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2022-09-13

第一篇: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潘志刚工作室-杨新红--职业理解与追求心得体会

深度理解教师职业与追求 精心设计向名师之路迈进 ------学习职业理解与追求与名师素养心得体会

西吉县第三小学 杨新红

秋高气爽的十月,我们名师工作室的同志相约塞上银川,内心的激动无与言说。“首届塞上名师”培训这种由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高规格活动,让我内心充满激情,特别是聆听了自治区教研室主任岳维鹏主任的精彩讲座,感触颇多。现将点滴体会撰写如下:

一、划拨浮云再识教师职业与追求。

教师职业是使人类和自己都要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教师以其创造性劳动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享受因过程本身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快乐。不但是传道授业解惑这种传统意义上的职业,而且拓展了已成就学生来展现自我的的新价值去向。

正确的认识自己更是教师职业与追求的重中之重,埋怨环境,我们可以找到一百个理由,但环境不会因为我们找了这些理由而发生百分之一的变化。可是改变自己,只要今天去做,明天就会发现自己身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埋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今天我们做教师,不光要给孩子满分,还要让孩子满意、使孩子满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然要有自己的理想,乐于奉献、敏于好学、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是人生的五个阶段,对教师同样适合。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能做到“真情实感、真抓实干、真才实学、真知灼见”这四个真,我想孩子们一定喜欢你,你一定能赢得一个称职的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走出纷杂,重新认识教师角色

有篇文章的题目叫《教育的希望在与认识教师》,说真的一切的教育都是源自于“教师”角色,或者说教育的一切关系图谱都是围绕这教师而发生出来的。有人说:“教师是传播者、灌输者”有人说:“教师是控制者、管制者”众说纷纭,其实在教育改革十多年后的这段日子里,我们不难发现,首先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其次是一个合作者,合作的前提是尊重,没有尊重的合作是不平等的。最主要的是教师是一个激励者,教师还是一个发展者,平时的教学过于注重发展自己而已。只有通过成就学生来发展自己,才算是真正的角色转变。做为教师我们不能过多的干涉学生的学,要放手做学生的引导者。

教师不是控制,而是点燃;不是囚禁,而是开发;甚至不是逞强,而是示弱,敢于让学生超与自己。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这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要做的。

三、循序渐进,迈入漫漫名师路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此处提佳话虽说有些生搬硬套,但作为一线教师,说真的该有自己心中的理想与担当。既然有了塞上名师这个平台,我们何不倚此平台而放飞梦想呢?

耳熟能详的小学教师斯霞,清华附小的校长窦桂梅不也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为名师、专家的吗?只要我们心中树立了信念,我们就要坚定不移的去做,无非比别人多些时间而已,要成就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师,就必须明确名师的相关素养。

1、名师的形与神

名师即有名气的老师,何为名?名就是名声、名誉、名望等等说法。何为气,即有气质、气概、气节、气量、等等。说的都是人的状态、神韵、内涵名气合二为一便是名师。名与气便是名师的形与神,一句话得气者必须得势,趁势者必须有为。

2、明确名师的境界之分

自治区教研室主任岳维鹏主任说:“师分六品”并逐一做了讲解。一曰百世师;二曰宗师;三曰大师;四曰名师;五曰良师;六曰匠师。回头观六曰,吾辈是几品一目了然。但我们的目标不是从六品里找出自己是谁,而是让自己静心去做,拾级而上,做胸有成竹,做圆梦之人才是真。什么是名师?名师就是有良知良识的人,崇高的师德是名师必不可少的境界之一,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经得住诱惑。

3、纵观“六品”明确名师的职业特征

名师都是惜时如金,一个不珍惜时间,放任自流的人自然成不了名师,说穿了惜时便是出效益;名师都深爱课堂,课堂牛市教育的主战场,也是老师的主阵地,名师以上课为乐,上课就是练兵。乐教书,扎根课堂把上课看得比天大的人;名师都是爱生如子的人,教师的第一个专业就是研究学生,不研究学生就是庸医看病,必须认识学生,一切教育学生的原则都应该“从儿童出发”对儿童的研究才是教师毕生应追求的课程。

名师都爱学习,以读书为乐,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说中自有颜如玉”教师必须不停的读书,,终身学习、教师明白自己的发展价值取向,成就学生发展自己,不读书就会被社会淘汰。找点时间读读书,对自己成为名师没有坏处,只有乐于探索、勤于思考、才能创造新的教育局面。

4、名师发展的路径

鲁迅说:“世上本来没有路,但走的人多了就成路”“名师工作室”在我们宁夏似乎是前无先例的新事物。摸着石头过河,但我们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只要跨出关键的一步,一路上便会斩荆披棘迎难而上。万事开头难,边走边学,边学边悟。

总之,学习机收获,走出去就是开眼界,真是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篇: “有效课堂”的教学追求

655811 云南省

罗平县九龙第三中学

杨关所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课改理念普遍认同,但课堂教学涛声依旧。不同的教师上同一节课(甚至同一个知识点),教学效果也会相差很大。因此,实施有效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无疑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在于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优化教学流程,创造他们高效学习的条件,通过建构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的高效率学习。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并非取决于教师教的内容多,学生做的习题多,教学占的时间多,也不能简化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或“教得认真,教得细致”。而是看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的综合表现,看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得好不好,会不会学,是否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品德、智力及非智力全面、多元、有差异发展。事实上,课堂教学总是基于教材、教师、学生这三大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相应地,课堂教学要解决的三大问题是: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这也正是有效课堂的三大主题。

