”,看起来对提拔干部是非常规范、公平的做法,但是机关部门形成的“考察时不讲真话”、“评议时不选太认真和个性强的人”等问题,使组织选拔工作有时失真。一些公务员如实说道,“应付工作,依靠所学知识基本足够,最难的是处理关系和对付是非流言。”因此,加强作风建设,将公务员的精力集中到做好工作和相互支持方面,减少人际纠纷与矛盾,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交往、网络信息交往都比较丰富,但是仍然感觉有效的沟通不够,希望增加交流的机会。76%的公务员提出不仅仅需要工作关系,更需要朋友关系。因为工作关系只能是职业性的交往,由于竞争心理影响,不可能亲密无间;只有亲人、朋友的关系能够心灵交流、解决问题。但在与亲朋好友交往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身份的特殊性,28.19%的公务员担心自己因为无法婉拒亲情而做出违背工作职责甚至违背法律的事情。还有37.88%的公务员周末加班,生活不规律,严重影响了与家人和朋友的相处,弱化了亲情交流。而另一方面,79.01%的人认为单位内部人际关系错综复杂。54.11%的人认为同事在相处过程中不说真话, 关系不融洽, 同事间缺乏信任与尊重,人员交流流于表面, 内心得不到情感的交流, 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在工作环境中,有的人在组织中沉默寡言, 很少与同事交流来往;有的人勾心斗角, 将人际关系看作政治斗争与获利的手段, 无视组织规章制度的存在, 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得公务员无法专心于工作本身, 而花费太多精力处理人际关系, 易产生情绪上的衰竭,同时加剧了组织内部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5、保健调适意识增强,但健康状况堪忧,失衡心理依然较重。

公务员作为具有较高素质的群体,自我实现和获得尊重的需要较强。但“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和“官本位”的价值取向在公务员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把行政级别看作最重要的价值标准,以追求更高的职位和更大的行政权力作为人生的重要目标。48.98%的公务员认为做官就能获得较高的收入、良好的待遇、较高的社会地位、享受较好的社会福利,更重要的是做官能更多地实现个人意志,拥有更多的工作自主权和支配权。走上公务员岗位之初,大家往往具有工作热情高、主动性强、勤奋刻苦、有活力等优秀品质,然而行政组织所特有的金字塔结构,决定了晋升到领导职位的公务员只是少数,这对于以升职为人生重要目标的公务员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事实。当昔日与自己相差不多的同学发了财,和自己各方面相当如年龄相近、学历相当、工作年限相同的人得到了升职的机会时,87.63%的公务员产生严重的不平衡心理,导致情绪低落、郁闷、工作积极性下降、职业倦怠现象,甚至怀疑自己的职业选

择和价值取向。

此外,公务员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卫生部门对机关公务人员连续两年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排在前四位的疾病分别为高血脂症 (54.22%)、 脂肪肝(30.29%)、高血压(11.22%)、糖尿病 (5.09%),其中40岁以上的人群检出率最高 。49.88%的公务员出现了工作倦怠,工作态度消极、甚至工作热情丧失,应付了事。少部分公务员工作时间炒股,上网聊天打游戏,煲电话粥,处理家务事。公务员的职业倦怠影响了工作效率,影响了队伍的形象,导致一些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满。从公务员缓解自身心理压力的途径看,公务员在承受工作压力、责任压力、舆论压力、规则压力的时候,也有个人无法抗衡的社会和个人孤立无援的心态,需要有人沟通和帮助。目前,39.3%的被调查者选择“运动”作为“排解烦恼”的方式,35.8%的被调查者选择“自我安慰和心态调整”;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大的帮助来自“家人”(60.9%)、“朋友”(28.4%),真正寻求领导和同事帮助的很少。

二、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多重转型和叠加的特殊阶段,国家战略发生调整,各个省市的发展开始转型,各级政府的职能发生转变,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这些社会环境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务员的价值取向、工作态度和生活追求。

2、组织环境因素

在对公务员的管理上,权限过于集中,统得过死,在机制上没有区分具体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和职业特点;相关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缺乏严格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法规和责任制,导致权力异化和腐败的发生;晋升制度尤其是选拔和提升制度的公平、公正、公开程度依然需要加强;绩效考核制度与工作性质和岗位职责相脱节,考核的可操作性、可量化性不强;激励机制与公务员的内心期望相差较大,导致公务员失衡心理较重。

