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摄影创作中个性与共性理念

2022-09-11

很多摄影师比较看重的是照片的成像表现效果, 觉得曝光、构图、色彩这些方面处理好, 画面好看吸引人就可以了。从技术层面来说就是光圈、快门、感光度三个关键因素, 只要把这三点结合起来, 然后相机控制技术得当, 就能尽情去实施拍摄好的作品。但关键在于控制技术目的只是让我们顺利地表达, 在按下快门的那个瞬间, 摄影师到底想说明的是什么?感受到的又是什么?如果只是单纯为画面好看而技术, 那么作品很可能缺乏感染力, 让人看上去觉得漂亮但非常的肤浅, 不能留下印象深刻印象和思考。摄影技术的问题好解决, 但作品思想的问题是没有人能够帮忙的。因此要拍出优秀的摄影作品, 必须要有摄影理念作为支持指引。我认为摄影创作理念可以分为体现个性、宣扬共性两个不同方面, 如何选择并运用摄影创作理念对于作品具体决定性作用。

第一方面——体现个性。摄影世界就应该做自己, 让别人在观赏照片时认识你。我们需要在摄影创作中展示灵魂和想法, 获得最单纯的摄影快乐。

我认为摄影本身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之分, 让看照片的人能够准确的感受到你拍摄时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就是具有欣赏价值, 也就是好的摄影作品了。我们不要过分地纠结摄影的技术或者构图, 它们很有可能会禁锢你的思想和创意。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受到一些错误的指责评价, 很容易质疑或否定自己原本的摄影理念;过后更把目标设定成拍一些“符合主流标准”的照片, 这样做就好比自然动物界的变色龙经常改变自身颜色, 为了迎合周边环境一样, 这样的作品会因太过于迎合通俗审美取向, 而变得毫无个人特点和灵性, 很快就会消失在那些茫茫的平庸作品深海之中。

摄影个性化的创作理念来自我们平时阅读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聊过的话题等等……上述这些有趣元素都能够在脑海中产生灵感冲击, 进而激发出属于个人的新想法和新创意。即使一样的摄影题材, 也可以有不一样摄影表达。我们需要尝试突破传统的摄影框架, 只要比别人多一点巧思, 多一点融入情感, 你的摄影世界也可以包罗万象。摄影师和读者朋友们都应该尝试运用各种摄影技巧, 配以不同后期处理办法, 拍出让人爱不释手的影像创意作品, 获得真正能够代表你自己个性风格的摄影名片。

当代许多著名的摄影家都有其个人独特摄影理念, 这里举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被誉为摄影界“鬼才”, 战后日本第一代现代摄影教父——细江英公, 他著名的《球体写真二元论》如是说:如果我们把客观和主观想象成一个像地球般的球体的话, 假设客观在北极, 主观在南极, 那么从北极走到南极, 就可以有无数条路线相通, 可以从东边走, 也可以从西边走, 甚至可以从某一个角度去走。摄影师他想去哪里的这个决定权在他自己身上, 而且这个选择是没有限制的。在这种无限的可能性中, 我们必须追求属于自己的摄影表现。球体写真二元论就是印证这个摄影者他是完全自由的。

再举一个我个人的例子——《天机》系列三部曲。这部作品带有鲜明的创作理念:通过一个摄影爱好者在一次外拍活动中的神奇经历, 挖掘出自己内心对器材欲望的矛盾斗争, 以及彷徨无助中对摄影真意的探讨。我认为整个过程都是以“拍摄者”的意识中既定方式来拍摄, 在其中既要当制作人、导演、观众, 同时也是评论家, 所有的客观事物在个性化的摄影创作理念指引下做一场隆重的演出, 最终所记录下的无疑是真正具有生命力与存在感的映像。

第二方面——宣扬共性。摄影创作的共性理念与摄影师自身修养有很大关联, 并影响摄影师作品风格品位。反映人类情感才是摄影艺术的最重要的部分, 因此摄影创作理念应该以感动人作为出发点。

摄影师内心要有爱和情感, 才能运用好摄影技法创造出有感染力的作品, 一张照片或者是一组照片不仅仅是照片, 更是一个充满情感与思想的故事。眼睛所看到世间一切事物, 将会以摄影角度记录再现出来。大脑的作用是思考和解释我们所见到的东西, 心灵则是用来感知世界、表达情感的, 摄影作品通过上述两者相互作用, 才能表现摄影师对环境的关怀, 对生命的尊重, 对人性的追求。我们不仅要在生活中发现美, 我们更要在照片中展现爱。很多时候拍摄关爱人民, 关爱社会作为出发点作品, 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尊重。我们热爱摄影这门艺术, 也应该热爱生活和热爱自身周围一切事物, 用照片语言来表述你的内在情感与思想境界, 因为只有你用心灵视角来看世界, 才会把世界通过光影艺术表现成你希望传达的效果。

我平时也经常参与社会纪实类摄影活动, 都是无偿公益性的志愿拍摄。例如《第2.5次工业革命遗址》, 拍摄对象是中国最大的罐头厂——广东罐头厂搬迁后遗留旧址, 照片中反映上世纪90年代我国倡导的“退二进三”政策:把市区以内及其附近重污染、能耗大、效益差的工业企业进行改造、搬迁、关闭停产, 积极引进发展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作品同时希望读者重视现今的贫富分化, 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树立“提倡环保、杜绝污染”的21世纪新生活理念。

再举出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我国著名新闻纪实摄影师解海龙先生的《希望工程》系列摄影作品。解海龙先生从1990年开始关注中国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状况, 并逐渐萌生出以“通过自己的视觉记录去改变贫困孩子的命运”为目标的公益性主题摄影创作理念, 1991年解海龙拍摄的《希望工程》纪实系列照片, 其中有广为人所知的《大眼睛的希望》, 发表后迅速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 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照片中所捕捉的孩子们渴望上学的眼神和真实感人的瞬间, 唤起了全国人民捐资助学的热潮!希望工程筹款共捐助了275万名贫困学生, 援建了11888所希望小学, 收到海内外累计捐款27.3亿元。作品让人们感受到了摄影所带来的强大冲击力和真挚感染力, 这就是解海龙先生的纪实摄影力量!我从这个例子领悟到摄影应提倡道德精神就是:“记录、分享、传承”六字;同时体现一种中华文化数千年来宣扬“仁”的思想——即“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我们作为摄影师, 应从内心秉持一份责任感去服务和回报社会。

综上所述, 两种思路方向迥异的摄影创作理念, 不论是体现个性还是宣扬共性, 核心都是紧紧围绕摄影主题进行前期构思, 旨在展示更多角度欣赏的摄影可能性, 拍出突破视觉冲击, 并制造心灵的震撼的杰出作品。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 所写内容难免有不足之处, 恳请摄影师和读者们给予建议和指导。

摘要:刚接触摄影的朋友可能都会思考一个问题, 如何才能拍摄出优秀的摄影作品呢?我觉得要把照片拍好, 摄影师在创作时的思想与感悟很重要, 也就是必须要有摄影理念作为指引。摄影理念即是摄影师为实现脑海中的既有构思, 采取拍摄创作的照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 并彰显个人独特风格的途径。

关键词:摄影理念,个性共性,创作构思,思想情感

参考文献

[1] DIGIPHOTO编辑部《摄影眼的培养》中信出版社

上一篇:浅论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维下一篇: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的问题及研究方案