一、目标制定“科学化”,增强学习目的性,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后要达到的学习效果,是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效率的必然要求。学习目标制定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如果一节课的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或者不符合学生实际,即使教师在一些枝节上大讲特讲,势必造成课堂高耗低效的效果。制定学习目标,要透析新课程标准下的三维目标,真正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要考虑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特征,应当能做些什么,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实践后,学生能达到什么水平,再挑一挑,能否摘桃子。

二、教学策略“生活化”,发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这一策略的有效性在于教师对学生知识背景的调查与掌握,使物理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吻合,适应最近发展区,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期的发展。“生活化”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但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在一次课赛中,有教师使用刘谦的魔术《魔镜》创设情境引入“平面镜成像”的新课,毋庸置疑,不要说学生不理解,就连听课的老师也不理解这一魔术依据的是什么原理,要说明的是什么问题。而另一参赛者的“生活化”教学就使用的很好。他在进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的两手指卡住笔尖和笔尾,感受手指的疼痛程度和观察到手指的凹陷程度,再引导学生结合笔尖和笔尾的特征,通过现象观察、直观感受和分析逐步上升到主题,效果非常好。这种“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不但简单易行,而且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身边不简单的物理知识。学生智慧的火花被点燃,在下一环节的教学中,参与的积极性也非常高。

三、学习内容“层次化”,使学生在每一环节都有成功的快感 “层次化”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满足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过度。它的要求是低起点,小步子,抓好突破点。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也能学会——只要向他们提供适当的前期和适宜的学习条件。因此,在新知探究的过程中,问题的涉入要从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项目入手,从比较容易获得成绩的项目入手,先迈小步子,有步骤地提高所呈现的物理知识,一点一滴地取得成绩,提高兴趣,树立信心。例如,在学习“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在大树下乘凉时,会害怕树叶落下来吗?学生回答:不会,如果是大大的树枝掉下来呢?学生:“哇,会伤身体”。再追问,引出了重力势能和物体质量的关系。在学生对知识有了定向印象之后,再通过学生实验探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同理,在设计课堂练习和单元测试时,要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倾向,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力所能及地顾及到学困生的需要,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避免失败的苦恼体验(强化理论)。经验告诉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很在意自己的分数,即使是学困生,失意的考分可能会考掉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得意的考分会使他们感到物理不是那么难学,这样能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自尊自强的品格,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完善。

四、学法指导“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什么是指导?有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是否矛盾?有效指导特征又是什么?下面围绕这三个问题来谈。

新课程强调:指导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不充当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角,不占学生的位子,指导的性质是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指导的行为定位是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在学生需要释疑的关键时刻给予必要的启发和点拨,起释疑、引路的作用。教师指导与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并不矛盾。事实上,基于学困生知识水平、认知水平以及学习能力低的心理特点,他们自主学习恰恰要强化教师的有效指导,而有效指导也必然有利于促进学困生的自主学习。按照三维的说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样需要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需要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实施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明方向、巧点拨、善诱导、严要求、会调控。学法指导涵盖的内容很多,其中就有:(1)记忆法指导,对于一些比较难记的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教师应引导学困生寻找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包括联想记忆、谐音记忆、对比记忆,顺口溜记忆等识记方法),以提高记忆的目标性、计划性和调节性,例如学习“功率”的概念时,与前面所学的“速度”概念加以对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知识间的联系。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困生的概括思维能力。(2)实验探究的指导,在很多实验教学中,一些实验设计变成了少数学生的设计,一些学生实验变成了无效的玩耍,一些自主探究变为了低效的“放养”,种种现象都表明:新课程改革需要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但绝不能以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给新课程改革造成消极的影响,仍需要老师的有效指导,当然,有效指导也绝不是老师直接去告诉结果。例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设计中,究竟使用玻璃板还是平面镜来成像,学困生很难取舍。出现这种情况后,学困生往往成了观众或者干脆坐在一边自个玩乐。处理这种问题的办法,可以让学生自主尝试,老师把学困生和优生配对成一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在一起尝试使用平面镜和玻璃板反馈的不同信息,来确定实验材料的选择。也可以是师生合作,师生一起来寻找平面镜以及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以师生间的共同对话为载体,通过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说出使用玻璃板才能确定像的位置。(3)解题策略的指导,提高学困生的解题能力,是提升初中物理学困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措施之一。例如,要求学生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勾勒出题目的关键信息以突出主要因素,区分无关因素,让解题的思路顺着主要因素去思考;在解答文字类计算题时要求学生在物理量的旁边标注物理量的符号,在解答电路类计算题时要求学生在电学元件的旁边标注物理量的符号及数值,学生对这些符号有了定向印象后,便能产生对知识的回忆;引导学生作受力图,画等效电路图,可以使题目简明清晰、直观形象,使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更加明确,起到变难为易,化繁为简的作用。(4)复习指导,学困生的知识点往往是罗列式的、水平的、堆积的,而不是有机架结构的、按层次排列的。因此,在完成一章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不同的主线进行知识的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得到知识结构如何形成这一思维过程的体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和创造必要条件。