3、个体因素

“官本位”的传统思想对公务员的影响依然很深,绝大多数公务员将晋升作为自身价值的最重要的体现。为谋求晋升,公务员承受着单位体制、工作任务、家庭期望、自身人格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不断的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压力较大,调节不畅。也有一些公务员抱着守摊子、保位子的想法得过且过,不敢创新,怕担风险,怕丢乌纱帽。

三、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建议

根据机关公务员的思想变化,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 坚持不懈抓好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改进工作作风。

做好公务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结合学习实践活动,重点抓好党的宗旨观念、党性党风党纪、廉洁从政、艰苦奋斗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公务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加强作风建设,重点解决办事效率低,服务态度差的问题,大力纠正对上汇报“一枝花”,实际工作“豆腐渣”等浮夸作风,加大作风建设的有效监督,努力提升公务员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2、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努力在各项改革措施上创新,让创新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尤其是服务领域的创新更容易受益于民。例如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对困难企业可以实行不处罚、不追缴、不吊销的“三不政策”就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公开承诺制、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考核评议制、追究问责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把公共服务的底牌亮出来,交给群众,公开透明,要把服务什么,怎么服务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真正做到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3、加强敬业精神培养,多渠道缓解公务员压力。

公务员的工作态度应放在敬业精神的首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这是群众对公务员工作态度进行的形象描述。通过作风建设,培养公务员立足本职岗位,恪尽职守,尽责尽力,甘当“镙丝钉”的奉献精神和凡人意识,加大各类培训力度,尤其是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公务员对本职岗位的胜任能力。根据公务员自身的特点制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多渠道多角度关心公务员的成长与成才。努力改善组织内部的不合理现象,明晰工作角色,扩大工作自主权,增强工作成就感,有效缓解公务员的多重压力,

4、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加快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加强公务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意识,加快人事制度的改革,真正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把德才兼备、作风过硬的干部提拔到关键岗位上来。强化激励机制,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完善公务员职业保障体系,从社会分配公平的角度稳定公务员队伍。加强部门内部的沟通与交流,注重上司与下属之间的人文关怀,努力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5、丰富公务员的业余生活,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公务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希望具有活跃的业余文化生活。随着新一代公务员的素质提高和见识增长,对业余生活的需求也多样化和新奇化。但是,目前社会上一些商业性的休闲活动机构收费较高,正常工资不足够支付活动费用,公共活动场所的项目少和档次低,缺乏吸引力。因此,应创造条件尽可能为公务员的业余、休闲活动提供方便,特别是引导开展健康、新颖的活动,有利调节和增强公务员身心健康,同时要坚持公务员年休假制度的落

实,确保公务员都能每年休假,修养身心。

第二篇:政研论文

规范民主程序,保障职工权益,规避矛盾冲突

——论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难免会遇到改制重组等涉及到企业、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如何谋求各方利益的平衡点,规避矛盾冲突,和谐融洽的处理好各种问题,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随着职工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以及多年长期矛盾积累抑制和面临生活压力情绪的纠结,处理不好或者群众不理解,冲突、极端事件的发生将成为必然。为此搞好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工会工作的意见》(总工发[2004]12号),“改制企业的工会主要负责人要进入企业改制领导班子,并有专人参加企业改制工作机构,参与企业改制方案的调研、论证和制订并监督实施,以便职工的合理意见在改制方案和方案实施中得到体现。”“企业改制的方案、程序步骤、职工安臵、经济补偿、社会保障以及资产处臵、股权分配等重大事项必须向职工公开,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定权、监督权,促使企业改制依法规范运作。”不能以“通报”或“告知”替代职代会审议程序。

职代会即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公有制企业中职工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通过民主选举,组成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内部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一种制度。它是中国基层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行使在法律范围内赋予的职权,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和主人翁地位起着积极作用。

国家政策在处理这方面问题给予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和处理矛盾的方式方法,企业如何在政策框架下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以下建议共同商榷

一、加强职代会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切实起到上情下达、下

情上达的沟通主渠道作用,避免摆设或形式主义。

2011年6月10号新闻报道《百姓不理,尴尬了谁》,报到的是这样一件事:广东东莞市拟将居民用水价格上涨0.2元/立方米左右,物价部门为此发布公告征集听证会参加人,但直到报名截止日7日,仍无市民报名。百姓的不愿“配合走过场”,顿时让听证会变成官方的“独角戏”,这让当地有关部门很是尴尬和窝火,东莞市消委会秘书长甚至说出了“无人报名,只是说明消费者非常不成熟,民主素质有待提高”之类的话。民众的沉默,政府的尴尬,当听证会从一听就涨的“听涨会”、走过场的“听话会”变成无群众“配合”的“独角戏”,意味着公众对听证会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已产生极大怀疑,听证会正面临着严重的公共信任危机。