五、交流互动“彻底化” 使知识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深刻

赞科夫指出:对待学困生,应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利用一切机会,引导他们参与其他同学及老师的交流互动,在交流互动中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论是实验设计的合理性,还是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正确性,都可能会出现偏差,这就要求学生与学生、老师和学生间彻底的交流互动。在交流中,知识与知识,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必然能够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在这个环节上,老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安排,老师既要让学困生展示学习成果,又要让优秀生分享学习成果。这样做可以使正确答案为全班所借鉴,使错误的答案为全班引以为戒,起到举一反三的范例作用。二是倾听,倾听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多数学生很大程度上由于自卑等心理原因,不敢说,不愿意说,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太高。因此在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时,教师要显示出对学生的关注和欣赏,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关注自己、欣赏自己。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不要打断他们的语言,即使是错误的答案。有时候,学困生开始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了,却被中途打断,只能听教师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学生开始了一个错误的答案,马上被教师打断,叫优秀生回答或教师代为说出正确的答案。很明显,这两种后果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他要么没有机会说出完整的答案,要么就会意识到自己的答案是如此的错误,以至于根本不值得听完。这样,学生会感到沮丧而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三是反馈,教师的反馈有助于对学习的矫正和强化,也可能会妨碍学习的进行。如果学生所展示的学习成果没有得到反馈,学生可能无法知道自己的成果是否正确。如果学生错误的成果得到批评的回应,可能可能会妨碍学习的进行。因此,即使是一个错误的答案,老师也不能使用批评的语言或做出难看的脸色,重要的是对于错误答案作出富于真诚的鼓励的答复,在尽可能非评价性的氛围中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成果不可能一无是处,更不可能如此不堪一击,在必要的时候和恰当的时机,教师需要“追问”和“补充”, 尽力澄清物理事实,提升和拓展物理知识。使错误得以纠正,使知识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深刻。遗憾的是有些教师经常使用诸如“好极了”、“说的不错”等几乎“无效”的“补充”或所谓的“赏识”,这样会得不偿失。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主渠道,在人的培养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育和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这种通过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教学意识,仍是今天每位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我们都知道,每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实施有效教学尤显重要。

第三篇:有效教学,教师永恒的追求

在当今的教学生态中,教育教学质量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内功的比拼和效益的竞争,那种拼时间、拼消耗的死揪蛮干型的原始的粗放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唯有高擎有效教学乃至高效教学的旗帜,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所谓“教学”主要指老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凡是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有效的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一要有效果,讲求教学的质量(收益大一些);二要有效率,讲求教学的速度(投入小一点);三要有效益,这效益是着眼于“师生共同成长”,正如有人这样说:“师生都得到发展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

二、当前课堂存在的问题

在课程改革已进入第十二个年头的今天,有效教学似乎成为一个时尚的共同的话题,主要是由于课堂教学曾一度忽视了实效,一味片面地去进行改革,出现了“高耗、多泡、低效”的现象。于是,“有效”的呼声、话语多了,逐渐变为一个热点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

不难发现,我们的常态课教学中经常见到十个方面的低效、无效的教学行为:目标不准、内容不明、思路不清、教法粗糙、过程随意、激情不够、准备不充分、教态不亲切、互动不到位、训练不落实等。

课堂是富有活力、师生共同建构的生命课堂。“活力”是指教师上课精力充沛,精神饱满,具有一种生命的热情。有一位特级教师曾经说过,教师必须要有“精、气、神”的修养。教师的“精、气、神”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一位优秀的教师,他在对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应该伴随着教学内容流露出他喜怒哀乐的情绪,以熏陶学生,感染学生,应该以自己的热情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励学生的内驱力,唤醒学生的求知欲,鼓舞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的自信心,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追求、对学习的向往。

三、有效教学的理念

(1)教学占的时间不在过长,而在单位时间内所有的教学活动是否都能尽力体现出实实在在; (2)教学的内容不在过深,而在教师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把握和定位是否精准。 (3)学生的作业量不在过多,而在这些作业是否经过筛选组合,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4)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在过重,而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保持及保持的程度。

归结为两句话:只有教师重负荷,学生才能轻负担;只有教师付出真功,才能呈现有效教学的理想境界。

四、有效教学的策略

策略一:认真备课,用教材教

所谓“用教材教”就是要求教师不能只是新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应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新课标语)。

1、要深入文本。备课的基础是对教材的解读,教师要潜心研究文本,分析教材,做教材的知音。

要达到以下三个境界(类似佛教悟禅的三重境界):

一是进入文本山是山,水是水,其基本要求是谙熟教材内容。要抛开那些教参资料,潜心研读教材文本,形成自已对教材独到的认识和见解;

二是跳出文本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其基本要求是探寻文本的相互联系。包括从教材中跳出来,从整单元、全册、整年段的宽广背景中审视眼前独立的教材,努力有新的发现。这是一个修炼的阶段,一种提升的过程;

三是回到文本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其基本特征是达到“原来如此”的悟境。有了自身对文本的独特感受,有了对文本相关材料的积淀,教师再回到刚开始接触的教材,就会有更深刻的感受及更具高度的把握。

2、要以生为本。要根据具体学情去确定教学目标。 (1)每个教学目标可分解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全体学生均能达到的目标;

第二层次是中等学生必须达到、后进生跳一跳也能实现的; 第三层次是优秀生能发挥余力的。

(2)目标定位要抓住“制定”与“达成”的契合点。

目标的制定要适应于学生的发展状况,使目标处于“最近发展区”。目标的达成要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处于最佳兴奋点。提出适宜、适度、适当的目标,体现的是教师的课程理念,表现的是教师的专业素养。

所谓契合点,即目标的制定与最终的达成相符合。未达标的教学是无效教学,部分达标的教学是低效教学,完全达标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抓住契合点,就是要求学习目标与教学环节、教学要素相匹配、相吻合。知识目标强调理解,能力目标强调运用,情感目标强调感悟,创新目标强调变通。一句话,目标规范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合,目标制约着教学方法的使用与调整,目标引领着教学评价的矫正与激励。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反映教学理念的诉求。练习、反馈、矫正、激励是保证教学达成的的基本措施,思考、探究、感悟、互动是落实教学达成的基本方法。目标定位与达成需两手抓,抓住它们就抓住了有效备课的契合点。

3、要规范流程。国外大凡知名企业都有企业流程管理效率标准;当然,在流程意识主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可能因程式化而相对僵化,不利于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同时,不同学科的流程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大可千篇一律。 策略二:精心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1、用好新教材中教学情境的文本资源。 新教材特别注意选取生动有趣、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素材,精心设计了单元主题图或重要课题的情境图。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情境图的作用,一是可用放大的教学挂图,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静态的情境动态化、具体化。二是要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看懂图意,获取和选择信息,以利于新知识的引入或发现问题。

2、教师应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

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 比如(1)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2)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 (3)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 (4)创设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情境

3、正确认识和科学适度地运用情境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习情感,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主要是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补充背景知识,丰富情感体验。有人说知识可以检测,方法能够提炼,似乎情感态度价值观难以体现。其实,情境的创设在唤醒情感共鸣、引起情感共振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备课时不要忽视了“情境”如何与“情感”交汇,“情境”如何与“情感”共鸣。

创设情境应该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吸引力和感召力。情境交融才会有感人至深的体会;情境交汇,才能有过目不忘的理解。课堂上只有让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感情,学生才会有主动,愉快的学习。抓住交汇点,就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落到了实处。 策略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1、问题设计抓住“知识”与“思考”的切入点

有效教学的关键是以设计教学活动为核心,解决教学问题为重点。有效教学要求抛开无谓问题,排除干扰问题,讲授理解问题,引导感悟问题,完善组织问题,设计探究问题,抓住核心问题,解决主要问题。把问题的解决融合于课堂活动与学习思考之中。

解决教学问题,首先要保证问题的信度,即教学问题应具有课堂情境的真实性和面向全体的适应性;其次要保证问题的效度,即自主学习的可行性和合作学习的可能性,教学问题不能偏离教学目标、背离教育宗旨;再次要保证问题的难度,即教学问题具有启迪思维的趣味性,创新思维的挑战性;最后,要保证教学问题的梯度,即教学问题具有因材施教的启发性,由表及里的层次性。问题因思考而有价值,问题因生成而有意义。

2、学法指导抓住“事例”与“方法”的结合点。

有效学习的关键是主体意识的唤醒,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自主”是学习的关键,方法是学习的的依托。掌握方法的学习是有目的、有意识、有效率的学习,没有方法的学习则是盲目的、无意识低效或负效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途径,一靠教师引领、示范;二靠自己体会、感悟;三靠同学启发、帮助。

学法指导的重点要通过具体事例的引领、示范来体现,让学生模仿、比较,从而体会感悟方法的妙处。在事例研讨中,完成自主思考、讨论、交流的要求,从而实现对学习方法的理解与感悟。要引导学生自主制定学习目标,训练检测手段,评价学习效果,最终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

3、氛围营造抓住“活动”与“互动”的激活点。

有效教学关注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因为好课一定是思维活跃,发言勇跃,氛围热烈,关系融洽的课。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实现互动的课才会让人兴奋,才会充满激情。

活动要靠教师设计、实施与学生参与、互动来完成。活动成败的关键在于用恰当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用合适的事例引领师生互动。活动与互动应该把眼光放得远一些,不要总是拘泥于课堂40分钟,真正打动学生心灵的活动,会促进他们深入思考、持续探究,不懈追索,活动会延续到课下、课后、课余时间。

由活动到互动,不仅是活动的主体发生变化,关键是活动形态发生变化。营造课堂氛围,激活学生情绪,要靠两手抓,一手抓活动,一手抓互动。有效的课堂活动都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习题之间的互动。因为,只有实现互动,才能唤醒意识,才能激活思维,营造出理想的课堂氛围。

4、课堂讨论抓住“适宜”与“生成”的兴奋点。

课堂讨论如何设计出有份量、有意义、有价值,适宜于学生讨论的话题来却是件困难的事。如何把讨论引向深处,让同学们在思想碰撞中吸纳别人的知识;在观点交锋中,完善自己的主张;在质疑争辨中,生成新的观点,这才是组织讨论的价值所在。讨论重在话题适宜,让同学们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讨论贵在话题适度,让学生感到有兴趣;讨论贵在话题适切,让学生感到兴奋;讨论贵在话题适当,让学生感到有成就感,通过讨论“我”深化了对某个问题的理解,掌握了某种学习技巧,尝到了合作学习的甜头。抓住课堂讨论的兴奋点,关键是让学生既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又能谦虚地复述别人的主张。讨论难在观点“生成”,即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经过引领、启发、思考、感悟而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讨论,在质疑争辨中,明辨是非,纠正偏差,生成观点,形成学生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教材或教师的看法,才是最让人高兴的事。