曾有个相声,说的是戏曲《武松打虎》演出时,因角色之争,配角“老虎”对主角“武松”不予配合,致使老虎要么打不死,要么一打就死,要么未打就死,武松的独角戏变得极为尴尬。

有人说,这样可以树立领导者的威信,殊不知一旦群众的诉求得不到倾诉,得来的是领导者的不听或也听但不重视,而作为反应群众诉求的职代会一旦在群众中失去信任,诉诸媒体或上铁路、堵高速制造影响等突发事件将不可避免。

二、职工意见宜疏不宜堵,倾听群众意见,换位思考,了解问题的根源有助于化解矛盾。

一般情况下,对于部分群众的意见,领导者往往归结为个别人的不理解、个别行为、个别现象,改革过程中不存在反对意见是不现实的等等。诚然,确实在领导脑海里也有过这样的例子,个别同志找了,解释了一下,再拖拖,慢慢的群众因为耗不起就不再找了,事情也按领导意图去办了,可能这也成为领导艺术的一种典范。但企业改制改组过程中群众反应的问题,往往是共性的,特别是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对厂凝聚了很深厚的情感,企业改制重组,关系职工、企业切身利益,一厢情愿的认为是个人行为的,释放出漠然不管的信号,将会因为判断失误,群众的怨气慢慢积累,一旦找到激化点,将一发而不可收拾。

所以与其漠然臵之不如职代会共商,找出合理平衡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没有谈不拢的。

三、程序的规范性,切不可操之过急而省略过程,过程亦是职工慢慢接受的一种方式。

首先是程序上的规范性。企业改制方案应在改制标的企业职代会上审议,不能只在上级主管企业的职代会上审议;与会代表必须达到法定人数,不能采取部分职工代表开会审议、表决改制的相关方案。在企业中的分厂、车间进行改制的,不能以“部分改制”为理由规避将企业改制方案、职工分流安臵方案提交职代会审议和审议通过的民主程序。

职代会正式会议之前必须召开预备会,并至少在预备会召开前7天将改制方案和职工安臵方案(草案)以书面形式提交职工代表,让职工代表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召开职代会正式会议审议改制方案,必须在改制方案得到上级审批同意后,产权转让协议产生之前。

为审议企业改制方案而召开职代会的议程、主要内容和日程安排必须报上一级工会预审;职代会决议及相关附件要报上级工会备案。

然后是广泛宣传,发挥正面宣传的引导性,避免群众得不到应有的信息而停留在传播小道消息中。

再者是及时公告,确定下来的事项,采取有形的手段进行公示,以让群众明晰和放心,起到维稳的作用。其实大家在审议的过程中的参与,也是职工慢慢接受的一种极好的方式。

四、丰富载体,增强全面性。公开形式上,在强化职代会作用的同时,结合本企业实际,努力探索和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新的实现途径和形式,采用民主议事会、领导接待日、热线电话、公开栏、意见箱、局域网和质询会、恳谈会、联席会等多种深受职工欢迎且便捷有效的公开形式,既公开有关政策依据和本单位的有关规定,又公开具体内容、标准和承办部门;既公开办事结果,又公开办事程序;既公开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又公开职工意见和建议的处理情况,使厂务

公开始终在员工的广泛参与和监督下进行,保证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不“打折扣”、不“搞精简”,为广大职工知厂情、参厂政、议厂事搭建平台。

加深职工群众对企业改革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理念的理解,提高参与管理的素质、能力和积极性,提高认知感。

突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在厂务公开中的骨干作用。通过持续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升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使党员成为组织带领职工群众参与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骨干力量。通过党建带工建,发挥企业工会组织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企业改制重组,是个敏感的话题,现代社会提倡和谐,和谐从广义上讲就是一种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企业来讲,构建和谐企业就是善待员工创造和谐的劳动关系。而“和谐“两字从字面上看,有禾入口,称为“和”就是民生,对企业员工来说就代表着工资、待遇,人皆可言,称为“谐”就是民主,对企业员工来说就是当家作主,做企业的主人翁。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对员工来说不仅是一种制度,更是一项权利,一种生活,参与民主管理、协商民主管理是企业员工最直接、最现实、最基本的民主,又何况是在凝聚了职工心血与感情的企业前途问题上呢?善待职工,共谋和谐!