5、课堂小结抓住“主题”与“规律”的提炼点

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重视课堂小结。小结可以归纳知识,便于记忆;小结可以提炼方法,深化理解;小结可以总结规律,掌握要点;小结可以建构体系,感悟学习。

课堂小结要求以形象生动的语言,简明扼要的结论,递进透析的分析,建构体系的框架来感悟学习。课堂小结的关键是“突出课程主题”,“把握知识规律”;课堂小节的重点是建构知识网络,形成学习能力;课堂小结的作用是评价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课堂小结的意义是促进自主学习,感悟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能使学习更加简单、规范、有效。课堂小结能体现教师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对课程主题的深化。它能把复杂的学习过程优化提炼,形成简明扼要的结论,解决学习中思路杂、头绪乱、认知薄、理解浅的难题。课堂小结能把孤立的学习步骤汇聚成最终的小结与思考,从理解记忆到检测反馈,从测评效果到矫正激励,实现对知识的融合贯通,深刻理解,灵活运用。 策略四:合理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同时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

1、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 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应重视,而且和学生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2、在“预设”中给生成留足空间

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3、及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课堂上一旦出现有效的生成,教师就应该及时调整好自己的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当然,能不能合理处理还需教师临场应变的能力,这也是一堂精彩有效的课的重要决定因素。 策略五:抓住作业的布置、批改与讲评

有人认为,教学质量的比拼有60%在课堂,有40%在作业的布置、批改与讲评。作业布置、批改与讲评中的问题,是造成教学低效的最直接原因。

为提高作业布置、批改与讲评的效益,提出如下主要建议:

1.作业题不能照搬教辅资料,不能重量轻质,一定要加以精选,提高针对性;

2.作业批改提倡全批全改,及时反馈(教师要做到作业批改“不过夜”,当天作业当天批完,作文允许一周内批完)。对那些课务重(如担任两个班主科教学)的教师,提倡着眼效益,多元批改的方式。如采用师生共批、轮流面批,自批互批(针对一些比较简单的练习),随堂批改(简单的作业可通过小组比赛等方法,当堂完成批改)等。

3.倡导做好错题建库的工作。学困生一般都要有一本错题集,把作业中易错的试题订正在一本特殊的作业本上。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二次练习,这应当是非常见效的一招。

4.作业讲评要遵循遗忘的规律,适时讲评。讲评时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要有所侧重,有的放矢,具体可分三点:

第一是不讲类(简单的题); 第二是略讲类(难度中等的题);

第三是详评类(对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错误率较高的题,要展示教师的思考与分析,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记)。

教学质量的竞争十分激烈,有效教学的话题十分沉重,有效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要靠广大教师的倾情付出。广大教师们的工作十分辛苦,精神压力也不小,作为教师,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苦并快乐着”的人生体验;只有深谙苦与乐的辩证法,才能打开通向职业幸福的按钮!

让我们与有效教学一路同行。

第四篇:追求语文教学的本真

追求语文教学的本真,我一直在努力

听余映潮老师讲课有感

宝丰县二中牛凯辉

一直想参悟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追求语文教学的本真。听完余映潮老师的讲课后,感受到真的可以简简单单的教学,扎扎实实的收获。

2016年12月15日有幸听了语文教学泰斗余映潮老师的精彩授课,受益匪浅。现在不少名师上公开课不是把劲儿用在“教什么”上,而是全花在了“怎么教”的技术性问题上。一味使用所谓的“最好”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希望教学能够出彩,结果把语文上上成了艺术课。而余老师的课却让我想了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凡做一事宁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我们常说“教无定法”,但余老师的“贵在得法”,努力追寻最简便,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方式让人印象深刻。在执教《天上的街市》这课时,余老师始终把“读”贯穿在整个教学中,因为语文教学教学离不开读,余老师在阅读上下透功夫了。自我感觉本课的最大亮点就是善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参与到读中,实现读与思考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余老师让学生反复整体读文本的形式,使每个学生读的充分,读出来真情实感。一吟在“节奏”;二吟在“停顿”;三吟在“重音”;四吟在“押韵”。使学生进入一种舒缓,浪漫,悠远的意境。通过读体味音乐美,学生在一遍一遍的诵读中渐入佳境。第二,于老师始终把课堂练笔作为教学的一种习惯,本节课上,余老师借助一个话题“天上的街市真美呀,你看”,提供可以选择的雅词,启发学生动手描述画面,这些雅词的提供,给学生一个可供创作的平台,学生既克服了写作的恐惧感,也有“米”可以“下锅”,这才是老师的匠心独运。而我最佩服的是余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句句简洁明了,句句深入生心,没有重复,没有做作,而是句句激励,句句中肯,如春风拂面,舒服。由此可见真正的好课是在读、说、写、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自然催生出来的。可以说语文教学要有硬功夫,余老师的教学看似简单,实际是不简单的,它充盈着其一生的教学智慧。简单的实际是最深刻的。是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后的深入浅出,是对教学升入后的准确把握,是对精心预设之后随机生成的正确引导。余老师曾说过:为了备好一节课他曾挑灯夜读十万字,如此精神让人折服。我们的简单是为了让学生更轻松一些,让学生感受更深刻一些,对于老师怎能简单!

语文教学的追寻的精彩是一首精巧的诗,而非一壶平淡的酒。余老师以他丰富的教学阅历和刻苦的钻研为我们创作出了一篇篇美丽的诗篇。他以简明、简洁的实践教学再次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追寻的精彩,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体现。

对于“简简单单”的教学,我知道我要走的路还很长,那么姑且,一直前行在路上。

第五篇: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

前不久,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先生这样感叹:“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在语文学科花了大量心血,到头来学生只会做题考试,不会读书,也不喜欢读书。”可见,我们的语文教学乃至语文教育走进了一个可怕的怪圈,小学时手不释卷走进学堂,而到高中毕业却以憎书、恨书甚至焚书走出学校,最终到了大学不知书为何物,走出校门与书本彻底断绝关系。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和语文教学的失误。书香校园,读书是多么美好的字眼,每一位学生都理应成为优秀的、儒雅的读者,而最终他们却变为解题机器,成了远离阅读的人。尤其在现在这样的信息时代、速食时代,当纸张阅读逐渐远离群体视线的时候,培养真正的读者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读者”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义 01 培养读者是语文教学的现实需求

当前的阅读教学大多采取解读式、测试型、程式化的应试阅读,专注于阅读技能的训练和解题能力的提升。特级教师曹勇军打了一个比方说,测试型阅读就像一个人生了病到医院去查血,你阅读能力怎么样我验证一下、考评一下。这些方式检测的只是知识和技能类的基本状况,缺少对阅读态度、习惯及旨趣等阅读素养的全面考量。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阅读课堂中似乎只为追求统一的答案、公共的话语,孩子在教师的呵护下被动地阅读、细心地寻觅。要么条分缕析地“直奔中心”,要么断章取义地“引导感悟”,要么众口一词地“感情朗读”,在“课堂效率”的指挥棒下,教学流程机械、呆板,缺少旁逸斜出的乐趣,缺少浮想联翩的自由,更难得尽情挥洒的空间。

在多媒体环境下,语文课堂上教师越来越频繁地使用教学课件。而在教学竞赛中,课件的使用与否几乎成了评奖“一票否决”的关键。于是乎,语文教师把相当多的工夫花在了课件制作上,殊不知当多媒体课件大行其道的时候,却给阅读课堂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最本真、最重要的媒体—— “书本”遭到了极大的冷落,文本的内容被零零碎碎地打在了屏幕上。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受课件的钳制,学生的自主阅读、个性化探究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消解。在相对严谨、封闭的教学流程中,碎片化、问答式、测试型阅读充斥课堂,所有的阅读都奔着标准答案而去。慢慢地,真正的阅读与学生渐行渐远。 02 培养读者是提升语文整体素养的迫切需要 “培养学生成为优秀读者”虽然没有在课标里明确提及,但在其基本理念及总体目标内容中有这样的表述:“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可以看出,这些表述无一例外地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成为一名真正的读者。另外在每一个学段的阶段目标与内容中也都有关于“阅读”条目的表述,如小学的第三学段“阅读”条目的第5条提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可见,在语文素养的内涵结构中,把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读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是这些柔性的表述总是会被广大教师所忽略,尤其是在刚性的应试氛围中,往往因其难以成为量化的指标而变为鸡肋。钱理群教授曾说,经典阅读到底有什么用,也许一时看不出来,但它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影响。他说年幼时读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感受到来自于童话当中那种很美的、很浪漫的关于彼岸向往的东西,从此有一种人生信念在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让他一辈子难以忘怀,这就是他常说的“精神的底子”。我想,这应该也是我们培养学生作为一名读者所必须拥有的一项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语文素养。在今天提倡全民阅读、追求核心素养的时代,这个目标对于语文教育来说尤其重要。 03 培养读者是造就优秀公民的长远需要

美国政府早在2002就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法案。这部法案突出了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将阅读能力与公民的素质、理想情怀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强调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读者,把“培养优秀的读者”上升到了国家意志。这在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身上也得到了印证。雷夫老师相信: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在第56号教室,是用“读书时发出多少笑声”和“留下多少泪水”来衡量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并不是通过考试和答题。这些孩子将终身阅读,并为自己的人生而读。相比之下,我们的阅读教学则难以走出工具化、技术性的怪圈。针对这种高度理性化、程序化的阅读教学,我们有必要反思:我们是在乎阅读的认知结果、标准答案,还是在乎阅读的审美化过程?我们是在乎阅读教学的种种模式、物化的流程,还是真正在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及阅读素养的全面发展?不言而喻,我们受即时性功利目的的驱使忽略了孩子的长远利益,我们在乎一时的教学实绩,牺牲了孩子的长远发展。真正的人文素养不是试卷能考出来的,也不是几次测试能测出来的,它应该是溶进血液、刻入骨髓的,成为基因一样的东西。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会读书、成为读者应是其最大的人文素养。只要他专注于阅读,拥有阅读的情怀,其人生将会在阅读中活得从容、变得优雅、充满诗意。 基于审美视角的阅读教学改进 阅读的最佳状态是审美的境界,唯有在审美体验中,我们才能带领学生追求一种“阅读解放”的教学旨趣。“人之为人”的阅读教学必须全面摈弃过度功利、过度理性的工具化操作,着力于学生对具有认识、情感内容的言语对象进行全方位的直觉感受与判断,实现人“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学科经由言语‘立人’,必须致力于语感的培养,即以语感为中心,使学生的语感由片面而全面、由肤浅而深刻、由贫乏而丰富、由迟钝而灵敏。”无论是课堂上的阅读教学,还是课外的阅读指导,我们都应放弃过多的条分缕析,让学生与文字相亲,用自己的感觉、知觉、认识、情感去触摸文本,让学生在感性、诗性的阅读中,既能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 01 放大阅读初感