德棉保卫 刘建忠

第三篇:政研论文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和不竭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处于成长中的企业,更要走好企业文化建设之路,才能迈上经营管理良性循环的轨道;反之,就会捉襟见肘,处处受阻,举步维艰。

集团公司以“每一年,每一天,我们都要进步”的企业精神为核心,要求全员树立强烈的进步意识、创新意识、超前意识。它强调的是不断进步、永不满足、永不停息,鼓励干部员工在任何形式下永葆斗志昂扬。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企业的外在点缀,而是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率、改进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现阶段企业管理已经从经验管理、制度管理演变为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内部规章制度;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条件,展现企业外在形象和人文环境。

一、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抓好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内涵丰富,重点是建立企业核心价值观。所谓企业核心价值观,就是通过对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企业发展方向的研究宣传,让每位员工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经营优势,认识到通过努力拼搏、无私奉献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执行技能,选人用人过程中要挑选具备较强执行技能的员工,在企业内部进行持续的职业培训,主要是通过执行技能

培训和对职业技能运用的考核来实现。要切实做好理论培训和实践锤炼。执行能力需要在不断学习和实践锻炼中逐步提高。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为人员提供培养锻炼条件,员工个人也要通过自学等形式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在边探索边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此过程中全员积极探索推进,是公司的企业文化展现出显著的系统性、广泛性和无限活力。

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抓好企业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要从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要从弘扬企业核心价值观、规范企业管理、约束员工行为、提高企业运转效率着手,促进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现实发展需要的有机统一。首先,制度文化建设必须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具体体现核心价值观,且通过奖惩等措施保证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得到落实,必须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要从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资金的 利用效率、防范经营、风险出发,革除弊端、堵塞漏洞、强化管理、维护公平。

对企业来说,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员工的离职意愿;二要塑造有价值的远景,为员工描绘出企业与个人共同发展的远景,确立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方向与奋斗目标;三要营造充满信任与认同的文化氛围,让员工在企业中有平等感与责任感,自觉自愿地为企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忠诚与才能,成 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

加强公司党组织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建设,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完善重大事项党政联席会决策以及

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培训和激励等管理机制,注重党员活动与公司经营管理有机结合,党政团结一心、齐抓共管共同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三、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抓好企业物质文化建设

企业的物质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财富、生产力等,它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制度要求,借助各种有形的载体和活动,树立企业良好的外在形象。要注意企业物质文化建设与追求经济效益的区别,这样就会使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片面化,抹煞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法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我们按照操作标准化、工作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的要求,认真推行“6S”管理工作,不断加强生产和经营体系的建设,推进以诚信和谐、创新奋进、追求卓越、开拓未来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提高全员素质,打造“百年龙钢”。加强公司党员和员工教育活动,有效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抓党建、抓党员建设为中心,促进党员队伍和员工队伍建设,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全体职工的广泛参与。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持之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更是一个关键工程,关系着企业的和谐、效率和发展前景。我们要从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角度,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构建 团队和谐、运转高效,为实现陕西钢铁又快又好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四篇:政研论文 (新)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在人文关怀, 落实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

近年来,我厂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工作实际,以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主线,以落实企业文化为重点,根据我厂在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及生产经营任务,通过多种多样形式,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职工的人文关怀、落实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这一工作目标放在重要位置去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并与之融为一体。坚持提高认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超前性。每年我厂都邀请老领导、老职工回厂讲传统,,使大家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任务和使命,牢固树立热爱企业,安心本职,敬业爱岗,勇于贡献的精神,自觉与企业融为一体。与此同时,还注意了解职工的活思想和生活中的难点,及时做好正面思想引导,把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我厂的方针、目标上来。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每年年初,通过职代会、管理人员大会向职工讲形势、讲任务、讲责任,鼓动广大职工树立信心,增强责任感,把全厂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保证各项生产经营方针和各项改革举措的顺利实现上来。厂党委对各项重大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启动,均认真做好活动前思想动员,活动过程中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服务到现场,积极为生产经营和各项管理工作排忧解难,使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于生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近几年来,厂党委十分重视政研工作,成立健全了政研会,结合我厂实际拟定若干政研课题,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的体会、做法进行梳理归纳,强化了研究意识,提高了工作指导性。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案例的征集,为总结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鲜活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指导基层实践服务起到了很好的重要作用。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品牌创建活动丰富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使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落实企业文化,注重人文关怀,,构建和谐企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对于企业来说,构建和谐企业,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为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树和谐 。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企业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员工的人格、保障员工的权利、维护员工的权益。一方面要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改变的,因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紧跟企业发展的节奏,围绕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企业文化发展的目标,牢固树立适应企业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要关注员工的多种需求。现代企业职工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得到物质方面消费的需要,更有满足精神生活的渴求,目前,在我们烟草行业,职工精神需要更为强烈。这就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特别关注职工的精神需求,通过开展感染力强、富有实际意义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精神世界需要。如正如我们郑州卷烟厂一直以来开展的职工体育运动会、歌唱会、文艺汇演、演讲比赛等等,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提升员工精神领域需求的层次,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其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最大利润,确保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更要监督企业的决策者不要侵害员工的合法利益,在作出各项决定特别是涉及到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员工的权益,维护公平与正义。同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切实保障企业员工的民主权利,使员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在企业的民主决策、选举、评议、评优以及组织发展等各项工作中,要经常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凝聚广大员工的智慧,进一步营造公正民主的工作氛围。 再次要做到诚信友爱创和谐 。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把诚信友爱作为开启人们心灵的金钥匙,建立人与人友爱和信任的桥梁。诚信友爱,就是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教育和引领企业广大员工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努力构建企业和谐诚信的人际关系。要做到诚信友爱,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牢固树立“诚信兴企”的思想意识,对职工要以诚相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从关心人、体贴人出发,切实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所需,关心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与根本利益,讲求春风化雨、耐心细致,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节假日及企业喜庆日和职工生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送温暖活动,增强企业的亲和力,架起企业与员工间沟通和消除隔阂的桥梁,创造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最后要做到安定有序保和谐 。安定有序,既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内部强化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准则。没有安定有序的工作环境,不仅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开展,而且将严重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使企业丧失应有的竞争力。在工作程序上,要围绕企业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努力贴近生产、贴近经营、贴近管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提升员工思想素质、培养员工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构建和谐安定的人际关系。

作为一个基层党支部书记,在基层工作中可以说是千头万绪,日常工作应接不暇,我们大多数都是兼职,但作为一个基层党代表,肩负着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是党的路线的执行者、落实者和宣传者。因此,党支部书记的作用在基层党的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但要做好党务工作,宣传党的知识、号召,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还要宣传落实企业的目标任务;不但要抓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还要作好精神文明建设;不但要千方百计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还要帮助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不但要做好解惑释疑、化解矛盾、说服教育工作,还要作好单位方方面面的稳定工作。

随着行业新形势的不断发展,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党支部书记进一步把职工的思想统一起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振奋精神,团结拼搏,进一步坚定信念,理顺情绪,进一步发动大家认真开展“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全力推动企业发展上水平”活动,所有这些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在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更贴近安全生产、更贴近员工、更贴近实际,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透、做细、做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扎实有效、深入细致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形的介入,无形的渗透,使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显著增强,企业关心职工,职工心系企业,企业与职工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全力推动企业发展上水平,完成公司“251”品牌发展战略,这就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五篇:政研参评论文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发展规模也在不断壮大,行业实力在不断提升,进而提高了国企的基本运行效益。从长远角度出发,若想促进国企的健康发展,应从企业员工、运行环境等方面着手,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紧密结合,二者相互渗透,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责任感,从而打造一个健康而和谐的国企运行环境。对此,本文就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展开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结合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与运行的基本管理理论,其是企业经过不断发展与运行而产生的精神财富与物质形态,主要涉及到价值观念、企业精神、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企业制度、文化氛围、历史传统与产品文化等。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主要针对职工的思想与行为进行研究,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现代企业运行制度下,重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紧密结合,此类管理模式应全面受到国企管理者的广泛重视。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扎根于企业文化氛围之中,而企业文化则是将思想政治工作视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实施手段,可见,将二者相结合,一定能实现国企的进一步发展。

1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间的关系 1.1区别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教育人、说服人、转变人,从而引导人的行为、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基本信念、风俗习惯和传统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企业文化应该是既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又体现企业的个性,融员工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生活情趣、职工技能为一体的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