阅读初感是第一次接触文本时,阅读中最原始、最直接的心理反应和情感体验。它是当下突如其来的理解、觉察,也是对文本语言、形象、内涵和精神的瞬间体验。高质量、富有成效的阅读需要这种原生态的阅读初感作为基础。在阅读教学中,阅读初感是进一步深化阅读的基础,也是师生深入对话的平台,因而是十分宝贵的教学资源。但很多教师忽略、漠视甚至否定学生的阅读初感,不顾及学生的心理需求,不体察学生的阅读感受,否认学生阅读初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失去阅读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切肤体验和心理感受。

放大阅读初感,首先就要给初读以时间和空间。有经验的教师新授前,不急于去讲解或是导引,他们一定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去接触文本、亲近文本。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非常重视阅读初感,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书不读熟不开讲”。实际就是说,要给学生充分初读的机会,让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言语图式与文本的意义在某一点相遇或碰撞,以饱和的阅读初感促成更深的阅读体验,提升阅读质量。

其次,要珍视学生的直觉体验。亨利·柏格森说,只有直觉能够照见对象的机械外表,直达生命的内在绵延,任何抽象的法则都难以强制干预这种直觉过程和初感。其实,对于一个文本的初始阅读,并不在于认知、理解或摄取,而是一种审美化的直觉。薛法根老师教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在初次接触文本时,一个孩子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的题目叫匆匆,写的也是时间匆匆,但是为什么读起来却感到很缓慢?”这就是孩子的感性直觉,同时也是他对文本语言与内涵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极具个性化的试探和觉悟。正是这种非常单纯而又极具穿透性的疑惑,促使他要努力去探寻文本的内容与形式之间隐藏着的秘密。

最后,鼓励学生在初读时进行质疑,提出个性化问题。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的教学,一位教师这样教: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分析探究“青海高原的柳树到底是一株怎样的柳树”,这样的教学完全忽略了学生的阅读初感,直奔主题而去,“柳树”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完全是书本化、概念化的。另一位教师则这样教:他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如“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为什么又令人望而生畏呢”“作者第一眼看到这株柳树为什么不由得‘哦’了一声”“为什么说这株柳树造就了一个奇迹”“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和猜测,是真的吗”“灞河的柳树与青海高原的柳树生活的道路与命运相差这么大,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等。这位教师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把学生的众多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为什么这株柳树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让我产生这么多的感慨?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共同研读揣摩文本,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读中探讨交流,从而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柳树的品格与个性,领略到一个非凡人生可能会遭遇的种种磨难与不幸。 02 激活阅读敏感

面对着以感性语言文字构筑成的语文世界,教师需要不断激活学生的言语敏感,用心灵去观照和感应语言及文字,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主体身份得以确认。阅读的敏感首先来自于阅读者的忘我投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前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积淀和生活积累,引导他们设身处地地进行阅读迁移,在阅读中进行角色置换,从而实现与文本的共振。因为“对言语作品意味的准确、灵敏、细腻的感受能力来源于听话人、读文人的生活经验,这是单靠翻字典、词典所不能达到的高度。”阅读的过程本就是个体的生活经历与文本内容互文、互补、互相填充的过程,学生对文本感触的点越多,与文本视界的融合就越紧密,对文字感受得越细腻就越能体验到其中深刻的意味。

其次,在陌生化处理中激活阅读敏感。文学本来就不追求浅表的熟悉,也不寻找已有经验中的真实,为突破惯常的制约,让读者在熟视无睹的事物中有新的发现,作品的表现形式、表达方式往往极具个性。同理,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个人风格、语言特色等方面入手,探究文本的内在含蕴与深层意脉,探究发现文本的意图感、意味感、意义感等。对看似平常的文字采用“陌生化”的处理方式从中发现不平常,于平淡处见奇崛,于细微处见真情。

最后,阅读的敏感更来自学生的自由想象与直觉妙悟。教师要重视言语的情意化、形象化、个性化,引导学生把整个心灵都投放其中。苏教版课文《雾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教师想方设法把学生带进一个童话世界,学生深有感触地说:“冬天到了,天冷了,温柔的母亲在给自己的孩子穿衣服。先穿上最里面的,然后再一件一件地加,穿得厚厚的、暖暖的。”“大自然仿佛就是一位手艺高超的化妆师,她用白色的化妆品精心地打扮柳枝和松针,她把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就像一个美丽动人的童话世界。”“镀”字本来极平常,学生通过想象、联想,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诗意与韵味,体味到了文字的艺术魅力。 03 丰富阅读境感

王尚文教授在《语感论》中提出了“境感”的概念。“境由心生”,境感是读者对言语对象的主观感受,是个人心灵对语境的折射,是由客观因素呈现出来的主观面目,或是由主观因素改造过了的客观镜像。境感虽依存于语境,却是读者自然的感觉感受,自觉的思考分析。因此,境感也会因个人因素而深浅各异,甚至发生误差。理想状态的境感必然是对客观语境真实、深入、透辟、全面的反映,某种程度上,境感的品质决定着语感的品质,境感的层次决定着语感的层次。

首先,教师应通过对话孕育境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佐藤学说:“所谓学习,就是同情境的对话。”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开展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及生本对话,把课堂变成生活化的言语场境。在自由开放的氛围中,学生沉浸到文本的字里行间,当他们对文本有了真实、适切的语境感受时,境感就会慢慢浮现。

其次,要通过反复的言意转换深化境感。阅读的过程是文本之“言”与读者心中之“意”不断交融、顺应、同化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文字的表面内容,更要读懂附着在文字上的种种潜在信息和意蕴。要教会学生不断地向文本提问,问的越多,文本告诉他们的越多,在“言”“意”的反复交汇中深化境感。正如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所说:“对一文本或艺术品真正意义的发现是没有止境的,这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不仅新的误解被不断克服而且真正得以从遮蔽它的那些事中敞亮,新的也不断涌现,并揭示出全新的意义。” 最后,更重要的是,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应从整体入手,在整体感知上提升境感。文本是一个“生气贯注于其中”的完整的艺术生命体,“是一个有意味的形式和生命完形,是综合运用各种语文手段来表达某个完整思想、传达个体有意味的情致、抒发独特人生感悟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文本都有其内在完整意蕴,有浑然不可分割而又无所不在、渗透内外的特定神韵,有体现着创作主体全部生命的内在生活逻辑”。阅读中,只有整体观照、直觉把握,学生才能对文本了然于胸,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形的格式塔,境感也会由此提升。比如,学校对六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考级测试时,有这样一道测试题:阅读《草房子》,完成下面的题目:“纸月的爸爸是: A 慧思和尚; B 蒋一轮;C 桑乔; D 不知道”。关于标准答案引发了两派争论,一派认为是“慧思和尚”,理由是文中虽然没有明说,但在多处已经暗示读者,慧思和尚就是纸月的爸爸。一派认为是“不知道”,理由是文中既然没有点明,就只能说“不知道”,况且也不需要知道、不需要点破。如果把“慧思和尚”作为标准答案就反映出卷人对文本整体境感的漠视,对作品审美的文化强奸。《草房子》作为一部纯美小说,通过一连串平凡的故事,呈现出毫无瑕疵的纯情,与命运抗争时的悲怆与优雅,以及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深切而优美的领悟等,这一切就是作品带给我们的氤氲着无限美好的完形的境感。如此,还需要在细节上纠缠不清吗,还需要在这些无聊的小问题上喋喋不休吗?正如鲁道夫·斯坦纳谈语言学习的整体性时所指出:“从远处看到一片森林,它显现为一个整体,而不管它是由多少棵树组成的。” 04 升华阅读美感

常态的阅读教学,大多停留在“知识中心说”“技能中心说”的层面。这样的教学“从表面现象看,人掌握语言工具是主动者,语言工具是人操作的客体,因而是被动者。然而在实际中却是工具对人的‘操作’,因为语言作为工具有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性能,也有一套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操作规程、操作技术,人只能听命于它的指令,稍有违反,它都将严惩不贷”。阅读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程式化的运作,特别在这个多媒体信息时代,孩子们几乎不接触课本,只需看着大屏幕,为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而阅读,严重导致阅读的碎片化、浅表化、无意识化。因此,我们需要追求一种审美化教学来解放学生、解放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遇见未知的自己,提升阅读的快乐。

首先,审美化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教学形式的审美特性,如语言美、教态美、结构美、节奏美等,让他们在美的情境中激活潜能、迸发活力。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感受课程内容的内在美,唤醒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深度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它在于情感的共振、精神的相遇。只有钟情于文字,才能体验“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只有沉迷于书本,才知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也只有陶醉其间,才能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的自由境界。

其次,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欣赏美、创造美。美本身是一种精神的动力学。“它不是作为过去事件的结果而静态地存在的。美是作为未来创造的动力而动态地存在的。”黑格尔曾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因此,我们要带领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追求内在的“精神动力”,通过欣赏美、创造美带来感觉的解放、阅读的解放,只有被解放了的阅读才是自由的、真实的阅读。正如美国学者威廉·F.派纳提出的“概念重建课程”,强调以“解放兴趣”为旨归。只有注重“个体”内部经验的追寻,着力自我意识的提升,才能实现“个体”在课程建构中的价值,实现个体经验与外在世界的融合。 一位教师执教老舍的《草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进了那片神奇的土地。当读到“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一句时,一个学生情不自禁地叫道:“老师,我们能不能把这首诗写出来?”教师深情地说:“是啊,草原太美了!我们尽情地读一读课文,看看草原到底美在哪,然后把这首小诗写出来吧。”学生们情绪高涨,纷纷行动起来,草原的意境竟以诗的形式在孩子们的作品里自由流淌。这样的阅读在审美化的追求中提升了境界及学生的阅读素养。

上一篇:周年校庆庆典策划书下一篇:致全区人民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