1.2内在联系

为实现国企的进一步发展,应重视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效结合,这就需要全面把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内在联系。其一,从哲学角度出发,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一种社会意识和形态,二者的目标存在一致性,旨在提升与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进而调动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国企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与提升,也能从根本上增强市场竞争力。其二,在二者内容层面上来看,都注重调动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协调好企业的内部人际关系,充分凸显了企业发展进程中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注,全面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这是尊重员工主体性的一种管理行为,进而丰富与培养员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行为目标。

2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的价值分析

目前,公司党委充分结合当前马钢集团和我公司所面临的形势,根据集团党委的安排与部署,统筹推进矩阵式党建,还充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标准化建设、“讲、重、作”警示教育等相关主题活动,针对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和企业文化工作的总体思路,展开了细致性的分析和研究,并定期组织相关活动、部署相关任务。由此可得出,公司党委十分重视国企的思想政治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也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性部署。可见,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进行密切的结合变得十分关键,以下就其所产生的价值进行具体性的阐述。

2.1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

对于企业而言,不管是具有管理理念、展示企业个性的企业文化,还是以政治教育为核心实施的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的思想政治工作,都便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打造专属于企业的精神信仰,形成企业文化品牌。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密切结合,应发挥好思想政治与文化沟通的基本功能,强调二者的紧密结合,进而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2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展,标志着企业需要经常实施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便于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提供优质的载体和平台,从而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更为宽泛的空间。与此同时,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可为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方法指导与方向指引,从而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进程。国企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紧密结合,便于职工更为深度地了解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也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性与针对性,进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

2.3便于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优质的软环境

若想从根本上调动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工作凝聚力,需要大量的设施、设备等硬件,也离不开企业的良好发展环境。目前,我国开放程度在不断加大,且社会价值观呈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与唯利是图等多元化思想,其会对国企员工产生极大的影响,会对国企发展构成威胁。思想政治与文化建设的紧密结合,便于发挥好思想政治的基本功能,能营造一种是非分明、坚持底线的价值氛围与舆论导向,从而打造一种活泼而轻松的企业文化氛围,便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3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措施

从长远角度来看,为实现国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重视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把握好二者间的关系,既能推动国企经济的发展,还能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3.1强化企业员工思想建设

结合公司三届一次职代会的相关安排和部署,为不断提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应积极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公司的生产经营目标, 开展了主题实践、党员示范岗、党员两无和专项督查等工作,重视对主题活动的组织与领导,进一步推进思想建设计划。为全面推进思想建设活动,应成立一定的专项小组,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设置活动联络员,进而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让全员都参与其中。同时,将“两学一做”的基本教育理念渗透到思政工作之中,便于“两学一做”和工作管理进行密切的结合,从而为员工的思想建设提供条件。

3.2全面推进国企中心工作

国企在发展进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主要以党建工作为中心任务,进而促进企业生产来开展相关的事务,其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容忽视的。新形势下,国企应始终坚持着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的理念,在推进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应全面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宣传企业文化理念,进而应紧紧抓住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的科学性发展。

3.3提高员工的综合实力 对于国企而言,人力资源属于首要资源,其也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条件。思想政治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实施,充分围绕着员工而开展相应的工作,旨在为提升员工能力素质、思想意识等提供服务。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密切结合,主要是借助思想政治工作来教育与引导员工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从而处理好员工的信仰缺失与精神危机,还可通过企业的理念教育、文化熏陶与具体的行为规范来打造优质人才。

3.4不断增强员工凝聚力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应全面开展民主管理工作。在形式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逐渐的渗透,可以选择一些形式上比较新颖的,彻底的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给员工新鲜感,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在生动活泼,在愉快的气氛下,让员工得到思想上的升华。不一定非要通过课堂教育的模式,这样会让一些员工感到比较厌倦,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来进行。例如,一些企业会分层次、分年龄组织员工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在活泼的青年中组织他们喜欢接受的户外拓展活动,组织高学历员工与领导一起探讨研究相关企业发展问题,组织老员工开茶话会,通过多种形式给每个层级的员工一个自由的轻松的交流平台形式与对象匹配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语

总而言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发展实力也在不断提高,若想让国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拔得头筹,必须强化自身建设,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为促进国企的可持续发展,应重视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紧密结合,打造更为科学的企业运行系统,调动员工参与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也便于国企留住人才。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紧密结合,相关领导必须意识到二者间的关系,明确了解二者相结合所产生的价值意义,从而制定出更为完善的实施策略,为国企的长期发展与建设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程晓敏.如何有效地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4). [2]杨小亮.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14). [3]王莲莲,郑娜娜.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7).

上一篇:做账税务范文下一篇:作文积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